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細田守是日本三大動漫電影導演之一,如何評價他的作品《未來的未來》
談到日漫電影,宮崎駿、新海誠和細田守是三個繞不開的狠角色,三人的關系也比較微妙。有人把新海誠稱為“新宮崎駿”,而細田守是被宮崎駿拒絕了的人,畢業後希望加盟吉卜力的細田守,只收到宮崎駿的鼓勵信。後來雖然有機會進入吉卜力,卻又被開除了。還有人把細田守稱作“宮崎駿接班人”,海燕吶,你可長點心吧。
爸爸為照顧兩個孩子,變成一名自由建築師在家工作。他工作台後面書架上的書也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書本的大小、厚度都嚴格符合實物比例。看來細田守也喜歡Taschen的出版物,或許還有出版計劃,一本扎哈·哈迪德的建築作品集《Hadid》細田守給了很長時間的鏡頭。
在小君穿越時空的時候,細田守用了不少復雜的線條描繪空間與時間的變化,對於密集恐怖患者來說,面對這樣的大屏幕很容易出事兒。另外,在整體溫暖的情景下,出現了一些陰冷恐怖的畫面,建議太小的孩子不要觀看。這其實是一部給家長們看的動畫片,時空的變化孩子們理解起來還是比較費勁的。
細田守描繪的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更多是生活在鄉野中的人們,在鄉野的大庭院中往往都會有一棵樹,在孩子的童年,這棵樹就是神秘的源泉。
⑵ 日本電影《告白》導演中島哲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的這部劇表達了什麼思想
日本當代電影導演中島哲也或許不為人們所熟知,但是提到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又譯成《花樣奇緣》),相信不少人耳熟能詳。因為這部2006年的電影不僅堪稱日本主流電影的經典之作,也成就了中島哲也在當代日本影壇的重要地位。
毀掉仇人最在意的,無意是懲罰他的最好方法。其實電影中老師的做法似乎還是挺對的,畢竟A那種情況可能教導他,他也不會改變什麼。最後,朋友。B是因為太孤單,才會對A開始時的接近那麼喜歡。他沒有朋友,他以為A真的把他當成朋友,所以當A最後在游泳池邊說「你只是我的一隻棋子」是異常的憤怒失落,以至於當他發現小女孩沒死是卻依舊笑著把她扔到水池中。
人性,可以好到極致,也可以壞到極致。希望大家可以多關心身邊的人,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千萬不要抱著玩玩的心態去跟那些內向的人交往,或許你們真的覺得好玩,但你永遠不知道那樣對ta產生了多大的傷害。
電影的畫面不錯,基本上都是陰暗的,很符合情景,但是配樂個人覺得有時候跟場景不是很搭,演員們的演技都是在線的,結局也是出人意料的,一直以為女主是善良的但是結尾,很震撼,這部電影的特效也不錯。還是挺值得一看的,會給你很深刻的人生思考。
⑶ 日本電影《告白》導演中島哲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的這部劇表達了什麼思想
晚上看了日本電影《告白》,太驚悚了。電影講述了某一天森口悠子發現其愛女被殺害在學校的游泳池中。盡管該起事件被斷定為意外死亡,但森口卻向學生們宣告犯人就在班中,並展開了自己的復仇。這部電影讓我的心裡很沉重,人心如果扭曲會有多可怕。
在這個世界裡,每個人每個生命,都值得一份屬於自己的溫暖和光明。我們每個人都要懷有一顆陽光的心,積極的去面對這個社會。
⑷ 20世紀中期日本著名的電影導演小津安二郎電影有哪些個人特點
小津安二郎。
