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思維導圖看電影《小森林》分享
我的微信社群上的一次電影分享,以下為文字記錄,留作紀念。
#小森林(夏/秋),小森林(冬/春)
大家好,我是光卿。很高興有這次機會來做思維導圖看電影的分享。我給大家帶來的是日本的一部影片,名為《小森林》。
#我為什麼看這部電影
《小森林》這部電影是單位同事推薦給我的,她比較了解我的喜好。我從她對電影的描述中也感覺到這是一部至少不會差的電影。她和我講裡面有對大城市生活的迷茫,有鄉村美景,有用心做的每一頓飯,也有不安定,有對自我的懷疑……我也是從小地方來到北京這個大帝都的,預感到這是一部能從中找到很多情感共鳴的影片。
#電影基本信息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森淳一,據我查到的有限資料,《小森林》是其目前評分最高的作品。主演:橋本愛,96年出生的模特+演員。上映時間夏秋篇是2014年8月,冬春篇是2015年2月。豆瓣評分很高,8.9,10萬人次以上的評價。
#小森是個什麼地方?
電影中夏秋冬春每個季節的開篇都是上面這么一段話。和實際中的拍攝地是是完全相符的,實地是在日本東北部的岩手縣奧州巿。夏天非常悶熱,冬天是大雪紛山,沒Wi-Fi,沒3G,條件惡劣,生活艱苦,和國內絕大多數山村一樣,年輕人流失非常嚴重。
#故事梗概
故事很簡單,主人公叫市子,自幼生長在一個叫小森的小山村,成人後便去了大城市,但不適應大城市的生活,遇到一些障礙,就逃回了老家,這個時候家裡唯一的親人媽媽也已經是不告而別,她開始一個人過起春夏秋冬、日復一日種菜、收菜、做菜的農耕生活。看起來生活簡單美好,和諧靜謐,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
市子內心並不安定的,她是帶著恐懼逃回到小森的,她並不甘心,並且對媽媽的不告而別也難以釋懷。
美食和美景可以治癒一切傷痕吧,市子在製作美食的過程中回憶起兒時和媽媽的相處的時光,憑著記憶做著媽媽做過的菜,體會媽媽當時的心情。就這樣慢慢地在內心與媽媽達成和解。也與自己達成和解。也終於,她鼓起勇氣再次回到逃離的大城市,去直面問題。五年後。她帶著內心的安定,帶著選擇,還帶著額外的收獲-找到了可終身相伴的愛人,重新回到小森。自此她終於可以真正安定地在小森生活下去了。
這部電影畫面很美。每一幀都可以做壁紙。很寫意,給人一種」孤寂「的美。說實話,有時候孤寂到讓我都感覺到有點害怕。
#舌尖上的日本?
這部電影中有近30道菜的製作。因此有人把這部影片類比《舌尖上的中國》,稱作《舌尖上的日本》,但我不認同,雖然美食都是重頭戲,但舌尖上的中國畢竟只是一部紀錄片,做的只是一個收錄整理的工作。《小森林》卻是劇情片,故事性雖不強,卻有濃郁的情感表達,有對現實的表達,是一部有態度的電影。裡面的美食真的是喚起我很多回憶,比如蹲在田裡吃西紅柿,比如上山挖蕨菜,每頓飯前的「我開動啦」,那種對食物尊重的態度,都能帶給人一絲感動。
