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電影史當可以有多少副導演
世界電影史當可以有12副導演
因為看不慣現有的個個榜單里美國人入圍太多,所以做雹早一個個人的評選。
美國人對電影藝術的貢獻顯然沒有大家認為的,或者現有排名榜單認為的那麼大,之所以美國人最多,只是因為現在美國話語權最銷枯大英文互聯網比例最大,而不是事實。
1愛森斯坦
2茂瑙
3維爾托夫
4奧遜
5希區柯克
6塔可夫斯基
7費里尼
8伯格曼
9黑澤明
10布列松
11小津安二郎
12特呂弗
13成瀨
14庫布里克
15馬丁斯科賽斯
16卓別林
17喬治盧卡斯
18格里菲斯
19布努埃爾
20羅西里尼
21讓雅克阿諾
22庫里肖夫
23帕拉傑諾夫
24戈達爾
25山姆佩金法
26萊昂內
27路易馬勒
28基耶斯諾夫源斗雀斯基
29溝口健二
30昆汀
31貝拉塔爾
32安東尼奧尼
33卡拉托佐夫
34伊日門澤爾
35楊索
36德萊葉
37阿倫雷乃
38大島渚
39侯孝賢
40安哲羅普洛斯
41維斯康蒂
42帕索里尼
43福爾曼
44侯麥
❷ 賈玲成全球票房最高女導演,這種數據有意義嗎
截至目前,由賈玲導演的電影《你好,你煥英》累計票房已達53.95億人民幣,正式超越由派蒂·傑金斯導演的《神奇女俠》,其中《神奇女俠》的累計電影票房為8.22億美元,由此,賈玲也成為了全球票房最高女導演,但有的網友便表達了看法,其實《你好,你煥英》這部電影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好,之所以能夠得到如此高的票房,完全是營銷做得好。對此,只能說,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觀影感,有著各種各樣的評價也都在情理之中,但不可否認的是《你好,你煥英》這部電影的票房就有這么高。
毫無疑問,這樣的數據當然是有意義的,而且意義非凡,在此也恭喜賈玲成為全球票房第一女導演。
❸ 怎麼寫一部電影的導演分析
你確定是寫導演分析而不是寫影評?
我也是學傳媒的學生,如果是寫導演分析的話,應該是要把握到幾個點上的。
第一步,單從你看的那一部電影的結構,色彩,光線,情節設置特點和人物設置特點......(拍攝手法和視聽語言)進行分析,通過對影片的分析結合導演運用手法的意圖來說明該導演的個人風格和特色。
第二步,舉例該導演其他的作品,從視聽語言和其他方面著手,著重分析他在其他作品中凸顯的與此影片相似的手法和風格。
第三步,還可以寫寫導演的生平以及他不同時期風格手法的相似點和轉變。
❹ 第五代導演的典型特徵
「第五代」導演主要成員是「文革」後在新時期崛起的一批電影導演,大多是恢復高考制度後北京電影學院招收的第一批學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第五代」導演及其影視作品是他們那個時代的精神代言人。因為他們共同的努力,中國銀幕上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電影。「第五代」對中國鄉土的關注和解讀,對社會底層的注視和同情以及在他們藝術作品中透漏出來的對民族的深切熱愛、憂患意識,對生存狀態的拷問都是具有歷史價值的------我們不能否定,在那個年代,即便是簡單的,不完全的對現實、對社會底層的關懷也是相當有力的。
第五代導演帶著創新的激情走上了影壇,雖然人數不多,卻給中國影壇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歷經文革浩劫,在動亂底層頑強搏擊的經歷,使他們有著深厚的生活積淀。第五代導演的作品,如寒冬後的嫩草,新鮮獨特,是一種思前想後而產生的有喜又悲的情緒,是一種縱橫古今的歷史感和責任感,是一種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念。
在第五代導演中,有沉重犀利、平和激越的陳凱歌;有曲高和寡、悶騷深刻的張藝謀;有嚴峻粗獷、獨樹一幟的吳子牛;有細膩和諧,真誠樸素的田壯壯。在這些風格迥異的導演帶領下,中國電影,迅速成長,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市場,展現出了藝術新風氣。