小津1903年出生於東京,肄業於早稻田大學。自從他二十歲時進入松竹公司擔任攝影助理起,他所營造的就是一個完整的黑白默片電影時代。一切悲喜情懷都在靜默的黑白光影里緩緩呈現。到他轉入拍第一部有聲片《待到重逢時》為止,他已經拍攝了二十五部默片。
在他早期的默片中,基本上體現了一種克制而平易的喜劇風格。他把美國同時期的家庭題材的影片改編成日本電影,比如《懺悔之刃》《日本產吵架朋友》《戶田家的兄妹》《風范長存的父親》等影片,這些影片都是關於父子關系,兄弟情誼等男人集團式的感情故事。在小津的電影中,家庭親情作為一種近似宗教式的倫理而再三討論。
人物介紹:
小津電影中沒有女人的視角,女性角色僅僅作為臨嫁或離去的女兒而成為父親視野里的感嘆一種。研究者把這種女性視角缺失的現象解釋為小津一輩子未婚,與母親一起生活而造成的視野缺失。小津的前期電影達到了日本默片時期的最高成就。
後期電影仍然以其一貫的風格堅持了日本電影的傳統風貌。對於傳統家庭結構的挽留,以及對於寂寥失意的生命晚年的感嘆成為小津作品的戀戀風塵。
⑸ 日本第一部獲得世界電影大獎的影片是
日本第一部獲得世界電影大獎的影片是黑澤明導演《羅生門》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日本戰敗的影響,1951年的時候,西方人對於日本電影的了解相當於一片空白。永田雅一從海外考察回來,認為日本電影應該打入國際市場,所以《羅生門》被選送到了威尼斯——而黑澤明本人甚至不知道影片參賽一事,後來是在釣魚回家時,由妻子告知才曉得影片獲得了金獅獎。日本的新聞記者和大映公司聽到得獎消息陷入了狂喜狀態,不過永田雅一將《羅生門》的成就歸功於自己,在電視采訪上眉飛色舞,卻連提到黑澤明的名字都沒有,這讓備受冷落的黑澤明非常失望。連同之後在奧斯卡獲獎,《羅生門》一炮打響,永田雅一和大映又推出不少作品,日本電影成功地在國際上收獲好評,開創了一個黃金時代。盡管本土對《羅生門》評價不高,黑澤明卻成功地走上了世界的舞台。
⑹ 日本導演北野武執導了幾部電影
北野武至今執導過13部電影,希望對你有幫助!具體如下:(還有未完成一部《兄弟》brother)
1983年第一次作為電影演員出演著名導演大島渚執導的影片《聖誕節快樂,勞倫斯先生!》.
1989年導演處女作《凶暴的男人》
其後相繼導演了《3-4×10月》(1990)
《那個夏季,最寧靜的誨》(1991)、
《小奏鳴曲》(1993)、
《大家都在干什麼?》(1995)、
《壞孩子的天空》(1996)
《花火》(1997)
《菊次郎的夏天》(1998)
《大佬》(2000)
《性愛狂想曲》(2000)
《藕斷絲連》(2002)
《玩偶》(2002)
《座頭市》(2003)
《導演萬歲》(2007)
另附他個人資料:九十年代日本導演之北野武
2000年07月29日 13:38 網易報道
>
北野武(Kitano Takeshi),1947年生於東京,藝名彼得武(Beat Takeshi),是80年代日本著名相聲演員,1983年第一次作為電影演員出演著名導演大島渚執導的影片《聖誕節快樂,勞倫斯先生!》,1989年導演處女作《凶暴的男人》其後相繼導演了《3-4×10月》(1990)《那個夏季,最寧靜的誨》(1991)、《小奏鳴曲》(1993)、《大家都在干什麼?》(1995)、《壞孩子的天空》(1996)和《花火》(1997)《菊次郎的夏天》(1998)。是九十年代日本電影導演的代表人物一。
註:北野武身高167cm,體重64kg,1995年駕駛摩托車發生意外,造成半邊面部癱瘓。
也許再也沒有其它的日本電影能像北野武的影片那樣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感覺上完全自由奔放地製作了。舊日本電影界的那種固守起、承、轉、結的傳統劇作方式的做法與北野武的影片毫無關系。同樣,舊日本電影界固守的那種傳統的基本導演技巧、攝影方式及剪接方法也都與北野武的影片毫無關系。
