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柏林電影節2020最佳導演

柏林電影節2020最佳導演

發布時間:2023-02-05 13:45:47

『壹』 第72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公布,洪尚秀與女友金敏喜頒獎禮秀恩愛

德國柏林當地時間2022年2月16日,第72屆柏林電影節閉幕紅毯,韓國導演洪尚秀(Hong Sang-soo)、女星金敏喜(Kim Min-hee)現身。

M·奈特·沙馬蘭(M. Night Shyamalan)、濱口龍介(Ryusuke Hamaguchi)等主競賽評審團現身。

韓國導演洪尚秀憑《小說家的電影》(The Novelist's Film)獲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卡拉·西蒙(Carla Simon)憑《阿爾卡拉斯》(Alcarras)獲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

柬埔寨導演潘禮德(Rithy Panh)憑《一切都會好的》(Everything will be OK)獲主競賽單元藝術貢獻獎。

第7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如下:

主競賽單元
最佳影片金熊獎:《阿爾卡拉斯》卡拉·西蒙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小說家的電影》洪常秀
評審團獎銀熊獎:《寶石長袍》 娜塔莉亞·洛佩茲·加拉多
最佳導演銀熊獎:克萊爾·德尼《雙刃劍》
最佳主角銀熊獎:梅爾滕·卡普坦《庫爾納茲訴小布希》
最佳配角銀熊獎:勞拉·巴蘇基《過去,如今和之後》
最佳劇本銀熊獎:萊拉·斯蒂勒《庫爾納茲訴小布希》
特別藝術貢獻銀熊獎:潘禮德《一切安好》
特別提及銀熊獎:米夏埃爾·科赫《三個冬天》

短片競賽單元
短片金熊獎:《樊籬》Anastasia Veber
短片評審團銀熊獎:《星期日早晨》Bruno Ribeiro
短片特別提及獎:《半島之鳥》和田淳
柏林電影節選送歐洲電影獎短片:《播星者》路易斯·帕提諾

奇遇單元
最佳影片:《穆欽巴赫》魯特·貝克曼
最佳導演獎:西里爾·施布林《動盪》
評委特別獎:《星期五見,魯濱遜先生》米特拉·法拉哈尼

GWFF最佳長片首作: 《太陽》Kurdwin Ayub

紀錄片單元
最佳紀錄片:《緬甸日記》緬甸電影共同體
特別提及:《No U-Turn》Ike Nnaebue

終身成就榮譽金熊獎 :伊莎貝爾·於佩爾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主競賽:《萊昂諾拉·阿迪奧》保羅·塔維亞尼
奇遇單元:《昏迷》貝特朗·波尼洛
全景單元:《貝蒂娜》Lutz Pehnert
論壇單元:《超自然》喬治·雅科梅

新生代兒童單元
水晶熊獎:《喜劇女王》桑娜·倫肯
特別提及:《安靜的女孩》寇姆·拜爾里德
評審團大獎:《安靜的女孩》寇姆·拜爾里德
評審團特別提及:《夏布》Shamira Raphaëla
水晶熊最佳短片獎:《無瑕》Emma Branderhorst
特別提及短片:《盧斯與岩怪》Britt Raes
評審團最佳短片:《鹿》Hadi Babaeifar
評審團特別提及短片:《Vancouver》Artemis Anastasiadou

新生代青年單元
水晶熊獎:《阿莉絲》克萊爾·維斯寇普、尼古拉斯·范·赫梅爾利克
特別提及:《保持清醒》傑米·西斯利
評審團大獎:《善良的心》Olivia Rochette /《布局》法爾哈特·沙里波夫
水晶熊最佳短片獎:《誕於大馬士革》Laura Wadha
特別提及短片:《這兒沒東西看》Nicolas Bouchez
評審團最佳短片:《再見,傑羅姆!》Adam Sillard/Gabrielle Selnet/Chloé Farr
評審團特別提及短片:《藍雜訊》Simon Maria Kubiena/ 《蒂納什》Tig Terera

德國電影單元
大獎:Rebana Liz JOHN《僅限女性》

發展單元
「夥伴」獎:《Kurinji》Payal Sethi/《She makes and unmakes》Jonas Bak
榮譽提及:《Traces of the Phoenix》Jide Akinleminu
國際藝術電影獎:《Girls Will Be Girls》Shuchi Talati
EURIMAGES製片獎:《My Favorite Cake》Behtash Sanaeeh、Maryam Moghaddam
VFF天才獎:《Girls Will Be Girls》Shuchi Talati
萬事達天才軌跡獎:Ammar Aziz 少女防xin gqin 項目;Laura Helena Bermudez Mesquita「第三電影院」;Shuchi Talati 「Bright Squad」