但是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電影業也必須去適應改革大潮,也必須遵循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則,電影業在市場經濟中也面臨著空前的挑戰,一方面要爭取電影的製作資金,另一方面它們也必須為自己的電影產品找到市場。與此同時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歐洲電影、美國大片、香港電影、台灣電影、日本韓國影視劇等都大量湧入中國電影市場,中國電影要想在巨大的競爭中生存,就必須改變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製作模式以及影視創作風格。到了20世紀初,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代表的「第五代導演」走上了高投入、大劇作的商業化路線。張藝謀的《英雄》在海外市場的票房累計超過11億人民幣,而《十面埋伏》在海外市場的票房僅在日本、韓國以及中國香港、台灣地區就達2.8億人民幣。陳凱歌也有《和你在一起》、《無極》這樣的商業電影,其中《無極》的資本投入創下了中國電影史上的記錄,並且動用了亞洲極為強大的名演員陣容加以包裝。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導演」在電影製作、票房收入以及電影市場等方面的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分析一下他們的影視主題我們就不難發現,他們在主題方面和創作初期相比已經變的面目全非,不再是對中國鄉土進行關注和解讀,同樣也不再注視和同情中國社會的底層,只能說他們在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中失去了自己的本真——對社會底層的關懷。
在第五代導演光環縈繞下的第六代導演,沒有第五代那樣整體構建電影精神的統一面貌,而是以叛逆和反思為主線,彰顯個性為旗幟。各種新舊觀念的消融與崩潰,新潮思想、觀念的發生與建立,伴隨著第六代導演的成長。因為經歷了電影從神聖的藝術走入日常生活的尷尬,被還原為一種文化消費品的無奈,所以第六代導演要麼極度追求影象本體,要麼偏執於寫實形態、關注草根人群,要麼堅定的走在商業路線上。
❺ 一部電影,導演的水平高低與否體現在哪些方面在電影中如何觀察出來
如果僅就一部電影的話,可以參考的點比較少,常見的有:
整個電影的節奏和剪輯水平,輕重緩急、平鋪高潮的設置是否得當或具有藝術感。
演員(尤其是配角和其他演員)的表演是否很好的融入劇情
整個電影的立意是否被很好的詮釋
如果要集中評價某部電影(設為電影A)的一個導演的話,最好是綜合幾部電影來說,其中包括這個導演的其他電影(如A1、A2等),也要包括A電影其它主創人員(主演、編劇、攝影)等的代表作,通過這種交叉對比,來分析這個導演在劇情把握、鏡頭藝術、塑造演員等各方面的水平。
舉個例子,比如說王家衛的電影時,他的電影敘事結構很另類,這是其他電影里都沒有的,所以這就是他的風格;而他的電影美術和服裝造型也都做的很好,但一般都把這個成果歸功於美術師張叔平,因為張在其他導演的電影中也表現出了同樣的水準,可以認為和王家衛關系不是很大。
❻ 90後導演李知儒:曾欠債1200萬,用喜劇演繹坎坷創業
李知儒,1990年生,2013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廣播節目編導專業,河南本土影視人,《煽瘋點火》是其第一部院線電影,也是他規劃在十年中完成的鄭汴洛追夢三部曲電影系列之一,此前已於2019年12月24日上映。
時間回到2018年5月,就在電影開機前十多天,李知儒還在擔心一切能不能正常推進,因為原計劃300萬譽世州的電影投資只落實了一半——新導演、年齡小、非科班出身、尚未有成熟作品,扛不住投資人「什麼學校畢業的」「拍過什麼作品」「回報率多少」幾個發問。
影視行業知識分享平台畫外hoWide、哪吒兄弟影業和凡影數據曾以60位已有一部慶蔽長片作品的青年導演為樣本,聯合發布了《2017年中國青年電影導演生存狀態調查報告》。報告顯示,38%受訪導演的處女作是自己出資,在一年之內籌到資金的僅有41%,而投資問題也成為受訪青年導演項目失敗的首要原因。
