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有哪些鏡頭手法
1、斜角鏡頭
斜角拍攝在電影中又稱「德國式鏡頭」,顧名思義是穩定器傾斜拍攝,目的是讓觀看電影的觀眾注意到失調以及不平衡的畫面。斜角鏡頭可以利用智雲穩定器中的POV或者三維夢境功能輕松實現。
跟隨鏡頭是指手持穩定器跟隨主體移動拍攝的鏡頭,運動軌跡可以是直線跟隨也可以隨著主體的運動幅度有弧度地跟隨拍攝;跟隨鏡頭可以讓觀眾盡可能多的感知畫面中的空間和場景。
『貳』 微電影拍攝方案
微電影拍攝方案 (一)
第一招:拍攝前觀察環境
攝像前要先注意周邊的狀況,這樣在拍攝時就可以考慮哪些場面用多長焦段的鏡頭。另外,拍攝時可千萬不要大意,時刻不可忘記周邊或是身後的狀況,特別對背後的溝渠、馬路等要引起重視,不要腳踩空或來往車輛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很多經驗豐富的拍攝老手,都常常會因為注意力過於集中在被拍攝的景物及人物上,而沒有留意到其他的危險狀況,在移動位置的過程中發生了摔跤、碰撞甚至跌落深處的意外。
第二招:場面宏大搖鏡頭
搖鏡頭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當拍攝的場景過於宏大,如果用廣角鏡頭不能把整個畫面完全拍攝下來,那麼就應該使用「 搖攝」 的拍攝方式。搖攝是指當攝像機機位不動,藉助於三角架上的活動底盤或拍攝者自身的人體,變動攝像機光軸(鏡頭橫向或縱向移動)的拍攝方法。用搖攝的方式拍攝的畫面叫搖鏡頭,搖攝一般有上下搖攝和左右搖攝兩種方法。很多人在應用搖攝時往往把握不好轉動的速度和角度,使畫面抖動不順暢,這主要是因為沒有把握住搖攝的要領。
第三招:移攝抓拍人物
「 移攝」 是將攝像機架在活動物體上隨之運動而進行的拍攝,用移動攝像的方法拍攝的畫面稱為移動鏡頭,簡稱移鏡頭。用數碼攝像機進行移動拍攝非常方便。移動拍攝可以使用畫面框架始終處於運動之中,畫面內的物體不論是處於運動狀態還是靜止狀態,都會呈現出位置不斷移動的態勢。移攝一般分為前後移動拍攝、左右移動拍攝、弧形移動拍攝以及上下移動拍攝等幾種方法。
第四招:跟攝端穩最重要
「 跟攝」 是攝像機始終跟隨運動的被攝主體一起運動而進行的拍攝,用這種方式拍攝的畫面稱為跟鏡頭。在跟攝時跟上、追准被攝對象是跟鏡頭拍攝的基本要求,因為鏡頭大幅度的上下跳動極容易使觀眾產生視覺疲勞。
通常主體在畫面中的位置相對穩定,而且景別也保持不變。這就要求在拍攝者與主體人物運動速度基本一致,這樣才能夠保證人物在畫面中的位置相對穩定,既不會使主體人物移出畫面,也不會出現景別的變化。
第五招:變焦拍攝注意定格
平時我們經常從電視上看到這樣的畫面,鏡頭對准一個廣闊和場景,漸漸地鏡頭推進,最後聚焦於某個細節,這種方法經常運用於花卉、燭光、小動物等細節的拍攝。看上去顯得很專業,不過我們一樣可以用普通的家用DV 拍攝出來。DV 的焦距可以通過焦距撥桿來調節,將旋鈕推至T 那方,可以拉近並放大遠方的景物;如將旋鈕推至W 那方,拍攝的范圍則會擴大。拍攝變焦鏡頭時,需要注意在對准目標後要保持靜止5 秒鍾左右,以便後期編輯,另外,在一組畫面結束時也要把圖像定格5 秒鍾,給人有始有終的感覺。
第六招:長焦距拍攝防抖動
長焦距鏡頭具有視角窄、景深小的特點,有「 望遠」 的效果,現在家用DV 的光學變焦都達到10 倍以上,有的甚至能達到30 倍以上,遠在10 米之外的細小物體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觸摸到似的。但是,要想拍好長焦距鏡頭,需要注意:要防止DV 抖動。
盡管現在許多DV 的防抖效果很好,但在長焦端依舊很容易拍出畫面抖動的視頻,影響觀眾的觀看。因此拍攝時盡量使用三腳架穩定攝像機,或利用依託物,穩定住身體或手臂。因此如果不是劇情需要,盡量還是走到景物旁邊用廣角端進行拍攝,這樣拍出來的畫面穩定性要好很多。
微電影拍攝方案 (二)