『貳』 電影《費城故事》:但願我們不再活著的時候麻木,死的時候警醒

你可能為了一個導演、一首曲子 、一個演員去看一部電影,而我是為了一座城市,在去費城之前看了《費城故事》。但無論哪種原因,最後讓我們看下去和懷念著的理由一定是那個好故事。

《費城故事》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好故事,它還是一部值得人們尊敬的電影。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只是地點發生在紐約。導演因為電影象徵的法律意義,將它搬到了離紐約2小時車程的費城。

電影的開頭有近5分多鍾的費城街景,那是費城普通的生活縮影,費城是一座多民族混居城市,歷史悠久,它是獨立革命的發源地,是獨立宣言的誕生地,也是美國的第一個首都。2015年費城被列為世界遺產城市。

作為塗鴉的鼻祖城市,正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壁畫藝術取代了城市塗鴉,電影鏡頭里多次出現隨處可見的壁畫藝術這一費城象徵自由的特色標志。獨立會堂、自由鍾、城市壁畫、混居的各色人種的街道,很好的象徵著這座城市的博愛。

費城philadelphia一詞在希臘語中的意思就是兄弟之愛,超越種族、膚色、教義、宗教和性取向的友誼,正是「兄弟之愛」的詮釋。
影片講述的是 一個年輕有為的優秀律師,因為他是同性戀者、他是艾滋病患者,被公司非法解僱,他幢告原公司並且勝訴的故事。《費城故事》的主題不僅僅停留在狹義的社會現象上,影片對消除性取向和身患重疾的歧視的主題,與美國號稱追求自由平等的口號不謀而合。

喬納森.戴米,這位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最為突出的兩部作品是《沉默的羔羊》與《費城故事》,這兩部電影除了在各大電影節上所得的榮譽外,還分別創造了一個影後,一個影帝—朱迪福斯特,湯姆漢克斯。

很不幸今年4月喬納森·戴米因食道癌和心臟病去世。喬納森.戴米是一個溫暖又富有同情心的人,他一生都在致力於常常被邊緣化的影片類型—紀錄片的創作,《費城故事》的整體鏡頭感覺和敘事也讓人聯想到了紀錄片的視覺感受,或許就是導演在用記錄片這種客觀的視角,用嚴肅、冷靜的的敘事風格向我們展示「尊嚴、平等和對生的渴望」。
角色性格突出是他 電影的 特點。

安迪—最好的戰士
他被律師一一拒絕後,在大街上無助游離的眼神;在圖書館查閱艾滋病歧視資料時,與圖書管理員說「不」時堅定的眼神;他在法庭當眾退去襯衫向所有人展示皮膚的潰爛時虛弱的眼神。

歌劇響起時,手扶輸液桿緊閉雙眼沉醉其中,在虛弱的身體里他的靈魂在吶喊,他想好好的活下去,他不想被孤立,他害怕被拋棄,他希望得到公平的對待,而此時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還有他背後的那個群體。

在看過影片之後,任誰都會被湯姆漢克斯的表演打動,為了做到角色的真實,他減重減成一道閃電,他所有的付出都在大熒幕上化作強有力的表演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米勒—最好的律師

他是黑人中的精英,也是這座城市的精英。他有美滿的家庭和正蒸蒸日上的事業。

當他遇到得了艾滋病的安迪,他的手不知道該往哪裡放,刻意的保持著距離,眼神在四處躲避,得知安德魯又是個同性戀者後他更加的排斥。

在圖書館,他出於同情主動幫助安迪解圍,促成了他成為安迪的代理律師。這是他思想開化的開始。

當他看到安迪的靈魂吶喊時,他才意識到,行將就木的安迪是一個真正的戰士,他是無比的堅強哪怕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這也堅定了自己要成為促成公正的一份子,在安迪有生之年,他要打贏這場官司,他幫助安迪贏得了公道。

最後在醫院他幫助安迪戴上面罩,為即將逝去的他送去了氧氣和暖流。

在最後舒緩的情緒中迎來了影片的結尾,安迪沒有遺憾、帶著尊嚴和驕傲平靜的離開。沒有誇張的言語和激烈的煽情,只是自然的流露真情。一曲悲壯而有力的生命輓歌在費城上空回盪。

有個問題我一直很好奇,聖經里有記載,大意是同性戀是有罪的,許多教會和教徒更是大大的反對與抵制。而我也曾見過一個著名的美國牧師說,「你要愛他,即便你的孩子是同性戀者,你也要擁抱他」。那麼應該是哪種解讀呢?有信徒說要聽神的話語,那神的話語到底有沒有被世人曲解呢?我說不清楚。

在我走過的路上我遇到過同性戀者,有男有女,我們相處自然融洽,他們也都很努力的工作,很認真的活著。他們有的敢於直面自己和家人,有的則深深隱藏自己,不管哪種他們都是一些熱愛生活,並努力活的更好的人,僅此而已。他們也是普通人,並且同性戀者不是他們選擇成為,而是基因早已決定他們成為,往往從小就是,我們應該給予他們尊重。

