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黑天鵝的故事
講述了一個芭蕾舞演員妮娜與她的母親兩人住在一起,而新一季的《天鵝湖》即將開演,托馬斯正在四處尋找演員,妮娜的柔弱美麗使她是演白天鵝的最佳人選,但這一季的《天鵝湖》需要主角同時演繹善良的白天鵝與充滿魅惑邪惡的黑天鵝。
妮娜在被選上後,出於舞者的完美主義,她在托馬斯的幫助下拚命尋找內心邪惡的自己,這時與黑天鵝幾乎一樣的莉莉出現,妮娜在對完美的追求中,發掘出那個被母親壓抑的叛逆誘人的自己,那個自己變成了莉莉,與她競爭,使她始終處於高度的緊張中,出現許多幻象,使壓抑的自己迸發出來。
在首映中,她內心的自己在舞台上將黑天鵝表現得淋漓盡致,也使托馬斯為之興奮,但最後,她叛逆的自己死在了最光輝的舞台上,殘留在他軀體中的靈魂最終滑向了黑天鵝的魅惑,她的傷口映出鮮血,她在對自己完美的肯定中死去,她體內的黑天鵝與白天鵝也在天國得到了完美的合一。
整個影片完全沒有外景拍攝,訓練廳、化妝間的長廊、黑暗的地鐵、舞台、晃動的鏡頭,沒有白天明亮的光線,沒有天空。從開始到結束,故事始終被拘納在昏暗甚至黑暗中,正如情節對主人公內心的反復壓迫。
娜塔莉·波特曼以瘦骨嶙峋的身體、蒼白的臉、驚恐不安的眼神,完美地詮釋了那個清教徒般的舞者妮娜。影片舞台上的分裂促成了現實中隱性人格的曝露,現實中的裂變反過來成就了舞台上兩種極端角色的塑造。
主角另外的黑暗人格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母親,妮娜的母親(芭芭拉·赫希飾)也曾是一位芭蕾舞演員,但年輕時不慎懷孕生下了妮娜,因此斷送了自己的芭蕾舞生涯。所以,在母親的內心深處,憤恨的對象是自己的女兒,她將事業的失敗全部歸結於女兒,這種憤恨轉化為對妮娜的控制與約束。
在母女兩人的交流中,母親經常回憶對女兒從小到大的陪伴與無微不至的照顧,這種訴說潛移默化地給妮娜帶來心靈上對母親的愧疚,因為愧疚而對母親永遠都唯唯諾諾,永遠當母親的乖寶貝女兒。
(1)黑天鵝電影女主和導演擴展閱讀:
《黑天鵝》是2010年由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執導的美國電影。娜塔莉·波特曼,文森特·卡索和米拉·庫妮絲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0年9月1日在威尼斯電影節率先放映。
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將《黑天鵝》的格局控制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無論是在故事、角色、內涵上都沒有太大的野心,觀眾只要認真欣賞,注意細節,片中所涉及的懸念就不會有含混不明的地方,這樣就容易拍出一部比較完美的小巧精緻的作品,讓藝術氣息充滿整部影片。
影片的主角由英國女影星娜塔莉·波特曼擔綱,與波特曼演對手戲的是烏克蘭出生的米拉·庫妮絲,庫妮絲算得上是好萊塢上位速度最快的年輕女星之一,從電視熒屏順利轉移到大銀幕上的她,在出演了《馬克思·佩恩》、《艾利之書》、《約會之夜》等商業製作後。
飾演原《天鵝湖》的首席女演員的薇諾娜·瑞德,曾參演《星際迷航》和《皮帕·李的私生活》等片中。而主管這群姑娘們的是「壞小子」的文森特·卡索,曾憑《頭號公敵》摘得凱撒獎影帝。
電影的整體基調是屬於低沉又緊張,故事的呈現形式是順序,但在觀影過程,人格的轉變是交叉進行的,在不同人格占據主導地位時,主角是無法知道自己另外隱藏的人格的行為,這個反差不得不說給觀眾帶來很大的觀影享受。
片中內心隱藏的人格也是整部電影的主線,只要細心發現,片中的細節、服飾等都暗藏著主角的內心人格的逐漸催生與轉變。片影開頭是妮娜的夢境,她夢到自己在跳天鵝湖,善良美麗,在漆黑的周圍,她就是焦點。
