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找一下六十,七十,八十年代的偵破老電影
經典國產反特務老電影大全
《斬斷魔爪》上海電影製片廠1954 導演:沈浮 主演:陶金 凌之浩 胡思慶 孫百群 韓非
最後八個人(東北抗日聯軍)
《原形畢露》國語譯製片 無字幕 朝鮮電影 反特片 1973年發行 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年譯制
羅馬尼亞驚險故事片《密碼》
神秘駝隊
【埃及】走向深淵(上譯)
【國產老電影】古剎鍾聲 1958
《代號213》上海電影製片廠1984 導演:天然 主演:馬曉偉 陳肖依 賴昭群
聖保羅醫院之謎
拂曉槍聲
《寂靜的山林》長春電影製片廠1957 導演:朱文順 主演:王心剛 白玫 浦克
老電影《405謀殺案》
《東港諜影》1978(上影)全
鋤奸記(1944)
《徐秋影案件》老電影1958 (本末鑒賞)
羊城暗哨
《前哨》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 導演:德.廣佈道爾基 主演:李亞林 徐連凱 王春英
老電影反特故事片:《秘密圖紙》
《天羅地網》經典老電影.1955
虎穴追蹤(1956)
故事片《鐵道衛士》
國產經典反特故事片[智截玉香籠] 完整_NDUwMjY2MDk
神秘的旅伴(1955)
國慶十點鍾(1956)
[1983]不能受勛的英雄[朝鮮]
朝鮮老電影【敵後金達萊】(1971年出品)
羅馬尼亞電影《邊塞擒諜》全(1956)
血戰落魂橋
《難忘的戰斗》(1975)
《南海長城》【國產老片】
《51號兵站》
十天_h264-320x240
《山間鈴響馬幫來》上海電影製片廠
《智擒眼鏡蛇》全集 國語譯製片 蘇聯電影 二戰
《地下尖兵》反特老電影1957年 (本末鑒賞)
《R4之謎》主演:邵慧芳 王濱雁 張力維 喬榛
《雲霧山中》(1959)
電影 戴手銬的旅客(1980年)
老電影【黑三角】1978年(流暢)
電影:《幽谷戀歌》彩色(1981長影)CCTV-6
《多瑙河三角洲的警報》
《熊跡》
《藍色檔案》彩色(1980上影)CCTV-6
《不速之客》黑白 國語譯製片 中文字幕 蘇聯電影 劇情 1959年出品
《激戰前夜》
看不見的戰線 譯製片-朝鮮 1965年
《勐壠沙》八一電影製片廠1960 導演:王蘋 袁先 主演: 王心剛 曹 櫻 何美萍
《邊寨烽火》長春電影製片廠1957 導演:林農 主演:達奇 王曉棠 田烈
《國慶十點鍾》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 導演:吳天 主演:印質明 趙子岳 浦克
《激戰前夜》八一電影製片廠1957 導演:王冰 馮毅夫 主演:王潤身 袁霞 王昶
特殊任務
八十年代公安偵破電影:《405謀殺案》、《霧都茫茫》、《R4之謎》、《神女峰的迷霧》、《蛇案》、《智截玉香籠》、《林中迷案》、《白霧街兇殺案》、《梅山奇案》、《深谷屍變》
⑵ 八一電影製片場,的相關介紹
八一電影製片廠創建於1952年8月1日---與中國人民解放軍 「八.一」建軍節同日,又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故名八一電影製片廠。
八一電影製片廠是攝制故事片、新聞紀錄片、軍事教育片等多片種及製作翻譯片的綜合性電影製片廠。至1997年為止的45年間,共拍攝各種類型影片2000餘部,這些影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風格多樣,為部隊官兵和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其中一些影片在國內外多次獲獎。八一廠攝制的大型戰爭歷史片受到國內外人士高度贊譽,認為這樣的宏篇巨制在國內外影壇都是少見的。如近年來所拍攝的八部歷史系列巨片《大轉折》、《大決戰》、《大進軍》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⑶ 八一電影製片廠有哪些作品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六里橋北里, 佔地面積392.1畝。1951年3月,以總政治部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名義開始籌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廠,命名為解放軍電影製片廠,1956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主要作品如下:
1.電視劇:
《編外監察官》
《梁士英》
《中流砥柱》
《血戰萬源》
《生死之間》
《士兵突擊》
2.紀錄片:
①《八一運動大會》。1953年出品,與北影合作,記錄1952年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25周年全軍體育運動大會的各項競賽。榮獲文化部1949年-1955年度優秀影片獎三等獎。
②《鋼鐵運輸線》。1954年出品,記錄志願軍後勤運輸部隊在朝鮮建立鋼鐵運輸線的情景。獲文化部1949-1955年度優秀影片獎二等獎。
③《戰勝怒江天險》。1954年出品,記錄解放軍築路隊在怒江天險上架橋修路的英雄事跡。獲文化部1949年-1955年優秀影片獎一等獎。
④《在帕米爾高原上》。1955年9月出品,記錄解放軍邊防部隊在帕米爾高原上團結少數民族捍衛祖國邊疆的斗爭。獲文化部1949年-1995年度優秀影片獎二等獎。
⑤《救死扶傷的英雄事跡》。獲文化部1949年-1955年度優秀影片獎二等獎。
⑥《向毛主席匯報》。1964年7出品,記錄了北京部隊和濟南部隊向毛澤東主席和濟南部隊向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匯報表演軍事訓練成績的盛況。
⑦《鋼鐵長城》。1981年12月出品,影片紀錄了我軍在華北某地的一次軍事演習,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並檢閱部隊的盛況。
⑧《葉劍英》。1983年7月出品,記錄了葉劍英同志一生的革命經歷和豐功偉績。
⑨《國慶閱兵》。1984年10月出品,記錄了慶祝建國35周年的國慶閱兵活動。獲獎1984年度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獲第二屆解放軍文藝獎。
⑩《手》。1985年12月出品,影片以手為題材,激發人們用自己的手創造社會主義的未來。1986年獲第六屆"金雞獎"最佳新聞紀錄片獎;1987年第一屆"全國影視節目聲音學會獎"第一名。
3.電影:
①《五更寒》。1957年12月出品。描述了解放戰爭期間正規部隊撤離中原解放區,縣委劉書記率領大別山地區的同志們留下來堅持地下斗爭,一直堅持到革命勝利高潮到來的故事。
②《柳堡的故事》。1957年12月出品,影片描寫新四軍1944年駐扎在蘇北柳堡地區休整時所發生的故事。
③《英雄虎膽》。1958年8月出品,描寫廣西十萬大山剿匪戰斗中,解放軍偵察英雄深入土匪駐地,與匪首周旋,贏得信任,最終將土匪誘至包圍圈中,一網打盡的驚險故事。
④《永不消逝的電波》。1958年5月出品,描寫一位紅軍出身的地下報務員在抗日和解放戰爭中與日本及國民黨特務英勇斗爭,最後在上海解放前夕壯烈犧牲的故事。
⑤《回民支隊》。1959年7月出品,描寫抗日戰爭時期,冀中馬本齋回民支隊在黨的領導下改造成長為無產階級武裝的故事。
⑥《海鷹》。1959年9月出品,描寫某英雄快艇在勝利打擊敵人後,團結一致,和大海、敵人做斗爭,終於勝利返回大陸的故事。
⑦《戰上海》。1959年12月出品,描寫解放軍解放大上海時與上海人民和地下黨配合,機智勇敢解放上海、保衛上海,取得勝利的故事。
⑧《哥倆好》。1962年6月出品,根據話劇《我是一個兵》改編。通過一連串曲折的情節,反映了部隊新戰士在首長戰友的關懷、幫助下,迅速成長的過程。
⑨《怒潮》。1963年5月出品,反映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大批共產黨員和工農群眾慘遭殺害的時候,湖南農民在黨和領導下舉行秋收暴動的故事,揭露右傾機會主義者的投降主義路線。
⑩《野火春風斗古城》。1963年3月出品,描寫1943年,抗日戰爭時期黨的地下工作者依靠群眾和敵特斗爭,爭取和瓦解敵偽力量,配合解放區軍民作戰的故事。
⑷ 求部電影名字。
國產電影《槍手》,具體介紹網路有
中文片名:《槍手》電影《槍手》
導 演:沈 東
編 劇:司馬未韜
出品單位:八一電影製片廠
類 型:劇情、青春、軍事、動作
年份:2005年
領銜主演
崔 林--飾 郝冰
凌瀟肅--飾 中隊長《槍手》劇照
范 雷--飾 三班長
尚於博--飾 肖聰
雷恪生--飾 老人
吳 軍--飾 李老兵
沙 溢--飾 許參謀
劇情簡介