一、活動名稱:
湖南建工集團《中國夢。我的夢》微電影開拍活動
二、活動主題:
中國夢。我的夢
三、活動背景:
隨著本協會工作的推進——劇本及演員徵募完畢、電影拍攝前期工作準備一切就緒,校園展現藝術文化熱潮的不斷掀起以及全校師生生活品質的提升,本協會成員共同努力,為展現本團體的能力,特發起拍攝微電影的'活動。
四、活動的目的及意義:
本協會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展現本團體強大的號召力、影響力以及對校園文化及人文精神的傳播和關懷,為學校宣傳出力,提高在校大學生對藝術的感受力,努力製作出受大家歡迎、受學校重視和誇獎、讓大家難忘的感動的作品。
五、活動流程:
1、前期策劃宣傳
(1)設計製作宣傳展板、海報、橫幅
(2)通過海報、展板、網路新聞等手段宣傳此次活動。
2、拍攝人物:
湖南一建茶陵項目部項目經理聶磊
3、拍攝目的:
通過微電影的形式表現建工人在一線辛勤勞作、任勞任怨、堅韌不拔的釘子精神,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奮斗,經過時間的洗禮,直到現在有所小成。( )表達出主人翁通過自己雙手創造出美好未來的深層含義,也呼應了此次微電影的主題《中國夢。我的夢》
4、拍攝類型:
紀錄片
5、主要拍攝手法:
(1)跟拍:跟蹤拍攝,表現主人翁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從小事中體現主人翁在平凡工作中見大智慧。
(2)變焦拍攝:體現主人翁的細節。(例如:磨破的鞋子、整齊的房間等等)
(3)特寫:單獨采訪時採用特寫,真實記錄主人翁的表情。
6、拍攝工作分配
此次活動由味,工作室全程拍攝製作完成。
7、拍攝過程
分場景進行拍攝以節約用時,每個鏡頭前打板以方便後期剪輯。
8、拍攝計劃:
4月7日-9日:公司領導審批
4月10日-12日:前期准備(攝影機、人員分配、三腳架、與茶陵相關人員聯系並預約時間、食宿安排、橫幅、台詞、需提問題、前期宣傳製作海報等)
4月16日-19日:進行拍攝
拍攝內容:1、主人翁的日常工作(如:給員工開例會、指導工作、遇到緊急情況的處理、關心員工的生活等)
2、主人翁的生活(如:如何處理感情問題、生活艱苦如何堅持下來等)
3、主人翁的經歷(如:工作的艱難如何攻克、做出的成績、曾經的故事等)
4月22日-24日:後期製作。製作碟片設計
4月25日-26日:後期修改
4月27日定稿並上交
『叄』 影視劇中,演員的公主抱都那麼輕松,是咋拍出來的
影視劇中的公主抱場景不僅畫面唯美,還能讓粉紅色的少女心勾起到處飛,絕對是最令少女心砰砰亂跳的影視劇情畫面之一,但是就算是看起來唯美的公主抱在拍攝現場也不一定唯美,因為有些時候也是會使用一些工具來完成這個畫面的。
一旦進入到娛樂圈,多數人,不管男女,都會被經紀人要求減肥,為了形象和上鏡問題,要把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這種范圍,一般特質美體體重,比國際標准體重要輕。就如某個演員曾經在采訪中說,不要看電視上的演員們多麼好看,其實因為想要上鏡,很多演員真人瘦得跟鬼一樣。也就是說,男女演員為了上鏡好看,在嚴格控制飲食的情況下,身體出現了亞健康狀態,比普通人體重要輕是肯定的。體重輕,那麼負重能力自然一般。
『肆』 影視劇中的演員進行「公主抱」都那麼輕松,是怎麼拍出來的
第一個就是藉助於一些工具。雖然是很多的女生體重不過百,但是,你自己想想抱著一百斤大米的樣子就知道這些男明星是不是能抱動了!要是抱不住的話,那應該怎麼辦呢?那就是藉助於工具,有的時候是藉助於桌椅板凳,在女生的身體下面墊著,用衣服擋著,這樣就可以輕松實現公主抱了,這樣,兩個人都不是很累。
看來公主抱這樣的,都不是什麼高科技了。很多的高科技運用在電視劇或者電影的場景里,這樣才使得影視劇更加的好看。但是,還是要說的是,演員的本職工作是演戲,踏踏實實提高演技才是根本,你說是不是?