內地影評人張小北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是一個悖論,你想要別人投錢給你拍電影,首先你得有一部電影證明你自己的能力。所以你第一部電影要怎麼找到投資,就變得特別難。」
從大學時代有了故事構想,到2017年中正式撰寫劇本,再到2018年上半年在不同投資人的拒絕中輾轉,最終為了籌款,把自己所有的信用卡都套現了,且連500塊錢的支持都會接受,這樣的李知儒不願就此放棄。「我當時就想用開機儀式證明我的決心,我想只要一開機,應該還有得到後續投資的機會。」
2018年6月,《煽瘋點火》正式開機。開機後不久,父親和弟弟得知情況,支持了150萬。隨後在拍攝和宣發中,截至上映前,李知儒又陸續從不同渠道爭取到了200萬資金,「上映前十多天才剛剛把所有關節打通」。
2008年,青年電影導演周子陽回到家鄉內蒙古鄂爾多斯,感受到了經濟高速發展對人性、倫理的沖擊。他聽到了孩子們因為家庭經濟糾紛將父親綁架的故事,也為撕裂的 社會 流下眼淚,這些都成為獲得多個獎項的電影《老獸》誕生的背景。而為了還原家鄉氣息,周子陽在片中全部起用內蒙古演員。
忻鈺坤、張大磊,近年來涌現出的青年電影導演不少也都將個人生活經驗融入了電影之中。文娛產業新媒體《三聲》曾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李洋在《中國的新獨立電影時代到了》中提出的觀點做解釋:相對於中國之前所存在的獨立電影,這些年輕的電影創作者「對 情感 和 社會 深度的探求轉移到私人化的經驗的把握和應對上,在自我、市場和體制之間尋找平衡點」。
對於李知儒來說,也是如此。
《煽瘋點火》中的單小楓,反復創業失敗、借高利貸遭逼債、與父親沖突又和解、最終實返團現夢想,一個小人物跌跌撞撞的成長故事的背後,映照著的,是李知儒一路走來的經歷和他內心的嚮往。
畢業後兩三年,李知儒在鄭州開著一家酒吧,還沒有專職拍電影。2016年中,酒吧生意失利,李知儒欠下1200萬債款。「走投無路的時候也借過高利貸,那種天天被人堵上門要求還錢的滋味,我都嘗過」。
為償還債款,李知儒幾乎把一切都賣了,包括他那四五輛車。那年夏天,迷惘中的李知儒開著僅剩的一輛從前用來拉貨的小麵包車,開始了一場沒有目的地也沒有期限的旅行。
行到新鄉市寶泉 旅遊 度假區時,站在景區湖邊盯著湖面的微波,李知儒突然一個猛子扎進了湖水,繼而便被遊人拉了上來。「那時突然就覺得之前活錯了。那一刻你才發現,你不是想掙多少錢,你只是想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李知儒回憶。
行程繼續。半年裡,東至青島、西至敦煌、南至三亞、北至內蒙古,李知儒白天開車,晚上鑽進睡袋睡在車里,就這樣看遍了祖國風景,也在廣闊的風景中不斷進行自我療愈。
2017年春節,李知儒受邀擔任河南電視台《2017出彩中國夢》春節聯歡晚會現場製片,在這個契機下,想把個人經歷記錄下來的李知儒決定去拍電影,也因此與一直在傳統行業經商的父親發生了爭吵。
「以後你是死是活跟我沒關系。」父親撂下了話。
「那行吧,你不用管我了。」李知儒也撂下了話,年夜飯沒吃完就離開了家。
此後李知儒開設影視公司,也曾因為不了解影視行業的回款周期而一度再次陷入運營困境。「也曾想不明白命運,但是後來才明白,所有的經歷都是一種特別的經驗。如果沒有這些經歷,我感知不到這些故事,也變不出來,最終這些反而成為一種創作上的養分。」 李知儒說。
所以李知儒回憶自己的第一部微電影《追夢青年》是「我把我內心想拍的東西、積累的第一口氣,一下子抒發了出來」,而鄭汴洛追夢三部曲之二《青春如火》與之三《隔岸觀火》在李知儒的規劃中,同樣是追夢故事:《青春如火》將會是一個關於年輕人在同學的幫助下實現研發機器人的夢想的故事,《隔岸觀火》則將講述一個河南人幫助外國人實現夢想的故事。
「這個世界上光鮮的成功故事太多,但背後的失敗往往無人揭曉,我想在電影里把這些被折疊的過程呈現出來,把追夢的力量傳遞給更多人。」
籌備《煽瘋點火》時,只是想把心中的故事拍出來的李知儒,沒想到會認識曾登上央視春晚舞台表演相聲的河南籍演員曹隨風與河北籍演員賈旭明、笑星於根藝、曾參演《炊事班的故事》的相聲演員劉小寶等人,而這些人也都加入了《煽瘋點火》的拍攝。