我身邊還曾發生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對情侶都是我的朋友,一次公司的體檢,女孩兒檢查出點問題需要做個小手術。在手術前的例行血液檢查中,被診斷為HIV陽性。陪同的母親和男友都對這個詞不確定,在醫生明確答復為艾滋病毒時,母親哆嗦的說怎麼會呢。而我大天朝的醫生翻個白眼說「你女兒在外頭做了什麼你怎麼知道」。

這只是一個檢查,醫務人員就用這樣的口吻對家屬說話,估計在美國醫生早就拿到傳票了。而結果也是很戲劇,我的兩個朋友都不相信,他們一連做了三次檢查都是相同的結果,正在兩人擁抱痛哭之時,醫院說是機器出了故障,你的檢查沒有問題,手術可以順利進行。

雖然只是個誤診,就已經出現了這么嚴重的歧視問題,更不要提國人會真的因為艾滋病人受歧視去打官司了。

而不公平的對待又何止這些,可嘆長路漫漫。

西方提倡自我救贖,東方往往認了這命,也許我的下半生還是期盼世界和平吧。

『叄』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情況

最佳影片「金熊獎」:《孩子的姿勢》(羅馬尼亞,導演:克林·彼得·內策)
評委會大獎「銀熊獎」:《渺生一頁》(波黑、法國、斯洛維尼亞,導演:丹尼斯·塔諾維奇)
最佳導演「銀熊獎」: 大衛·戈登·格林(《雪崩王子》,美國)
最佳編劇「銀熊獎」:賈法爾·帕納希(《緊閉的簾子》又譯《閉幕》,伊朗,導演:賈法爾·帕納希,坎博齊亞·帕爾托維)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納齊夫·穆伊奇(《渺生一頁》,波黑、法國、斯洛維尼亞,導演:丹尼斯·塔諾維奇)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保利娜·加西亞(《葛洛莉亞》,智利、西班牙,導演:塞巴斯蒂安·萊利奧)
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剪輯、音樂、服裝、道具):阿齊茲·扎姆巴比耶夫(攝影)(《和諧教程》,哈薩克、德國,導演:埃米爾·拜加津)
阿爾弗雷德·鮑爾獎(為紀念柏林電影節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鮑爾而設):(《維克和弗洛看見一頭熊》,加拿大,導演:德尼·科泰)

『肆』 第72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公布,都有哪些藝人獲得獎項

每一屆的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都會受到大家的關注,在2月16號,這次第七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各大獎項也隨之公開

西班牙女導演卡拉西蒙在柏林電影節奪得最佳影片的金熊獎,所憑借的是她拍攝的這部影片阿爾卡拉斯,這部電影主要描寫的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一個果農家庭,由於土地被徵用,而被驅逐威脅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女性電影人接連在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獲得的最高獎項,卡拉西蒙是一位80後,年紀輕輕,未來不可限量

另外,還有非常多的獎項,法國導演克萊爾德尼他拍攝的影片雙刃劍獲得最佳導演獎,柬埔寨的潘禮德憑借他的影片一切安好,獲得藝術貢獻獎,我值得一提的是,庫爾勒資訴小布希的編劇萊拉斯蒂勒最佳劇本獎

除了這些獎外,還有一些沒有獲獎的導演和影片,並不是因為不好,也許是當時評委的喜好或者各方面的因素,那麼我們也期待以後會有更多好的影片呈現給全世界

『伍』 洪常秀又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是不是喚金敏喜發言為其翻譯

毫無疑問洪常秀的靈感源泉就是電影女演員金敏喜,因為他們合作了好幾部電影,居然都能夠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

獲得大獎

看來兩人在一起6年了,並沒有分手,一直在共同創作,共同獲獎,陪伴在彼此的身邊。金敏喜只能主演洪常秀導演的電影,也有一個原因可能是金敏喜在韓國名聲掃地,無法被其他導演邀請演出,所以無奈只能和洪常秀一直合作演戲,當然這只是猜測。

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的金敏喜,在韓國並沒有被高看,也沒有演出其他導演的大作,所以她和洪常秀是兩個被捆綁在一起的孤獨的靈魂,所以他們一直在用作品證明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陸』 今年柏林電影節獲獎電影

當地時間2月14日晚(北京時間2月15日凌晨),第59屆柏林電影節落下帷幕,秘魯和西班牙合拍片《傷心的奶水》(The Sorrow of Milk)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烏拉圭愛情片《暗戀》(Gigante)摘得包括評審團大獎在內的三項大獎,德國影片《其他人》(Alle Anderen)獲評審團大獎和最佳女演員獎。最佳導演銀熊獎則被伊朗影片《關於伊麗》的導演阿斯哈-法哈蒂獲得。而唯一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影片——由陳凱歌執導的《梅蘭芳》則空手而歸。法國電影音樂大師莫里斯·雅爾( Maurice Jarre)於柏林當地時間2月12日獲頒林電影節終身成就獎(Honorary Golden Berlin Bear)
另:古巴導演蘇珊娜-巴瑞加(Susana Barriga)的《幻覺》(The Illusion)獲短片單元DAAD(DAAD為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簡稱)短片大獎。

