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是江郎才盡還是內涵太深,人們沒有理解
頂著周星馳的頭銜,這部電影在還沒上映之前就掙夠了觀眾的眼球,甚至被評為最值得期待的華語電影!但是當電影真的上映的時候,大部分觀眾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是失望,豆瓣5.7的評分,甚至都不及格,當中還有很多事是星爺的死忠粉,賣的情懷分,如果不是這樣,這部電影真實的評分估計還會更低!
星爺的電影一貫走的都是無厘頭 搞笑 風格,在讓觀眾爆笑的時候,又給人很深刻的思考,當然這部電影同樣繼承了星爺一貫。懷揣電影夢的群演,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堅持不懈,在劇組受到別人的欺負,回到家父母不理解,最後還被男朋友拋棄,最後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電影出來後很多人反應這部電影在抄冷飯,在賣情懷,但是我認為之所以網上罵聲一片,一方面是現在的觀眾對這類電影的審美出現了疲勞,另一方面觀眾對星爺的期待太高,當現實與期待出現差距的時候觀眾只能用這種方式發泄不滿的情緒!但是仔細品味,我認為這部電影還是有周星馳想表達的東西!
這部電影反應了一個很真實的 社會 ,群眾演員無論多麼賣力也不會被人看到,而那些大牌演員不論演技多麼的不好,也還是被許多人追捧!我們不止一次看到新聞報道,某大牌明星演技不好,一部電影全程替身,卻輕輕鬆鬆拿走幾百上千萬,台詞不用背,只要說1234就可以,更有甚至直接後期P圖,這就是現實 社會 !
在這部電影中就很明顯得出現了對比的差距,王寶強飾演的馬克是一個童星,名副其實的大牌但是他們卻毫無演技,而鄂靖文飾演的如夢卻是一個有夢想有演技小演員,為了生存,夢想堅持!兩個人之間的遭遇和生活形成了羨慕的對比,該如何面對生活這個問題就值得思考了!和所有關於夢想的電影一樣,故事的結尾一定需要一個圓滿的結局,這才顯得正能量,星爺最後也落入了這種俗套!
在這部電影中除了對現實 社會 的諷刺,還有關於友情、親情和愛情!
在劇中如夢和小米原本是朋友,兩個人落魄的時候住在一起,沒想到小米一夜之間爆紅,於是這對昔日的好友就變成了陌生人!我們有多少人經歷過這樣的友情,可以共苦卻做不到同甘,曾經一起吃泡麵的日子也很開心,那一句「不熟」,徹底給這段關系畫上了句號!
在這部電影中,父親對如夢的愛讓很多人落淚!父愛如山,父親在生活中往往扮演很嚴厲的角色,但是他們卻總是在背後默默的保護兒女。父親不願意女兒當演員,並不是不女兒的夢想,他是害怕女兒受苦,當如夢真的堅持不懈的時候,父親永遠是最支持她的那個人!
和所有陷入愛情里的女孩子一樣,如夢也被愛情沖昏了頭腦,她一直以為查理是他的白馬王子,她為這段愛情付出了所有,最後卻被拋棄了!當如夢知道查理騙她的時候,她還是把所有的積蓄都給了這個渣男,那一刻她的心真的死了,如夢的付出真的讓人心痛!
我認為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不要簡單的把它當成一部周星馳的喜劇,更多的是一部諷刺現實題材的電影,如果換一種角度去看,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觸!15年前周星馳剛拍《大話西遊》的時候,觀眾也不能理解周星馳,毫無劇情的無厘頭,但是幾年之後多少人又被感動得流淚!曾經忍受了多少罵名,就能承受多大的贊美!
這部電影之後,很多人認為星爺已經江郎才盡了,為了圈錢已經沒有底線了!但是我一直以為,星爺是一個有內涵有故事的人,從 社會 底層的小人物,到現在 娛樂 圈無人可以撼動的地位,他看過的經歷過的比我們都多,他看待 社會 看待人生的角度別具一格,也許多年以後,觀眾才會理解星爺的用心良苦!
《新喜劇之王》的唱衰應該要從《西遊降魔篇》說起
2013年農歷年末《西遊降魔篇》可謂是真正的萬萬眾矚目下上映,首次頂著周星馳名號卻沒有周星馳參演的電影大賣12.5億。眾主演群演均奉獻了諸多笑料。甚至讓劇中的龍套演員張美娥火了一把。不得不說周星馳三個字的影響力
但是相信看過諸如《少林足球》《回魂夜》《唐伯虎點秋香》等等電影的影迷開說
西遊降魔篇終究是少了點什麼。即使文章已經有非常好的表現,但周星馳的表演法終究是周星馳的。縱觀以前的影片笑點百分之70發生在周星馳所扮演的角色之上。或是與人對戲或是自己一個人擱在那裡就足夠 搞笑 。配角群演還能佔百分之30
而西遊大部分笑點並不是發生在由文章飾演的唐僧身上。說實話我現在記憶最深的反倒是羅志祥。我想這是不是就是西遊少了的那點什麼?