鏡頭切換到現實中,妮娜睡眼惺忪地躺在她滿是少女粉的可愛房間里,枕在粉色織著黑色花紋的枕頭,黑色花紋、粉色枕頭暗喻著主角怯弱本性背後壓抑的黑暗。
㈡ 電影《黑天鵝》的導演是誰它屬於哪類電影
導 演 達倫·阿羅諾夫斯基 Darren Aronofsky 類 別 劇情/驚悚 幕後製作 從一個小小的構想開始 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對芭蕾舞產生濃厚的興趣並不是最近的事情,早在許多年之前,他的妹妹在學校里的表演課中學習芭蕾舞的時候,阿羅諾夫斯基就開始構想一部關於芭蕾舞演員的影片。後來,這個框架又融合進了一個摔角手的故事,不過由於篇幅的限制,達倫還是放棄了這個宏大的計劃,先拍攝出了《摔角王》。 最新電影《黑天鵝》的大體情節,來自一個叫做《替補演員》的劇本。劇本的故事發生在紐約的戲劇界,講述了一個演員通過角色發現了自己的心理陰暗面。對於這個劇本,阿羅諾夫斯基的印象很好,他說:"這個劇本看起來有《彗星美人》的感覺,但是其中的驚悚元素又是徹頭徹尾的羅曼·波蘭斯基的面孔,那些雙重人格和虛實莫辯的幻想和對手,又是脫胎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短篇小說集《雙重人格》。"不過,對於這個故事,阿羅諾夫斯基並不是太滿意,因為在他看來,這樣直接切入一個演員的內心世界太過於唐突和直接。拍攝這部電影,最好的方式是讓舞台上的人物和現實中的人物有所呼應。阿羅諾夫斯基說:"如果舞台上的人物有了分裂的傾向,那麼現實中的人物的分裂就可以更加完善而且有理由;如果現實中的人物有了分裂,那麼也可以反過頭來促使舞台上的這種分裂更為徹底。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缺一不可,這樣講述這個故事才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想到了《天鵝湖》這部芭蕾舞劇。於是便構想著要把故事的背景搬到芭蕾舞台上來。"在《天鵝湖》中,有白天鵝和黑天鵝兩個角色,這兩個角色是互為補充的鏡像。對於阿羅諾夫斯基來說,沒有什麼比把《天鵝湖》放在影片中更為合適的。阿羅諾夫斯基說:"我覺得這出舞劇非常有戲劇性、也很有代表性。尤其是這樣的影片能夠營造出來一種狹小和逼仄的空間感。" 影片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映之後,有很多評論文章稱影片有波蘭斯基和柯南伯格的感覺,實際上,主演娜塔莉·波特曼和文森·卡索也是這么認為的。波特曼說:"影片里的這種心理暗示和人格分裂,很像是《羅絲瑪麗的嬰兒》。"卡索則認為《黑天鵝》有著大衛·柯南伯格早期作品的影子。達倫則承認說,自己受到了波蘭斯基的《冷血驚魂》和《怪房客》的影響。 兩個出色的女演員 2000年,阿羅諾夫斯基找到了娜塔莉·波特曼,告訴她自己有一個關於芭蕾舞演員的電影正在考慮之中,希望她能參演到這部電影中來。那個時候,影片的劇本還沒有成型。阿羅諾夫斯基和波特曼說了討論了一些影片中的場景和他最喜歡的情節設置。聽了阿羅諾夫斯基的講述之後,波特曼決定要在這部有驚悚情節的劇情片中扮演主角。 波特曼回憶說:"達倫告訴我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我對這部電影非常感興趣。因為它在諸多方面都有開拓性的創意,比如影片展示了一個舞蹈演員的內心世界,它講述了一個人和一個角色的兩面性。無論是戲中戲的設置還是人物的情感,這部電影對於我來說都是難得一見的。因為我所從事的工作也是在銀幕上扮演別人,我也曾經有過崩潰和不適。可以說,飾演影片中的主角,讓我有了一個反觀自己生活的機會。"在確定出演這部電影之後,波特曼推薦了自己的好朋友米拉·庫妮絲給達倫,她希望米拉能在影片中扮演自己的"敵人"莉莉。