『柒』 柏林國際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歷史沿革

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電影節始於1951年夏,1978年開始改為在每年的2月舉行。

為了樹立柏林「世界自由視窗」的形象,在三國盟軍撤出柏林的同時,柏林電影節拉開帷幕了,當時的名字是「西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一屆的柏林電影節由電影歷史學家Dr. Alfred Bauer發起,並於1951年6月6日在柏林的泰坦尼克宮舉行。第一屆的金熊獎並不是由評審團選出而是由觀眾決定的。

1956年,柏林電影節與坎城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列為A類電影節,從此獲獎名單改由評審團決定。選舉出的評審團來自世界各地,並設立了金熊獎和銀熊獎兩項大獎。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

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從2002年開始,柏林電影節隸屬於商業性質的「柏林藝術展出有限公司」。

獎項設定

金熊獎

金熊獎最佳影片-自1951年起開始頒發

終身成就獎/榮譽金熊獎(Honorary Golden Bear)-自1982年起頒發

銀熊獎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自1965年起

最佳導演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劇本銀熊獎-自2008年起

最佳短片銀熊獎-自1956年起

傑出藝術成就獎-自1978年起

最佳電影配樂-自2002年起

其他獎項

水晶熊獎(Crystal Bear)

泰迪熊獎-最佳同志電影

流星獎(Shooting Stars Award)-頒給有才華的年輕歐洲演員

阿弗雷鮑爾獎(Alfred Bauer)-紀念創立電影節的阿弗雷·鮑爾

歷屆回顧

歷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回顧

第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1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2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3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5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歷屆之最

歷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之最 獲得金熊獎的女導演 亞斯米拉·茲巴尼奇 2006年第56屆由前南斯拉夫女導演亞斯米拉·茲巴尼奇執導的《格巴維察》獲最佳影片金熊獎。 克勞迪婭·略薩 2009年第59屆由秘魯女導演克勞迪婭·略薩執導的西班牙和秘魯合拍影片《傷心的奶水》獲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熊獎。本屆電影節第二大獎評審團大獎獲獎影片德國影片《其他人》的導演導演馬倫·阿德也是一名青年女性。 第一部獲得金熊獎的卡通片 千與千尋 日本影片《千與千尋》又名《神隱少女》,於2002年第52屆獲得金熊獎,是第一部獲得最高獎的卡通片。 最年輕的柏林影帝 盧·泰勒·普奇 2005年第55屆年僅20歲的盧·泰勒·普奇憑借《吸拇指的人》獲得最佳男演員獎,這是柏林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最年輕的柏林影後 瑞秋·瑪瓦贊 2012年第62屆年僅14歲的黑人女孩瑞秋·瑪瓦贊憑《戰地巫師》獲得最佳女演員,成為柏林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後。這是繼第61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女演員成了集體獎後,今年的這個獎項又爆冷門,這是她第一次出演劇情長片的影壇新人,而本屆最佳男演員米克爾·佛斯加德也年僅28歲,也是第一次出演劇情長片的影壇新人。

亞洲獲獎

華語影人獲獎

時間 獲獎情況 1982年 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短片競賽最佳編劇)阿達《三個和尚》 1983年 第33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許雷《陌生的朋友》 1988年 第38屆最佳影片金熊獎張藝謀《紅高粱》 1989年 第39屆銀熊獎吳子牛《晚鍾》 1990年 第40屆銀熊獎謝飛《本命年》 1991年 第41屆國際兒童青年中心大獎 *** 《喔,香雪》 1992年 第42屆最佳女演員銀熊獎張曼玉《阮玲玉》 1993年 第43最佳影片金熊獎李安《喜宴》、謝飛《香魂女》 1994年 第44屆提名表彰獎吳子牛《火狐》 1995年 第45屆最佳女演員蕭芳芳《女人四十》 、銀熊獎(最佳視覺成就)李少紅《紅粉》 1996年 第46屆金熊獎李安《理智與情感》 、最佳導演:嚴浩《太陽有耳》 1997年 第47屆銀熊獎徐立功《河流》 2000年 第50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 2001年 第51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王小帥《十七歲的腳踏車》,最佳導演:林正盛《愛你愛我》,最佳新進男演員:崔林、李濱《十七歲的腳踏車》,最佳新進女演員:李心潔《愛你愛我》 2003年 第53屆阿爾弗雷 德·鮑爾特別創新獎張藝謀《英雄》,特別藝術貢獻獎:李楊《盲井》 2005年 第55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顧長衛《孔雀》,特別藝術貢獻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阿爾弗雷德·鮑爾特別創新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青年論壇沃爾夫岡·斯陶特大獎:嚴宇/李一凡《淹沒》,青年論壇卡里加利獎:劉佳茵《牛皮》,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青年論壇):劉佳茵《牛皮》 2006年 第56屆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金培達《伊莎貝拉》,傑出電影藝術創新:張元《看上去很美》 2007年 第57屆最佳影片金熊獎:王全安《圖雅的婚事》,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短片):陳駿霖《美》(同美國一起),獨立影評人(全景單元)最佳電影:張楊《落葉歸根》 2008年 第58屆最佳編劇銀熊獎:王小帥《左右》 2010年 第60屆最佳編劇銀熊獎:王全安、金娜《團圓》,第60屆柏林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一頁台北》,第60屆新生代單元水晶熊最佳影片獎:《歲月神偷》(香港) 2014年 第64屆《白日焰火》摘得最佳影片金熊獎(導演為刁亦男)和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廖凡,第一位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的中國男演員),最佳藝術成就獎《推拿》(曾劍,攝影師),國際評審團特別提及獎曹保平《狗十三》

