㈠ 在上海出生的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能記得哪幾位
在上海出生的五十、六十年代電影演員我還能記得的有:王丹鳳、金迪、秦怡、秦文、劉尚嫻等等,今天就給大家聊一聊關於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還記得哪幾位呢?多少人的經典回憶!
秦 文(1928-2008)、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上海戲劇專科學校畢業,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上海姑娘》、《千萬不要忘記》、《為了和平》、《飛越天險》、《母親》。秦 怡1922年1月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著名電影表示藝術家。代表電影《鐵道游擊隊》、《青春之歌》、《女籃5號》、《雷雨》、《苦惱人的笑》、《那些女人》
㈡ 中國電影百年史上十大男明星的孫道臨
孫道臨(1921.12.18—2007.12.28)原名孫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於北平。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導演、朗誦藝術家。孫道臨演過眾多難忘的角色:《烏鴉與麻雀》中的華先生、《渡江偵察記》中的李連長、《家》中的覺新、《不夜城》中的資本家、《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李俠、《早春二月》中的蕭澗秋、還有《李四光》《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的主要角色、《雷雨》中的周朴園……執導過不少優秀影片:《繼母》《雷雨》《非常大總統》《詹天佑》……為《哈姆雷特》《白痴》《列寧在1918》《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配音膾炙人口,朗誦李白、杜甫、陸游的詩詞感人肺腑,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大學念的是哲學,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門第。兒時的他個性內向,卻立志長大後要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上了中學,他果真被老師同學稱為神童,15歲就寫成短篇小說《母子倆》,並考入了燕京大學哲學系。本來,沉默寡言善於思索的他與哲學結緣如魚得水,一次偶然的機緣卻改變了他的人生走向:同學黃宗江拉他演話劇,沒想到他演成了名揚全校的瀟灑小生,後來開始了從藝生涯。
㈢ 他的電影不多卻個個經典,他的配音很少卻讓無數人懷念 ,他是誰
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里有這么兩段,孫少平路過電影院發現當天上映電影是《王子復仇記》,他非常興奮想去看,正好遇到了正要去二刷的田曉霞。
孫少平的妹妹孫蘭香在大學里由於文雅的氣質和美貌被訛傳為孫道臨的女兒。
我們可以看出來,路遙當年肯定是非常喜歡孫道臨的,而且他在書中的這些情節也反映了當年大學里的青年和社會上的群眾對孫道臨的喜愛。
孫道臨老師已經離開我們十幾年了,為了紀念他對我國電影事業的貢獻,他的祖籍所在地浙江嘉善專門建立了孫道臨電影藝術館,大師的音容笑貌將永載電影史冊。
㈣ 王文娟的丈夫是誰
王文娟的丈夫是孫道臨。
電影演員孫道臨和越劇演員王文娟於20世紀60年代喜結秦晉之好,也就是1962年7月,王文娟與電影演員孫道臨結婚。當時全中國幾乎無人不曉《早春二月》(早春二月吧)中的「蕭澗秋」和《紅樓夢》(紅樓夢吧)中的「林妹妹」的這段聯姻。
同年,王文娟與徐玉蘭一起赴朝鮮輔導朝鮮唱劇《紅樓夢》,受到金日成主席的接見。
文化大革命後,在現代劇《忠魂曲》中飾演楊開慧、傳統劇《西園記》中飾王玉貞、《孟麗君》中飾孟麗君。
孫道臨原名孫以亮,出生於北京市,原籍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中國內地演員、導演,畢業於燕京大學哲學系。
成婚那年,孫道臨39歲,王文娟35歲,恰逢《紅樓夢》拍攝期間。王文娟硬著頭皮去找導演請假完婚,但導演卻讓她拍完主要幾場大戲後再結婚。這樣,他們的婚事直到拍完「黛玉焚稿」之後才辦。
之後,兩位藝術家攜手走過了風風雨雨的40多個春秋,但他們對於二人世界的生活一直做低調處理,在孫道臨的專集《走進陽光》中,甚至對兩人的婚事隻字未提。
㈤ 孫道臨,是多才多藝的電影表演藝術家,「60年代最瀟灑的男人」
孫道臨,這是一個中國電影史上少見的非專業高學歷,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他既是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朗誦藝術家,還是作家、詩人。