同時,舊日本電影界那些「試圖製作新電影的革新派電影人」企圖全面否定與破壞那些傳統方式的做法也與北野武的影片毫無關系。北野武的影片中沒有那種做作、僵硬的辨明誰是誰非的架勢。
在近百年的歷史中,舊日本電影界一直以大電影公司的製片廠為中心製作影片。對於這種代代相傳的正統電影製作體制,大概北野武根本就不知道,也不關心。他一開始就與那種「羅羅嗦嗦」的東西毫無關系。因此,他不會全面否定也沒有必要破壞那種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當然,迄今為止他也看過為數不少的電影。既有外國電影,也有日本電影。或許他曾經非常自由地通過感覺來識別他認為「真有趣」的東西和他認為「拍得真差」的東西,並把它堆積與儲存在自己的感性中。其實,這與經歷其它各種各樣的人生體驗、工作、游戲和惡作劇時是完全一樣的。
不久,作為一個人的他,成為了一名喜劇演員,與他人搭檔說相聲,受到了歡迎。他還在電視和廣播中出演搞笑節目、短劇和猜謎活動,作為演員參加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甚至當廣告片模特。他還因個人事情引發的事件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他既寫隨筆也寫小說,還會畫畫.在此延長線上,他於1989年以彼得武的藝名主演、以北野武的真名導演了影片《凶暴的男人》Violent Cop。
這是其他導演策劃由彼得武主演的一部根據一位劇作家的劇本來掐拍攝的刑警片。但是,那位導演打了退堂鼓,就這樣,北野武也當上了導演。與當喜劇演員、說相聲、出演電視、廣播、電影和廣告、寫隨筆和小說以及畫畫時完全一樣,北野武在執導影片時完全忠實於自己的感性。
但是,正因為這應該是舊日本電影界的專業導演拍攝的作品,是由專業劇作家寫的劇本,由舊日本電影界的攝制組成員集體支撐的影片,所以不難想像,他要按照自己的感性走,自由奔放地製作和自己相適應的影片,也存在相當的阻力。作為導演處女作,肯定也有不足之處。其結果,一部看上去試圖摧毀日本電影界的製片模式的、專橫無理的暴力刑警片完成了。既便如此,「日本新電影出現!」的聲音仍相當高漲。
1990年的《3-4x10月》是北野武親任編劇、導演,並以彼得武的藝名出演的一部影片。這部作品在棒球隊一位小夥子和他的夥伴的故事中摻雜了暴力團。雖說如此,但在北野武的影片中,這種故事的框架並不太重要。即興攝影的多次運用。對突發性暴力的描寫產生的沖擊、北野武團隊成員與專業演員共同出演、令人不可思議的角色分配所產生的一種失調效果的趣味...這些交錯在—起,創造出了一個盡管不定型有些粗糙,但非常有感覺上的自由性的奇妙作品、一部大放異彩、摧毀了作品平衡論的、奇妙的「不平衡作品」。
1991年的影片《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是北野武策劃、編劇、導演和剪接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中,他沒有扮演角色。這部影片講述了一位年輕的聾啞沖浪選手與他的聾啞女朋友在海邊渡過一個夏季的故事。因此,影片中幾乎沒有對話,只靠影像來推進。通過即興攝影產生了一個自由的牧歌世界,還有突然出現的奇妙的影像噱頭,以及很不自然的悲劇式的結尾。看了這部作品,讓人感到北野武電影的原點說不定是法國的雅克·塔蒂編劇、導演和主演的影片《我的舅父》。
1993年的影片《小奏鳴曲》是北野武編劇、導演、剪接,並以彼得武的藝名主演的一部作品。北野武將自己的感性擺在最優先位置上,依靠即興攝影的電影製作方法,從這部影片開始,突然有了一種流暢均勻的—體感。這部影片講述了暴力團幹部及其嘍羅去沖繩後被捲入一場對抗的故事。然而這部影片也是一個奇妙的小結,稱得上是彼得武及其團隊的夥伴們在沖繩的孤島上歡度暑假的影像記錄。最後一場戲散發出混亂的悲觀主義。