如果《西遊降魔篇》是引子,那麼《美人魚》就是周氏喜劇衰落的正文。即使他票房高達30多億。
不馬後炮的說,當時看到這片名我就在想這題材他會怎麼去發揮其特色?事實證明《美人魚》確實不好笑,相對的說。這電影掛個其他人的名號我會覺得更好
想起王晶分析周星馳為什麼不演了的時候說過這么一句話「到了他那個年紀,不說有沒有體力那些,他是不願意繼續在熒幕上像個傻子那樣去表演的」
是啊,星爺今年58了。重點已經不是單純的能不能演了,想不想演了。而是一個快60的人他還有沒有他自己那顆無厘頭的「心」了?
即使他有,那他的思維,靈感又是否如30年前那般?縱使他巔峰時期,依然是與王晶,李力持,劉鎮偉,吳孟達以及眾多的配角共同創造了一個個經典。那時的他們是在一個次元里,靈感間的碰撞激發出更多的靈感。
現如今這些人早已與他生隙。又想起偶爾看到的小道消息,說星爺選角總是別樹一幟,他是不是在找那個能走進他次元的人?而他自己又是不是還在那個次元里?
就像美人魚洗地的說辭,這是一部主旨宣傳環保的電影
跑題了
《新喜劇之王》可以說是含著淚啃下的,我想不起在那裡我笑了。鄧超吃雞?羅志祥噴墨?還是開場那段博物館一日游?反正王寶強那段只是尷尬。TMD還串到美人魚去了,但我不想刪了這幾句。我既然只記得張全蛋與如夢的感情戲,如夢淋著雨騎車,結局莫名其妙的變成女主角了。
如夢真的就是如夢。不像尹天仇,他是一個演員,這句話是他的生命。
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是江郎才盡?還是內涵太深,人們沒有理解? 《新喜劇之王》上映之後,票房一片唱衰,甚至有影迷去看了電影之後,說周星馳江郎才盡,只能吃老本,靠情懷,而在國外市場的票房卻是一片大好,我一直認為星爺是喜劇天才「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也不只是說說的,到底是星爺老了,才華耗盡,還是我們在經歷了 社會 上的種種,人們變得浮躁,再也不能以原來的心境去看電影了呢?
根據網路上的資料,《新喜劇之王》海外票房(指東南亞地區)累計1100萬美金,內地票房是6.2億。若數據准確無誤總票房則是7億多點,這點成績相對於同期的電影來說實在不夠看。
同期位居第一名的《瘋狂的外星人》22億,第二名的《流浪地球》19億,《飛馳人生》14億,按周星馳的個人號召力來說,不說墊底排名上前三應該是期望中的,只是變成了一種失望。
曾經,網路上傳的最多的是差星爺一張電影票,但是當這部帶著懷舊之作問世時,真正觀影時,發現尷尬症就犯了,片中為了 搞笑 而 搞笑 ,沒由頭的拿著以前的橋段生搬硬套,觀影者是很現實的,看電影就是要舒服和開心,總不能假裝開心吧,所以最終是一邊說著欠星爺一張電影票,一邊買了其他電影票樂呵去了。
情懷不可怕,就怕拿著情懷去綁架觀眾,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情懷,但更多的則是把以前的飯菜換了個包裝,再回鍋重新炒一遍,但是味道卻是變了,畢竟亂燉也要講究食材的新鮮和搭配恰當,否則則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我個人很喜歡周星馳演的《大話西遊》,也喜歡他導演的《功夫》,但是這部電影即使拿情懷說事,也提不起喜歡的態度,畢竟人要對自己誠實,假裝喜歡還做不到。
正如那句我養你,放在《喜劇之王》中讓人感動莫名,配上張美女的眼淚效果更佳,讓人感嘆人生不易,愛情不易。而放在後者《新喜劇之王》中卻讓人尷尬無比,好比吃飯中看到菜葉下面竟然還躲藏著一隻蒼蠅。
無關浮躁與心境,而是看導演是否帶著誠意去拍一部好電影,講述一個好故事。
B. 新喜劇之王周星馳參演嗎