中日韓入圍

中日韓三國歷年入圍「主競賽單元」影片 中國 1957:亡魂谷1981:燕歸來1982:鄉情1983:陌生的朋友1984:半邊人、血,總是熱的1988:紅高粱1989:晚鍾1990:本命年1991:大太監李蓮英1992:阮玲玉1993:喜宴、香魂女1994:火狐1995:女人四十、紅玫瑰白玫瑰、紅粉、歸土、日光峽谷1996:太陽有耳、麻將1997:色情男女、我愛廚房、河流、埋伏1998:愈快樂愈墮落、放浪、天浴1999:千言萬語2000:我的父親母親、有時跳舞2001:十七歲的腳踏車、愛你愛我2003:英雄、盲井2004:20 30 402005:孔雀、天邊一朵雲

2006:伊莎貝拉

2007:圖雅的婚事、蘋果2008:左右、文雀2009:梅蘭芳2010:團圓、三槍拍案驚奇2012:白鹿原

2014:《白日焰火》、《推拿》、《無人區》

日本

1953:看得見煙囪的地方1954:生之欲1956:白蛇傳1957:嵐、大菩薩嶺1958:純愛物語1959:戰國英豪1960:哥哥、女經1961:懶漢睡夫1962:小早川家之秋、Mitasareta seikatsu1963:武士道殘酷物語1964:日本昆蟲記、她和他1965:牆中秘事1967:Lost Spring1968:初戀:地獄篇1969:愛奴1970:大地的群像1971:再愛一次1972:約束1973:悲傷的顛茄1974:朝之詩1975:望鄉1976:本陣殺人事件1978:遙遙長路1981:流浪者之歌1982:謀殺·下山事件、再見吧,可愛的大地1983:野獣刑事1984:南極物語1985:瀨降物語1986:槍之權三1987:海與毒葯1989:城市英雄1992:光蘚1993:夢中的女人1996:夢之村1997:瀨戶內月光小夜曲1998:感官新世界1999:刑法第三十九條2000:獨立少年合唱團2001:睡蓮、狗神2002:千與千尋、綁架金大中2003:黃昏清衛兵2005:隱劍鬼爪2008:母親2010:芋蟲

2014:小小的家

韓國

1959:鍾閣1960:雲彩流動1961:馬夫1962:直到生命盡頭1963:烈女門1972:石花村1973:小島的尊嚴1985:烈日驕陽1986:吉牛蓬1994:華嚴經1995:太白山脈1996:美麗青年全泰壹2001:共同警備區2002:壞小子2004:薩瑪利亞女孩2007:機器人之戀、邊界2008:夜與日2011:愛,不愛2013:惠媛

合作夥伴

寶馬、歐萊雅、ZDF、Entega、GLASHÜTTE ORIGINAL、HUGO BOSS、通靈珠寶、ARRI Film 、BARCO、DEUTSCH-FRANZÖSISCHES JUGENDWERK 、GWFF、Kinoton、MOËT & CHANDON、rbb RUNDFUNK BERLIN-BRANDENBURG、SAMSUNG、TV MOVIE

『捌』 柏林電影節反響怎麼樣

北京時間2月25日凌晨,第68屆柏林電影節舉行閉幕頒獎典禮,揭曉了主競賽單元各獎項歸屬者。湯姆·提克威領銜的主競賽評審團將最佳影片金熊獎授予了羅馬尼亞影片《不要碰我》,該片同時也獲得了最佳處女作獎;影帝影後分別花落《祈禱》男主角Anthony Bajon、《女繼承者》女主角Ana Brun;韋斯·安德森憑借為本屆柏林電影節揭幕的動畫片《犬之島》獲最佳導演獎。

