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30年代電影女演員

30年代電影女演員

發布時間:2023-02-02 10:14:07

A. 美國老電影影星有哪些

叫我第一名,我的名字叫可汗,假如愛有天意,分手說愛你,維多利亞一號,伊莎貝拉,買兇拍人,三傻大鬧寶萊塢,第六感生死緣,穿越時空的少女,電子情書,血鑽,社交網路,成事在人,黑鷹墮落,不夜城,深入敵後,黑社會,錄取通知,天生一對,狗咬狗,七宗罪,當幸福來敲門,盜夢空間,線人,神探,跟蹤,三傻大鬧寶萊塢,諾丁山,戀愛假期,田禹治,聽說,我左眼見到鬼,槍火,完美的世界,心靈捕手,旺角黑夜,天水圍的夜與霧,買兇拍人,志明與春嬌,第五元素,以上是我精挑細選的電影,青春、勵志、劇情、動作、犯罪、應有盡有慢慢欣賞…

B. 絕對的女神!香港電影史上十大經典的女神級角色!

漫漫的香港電影史上,涌現了很多實力派演員,在女演員中,不僅有「霞玉芳紅,敏賢貞瓊」,還有很多實力派的女演員,她們在熒幕上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女神形象,令觀眾看得如痴如醉、難以忘懷,在香港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第十名:十三妹(鍾楚紅—秋天的童話)

第九名:綺夢(張敏—賭聖系列)

張敏飾演的綺夢天生麗質,在片中不僅令周星馳如痴如醉,一出場冷艷高貴的氣質,也令影院在座的所有男性觀眾暗裡著迷,片中她表面上是香港黑社會大哥洪爺(秦沛)旗下的女殺手,其實是洪爺對頭台灣幫幫主陳松派來的卧底,可以說綺夢是周星馳賭片系列內的貫穿人物,為主人公一直所愛的女人。後來李力持也拍了一部《追女仔95之綺夢》的喜劇電影,可見綺夢這個角色對男觀眾的殺傷力!

第八名:如花(梅艷芳—胭脂扣)

如花是30年代香港石塘咀的紅牌妓女,在那風月世界裡,她愛上了人稱十二少的陳振邦(張國榮飾),後因家人反對,兩人終訂陰世之約,自殺殉情,結果如花死去,而振邦被救活。50年後,如花苦等陳不得,遂上陽間來尋。如花等十二少是因為愛他,整整50年的愛,五十年中,如花是孤魂野鬼的存在,不陰不陽當她看到苟且偷生的十二少落魄的樣子,她是恨的,這個男人,寧願如此不堪的活著,也不願信守承諾,愛的背叛,使得如花50年的痴戀終成空,那一瞬間,如花便不再愛了,也就不再等了,愛的時候全心全意,放手的時候也就不留遺憾。

第七名:蘇麗珍(張曼玉—花樣年華)

蘇麗珍是含蓄的舊式女子, 與周幕雲發現了各自配偶的秘密,兩個被配偶遺棄的人開始見面,他們也互相深愛上了對方。面對流言蜚語,又受到道德倫理的制約,兩者始終沒有在一起,片中蘇麗珍用一套又一套的華美旗袍本是來掩飾心中的激情與不安,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張曼玉曼妙的身姿,熟婦的韻味,也俘虜了大量男人的心!

第六名:柳飄飄(張柏芝—喜劇之王)

張柏芝飾演的柳飄飄估計是大多數80後的集體記憶,在片中是一位舞廳小姐,表面輕佻放盪,實則內心柔弱、對真愛極度渴望,當片中周星馳對她說我養你吧,在飄飄停頓那刻,又感動又傷心,然後在計程車上放肆的哭得稀里嘩啦的,這一幕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這段戲中無論是抽煙的張柏芝,還是怯生生的星爺,以及台詞和配樂甚至是鏡頭,每一步都堪稱完美,即便在如今看來仍舊是經典中的經典,滿滿的回憶殺。

第五名:金鑲玉(張曼玉—新龍門客棧)