電影《新喜劇之王》中,周星馳並沒有參與,他只擔任編劇和導演,該影片由王寶強、鄂靖文領銜主演,講述的是女主如夢出身平凡,但卻有一顆演員夢想的心,並為此付出行動和努力,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
周星馳的《美人魚2》原本定檔在大年初一,但因製作需要花費很久,時間很緊迫,於是最後決定先上映《新喜劇之王》。周星馳沒有參演這部電影,很多觀眾都感到挺失望的,不過由周星馳執導的電影一定不會差,並且男主由王寶強擔任,他與影片中主人公的經歷很像,講述的是從一個土根到明星的成長過程。
雖然星爺的年齡大了,但他對演戲的熱情從未退卻,對拍攝影片的要求也非常認真。星爺的白頭發逐漸增多,現如今的他很少出演電影作品,主要擔任導演和監制。想當年,星爺和張柏芝主演的《喜劇之王》至今還是一部經典,而《新喜劇之王》也給大家帶來諸多的驚喜。
《新喜劇之王》是一部很勵志的電影,女主和男主雖然是小人物,但卻擁有一個平凡的心,即使被嘲笑,即使努力無果,但他們從未放棄,每一個場景都能投射出生活中每個人的影子,令人分外感動。
C. 王寶強鞠躬感謝周星馳,星爺用4字回應,卻打臉半個娛樂圈明星,他說了啥
周星馳,這個長在笑點上的男人,用獨特的「周氏幽默」滋養了幾代人。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的他,並不像影視劇里那麼瀟灑和快樂,在更多的時候他要面對的是苦難和非議。而也正是這些經歷,更能讓他懂得「苦中作樂」的感受,進而拍攝了一部部值得推敲的佳作。
總結因為一部電影,讓兩個「草根」相遇,這不是巧合,而是心之所向。
在星爺的電影里,你會看到很多的小人物有著豐富的人生和因緣際會,無論是哭也好,還是笑也罷,都是鮮活而生動的生命。
有人說,拍了《新喜劇之王》的周星馳已經江郎才盡了,而實際的情況可能是你不懂他而已!
D. 「其實啊,我是一個演員」關於翻拍的《新喜劇之王》,我有話說
那一年的柳飄飄還在一邊織著毛衣一邊對晚回家的尹天仇破口大罵。
那一年的尹天仇還穿著九分褲跑到街道上扭捏著身子說「我養你啊」...
有人說,《喜劇之王》這部電影,小時候看覺得是喜劇,現在看來是悲劇。
周星馳曾說:「我以為我拍了很多悲劇,可是拍出來你們都覺得那是喜劇。」
是啊,如果有一天小丑哭了,你會不會覺得他在 搞笑 ?
星爺的《喜劇之王》,相信在很多人心中都占據著很高的地位。
也許在普及度上遜於《大話西遊》,誇張及 搞笑 指數更是可排在倒數,但這卻是他目前為止最動人的影片。
而更為重要的是,它不可取代。
相信大家也聽到了《新喜劇之王》將於2019年大年初一上映的消息。
不禁納悶,好幾部經典港片因為拍續集的問題被罵的狗血淋頭,為什麼還要對影迷心中的豐碑動刀?
而且,據說這次還是星爺想要重啟這個IP。
更讓人覺得不能接受的是,星爺並不出演。
導演換為邱禮濤,周星馳只擔任監制,王寶強飾演男主,姚晨飾演女主,鄂靖文、張全蛋、林允也將參演。
盡管因為女主的問題一直鬧的沸沸揚揚,但男主角基本上確定就是王寶強。
這要真像微博說的是王寶強來演,那哪兒是《喜劇之王2》啊,分明就是《喜劇之王二》啊
沒有貶低王寶強的意思,他的演技是不用擔心的。
但是並不是演技好就能勝任所有角色,《喜劇之王》雖說算是一部星爺在演藝圈打拚的半自傳電影,但是這種獨有的星爺情懷卻是無可替代的。
就像之前宣傳的定於19年賀歲檔上映的《美人魚2》因為動用了大量特技後期製作耗時費力,所以必定要與春節檔擦肩而過。
可能是星爺並不想要放棄賀歲檔,所以啟動《新喜劇之王》,而且要在賀歲檔之前全部完成。
《大話西遊》的殘余價值經過《降魔篇和伏妖篇》後所剩無幾,星爺最終還是走到這一步了。
沒關系,咱們還有新鹿鼎記、新功夫、新食神新、回魂夜可以來...