#走心台詞
這些台詞真的句句都很走心,深有共鳴。
#關於配音和音樂
這部電影配音和音樂都很美。可以在安靜的時候慢慢去品味,有森林中雨滴淅淅瀝瀝的聲音、騎行中自行車鏈條的沙沙聲、燒柴火的霹靂聲,稻田裡馬蠅的嗡嗡聲,有各種各樣細微的聲音,會讓人有種想去觸摸大自然的沖動。
還有背景音樂很多,基本每一道美食都配有背景音樂,都是出自自宮內優里之手。很清新、治癒、安靜。每個季節結束都有一首片尾曲,名為春、夏、秋、冬,都值得一聽,下面分享一首我最喜歡的背景音樂,是一開頭女主騎著自行車穿越小森的背景音樂。
http://h.xiami.com/song.html?id=1770491807&f=&from=singlemessage&disabled=
#觀影感悟
關於大城市和小鄉村——
我不知道大家見過的國內最美的山村是哪裡?我去過山西的、河北的、江蘇的、浙江的、福建的山村,自然條件的原因,江浙的、福建的都很美,福建是我老公的老家,待的時間最長,最有感觸。我老公的老家是福建漳州丘陵山區的小鄉村,雖然沒有電影中的山村更原生態,但同樣非常美麗。和電影中一樣,清晨山上會有水蒸氣傾注,整個村落都是霧氣騰騰。我們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出去晨跑,繞著村子跑一周,然後去串串門,喝茶聊天,中午就去屋前菜地摘菜、洗菜、做飯。飯後去屋後摘楊桃摘甘蔗,山上摘野菜,果園摘芭樂,魚塘里釣魚。晚上沙地里烤鴨蛋、烤地瓜。很美好很享受。
但是另一面,這里沒什麼就業機會,除了過年平常村子裡都是留守老人和兒童。年輕人基本都在廈門打工。我和我老公也只是計劃到退休年齡後回去養老。
不是說我們不可以像電影中的市子一樣過鄉村生活。但是鄉村生活比城市生活更艱難。沒有一顆真正寧靜的心,沒有對慾望的掌控力,沒有足夠的自律性,對於年輕人鄉村生活比城市生活更難適應。
我很喜歡我看到的一句影評,鄉村生活不應該是無奈之下對生活的妥協,而應該是一種可選擇的人生。我很認同這句話。希望我們哪天回到了鄉村,真的是因為是我們想要這樣的生活。
#談談對「思維導圖看電影」作業的感受。
在老大布置作業前剛看完這部電影,作圖時才發現很多方面沒注意到,尤其是電影配樂,腦子里一片空白。還有台詞,也沒有記憶。電影太長又不想看第二遍,所以為了完成導圖看了幾篇精彩影評。沒想到這次被投票選中,為了完成分享,把這部電影重過了一遍。帶著問題看電影。對畫面、配音、台詞都格外關注。思考多了,感觸也多,收獲也更多。影片中有句話是「做菜能看出人心」,其實不管是看電影還是做什麼,都能看出人心。人生的精髓是什麼呢,或許正如這部電影傳達的價值觀吧,珍惜平常人生、愛惜食物和日常。
最後想分享一首看這部電影讓我想起的松尾芭蕉的經典俳句,「古老池塘啊,一隻蛙驀然跳入,池水的聲音。」這句俳句在日本是家喻戶曉,我也很喜歡,這部電影在我看來很典型的日本風,能看出日本的民族精神,日本的地域文化,日本的審美取向。就像一首日本的短詩。
#我的提問,你心中的最美鄉村是哪裡?