郝冰和肖聰都是剛剛入伍的武警新戰士。經過三個月的新兵訓練,同時分到了威名顯赫的某支隊五中隊--有著光榮歷史和無數傳說的「神槍手五連」。
「神槍中隊」的兵都是精挑細選的,迷戀槍械又玩得一手神彈弓的郝冰就是三班長最鍾愛的新兵。為了成為一名真正的神槍手,郝冰無論在各種訓練項目中,都比別人更加刻苦,技藝日益精湛。而好友肖聰卻一心想考軍校,成為一名指揮官。郝冰對槍的愛好到了痴迷的狀態,睡覺也把著槍,險些讓班長查槍時認為槍被偷,郝冰又一次受到批評。
夢想是美好的,實現美好的夢想就要付出犧牲。郝冰對槍的痴迷和訓練的狠勁讓戰友們吃驚:烈日風霜,郝冰總是在每一個軍事科目中超強訓練,他端槍瞄準的軍用水壺里裝滿了沙子。令中隊長對這個執著的新兵漸生愛意。終於,又臨到第二次實彈打靶,郝冰彈無虛發,幾乎達到槍人如一、心到彈中的地步。
一天,戰士們正在訓練場上熱火朝天的訓練戰術,突然接到緊急通知,協助當地公安局,救出被一名殺人犯綁架的人質。五中隊快速機動,奔赴現場。窮凶極惡的歹徒要小男孩的父親交出600萬,否則引爆炸彈,同歸於盡。過山車上也裝上了炸葯。情況危急,一觸即發。郝冰與肖聰潛海接近目標,與中隊長默契配合,在千鈞一發之際,郝冰子彈出膛,將歹徒擊斃。中隊長同時將過山車的炸葯安全排除。人們歡呼雷動,郝冰端著心愛的步槍走向中隊長和戰友們……
精彩視點
火熱的軍營、精準的槍手、故事的詼諧和實力派新人的出演,使得影片《槍手》贏得市場上的一片看好和觀眾的期待。
該片可謂「推陳出新」--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新銳導演沈東執導,去年,他所執導的《少年英雄》獲得了電影童牛獎最佳故事片獎。郝冰一角由曾在電影《十七歲的單車》、《台灣往事》、電視劇《便衣警察》、《大旗英雄傳》等影視作品中出色地扮演了多個不同類型角色的國內電影新貴崔林扮演。此次扮演武警戰士對他而言是一次新的挑戰……
⑸ 我國五六十年代拍的電影有哪些
《白毛女》東北電影製片廠1950年攝制 編劇:水華、王濱、楊潤身導演:王濱、水華 主演:田華、張守維、趙路、李百萬、胡朋、陳強、李壬林
《南征北戰》上海電影製片廠1952年攝制 編劇: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 導演:成蔭、湯曉丹 主演:陳戈、馮喆、張瑞芳、項堃、湯化達、王力
《董存瑞》長春電影製片廠1955年出品 編劇:丁洪、趙寰、董曉華導演:郭維 主演:張良、楊啟天、張瑩、周凋、任頤
《祝福》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編劇:夏衍 導演:桑弧 主演:白楊 、魏鶴齡、李景波、管宗祥、邸力
《上甘嶺》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編劇:林杉、曹欣、沙蒙、肖予 導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
《鐵道游擊隊》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56年出品 編劇:劉知俠 導演:趙明 主演:曹會渠、秦怡、馮喆、馮奇、馮笑、鄧楠、仲星火、陳述
《柳堡的故事》 八一電影製片廠1957年出品 編劇:石言、黃宗江 導演:王蘋 主演:陶玉玲、廖有梁、徐林格、張璋、康天申、陳東崗
《永不消逝的電波》 八一電影製片廠 1958年出品 編劇:林金 導演:王蘋 主演:孫道臨、袁霞、王心剛、陸麗珠
《青春之歌》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楊沫 導演:崔嵬、陳懷皚 主演:謝芳、於洋、康泰、於是之
《林則徐》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呂宕、葉元導演:鄭君里、岑范 主演:趙丹、韓非、秦怡、藍谷、錢千里
《林家鋪子》 北京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夏衍 導演:水華 主演:謝添、張亮、林彬、馬薇、韓韜、於藍
《五朵金花》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出品 編劇:趙季康、王公浦 導演:王家乙 主演:楊麗坤、莫梓江、王蘇婭
《今天我休息》 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 1959年出品 編劇:李天濟 導演:魯韌主演:仲星火、上官雲珠、馬驥、李保羅