首先從製作和演員上來看,感覺《新喜劇之王》100%要涼。
「放肆的高聲叫,我快要融化掉,心狂飆,甜蜜正在持續燃燒。」
是我們在《喜劇之王》里最狂熱地愛周星馳的時候。
那是正初出茅廬還沒有出事的張柏芝,那是正在巔峰頂點還沒有眾叛親離的周星馳。
即便是喜劇之王,扒開無厘頭的真相之後原來也是一場悲劇的過程。
沒有奇跡出現而不能咸魚翻身的小人物不得不讓我們和從前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熟悉慣了誇張 搞笑 的觀眾猛然間接受不了背後的故事這種悲情手法嗎
而導致這部本來應該是星爺里程碑的作品卻票房一片慘淡的主要原因。
每次看《喜劇之王》都會想起那個曾經跑過龍套的星爺,總是忍不住心酸的微笑,忍不住憧憬的嘆息...
我實在找不到更好的語言來形容這部真正奠定他在中國電影史上喜劇之王地位的扛鼎之作。
比如說街坊中有一個不穿褲子的小孩,一個抱洋娃娃的女孩,一個用英語唱粵劇的老頭,站在那裡百無聊賴抽煙的大叔...
以及混混幫三人組,聽尹天仇講「痛應該是由內到外再到回內」聽到呆滯。
值得注意的是《喜劇之王》里還有很多老人家的戲份。
洪爺的阿嬤苦口婆心勸孫子不要去打架,被尹天仇解圍說其實是去拍戲,阿嘛好開心,親了孫子一口。
被洪爺嫌棄說:「我一世英雄,被她搞到一臉口水。」
平時對所有人都低聲下氣的天仇這次居然勇敢地回嗆他:「她才是英雄,你不是。」
在《喜劇之王》里,周星馳飾演飽嘗世事辛酸卻仍痴迷於表演的臨時演員尹天仇。
通過這個角色的塑造,周星馳為觀眾展示了他表演才能的另一面:原來笑里也是可以帶淚的。
孤獨的夜晚,狹小的房間,失意落魄的尹天仇。
不知前路如何。牆上那一堆海報,給這黑暗的房間帶來了一絲暖色。
發呆時面對著這些海報,吃飯時也面對著這些海報,因為這些都是他的夢想。
換上試鏡時穿的西裝,打量著鏡子裡面的自己,愁悶又明亮的眼神。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什麼時候,我也可以像牆上海報那些演員那樣出色?"
和星爺之前的電影相比,
戲里的主角沒有了張揚的插科打諢和扮豬吃老虎的巴黎鐵塔倒轉再倒轉,是真的低到塵埃里的芸芸眾生。
我寫不出像樣的影評,唯有記錄自己看片的感想,或喜或悲。
當他原以為終於擁有男主角的演出機會時,結果卻是殘酷的被換角,看到他死抓著劇本不放,一遍遍不放棄的爭取。
那幾幕,是一直深刻於心底的悲痛感。
港產電影的盛行年代,何時認識周星馳,我已不復記憶。
印象中的片段,是中央6套不厭其煩的重播著周星馳的劇場,炎熱漫長的暑期,拌著熒幕上令人發噱的畫面入喉,滿滿的歡笑開心下肚。
我想,所謂「無厘頭式」的周星馳電影,早已養刁了很多人胃口。
一句對白、一個表情,就有一種生活化的笑點。
就像曾看過某段文句,當你稱呼蟑螂為「小強」的時候,無形中,早已被周星馳影響著
他的喜劇,就是讓觀眾在潛移默化中受感染。
所以,在姑且保持期待這部新作心情之前,可以回顧《喜劇之王》這部電影的視聽語言,為什麼它非常優秀?