和這些演員相對應的,是李知儒在小人物跌跌撞撞的命運中,對喜劇的追求。李知儒也在電影中專門設定了 搞笑 擔當、黑幫「花姐」這一角色,不斷調節電影氛圍。
這其中既有藝術性和商業性平衡的考量,也有對於普通人的關懷。「目前為止,世界上沒有國界的影片,就是動作片、愛情片和喜劇片,比如卓別林,你看看畫面就能看懂。我會把這種勵誌喜劇堅持到底,這樣更容易和我們普通人共鳴,才能讓大家脫離現在的痛苦,迎接更美好的未來。」李知儒說。
但如今,票房和版權售賣等各種營收,慢慢覆蓋了拍攝《煽瘋點火》的成本,李知儒尚未實現盈利,在拍電影之外他還要承接不同的商業活動來維持運營和創作。
對於他來說,一切只是還能堅持,「但是我能在這種創作中感受到愉悅」。
相比北上浙等地,曾經有《快樂星球》《少林寺》等一系列優質影視作品的河南影視產業,近年來發展不及往日強勢。
李知儒覺得河南早已不是過去 社會 普遍認知的模樣,他想挖掘河南的特色文化,這也是他策劃鄭汴洛追夢三部曲的原因之一,以三座典型的河南城市,展現出不一樣的河南。
但是李知儒並不將自己局限於此。「我夢起始的地方是在這個地方,但我也不想標榜自己說一定要為河南人或者為中國人拍電影。我最根本的目標是,我只想為觀眾拍電影,為我自己拍電影。」
來源 河南青年時報
編輯 楊陽
審核 田震
❼ 數據分析師面試題目和答案:動手題
【導讀】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的發展,數據分析師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熱門執業,一方面是其高薪待遇另一方面就是其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一般情況下用人單位會給問答題和動手題來檢測應聘者的真實實力,可以說面試筆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可以直接測驗你對數據分析具體理論的掌握程度和動手操作的能力。為此小編就以此為例和大家說說2020年數據分析面試解答技巧:動手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動手題
1. 我給你一組數據,如果要你做數據清洗,你會怎麼做?
實際上,這一道題中,面試官簡首考核的是基本的數據清洗的准則,數據清洗是數據分析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你可能看到這個數據存在 2 個問題:典韋出現了 2
次,張飛的數學成績缺失。
針對重復行,你需要刪掉其中的一行。針對數據游御缺失,你可以將張飛的數學成績補足。
2. 豆瓣電攔磨數影數據集關聯規則挖掘
在數據分析領域,有一個很經典的案例,那就是「啤酒 +
尿布」的故事。它實際上體現的就是數據分析中的關聯規則挖掘。不少公司會對這一演算法進行不同花樣的考察,但萬變不離其宗。
如果讓你用 Apriori 演算法,分析電影數據集中的導演和演員信息,從而發現兩者之間的頻繁項集及關聯規則,你會怎麼做?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發送的關於「數據分析師面試題目和答案:動手題」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關於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就業崗位分析,關注小編持續更新。
❽ 中國電影現在迎來了「5大導演」時代,張藝謀和陳凱歌的時代真的過去了嗎
河山代有才人出,短短的兩年間電影產業的「世圖們」慢慢走向成熟,馮小剛、陳凱歌、馮導三大導演三足鼎立的時期一去不復返,愈來愈多的新導演逐漸不斷涌現,打開了國內電影的新的篇章。而如今中國就會有五位可謂是聚勢的新勢力導演。