他畢業於燕京(北京)大學哲學系,精通英語,可以讀原版的哲學譯著。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黑格爾,那是他大學時讀的最多的東西。
孫道臨原名孫以亮,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於北京,就讀於北京崇德中學和燕京大學。2007年12月28日上午8點59分,因心臟病突發,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86歲。
孫道臨是中國電影藝術界的著名代表人物,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藝術生涯中,他在一百多部舞台劇和影視劇中,塑造了「覺新」、「李俠」、 「肖澗秋」、「江梅清」、「李四光」等一系列藝術形象,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孫道臨榮譽:
中共黨員。曾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上影演員劇團副團長、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顧問、上海華夏影業公司藝術總監、中國朗誦協會會長。
孫道臨主演的電影獲獎情況:
1957年,文化部1948至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烏鴉與麻雀》、《渡江偵察記》,獲一等獎;1979年,《李四光》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4年,《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大獎;2002年,《詹天佑》獲中國電影「華表獎」、「五個一工程」獎。
1995年「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活動中,榮獲中國電影世紀獎(男演員獎),《早春二月》獲中國電影90年優秀影片;1995年他還獲得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榮譽獎。
2000年8月,中國電影「百年十佳」的二十四萬張選票,選出了「我最喜愛的中國電影、中國電影演員、電影歌曲」的「百年十佳」,孫道臨獲得「最喜愛的中國電影演員」稱號。
2005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
孫道臨第一次出演話劇 :
1939年在北京燕京大學燕京劇社參與話劇表演《窗外》(獨幕劇)。早年在燕京大學就讀哲學系時,就踏入了表演藝術生涯。
當時,他的好友黃宗江正自譯了獨幕話劇《窗外》,力邀孫道臨出演。學藝術的打動了學哲學的,孫道臨答應試試看,想不到演出一舉成功,從此一發不可收,他又演了《雷雨》、《鍍金》、《生死戀》等話劇,成了名揚全校的瀟灑小生。
孫道臨第一次出演電影:
1948年春節,孫道臨演出黃宗江新作《大團圓》,該劇被准備在上海創辦清華影業公司的金山看中,成了清華公司拍攝的第一部影片,而孫道臨也跟隨此片踏上了電影銀幕的生涯。
從此,他塑造了《烏鴉與麻雀》中的華先生、《渡江偵察記》中的李連長、《不夜城》中的張伯韓、《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李俠、《早春二月》中的蕭澗秋、《雷雨》中的周朴園等一個個身份不同、性格迥異的銀幕形象。
孫道臨第一部導演電影作品:
《詹天佑》。以後,又自編自導電影《雷雨》,並自演周朴園。《非常大總統》,自演孫中山。
「六十年代最瀟灑的男人」:
1963年,他主演電影《早春二月》。此片在當年風靡一時,孫道臨扮演的英俊善良的風流才子蕭澗秋,傾倒了無數男女影迷。 社會 上曾掀起了一陣「蕭澗秋旋風」,有的人跑遍上海,為的就是覓一條他圍的豆綠色圍巾,尋找一種勾人心魄的小資情調。
該片讓孫道臨成為了「六十年代最瀟灑的男人」。他在片中的裝扮被當時的影迷們瘋狂模仿,尤其是那條豆綠色的長圍巾,一度引領了當時的男裝潮流。
孫道臨出演的電影軍人系列作品:
孫道臨出演的電影,可分文人系列和軍人系列作品,其在銀幕上的「軍人系列」,影響更大。
《渡江偵察記》中的偵察連長李春林是他第一次演兵,他的激情演繹,在觀眾中反響強烈。
此後,他戲路貫通,演兵不斷,《南島風雲》中的游擊隊長、《永不消逝的電波》中軍人出身的地下黨員、《紅色的種子》中的政委、《51號兵站》中的指導員……組成了他在銀幕上的「軍人系列」。
孫道臨第一次文學作品發表:
1935年創作短篇小說《母女倆》,在北京崇德中學刊物《崇德學生》上發表。後又寫了《獨往》、《幻象》、《光與劍》、《我的戀人》等抒情詩。
前幾年網路上較為流傳的一首他寫的《風的預感》:
1997年,孫道臨的詩歌散文集《走進陽光》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走進陽光》收集了孫道臨從學生時代直到1997年的作品。全書分為影壇記事、情懷追思、出訪雜感、藝苑漫步、詩文舊作五個部分,雖然不是自傳,不過也可以說是包含了人生的甜酸苦辣。
他在書中寫道:
孫道臨精通英語。他還改編過經典小說《呼嘯山莊》和美國劇本《死路》,並翻譯了美國電影劇本《守望萊茵河》和捷克電影劇本《黎明前的戰斗》。
孫道臨朗誦作品:
晚年的他更多的是在舞台上用渾厚而獨具感染力的嗓音,朗誦出一篇篇感人至深的詩篇。
他錄制的《唐詩欣賞》、《西洋愛情詩》、《莎士比亞戲劇片斷朗誦》等磁帶,深受群眾的歡迎。
1988年,孫道臨應舊金山美國藝術劇院特邀,參加為紀念美國劇作家奧尼爾誕生100周年的話劇《馬可百萬》的演出,他用英語扮演元朝皇帝忽必烈汗這個角色,其戲份極重,僅次於男一號馬可·波羅。
孫道臨配音作品:
《王子復仇記》中的哈姆雷特、《白痴》中的梅思金公爵、《列寧在1918》中的捷爾任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茹可夫等二十餘部外國影片配音。
為《王子復仇記》配的哈姆雷特是演藝界訓練口音的標准教材,是億萬觀眾公認的外國影片的華語配音典範。孫道臨在這部電影的配音中所達到的成就,可以說是後人難以超越,連他自己再也沒有能超越。
孫道臨配的哈姆雷特,瀟灑、俊逸、高貴而絕無媚俗氣。在此基調上,各種情緒起伏上下,流轉跌宕,令人耳不暇聞。從一出場的疑惑憂傷,到鬼魂告白後的悲憫激憤,裝瘋賣傻時的冷嘲熱諷,海濱獨白的浩瀚思慮,他都能拿捏火候,妙到毫顛,表現出驚人的節奏和情緒控制能力,其專業技巧和素養當世少有人能及。
孫道臨主要電影作品:
《詹天佑》(2001,導演)
《繼母》(1992)
《非常大總統》(1986,兼編導)
《雷雨》(1984,兼編導)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1982)
《李四光》(1979)
《早春二月》(1963)
《51號兵站》(1961)
《革命家庭》(1960)
《萬紫千紅總是春》(1959)
《紅色的種子》(1958)
《永不消逝的電波》(1958)
《不夜城》(1957)
《春天來了》(1956)
《家》(1956)
《南島風雲》(1955)
《渡江偵察記》(1954)
《女司機》(1951)
《民主青年進行曲》(1950)
《烏鴉與麻雀》、《大雷雨》(1949)
《大團圓》(1948)
孫道臨表演藝術風格:
表演深沉、自然,含蓄,內斂,嗓音渾厚,吐字清晰,感情豐富。
孫道臨電影藝術館:
位於浙江嘉善縣,是中國第一個以電影藝術家名字命名的綜合性電影藝術館,2003年立項,2007年開館。藝術館分為陳列展覽和電影放映兩大區域,建築面積達7000平方米,包括孫道臨生平陳列、中國電影史回顧陳列、600平方米的場景式展示廳、4個電影放映廳等。
孫道臨家人:
父親:孫文耀,浙江嘉善人,13歲考上秀才,後在上海法國天主教會辦的震旦學院學習西學,主攻土木工程,曾留學比利時。歸國後,在京漢鐵路長辛店鐵路工廠取代法國人做廠長,後到北洋政府交通部擔任技正(即總工程師)兼考工科長。
孫道臨母親叫范念華,來自嘉善富家。
孫道臨夫人:王鳳娟。1926年12月生於浙江嵊縣黃澤鎮坑邊村。越劇王派創始人,越劇花旦,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特殊津貼),曾任上海市人大代表,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實驗劇團二團、上海越劇院主要演員,上海越劇院小紅樓劇團團長、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
王鳳娟唱腔平易質朴,流暢自然,表演上以善於描摹人物神態、傳達內心感情著稱,戲路寬廣,創造了各種不同的舞台形象。其代表作《孟麗君》、《紅樓夢》、《追魚》、《春香傳》,樹立了孟麗君、林黛玉、鯉魚精、春香等經典光彩的藝術形象。
女兒:孫慶原。生於1964年10月,為慶祝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因而取名孫慶原。曾留學德國。1987年,孫慶原赴德留學,職業不詳。孫慶原說過:不坐享父母的榮譽,不仰賴父母的名望,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孫慶原丈夫在德國公司工作。他們有一個女兒朱凱佳 。
孫道臨在自己創作的《走進陽光》一書中,有這樣的話:
孫道臨之所以能在演、導、誦等方面都表現出別樣儒雅和非凡才情,成為一道「永不消失的電波」,不僅是藝術追求的篤定,更在於他敏而好學,胸有詩書的文、哲修養。
如果沒有演戲,他也許會是個詩人。如果不是詩人,也許會是個學者。孫道臨去世時,靈堂里播放著舒伯特的樂曲。「孫道臨是一首詩,是一首舒伯特和林黛玉合寫的詩。」
說明:本圖文系根據網路和有關書面資料整理編輯而成
㈥ 老照片:38位老藝術家,38位昔日銀幕偶像,看看誰是你的男神女神
請大家欣賞一組老照片。38位老藝術家,38位昔日銀幕偶像,個個充滿魅力,人人都是膾炙人口的大明星。看看誰是你的男神或女神?