好像幾乎所有的人說到《喜劇之王》時,都會講到一點:
它將悲劇和喜劇融合到了一起,讓你笑的同時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掉下眼淚,達到了喜劇的最高境界。
也有人覺得這是星爺的自傳,他本來是想講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的,但他實在不好意思,於是就只有在揭瘡疤的時候自嘲一下。
故做輕松,讓大家笑一笑。於是在我們笑過之後,突然覺得這個人好可憐。
試想要是整天在這個荒唐的世界扮一副滿不在乎的嘴臉,大概心裡也會覺得自己變態。
所以當我們聽說演員生活中是抑鬱症,或者直接從高樓跳下,並不感到特別奇怪,他們似乎向這個世界用生命進行一次諷刺。
關於電影本身,其實早已無須贅言,我想談談這部電影對大多數觀眾的影響,或者說,這部電影對人生的意義。
倒不是說它有後者那些電影那般享譽世界的經典地位,而是,它像這些電影一樣,
都具備了一種意味深長的意義 ,並由此影響著觀影者的思想、三觀。
如果說《肖申克的救贖》之於觀眾的意義在於「自由與信仰」;
《當幸福來敲門》之於觀眾的意義在於「堅持與勤奮」;
《天堂電影院》之於觀眾的意義在於「友愛與世界;
那麼,《喜劇之王》之於人生的意義則在於——夢想與堅持
1998年,金凱瑞憑借《楚門的世界》一片展露了他隱藏在那張搞怪面孔下的精湛演技,奪得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1999年,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了《喜劇之王》。
無論在票房數字還是觀眾口碑上,周星馳證明了自己對「喜劇之王」的稱號,可以當之無愧。
和金凱瑞一樣,在跨進角色以後,也許亦是時候以較認真的態度來審視「喜劇之王」的意義,甚至是角色扮演的意義。
於是,《喜劇之王》其實也就是周星馳的 搞笑 版的《戲夢人生》。
由貨真價實的「喜劇之王」來詮釋一個卑微小人物對演戲的執著,總不免讓人感到夫子自道的況味。
街坊福利會的小職員對演技的追求,理論與實際兼備,捧讀大師專著《演員的自我修養》外,更不惜在片場尋求各種角色,但求演戲。
戲份多寡不拘,只要讓他有機會發揮專業的演出水準。
沒有因為際遇而自傷自憐,只有不斷的屢敗屢戰。
在片場被人奚落,連飯盒也沒資格吃,一轉身依然興興頭頭的找演戲機會。
失去電影男主角的機會,在鄉下演野台戲給鄰居看也同樣高興。
此片是周星馳從影以來頗受爭議的作品,蓋因本片雖然是喜劇片,但內容幾乎是一個悲劇。
周星馳1980年出道時一直只能在電視台跑龍套,跑了8年龍套才有機會轉戰電影。
諸如片中主角尹天仇對只有幾秒鍾的鏡頭仍試圖與導演溝通自己的演法,
或是受導演批評死來死去都死不了、浪費劇組時間與底片等情節。
都是來自周星馳對自己早期演藝生涯的體會
所以有人說這是周星馳半自傳體的作品是不無道理的,只有自身經歷過才會有這樣真切的感受。
他每天都去劇組跑龍套,即使霞姨對他三令五申也仍然不放棄要找一個小小的角色。
他每天都翻開斯坦尼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合上書本後的他顯得格外平靜。
他每次都會耐心的告訴罵他是「死跑龍套」的人說:「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我們可以看到他在狹窄出租屋裡,靜默的看著貼滿各色演員的小牆壁若有所思;
可以看到他在若無其事的社區里自顧自的思考著如何排演話劇;
可以看到他在片場像個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連管盒飯的大叔都看不上他;
可以看到他對自己心愛的女人滿懷說不出的愛與苦悶...
沒有太多的悲與喜,沒有太誇張的挫與敗,但誰都可以看到這其中的艱辛與不易。
在《喜劇之王》里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星爺內心在掙扎,那種每天的失望帶給他的不是麻木而是更大的失望。
但灰色的事實卻很快被一個堅定的信念還原成出了亮麗的色彩。
但尹天仇很孤獨,沒有人去了解他豐富雋永的內心。
雖然有夢想做伴,但卻找不到傾訴的共鳴。一個人的旅途是殘缺的,還好有柳飄飄的出現。
柳飄飄也是個曾經有夢的人,但現實刺痛的回憶讓她把這些深深的埋到了最心底。
她害怕回憶起來的那種焦灼,所以當第一次尹天讎問到她的初戀時她才會惱羞成怒轉身離去。
埋在心底的隱痛拿出來接受陽光的曝曬是需要勇氣的,還好柳飄飄並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放棄夢想,只是把它藏了起來。
當她遇到尹天仇後,她的夢想開始復甦了。
所以當尹天仇大聲的對著飄飄喊:「我養你啊!」
飄飄在車里無法抑止的淚流滿面,這是夢想還原那一刻的悸動。
所以當尹天仇因為娟姐的器重得到男主角的角色時,他不可抑止的欣喜沖刷掉了以往所有的失落。
這是夢想實現那一刻的激動。
那是夢想的所有載體,咫尺之遠,卻眼看著要逝去。我終於還是看到了星爺失落的表情。
「你還是走吧!」劇組的人員最後還是忍不住說出了這句話。
我不知道周星馳在現實的奮斗過程中遇到過多少次這樣的挫折,那種無可奈何的失落表情讓我覺得心底都被掏空了一般。
同樣的表情,同樣的感覺也來自柳飄飄。
看到和娟姐在一起的天仇,看到娟姐呵護關切的話語,她好像明白了些什麼。
勉強的微微一翹的嘴角,牽動著臉上因為倔強而受到的新傷。
她想也許這就是現實吧,也許自己本來就不應該做夢吧...
