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淮海戰役怎樣呀
電影版《淮海戰役》太讓人失望。戰役從提出、運籌到指揮,包括最終形成南線大決戰而發出"齊辰電",也包括對整個戰役走向情況的把控,都是粟裕將軍通過一封封電報通過中央軍委部署完成的,但在電影版《淮海戰役》中,做為主角的粟裕將軍就像個傳令兵一樣,忙的不亦樂乎。最不應該有的鏡頭是"洗冷水澡",作為個人習慣,怎麼能放到生死悠關的鐵血戰場上?還按排劉陳兩個司令員去請示匯報工作,這也太假的可笑了。
淮海戰役,在宏觀戰略決策的大政方針上是由毛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導,在戰役的主要方向、主要作戰方向的前線具體決策上是粟裕指揮和由第三野戰軍實施。戰役的一個配合方向,是第二野戰軍在第三野戰軍的協助下消滅了黃維兵團。
而電影《淮海戰役》卻主次顛倒,粟裕的決策和指揮只是被浮光掠影地、簡略地表現,而作為不是主要方向的、戰役次要的、配合的方向,卻是成為了電影的主要部分。
淮海戰役的主要指揮者粟裕沒有被公正地表現出來,電影違反了實事求是的原則,以後來的 歷史 結果來決定以前的 歷史 狀況,甚為荒唐,對 歷史 極不負責任,誤導了我們的後代的認知。《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拍得最令人詬病的。人民心中的形象沒有在電影中得到表現。
重點不突出,關鍵場景缺失。如:沒有主席親自交代「我把指揮交給你」,以及淮海戰役的部署決策是「我」根據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主持決定的場景。
看了網友的評論,原本想去看電影(淮海戰役),演的這么槽,又改變 歷史 情節,決不看了。三大戰役本是毛主席為代表的中央軍委親自布暑,不實出毛主席,不突出主要戰役指揮者,就失去意義了。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中規模最宏大、影響最深遠的偉大戰役,是載入中國革命史冊的濃筆重彩。
可惜,電影《淮海戰役》,硬是被不懂、不了解或曲解 歷史 的編劇、導演搞成了「不知所雲」,最高決策者 偉人被淡化,戰役的真正軍事指揮者 粟裕被邊緣化,厚重的 歷史 ,被他們搞的不倫不類。
尊重 歷史 ,反映 歷史 真相的影視作品,才有生命力,否則,在拚命「廣而告之」,也只是曇花一現。
電影《淮海戰役》,場面宏大,空前絕後,值得稱贊。
說主題:要說九十年代拍攝的淮海戰役怎麼樣?一句話:對粟裕有失公平,距離真實有差距。
毛主席有言:淮海戰役,粟裕立了第一功!這是定論。[贊][贊][贊]
所以,電影《淮海戰役》最應該把粟裕大將的指揮藝術、戰略眼光,要有更多的展示,而電影,卻有遺憾欠缺,許多鏡頭都「喧賓奪主」了……。原因嘛,也許是當時的政治需要吧?
電影《淮海戰役》可以說演員演技可圈可點,場面宏偉,大致符合 歷史 史實,但重點人物刻畫主次不分,使學過 歷史 和懂軍史的人大跌眼鏡。
聽說電影淮海戰役拍了兩次,所公演的電影是由當時的 歷史 局限所致,主次顛倒。現在可以將兩次拍攝素材根據 歷史 事實重新剪輯即可。
淮海戰役這部電影沒看過,本來想看看,看到網上的評論;已經倒了胃口,決定不看了。淮海戰役本是劉、粟是主要指揮。這在毛主席、中央軍委的電報中就可以看出。 歷史 就是 歷史 ,來不得半點虛假。特別是 歷史 體裁的影、視劇,更應該實事求是反應當時的 歷史 真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希望中央嚴把 歷史 影、視劇的關,杜絕改變 歷史 真實性的 歷史 影、視劇再次出現!