1995年的影片《大家都在干嗎?》Getting Any是北野武編劇、導演和剪接,並以彼得武的藝名出演的另一部作品。北野武以往的作品都以外景拍攝為主,而這部影片不知為什麼以拍攝製片廠棚內的景為主,是一部實驗性的、類似小故事集的、下流的動作喜劇風格的影片。因此,造成影像世界人為的向內封閉。十分遺憾,這成了他的最差的一部影片。
1996年的影片《壞孩子的天空》Kids Return是北野武編劇、導演、剪接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沒有出演的第二部作品。這部影片描寫了二流高中的兩名游手好閑的學生那種令人不可思議的逃學生涯。在影片中拆射出的恐拍是北野武自己的青春時代。本來劇本的感覺是,這部影片描寫了年輕人踏上了新的人生,是一部勵志片。然而,通過即興攝影自由拍攝的結果,令人意外,成為一部「雖然還年輕,但您是一位已經上了年紀的年輕人」的作品。在此,散漫放肆的自由與混亂的悲觀主義又同居於一部作品中。
1997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的第七部作品《花火》HANA-BI朝我們走來。這是北野武編制、導演、剪接,並以彼得武的藝名主演的一部影片。經歷過多次探索之後;北野武的影片達到了一種精煉的成熟。多多運用即興攝影的電影製作方法所產生的一種破天荒的趣味性,雖然仍是自由奔放的,但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作品世界。
彼得武和岸本加世子扮演的男女主人公總是沉默寡言,台詞不多。對暴力的描寫都是瞬間突發的,極其簡潔。以北野武團隊成員為主體的演員陣容也創造出一種實實在在的一體感。每個人都演活了自己的人物。零星出現的噱頭並沒有浮於形式,而是釀成有深意的幽默。不定型的粗糙和感覺上的自由保持了絕妙的平衡,構成了輕松愉快的新影像世界。
尤其是北野武親自畫的那些畫出現在畫面中,取得了很好的影像效果。大杉漣扮演的刑警遭槍擊負傷後只能坐在輪椅上了,妻子離他而去,他十分孤獨,在主人公的勸說下開始學畫畫,這個設定十分傑出。通過他畫畫的形式,北野武那一幅幅將花擬人化的色彩美麗鮮艷的圖畫隨著戲的進展剪接進影片中。它支撐了整個作品的影像世界,的確有效。
彼得武和大杉漣二人與一群年輕人駕車疾駛的開場戲,開始人們還以為是暴力團的中堅幹部及其嘍羅們,當人們明白他們其實是資深刑警及其部下後,影片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幽默。不久,人們又明白了原來那都是回憶中的戲,並且知道了彼得武扮演的主人公如今已失業,為金錢所因。岸本加世子扮演的妻子似乎患上了不治之症--白血病。
彼得武在現實生活中因摩托車事故負傷的身軀所具有的那種有點可拎的形象和他作為中年失業刑警的生活感,被巧妙地糅合到影片中。影片的風格是,將現實鏡頭的推進和對突然插進的極其復雜的回憶鏡頭的處理,非常自然地搭進整個作品的流程中,創造出一體感。北野武的影片確實又登上了一個階梯。'
渡邊哲扮演的廢鐵廠老闆和他那位紅頭發的怪女兒登場時的噱頭沒有浮於表層,而是產生了可笑的幽默,這種效果也說明了北野武影片的成熟。不久便到來的結尾戲中,那種強烈的悲觀主義被寓意深刻的人類贊歌所裹住;這怎麼說都是很好的。
這是-部有著全新的影像感覺的日本電影,人們看後留下的印象是,其實這樣的日本電影也還是很好的。北野武的影片之所以能被外國人很好地理解,大概是他能夠依據他自身的純真的感性來自由創作的緣故,也是因為這比任何東西在國際上都更具有普遍性。這種影像感覺具有國際力量,所有的人憑直感都能理解。它不是其它國家的影片,是亞洲國家日本的影片,是日本人製作的影片,是有著獨特魅力的影片。