#分享結束,謝謝大家
B. 湖南師范大學電影(專業學位)考研經驗
本人自我介紹,畢業於長沙某二本院校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報考湖南師范大學電影(專業學位),總分386,過去一年的復習時間,雖然過程很難熬,但結果總是好的,我特別感謝曾經幫助我的人。現我已成功上岸,我想將我的備考經驗分享給各位想考湖師大電影專業的小夥伴們,希望我這點微不足道的經驗能夠對你們有所幫助。
最後,祝福你的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C. 大魚之道思維導圖怎麼畫
畫大魚之閉消歲道思維導圖的方法為:
1、准備一張白紙和一支筆,把電影中的情節、人物、主題等關鍵詞寫在紙上。
2、在轎睜紙的中心位置寫上「大魚之道」,作為思維導圖的主題。
3、圍繞主題,寫下電影中的主要情節和事件。
4、在每個關鍵詞周圍,畫一個圓圈,並用線將圓圈相連,形成一個思維導圖的框架。
5、在圓圈內,寫下與關鍵詞相關的人物、橋衫場景、情節等詳細信息。
6、每個圓圈之間的線條用箭頭表示,以表明其之間的關系。
7、用顏色、符號等方式進行標記和加強關鍵信息。
D. 電影英語思維導圖怎麼畫
畫法:
1、首先下載MindManager軟體(點擊下載),如果想要整理某一語法的結構,那麼可以採用輻射狀或右側導圖來做英語思維導圖。
2、如果是想加深單詞記憶,可以採用概念導圖來製作一個單詞聯想的英語思維導圖,一邊發散思維一邊拓展單詞量,一舉兩得,附加一些小圖像還可以讓記憶更深刻。
3、當製作時態相關的英語思維導圖時我們可以藉助時間線視圖,這樣就能直觀地了解時間與狀態間的關系和用法。
4、其實英語思維導圖和其他常規的思維導圖差不多,我們只要根據某一語法的特點,找到適合的導圖結構來製作就可以啦。
E. 電影《公牛歷險記》思維導圖分析
根據曼羅·里夫1936年經典童書改編,講述西班牙一頭名為「費迪南德」的公牛的爆笑歷險故事。費迪南德體型健壯,但卻心地善良性格溫和,它被誤認為是危險的野獸,從而被捕送往他鄉被逼做一隻「鬥牛」。為回到家人身邊,他不得不踏上了一場終極冒險旅程。
影片中這只叫費迪南的公牛體格壯碩到比其他同類們更高大,更嚇人,最後被最強鬥牛士作為「最強的公牛」選中參加對決。可是誰知道,費迪南不會打架,不懂競爭,只喜歡平靜的田園生活和美麗的鮮花。這些特質在所有的童話中都是主角光環,當然在這個故事中也是如此。
可是如果把費迪南生活的養牛場看成是真實社會的映照,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費迪南,而是那些夢想成為鬥牛的公牛們。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不都是這樣嗎?不管不顧孩子的能力,也不管是不是拔苗助長,唯一的想法就是讓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學校,長大後考上211成985名校。至於其他想要的想做的似乎都不重要,都是浪費時間。很不幸,這種生存策略在當今社會是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價值的,因為我們大多沒有童話中人物的主角光環。
費迪南喜歡花,在一群一心想變成最強鬥牛的牛當中是個異類。在現實中的情況有點不一樣。很多人不是沒有過不功利的夢想和愛好,而是在成長中漸漸相信了大人的話,相信了自己的夢想和愛好是沒用的,漸漸也開始教訓別人這套生存策略了。也就是說,那些教導別人「要現實一些,放棄那些不相乾的東西」的大人們,從前大多心裡也住著喜歡花的公牛費迪南。
童話畢竟是童話,它並不像現實世界那樣殘酷復雜。費迪南的公牛朋友們,如果被證明失去了做鬥牛的意義就會被送到屠宰場殺掉,但他們最後都因為費迪南頂著主角光環去營救而逃出生天。在現實世界中,人人自顧不及,更沒有主角光環護體,走錯一步的後果包括傷筋動骨到滿盤皆輸。
可是,這個世界需要熱血,需要美好,更需要愛。我們都是,至少曾經是,那頭愛花不愛暴力的公牛費迪南。現實不是童話,但是有一些童話精神是好的,因為那是一種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和憧憬。我想盡自己的所能,在這抑鬱的世界中,守住自己和別人的花田,為每朵花奮戰。
1、他通過做好自己,激勵全世界。
2、但是事情沒那麼簡單,特別是就我而言。其實,我有點復雜。
3、我不是頭鬥牛。
你無需成為鬥牛,你只需要看起來像。
看見那邊的桶了嗎?粉碎它。
用我的頭?
不然呢?