說心裡話有點失望
看了許多評論 很欣慰,說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貳』 重溫電影《大決戰》,劇情唯遼沈,場面看淮海,文戲選平津,還有什麼
電視劇版《大決戰》已經向我們走來,圍繞著電視劇《大決戰》的選角網友們也是各抒己見,還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電視劇版《大決戰》完全沒必要拍,因為電影版《大決戰》已經足夠經典,拍攝電視劇沒有太大意義。
當然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電影《大決戰》在拍攝時是有所缺憾的,拍攝劇版也有發揮空間。此外,還有一部分年輕的網友壓根沒看過電影版。
該部在戰爭場面上也有一個經典長鏡頭,那就是攻佔天津金湯橋的航拍,配上《大決戰》特有的背景音樂,這段畫面至今看來仍讓人為之激動。這段鏡頭據說是在天津實地拍攝,確實難得。
在人物塑造上,《平津戰役》將重心放在了傅作義上,演員李定保有兩個影視形象比較深入人心,一個是《雍正王朝》里的鄔先生,另一個就是《平津戰役》里的傅作義。該片將傅作義在整個和平談判中的掙扎、無奈和忍辱負重刻畫得很到位,沒有刻意拔高也沒有刻意黑化。
總結起來就是,看《大決戰》一定不能只抱著看戰爭場面的想法,其實嚴格說來,《大決戰》應該首先歸屬於歷史題材而不是軍事題材,該片是融合了歷史、軍事和人物等各方面的史詩巨作,稱之為「國片」當之無愧。
『叄』 1948淮海戰役的意義
淮海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具有 決定 意義的三大戰役的第二個戰役。下面由我給大家整理了1948淮海戰役的意義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淮海戰役的意義
淮海戰役的失利, 軍事 上使蔣介石在南線的精銳主力損失殆盡,尤其是嫡系部隊中的骨幹,黃維的第12兵團和邱清泉的第2兵團全軍覆沒,其中還包括被稱為「五大主力」的第5軍和第18軍。(五大主力其他三支部隊分別是1947年5月在孟良崮被殲的整編第74師、1948年10月在遼沈戰役中被殲的新1軍和新6軍)從而也就失去了蔣介石賴以支持戰爭的中堅力量。淮河以北完全被解放,淮南大部也為解放軍所控制,江北只剩一個重要城市安慶在國軍控制下,解放軍已直逼長江,下一步攻擊矛頭直指蔣介石統治的核心地區——江浙滬地區。就全國戰局而言,遼沈、淮海戰役後國民黨軍五大戰略集團中,最強大的戰略集團徐州集團和東北集團已不復存在,華北集團也危在旦夕,尚存的華中、西安兩集團,在解放軍不斷打擊下,也受到很大削弱,而新組建的京滬杭湯恩伯集團,實力很弱,這三個集團已構不成主力集團。黃河以北絕大部分已是解放區,黃河以南到長江以北,基本是解放區,國民黨只得憑借長江天險占據江南半壁,但隨著精銳主力的喪失,也已缺乏足夠的兵力來組織起有效的防禦。
國民黨 政治 上的危機隨著軍事上的失敗,進一步加劇,派系間的權利爭斗,趨於白熱化。白崇禧利用國民黨政權極為不利的形勢,於1948年12月25日提出「和平解決」的主張,並隨即得到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參議會的支持。在此形勢下,蔣介石於1949年 元旦 發表新年文告,提出與中共和平談判。然而此時,要和要戰的主動權已不在國民黨手中了。行政院院長孫科未經蔣介石批准,就率行政院遷往廣州,宣布遷政府於廣州,並表示反對與中共談判,號召繼續與中共進行戰爭,企圖在外國勢力支持下,經營華南。在國民黨統治中心的南京、上海,已是人心浮動,惶惑不安。各輪船公司奉命在南京、上海集中船隻,以供國民黨政府緊急徵用。各級政府官員,爭相逃往香港、台灣。故宮博物院文物也開始撤離南京遷往台灣。
在此之前,1945年 抗日戰爭 勝利,北平收復,國民黨政府再度接收故宮博物院,三處南遷文物復集中於重慶,於1947年運回南京。淮海戰顫喊役的失利,迫使國民政府加友洞御緊從南京撤走重要文物。自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2,972箱文物運往台灣,後於台北市士林外雙溪建立新館,公開對外展出。餘下的大批文物,在1949年以後陸續運回北京故宮博物院一萬余箱,但至今還有2,176箱仍封存於南京庫房,委託南京博物院代管。國民黨中央黨部僅剩十餘人,立法院80%的立法委員逃離了南京。就連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也忙於撤退人員及家屬。李宗仁回憶到:徐蚌會戰已近尾聲時,中共全盤勝利已成定局,京滬震動,人心惶惶,國內外許多民意機關,甚至統兵作戰的高級將領,都認為前途無望。