王心剛,是大銀幕上少有的大帥哥,幾代人心中的超級偶像。無論是《紅色娘子軍》中的洪常青,還是《野火春風斗古城》中的楊曉冬,還是《知音》中的蔡鍔將軍,他在觀眾心中,永遠都是那麼英俊瀟灑,正氣凜然。如果按照十分制打分,王心剛的形象滿分,演技也滿分。
和王心剛一樣,王曉棠也是一位超級優質偶像。她的銀幕形象永遠都是那麼清新迷人,魅力無限。就算是在《英雄虎膽》中出演反派女特務阿蘭,也是那樣的楚楚動人。而在《野火春風斗古城》中一人分飾金環和銀環,更是將她精湛的演技發揮到了極致。
趙丹,中國觀眾最為熟悉的電影明星之一。向來以超凡脫俗的演技著稱,同時他外形英俊,是天生的演員。代表作眾多,《聶耳》、《林則徐》、《李時珍》、《烈火中永生》等中的角色,更是膾炙人散枝口。
白楊,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擁有極高的藝術造詣,曾在銀幕上塑造過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一江春水向東流》中的素芬、《祝福》中的祥林嫂、《冬梅》中的冬梅等,更是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是著名的銀幕硬漢明星,表演風格粗獷而大氣,在《海魂》、《宋景詩》、《紅旗譜》等電影中塑造的角色都是那麼的生動傳神。他是崔嵬,昔日偶像,一代表演大師。
她是銀幕上永遠的「江姐」,是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是我們崇拜的偶像,也是我們學校的榜樣。她是於藍,我國最著名的表演藝術家之一。
看過《平原游擊隊》之後,在我心中,郭振清就是雙槍李向陽的化身。童年的偶像,至今難忘。
漂亮的金迪,因主演《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而成為五六十年代年輕觀眾的偶像。她所塑造的孔淑貞,至今都鮮活地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之中。
他不僅形象英俊,而且充滿書卷氣,他在《家》中所塑造的覺新是那樣的神形兼備,而在《渡江偵察記》中所扮演的李連長,又是那樣的智勇雙全。他是孫道臨,我們難以忘記的銀幕男神。
秦怡真是美的化身,說到她,我不但會想起她在銀幕上所塑造的那一系列美麗動人的人物形象,而且更難忘記她在銀幕之外生活之中勇於奉獻的精神。她是我們心中不老的女神,我們真誠地向她致敬。
馮喆真是個美男子,他相貌堂堂,玉樹臨風,無論是《南征北戰》中的高營長,還是《羊城暗哨》中的王煉,抑或是《鐵道游擊隊》中的李正,他彷彿永遠都是那樣的溫文爾雅。誰見了他會不喜歡呢?
喜歡張瑞芳那種質朴的非常接地氣的表演風格,喜歡她在電影《李雙雙》中塑造的李雙雙、在《大河奔流》中塑造的李麥。她不是最漂亮的女演員,但卻是我們最難忘的人民藝術家。
各位還記得郭允泰嗎?還記得他在《智取華山》中扮演的劉明基嗎?自從看過《智取華山》,就再也忘不掉他那堅定的目光,和銳利的眼神了。
謝芳是多少人心中的女神呢?我覺得她身上最大的魅力,就是充滿書香氣,具有知性美。難忘《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靜,也難忘《早春二月》中的陶嵐。在此祝福她永遠美麗。
小的時候就非常愛看張勇手主演的電影,無論是《奇襲》也好,還是《林海雪原》也罷,總會被他的表演所打動,也會被他的帥氣所吸引。如今他已年過八旬,但仍是我們心中的男神。
為什麼那麼多觀眾都喜歡田華在《白毛女》中所扮演的喜兒呢?我覺得與她表現出的純朴、自然不無關系。越是離觀眾最近的表演,越是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喜歡田華,是因為她始終和觀眾心連心。
龐學勤也好帥啊。長影廠當年的當家小生,22大明星之一,在電影中所扮演的角色,無論正面形象也好,反派角色也罷,都是那麼的栩栩如生。
是的,在更多觀眾心裡,祝希娟就是《紅色娘子軍》中的吳瓊花,而吳瓊花也是祝希娟。當一個演員和一個角色完全融為一體,我覺得便已達到了藝術的最高境界。
徐林格所參演的電影並不多,但誰能忘記他在《上甘嶺》、《柳堡的故事》、《霓虹燈下的哨兵》中所扮演的指導員呢?