4、我曾有美好的生活,直到某一天所有事情都變了。
5、祝你們每天聞起來都臭臭的。
6、拜託,小傢伙,拜託拜託,別死啊,抱歉,我差點撞死你。
7、妮娜需要我,我要離開這里,我不會留下任何人。
8、一次一小步,一次一小步,輕松搞定。
9、我倒霉的這一生就是為了這一時刻。
10、貌似當你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人就認為你會成為人們所希望的樣子。基於你的長相、你的說話方式、你從哪裡來。我叫費南迪,你看到我就會覺得我身型龐,我嚇人。你會想,至少他不會經常闖禍。
F. 簡單三招,教你學畫「思維導圖」
當今流行全球的思維導圖,是英國人托尼·伯贊發明的一種工具,據說可以有助於思考、學習和記憶。在具鉛純體講解之前,我先讀一篇文章,看大家能夠聽到些什麼。特別提醒大家,要注意認真聽,等會兒我會提問。
這篇文章來自於《即興評述話題寶典》,是高考時藝考專業學生的面試參考書。我從中隨便找了一篇,比如這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考試時如果老師問:「有一句古語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請你談談你的看法。」你會怎麼回答?我們先看看書上給的範文:
文章我念完了,請問大家記住了什麼要點?沒有人舉手?看來,大家覺得要回答真不容易。原因是什麼呢?一個可能是大家的概括能力有限,另一個是這個範文寫得很坑人,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散文,而且這種散文式講話大行其道。並不是大家喜歡這種講法,而是他不知道怎麼講得好。你看,他顛來倒去就在講要努力,要努力,文彩似乎也不錯,但是邏輯沒有、重點沒有、條理沒有,空洞得很,你最後只是記住了標題這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除此之外,你記得知道什麼呢?這就是這個文章的問題,而且,這也是我們中國人講話普遍存在的問題。
如果我們拋棄這種散文式的講法,我用思維導圖這個工具,加上我們以前學習過的鑽石法則來重新構思一回,效果又會怎麼樣呢?
如果是我參加面試,主考官給我出了這個題目,我用思維導圖畫出來,就會是這樣的。首先,把「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話寫在中明答間,畫個圈;然後往外發散。大家看看我是怎麼發散的——
也就是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自然界的植物,花草樹木,只要給他陽光雨露,他就會春天發芽開花,夏天生長,秋天結果收獲,所以它們不會傷悲。另一方面,人卻不同,人如果在年輕時不奮斗、不拚搏,就不會收獲豐盛成功的人生,就可能老大徒傷悲。
大家從小就聽說了這句話,明白這個道理,可常常又只是掛在嘴上,或者只是拿來勉勵別人,為什麼自己卻很難做到少壯努力?我認為大概有三個原因:一是懶墮,天性好吃懶做;二是沒有目標,缺乏人生規劃;三是環境優越,比如官二代、富二代,躺著吃父母,因此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
也就是為什麼少壯一定要努力?或者換個說法,少壯不努力的話,會有什麼後果?我也認為有三個:一是家庭,如果不努力,可能找不到老婆,就算找到了,因為貧窮,也可能不幸福,正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兩個小年輕談戀愛時沒錢還好說,等到結婚生子,要買房買車供孩子上學,那時候你沒錢才叫痛苦。我倒不是說貧窮就一定沒有幸福,而有錢就一定幸福,但是,許多家庭紛爭都還是為激激慧錢。二是事業,如果你不努力,你能夠找到好工作或者自己當老闆嗎?沒有事業就沒有錢;沒有事業你就無所事事,虛度年華沒有人生成就,你就是個多餘的人。因此就有第三個後果,你沒有社會地位。因為你少壯不努力,你就沒有能夠在某個領域混出個樣子來,比如在商界你是個大老闆,在政界你是個當官的,在某個學術領域你是個專家,你啥都不是,一輩子就是個被人瞧不起,被人白眼,被人排斥的小混混,大混混,老混混。
也就是我們明白了少壯必須努力,那究竟該怎麼努力呢?我認為起碼要做到三點:第一步,立志,有雄心壯志。第二步,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第三步,抓住機遇。第二步是為抓住機遇做准備,我們不是常說「機遇總是留那些有準備的人」嗎?當然,機遇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身邊那種一輩子都在努力,但最終一生平凡的人還少嗎?