《戰火中的青春》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攝制 編劇:陸柱國 導演:王炎 主演:王蘇婭、龐學勤、林農
《紅旗譜》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0年出品 編劇:胡蘇、凌子風、海默、吳堅 導演:凌子風 主演:崔嵬、蔡松齡、魯非、趙聯
《劉三姐》長春電影製片廠1960年出品 編劇:喬羽 導演:蘇里主演:黃婉秋、劉世龍、梁音、張巨克、賀汝瑜
《紅色娘子軍》 天馬電影製片廠1961年出品 編劇:梁信 導演:謝晉 主演:祝希娟、陳強、王心剛、向梅、金乃華
《革命家庭》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1年出品 編劇:夏衍、水華 導演:水華 主演:於藍、孫道臨、於洋、田方、秦漢
《甲午風雲》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2年出品 編劇:希儂、葉楠、陳穎、李雄飛、杜梨 導演:林農 主演:李默然、浦克、王秋穎、李頡、龐學勤
《冰山上的來客》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烏·白辛導演:趙心水 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谷毓英、恩和森
《小兵張嘎》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徐光耀 導演:崔嵬、歐陽紅櫻 主演:安吉斯、吳克勤、李小燕、李健、張平
《紅日》 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瞿白音 導演:湯曉丹 主演:張伐、高博、中叔皇、李農、里坡、楊在葆、舒適
《早春二月》北京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謝鐵驪 導演:謝鐵驪 主演:孫道臨、謝芳、上官雲珠、高博
《野火春風斗古城》 八一電影製片廠1963年出品 編劇:李英儒、李天、嚴寄洲 導演:嚴寄洲 主演:王曉棠、王心剛、陳立中
《阿詩瑪》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1964年出品 編劇:葛炎、劉瓊導演:劉瓊 主演:楊麗坤、包斯爾、韓非、崔超明、黃瓊英、柳傑、馮奇
《英雄兒女》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出品 編劇:毛烽、武兆堤導演:武兆堤 主演:劉世龍、劉尚嫻、田方、周文彬
《烈火中永生》 北京電影製片廠1965年出品 編劇:周皓 導演:水華 主演:趙丹、於藍、張平、項堃、蔡松齡、方舒
《舞台姐妹》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1965年出品 編劇:林谷、徐進、謝晉 導演:謝晉 主演:謝芳、曹銀娣、李緯、馮奇、上官雲珠
⑹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誰
第一位新中國的女導演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王蘋。王蘋(1916.9.-1990.12) ,原名王光珍,回族,江蘇南京人。
934年加入左翼戲劇聯盟南京分盟,在多部進步和抗日的影片中扮演過角色。1949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演員,1950年調總政文化部電影處,
1952年參與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籌建工作。1953年因拍攝軍事教育片《河川進攻》而成為新中國第一位電影女導
演。
1956年與劉沛然、丁里合作執導故事片《沖破黎明前的黑暗》,1957年獨立導演的第一部
故事片是石言、黃宗江根據石言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柳堡的故事》,是新中國電影罕見的描寫
現役軍人的愛情故事影片,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反響。影片的主題歌《九九艷陽天》一直傳唱至