四面楚歌的蔣介石,在這樣局面下,只得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經過精心策劃和部署,於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引退,將總統之職交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自己回到家鄉浙江奉化溪口,在幕後遙控指揮。
對於淮海戰役,國民黨軍統帥部在戰後檢討中,不得不承認:國軍遭受之失敗,影響全局,最為好岩重大,尤其是華東地區。由於國軍在徐蚌決戰中,主力兵團全部被殲,致使國軍再無力與共軍主力決戰。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團長巴達維在給美國陸軍部的 報告 中說:由於國民黨政府在長江以北的失敗所造成的恥辱,縱令時間容許,國民黨政府是否能在華南取得必要的支持,動員這一地區的人力,以重建其軍隊,實屬極端令人懷疑。國民黨的完全失敗,已是不可避免。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則認為:蔣介石的軍事力量實際上是崩潰了。桂系一時間倍感揚眉吐氣,甚至想大幹一場。
淮海戰役的意義就如毛澤東在戰役結束後的第四天,即1949年1月14日發表的關於時局的聲明中所說:「現在,人民解放軍無論在數量上士氣上和裝備上均優於國民黨反動派政府的殘余軍事力量。至此,中國人民才開始吐了一口氣。現在情況很明顯,只要解放軍向殘余的國民黨軍再作若干次重大攻擊,國民黨統治即將土崩瓦解,歸於消亡」。
淮海戰役的勝利,使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獲得解放,為解放軍渡江作戰奠定了基礎。
淮海戰役背景
1948年下半年,國內形勢愈發對國軍不利,8月初,國民黨在南京召開軍事檢討會議,提出了東北求穩定,華北求鞏固,在西北阻匪擴張,在華東華中加強進剿的戰略。從下半年開始,國軍開始實施重點防禦,重兵堅守戰略要點,編練強大機動兵團,造成共軍對戰略要點「吃不掉」,對增援兵團「嚼不爛」。[4]
一個月後,中共在西柏坡召開政治局會議,確立了「由游擊戰爭過渡到正規戰爭,建軍五百萬,殲敵五百個旅,五年左右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派」的任務。[5]
戰前態勢
9月間中共發起濟南戰役,攻克濟南,這是中共首次攻克國軍重兵設防的堅固城池,也宣示了重點防禦計劃的失敗。在戰役中,盡管蔣介石 命令 集結在徐州地區的國民黨黃百韜、邱清泉、李彌三個兵團北上解圍,但攝於中共華東野戰軍的強大阻援部隊,三個兵團17萬餘人,在華野阻援打援部隊陣地前面徘徊,直至濟南城破,黃、李兩兵團尚未集結完畢[6] 。新華社在1948年10月24日播發了濟南戰役的戰果:斃傷國民黨軍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其官23人,戰場起義2萬餘人,繳獲輜重彈葯無數[7] 。美聯社對此評論:「自今而後,共產黨要到何處,就到何處,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沒有什麼阻擋了[7] 。
濟南攻克後,菏澤、臨沂、煙台等地國軍紛紛棄城,山東境內只剩除青島等少數據點[8] ,使得共軍南下作戰再無負擔,同時,鑒於邱黃李三兵團的猶豫,由此,當濟南城內巷戰仍在激烈進行,粟裕就於1948年9月24日7時發電報給中共中央軍委,「建議即進行淮海戰役」。[9] 中共中央軍委經過慎重考慮,於1948年9月25日19時復電,同意粟裕的建議:「我們認為舉行淮海戰役,甚為必要。」
淮海戰役結果
傷亡統計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的戰役,1月10日,歷時六十六天。國民黨軍先後投入七個兵團、兩個綏靖區,三十四個軍,八十六個師,共約八十萬人,出動飛機高達2957架次。解放軍參戰部隊華東野戰軍十六個縱隊,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連同華東軍區、中原軍區地方部隊共約六十萬人。戰役中共消滅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前進指揮部及其所指揮的五個兵團部,二十二個軍部,五十六個師、一個綏靖區,正規軍連同其他部隊共555099人,約占其參戰兵力的69%,其中俘虜320355人,斃傷171151人,投誠35093人,起義改編28500人。國民黨以上高級將領被俘124人,投誠22人,起義8人。以上戰果還不包括其潰散和逃亡人數。主要繳獲有火炮4215門,輕重機槍14503挺,長短槍151045支,飛機6架,坦克裝甲車215輛, 汽車 1747輛,馬車6680輛,炮彈120128發,槍彈2015.1萬發。