我的思維導圖畫完了。大家看看,如果我來回答考官的問題,我按剛才這個思路回答考官的問題,那一定會高中的。當然,在講的時候,我會有所側重,就如我過去講的,使用鑽石法則講話時,要選擇好立題。前面所列四個問題都可以立題,但是在講述的時候,我不會平均用力,第一個含義我會多講兩句,二三兩個問題我會一帶而過,而怎麼努力,才是我要講的重點,如果講三分鍾的話,起碼會花兩分鍾來說它。
大家現在肯定覺得思維導圖是個好東西。我也是這么認為的。教口才這么多年,不斷給同學們傳授這樣一個工具,好多的同學都從中受益。不僅是用在講話上面,而且用在思考問題上面,尤其是工作方面問題的思考。一些做老闆的同學告訴我,樊老師,用思維導圖梳理自己工作上的問題,現在我的公司管理水平也提高了。
思維導圖雖然是個好工具,可是,如果要你去讀托尼·伯贊的書,你就頭大了,你可能讀不懂。坦率地說,我買過托尼·伯贊的書《思維導圖》,讀不下去,不知道是翻譯的問題,還是作者自己把問題講復雜了。有些同學也買過,然後告訴我說,讀不懂啊!西方人有西方人的優點,分析很透。但也有毛病,把簡單地問題復雜化,搞得很高深,也許這樣子看起來才像一門學問。我不喜歡這樣,我喜歡理論,喜歡工具性強的理論,但不喜歡神秘而高深莫測的理論。
因此,我不管托尼·伯贊怎麼講的,我覺得他提出的這套工具,思路是對的,想法是好的,它確實有助於開拓思想,提升學習能力,幫助記憶。按我的理解,托尼·伯贊的思維導圖,主要是基於物質世界的所有東西都可以無限分解這樣一個思想,然後從人類認識的層面,也就可以把某個意念、概念、觀點或思想作為「節點」,不斷地往下發散、展開、延伸。就像我們人類的血緣關系一樣,某一個姓氏,從最老的祖宗開始,不斷地開枝散葉,形成一個龐大的家族。
我非常認同托尼·伯贊的這個思想,但是,如何畫好思維導圖,我自己總結了一套簡單易學的操作方法。也就是要抓住三個關鍵:聯想、聚焦、分層,也是三個步驟。
聯想是人的大腦的基本功能,也是必須干好的事情。「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這是聯想公司以前的廣告詞。事實上,如果人類失去聯想,後果會很嚴重。對於人的大腦而言,聯想才是真正地啟動了思考。當一個信息進入大腦之後,大腦就會對信息處理,而處理的第一步,就是跟大腦已經存儲的信息進行連接。
我們常常說,自己在對某件事情或某樣東西進行思考。其實,表面上看似我們在思考某件事情或某樣東西,但是,那不過是我們的思想指向它們而已,而並不一定是真的在思考它們。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只是在對自己大腦裡面所存儲的有關的信息進行處理,而事實上那個思考對象我們並不知道多少。所以,思考是一件非常非常主觀的事情,即使我們面對同樣一樣東西,我們的思考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有些美國電影裡面講的故事,非洲叢林中的原始土著,把鑽石視為普通的石頭,而外來入侵者卻如獲至寶,為之展開生死大戰。也正是這個原因,經濟學裡面發明了一個詞,叫做「信息不對稱」,甚至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叫做「信息經濟學」。
說回到聯想。要把思維導圖畫好,首先要充分聯想,把自己大腦裡面,跟你要思考的事物相關的知識、信息、故事、人物、觀點、物品、地方,都找出來,讓他浮現在意識層面,等待使用。
當然,這里涉及到一個詞——相關。你說一個事物跟另一個事物是否相關,每個人的看法肯定是不一樣的,而且因為智力、記憶與閱歷的關系,人們會忽略掉許多有相關性的事物。比如,我現在讓大家拿「吃飯」這個話題來聯想一下,如果用關鍵詞來描述記錄你聯想到的事物,在一分鍾內,你能想到哪些呢?你能想到多少呢?