張曼玉在片中塑造了客棧老闆娘金鑲玉潑辣卻不失嫵媚,風騷卻不失善良的形象,讓人熱血噴張,片中林青霞飾演的女俠邱莫言本是第一女主角,但硬生生被張曼玉飾演的潑辣可愛的老闆娘金鑲玉搶了風頭。那個嫵媚潑辣、豪爽大方、性感可愛、聰明智慧的金鑲玉,簡直就是一女神。而張曼玉也憑借該片獲得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風情萬種的金鑲玉成了讓觀眾印象最深的經典女性人物。

第四名:十三姨(關之琳—黃飛鴻系列)

從西方留洋回來的十三姨,美艷大方,精通洋文,騎術,思想開放,行為大膽,不顧輩份關系,大膽與黃飛鴻相愛。十三姨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新時代女性,關之琳演繹的非常之好,性格溫柔,還帶點倔強和可愛,小俏皮。關之琳版本的十三姨可謂最經典,明眸皓齒,一顰一笑都讓人神魂顛倒,偏偏遇上個不解風情的黃飛鴻,倒是鬧出不少笑話。關之琳版的十三姨已成我們童年回憶,無人可超越。

第三名:東方不敗(林青霞—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林青霞飾演東方不敗雙眉如鋒,鬢如刀裁,紅裝時風情萬種,男妝時冷峻霸氣,痛飲時瀟灑恣肆,顧盼間端莊從容。她席地而坐,彈指殺敵卻泰然自若。她墜落懸崖,嫣然一笑而絕塵如仙。很多人都覺得,東方不敗只能由林青霞出演,而林青霞也就應該是東方不敗那個樣子,長發飄飄披散雙肩時,嬌媚倜儻,發髻梳起束諸高冠時,指揮若定。不管哪一種,都有著讓三軍辟易的傾國傾城。

第二名:紫霞仙子(朱茵—大話西遊)

提到朱茵,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紫霞仙子,這個角色可能是80、90後最為人所愛的女神了,其美艷程度絲毫不亞於影片里的另外兩位女演員,她讓多少懂愛,想愛的人意味深長,從此,我們記住了這個美麗的名字,就像她的那滴淚一樣深刻,集可愛與靈氣於一體。由於她只羨鴛鴦不羨仙,為了尋找自己的愛情不顧一切私下凡間,我實在想不出該用什麼語言形容紫霞仙子給我帶來的感受,怕過於朴實又不能突出,怕過於華麗又失去真實,思來想去,只能和許許多多人一樣說她美。

第一名:聶小倩(王祖賢—倩女幽魂)

王祖賢不是唯一的聶小倩,但是,迄今為止,絕對沒有任何一個小倩有勝過王祖賢的氣質,那種氣質與生俱來,無法模仿,與她的靈魂是在一起的。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艷麗、飄逸、凄美、幽怨、哀婉,妖氣十足,一雙鳳目更是勾魂躡魄,傾倒眾生。用蒲松齡原著里「彷彿艷絕」的一句話形容再貼切不過,第一次看到王祖賢版的聶小倩,實在是驚為天人!王祖賢身上這種氣質,不屬凡間,即便在劇里有風騷有誘惑,也讓人覺得她不邪,是美好的。請恕我極端,我認為王祖賢版本的聶小倩就是有史以來最靚的女鬼,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而且也絕對後無來者!

結語:很多人看完可能會噴我,因為吳君如的洪興十三妹,章子怡的玉蛟龍,邱淑貞的建寧公主等角色都堪稱熒幕經典,但就角色形象而言似乎達不到女神級別。其實早期的香港女演員長期飽受偏見,以至於很多人一概而論,覺得她們只能在電影中充當花瓶,正是在這種偏見下,她們苦心專研,琢磨演技,用她們的美貌與實力征服了所有觀眾,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熒幕女神,其中很多女性角色更是貫穿整部電影的情節,甚至能決定一部電影的質量,絕對不可或缺,我為她們點贊!她們就如同天上的繁星一樣,最耀眼的那些總會被人記住。

C. 歌曲《夜上海》《天涯歌女》的原唱是哪位上海30年代女歌星

周璇,1920年8月1日出生於江蘇常州,中國電影演員、歌唱家。1931年加入明月歌舞團,因演唱歌曲《民族之光》而受到關注。1932年發行首張唱片《特別快車》 。1934年憑借歌曲《五月的風》成名 ;同年她在上海《大晚報》舉辦的"廣播歌星競選"中名列第二 。1935年進入電影圈。1937年主演的劇情片《馬路天使》成為其表演生涯的代表作,而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亦在華人地區流行 。1938年簽約上海國華影業公司。1941年《上海日報》舉辦"電影皇後"評選,周璇在當選後婉拒了"電影皇後"的榮譽。