在一次非正式的簡短了解之後,達倫敲定了由米拉來扮演莉莉。米拉說:"我的角色沒有娜塔莉的角色那麼復雜,但是她顯然更有激情,也更有看點。如果說娜塔莉的角色是內向的、是自省的,那麼我的角色就是外向的、是富有攻擊性的。我和娜塔莉的角色是完全互補的。" 為了能在銀幕上扮演好芭蕾舞演員,盡量少出破綻,波特曼和米拉在影片開拍前半年就開始了芭蕾舞的專項訓練。她們要把自己的肌肉、形體和狀態盡可能地調整到專業芭蕾舞者的水準。戲份吃重的波特曼最為辛苦,她每天除了接受五個小時的芭蕾舞訓練之外,還要接受形體訓練、游泳和氣質訓練等等。在開拍前,波特曼還特意去學習了一段時間的舞蹈編舞。米拉在這段時間里進行了大量的有氧訓練和普拉提訓練,她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要在電影里完全展示出專業芭蕾舞演員的氣勢與素養。米拉說:"我曾經跳過芭蕾舞,知道這其中的困難和艱苦。當我們站在淘寶網台上的時候,會跳就是會跳,不會跳就是不會跳。根本沒有辦法假裝或者是做戲。身體的協調性、用肢體去表達舞蹈的內容和情緒,都是沒有辦法作假的。所以我們為表演這部影片做了長時間的訓練,目的就是盡量減少破綻與遺憾。" 長達十年的等待 從看到最初版的《替補演員》的劇本,到達倫找到《摔角王》的編劇馬克·海曼再次給他編寫劇本,再到影片拍攝完畢上映,整整過去了十年的時間。在這十年裡,達倫拍出了一部金獅獎影片,波特曼也在導演方面小試了身手。不過,要問這部影片為什麼這么姍姍來遲,達倫會告訴你,還是機緣問題使然。 2007年1月,達倫曾經把一份有詳細細節的拍攝計劃交給過環球公司,希望能得到拍攝的啟動資金。當時的環球公司給了達倫一個答復,他們需要達倫用短平快的方式製作出來這部影片,也就是說用盡可能短的時間把影片拍攝完畢。不過,當時達倫還沒有一個確定的劇本,所以這部影片也就因此而在環球公司流了產。在這之後,達倫拍攝了馬克·海曼的編寫的《摔角王》。影片大獲成功,在成功的刺激下,達倫再次邀請了海曼,讓他將《替補演員》改編為《黑天鵝》。2009年6月,遲遲沒有開拍的《黑天鵝》被環球公司周轉了出去。進入自由市場的《黑天鵝》因為有著達倫和波特曼的號召力,而顯得格外吸引人。很快,福克斯探照燈公司看上了這個項目,並且投資給了達倫1200萬美元。在這筆錢的幫助下,《黑天鵝》得以開拍。 2009年的年底,《黑天鵝》正式開拍,因為資金的限制,達倫在紐約完成了影片的拍攝。他在影片中展示了和《摔角王》極為相似的色彩和顆粒感,手持式攝影的使用精準地傳遞出了人物內心的掙扎和苦痛。達倫說:"十年時間,我覺得這段時間讓我成長了很多。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拍攝的經驗和基礎,我才能拍攝好這部電影。如果當時就這么開拍了,可能這部電影會非常幼稚和粗淺。"而波特曼則表示說:"十年時間里,我似乎又在演員這個染缸里染上了一層別的顏色,似乎離角色的內心又近了一步。" 花絮 ·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認為《黑天鵝》和《摔角王》是姐妹片。 ·影片中有一場兩個女人之間的床戲,為了能讓娜塔莉·波特曼不那麼尷尬,米拉·庫妮絲建議她在拍攝前喝一點酒。於是波特曼便喝了整整一瓶烈性的龍舌蘭酒。在接下來的一天半時間里,波特曼不得不醉倒在床上。對此,阿羅諾夫斯基感到非常愧疚。 ·劇組最早曾經考慮要在法國和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拍攝全片。但是最終由於預算問題而放棄了這個想法。 ·影片最初的劇本叫做《替補演員》(The Understudy),故事全部發生在紐約大劇院內。阿羅諾夫斯基很喜歡這個劇本,但是建議要把故事改成芭蕾舞演員的生活。 ·為了拍攝好那些發生在後台的故事,阿羅諾夫斯基特意在林肯表演中心的後台觀察那些演員們是如何准備上場和下場之後的表現的。 ·男主演文森·卡索把自己在影片中的角色比作紐約芭蕾舞團的編舞大師喬治·巴蘭欽。在卡索的眼中,巴蘭欽是一個懂得指導舞者的狂熱藝術家。 ·娜塔莉·波特曼推薦自己的好朋友米拉·庫妮絲扮演莉莉。米拉·庫妮絲從小就接受過專業的芭蕾舞訓練。阿羅諾夫斯基用Skype的視頻聊天就確定了讓米拉·庫妮絲扮演莉莉,沒有搞正式試鏡。 ·影片的作曲是克林特·曼塞爾,他和阿羅諾夫斯基合作了從《夢之安魂曲》開始的所有影片。在《黑天鵝》的原聲中,他使用了很多來自於芭蕾舞劇《天鵝湖》的音樂元素。 ·紐約芭蕾舞團的演員、編舞Benjamin Millepied,是本片的編舞並且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個小角色,他也是娜塔莉·波特曼的男友。 ·早在2000年,阿羅諾夫斯基就敲定了娜塔莉·波特曼來扮演影片的女主角。 ·梅麗爾·斯特里普曾經是扮演妮娜母親艾瑞卡的候選。 ·布蕾克·萊弗利為莉莉這個角色來到過劇組試鏡。 ·這是第一部沒有演馬克·馬格利斯參與的阿羅諾夫斯基導演的劇情長片。 ·在最早的劇本中,主角的名字叫做亞歷山大。
㈢ 電影黑天鵝講的是什麼
電影《黑天鵝》劇情簡介:
紐約劇團要重拍《天鵝湖》,因前領舞Beth(薇諾娜•賴德 飾)離去,總監Thomas(文森特•卡索爾 飾)決定海選新領舞,且要求領舞要分飾黑天鵝與白天鵝。Nina(娜塔莉•波特曼 飾)自幼練習芭蕾舞,在母親的細心關照下,技藝出眾。
這次,她希望可以脫穎而出。然而,在競爭中,她發現心機頗重的Lily(米拉•庫妮絲 飾)是自己的強勁對手。在選拔中,她的白天鵝表演的無可挑剔,但是黑天鵝不及Lily。她感到身心俱疲,回家還發現了背部的紅斑與腳傷。她一個人找到總監,希望爭取一下。
總監趁機親吻她,卻被她強硬拒絕。結果,總監居然選了她。隊友懷疑她靠色相上位。在酒會上,Beth甚至當眾發泄。這種壓力外加傷病,一直影響著她的發揮。總監啟發她要釋放激情,表現出黑天鵝的誘惑。在強大的心理暗示中,她似乎也滑向了黑天鵝的角色。
(3)黑天鵝電影女主和導演擴展閱讀:
一、影片介紹
《黑天鵝》,由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執導,娜塔莉·波特曼、文森·卡索主演的驚悚影片,於2010年12月3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有關芭蕾舞的超自然驚悚故事。
2011年,影片獲得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馬賽羅·馬斯楚安尼獎。娜塔莉·波特曼憑借影片獲得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第68屆美國金球獎情類最佳女主角、第64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女主角獎。
二、角色介紹
妮娜(娜塔莉·波特曼 飾),一位紐約的芭蕾舞演員,她的生活只有舞蹈以及野心勃勃的職業目標。新一季《天鵝湖》中,妮娜成為了第一候選人。
莉莉(米拉·庫妮絲 飾),一名芭蕾舞演員,在新一季《天鵝湖》的競爭中,她是妮娜成為第一候選人強有力的競爭者。
㈣ 《黑天鵝》中的女主最後是死了嗎
電影沒有明說,只知道女主刺傷了自己的肚子,眾人發現叫了救護車。不過這樣的傷應該不會死人
㈤ 電影《黑天鵝》看完後大家覺得這部劇怎麼樣
妮娜是生活在紐約的一個芭蕾舞演員,和她的同行一樣,妮娜這一生中的絕大多數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了芭蕾舞。她和自己固執的媽媽艾瑞卡住在一起。艾瑞卡曾經也是一名芭蕾舞演員,現在她不再跳舞,但是為了讓女兒能在舞蹈上有所建樹,她對自己的女兒施行著令人窒息的管教。