也許你會想到大米、飯碗、酒樓、回家、廚房、請客、約會、旅遊、錢、火鍋、喝酒、孩子、老婆、菜市場,等等。這些都是比較正常的,正常人都會這樣想。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些,已經不錯了。但是還不夠,還顯得思路不開闊,不特別。如果再要你想,你能不能想到一些特別的呢?比如太空,你在想航天員怎麼解決吃飯?想到非洲,你在想非洲黑人吃什麼?想到孔子,你在想孔子那個年代如何解決吃飯問題?想到生病,因為最近的食品安全問題令人堪憂。想到腐敗,因為公款吃喝浪費相當嚴重。
要開口講話時,腦子裡面就要這樣聯想,並找出自己認為那些有用的信息來。不過,只是找出來,想到了,還不夠,這還得用好下面一招。
如果我們只是在發散,只是在聯想,是根本不可能畫好思維導圖,也不可能把語言給組織好的。因此,在聯想之後,或者聯想的同時,你就得想辦法聚焦。
什麼叫做聚焦呢?聚焦是物理學的概念,也就是控制一束光或粒子流使其盡可能會聚於一點的過程,例如凸透鏡能使平行光線聚焦於透鏡的焦點。我在小時候也玩過這種試驗與游戲,幾個小夥伴各拿一片鏡子,對著太陽,然後把反射的太陽光集中到一個小夥伴的臉上。之前的課堂上,我也講過聚焦恐懼,也就是一大群觀眾把眼光聚焦到講話人的身上,由此引起講話人的心理恐懼。
我們這里所講的聚焦,不是物理學的概念,也不是觀眾眼神聚焦,而是講的思路聚焦。在講話的時候,或者講話之前,正如前面剛剛所講,我們會展開聯想,於是我們的大腦裡面呈現出許多信息,你要表達出來,必須進行梳理,也必須進行取捨,因此你就得聚焦思路。
其實,聚焦的目的,一方面是明確重點,抓住那些重要的信息;另一方面是篩選並去掉那些不重要的信息。尤其是後一個目的,你根本沒有必須把那些不重要的、多餘的信息講出來。
如何聚焦思路呢?最有效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提問。這個方法是我講思維導圖與眾不同的地方。不提問能不能畫出好的思維導圖?當然也能。但是,往往具有隨意性,許多人只是學會找到不同的「節點」,然後又往下一層作發散,那隻不過是簡單的羅列而已。
說回前面講過的那個題目——《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圍繞這個題目,得出了4個問題:含義是什麼?為什麼有人不努力?為什麼應該努力?(或:不努力的後果是什麼?)少壯時該怎麼努力?如果要用4個關鍵詞來敘述的話,就是:含義、原因、後果、辦法。作關鍵詞來引導思路行不行,可以,但不是最好的。即使你使用了關鍵詞,往下發散時,還是應當提問,這樣才能聚焦思路。
最後說明一下,既然要提問,那麼該提些什麼問題呢?就是我們以前學習過的立題方法中的那三種類型的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當然,具體該怎麼提,還得要結合話題本身,來提出更有意義、更貼切的問題。
提取了關鍵詞,這些關鍵詞就代表了一個話題系統裡面的主要的觀點或思想。接下來要注意的是,把這些關鍵詞的平行關系給弄明白,千萬不能把層次關系弄錯了。說個網上傳的故事吧,說某個科學家82歲娶了個28歲的老婆。這個是真的。但後來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後來,據說28歲的老婆的爹,60歲了又娶了這個科學家的孫女。這下子,一家人的關系全亂了,把全國人民也搞暈了。你就這個科學家,見著自己的老丈人該怎麼稱呼呢?跟自己的老婆,該叫爸爸;可老丈人叫他呢,隨自己的老婆,該叫爺爺。反正全亂套了。這就是分層的問題沒有解決好。
就像前面所講的那個思維導圖,如果把少壯不努力的後果之一「沒有事業」放到上一個層次,那就是放錯了層次。放錯了層次,不僅是思維混亂的表現,而且還會讓後面的思考變得更混亂。
還要注意的是,每一層的各個節點之間,要盡可能地避免交叉。舉個很簡單的一個例子,如果你要評價一個人,你可以分品德、智力、觀念、身體、能力這5個點,如果你再加上一個事業,恐怕就有點麻煩,因為這個事業跟前面5個節點,不是一個層面的,事業成功與否,跟那5個點都有關系,它們是上下級關系,而不是平級關系。
看到沒有?畫思維導圖就這么簡單!