D.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中國電影早期的大明星,例如阮玲玉等等

問碧空星光幾度 尋心中百年夢影

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繁華與蕭條交織的時代;每個人都是一部寫也寫不完的傳奇;他們是膠片的情人、銀幕的伴侶;他們的面孔,濃墨重彩地浮現在過去100年的電影菲林中,並且在未來能夠想見的100年裡,仍將顛倒眾生——他們,就是百年銀河星漢中最耀眼的百顆星,讀者心中最完美見證百年光影的名字。

本報年度特別策劃,囊括中國電影100年的大型專題報道「誰有資格代表中國電影百年」,今日塵埃落定。以下是我們嚴格按照票選結果,統計出的讀者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國電影百年的100名電影人。

1、鄭正秋:

中國電影事業的拓荒者,最早的電影編劇和導演之一。

他是中國第一部故事片的編導者,最早倡導電影應成為改良社會、教化民眾的工具。他編導的影片,開拓了一種以通俗家庭情節劇為核心的中國社會片模式。

2、黎民偉:

長期以來被忽視的中國電影之父。

黎民偉是香港電影集編、導、演於一身的第一人,被視為「香港電影之父」。他拍攝的《莊子試妻》不僅是最早的香港電影,還成為首部出口海外的中國影片,開創了電影輸出的先河。

3、孫瑜:

系統接受西方電影教育的「中國第一人」。

孫瑜曾被譽為「電影詩人」,是中國早期電影中罕見的一位作者型導演。他拍攝的《故都春夢》、《野草閑花》等多部影片,為中國電影提供了新的審美方式,使中國電影開始引起知識界的注意。

4、阮玲玉:

中國默片時代的無冕「影後」。

《野草閑花》中,她唱出中國電影第一聲;她的《神女》成為中國默片時代最高峰;「全能演員」、「中國的嘉寶」,這些美譽都屬於她。阮玲玉已成為一個象徵,凝固了一個有關藝人尤其是女星與坊間流言的永恆話題。

5、金焰:

中國最早的「電影皇帝」。

上世紀30年代,「電影皇帝」金焰是市民眼中的完美偶像。與當時影壇上「油頭滑腦」的酸小生形象完全不同,金焰在銀幕上塑造的青年才俊,堪稱當時青年人心目中的理想。

6、費穆:

被長久遺忘的電影大師,「人文電影」的開拓者。

費穆是導演中的學者,最早提出「中國電影只能表現自己的民族風格」。從《城市之夜》到《小城之春》,費穆以其中國式的電影思維方式和觀念手法,為人文電影的後繼者勾畫出一張明晰的藍圖。

7、胡蝶:

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女明星。

從默片到有聲片,由普通話片到粵語片,胡蝶成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第一部左翼電影《狂流》。她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明星制的正式形成。

8、袁牧之:

中國電影史上最具天賦的「千面人」。

作為戲劇明星,他曾被譽為「舞台千面人」;作為電影藝術家,他集編、導、演於一身,創造了中國電影史上多個「第一」;他還曾出任新中國第一個電影廠——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廠長,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9、王人美:

中國第一代現代歌舞演員。

她是中國第一代現代歌舞演員。一部《漁光曲》讓觀眾記住了飾演漁家女「小貓」的女演員王人美,健康活潑、青春煥發的形象一反當時充斥銀幕的「病態美」。

10、趙丹:

最早集明星與演員於一身的表演大師,代表了中國男演員的高峰。

趙丹是中國電影的一張經典面孔,真正的演技派大家。在表演上,他強調個人體驗,借用戲曲、國畫等傳統文化觀念表現角色,反對教條地學習挪用西方表演理論,為中國表演理論提供了大量可借鑒的依據。

11、周璇:

舊上海的文化商標,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娛樂巨星,罕見的傳奇偶像。

短暫的一生中,周璇出演過數十部影片,錄制了200多首歌曲,堪稱橫跨歌影兩界的天後。她算不上演技超凡的大師級人物,卻以其自身特有的氣質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觀眾,也為銀幕上的中國女性形象提供了一個審美上的經典範本。

12、吳楚帆:

華南影帝,方法演技派大師。

由1935年從影,至50年代拍粵語片,吳楚帆在每個時代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堪稱方法演技派大師。

13、白光:

電影史上的「一代妖姬」,第一代華語流行歌壇的代表人物。

白光擅演風騷妖媚的壞女人,號稱「一代妖姬」、「傳奇女子」。她還是第一代華語流行歌壇的代表人物,與眾不同的低音歌喉,在燕語鶯聲的三四十年代恰似萬綠叢中一點紅,奪目而迷人。

14、上官雲珠:

中國第一位性格演員。

「情於中,形於外」,上官雲珠戲路寬廣,敢於嘗試各種角色,還都演得准確傳神。

15、舒綉文: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配音演員。

從配音小角色摸爬滾打到「四大名旦」之一,似乎她甫一出現在銀幕上,就反射了太強烈的性格光彩。性格之美、風韻之美、愉悅之美……人們評點那個年代的舒綉文用盡了華美之辭。

16、陶金:

第一個飾演周萍的演員。

陶金一生,在表演和導演領域中均取得了較高的成就。他導演的戲曲片富有特色和新意,尤以《十五貫》最負盛名,該劇曾以「一出戲救活一個劇種」而名揚全國。

17、白楊:

戰後中國影壇最有聲望的女星之一。

在中國電影史上,白楊一直是具有傳統美德的中國賢妻良母式婦女形象的典型。除了演電影,她還是40年代中國話劇界的「四大名旦」之一。她表演生命的最高峰,當是在由魯迅作品改編的電影《祝福》中飾演的祥林嫂。

18、秦怡:

銀幕上東方女性美的典型代表。

素有「東方維納斯」之譽的秦怡,上世紀30年代就被稱為抗戰大後方話劇舞台上的「四大名旦」,走上銀幕後又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形象,成為單調年代裡動人的亮色。

19、王丹鳳:

50年代引領社會風潮的美麗「護士」。

初登銀幕,便人稱「小周璇」,她曾是40年代上海灘風光一時的女明星。1957年她又留下了經典的《護士日記》,只因這個名叫簡素華的護士太美麗,一度令不少男士以護士為擇妻的第一選擇。

20、英若誠:

20世紀後半葉中國戲劇表演藝術的一個品牌和瑰寶。

表演藝術家,戲劇理論家,翻譯家,文化官員—英若誠堪稱一位「奇才奇藝」的藝術家。在電影《白求恩》中飾演的翻譯大獲成功,他一生塑造了無數個人物,其中許多已成為我國戲劇表演史上的典範;此外,他在戲劇翻譯領域更取得了無可替代的成就。

21、於是之:

北京人藝藝術風格和具有中國氣派的表演藝術的傑出代表。

於是之被公認為一位自然本色、含蓄深沉而又富有詩意的平民藝術家。以他為首的北京人藝同仁參與拍攝的話劇電影《茶館》等,在世界劇壇為中國的表演藝術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22、石揮:

最有君王氣質的表演「鬼才」。

中國電影百年的歷史上,並不缺少循規蹈矩的好好先生,而像石揮這樣「離經叛道」的鬼才卻屈指可數。曾是叱吒舞台的「話劇皇帝」,他自導、自演的根據老舍小說改編的影片《我這一輩子》,更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被稱做「平民史詩」。

23、崔嵬:

獨具中國「血性」和豪邁之氣的電影人,中國電影史上一員巨匠。

作為演員,老舍贊他是與金山、趙丹齊名的中國最優秀男演員。作為導演,他是大氣磅礴的巨匠,在「北影四大帥」中也獨占鰲頭。

24、任劍輝:

有「戲迷情人」之稱的粵劇名伶,香港懷舊文化中不斷被重復塑造的人物。

作為香港20世紀最獨特的文化符號之一,任劍輝20歲便女扮男裝反串文武生,比真男子更來得風流倜儻,口口聲聲稱她為「戲迷情人」的幾乎全是痴迷的女人。

她不只稱雄舞台,還稱雄銀幕,一生參演粵劇電影300部,前後40年無人能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主演影片最多的女演員。