世間告悔只有一個楊麗坤,她的美無法復制。盡管她只演了《五朵金花》和《阿詩瑪》兩部電影,但卻讓她成為了萬千觀眾心中的女神。可惜——世間只有一個楊麗坤。
黃婉秋因《劉三姐》而走紅,從此她與劉三姐的命運緊密相連。看過《劉三姐》這部老電影的朋友,怎會忘記她那迷人的笑容和動人的表演呢?
於洋真是一位好演員,演啥像啥,他的太多銀幕形象都太過深入人心了,他是多少影迷心中的偶像呢?
我一直都覺得,有一些人,是專襪掘正為銀幕而生的,比如上官雲珠。她的銀幕形象實在美到無法形容,可惜美人多薄命啊。
喜歡趙聯,像個鄰家大哥哥一樣,給人一種很踏實的感覺。喜歡他主演的一切電影,只可惜他那麼早就去世了。
袁霞也是八一廠的當家花旦之一,在《永不消逝的電波》、《苦菜花》等電影中的形象永遠保存在我們的記憶之中。
李亞林並不很帥氣,但只要他一笑,便會令人眼前一亮。關鍵是他的笑容是那樣的質朴而真實。
用什麼樣的詞兒來形容王丹鳳的美呢?無論將她比作鮮花,還是蝴蝶,都無法完全代表她的美麗。她的一顰一笑都是那麼動人,所謂女神,便是如此吧?
康泰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男演員,喜歡他慷慨激昂的表演,也喜歡他掩藏不住的帥氣,只可嘆也是英年早逝。
李炎在《東進序曲》中的表現實在太精彩了,以至於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我曾立志要做他這樣的人,無論發生什麼事兒,都永遠那麼從容鎮定,具有大將之風。
當《九九艷陽天》的歌聲響起,二妹子緩緩地朝我們走來,我們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她吸引住了。從此,再難忘二妹子,也再難忘陶玉玲。
而通過《柳堡的故事》這部電影,我們也永遠地記住了十八歲的哥哥廖有梁。他是那樣的清爽而干凈,宛如一股清涼的風,在不經意間,便吹進了我們的心田。
張瑩,還有多少人記得他呢?《小兵張嘎》中的羅金保,瀟灑大方,智勇雙全,曾是多少少年心中的偶像啊。
劉世龍其實長相並不十分英俊,個頭也不算太高,但他在《英雄兒女》中扮演的王成,以及在《劉三姐》中所扮演的阿牛哥,卻使他成為了太多人心中最高大帥氣的電影明星。那時,有太多男生希望成為他這樣的人,又有太多女生希望有一個他這樣的哥哥啊。
劉尚嫻,《英雄兒女》中的王芳,永遠不老的美麗女神。
中叔皇也是一位硬漢明星,無論是《渡江偵察記》中的楊威,還是《獨立大隊》中的葉永茂,他給我們留下的印象,都實在太深了。
後來,我們看過許多版本的《林海雪原》,許多優秀演員都扮演過楊子榮,可是我最難忘的,還是王潤身的這個版本,也不知道原因,反正就是喜歡。
達奇因和王曉棠一起主演《邊寨烽火》而登上銀幕,後又出演了《獨立大隊》、《景頗姑娘》、《吉鴻昌》、《封神榜》等眾多影視劇。在很多影迷心中,他同樣是不老的男神。
還有張良,無論是《董存瑞》中的董存瑞,還是《哥倆好》中的大虎和二虎,都令觀眾難以忘記。我小時候特別想當兵,就是因為看過他主演的《哥倆好》後才產生的心願。
㈦ 孫道臨有多高
孫道臨身高182cm。
孫道臨(1921年12月18日—2007年12月28日),原名孫以亮,出生於北京市,原籍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中國內地演員、導演,畢業於燕京大學哲學系。
1948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大團圓》。
1949年,憑借主演的劇情電影《烏鴉與麻雀》獲得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一等獎。
1954年,主演戰爭電影《渡江偵察記》。
1959年,由其出演的劇情電影《萬紫千紅總是春》上映。
1988年,擔任央視春晚主持人。
2007年12月28日,孫道臨因突發心臟病在上海華東醫院去世,享年86歲。
後世紀念
2007年2月2日,以孫道臨名字命名的孫道臨電影藝術館落成。
2008年1月3日,孫道臨的遺體告別儀式舉行;1月5日至6日,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辦「孫道臨經典電影回顧展」;1月13日,《藝術人生》節目錄制孫道臨特別節目;2月19日,「夢游天姥吟留別——懷念孫道臨音樂朗誦會」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行。
㈧ 早春二月 的男主人公是誰飾演的
內容簡介 >>>