而北野武不喜歡自己的評價、演出、人氣被固定,所以日日求變。在97年的威尼斯影展中,北野武道出「下一部的作品,會類似尋母三千里的故事情節,沒有暴力。」自從1989年的出道作品《兇殘的男人》以來,北野武的演出破壞了現今的電影文法,台詞和說明的極端精簡,造就了他各人新的魅力「削落的美學」。就像主角所表現「暴力重復」的心態一樣,這些以藍調為基本的影像,讓「北野式藍調」馳名世界。即使這種樣式已經建立,他能依照97年威尼斯影展的承諾,製作了《菊次郎的夏天》Kikujiro這樣一部有別以往風格,充滿風趣和感動的溫馨作品。
《菊次郎的夏天》所訴求的是「回歸溫柔」。《菊次郎的夏天》中排除了北野武演技的最大魅力「突發性之暴力」,故事的展開如同「尋母三千里」般,結局、過程大家都已經知道的標准情節,北野武以此來將自己束縛。也就是說這個企劃的開始是到目前為止,自己所公開討厭的要素,全部肯定吸收。對於以往的寡言、暴力,這一次的多話和搞笑將是令你我歡樂感動的絕妙的刺激要素。
對於這些新鮮的變化,北野團隊的工作人員,攝影師柳島克明、照明師高屋齋將在《花火》被世界所肯定的「北野藍調」,再生轉換成「夏日的新綠」,音樂監督久石讓也製作出讓你我感動的「高透明度」的心靈樂曲,將這一部電影的溫馨意境提到最高點。
北野武的最新作品《兄弟》Brother又是一部集編導演於一身的影片,同時也將是他電影生涯中規模最大的一部影片,該片由日本北野事務所與英國的Jeremy Thomas of Recorded Picture Company (RPC)公司合拍,製作費1000萬美元,取景地在日本東京與美國洛杉磯,1999年11月21日在日本東京開機,2000年1月轉移到美國洛杉磯拍攝,計劃2月中旬封鏡,預計在2000年末20001初首先在日本公映
此片拍攝的最初構想形成於1995年《大家都在干嗎?》之後,摩托車事故後一段時間,大體雛形已形成,1997年《花火》獲威尼斯金獅獎後,北野武與英國RPC公司主席Jeremy Thomas就此片的合作拍攝取得了初步共識,此後雙方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認真而有意義的溝通,《菊次郎的夏天》完成後,准備工作便有條不紊地開始進行中了。1998年法國戛納電影節《菊次郎的的夏天》記者招待會。北野武向記者們公布了《BROTHER》的拍攝計劃。
這部電影將為21世紀日本電影的創作產生巨大影響,作為新生代電影力作,我們共同期待。
⑺ 日本著名導演,其代表作品有《座頭市》《壞孩子的天空》
北野武(北野武、ビート たけし,英文名Kitano Takeshi,日本著名導演、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值得區分的是北野武只使用於導演名字,演員身份的北野武是叫藝名「彼得武」(Beat Takeshi)。
1947年生於東京。明治大學工學部肄業,當過計程車司機、脫衣舞秀場的喜劇演員,1973年與兼子清組成對口相聲團體《Two Beat》,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界,並以辛辣和黑色幽默受到歡迎,成為日本80年代相聲熱潮的靈魂人。