25、於洋:

鐵打鋼鑄的中國硬漢的銀幕代言人,影迷心目中永遠的的「虎膽英雄」。

從演員到導演,從劇團團長到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從演電影到拍電影,從拍電影到審電影,於洋的一生可以說是新中國電影史的縮影。

26、於藍:

中國電影中革命婦女形象序列的締造者。

於藍所塑造的中國革命婦女形象,成為中國電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個人物序列。尤其是對「江姐」的演繹讓她達到了表演事業的頂峰,從某種意義上說,於藍就是江姐的代名詞。

27、田華:

新中國主旋律電影的縮影。

在50年代人的心目中,田華和白毛女已經成為一種記憶的符號,深刻地印在了腦海中。她藝術的高峰期,也是「十七年」「主旋律」電影從觀念到實踐的一個縮影。

28、葛存壯:

北影「反一號」,中國電影史上「五大壞蛋」之一。

葛存壯演了一輩子反派戲,演技已臻爐火純青,卻從沒獲得過任何獎項。他與陳強、陳述、方化和劉江被戲稱為中國影壇的「五大壞蛋」,堪稱無冕之王,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29、張瑞芳:

為新中國電影奉獻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喜劇形象——「李雙雙」。

張瑞芳曾是話劇舞台上聞名遐邇的四大名旦之一,從舞台到銀幕,她塑造了一系列鮮活生動的形象。1962年的快嘴「李雙雙」,讓她達到電影演藝事業巔峰。

30、馮(吉吉):

50年代人心中深埋的時代偶像。他天生就有一種儒雅和倜儻,一種別人無法模仿的瀟灑氣質,是一代人心中深埋的偶像。他出演的角色中,《南征北戰》中的高營長、《羊城暗哨》中的偵察員王練、《桃花扇》中的侯朝宗,尤其深入人心。

31、謝晉:

中國電影的一面旗幟,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集大成者。

謝晉的電影,曾製造了一個「當代中國人集體審美」的輝煌歷程。自《女籃五號》開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被視為一個時期的電影標志。雖然在整個中國電影史的代際序列上,謝晉被歸為「第三代」,但實際上他已完成了對時代的超越。

32、孫道臨:

影壇常青樹,中國配音史上成就最高的演員之一。

有人說他是一位詩人,有人說他是一位文武兼備的演員,也有人說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導演,還有人稱他為詩歌朗誦家和配音演員,而更多的人稱他為藝壇上的一棵常青樹。

33、王心剛:

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軍人」。

王心剛在銀幕上詮釋了一個又一個完美的中國軍人,「第一軍人」的地位至今無人逾越。「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曾經是中國大地上流傳甚廣的口頭禪。在人們對男人這個概念還很籠統的年代,他就已經提供了最佳的範本。

34、程之:

獨一無二的「南方特務」。

從藝五十年,他以善演反派角色著稱,被觀眾戲稱作「南方特務」;他還是一位優秀的配音演員,許多經典名片都留下了他極富魅力的聲音;他的相聲水平和京劇功底,也是有口皆碑。

35、王曉棠:

中國電影界惟一一位女將軍,60年代的中國女性美的標志。

她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也是我國電影界惟一的一位女將軍。她曾給當年的影壇帶去一種揉合著剛強、靈秀、野性而率直的美,在那個年代,王曉棠就是中國女性美的象徵。

36、謝芳:

第一代知性女性的銀幕代言人。

她是60年代氣質特殊的一位女演員,雖然扮演的都是革命英雄人物,但濃濃的書卷氣和小資情調卻難以掩飾。《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謝芳為我們留下了那個年代裡最經典的三部影片。

37、李默然:

新中國第一代話劇大師,電影史上有限的幾位能自成一體,且成就卓越的表演藝術家。

在銀幕與舞台上,李默然扮演的幾乎全是清一色的英雄,尤以鄧世昌著稱。他的表演自成一格,兼收並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某些原則和中國傳統戲曲表演的特長,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的深厚內在美。

38、龐學勤:

60年代的「長影」頭牌小生。

明月皎夜光,中國影壇上曾經有個龐學勤。他曾是為數不多的幾位英俊小生之一,英姿勃發,銳氣逼人,當之無愧的「22大明星」之一,風度翩翩的明星照遍及全國。

39、李翰祥:

奠定香港電影觀念的大師級人物。

在香港電影史中,李翰祥是一個不知從何說起的人物。他和朱石麟、胡金銓等一批內地到港的電影人一道,為香港傳統電影觀念奠定了堅實基礎。他一生開拓多個電影類型,黃梅調電影、清宮片、風月片、喜劇片。他在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發行股票,一生奔走於內地、香港、台灣之間,無意中促進了三地之間電影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

40、夏夢:

普通話片罕見的全能演員,東方的奧黛麗·赫本。

夏夢號稱「長城大公主」,有「上帝的傑作」之美譽,是普通話片罕見的全能演員。其氣質神韻獨步影壇,後繼乏人,在老一輩影迷心中,夏夢是香港惟一可與奧黛麗·赫本相比的女星,息影多年仍讓人贊嘆不已。

41、黃宗洛:

中國演藝界的龍套大師。

粉墨一生,龍套為本。黃宗洛是藝壇黃氏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是影視戲三棲表演藝術家。他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已有一百個,自詡為「百丑圖」。他以演配角為樂事,有「小角色之王」、「龍套大師」的美稱。

42、林黛:

迄今為止、惟一的四屆亞洲影後。

她曾經創下蟬聯四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的紀錄,至今無人能及。她的電影在港台和海外具有深遠影響,如今香港仍每年舉辦林黛電影周。她的氣質高貴大方,被稱為香港電影永遠的女神。

43、胡金銓:

新武俠電影宗師,開創了文人式武俠電影類型。

在中國電影的百年歷史中,像胡金銓這樣高度風格化類型的電影大家,屈指可數。他是第一個把武俠電影當作藝術來做的導演,其作品重現了中國山水畫中的抒情意境,開創出具有強烈詩化韻味的作者式、文人式武俠電影類型。

44、張徹:

第一個將中國電影貼上「雄性」標簽的導演,開創暴力美學及陽剛派武俠電影。

張氏作品是當之無愧的雄性電影始祖,1967年,正是他導演的《獨臂刀》,帶來了武俠電影史上的第二個黃金年代,以陽剛風格一舉挽救了香港電影的陰柔局面。「張家班」的出現,更使他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結幫組派」的電影人。

45、凌波:

戲曲片第一反串影後。

在華語片歷史上,凌波絕對稱得上傳奇人物。她是香港黃梅調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名字,戲曲片第一反串影後。當年凌波以一部《梁山伯與祝英台》訪台,萬人空巷,三十里人潮夾道相迎,造就了轟動一時的影界盛事。

46、盧燕:

第一代圓夢好萊塢的華裔女影星,中美電影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盧燕的身上,沉澱著中西方文化的深厚底蘊。她的表演能夠抓住人物性格的本質,有生活、有深度,被公認為是好萊塢最具藝術修養的華裔演員。

47、狄龍:

香港功夫片巨星,大名鼎鼎的「三條龍」之一。

他所樹立的大俠「味道」與「風范」,至今無人能出其右。人稱「標准大俠」的狄龍,六七十年代曾是邵氏首席小生、一代武俠紅星,「邵氏」的盛世也是狄龍的黃金期;八十年代成功轉型後,他的俠義豪情更成為香港江湖片的一張標簽。

48、李小龍:

叩開西方大門的第一位武者,中國武術和精神的象徵。

李小龍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絕響。他像彗星一樣開啟了真功夫的電影時代,真正將中國武術的神話帶到了世界影壇,不會再有第二個集哲人、武者、畫師、明星於一身的卓然不群的李小龍了。他的電影打破了導演中心制,形成了以明星中心制訂制劇本、配合宣傳、動員票房的電影生產模式。

49、甄珍:

台灣第一代玉女明星,70年代文藝片首席女星。

甄珍自1973年起出演了一系列瓊瑤劇,成功架構起第一代瓊瑤女郎柔弱優美的角色氣質,紅遍東南亞,成為1970年代文藝片首席女星。

50、達式常:

銀幕上的儒雅之星,70年代的大眾情人。

在銀幕上,達式常留給人們的總是親和的笑容、從容的風度。看膩了濃眉大眼、虎背熊腰的「高、大、全」式人物,人們開始欣賞起達式常所代表的溫文爾雅、書生瀟灑。

E. 20世紀30-40年代的美國電影《拉薩布蘭卡》中女主角的扮演者是

是《卡薩布蘭卡》
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 1915年8月29日-1982年8月29日),是一位著名的瑞典籍電影女演員,瑞典國寶級電影女演員,是好萊塢黃金時代最偉大的女演員之一,被譽為「好萊塢第一夫人」。她1915年8月29日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1982年8月29日因乳腺癌病逝於英國倫敦。褒曼曾憑借《卡薩布蘭卡》聞名於世,以《煤氣燈下》和《真假公主》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又以《東方快車謀殺案》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並且又獲得一次艾美獎以及兩次托尼獎。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4名。

F. 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的著名女星究竟有哪些,她們當年的排名如何

周璇1920.8.1-1957.9.22) 原名:蘇璞 籍貫:江蘇常州 身份:中國早期電影著名女演員、民國時期著名歌唱家 評價:一代歌後「周璇」的名字可以說是國語流行曲史上一個金字招牌,號稱「金嗓子」,她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一副名副其實的好歌喉,不僅音色細嫩、音質甜美,而且吐字清晰,經過麥克風傳將出來更是委婉動人。就是不愛聽國語流行曲的人,也會對她那燕語鶯聲一般的歌喉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加上電影明星的身份和曲折凄涼的身世,因此深受大眾的青睞與關注。 生平: 童年被賣為 周家養女。 1931年 參加上海明月歌舞團,因主演歌舞《特別快車》而嶄露頭角。後入新華歌舞社。主演1934年 在上海各電台聯合舉辦的歌星比賽中名列第二,成為十大歌星之一,被譽為「 金嗓子」。 1935年 從影,在天一影片公司拍攝的影片《美人恩》中扮演角色。 1936年 入藝華影業公司,主演《喜臨門》、《滿園春色》等影片,新華影業公司拍攝的影片《狂歡之夜》中扮演角色。 1937年 在明星影片公司拍攝的影片《馬路天使》中扮演女主角小紅,成功地塑造了在舊社會受盡侮辱和損害,但對前途抱有美好理想的歌女形象,為其表演藝術的代表作。八一三事變後參加大型話劇《保衛蘆溝橋》的演出。後隨上海劇藝社赴菲律賓宣傳抗日救亡。 1938年 任上海國華影業公司演員,主演《孟姜女》、《李三娘》、《董小宛》、《西廂記》等近二十部影片。 1943年 在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漁家女》、紅樓夢等影片。抗戰勝利後赴香港,相繼主演《長相思》 、《各有千秋》、《憶江南》、《清宮秘史》等影片,並在文華影業公司攝制的影片《夜店》中扮演角色。 1950年 回上海,參加影片《和平鴿》的拍攝,因患病而未竟。 出演影片 : 1935(1):美人恩 1936(4):花燭之夜 化身姑娘 喜臨門 百寶圖 1937(4):馬路天使 滿園春色 三星伴月 女財神 1939(5):孟姜女 李三娘 新地獄 七重天 董小宛 1940(6):三笑 孟麗君 蘇三艷史 西廂記 黑天堂 天涯歌女 1941(5):夢斷關山 梅妃 夜深沉 解語花 惱人春色 1943(1):漁家女 1944(2):鸞鳳和鳴 紅樓夢 1945(1):鳳凰於飛 1946(2):長相思 各有千秋 1947(5):莫負青春 歌女之歌 花外流鶯 憶江南 夜店 1948(1):清宮秘史 周璇早年身世坎坷,從藝後生業輝煌,感情生活卻連遇挫折。出生年月有多種說法,有1918、1919、1920諸說,逝世於1957年9月22日,又說是20日。籍貫有常熟和上海兩說。 