『伍』 電影大師如何拍攝長焦鏡頭
1.長焦鏡頭遠拍
使用長焦鏡頭遠拍,虛化前景和背景,背景會被拉向主體,前景會被壓縮至主體,可以使鏡頭焦點迅速對演員聚焦,同時揭示周圍環境。
電影的實際拍攝運用中,通常安排主角前景中有其他物體或演員橫跨鏡頭,從而使觀眾對長焦鏡頭遠拍聚焦的演員所處的境遇/場景產生共鳴。
2. 長焦鏡頭近拍
長焦鏡頭近拍適合拍攝大特寫和特寫鏡頭場景,可以讓焦點迅速集中於演員細微表情上,引導觀眾進入演員角色情緒中。
在實際的拍攝運用中,把長焦鏡頭放在離演員較近的地方,比如聚焦於眼睛等局部,使得觀眾將注意力放在演員的眼睛,留意演員說的每一句話。
3. 固定長焦鏡頭
使用固定長焦鏡頭拍攝可以全面展現拍攝環境的全景中景以及遠景等龐大景別,易營造出演員與環境相契合,受困,或不可分割的關系。在電影的實際運用拍攝中,固定長焦鏡頭也是拍攝大背景大環境常用的拍攝鏡頭。
4. 運動長焦鏡頭
在使用長焦鏡頭拍攝時,即使輕微的運動鏡頭,都會被無限放大;利用這一特性,在實際的拍攝中,可以利用長焦鏡頭推軌拍攝可以放大鏡頭運動效果以及聚焦效果,並配合廣角鏡頭加大推軌運動的速度感。
關於電影大師如何拍攝長焦鏡頭法,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影視後期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攝像機巧、後期剪輯的方法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電影大師如何拍攝長焦鏡頭?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陸』 如何拍攝人像明星舞台劇照
拍攝人像明星舞台劇照方法如下。
在拍攝舞台戲劇時,先要確認舞台光線落在演員身上的位置,演員在演出時會隨時走動,當在光線落在演員臉上時再瞬間抓拍,否則照片很容易會欠曝,會比較黑。
拍攝舞台人物要選擇合適的機位,比如第3-4排位置靠中較好,利於平拍大場景、近景等。還有建議少用三腳架或獨腳架(對構圖、瞬間性抓拍不便),盡量手持,若你的鐵手功沉穩的話。然後最重要的一點是,先點對焦聚於人物的眼睛部位,再按下快門,保持清晰不抖。
懂得抓住演員的表情,在演員登場亮相表演時,隨時做好快速對焦的准備,並注意觀察演員的走位及演員的神態表情。拍舞台戲劇的照片,一個好的表情、一個好的場景瞬間,非常重要,很有意義。
保持相機的平衡,一張照片好不好,首先要看構圖,無論是平時拍攝,還是拍舞台的時候都一樣,當按下快門之前,先把相機保持平衡,然後再進行拍攝。
人物多就多拍幾張,如果有些場景有很多的演員(人數比較多),建議多拍幾張,人物多了狀況就容易比較多,因為有時這個演員閉眼了,這個演員手沒擺好等,多拍幾張方便挑選。
對照片進行裁剪,在拍攝舞台的時候,有時沒有好的位置,或者位置太靠前第1-2排拍攝,很容易拍到舞台的台階等,不過沒關系,後期調整時可以裁切一下,使畫面簡潔干凈。還有對場景中的有些畫面進行適當的二次構圖裁剪,突出主體人物——「元素精簡、簡潔至上」。
拍攝人像明星舞台劇照的前期准備工作:
1、准備好相應的拍攝用設備及附件,提前到達熟悉拍攝場地。
2、設法去後台拍攝演出前的花絮,包括演職人員的准備工作、化妝及觀眾的情緒等。