1981年開始參與電影以及電視劇的演出,1983年第一次作為電影演員出演著名導演大島渚執導的影片《聖誕節快樂,勞倫斯先生!》。1989年他取代著名動作片導演深作欣二,執導自導自演了處女作《凶暴的男人》而一鳴驚人,該片囊括當年前日本電影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新秀獎,北野武出演的警察與冷血殺手對抗,讓人過目難忘。之後的幾部作品更奠定他成為上世紀90年代日本導演中堅力量的旗手。自1989年首次執導《凶暴的男人》以來,不斷破壞「規范」電影文法與台詞,造就了獨具魅力的「削落美學」。這些以藍色為基調的影像,讓「北野藍」馳名世界。據北野武自己說,藍色的背景,一方面可以從情緒上表現出求生的艱難,另一方面,從表演藝術角度講,也可以如白紙般襯托出人物的細微變化。1995年駕駛摩托車發生意外,造成半邊面部癱瘓。1997年,在遭遇車禍慘劇後的第三年,北野武自導自演的《花火》問世。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找到北野武自身的影子,他對生命和自身的審視反省,躍然紙上。該片當仁不讓的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及蒙特里爾影展最佳導演獎,世界各地媒體將他與黑澤明並列,甚至被譽為日本電影復興的旗手。《花火》也成為日本電影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這是自1951黑澤明的《羅生門》,1958稻垣浩的《無法阿松的一生》獲金獅獎以來相距39年第三個獲此殊榮的日本人。
北野武在當代日本電影中所起的作用是多樣,他除去知名國際導演身份,也是名出色的演員,同時能勝任編劇和剪輯角色。在電視上,他對別人的電影百般挑剔,甚至把這些東西匯集成雜文出版。他的電影無法分類,包括動作片、黑幫片、青春片、時代劇、溫情片、搞笑喜劇等等,2007年的新片更是要綜合眾多類型電影一起做番展示。
⑻ 日本有一個叫導演什麼的電影
純愛電影教父」之稱的岩井俊二是日本著名電影導演、作家及紀錄片導演,並被譽為「日本新電影運動旗手」。岩井俊二的電影題材大部分以純愛、浪漫、暗戀及碼旅物哀為主線,電影鏡頭也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徵,通常在色彩上進行藝術化處理,並且在影片中即使直面死亡,也設計得唯美而賦有詩意,同時岩井俊二善於運用不同的剪輯手段對電影進行剪輯處理,從而形成獨特的藝術效果。本文闡述了岩井俊二的生平,分析了遲迅凳其昌局電影題材的感情藝術特色,並對他的電影鏡頭藝術特徵進行了探討。
⑼ 請介紹一下日本電影導演黑澤明的電影《裊裊夕陽情》
導演:黑澤明
主演:松村達雄 香川京子 井川比佐志 寺尾聰 平田滿
片長:134分鍾
地區:日本
類型:劇情
顏色:彩色
上映:1993年01月01日
對白:日語
劇情介紹:
充滿生命情趣的教師內田百閑毅然辭去大學教書職務, 從事寫作工作。六十一歲開始,學生每年都為他籌備生日大會,每年學生都開玩笑問道:「你准備好沒有呀?」(Mahda-kai) 他一口氣飲盡為他而設的大杯啤酒,之後總是說一句:「還未呀!」(Madadayo) 意思是……
黑澤明一九九三年的《裊裊夕陽情》(Madadayo)真是部老頑童電影,與他之前的《夢》和《八月狂想曲》都不同,似沒有那麼大的野心與抱負,反而只講情趣不玩技巧,只 談瑣屑不編故事,電影中那股長者的絮叨勁,後生小子恐不太習慣,卻自有它爛漫的童趣與任性。有道是返老還童,老眼並不昏花,《夢》片中水車屋前的鄉村野老笠智眾,《八月狂想曲》裏手擎油紙傘,於舒伯特「少年看見野玫瑰」歌聲中冒雨趑趄的老阿婆,均見出幾分豁達與率性,而到《裊裊夕陽情》則走得更遠亦更灑脫了。那一年大師八十有二,他一直想拍的電影如《亂》與《夢》均如願以償,那種歷史與人性交織的莎翁情懷,那些悲天憫人、色彩斑斕的幻夢已成過去。絢爛之極該歸平淡了,壯闊的史詩寫完,可是清簡閑遠、樂生知命的小品?回想一九七零年,拍完那部晦暗低沉的《沒有季節的小墟》(Dodes』ka-den),黑澤明一度厭世輕生;廿載之後,八旬老翁的他快要走到生命的盡頭,卻拍出一部詠嘆生之快樂的《裊裊夕陽情》——世事的確難料啊!