1924年的一個江南小鎮芙蓉鎮上,為追尋革命真理而苦悶彷徨的知識青年肖澗秋來到了這座小鎮教書。為幫助犧牲了的老同學李志豪的寡妻文嫂和一雙兒女,肖澗秋不顧鎮上的流言蜚語主動承擔起照顧他們的責任。
另一方面,肖澗秋所在中學的校長的妹妹、大學生陶嵐因病休學,苦悶任性,自葬青春,差點被小鎮首富錢正興逼迫成婚。肖澗秋在幫助她找回青春和理想的過程中漸生愛情。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文嫂兒子小寶的病逝使她失去了生存的希望,為解救文嫂,肖澗秋決定犧牲愛情,取其為妻。陶嵐雖痛不欲生,但也支持澗秋。但是最終文嫂為了成全肖和陶嵐的幸福,自盡於丈夫的墳頭。肖澗秋最終從悲痛中醒悟過來,辭別了小鎮和他心愛的人,毅然投奔到革命洪流中去。
影片背景:
1962年,中國略微從自然災害與狂熱的政治運動中緩過氣來,文藝界也稍稍有了喘息之機。一些電影工作者恢復了創作活動,並拍攝出一批具有相當水準的電影作品,這其中包括《北國江南》、《早春二月》、《舞台姐妹》、《林家鋪子》、《抓壯丁》等重要影片。但很快這些電影都遭逢厄運,被當作階級斗爭新動向嚴加打壓。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早春二月》獲得了在全國57個城市放映的機會,這並非因為它通過了審查,而是被當作大毒草,供全國人民批判之用。
在舊中國,知識分子也同其他勞動人民一樣,遭受欺壓。不少影片將鏡頭對准了知識分子在舊社會走過的艱難曲折的人生道路。《早春二月》、《青春之歌》、《聶耳》是這類題材影片的突出代表。謝鐵驪導演、根據柔石小說《二月》改編的的《早春二月》對大革命前夕知識分子肖澗秋在尋找出路過程中的苦悶、憂愁、躑躅、彷徨和尋求真理不得而又不甘苟且偷生、隨波逐流的心態與行為作了深切細膩的刻劃。影片中肖澗秋出於人道主義,同情與資助貧窮的寡婦文嫂,這一行動不僅不能救文嫂,反而導致文嫂受誹謗、攻擊,被迫投河自盡。肖澗秋最後只好無奈出走。這一情節生動地展現了舊社會、舊禮教的殘酷無情和知識分子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無能為力。該片於1983年在葡萄牙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獲評委獎。
女主角簡介:
謝芳(1935— )的成名作是《青春之歌》。她飾演的林道靜性格鮮明,具有多種色彩。謝芳既把握了林道靜的成長過程,又表現出人物思想發展各個階段的聯系。她特別善於通過自己的眼神、表情,准確地揭示人物細微的感情變化。《早春二月》中飾演的陶嵐是謝芳表演藝術的代表作。這一角色與林道靜相比,更多的具有執著任性、桀驁不馴、熱情奔放及理想化的色彩,更具有盲目性與狂熱性。謝芳很好地把握了這一人物的基調,同時又注意運用細致入微的演技,揭示陶嵐善良、真誠、富於同情心以及對初戀的嚮往、對進步思想的追求等性格側面。從這一人物始,謝芳突破了本色表演,成為一名出色的性格演員。之後,她在《舞台姐妹》中塑造的竺春花也非常成功。她以深沉凝煉的演技表現了人物的成長過程,同時感人至深地刻畫了竺春花善良、正直的美好心靈和忠於藝術、追求真理的崇高品質,為影片倍添濃郁的人情味。1979年,謝芳在影片《淚痕》中飾演一位在「文革」中被逼致瘋的歸國華僑,也廣受好評。
男主角簡介:
孫道臨(1921— )自1948年走上銀幕,先後主演了近20部影片,他第一個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渡江偵察記》中的偵察員李連長。之後,他在《家》中飾演覺新,表演細膩,刻畫出了小知識分子內心矛盾苦悶的心態。1958年,他飾演影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地下工作者李俠,是他表演上的一大飛躍。李俠在影片中以解放軍、老闆、工人等不同的身份出現,孫道臨在刻畫這個人物時,注意「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臉部化妝變了,服飾變了,講話的語調、內容變了,然而角色的核心沒有變,這就是他畢竟是地下工作者。孫道臨的眉宇之間總有那一股凜然正氣,流露出一絲軍人的氣質。演員的自身條件為塑造李俠英雄氣概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李俠這個人物得到電影界內外的一致好評。孫道臨真正的代表作是《早春二月》。他在影片中扮演肖澗秋,演出了外表的柔和和內蘊的深邃,刻劃出了角色復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使這一角色成為我國銀幕上獨特而具有生命的形象。「文革」後,他在中、日合拍的影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中飾演我國的棋手況鍾山,與日本著名演員三國連太郎演對手戲,相得益彰,以其純真,質朴,深沉,自然的表演而受到很高的評價。
