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一部電影主角安迪

一部電影主角安迪

發布時間:2023-05-09 23:39:57

1. 主人公叫做安迪·杜弗倫,可電影卻叫《肖申克的救贖》是什麼意思

《舊約.以賽亞書》中說道:「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據說這里就是「救贖」一詞的起源。據粗略統計,在整部《以賽亞書》中,這個詞一共出現了16次之多。很明顯,它象徵著基督思想的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至於到了宗教時代,「救贖」因其明確的指向性而一度成為了左右西方精神世界的關鍵詞。 既然如此,那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即「救贖」產生於特定的人群(基督徒)和特定的年代(宗教年代),而隨著20世紀以來西方社會中信仰的缺失,人本主義代替了神本主義,這個詞似乎也將不復流行。

然而,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著名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從斯蒂芬.金的《春天的四個故事》中看似無意地提取出了這個銀行家的故事。隨後,一部偉大的電影誕生了。這部電影的名字叫《肖申克的救贖》,一個信仰缺失的年代裡關於救贖的故事。

那麼,在這部影片里,德拉邦特想要表現的是誰對誰的救贖呢?

沒有任何辯駁的自由,巧舌如簧的檢察長把安迪的生命交給了肖申克漫長的歲月。被冤枉的銀行家不會甘於命運,然而肖申克並非福地,第一天晚上就有人被活活打死了。「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監獄長的訓詞非常露骨,他的意思無非是「在這里,你們沒有自由,必須無條件地做任何事,不要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是屬於上帝的」,於是,一場關於尊嚴和人性的斗爭就此開場,不過在這場斗爭中,救贖主不是上帝。

救贖主是兩個字:希望。被救贖的也是兩個字:自由。

或許這篇文章的讀者會認為我太過抽象化了,但是當你在頭腦里從頭至尾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閃回那些片段的時候,你會輕而易舉地理解我這么說的緣由的。

希望,是整部影片的主題。

在安迪來肖申克之前,監獄里的話題除了變態、打架就是無所事事地消磨時間,混亂、骯臟、恐懼、絕望共同織就了這里惡劣的環境,犯人沒有任何人權可言,為監獄長無償出賣他們的廉價勞動力。在安迪入獄之後,這個不甘現狀的銀行家盡管依然無力改變犯人受壓迫受凌辱的事實,但他卻至少帶來了希望,一種不曾有過的自由生命的氣息。這種希望不同於監獄長口頭上說的「我是世界的光明,跟著我就不會有黑暗」,因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基督」,他只是借基督之名行魔鬼之事,監獄長教育囚犯們「不許褻瀆上帝」,其實他正是把自己當作上帝的,而骨子裡,他殘暴的稟性是要讓囚犯們屈服於「紀律和聖經」,甚至於「要你吃你就吃,要你拉你就拉」,暗無天日的折磨最終把肖申克的每一個人都制度化了,導致了老布的死亡,導致了瑞德出獄後仍帶上了毫無人權的「請示」的烙印,失去了希望,就始終無法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的生活,而監獄長的所為,正是要徹底磨滅肖申克犯人對於未來的希望。

安迪是註定要和的暴力制度對抗的,他帶來了希望。這種希望,在於對惡勢力(三姐妹)堅決的反抗,在於不失生活情趣的雕刻,在於不畏凶險為大家贏得那坐牢以來唯一一次由海利請客的啤酒,在於他當著監獄長的面播放大家從未聽過的美妙音樂,在於他執著地帶領大家修建全英格蘭州最好的監獄圖書室,在於他二十年來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對此,我們不得不說安迪是一個被導演詩性化了的英雄,德拉邦特對這個人物的塑造通過貫穿劇中的幾個「HOPE」一目瞭然地呈現了出來,也許他本人就是一個希望中的人物,但通過他個人的努力,我們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變化來自於瑞德。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安迪和他的約定,瑞德是否會和老布一樣,因為被長期地制度化了而無法適應社會,最終只能在長期的壓迫之後在自由社會「到此一游」,緣於這個約定,瑞德堅持了下來,找到了他堅持「希望」的終點——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心靈的自由,很顯然,這又是安迪用自己的行動對瑞德的救贖。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來自湯米,這個目不識丁的年輕人居然在他的感化下考上了高中,在那個安迪努力建立起的圖書室里,人們暫時忘記了壓迫、暴力、恐慌,自由祥和的生活的樂趣給每一個人都帶來了希望。