解放軍陣亡25954人,傷98818人,失蹤11752人,合計136524人。敵我損失比為4.06:1。武器裝備損失計有坦克1輛,山炮、野炮、榴彈炮共34門,迫擊炮、步兵炮共219門,擲彈筒26具,輕重機槍1884挺,長短槍14588支,各種炮彈679943發,各種槍彈2014.9萬發,炸葯(缺雙堆集戰場統計數字)97025斤。在大決戰的三大戰役中,淮海戰役解放軍的傷亡最大,超過其他兩次戰役傷亡的總和,佔大決戰總傷亡的53.8%,各種武器的損耗和彈葯的消耗也最大,其中火炮損耗占總損耗的48.6%;長短槍損耗占總損耗的69.4%,輕重機槍的損耗占總損耗的61.8%,炮彈的消耗占總消耗的68.7%,子彈的消耗占總消耗的62.7%,炸葯的消耗占總消耗的57.4%。殲敵總數則最多,占總殲敵數的35.8%,繳獲則最少,淮海戰役的激烈可見非同一般。
其中華野殲敵約44萬,約占淮海戰役殲敵總數的80%;華野傷亡約9.1萬,約占淮海戰役解放軍總傷亡人數的67%。
戰備損失
一場巨大的戰役,除了指揮得當,三軍用命,還有一個關鍵要素是後勤保障。在解放戰爭中,共產黨方面並沒有現代化手段保障戰役後勤,但把人力保障發揮到了極致。如果說劉陳鄧粟譚組成的總前委在戰役組織指揮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那麼擔負主要後勤保障工作的華東局、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後勤部在組織後勤工作方面的成績也不容抹殺。這裡面華東局書記、華東軍區政委和華野副參謀長兼後勤司令部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前委委員、豫皖蘇 財經 辦事處主任(後任第三野戰軍後勤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劉瑞龍是後勤工作的主要指揮者。在戰役期間,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極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戰爭。這四省共出動民工543萬人,其中隨軍常備民工22萬人,二線民工130萬人,後方臨時民工391萬人;擔架20.6萬副,大小車輛88萬輛,挑子30.5萬副,牲畜76.7萬頭,船隻8539艘;籌集糧食9.6億斤,運送到前線的糧食4.34億斤。[21]
民工的支前是戰役中最動人心弦的一幕。到了戰役的第三階段,參戰兵力與支前民工的比例高達1:9。這種空前浩大的人力動員,解放區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承受能力,如民工支前負擔最重的魯中南區,以第六分區的統計為例,該區共出動49萬民工(常備民工17萬,臨時民工32萬,許多臨時勤務尚未計算在內)占其總人口300萬的16%以上。按慣例,人民負擔戰爭的人力一般不能超過總人口的12%,即八個人中抽一個民工,除去老弱婦孺,幾乎是動員了全部的青壯年男性,而此次動員的民工高達總人口的16%,可以說超出了最高的負擔界限。而永城、夏邑、宿縣幾乎是全民動員。人民提出的 口號 是「傾家盪產,支援前線,忍受一切艱難,克服一切困苦,爭取戰役的勝利。」
很多關於淮海戰役的文學影視作品都強調了人民戰爭和民工支前的極端重要性,包括電影《淮海戰役》、《車輪滾滾》,小說《百合花》等。
戰役檢討
淮海戰役是解放軍在兵力、裝備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同國民黨重兵集團展開的決定性的戰略決戰,最後以解放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解放軍在兵力、裝備都不佔優勢,戰場情況復雜多變的條件下,能取得如此輝煌的勝利,是中央軍委、總前委的正確決策,華野、中野的密切配合,指戰員的英勇作戰,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援的結果。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跡,八十年代,美國西點軍校專門派出考察團來到淮海戰場舊址進行實地考察,對這一結果的評價是「不可思議」。國民黨失敗的原因是統帥部的決心一變再變,各兵團互不配合,最主要最關鍵的原因是國民黨政府失去了人心。對於這一戰役,作戰雙方對勝敗的原因都進行過總結。
國民黨軍方面,徐州剿總司令劉峙認為此次戰役,戰略之失敗多於戰術,戰術之失敗多於戰斗。他總共列舉了十三條失誤,主要有:對進退大計,遲疑不決,結果臨時應戰,而不是有計劃、有準備的會戰,以致形成兵力、態勢上的劣勢;顧慮長江與淮河防務,結果處處顧慮,處處薄弱,以致分散了兵力;戰區間協同不良,兵力轉用欠靈活,尤其是黃維兵團未能及早東進參戰,失去戰機;杜聿明放棄徐州,本屬冒險,卻不能發揮勇敢果斷精神,以迅速的行動擊破共軍,以致陷全軍於危殆;各部隊長個人之間,平時精神上有隔閡,戰時不能有效協同,以致雖有大軍,也難發揮最大合力。
國民黨統帥部戰後檢討說:失敗的主要原因,乃為戰略錯誤,其次為戰術缺乏改進,難以支持戰略。其他如持續戰鬥力之保持,戰鬥力統合發揮及反情報等方面,均有重大錯失。