導演簡介:
謝鐵驪(1925— ) 這個時期的代表是《暴風驟雨》、《早春二月》、《海霞》。《暴風驟雨》根據周立波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描寫的是1946年東北北部一個農村土地改革的劇烈斗爭。在這部影片中謝鐵驪初展大家風范。他的主要功績,首先是刪繁就簡,將一部大容量的文學作品變成一部電影。謝鐵驪對原著的取捨達到了使劇情集中、情節緊湊、布局勻稱、節奏有力的目的。其次,塑造了在土改運動中成長起來的新農民趙玉林的形象。這個人物比之小說更鮮明,更豐滿,更完整。而影片在風格上則達到了樸素、平實、渾厚的效果。《早春二月》則是充分展現謝鐵驪的藝術才華,形成謝鐵驪藝術風格的作品,是一部表現人道主義,充滿人情味、豐富的戲劇性,洋溢著詩情畫意的藝術精品。《海霞》是謝鐵驪在「文革」期間的作品,影片以六十年代初東南沿海的漁民生活為背景,寫出了一群女民兵的成長道路,以及她們亦漁亦武保家衛國的戰斗生活。難能可貴的是謝鐵驪在這部影片越出了當時「左」的文藝桎梏,在結構上採用「非戲劇化」和「散文化」的表現手法,盡可能去展示生活的豐富性、多樣性,體現了謝鐵驪勇敢的探索印跡。謝鐵驪自1977年以後先後執導了《大河奔流》、《今夜星光燦爛》、《包氏父子》、《知音》、《清水灣,淡水灣》、《紅樓夢》、《月落玉長河》、《天網》、《金秋桂花遲》等影片。謝鐵驪是一個視野廣闊、涵養豐富、手法多樣的藝術家。他既能再現劇烈的社會變動,展示歷史重大的變遷,又能逼近人物,揭示人物內心的深刻變化,對人情世態作準確而精緻的描繪,尤其擅長後者。特別應當指出的是,由於他藝術涵養的豐富,使他對文學名著情有獨鍾,親自改編搬上銀幕,並能較好地保持原著的風格
㈨ 孫道臨是什麼人
孫道臨
(1921.12.18-2007.12.28) 演員、導演。
原籍浙江嘉善,生於北平。1938年入 燕京大學哲學系學習,曾參加燕京劇 社的演出。1943-1944年先後加入中 國旅行劇團、國華劇社、南北劇社, 演出話劇《雷雨》、《日出》、《家 》、《茶花女》等。抗戰勝利後復學 ,1947年燕京大學畢業。翌年入清華 影片公司,參加拍攝影片《大團圓》 。後參加遠東影業公司、昆侖影業公 司,拍攝《大雷雨》、《烏鴉與麻雀 》等影片。因在《烏鴉與麻雀》中扮 演華先生,1957年於文化部1949-19 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個人一等獎。 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導演。是 中國影協第四、五屆理事。先後主演 《渡江偵察記》、《家》、《不夜城 》、《永不消逝的電波》、《早春二 月》、《李四光》、《一盤沒有下完 的棋》等十餘部影片,塑造了各種身 份不同、性格迥異的銀幕形象。表演 深沉、自然,富有激情。其嗓音圓潤 ,吐字清晰,感情豐富,曾為《王子 復仇記》、《白痴》等二十餘部外國 影片配音。1984年後自編自導影片《 雷雨》、《非常大總統》,並在兩片 中分別飾演男主角。 演出影片 1948:大團圓 1949:大雷雨 烏鴉與麻雀 1950:民主青年進行曲 1951:女司機 1954:渡江偵察記 1955:南島風雲 1956:春天來了 家 1957:不夜城 1958:永不消逝的電波 1959:萬紫千紅總是春 1960:革命家庭 1961:51號兵站 1962:早春二月 1979:李四光 1982: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1984:雷雨(兼編導) 1986:非常大總統(兼編導)
孫道臨,原名孫以亮,1921年生於北京,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
孫道臨幼年時代生活在一個知識家庭。1938年考入燕京大學哲學系學習,在校期間曾演出過《雷雨》、《生死戀》等劇。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燕京大學被迫關閉,孫道臨失學,1943年加入中國旅行劇團,正式開始演員生涯。以後,又輾轉加入上海國華劇社和北平南北劇社,演出過話劇《雷雨》、《日出》、《家》、《茶花女》等,並導演《青春》一劇,開始在舞台上嶄露頭角。