當我再一次回顧這部影片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這個安迪,何嘗不是另一個現代版的耶穌?他的受難,始終昭示著耶和華的那句預言「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而德拉邦特似乎也的確要把他塑造成一個耶穌式的人物,從他逃出肖申克之後的仰天長嘯到監獄長自殺之前牆壁上的那一行字「主的審判很快降臨」好象都在詮釋著這一點。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在他身上看到一種自由人對於命運的反抗精神,這是一個在心靈上得到解放的人,任何實質的牢籠都束縛不了他,作為一個現實存在的人,他的肉體雖受磨難,卻並未消亡,而是用實際的行動來抗爭,而老布,放飛了傑克,卻囚禁了自己,這就和安迪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告訴人們: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在心裡還有最後的一點希望,那就還活著,否則,安於麻木的現實,也就同死亡沒有什麼區別了。

是的,是「希望」救贖了「自由」,這是重新構建的現代文明裡的救贖,除了自己,我們沒法依賴虛幻的救主。曼德拉說過:「心,是一個人最強壯的部分。」假若我們的心不停息,希望,就始終存在。

最後,用安迪留給瑞德的那封信作結尾吧:

……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既然你已經走到這兒了,就再走遠一點吧……

2.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是如何逃出監獄的

我認為安迪借著在瑞德買來的小錘子,成功地逃出監獄!安迪其實也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他的妻子背叛了他已經讓他非常的氣憤。然而他卻因為這個背叛他的妻子的死亡被誤判入獄20年,如果是一個普通人的話,應該已經絕望了吧。當他發現了監獄牆壁的石質非常鬆散的時候,他又升起了新的希望,與在監獄中非常有聲望的瑞德買了一把小錘子,每天一點一點的挖開他監獄的牆壁。

知識就是力量,這就是例子,另外就是,作為一個囚犯,在監獄里呆久了,容易被體制化,你不喜歡那種生活,卻又不得不過那種生活,當你要離開那種生活去過另外一種生活方式時,反而不習慣了,這真是一種可怕的地方。所以希望是這時候的救命稻草,我們不能丟掉希望,希望只要去追,是可以追到可以實現的。安迪是一個拯救者,他給肖申克監獄里的人帶來了希望,雖然最後沒能達到拯救大家的目的,不過他救了自己,在遙遠的墨西哥海岸居住,過上自由的生活。

3. 《穿普拉達的女王》這部電影中,安迪的搭配究竟有多好看

序言:《穿普拉達的女王》這部電影里的主角安迪,是由安妮海瑟薇主演的。這是一部非常時尚的電影。據說當年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光戲服的價格就已經達到了100萬美元。

三、時尚的造型

之後影片中的安迪就開始了時尚蛻變之路,同樣身為助理的艾米麗看到了之後都表示非常的驚訝。在劇中,安迪穿著香奈兒的造型也非常的經典,白襯衫搭配著黑色的針織衫,脖子上掛了一條香奈兒的雙層項鏈,再加上粗花呢帽做點綴,簡直非常的有氣場,而且也顯得很乾練優雅。安迪在影片中的造型都用了大量的精緻配飾,而且這些配飾搭配著服裝,也會讓整體的造型更加的閃亮。

4.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精心策劃的「逃獄」真的是天衣無縫嗎

安迪(Tim·Robbins),我們的主人公,他是一個真正的人。「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瑞德可以說是一個「Strong man」,而安迪則是一個「Great man」,他救贖的不僅是自己,他也盡一切努力拯救囚犯們的靈魂。實際上整部影片關於他挖隧道逃生的情節是惜墨如金,以至於安迪逃走那一幕讓我感覺相當突兀,這說明神乎其神的逃獄並不是影片的主題。而且瑞德告訴了我們,安迪在挖好地道之後並沒有立刻逃走,他最終離開是因為湯米的死讓他看清了諾頓們的殘忍無情,看清了自己並沒有能力救贖其他的囚犯。也就是說,盡管安迪已經做好了逃獄的准備,他也沒有馬上逃走,雖然他有擁抱自由的極切渴望——在他逃出鯊堡之後站在小河裡擁抱風雨的那個俯視鏡頭相信觀者都會印象深刻——但他仍然留在鯊堡幫助那些「無希望的人」。影片主要就是在這方面進行描寫,我想這也是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杜佛瑞的救贖》的原因。

寫到這,可以回答以下問題了:《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是什麼如此打動我?又為什麼如此打動我?