3、拿到演出節目單,做到心中有數,拍攝時,重點節目重點照顧。
4、拍攝嘉賓席的重要嘉賓。
5、拍攝過程中,做到全景、中景、節目中演員的造型特寫等拍攝,演出流程做到心中有數,掌握演出節目的故事情節要抓住,表現內容要豐富聲情並茂。
6、拍攝時注演出現場的環境測光,白平衡K值不宜太高,快門速度稍快(特殊效果除外)。
7、對於被主辦方邀請的專業攝影師來說,要更專業的盡職拍攝,演出後向主辦方提供完整的影像資料,供其選用。
『柒』 攝影師如何給特寫鏡頭布光
面部特寫布光
鏡頭中的人物臉部特寫最能引起觀眾的注意。每一個角色的面部打光都有不同的要求。
人物鼻子和眼眶的光效是面部布光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如果鼻子部分的影子太長,將會很難看。因此,我們可以將主光源適當的移動到人物面部之前,並將其設定在一個較合適的高度位置。為了避免角色眼睛出現很深的眼眶陰影,我們可以適當地調暗主光源或者在攝影機鏡頭前加裝柔光鏡。眼部光線必須要打亮整個眼眶,並且需要注意眼神光。
選用不同的光源也可以產生不同的面部輪廓效果。
如果演員的面孔較為圓潤,我們便需要將主光源稍微抬高。這樣做可以突出臉部的顴骨並讓下巴看上去更尖。曾為瑪琳黛德麗設計面部光效的電影人約瑟夫馮斯坦伯格便使用較高的前置光源,在黛德麗的臉部製造了蝴蝶光效。光效設計為女演員較為圓潤的面孔呈現出了修長的視覺效果。
《上海快車》
男演員面部的皺紋有時會增添角色的成熟感,可是女演員並不期望自己的面部特寫被拍到皺紋。我們可以將角色面部皺紋看成是一種獨特的拍攝方法,如減少因皺紋造成的面部細微陰影。為了達到上述效果,主光源的位置應該正對人物臉部,並且要讓光效盡可能的柔化。在實際拍攝過程中,若希望女演員看上去年輕一點,上述方法比使用散光濾鏡更為有效。
《教父》
背景光通常可以打亮人物的頭部頭發,但需要避免在光頭的演員頭部後面使用背景光。假如光頭的角色也需要通過布光而增加其層次感,那最好的辦法是使用較為柔和及低密度的布光方案。與其讓某些耳朵過於突出的演員頭部輪廓更為明顯,還不如讓其保持與背景一致的模糊效果更為好看。
《宿主》
通常在較為昏暗的背景前,我們需要將演員的面部打亮,這樣能增強面部的立體感和畫面的層次感。除了可以用背景光勾勒出人物頭部輪廓以外,還可以將角色置於比他更明亮的環境中,以達到同樣的對比效果。
《007大破量子危機》
當我們設置演員耳部光效和背景光效時,要留心鼻尖部分的布光,不要在人物的面部中間形成高光效果。將主光源移動到畫面一側,並控制面部與背景之間的光效對比度,消除鼻子周圍的陰影。檔主光源放置在人物面部兩側時,不要讓演員濃密的睫毛擋住部分光線而形成不好的鼻部陰影。此時,可以嘗試用軟光源來解決。
《這個殺手不太冷》
同理,也可以通過改變攝影機角度來調整人物面部的光影造型。有經驗的你女演員通常會拒絕攝影機仰拍她們,因為這樣會突出她們的顎骨和下巴。用長焦鏡頭(50~100mm)拍攝人臉可以避免鼻子部分的過度變形。當然,如果導演有意識地需要面部扭曲效果,那使用廣角鏡頭拍攝人物面部特寫也是可行的。
《霸王別姬》
偽裝性布光
偽裝性布光是指在鏡頭運動拍攝過程中呈現出光效不變的布光方式,如何合理安置照明燈具是該布光模式的首要問題。隨著燈具的數量增多,場景布光難度加大。但並不是每一個鏡頭的拍攝都需要重新布置燈光。調整燈光的目的在於保證被攝物光效的一致性,攝影師需要留意每個鏡頭的光效對比度和光源方向。