㈥ 《黑天鵝》的導演
《黑天鵝》的導演是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
《黑天鵝》是2010年由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執導的美國電影。
娜塔莉·波特曼,文森特·卡索和米拉·庫妮絲等聯袂出演。
講述了一個有關芭蕾舞的超自然驚悚故事。
㈦ 《黑天鵝》電影解析是什麼
如下:
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將《黑天鵝》的格局控制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無論是在故事、角色、內涵上都沒有太大的野心,觀眾只要認真欣賞,注意細節,片中所涉及的懸念就不會有含混不明的地方,這樣就容易拍出一部比較完美的小巧精緻的作品,讓藝術氣息充滿整部影片。
在精神分裂和角色關系的種種懸念設計上,導演採用了一種「快速解謎」的方法,那就是製造懸念和驚悚之後,迅速揭示謎底向觀眾挑明,不讓觀眾產生虛實不分、晦澀難懂的感受。
劇情簡介:
圍繞娜塔莉·波曼飾演的妮娜,一位紐約的芭蕾舞演員展開,她與母親——退休的芭蕾舞演員艾麗卡居住在一起,她的生活只有舞蹈以及野心勃勃的職業目標。好機會終於降臨,當導演托馬斯(文森特·卡塞爾)決定為新一季《天鵝湖》挑選新演員時,妮娜成為了第一候選人。
不過,她還有一個競爭者,莉莉(米拉·庫妮絲),托馬斯要求舞者不僅僅能演出白天鵝的無辜與優雅,更要能演出黑天鵝的詭詐與淫盪。妮娜是完美的白天鵝而莉莉卻是黑天鵝的化身,漸漸的,兩位舞蹈演員的競爭與對抗進入扭曲的狀態,妮娜開始魯莽、不顧一切的探索起自己黑暗的一面,這也將毀掉她。
㈧ 誰看過黑天鵝這部電影講了什麼
電影《黑天鵝》是一部對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的逆襲:芭蕾舞劇《天鵝湖》講的是白天鵝戰勝黑天鵝的故事,也即正義戰勝黑暗的故事。要知道在古典時代,白色代表著純潔與正義,黑色則代表著慾望與邪惡。電影《黑天鵝》講的則是一個表演者自身內部的黑色慾望戰勝白色自我的故事。影片中有幾個細節表達了這一觀念。女主角表演白天鵝時從男伴的手臂中直接跌落下來,對一部經典的芭蕾舞劇來說,這樣的失誤是嚴重而不可原諒的。但她下來表演黑天鵝時舞態奔放,恣意瀟灑,將表演白天鵝時的敗筆完全掩蓋,並獲得全場的贊美性的掌聲與劇團老闆的權威性肯定。 影片中,女主角Nina是個脆弱、纖細、敏感、嚴謹而美麗的芭蕾舞演員,她想在經典舞劇《天鵝湖》中一人分演兩個角色:黑天鵝與白天鵝,從而成為新的天鵝皇後。然而,天鵝皇後不是誰都可以輕易勝任的,它需要表演者具有戲劇化的雙重人格。白天鵝美麗脆弱嚴謹,黑天鵝性感強大邪惡。Nina從外表到為人顯然不具有邪惡的那一面,Nina所具有的唯一人性之惡,便是悄悄的拿走前任天鵝皇後的唇膏、指甲銼等小物件。她想取而代之。但這樣的惡,依舊是孩子氣的惡,因這些物件對Nina而言,更像成為天鵝皇後之路上的護身符與魔術道具。電影里有一個有趣的鏡頭:為了能夠出演黑天鵝,Nina抹了前任天鵝皇後的唇膏去見劇團老闆,劇團老闆親吻她,她咬劇團老闆一口,結果老闆決定她可以一人分演兩角。就此,前任的舊物起了作用,魔法道具開始顯靈。 影片的結尾,黑天鵝凱旋而歌,白天鵝就此死去。真相就在這里,就在白天鵝創傷性的腹部,紅色的血液浸染著白色的芭蕾舞裙。他者難以預料的觀看,自我深不可測的慾望,終於讓Nina自己殺死了自己。 這個解析寫的非常好,非常值得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