共產黨方面,1949年1月20日主將粟裕在華野前委擴大會議上指出,淮海戰役的勝利,有中央軍委、毛主席、總前委的正確領導,後方黨政軍民的全力支援,各兵團、各兵種的協同作戰,到會各同志機動靈活的指揮,全體指戰員不辭辛勞的英勇作戰。
陳毅在1951年2月11日會見蘇聯駐華大使尤金時,介紹淮海戰役情況,概括說明決戰勝利的原因:一是敵人錯誤判斷,認為我們沒有力量,不會集中兵力與他決戰。二是在戰役戰術上分批分割殲敵,主要以近戰夜戰,發揮我們的長處。三是龐大深厚的民力支援,實際上成為五百萬對八十萬,充分發揮了人民戰爭的威力。四是戰役過程很艱苦,好比鈍刀切脖頸,難以一下把敵人殲滅,是靠戰士勇敢、獻身精神和天才的創造力來完成戰略戰役上的正確決策。五是發揮了政治攻勢的作用,在戰役中敵軍有五個師起義,一個師投誠。在俘虜政策上,實行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對敵人實行分化。在這些原因中,人民的支援才是勝利的根本保證。正如中野在《雙堆集作戰總結》中所說的,作戰中的物資供應,是達到較圓滿之要求的,無論在糧食彈葯的接濟,還是醫療救護等方面,都未感到意外的特殊困難,這是此次作戰勝利的有力保障,沒有這種保障,要想取得這次作戰的勝利,是無法想像的。陳毅對尤金特別強調,五百萬支前民工,遍地都是運糧食、運彈葯、抬傷員的群眾,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優勢。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淮海戰役是一場真正的人民戰爭,淮海戰役的勝利也真正是人民的勝利。
『肆』 全面展現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電影
全面展現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電影是《大決戰》
相關介紹:
《大決戰》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關於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的系列電影,分為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三部,三部電影以宏偉逼真的氣勢再現了解放戰爭中三次決定性的偉大戰役。
《大決戰》三部曲作為中國電影史上最為恢弘的戰爭史詩,在電影、軍事、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套電影全景地展示了那場決定中國命運的偉大決戰。
(4)淮海戰役電影演員李吶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1.遼沈戰役:
1948年3月,為適應解放戰爭形勢的發展需要,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離開陝北,來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與劉少奇、朱德率領的中央工作委員會相會合,在這里共同指揮南北兩線五大戰場。
2.淮海戰役
在遼沈戰役打響的同時,劉伯承、鄧小平、陳毅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著手策動淮海戰役。
3.平津戰役
1948年秋,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以防守平津的重要意義說服了蔣介石,將自己所指揮的60萬軍隊留在了華北,並取得了國民黨在華北的黨政軍及經濟大權。
『伍』 急求渡江偵察記(1974)王惠和吳喜千等著名演員聯手主演的百度網盤高清視頻在線觀看
《渡江偵察記》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DJzgrnbzE05-nC-vmfgp9A
導演:湯化達/湯曉丹
編劇:高型
主演:王惠/吳喜千/張金玲/陳述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75-01-01(中國大陸)
片長:114分鍾
該片講述了淮海戰役後,解放軍某部為配合大軍渡江作戰,派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李連長與吳老貴、周長喜、小馬、楊威等戰士,乘夜色偷渡,至江南白馬山區與游擊隊長劉四姐接上關系。翌晨,敵人發現江防有疑,令情報處長會同保安隊長侯登科率人馬搜捕。吳老貴喬扮敵軍官,巧妙地通過封鎖線,擊斃侯登科。
『陸』 平津戰役演員表
平津戰役演員表如下:
1、古月 Yue Gu演員 Actor (飾 毛澤東)代表作: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2、蘇林 Lin Su演員 Actor (飾 周恩來)代表作: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3、馬紹信 Shaoxin Ma演員 Actor (飾 林彪)代表作: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大進軍——南線大追殲。
4、魯繼先 Jixian Lu演員 Actor代表作:大宅門三國演義歡天喜地七仙女。
5、史崇仁 Chongren Shi演員 Actor代表作:西遊記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6、趙恆多 Hengo Zhao演員 Actor (飾 蔣中正)代表作: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7、李定保 Dingbao Li演員 Actor代表作:雍正王朝阿Q正傳大決戰之遼沈戰役。
8、徐光明 Guangming Xu演員 Actor/Actress (飾 陳長捷)代表作:大明王朝1566大決戰之平津戰役太行山上。
9、里坡 Po Li演員 Actor代表作:西遊記三國演義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10、智一桐 Yitong Zhi演員 Actor代表作:霸王別姬狗十三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11、江化霖 Hualin Jiang演員 Actor/Actress (飾 郭景雲)代表作游瞎敏:大秦帝國之裂變飛越老人院長江圖。
12、張安安 An'an Zhang演員 Actress (飾 江青)代表作: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13、高發 Fa Gao演員 Actor (飾 耿飈)代表作:大宋提刑官漢武大帝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14、趙曉明 Xiaoming Zhao演員 Actor (飾 徐向前)代表作:西遊記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
15、吳志遠 Zhiyuan Wu演員 Actress (飾 宋美齡)代表作: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神喊平津戰役。
16、陳紅梅 Hongmei Chen演員 Actress (飾 傅冬菊)代表作:小歡喜大決戰之平津戰役唐山大地震。
17、吉葉墨 Guillermo Danino Ribatto演員 Actor (飾 司徒雷登)代表作: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重慶談判。
18、楊次禹 Ciyu Yang演員 Actor (飾 李宗仁)代表作: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19、文亳 Bo Wen演員 Actor (飾 張東蓀)代表作:大決戰之平津戰役上海探戈重慶談判。
20、戈文義 Wenyi Ge演員 Actor (飾 楊成武)代表作:大決戰之平津戰役杜鵑聲聲平江起義。
21、薛勇 Yong Xue演員 Actor (飾 劉仁)代表作:天道蒼穹之昴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22、路希 Xi Lu演員 Actor (飾 任弼時)代表作: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23、周貴元配音 Voice (配 毛澤東)代表作: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24、魯非 Fei Lu演員 Actor (飾 顧祝同)代表作: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聊齋。
25、葉慶林 Qinglin Ye演員 Actor (飾 湯恩伯)代表作:大決戰之平津戰役開國大典決戰之後。
26、謝鋼 Gang Xie演員 Actor (飾 蔣緯國)代表作:赤壁(上)赤壁(下)建國大業。
27、趙敏芬 Minfen Zhao演員 Actress (飾 宋慶齡)代表作:神枝藍宇還珠格格第二部鐵齒銅牙紀曉嵐。
28、郭法曾 Fazeng Guo演員 Actor (飾 劉少奇)代表作:大宋提刑官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