在拍攝人物面部特寫時,可以柔化主光源,並將光源位置調低,一次來減弱可?形成的眼部陰影。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減少拍攝過程中的布光次數。
合理使用紀實性布光需要一定經驗,當拍攝大角度鏡頭時,應該規劃局部光效以便拍攝特寫鏡頭。
《黑天鵝》
鏡頭變化角度和場景規模越大,偽裝布光就需要做得更加全面。通過攝影機看到的燈光效果與肉眼看到的場景光效完全不同。所以,當鏡頭從全景運動到特寫時,如果不改變拍攝角度,被攝物的光效變化也將同時被放大。當然,如果改變了拍攝角度,例如圍繞拍攝主體90旋轉攝影機,那此時便可以相對寬松的調整布光效果。
版權聲明
文章摘自網路
『捌』 談談如何用好特寫鏡頭
1、構圖至關重要
想要拍出一張具有美感的特寫,除了模特的姿態外,起主導作用的無外乎是構圖!
①中心構圖
中心構圖是最常規也是最不容易出錯的,嘗試拍特寫都可以從中心構圖開始,特別要拍人物臉部及上半身的特寫時,尤其適用。對自己的臉部比較自信的可以,拍攝角度隨意,常見的是大正面。
利用鏡頭的透視感,營造出近大遠小的效果,讓人物和環境完美結合。
如果對自己的正臉不算太滿意的話,那就來個側臉。
用手遮擋陽光,形成影子,為畫面增添趣味。
②頂框構圖
上下、左右頂框,這樣的構圖比較的飽滿,視線顯得更加集中。盡量避開正面拍攝,側臉顯瘦,也更有味道。
@老米十二
@攝影師Amanda圈兒
③對角線構圖
另外我們在看很多攝影師的照片後,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那就是:大多數好看的特寫都是採用對角線構圖,就是將主體的視線放在對角線上。
@芥茉在拍照
在拍眼神的時候,同樣可以採用這種對角線構圖的方式,無論是遮擋、趴下、細節描寫,讓人物的視線放在左右對角線上,增加神秘感的同時,構圖也更加顯得有重心。
對角線構圖,增加神秘感的同時,構圖也更加顯得有重心。
④前景構圖
前景這里又分為框架式和虛化式前景。
a.框架式前景
在畫面中加入前景景物構成框架,不僅能發揮出框架式構圖的效果,還能作為環境氛圍的一種襯托,交代當時的場景條件。場景元素可能是幾片樹葉的間隙、籬笆的間隔、窗框等。拍攝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取景框不停地去調整位置,直到畫面中的前景將人物成功地「框住」。
用破碎的玻璃作為一個框架式的前景,同時,有了一種旁觀者的視角,這樣照片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更強。
b.虛化式前景
使用前景景物進行框架式構圖時,常要對構框景物進行虛化,但虛化前景卻不一定是為了框架式構圖的「遮擋」作用。在拍攝照片的時候,可以通過選擇焦距的方法,使鏡頭前面的景物徹底虛化成一團具有色調的虛影,作為畫面的點綴,以突出人物主體。
@木辛子予
可以利用自然中的花花草草,可以作為天然的虛化式前景。
如果鏡頭光圈足夠大,你也未必非要尋找那些花花草草,很普通的景物在徹底虛化之後也會變得非常朦朧,只為畫面提供一片色調和氛圍。
2、光影提升表現力
攝影是光影的藝術,而人像的拍攝,「光影」更是決定攝影作品成敗的關鍵要素。如果是在模特的表現力比較有限,或者不太會擺 pose 的情況,利用光影可以很好地提高整體的表現力。