今。
其後導演的故事片《永不消逝的電波》、《勐壠沙》、《江山多嬌》、《槐樹庄》、《霓
虹燈下的哨兵》等都是中國電影的經典之作。
1962年執導電影《槐樹庄》獲得第2屆百花獎最佳導演獎,1965年執導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影片東方紅》。
1976年與黃寶善執導了紀錄影片《長征組歌》,1985年執導了建國35周年
獻禮電影《中國革命之歌》,該片獲得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
1955年授予少校軍銜。1988遍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990年12月病逝,享年74歲。
王蘋的創作量很大,她的作品顯示出一 種內外融匯貫通的立場,一種特定文化氛圍的規范,一種社會理想的風格表徵。如果說在謝鐵驪或謝晉的影片中還可以發覺心理和意識的動機,那麼王蘋的電影則主要是熱情的頌揚和溫柔的呼喚。
與其說她深刻,不如說她是執著,在她的藝術世界中,難以找尋繁復的痕跡,而更多的是簡單和明快。她依賴那種切實可感的隱喻喚起觀眾的想像,並在直白的鏡語中揉進溫馨而舒緩的色彩,她把政治信仰和個人藝術品味巧妙地熔於一爐,鑄就出某種坦誠而直率、流暢而曉白的藝術風格
⑺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誰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王蘋。
王蘋,原名王光珍,一九一六年出生於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這是一個教育世家,使得王蘋自幼便有機會接觸大量中外古今文藝作品。她酷愛文學藝術,充滿追求和幻想。特別是高爾基的《母親》、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蝕》等文藝作品,更使她張開了理想的翅膀。
解放後,王蘋進了東北電影製片廠,1950年調到電影處工作。次年春天,學院要組織一個諸兵種協同作戰的演習,領導上想到了王蘋。
拍攝前,王蘋埋頭學習了諸軍兵種聯合作戰的指揮藝術和軍事常識,取得了軍事考核合格的好成績。又同軍事顧問反復研究,擬定了完整的拍攝計劃,並做好了拍攝前的一切准備。
一年後,王蘋導演的我國第一部大型軍事教學片《河川進攻》完成了,並拍得很成功。八一電影製片廠成立時,她成了我國第一個電影女導演。
王蘋導演的作品
王蘋導演的第一部故事片,是1954年拍攝的《沖破黎明前的黑暗》,第二部故事片就是1957年拍攝的《柳堡的故事》,奠定了其清新、細膩、嚴謹、流暢的導演風格。
建國初期,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創作已形成了相對昂揚豪邁、陽剛激越的風格特徵,《中華女兒》《鋼鐵戰士》《南征北戰》《上甘嶺》《海魂》等,均反映戰爭年代革命英雄視死如歸的大無畏氣概和赤膽忠心的無私品質。王蘋導演的《柳堡的故事》則以一曲纏綿的情愛之歌,大膽地提供了戰爭歲月別一種溫柔的記憶。
⑻ 八一電影製片廠裡面一共一有多少位導演,男演員,女演員,名字
八一廠的著名導演華純、李昴、賈士紘、景慕逵、里坡、陳新資、吳俊 李正元 喬義彥 等
八一廠的著名演員張勇手、李炎、張帆、袁霞、高保成、王心剛、田華、師偉、里坡、劉江、唐國強、劉龍、於純綿、言小朋、巫剛,郭曉東,黃宏 ,李幼斌等
⑼ 驚濤駭浪電影簡介
該片以1998年大抗洪為背景,全景式地再現了在那場百年不遇的嚴重水災面前,全國軍民萬眾一心,英勇奮戰,取得抗洪斗爭勝利的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98年夏天,某集團軍轉戰湖北,擔負長江荊沙林水段的抗洪任務。軍長張子明與兒子張成文產生矛盾,批評兒子不該提出轉業,找個人前途。紅軍團長周尚武准備到國防大學報到。億萬富翁林同生的獨生子林為群這時從軍部機關下到紅軍團四連當兵,隨部隊開赴荊江。
長江洪水暴漲,龍嘴灣民垸突然潰堤。林為群和代理連長等上百名官兵被洪水沖走,一萬多群眾被洪水圍困,情況萬分危急,剛剛回家與妻子韓梅團聚的團長周尚武奉命回隊。常委會總工程師韓盛元院士向周副省長匯報,長江上游已形成特大洪峰。 軍區李司令和許政委趕赴災區,向抗洪部隊傳達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精神,指出抗洪已成為全黨全軍當前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