29、劉懷正 Huaizheng Liu演員 Actor (飾 朱德)代表作: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30、秦昭 Zhao Qin演員 Actor (飾 蔣經國)代表作:三國演義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
31、李金水 Jinshui Li演員 Actor (飾 林伯渠)代表作:西遊記大決戰之平津戰役開國大典。
32、梅葆玖 Baojiu Mei演員 Actor (飾 梅蘭芳)代表作:梅蘭芳大決戰之平津戰役北京記憶。
『柒』 亮劍演員表
《亮劍》是由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陳健、張前執導,都梁、江奇濤編劇,李幼斌、何政軍、張光北、張桐、童蕾、王全有、由力等聯袂主演的戰爭題材劇。
1、李雲龍演員李幼斌:曾在紅四方面軍任團長,八路軍時任129師直屬獨立團團長,解放戰爭時任中原野戰軍新二師師長。解放後調任福建省軍區某海防軍軍長。1955年去南京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繼續擔任該軍軍長授少將銜。
2、趙剛演員何政軍:曾是燕京大學學生,為人坦率,是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抗大學習。
1938年任八路軍129師386旅獨立團政治委員,與李雲龍一路磕磕碰碰可仍然相處默契。淮海戰役期間任華東野戰軍11縱2師政治委員、2縱副政委兼縱隊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3、楚雲飛演員張光北:國民黨將領,黃埔5期畢業生。在抗日的時候,曾與八路軍協同作戰,那時在多次與李雲龍配合交手的過程中,他對李雲龍產生了敬佩之情。
但是敬佩歸敬佩,在後來國共開戰兩人成為敵人之後,他們又多次在戰場上血光相見,彼此都是毫不留情地要把對方徹底消滅。
(7)淮海戰役電影演員李吶擴展閱讀:
亮劍男主角詳細介紹:
李雲龍是八路軍一個獨立團團長,他獨特的戰術指揮,消滅了驕橫的日軍山崎大隊。李雲龍又會同國軍358團團長楚雲飛闖進日軍重兵把守的縣城,守備部隊全軍覆滅,李雲龍和楚雲飛在晉西北因此名聲大噪,並成為好友。
抗戰勝利,李楚二人又相逢在淮海戰場,這次交手兩人差點同歸於盡。解放軍女護士田雨獻出自己的血液挽救了李雲龍,兩人也因此結婚。金門戰役失敗,李雲龍部開進山區,在蘇聯教官的執教下,為解放台灣,開始訓練叢林作戰的部隊。
朝鮮戰爭爆發,李雲龍屢屢向上級請戰,沒被批准,反而接到去南京軍事學院學習的通知,於是他的野戰經驗得到了理論的升華。李雲龍畢業回到老部隊,組建我軍第一支特種部隊,梁山分隊,在後來新中國建設中屢建奇功。
『捌』 電影淮海戰役黃維扮演者
國民黨將領黃維的扮演者是郭碧川
角色簡介:黃維(1904年-1989年),字悟我,出生於江西貴溪一農戶家庭。黃埔一期,參加淞滬會戰、武漢保衛戰、緬甸反攻等,在抗日戰爭中立下赫赫功勛。在淞滬會戰號稱「血肉磨坊」的羅店戰役中表現神勇[1] 。曾任十二兵團司令長官,俗稱「黃維兵團」,在淮海戰中兵敗被俘。1975年,作為最後一批戰犯被赦,後任政協委員致力於軍史研究。1989年3月20日,黃維因心臟病突發,在北京逝世,終年85歲。
劇情簡介:劉伯承、鄧小平、陳毅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著手策劃淮海戰役。11月6日,淮海戰役打響。華東野戰軍及時切斷正向徐州收縮的黃百韜兵團的退路,並將其包圍在徐東碾庄圩地區。同時,中原野戰國攻戰了軍事重地宿縣,切斷了徐州劉峙集團的陸上退路。蔣介石調杜聿明回徐州作戰,敵人幾路兵團雲集逼近徐州,淮海戰役形勢異常嚴峻。國共雙方統帥鬥智斗勇,頻頻調兵遣將,經過十幾天的激烈戰斗,黃百韜兵團被殲,杜聿明集團被圍困,黃維兵團全殲。蔣介石雖多方設計救援杜聿明集團,但終因軍無鬥志,終致全軍覆滅,具有決定意義的淮海戰役大獲全勝
演員基本信息
郭碧川,影視演員、導演、朗誦藝術家。1955年出生。一個偉岸的東北漢子,是當前影視圈裡少見的理想主義者。原名郭樹森,出生於黑龍江綏化縣。1969年考入黑龍江軍區文藝宣傳隊,1974年考入長影任演員。1976年後,他出演了《芒果之歌》、《新航線》、《風雲島》等影片。他邊拍戲邊讀書,不斷提高自己。之後,他在《紅牡丹》、《沙鷗》、《大澤龍蛇》等影片中的演出,受到行家的賞識,並被香港導演許鞍華選中,出演了《書劍恩仇錄》。他還參加了多部電視劇的演出,並發表了電影文學劇本。導演了《傑桑·索南達傑》等影片。
『玖』 電影大決戰淮海戰役丁小二扮演者是誰
尹元章 出生於:1966.8 職業:演員 身高:180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連雲港班 公司:現是北京聖桃源文化經紀有限公司簽約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