面對著駛遠的車子,她自嘲一樣的失落的說了一句:「就這樣吧!」
這句話說出來平靜如斯,卻承載了多少痛苦和壓抑。
張柏芝在影片中的表演是她再也回不來的驚艷。
有了尹天仇的柳飄飄終於不再支離破碎,她學著打毛衣。
學著像一個家庭主婦那樣等愛人回家,學會像自己痛恨的職業、麻木的生活說「不」。
但卻改變不了破著嗓子罵人,我以前不理解為什麼尹天仇疲憊的對飄飄說了一句「我愛你」,
柳飄飄自然懂得,她回頭淡定一笑,卻在車上哭成淚人。
天知道柳飄飄要耗盡多大的勇氣才敢喊停娟姐的車,比起之前的欲言又止暗流洶涌,
「你上次說養我是不是真的」幾乎是賭上一切的追問。
也許是張柏芝身上那股野蠻的純真,讓周星馳不忍下重手吧。
但是周星馳最終溫柔地給了柳飄飄一個沒有負心的答案。
「真的」
那時候張柏芝只有18歲,要演好一個清純的舞女這么矛盾的角色,可不是隨便當個花瓶就能搞定的。
張柏芝塑造柳飄飄最成功的一點在於,有一個普通女生的喜怒哀樂,但不失信心和希望。
畢竟當年的張柏芝,是連張曼玉都表示「張柏芝是香港電影未來的希望,請大家好好保護她」的人。
是連林奕華都說只有在她身上才感覺到「法國少女般自由氣息」的人。
尹天仇跟柳飄飄相識時曾這樣說:
「你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出色的坐台小姐。」
「你也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出色的死龍套。」
之後尹天仇又跟柳飄飄這樣說:
「看,前面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著」
「也不是,天亮後便會很美的。」
尹天仇說的一嘴好戲,卻總是在劇組受到不平等待遇,而柳飄飄面貌姣好,卻找不到真心關愛她的人。
這些在 社會 低下打拚的人有一套自我的排解方式,追求夢想,可以拋開這一切的難題。
這就是為什麼《喜劇之王》能夠觸動到我們的內心的原因?
被愛情出賣的柳飄飄則選擇了用沉淪的方式踐踏自己的尊嚴,她以為每個小人物都應該是這樣。
所以當她一次又一次地罵尹天仇死跑龍套的卻被尹天仇一次又一次的微笑著擋回來。
「對不起,其實我是一個演員」的時候,她惱羞成怒了,因為尹天仇堅持的東西正是她已經放棄的東西。
而更讓她怒不可遏的是,尹天仇只顧維護自己的自尊卻毫無顧忌地說她們是「出來賣的」,也難怪那一板凳砸的如此扎實。
在海邊擦唇膏的那一幕其實也很值得回味。
她做他的一人觀眾,在他表演時拍手;他在樹下教她擁抱,她把頭生硬的靠在他肩膀上。
底層人物的愛來的謹小慎微,她試探的責怪天仇嘴唇乾燥,然後用自己塗有唇膏的嘴去滋潤他。
作為在底層為生存而掙扎的人而言,他們 情感 的表達顯得相當粗糙而含蓄,唇槍舌劍寸步不讓間尋找到彼此柔軟的縫隙,然後迅速一貼即合。
這就是市井小人物的真實愛情。
對於小人物而言,很多時候其實都只是在嬉嬉鬧鬧中相濡以沫,沒有什麼花前月下,也沒有什麼繾綣纏綿,
只有一句實實在在的,我養你啊。
被初戀男友欺騙的經歷並未讓飄飄失去愛的能力,她愛上了這個眼神閃躲的男人。
一夜歡愉之後,天仇從幸福中驚醒。飄飄穿著他的襯衫,散著長發坐在窗檯上。
一副與過去決裂重獲新生的樣子,這是一個別人沒有到過的境地,眼神也柔軟了下來。
她把他嚇壞了,如果說其中有愛情的成分,此時的飄飄卻是他不配愛的樣子。
於是用背對著她,彷彿一旦勇敢,就低賤了飄飄,一定不得善終,這是尹天仇第一次體會到的宿命。
尹天仇留下了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雖然後來還是被飄飄帶了去。
那是他唯一能證明自己是一個演員的見證,他對它充滿敬畏,是不可或缺的儀式感。
用錢能買到的感情都不貴,她真的好貴,想要補償她,傾其所有哪怕連硬幣都用上了,真的就是一個男人的全部了。
看到了報酬,看到了劃清的界線。
天仇追出來給出承諾後「我養你啊」
她強顏歡笑:「你先養好你自己吧,傻瓜。」