新晉影帝影後都是生面孔,影帝之前只演過幾次小配角,影後更是第一次演電影。雖說今年主競賽單元好片子不多,但畢竟演員方面還是有於佩爾阿姨這樣大咖坐鎮的,但最終柏林還是大膽地將桂冠授予了兩位新人。

『玖』 歷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年齡

柏林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51年,與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熊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長期以關注政治和社會現實聞名,宗旨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歷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一起來看看吧!
榜單解讀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51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與戛納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熊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在每年6-7月間舉行,從1978年起提前至2月舉行,為期2周。柏林國際電影節分為「主競賽」、「遇見」、「短片競賽」、「全景」、「論壇」、「特別展映」、「新生代」等單元。

最佳影片金熊獎歷屆獲獎名單
金熊獎是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與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均為電影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
年份 屆次 導演 作品
1951年 第1屆 利奧波德·林特貝格 《吉普車上的四個人》
1952年 第2屆 阿恩·馬特森 《幸福的夏天》
1953年 第3屆 亨利-喬治·克魯佐 《恐懼的代價》
1954年 第4屆 大衛·里恩 《霍布森的選擇》
1955年 第5屆 羅伯特·西奧德梅克 《鼠》
1956年 第6屆 吉恩·凱利 《心聲幻影》
1957年 第7屆 西德尼·呂美特 《十二怒漢》
1958年 第8屆 英格瑪·伯格曼 《野草莓》
1959年 第9屆 克勞德·夏布洛爾 《表兄弟》
1960年 第10屆 塞薩爾·阿達溫 《托梅斯的盲人犬》
1961年 第11屆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夜》
1962年 第12屆 約翰·施萊辛格 《一點愛意》
1963年 第13屆 今井正/Gian Luigi Polidoro 《武士道殘酷物語》/《惡魔》
1964年 第14屆 麥頓·埃爾克桑 《乾旱的夏天》
1965年 第15屆 讓-呂克·戈達爾 《阿爾伐城》
1966年 第16屆 羅曼·波蘭斯基 《荒島驚魂》
1967年 第17屆 傑茲·斯科利莫夫斯基 《出發》
1968年 第18屆 揚·特洛爾 《誰見他死去》
1969年 第19屆 Zelimir Zilnik 《第一份工作》
1971年 第21屆 維托里奧·德·西卡 《費尼茲花園》
1972年 第22屆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坎特伯雷故事》
1973年 第23屆 薩蒂亞吉特·雷伊 《遙遠的雷聲》
1974年 第24屆 特德·科特切夫 《學徒》
1975年 第25屆 瑪塔·梅薩羅什 《領養》
1976年 第26屆 羅伯特·奧特曼 《水牛比爾和印第安人》
1977年 第27屆 拉莉薩·舍皮琴科 《上升》
1978年 第28屆 何塞·路易斯·加西亞·桑切斯 《鮭魚》
1979年 第29屆 Peter Lilienthal 《大衛》
1980年 第30屆 理查德·皮爾斯/沃納·施羅德 《拓荒者》/《巴勒莫或沃爾夫斯堡》
1981年 第31屆 卡洛斯·紹拉 《快,快》
1982年 第32屆 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 《維洛妮卡·佛斯的慾望》
1983年 第33屆 愛德華·本內特/馬里奧·卡穆斯 《1920年的法斯特》/《蜂巢》
1984年 第34屆 約翰·卡索維茨 《愛的激流》
1985年 第35屆 戴維·黑爾/Rainer Simon 《陌生男子》《女人和陌生人》
1986年 第36屆 Reinhard Hauff 《大審判》