G. 思維導圖看電影:瘋狂動物城告訴我們,人性如此地相似
【導圖解說】
我對電影的要求比較高,首先一定要有大眾性,也就是傻子也要覺得好看;其次,有一定的深度,也就是最強大腦也覺得好看,所謂的叫好又叫座。瘋狂動物城可以打8分,總有一點遺憾,無論是故事,還是主題表達的矛盾、沖突都差一點,如果再往前走,哪怕一厘米,會更好,成為9分的電影。故事設計很巧妙,人物的塑造很細膩、真實,表達主題打動人心。
我覺得電影的主角不應該是兔子,而應該是樹懶會更有意思。這也是唯一會有流傳性的人物,很辛辣的諷刺了公務人員的效率,全宇宙的人性都是一樣的,我甚至懷疑外星人的人性都一樣,人都是懶惰的,外國的公務員也是很拖拉的。如果將樹懶的設計放到警局、市長等等,會更加有趣,更加有諷刺性。
主題的話,電影描述的是傳統的美國夢,原來在美國,父母也和中國一樣,是希望孩子們找穩定的工作,而90後也是有著閃亮的「夢」,叛逆父母,最後在「北上廣」大城市,夢想成真!
另外表現的一個隱喻是種族對立,食肉和食草動物的對立,映照美國現實的種族對立,對照中國,其實我們也有城鄉對立、官民對立、貧富對立,再次印證全宇宙的人性都是一樣的!
電影中為種族對立找到了一個絕妙的理由,本性說!所謂的回溯多少多少年前,食肉動物是獸性殘忍的,農民工、蟻族、屌絲,多少年前是從小城市,從村裡,從屯裡來的,一種「鄉下人」的感覺,試問往回數,誰不是從猴子變過來的?
【姓名】焦典
【派別】玉印派
【導師】王玉印 袁文魁
【分舵】圖龍寶刀
【舵主】焦典
H. 《閃閃的紅星》思維導圖
閃閃的紅星思維導圖:
影片評價
該劇是一部較優秀的兒童片,它以在30年代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為人物中心安排情節,設置矛盾。
體現了主人公在黨和前輩的教育、幫助下,逐漸成熟起來的過程,將他愛憎分明、不畏艱險、機智勇敢、純潔質朴的性格特徵刻劃得比較突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閃閃的紅星
I. 智取威虎山電影的思維導圖
楊子榮臨危不懼,機智沉著,抓住敵人虛弱的本質主動進攻,處死了欒平;又按計劃布置好「百雞宴」將匪徒全部集中在威虎廳用酒灌醉。這時,追剿隊和民兵及時趕到,與楊子榮里應外合,全殲了頑匪。
J. 「」電影」思維導圖怎麼畫
簡單的畫一個主題,然後再畫上分值,按照電影的邏輯順序進行畫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