上車後再哭,他愛她愛不起,她怪他怪不起。
回顧這一場戲,尹天仇的情緒分別經歷了: 愛慕—自卑—羞愧—不甘—自嘲—鼓起勇氣—表白—失落幾個重大轉折。
一個在身陷愛情又努力過最終無力改變現狀的狀態呼之欲出。
那麼柳飄飄呢? 欣喜—失望—期待—鄙夷—不忍又嘲諷—狂喜狂悲—淚如雨下。
類似這樣的高水平處理,在後面柳飄飄追車段落、尹天仇交還劇本的段落一樣不差
這就是為什麼二十年後,人們看到這部講述「死跑龍套」的電影,依然會潸然淚下的原因。
「對不起,我是卧底」,達叔一臉無奈的說著,尹天仇終於放鬆癱倒在地上。
這個片段一度被我認為是片中為數不多的 搞笑 的場景之一,如同他扮死屍被眾人一頓揍都不起身的愚蠢一樣。
小時候只當是小人物的自娛自樂一帶而過,長大後回想起當年的片段,卻忍不住紅了眼眶。
我沒有見過,或者說,我沒有親眼見到過我身邊有哪個男人,可以將他的愛好作為一項事業努力的發展,可以在被眾人唾棄的時候只要看到一點點希望的曙光都會不畏千險的撲上去。
當他說「對不起,我是個卧底」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再也沒有比尹天仇更好的演員。
不錯,星爺最後一場的歹徒巢穴,以及與不同的角色對手,如莫文蔚、張柏芝、吳孟達等演出各自不同的性格、感情。
確實是讓人們看到他不同的表演方式。
然而星仔太注重於自己的表現了,太過於自信了。
尹天仇這個角色不再是不自覺的無厘頭,看不到星仔過往的神采。
這種刻意,非常明顯地表現出其要成熟卻又自恃的一面。但偏偏觀眾所要的並不是這些東西。
也就是說,影片已沒有了他過往突如其來的驚喜。這是星爺的一次失敗。
影片片尾劇情翻轉的很厲害,突然走調,尹天仇被隨意地變成警方破案人物,深入歹徒巢穴冒險一番。
與原來的喜劇處境不是一回事,這說明劇本構思出現了問題。
當然星爺也有可能是突出小人物不平凡的一面,畢竟經典,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編、導、演樣樣拿得起,放得下的周星馳。
當然陪他一起表演的有古惑仔、有港女、有達叔...
這些港片里脫離不開的戲劇元素,到了《喜劇之王》里,全成了人生如戲,表演的意義得到了消解又隨之放大。
影片中反復提及的一本名為《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著作,按周星馳的理解,等著開工,等著演戲,便是一個演員最該具有的修養。
不管怎樣,《喜劇之王》在我心中都是仍不可超越的電影。
最後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兩句台詞結尾。
"喂,睇下前面幾鬼黑,乜都睇唔到"
"都唔系噶,天光之後就會好靚"
同時,也持續期待著《新喜劇之王》能帶給我們更多的回憶。
E. 你怎麼評價星爺的《新喜劇之王》
我覺得很不錯。
有的人說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只是在賣情懷,但其實這部電影中還是包含了人生的各種心酸,符合星爺的一貫作品風格,大概只有用心去觀看,懂星爺的人才能明白這部電影的寓意吧。
F. 新喜劇之王王寶強原型
《新喜劇之王》你看懂了嗎?
李慶松
教師
《新喜劇之王》你看懂了嗎?
李慶松
2019年春節檔星爺推出最新力作《新喜劇之王》。中國內地票房一般,反應平平。但是,你真的看懂了嗎?
《新喜劇之王》充滿隱喻。
首先,說一下劇中女主角「如夢」和「如夢」的對象張全蛋。
「如夢」的原型是張柏芝,「如夢」的對象張全蛋的原型是謝霆鋒。女主之所以叫「如夢」,講的是:張柏芝與謝霆鋒的婚戀糾葛如同一場夢。「如夢」被對象欺騙、拋棄,正是現實中謝霆鋒對張柏芝始亂終棄的映射。謝霆鋒之所以拋棄張柏芝,原因是陳冠希曝光的張柏芝的艷照。正如劇中「如夢」做裸替時,被導演嫌棄大聲喊出的:「屁股上竟然還有污垢」!