1987年 第37屆 格裡布·潘非洛夫 《主題》
1988年 第38屆 張藝謀 《紅高粱》
1989年 第39屆 巴瑞·萊文森 《雨人》
1990年 第40屆 科斯塔·加夫拉斯/傑里·閔采爾 《八音盒》/《失翼靈雀》
1991年 第41屆 馬爾科·費雷里 《微笑之家》
1992年 第42屆 勞倫斯·卡斯丹 《大峽谷》
1993年 第43屆 李安/謝飛 《喜宴》/《香魂女》
1994年 第44屆 吉姆·謝里丹 《因父之名》
1995年 第45屆 貝特朗·塔維涅 《毒胭脂》
1996年 第46屆 李安 《理智與情感》
1997年 第47屆 米洛斯·福爾曼 《性書大亨》
1998年 第48屆 沃爾特·塞勒斯 《中央車站》
1999年 第49屆 泰倫斯·馬力克 《細細的紅線》
2000年 第50屆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木蘭花》
2001年 第51屆 帕特里斯·夏侯 《親密》
2002年 第52屆 保羅·格林格拉斯/宮崎駿 《血腥星期天》/《千與千尋》
2003年 第53屆 邁克爾·溫特伯頓 《塵世之間》
2004年 第54屆 法提赫·阿金 《勇往直前》
2005年 第55屆 馬克·唐福特·梅 《卡雅利沙的卡門》
2006年 第56屆 亞斯米拉·茲巴尼克 《格巴維察》
2007年 第57屆 王全安 《圖雅的婚事》
2008年 第58屆 何塞·帕迪里亞 《精英部隊》
2009年 第59屆 克勞迪雅·洛薩 《傷心的奶水》
2010年 第60屆 賽米·卡普拉諾格魯 《蜂蜜》
2011年 第61屆 阿斯哈·法哈蒂 《一次別離》
2012年 第62屆 保羅·塔維安尼、維克托里奧·塔維安尼 《凱撒必須死》
2013年 第63屆 卡林·皮特·內策爾 《嬰兒式》
2014年 第64屆 刁亦男 《白日焰火》
2015年 第65屆 賈法·帕納西 《計程車》
2016年 第66屆 吉安弗蘭科·羅西 《海上火焰》
2017年 第67屆 伊爾蒂科·茵葉蒂 《肉與靈》
2018年 第68屆 阿迪娜·平蒂列 《不要碰我》
2019年 第69屆 那達夫·拉皮德 《同義詞》
2020年 第70屆 穆罕默德·拉索羅夫 《無邪》
2021年 第71屆 拉杜·裘德 《倒霉性愛,發狂黃片》
2022年 第72屆 卡拉·西蒙 《阿爾卡拉斯》
最佳導演銀熊獎歷屆獲獎名單
銀熊獎是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主要獎項,僅次於最高獎項金熊獎。
年份 屆次 導演 作品
1956年 第6屆 羅伯特·奧爾德里奇 《秋葉》
1957年 第7屆 馬里奧·莫尼切利 《父與子》
1958年 第8屆 今井正 《純愛物語》
1959年 第9屆 黑澤明 《暗堡里的三惡人》
1960年 第10屆 讓-呂克·戈達爾 《筋疲力盡》
1961年 第11屆 伯哈特·維奇 《馬拉奇亞士的奇跡》
1962年 第12屆 弗朗西斯科·羅西 《龍頭之死》
1963年 第13屆 Nikos Koundouros 《春醒》
1964年 第14屆 薩蒂亞吉特·雷伊 《大都會》
1965年 第15屆 薩蒂亞吉特·雷伊 《孤獨的女人》
1966年 第16屆 卡洛斯·紹拉 《狩獵》
1967年 第17屆 Zivojin Pavlovic 《老鼠的覺醒》
1968年 第18屆 卡洛斯·紹拉 《薄荷刨冰》
1972年 第22屆 Jean-Pierre Blanc 《老處女》
1975年 第25屆 謝爾蓋·索洛維約夫 《童年過後100天》
1976年 第26屆 馬里奧·莫尼切利 《親愛的米歇爾》
1977年 第27屆 曼努埃爾·古鐵雷斯·阿拉貢 《黑幫》
1978年 第28屆 喬治·杜爾吉羅夫 《Avantazh》
1979年 第29屆 Astrid Henning-Jensen 《冬天的孩子》
1980年 第30屆 伊斯特凡·薩博 《信任》
1982年 第32屆 馬里奧·莫尼切利 《格里羅侯爵》
1983年 第33屆 埃里克·侯麥 《沙灘上的寶蓮》
1985年 第35屆 羅伯特·本頓 《我心深處》
1986年 第36屆 格利高利·桑傑拉亞 《一個青年作曲家的旅程》
1987年 第37屆 奧利弗·斯通 《野戰排》
1988年 第38屆 諾曼·傑威森 《月色撩人》
1989年 第39屆 Dusan Dusek 《我愛,你愛》
1990年 第40屆 邁克爾·維赫文 《壞女孩》
1991年 第41屆 喬納森·戴米、Riccardo Tognazzi 《沉默的羔羊》、《Ultrà》
1992年 第42屆 揚·特洛爾 《船長》
1993年 第43屆 安德魯·伯金 《賽門花園》
1994年 第44屆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1995年 第45屆 理查德·林克萊特 《愛在黎明破曉前》
