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70%左右,剩下歸製片方,導演怎麼分配給其他人就是內部商定了,演員死工資,票房和他們沒關系
『貳』 電影是不是幾億票房導演就賺幾億
不是。電影又不是導演投資的,他哪能賺那麼多。
一部電影的票房一般要分給院線方、製片方、繳納稅款等等,好幾方人馬分割的。
看看影史單片票房第一人詹姆斯·卡梅隆,自己做導演,還兼任編劇和製片人,最後靠這部27億美元的電影掙了3.5億美元,其它的大頭被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以及全球各地的院線方拿走。
『叄』 中國導演哪個票房最高
NO.10陳凱歌。早年的陳凱歌仍是挺有才調的,僅僅《霸王別姬》一部影片吃了一輩子,勉強上榜。
NO.9王家衛。王家衛的個人風格極端顯著,一部《東邪西毒》夠他享用一輩子的美譽,後期的《一代宗師》都很不錯。喜歡的會很喜歡,不喜歡的都想打死他,由於他太能裝逼了,裝的一手好逼。
NO.8徐克。徐克的導演才華毋庸置疑,早年的《新龍門客棧》《笑傲江湖》《黃飛鴻》至今沒人能跨越,將特效片做到了極致,當之無愧的大導演。
NO.7馮小剛。說實話,馮小剛前期的幾部作品拿不上世界舞台,也算不得牛逼。後期的《甲方乙方》肯定稱得上大師級著作,票房號召力極強,可是世界知名度不高。
NO.6姜文。姜文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早年的成名作《讓子彈飛》是能夠和《霸王別姬》《活著》比美的,後續乏力,拍照的商業片票房不錯,口碑不可,《一步之遙》讓其名聲跌入谷底。
NO.5周星馳。說實話,周星馳的導演才能及導演才華,並不差勁於姜文馮小剛,早年的喜劇著作盡管家喻戶曉深受喜歡但稱不上牛逼,直到《功夫》的出現,周星馳得到提高,這部影片,是能夠排在華語片前五的。世界影響力略微差勁,更未在世界上獲過啥大獎,歸納排在第五。(我個人是想給他排第一的,因為我喜歡他的大話西遊系列)
NO.4楊德昌。楊德昌在世界影壇享有盛譽,《牯嶺街少年殺人事情》深入反映了台灣的社會現狀,相當於史詩級巨作,獲第28屆台灣金馬獎最好著作獎。2001年著作《逐個》取得戛納影片節最好導演獎。2007年取得台灣金馬獎終身成果獎。
NO.3吳宇森。吳宇森是為數不多的成功打入好萊塢的我國人導演,2010年取得第67屆威尼斯世界影片節終身成果獎,可見其著作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早年的槍戰片直接成果了周潤發等巨星,在好萊塢拍照的商業片相同深受世界社會好評。
NO.2張藝謀。不管怎麼說,張藝謀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師級導演,在國內無人對抗,那幾部爛片徹底掩蓋不了其變成最巨大的導演的現實,一部《活著》,足以名留世界影史,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皆為我國榜首。(確實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NO.1李安。李安是我國人世界中,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導演,也是在世界上獲獎最多的導演。一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深入拷問了人道,洋溢著人道主義精神,三座奧斯卡的成果,世界級大獎簡直拿遍,排行榜首,當之無愧,沒有爭議。
中國娛樂圈票房最高的導演排行,馮小剛第二,第一名眾望所歸
NO.10:郭敬明
『肆』 一個電影票房的錢,跟導演有什麼關系,是給導演錢還是怎麼樣
電影票房的錢是分給影院公司和投資方的,導演一般只拿固定薪水。具體合同有可能導演有分成,或者導演參與投資也會有分成。但是票房打到一定程度,導演會有獎金。還有就是導演如果按期完成電影(包括後期製作),導演也會有獎金。
『伍』 中國電影票房(全球票房)過三億的導演有哪些
姜文 讓子彈飛 7.3億 馮小剛 唐山大地震 6.7億 非誠勿擾1和2 黃建新 建國大業 馮小剛 非誠勿擾2 黃建新 建國大業 4.4億 吳宇森 赤壁-上 這是內地過三億人民幣的 按美元算沒有過3億的 最高是2.13億美元的卧虎藏龍
『陸』 周星馳導演的電影票房分別都是多少
《功夫》全球票房一億美元,票房分布如下(美元為單位)
亞洲(約7000萬)佔70%
內地2000萬
香港800萬
台灣650萬
日本1650萬
韓國600萬
星加坡250萬
馬來西亞250萬
泰國200萬
印度150萬
印尼100萬
菲律賓75萬
其他票房在50萬元以下的亞洲地區(約200萬)
北美(1800萬)佔18%
美國1700萬
墨西哥100萬
歐洲(1200萬)佔11%
法國250萬
英國250萬
德國150萬
西班牙150萬
義大利100萬
俄羅斯100萬
其他票房在50萬元以下的歐洲地區(約200萬)
澳洲(100萬)佔1%
《少林足球》全球票房4200萬美元,票房分布如下
亞洲(約3500萬)佔84%
香港800萬
日本2000萬
韓國450萬
其他亞洲地區估計約200萬
歐洲(約600萬)佔15%
法國300萬
英國150萬
義大利150萬
德國5萬
北美(50萬)佔1%
美國50萬
結總
功夫∶亞洲票房7000萬(70%)占約七成,歐美3000萬(30%)佔三成
少足∶亞洲票房3500萬(84%)佔八成半,歐美 700萬(16%)佔一成半
由此得知,周的票房很大部份是由亞洲頁獻,"保守估計"《長江》只要保持《功夫》在中、港、台的票房,已能進帳3500萬
香港800萬(幾乎毫無懸念,只看他能不能破《功夫》的記錄)
內地2000萬(自《功夫》後三年,內地百物騰貴,基本上~各電影的票房數字也隨著物價,一路上揚)
台灣650萬(本來有點擔心這個冷卻了的市場,但《色戒》的出現......已沒有了這個顧慮)
韓國5、6百萬(《功夫》在韓企得穩,不承問題)
日本1600-2000萬(《功夫》在日不及《少足》的票房,但也維持在1600萬的票房,所以《長江》在日本很難出現水土不服的現像)
這裏加起來已有約6000萬的進帳,再加上其他亞洲地區,7000萬不成問題
在歐美方面,就算票房失利,沒有《功夫》3000萬的成績,跌到只有1000萬的進帳,《長江》的全球票房也可達到8000萬
『柒』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
『捌』 電影的票房是不是全都歸導演
一般情況下
票房的55%歸製片方所有,剩下的歸院線所有。
導演是拿錢辦事的,演員也是,當然也有導演演員等參股或者參與分紅的,那另外算
如果有用,希望能採納
『玖』 中國導演一部電影能分票房收入的多少
不是直接分票房收入。票房收入是電影院的票房收入,電影院一般站六層。剩下四層才是製片方的收入。然後導演再根據製片方的收入分成。一般一線大導演能分到收入的百分之3
『拾』 電影的票房,最後落到導演手裡的是多少
1、一般來說,票房由製作方、發行方、國家(通過稅收和電影發展基金)、電影院等幾方分成。
2、其中電影院分50-60%是絕對大頭。而導演一般不直接參與分成,而是通過製作公司來分成,一般導演都有自己的公司,例如無盡的登峰國際、馮小剛的東陽美拉等。
至於導演拿多少,要看當時定下的份額。但是一般的導演都有不菲的份額,要不怎麼肯努力拍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