劇中張全蛋對女主的欺騙手段可謂登峰造極,一曲《分分鍾需要你》百轉柔腸。映射的正是現實中謝霆鋒成功贏得張柏芝的芳心的過程。曾幾何時,謝霆鋒以動人心魄的歌喉,唱著纏綿悱惻的情歌,展現出分分鍾需要你的柔情攬美人入懷。但實際上,謝霆鋒真正的內心獨白是:「你給我錢,我就會說你是世界上最好的演員!」現實生活中,謝霆鋒展示出超人的演技,成功欺騙了女主張柏芝的感情,他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演員!
劇中「如夢」即使知道對方欺騙自己,依然拿出了自己靠送外賣、打零工、加班加點辛辛苦苦掙來的兩萬元,實現自己對張全蛋創業起動資金的承諾。這兩萬元難道不是映射現實生活中,張柏芝傾心付出情感,給謝霆鋒生下的雙胞胎嗎?!
劇中張全蛋對女主始亂終棄,並自稱是「租賃男友」。映射的正是現實中謝霆鋒對張柏芝始亂終棄,以及謝霆鋒與王菲之間撕扯不清的「峰菲戀」。劇中張全蛋給觀眾的印象,也許就是星爺對謝霆鋒的印象吧!
其次,說一下劇中男主角「馬可」。
男主角「馬可」之所以選王寶強來演,是因為原型就是王寶強。劇中男主之所以叫「馬可」,影射的是王寶強的前妻馬蓉出軌。劇中馬可是一名過氣明星,由於被女主嚇得尿褲子的視頻流出而咸魚翻身。映射的也是現實生活中,王寶強的演藝生涯在遭遇瓶頸的時候,由於被前妻馬蓉戴綠帽子和打離婚的丑聞,從而一舉拿下內地各大網站的多日頭條,從而實現了寶寶演藝生涯的華麗轉身。
最後,揭秘劇中追求「如夢」的龍套富家男。
劇中追求「如夢」而不得,最終經商的龍套富家男,一直對「如夢」的演技大加贊賞,對如夢一往情深,對演藝事業傾心熱愛,這難道不就是星爺自己嘛!
劇中龍套富家男,一直關注、鼓勵如夢,在知道如夢需要錢時,伸出援手,但被如夢拒絕了。這不正映射出現實生活中,星爺自從《喜劇之王》就對張柏芝有情有義,但是後來由於種種客觀原因,對張柏芝的深厚情誼無從表達嘛!
讓人欣慰的是,據說最近星爺和張柏芝的關系有了新進展。最近有傳言張柏芝的第三胎的生父據說就是星爺。星迷們是不是很期待:曾經跑龍套,現在終於富甲一方的星爺,能夠真正兌現曾經對張柏芝說出的那句承諾:
「我養你啊!」——
G. 影片《喜劇之王》,男主角與女主角分別是哪兩位演員
男女主分別老牌影星周星馳和張柏芝。
《喜劇之王》1999年首次在香港上映,這是一部勵誌喜劇影片,圍繞一個痴迷喜劇的跑龍套的演藝之路展開。該片勵志角色的男主尹天仇由周星馳飾演,美麗舞女又張柏芝飾演,劇中兩人因「戲」字相識相知,其中有莫文蔚飾演的大明星女二,她欣賞提拔男主,形成三角戀。這部劇算挺經典的喜劇影片了,很多人雖然沒看過,但應該對影片鏡頭眼熟,其中廣為流傳的「不上班你養我啊」這句話就是出自該影片。
《喜劇之王》是兩人的經典作品,對於張柏芝來說更是意義重大。張柏芝在出演該前片還是新人,在周星馳的挑選下成為了女主角,並且一炮而紅,還因該片獲得了金像獎新人提名,從此這樣美麗臉蛋得以讓眾人熟知,接連獲得出演機會。如今多年過去,兩位主演不再年輕,也不再活躍於屏幕前,但經典不老,時代藝術光輝不散,我們依然記得《喜劇之王》這部影片。
H. 周星馳你個撲街掛我電話是什麼電影
新喜劇之王。周星馳(StephenChow),男,1962年6月22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浙江寧波。中國香港導演、編劇、製作人、國家一級演員,你個撲街掛我電話是新喜劇之王電影,電影《喜劇之王》中的男主角由著名中國香港喜劇演員周星馳飾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