1996年 第46屆 嚴浩、理查德·隆克瑞恩 《太陽有耳》、《理查三世》
1997年 第47屆 Eric Heumann 《東非暗殺奇案》
1998年 第48屆 尼爾·喬丹 《悲歡歲月》
1999年 第49屆 斯蒂芬·弗雷斯 《非戀不可》
2000年 第50屆 米洛斯·福爾曼 《月亮上的男人》
2001年 第51屆 林正盛 《愛你愛我》
2002年 第52屆 奧塔·埃索里亞尼 《星期一早晨》
2003年 第53屆 帕特里斯·夏侯 《死亡詩篇》
2004年 第54屆 金基德 《撒瑪利亞女孩》
2005年 第55屆 馬克·羅斯曼 《希望與反抗》
2006年 第56屆 馬特·懷特克羅斯、邁克爾·溫特伯頓 《關塔納摩之路》
2007年 第57屆 約瑟夫·斯達 《波弗特》
2008年 第58屆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血色黑金》
2009年 第59屆 阿斯哈·法哈蒂 《關於伊麗》
2010年 第60屆 羅曼·波蘭斯基 《影子寫手》
2011年 第61屆 烏利胥·柯雷 《嗜睡症》
2012年 第62屆 克利斯蒂安·佩措爾德 《芭芭拉》
2013年 第63屆 大衛·戈登·格林 《雪崩王子》
2014年 第64屆 理查德·林克萊特 《少年時代》
2015年 第65屆 瑪高扎塔·施莫夫茲卡、拉杜·裘德 《身體》、《喝彩》
2016年 第66屆 米婭·漢森-洛夫 《將來的事》
2017年 第67屆 阿基·考里斯馬基 《希望的另一面》
2018年 第68屆 韋斯·安德森 《犬之島》
2019年 第69屆 安姬拉·夏娜萊克 《我當時在家,可是……》
2020年 第70屆 洪尚秀 《逃走的女人》
2021年 第71屆 德內斯·納吉 《自然光線》
2022年 第72屆 克萊爾·德尼 《雙刃劍》
最佳演員銀熊獎歷屆獲獎名單
年份 屆次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1956年 第6屆 伯特·蘭卡斯特《空中飛人》 愛爾莎·瑪蒂妮利《Donatella》
1957年 第7屆 因方特·佩德羅《提左克》 伊馮娜·米切爾《糟糠賢妻》
1958年 第8屆 西德尼·波蒂埃《掙脫鎖鏈》 安娜·瑪格納妮《孽海狂濤》
1959年 第9屆 讓·迦本《Archimède, le clochard》 雪莉·麥克雷恩《鳳求凰》
1960年 第10屆 弗雷德里克·馬奇《天下父母心》 朱麗葉特·梅尼爾《The Fair》
1961年 第11屆 彼得·芬奇《寂寞的男人》 安娜·卡里娜《女人就是女人》
1962年 第12屆 詹姆斯·斯圖爾特《度假留香》 Rita Gam、韋薇卡·琳德佛斯《一去不返》
1963年 第13屆 西德尼·波蒂埃《原野百合花》 畢比·安德森《Älskarinnan》
1964年 第14屆 羅德·斯泰格爾《典當商》 左幸子《她和他》《日本昆蟲記》
1965年 第15屆 李·馬文《女賊金絲貓》 Madhur Jaffrey《莎劇演員》
1966年 第16屆 讓-皮埃爾·利奧德《男性女性》 洛拉·奧爾布賴特《老天爺愛一隻鴨》
1967年 第17屆 米切爾·西芒《老人與小孩》 伊迪斯·伊萬斯《謠言》
1968年 第18屆 讓·路易·特蘭蒂尼昂《說謊的人》 斯蒂芬妮·奧德安《女鹿》
1971年 第21屆 讓·迦本《貓》 西蒙·西涅萊《貓》、雪莉·麥克雷恩《絕望的性格》
1972年 第22屆 阿爾伯托·索迪《未決囚》 伊麗莎白·泰勒《奇男奇女奇情》
1975年 第25屆 伏拉基米爾·布勞德斯基《撒謊者雅格布》 田中絹代《望鄉》
1976年 第26屆 蓋爾哈德·奧爾謝夫斯基《失落的人生》 Jadwiga Baranska《夜與晝》
1977年 第27屆 費爾南多·費爾南·戈麥斯《隱

閱讀全文

與柏林電影節2020最佳導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台灣紅羊現代電影片 瀏覽:80
電影英文經典台詞對白 瀏覽:929
韓國電影小姐人物結局是什麼 瀏覽:817
電影陰羚結局講的是什麼 瀏覽:251
黑道電影全集大全完整版 瀏覽:746
胖子行動隊完整電影 瀏覽:123
一部電影裡面有個懷孕的女王 瀏覽:281
印度古代色情大全電影大全 瀏覽:796
怡豐城七莘路電影院 瀏覽:99
槑頭槑腦大電影完整版 瀏覽:720
英語作文如何製作一部電影 瀏覽:877
郴州電影院哪個比較好 瀏覽:107
公眾號放別人的電影網站違法嗎 瀏覽:247
麥嘉主演電影大全國語版全集 瀏覽:362
朱藝彬韓國電影中文字幕 瀏覽:846
法國電影命運交織百度雲資源 瀏覽:35
第五屆絲綢之路電影節閉幕式門票 瀏覽:894
二手電筒影幕布圖片 瀏覽:902
寶寶電影製作的背景音樂 瀏覽:855
電影節投放電影規則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