通過門縫的線狀光影,照射在拍攝對象上,將之與環境中其他物體區分開來,有效地引導觀者的視線。
逆光拍攝產生輪廓光,能夠非常精美地勾勒出拍攝對象的邊際輪廓,起到良好的分離主體與背景的作用。
模特偏立體的臉部輪廓在這單側光下顯得層次分明。
@是乾坤吖_
當一件事物違背觀看者的「一般」習慣時,即會產生一個興趣點。如下圖,藍色與紅色形成鮮明的冷暖對比,同時,沒有避諱模特面部光照的陰陽交割線,這個看似不合理的光影效果恰恰是本片的用光特色,營造了與一般視覺習慣不同的光影效果。
這個看似不合理的光影效果恰恰是本片的用光特色,營造了與一般視覺習慣不同的光影效果。
可參見前文
順光、側光、逆光,人像自然光原來得這樣用
3、善用色彩
在人像攝影中,除了構圖和光影外,最影響照片美觀的就是色彩了。不同的顏色能表達不同的感情和思想,正確地運用色彩能,不但可以使黯淡的照片變得明亮,而且還能使毫無生氣的照片充滿活力。
單一色的運用使畫面變得簡潔、純粹,再配合簡潔構圖內容,使畫面極為突出。
@鑿壁發光
互補色是指在色輪中夾角成150°~180°的兩種色彩,其特點是相互之間擁有強烈的對比,因此畫面中出現互補色時,可以形成強烈的襯托效果,使主體變得更為突出。
@張圖圖PHOTO
相鄰色是指在色輪中彼此相鄰的兩種顏色。相鄰色的使用在攝影創作中很常見,它能夠使畫面達到統一協調和柔和素雅的效果,但由於在色彩上缺少對比,因此視覺沖擊力往往不是很強,適合表現一些感覺上較為輕柔的對象。
@stephenlong
4、尋求角度的變化
人像攝影的拍攝要有變化,在人物與場景不變的情況下,盡量尋求角度和景緻的變化。人像特寫的拍攝角度可分為俯視、平視、仰視;不同的視角會給人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
a.俯視角度
該角度的優點是能在最大程度上捕捉人物的眼神,情感易從眼神流露出來,從而增加照片的情感。
@好攝的冰淇淋
@芥茉在拍照
b.仰視角度
仰視拍攝,優點是能展示模特背後上方的風景,同時避開路人、建築等干擾物,做到簡潔畫面干凈的目的。
低角度進行仰拍,讓畫面看起來更加干凈、整潔,同時誇張的視覺沖擊,更有大片范。
利用花草進行遮擋和弱化。
c.平視角度
水平拍攝視角最符合我們的視覺習慣,也最能反映出我們看到的「真實」。
@芥茉在拍照
此外,在變化拍攝角度的同時,相機也需要動起來,嘗試旋轉相機鏡頭,讓照片的視覺效果多樣化,從而增加照片的感染力。
5、別忽略了局部美
女生的美是眾多攝影者永不厭倦的拍攝主題,從不同角度展現女生的美,是每一個攝影者所追求的。很多攝影者除了拍臉之外,還會去拍攝許多的局部特寫,增添一種神秘、唯美的感覺。拍攝局部,更可以揚長避短,把最美的地方展現出來。
小花為女性的性感增加幾分柔情。
手指靈活地動起來便帶來足夠的性感。
可參見前文
局部之美,拍女生何必只拍臉?8個部位特寫更添神秘、唯美之感
總結
特寫的拍攝,角度不好找,瑕疵易放大,易顯胖…但反過來講,卻是一個揚長避短的過程,都需要我們去尋找模特最美的一面,只要用心,你就會發現,可以拍出最美的畫面!在拍照前稍微構思下然後再拍,這樣會比起胡亂拍攝更有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