軍長張子明得知四連代理連長趙建平等6名官兵犧牲的消息,深感內疚,因其所代理的正是兒子張成文的崗位。他趕到四連駐地,看到張成文正率大學生後援隊來支援抗洪,當即命令兒子:以列兵身份歸隊參戰。江岸村群眾歡迎子弟兵到來,魏老兵見到盲奶奶,她用數玉米粒的方法鼓勵開車的孫子多拉快跑。韓總工程師教訓兒子韓松,擔心他承包的江堤工程有問題。
長江第四次洪峰來臨,沙市水位高過54年分洪時的水位。韓盛元力主不分洪,數萬軍民艱苦奮戰,使洪峰安全通過林水。張成文表現出色,紅軍團黨委決定恢復他四連連長職務。九江大堤決口,周尚武奉命率紅軍團星夜馳援,連續奮戰五天五夜,協助大部隊堵住了決口。
面對第五次特大洪峰的到來,韓盛元提出用水庫泄洪蓄水的辦法錯過洪峰。同時要求集團軍必須在48小時內把林水段子堤加高加厚30公分。在加高子堤的奮戰中,林為群勞累過度,犧牲在大堤上。林同生夫婦悲痛欲絕深明大義的他們卻將撫恤傘轉給孤兒小虎子。 魏老兵在分洪區意外發現管涌,他奮力抱起一麻袋玉米,縱身跳入江中壯烈犧牲。魏老兵的遺體返回江岸村時,他的戰友們不約而同的摁響汽車喇叭,向魏婆婆致敬。
(9)八一電影製片廠沙導演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周尚武演員巫剛
紅軍團團長,身先士卒,他和妻子的情感比較真摯,農村孩子長大,特盼望和妻子生個孩子,但這個願望始終沒實現,在大堤即將決口千鈞一發之際,周尚武飛車沖向決口,犧牲了。
2、張子明演員李幼斌
抗洪荊江總指揮、紅軍軍長,毫無架子的軍長,和戰士及下級軍官一起全心抗洪、在大堤即將決口的情況下,果斷地指揮紅軍團用載重大卡車堵決口,並成功保住大堤。
3、韓盛元 演員趙有亮
科學務實,智勇兼備的荊江抗洪副總指揮、總工程師。在幾次洪峰來臨時,臨危不懼,沉著冷靜,當機立斷,提供了多個有效方案,最終成功保住了堤壩。
4、張成文 演員潘粵明
軍長張子明的兒子,為個人前途本打算轉業,臨危受命,加入到抗洪一線,率領大學生後援隊支援抗洪,因表現出色,被紅軍團黨委恢復了四連連長職務。
5、林為群 演員高天
億萬富翁林同生的獨生子,有勇有謀的年輕軍人,從軍部機關下到紅軍團四連當兵,隨部隊開赴荊江。在加高子堤的奮戰中,林為群勞累過度,犧牲在大堤上。
⑽ 還記得《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嗎
大家好,我是小橙,很高興今天在這里回答這個問題,還記得《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嗎?作為70後的我對於八一電影,可以說是最熟悉不過的,八一電影製片廠始建於1952年,前身是八路軍“延安電影團”,以拍攝軍事題材影視片為主,八一拍攝很多,也不需要我一一列舉。
進入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電影業發生重大變化,港台電影以及好萊塢大片,國產影片加快市場化步伐,這一切都對體制內的八一廠提出了重大考驗。面對新的形勢,八一廠調整推出了《我的長征》、《雄關漫道》;在紀念建軍八十周年時,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擊》、《殲十齣擊》等一系列屢獲大獎的優秀影視作品,但是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2017年年底上映的馮小剛導演的《芳華》,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參與出品的最後一部電影,因為2018年2月2日,八一電影製片廠將與原總政歌舞團、總政歌劇團、總政話劇團、總政軍樂團合並為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八一電影製片廠對內更名為“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電影電視製作部”。
很高興今天在網路知道給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在這里和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