《裊裊夕陽情》真應了費里尼電影的台詞:Life is a party, let』s enjoy it together.(人生是場派對,我等當盡情享受。)我們第一次(亦是最後一次)看到黑澤明電影出現了這么多「今日相樂,皆當喜歡」的宴飲與小酌,讓人不由要想起小津安二郎,他的電影亦有一幕幕對酒高歌與醉眼朦朧的場景,唯一的區別,怕是小津的角色多了些酒入愁腸的顧影獨醉,不像《裊裊夕陽情》里的性情中人內田百閑教授,無兒無女一身輕,戰爭中房舍被炸蝸居草廬,六十歲的老人家,依然可以舉杯對月,高唱兒時的歌謠「月亮是只大圓盆」,好一個老夫聊發少年狂!記得有人說小津的電影都是在講一個「舍」字,女兒出嫁是舍,父母往生亦是舍,正見出人生的殘缺。反過來看,《裊裊夕陽情》似亦離不開這個舍字,內田教授六十歲辭去教職,為的是能夠專心寫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像古時的隱者大隱隱於市,生客概不會見,除了那幫同為性情中人的舊日學生。但內田是有所舍亦有所不舍,空襲中倉皇走避,他還記得帶上自己最心愛的一本書;愛貓失蹤,他竟然哀慟得像個三歲小兒;而內田最大的不舍,當是學生們每年為他舉行的生日大會上,一氣飲下大杯啤酒之後,小子們問他是否准備好駕鶴西歸,他總是未知生焉知死,答之曰:「Madadayo!」(還未呀!)
二
《裊裊夕陽情》讓我想起「率性之為道」這幾個字,看這樣的電影真是很快樂的事,像翻讀文人的小品尺牘,意興所至,每有會心的微笑。由片尾的字幕猜測,內田百閑應實有其人,黑澤明寫的劇本該是改編自內田教授的文字。只可惜我不諳日文,否則想方設法找來讀讀或許有趣。美國電影學者Donald Richie曾說,日本的導演,黑澤明是最西化的一位(Japan』s most Western director),並舉《羅生門》等電影為例,說它們有風格及類型方面的獨創性。其實黑澤明亦是與西方「互動」最多的日本導演,好萊塢曾把《七武士》翻拍成西部牛仔版的《The Magnificent Seven》,而黑澤明的一些電影亦是取材於美國電影或西方戲劇,譬如他六十年代的《天國與地獄》就改編自Ed McBain的《King』s Ransom》。一九八五年黑澤明拍《亂》,乾脆就是莎翁悲劇《李爾王》的日本版。相形之下,《裊裊夕陽情》倒是有著純屬東方的樂天智慧,既不像《七武士》等英雄俠士的慷慨濟世,亦不似《活人的紀錄》等充滿世界末日般的道德焦慮。或許大師真的看破放下自在而返樸歸真了,打個不盡妥貼的比方,《裊裊夕陽情》有田園詩的境界和漢樂府的健朗,卻又沒有出塵仙游的消極,那種老夫喜作黃昏頌的真性情,東方人看了尤其歡喜。