經典作品:《無名之輩》、《人潮洶涌》,導演著作票房:15.45億,饒曉志畢業於中間電影學院,帶上影片夢的他在戲劇學院卻結交了戲劇表演,兩年的陶冶使他對戲劇表演造成了深厚的興趣愛好,畢業之後一頭扎入舞台劇領域,打造出了獨樹一幟的「紳士喜劇片」經典作品有《你好,打劫!》、《你好,瘋子!》、《東北往事》等。作為一個自小在錄像廳看香港電影成長的小鎮青年,踏入了戲劇表演領域,但仍然有一個影片夢,到2016年饒曉志總算拍出了經典作《你好瘋子》,取材於同名的舞台劇,影片摻雜了荒謬、喜劇片、懸疑推理等多種多樣原素,在密閉空間中討論人的本性善與惡,但知名演員的演出、主要表現方法真是太過舞台劇,遭受了許多抨擊。
❾ 豆瓣電影數據分析
這篇報告是我轉行數據分析後的第一篇報告,當時學完了Python,SQL,BI以為再做幾個項目就能找工作了,事實上……分析思維、業務,這兩者遠比工具重要的多。一個多月後回過頭來看,這篇報告雖然寫得有模有樣,但和數據分析報告還是有挺大差別的,主要原因在於:a.只是針對豆瓣電影數據分析太過寬泛了,具體關鍵指標到底是哪些呢?;b.沒有一個確切有效的分析模型/框架,會有種東一塊西一塊的拼接感。
即便有著這些缺點,我還是想把它掛上來,主要是因為:1.當做Pandas與爬蟲(Selenium+Request)練手,總得留下些證明;2.以豆瓣電影進行分析確實很難找到一條業務邏輯線支撐,總體上還是描述統計為主;3.比起網上能搜到的其他豆瓣電影數據分析,它更為詳細,可視化效果也不錯;
本篇報告旨在針對豆瓣電影1990-2020的電影數據進行分析,首先通過編寫Python網路爬蟲爬取了51375條電影數據,採集對象包括:電影名稱、年份、導演、演員、類型、出品國家、語言、時長、評分、評論數、不同評價佔比、網址。經過去重、清洗,最後得到29033條有效電影數據。根據電影評分、時長、地區、類型進行分析,描述了評分與時長、類型的關系,並統計了各個地區電影數量與評分。之後,針對演員、導演對數據進行聚合,給出產量與評分最高的名單。在分析過程中,還發現電影數量今年逐步增加,但評分下降,主要原因是中國地區今年低質量影視作品的增加。
另外,本篇報告還爬取了電影票房網( http://58921.com/ )1995-2020年度國內上映的影片票房,共採集4071條數據,其中3484條有效。進一步,本文分析了國內院線電影票房年度變化趨勢,票房與評分、評價人數、時長、地區的關系,票房與電影類型的關聯,並給出了票房最高的導演、演員與電影排名。
清洗、去重後,可以看到29033條數據長度、評分、評論數具有以下特點:
結合圖1(a)(b)看,可以看到電影數據時長主要集中在90-120分鍾之間,向兩極呈現階梯狀遞減,將數據按照短(60-90分鍾),中(90-120分鍾),長(120-150分鍾),特長(>150分鍾)劃分,各部分佔比為21.06%, 64.15%, 11.95%, 2.85%。
結合圖2(a)看,可以看到我們採集到的電影數據評分主要集中在6.0-8.0之間,向兩極呈現階梯狀遞減,在此按照評分劃分區間:2.0-4.0為口碑極差,4.0-6.0為口碑較差,6.0-7.0為口碑尚可,7.0-8.0為口碑較好,8.0-10.0為口碑極佳。
這5種電影數據的佔比分別為:5.78%, 23.09%, 30.56%, 29.22%, 11.34%
再將評分數據細化到每年進行觀察,可以發現,30年內電影數量與年度電影均分呈反相關,年度均分整體呈現下降趨勢,2016年電影均分最低,電影數量最多。
進一步做出每個年份下不同評級等級的電影數據佔比,可以發現,近年來,評分在[2.0,6.0)的電影數據佔比有著明顯提升,評分在[6.0,7.0)的數據佔比不變,評分在[7.0,10.0)的數據佔比減少,可能原因有:
對照圖5,可以發現,評分與時長、評論人數的分布大致呈現漏斗狀,高分電影位於漏鬥上部,低分電影位於漏斗下部。這意味著,如果一部電影的評論人數很多(特別是超過30w人觀影),時長較長(大於120min),那麼它大概率是一部好電影。
根據各個國家的電影數量作圖,可以得到圖6,列出電影數量前十的國家可得表格2,發現美國在電影數量上占第一,達到8490部,中國其次,達6222部。此外,法國,英國,日本的電影數量也超過1000,其餘各國電影數量相對較少。這可以說明美國電影有著較大的流量輸入,在中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進一步分析各國電影的質量,依據評分繪制評分箱線圖可得圖7,在電影數量排名前20的國家中:
接著我們可以探索,哪個國家的電影對豆瓣評分隨年份下降的貢獻最大,考慮到電影數量對應著評分的權重。根據上述各國的電影評分表現,我們可以猜測電影數量較多的國家可能對年度均分的下降有較大影響。於是,我們再計算出這些國家的年度電影均分,並與整體均分進行比較分析。
再作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的均分箱線圖圖9(a),可以看到,大陸電影均分低於港台電影,且存在大量低分電影拉低了箱體的位置。
分析相關性可得,大陸、香港、台灣電影年度均分與全部評分關聯度分別為R=0.979,0.919,0.822,說明濾去台灣和香港電影,大陸電影年度均分的變化趨勢與全部評分變化更接近。圖9(b)可以進一步反映這一點。
可以看到,大部分類型集中在X×Y=[10000,30000]×[6.00,7.50]的區間范圍內,劇情、喜劇、愛情、犯罪、動作類電影數量上較多,說明這些題材的電影是近三十年比較熱門的題材,其中劇情類電影佔比最多,音樂、傳記類電影平均得分更高,但在數量上較少,動作、驚悚類電影評論人數雖多,但評價普遍偏低。
除此之外,還有兩塊區域值得關註:
根據類型對電影數據進行聚合,整理得到各類型電影評分的時間序列,計算它們與整體均分時間序列的相關性,可得表格4與圖11,可以看到劇情,喜劇,懸疑這三種類型片與總分趨勢變化相關性最強,同時劇情、喜劇類電影在電影數量上也最多,因此可以認為這兩類電影對於下跌趨勢影響最大,但其餘類別電影的相關性也達到了0.9以上,說明幾種熱門的電影得分的變化趨勢與總體均分趨勢一致。
前面已經得知,中美兩國電影佔比最高,且對於均分時間序列的影響最大。在此,進一步對兩國電影進行類型分析,選取幾種主要的類型(數量上較多,且相關性較高)進行分析,分別是劇情,喜劇,愛情,驚悚,動作,懸疑類電影,繪制近年來幾類電影的數量變化柱狀圖與評分箱線圖可得圖12,13,14,15。
對導演與演員進行聚合,得到數據中共有15011名導演,46223名演員。按照作品數量在(0,2], (2,5], (5,10], (10,20], (20,999]進行分組統計導演數量,可以發現,15009名導演中有79.08%只拍過1-2部作品,46220名演員中有75.93%只主演過1-2部作品。忽略那些客串、跑龍套的演員,數據總體符合二八定律,即20%的人占據了行業內的大量資源。
在此,可以通過電影得分、每部電影評論人數以及電影數目尋找優秀的電影導演與演員。這三項指標分別衡量了導演/演員的創作水平,人氣以及產能。考慮到電影數據集中可能有少量影視劇/劇場版動畫,且影視劇/劇場版動畫受眾少於電影,但得分普遍要高於電影,這里根據先根據每部電影評論數量、作品數量來篩選導演/演員,再根據電影得分進行排名,並取前30名進行作圖,可得圖17,18。
結合電影票房網( http://58921.com/ )採集到的3353條票房數據,與豆瓣數據按照電影名稱進行匹配,可以得到1995-2020年在中國大陸上映的電影信息,分別分析中國內地電影的數量、票房變化趨勢,票房與評分、評價人數、時長、地區以及類型的關系,此外還給出了不同導演與演員的票房表現以及影片票房排名。
如圖19所示,國內票房數據與上映的電影數量逐年遞增,2020年記錄的只是上半年的數據,且由於受疫情影響,票房與數量驟減。這說明在不發生重大事件的情況下,國內電影市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
對電影數據根據類型進行聚合,繪制散點圖21,可以發現:
提取導演/演員姓名,對導演/演員欄位進行聚合,計算每個導演/演員的票房總和,上映電影均分、以及執導/參與電影數目進行計算,作出票房總和前30名的導演/演員,可得圖22,23,圖中導演/演員標號反映了票房排名,具體每位導演/演員的上映影片數量、均分、每部電影評價人數、平均時長與總票房在表5、表6中給出。
最後根據電影票房進行排名,得到票房排名前20的電影如表格7所示,可以看到絕大部分上榜電影都是中國電影,索引序號為3、10、12、14、18、19為美國電影,這也反映了除國產電影之外,好萊塢大片占據較大的市場。
本篇報告採集了1990-2020年間豆瓣電影29033組有效數據,從豆瓣電影的評分、時長、地區、類型、演員、導演以及票房等信息進行分析評價,主要有以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