抗日戰爭勝利後,他便返回燕京大學,於1947年畢業,並加入北平藝術館,演出了黃宗江編劇的《大團圓》。1948年,金山組織上海清華影業公司將《大團圓》改編成電影,孫道臨仍扮演三弟,從此登上銀幕。
1949年孫道臨參加了上海遠東影業公司《大雷雨》的拍攝,並在昆侖影業公司完成《烏鴉與麻雀》一片的拍攝。此片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個人一等獎。
新中國成立後,他加入上影廠繼續從事表演創作。主演及參演了《民主青年進行曲》、《女司機》、《南島風雲》、《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電波》、《萬紫千紅總是春》、《革命家庭》、《早春二月》等10餘部影片的拍攝,其中以各種不同的身份,塑造了性格迥異的銀幕形象。表演深沉、自然,富有激情,都是中國電影表演畫廊中的佳作,他的嗓音渾厚,吐字清晰,感情豐富,他所配音的影片有《王子復仇記》,解說的影片《魯迅傳》,都極有魅力,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朗誦藝術家。
孫道臨也是一位優秀的導演,1984年後他自編自導影片《雷雨》、《非常大總統》,1992年執導了根據肖復興小說改編的電影《繼母》。而近來他被人們提起最多的是執導的電影《詹天佑》,2001年,80歲的他導演的電影《詹天佑》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故事片獎。在北京的首映式上,孫道臨所享受到的「掌聲與喝彩」比那些當紅明星們要熱烈得多。
主要作品年表
·繼母(1992)
·非常大總統 Speclal President(1986)
·雷雨 Thunderstorm(1984)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Mikan no taikyoku
·李四光(1979)
·早春二月 Early Spring(1963)
·革命家庭 Revolutionary Family, A(1960)
·永不消逝的電波(1958)
·不夜城 (1957)
·春天來了 Spring Has Arrived(1956)
·家 Family, The(1956)
·南島風雲(大陸 1955)
·渡江偵察記 Reconnaissance Across The Yangtse(1954)
·女司機 Woman Locomotive Engineers(1951)
·民主青年進行曲 Democratic Youth March(1950)
·烏鴉與麻雀(1949)
孫老的婚姻
電影演員孫道臨和越劇演員王文娟於20世紀60年代喜結秦晉之好,之後共同走過了風風雨雨的30多個春秋。但兩位藝術家對二人世界的生活一直做低調處理。孫道臨在他出版的專集《走進陽光》中,甚至對兩人的婚事隻字未提。
孫道臨出生於北京一家書香門第,在燕京大學讀書期間,受同窗摯友黃宗江的影響,逐漸走上電影的道路。之後,他在《烏鴉與麻雀》《渡江偵察記》等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個性鮮明的角色,成為中國電影界一顆璀璨的明星。但年屆四十的孫道臨把愛情的花蕾藏在心底,一直沒有理想的意中人。
王文娟是浙江嵊縣人,13歲到上海學唱紹興文戲,因聰明好學,很快挑起頭肩花旦的重任。50年代由她主演的《春香傳》《紅樓夢》《追魚》更是其越劇事業的里程碑。但因為忙於演藝事業,直到50年代末,已過而立之年的王文娟仍待字閨中。
說起來兩位明星初擦的火花,並非人們想像的那樣浪漫。有段時期,孫道臨幾乎被越劇醉倒,只要能騰出時間,他就去觀看由王文娟主演的越劇。有一次,孫道臨直率地去找黃宗江和黃宗英兄妹倆:「噯,我想結婚了,請幫忙找個對象。」黃宗江面呈喜色地說:「算來只有越劇團的王文娟還待字閨中,不知你對她感覺如何,如合得來,這大媒人我包下來了。」孫道臨的心事被另一位熱心人也察覺出來了,她就是孫道臨的同事張瑞芳大姐。在幾位好心人的促成下,60年代初,這一對為了藝術追求遲遲未婚的大齡男女,終於幸福地完婚了。這一年孫道臨39歲,王文娟35歲。
婚後,一對藝術伉儷相親相愛,比翼齊飛。當孫道臨因主演《早春二月》受批判、王文娟因拍攝《紅樓夢》被戴上專演才子佳人的帽子時,兩人又相濡以沫共渡劫難。80年代,他倆慶幸地迎來了新的藝術青春。年過古稀,夫妻兩人又攜手合作,把越劇《孟麗君》移植到熒屏上且好評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