電影中,內田教授每年的生日大會是條主線,其餘則是一樁樁趣聞軼事般散漫的橋段。或許大師真的老矣,教授尋貓那場戲居然嘮嘮叨叨講了大半個鍾,雖有趣但多少亦有些任性。據我善意的亂猜,黑澤明可能真是興之所至欲罷不能了。內田教授第一屆生日大會上,那位從頭到尾傻背一長串火車站名的胖子亦有趣,生活中不太會有這樣的事,但我看了還是很開心,因為我前面說過這是部老頑童電影,自有它的執著甚或固執,即使隨心所欲卻不逾矩。又《裊裊夕陽情》的片名是港譯,日文和英文名該是相同的《Madadayo》,亦讓我再想起黑澤明六十九歲那年拍的《沒有季節的小墟》,原名《Dodes』ka-den》。有趣的是,上兩部電影的片名都采自電影主人公的口頭禪(Dodes』ka-den像是模擬電車行走的聲音),只是一個是返老還童的內田教授,一個是未老先衰的智障少年,一個樂生知命,一個混沌懵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三
黑澤明拍《裊裊夕陽情》用了很多紅光,內田百閑跽坐草廬如老僧入定,新居的花園籬笆,夕陽中的垂柳,一襲和服的教授夫人俯身餵食籬笆缺口鑽進的野貓,那一幅幅生活小景拍得溫馨可人,襯以威瓦爾第(Vivaldi)的音樂,真是再妥貼不過了。黑澤明學西洋繪畫出身,在電影中用起調色板來一樣得心應手。影迷們當不會忘記《夢》片中那段著名的梵高畫境,還有《亂》的片尾西風殘照滿天如血晚霞的意境。《沒有季節的小墟》亦有很多紅色的光,經黑澤明一用簡直就有隨心所欲的寫意效果,好像他有時侯不管現實應該怎樣,但就是要用那種顏色來表達某種情緒。只是《沒有季節的小墟》中,那種紅是慘淡絕望的紅,而《裊裊夕陽情》的紅卻是醇厚粹美的夕陽紅。我新近發覺人老了似乎都喜歡溫暖的色調,因為我看董橋兩本新書的封面都是一片奼紫嫣紅,喜歡的人看出一股懷舊的暖意,不喜歡的說俗氣,然愛爾蘭的詩人葉芝不亦說「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思昏沉,爐火旁打盹,取下這本書,慢慢讀」嗎?《裊裊夕陽情》的結尾,內田在生日大會上突感不適返回家中,孤燈獨眠,朦朧中仍喊出一聲「Madadayo」,像在回應兒時玩伴捉迷藏時的詢問。我小時候常聽大人說某個老人有點「老還小」,證之內田教授那晚的夢境,恐怕這就是老還小罷。
黑澤明雖借內田教授之口一次次高呼「Madadayo」,但《裊裊夕陽情》之後,大師再也沒有新作問世。比起《羅生門》、《七武士》、《影武者》等片,《裊裊夕陽情》不見得是黑澤明最具開創性與突破性的作品,卻是他八十餘載導演生涯最好亦最感人的電影之一。個人以為,《裊裊夕陽情》圓熟寫意的風格真像是黑澤明在為自己的一生做最後歸納,像鉛華洗盡直見本心,亦像是一篇提前准備好的告別演說,雖然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是一萬個的依依不捨。但電影總是有散場的一刻,五年之後即一九九八年,黑澤明告別人世,享年八十七歲——「Madadayo」遂成了一代宗師的絕響。
⑽ 在日本的當代電影導演裡面,是枝裕和的電影水平,可以排到什麼席位
是枝裕和是一位大師級導演,他有三部電影進入豆瓣TOP 250。
顯而易見,是枝裕和可以稱得上是北野武之後在國際電影節上最為成功的日本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