首先,是「institutionalizing」對人性的摧殘。片中多處對此有篇幅或長或短的提示。長的如老布這個角色,短的如瑞德的只言片語,他在假釋後,不用向誰報告請示就能WC了,但他甚至因此而不習慣,「一滴尿都擠不出來」。再有象其他犯人,對於安迪所做的事,比如讓海利甘心請犯人喝啤酒,放歌劇給犯人聽,甚至每一個和獄方對話的情景,都是其他犯人津津樂道的談資,他們覺得安迪的所作所為真是難以想像的。這樣的情節,讓人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作品。

5.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

豆瓣評分高居榜首的電影《肖恩克的救贖》的主角安迪也是一個擁有堅定信念的人。他的信念是對人性的抗爭。

安迪在肖恩克監獄那個殘酷型慎扮吞噬肉體和靈魂的魔城裡,自始至終沒有喪失善良的人性。始終對自由懷著希望和想像,使他為自我救贖和實現人身的真正自由而不孝衡懈努力。

影片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兩個場景:

當安迪讓所有在屋頂上勞作的獄友喝上啤酒時,那片刻的自由和愉悅讓黑暗中沉淪的獄友重新找回了生而為人的感覺。

還有一幕就是安迪每周一封,持之以恆地寫信給州長。他堅持了六年的時間,終於為監獄申請到了一小筆錢來建設監獄的圖書館。讀書讓他們的靈魂得到卜灶了自由。

6. 有部電影男主角叫安迪的,與一群喪屍打架,是個中國人

2014年香港電影《屍城》,片中Andy由安志傑飾演。

7. 肖申克的救贖主角名字

肖申克的救贖主角名字是安迪,由蒂姆·羅賓斯飾演。

《肖申克的救贖》是由弗蘭克·德拉邦特編劇並執導的美國劇情片,由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領銜主演。

該片根據斯蒂芬·埃德溫·金1982年的中篇小說《肖申克的救贖》改編,主要講述了銀行家安迪因被誤判為槍殺妻子及其情人的罪名入獄後,他不動聲色、步步為營地謀劃自我拯救並最終成功越獄,重獲自由的故事。

該孝搭片於1994年9月10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並於同年9月23日在美國部分地區公映。1995年,該片獲得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七項提名。

影片評價:

公眾對《肖巧毀拿申克的救贖》影片的巨大喜愛,或許是因為托馬斯·紐曼辛酸的配樂,但更重要的是羅賓斯和弗里曼兩個囚犯之間動人的人物刻畫和深厚的友誼,這也突出了人類精神的持久韌性。

《肖申克的救贖》是20世紀90年代最振奮人心,也是在道德上最令人滿意的電影之一。這並非只是因為它包含了宗教因素,上帝從來不會眷顧肖申克,而是因為它是一部在兩個人之間不可動搖的友誼中尋找希望的故事。

關鍵的是,作為一部根據斯蒂芬·埃德溫·金的一個非恐怖短篇小說改編的年代片,該片從未衰老。它是余數一個關於保持一個人正直和個人自由的道德寓言,不論身處何種環境。這一點在現實生活中也是真實的,就如同在這部虛構的寓言中一樣。

8. 《肖申克的救贖》英文名是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英語: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肖申克的救贖》(香港譯《月黑高飛》,台灣譯《刺激1995》)是一部1994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由法蘭克·戴倫邦特執導。

電影中的男主角安迪由蒂姆·羅賓斯飾演,男配角瑞德由摩根·弗里曼飾演,劇情主要圍繞著一個因冤案入獄的銀行家安迪,在肖申克監獄獄中的生活,闡述希望、自由、體制化等概念。

評價

《肖申克的救贖》毫無疑問是一部好片子,沒有動作,沒有特技,甚至沒有美女,卻依然能夠打動觀眾,並且歷經多年而魅力不減。

有人說是因為它反映出了「人性之韌」。確實,用一把小榔頭,近20年的時間,在人身控制極為嚴格的法西斯式監獄,挖出了一條逃生的小隧道。

不過這個情節明顯是戲劇化的,這只是導演在情節安排上的需要,這樣的結尾只是為了反映安迪的「自我救贖」最終成功了,否則整個情節和主題難以為繼。所以有人認為該片反映的其實是「希望」對於人是多麼寶貴。

閱讀全文

與一部電影主角安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春節期間為啥不讓換電影票 瀏覽:586
邵陽大祥區電影院 瀏覽:912
有一個小孩丟失的電影名字 瀏覽:129
電影院沒有武漢日夜 瀏覽:657
333層監獄的電影名字 瀏覽:673
印度一部電影主角會接子彈 瀏覽:155
武打片大全電影南拳王 瀏覽:820
電影前路漫漫背景音樂 瀏覽:771
鄭伊健泰國電影 瀏覽:279
豫劇電影全集大全在線觀看 瀏覽:735
愛國電影八佰觀後感300 瀏覽:748
泰國關於打胎的恐怖電影 瀏覽:500
教父1電影英文字幕 瀏覽:728
top拍的電影名字 瀏覽:739
正義聯盟電影中文免費觀在線觀看 瀏覽:211
電影導演的因果 瀏覽:804
徐達夫是什麼電影里的名字 瀏覽:724
香港的天使愛情電影 瀏覽:247
保護動物的電影觀後感 瀏覽:31
什麼電影的床戲是真的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