主要歌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何日君再來、陋巷之春、月圓花好、瘋狂世界、訴衷情、采檳榔等 李香蘭 (1920.2.12-) 原名:山口淑子 籍貫:日本佐賀縣,生於沈陽 身份: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期著名歌手 生平: 出生於日本一個漢學世家,祖父是一個漢學學者,父親受其影響早年到中國學習,後任職於「滿鐵」公司。 山口淑子少年時代留在腦海里的那片血紅讓她終生難忘———1932年,她親眼看到幾名被綁的中國人被日本憲兵當場槍殺,血肉模糊。後來她才知道那與平頂山慘案———3000名中國平民遭日軍屠殺的事件———有關。平頂山事件中,由於父親因「通敵」受到拘留,事後山口淑子一家遷居沈陽。13歲時,山口淑子認了父親的中國同學、當時的親日派沈陽銀行總裁李際春為養父,她也因此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李香蘭。 命運有時是在不經意之間改變的。李香蘭與白俄羅斯女孩柳芭的邂逅就是這樣,那次相識使李香蘭有機會跟一位俄羅斯聲樂家學習聲樂,她的音樂天分得以發掘。這一時期,日本為推行「日滿親善」、「五族協和」的懷柔政策,開始在電台上播放「滿洲新歌曲」,既懂日語又會北京話的李香蘭於是作為「少女歌手」被推上舞台。14歲時,李香蘭前往北京讀書。1937年,由「滿鐵」公司出資的電影公司「滿映」成立,李香蘭被聘為專職演員。她主演的第一部電影《蜜月快車》奠定了她「懂日語的中國少女影星」的地位,後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熱砂的誓言》和《白蘭之歌》等「大陸三部作」。1943年,因參演《萬世流芳》,李香蘭這個名字曾轟動一時。 山口淑子的「李香蘭時代」,正值日本侵華時期。《李香蘭》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彌說,「她在祖國日本和故國中國之間的夾縫中受到命運捉弄,度過了非常苦惱的青春歲月。」對此,山口淑子說有兩件事讓她終生難忘,至今想起來還覺得心酸。 1938年10月,18歲的李香蘭作為「日滿親善」代表首次回日本,興奮之中的她萬萬沒想到,當驗過護照剛要下船時,聽到官員兇狠地喝叫:「你還是日本人嗎?一等國民卻穿著支那服,不覺得羞恥嗎?」山口淑子說:「當時我都蒙了,不明白那個日本人為什麼說那種話,為此我十分苦惱。」後來在東京,當她身穿中式服裝演唱中國歌曲時,掌聲中不時傳來謾罵。這使她對祖國日本的幻想開始破滅,她感到可悲的,「不是為日本人錯把我當成中國人而歧視,而是祖國的日本人對我出生的中國———我母親之國的侮辱。」 1943年,李香蘭參與演出了描寫林則徐禁鴉片的歷史劇《萬世流芳》,她在劇中扮演了一位訴說鴉片之害的賣糖少女,唱過《賣糖歌》。在北平的一次記者招待會後,有位年輕記者追上來問她:「李香蘭,你不是中國人嗎?為什麼演出《支那之夜》、《白蘭之歌》那樣侮辱中國的電影?你中國人的自豪感到哪裡去了?」面對責問,她道歉說:「那時我年輕不懂事,現在很後悔。在此向大家賠罪,再不幹那種事了。」不料這番話引起一陣掌聲。她回憶說:「實際上那時他們已經知道我是日本人,只是希望我能謝罪。」 追憶往事,山口淑子說:「在那個戰爭年代,為了生存,我的確是拼足了力氣學唱歌」。她稱,對那些曾為軍國主義服務、歧視中國人的電影而感到內疚。因受不了「李香蘭」身份的重壓,她在1944年從「滿映」辭職,客居上海。1945年日本戰敗,李香蘭被軍事法庭以「漢奸罪」嫌疑審訊,後因公布了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倖免。對自己以中國人的名義演出的《支那之夜》等電影,她說「雖因年輕但考慮愚昧」而表示道歉。1946年2月,她被釋放回國。 告別了「李香蘭」的山口淑子,回國後跨入影壇,其間甚至想過要到好萊塢發展,後因故放棄。1958年,山口淑子與外交官大鷹弘墜入愛河,婚後改姓大鷹,並退出演藝界當起了外交官夫人。1969年,已將50歲的大鷹淑子圓了記者夢,當起了富士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還前往越南、柬埔寨、中東等戰爭前線,采訪過阿拉法特、曼德拉等風雲人物。1974年,頻頻在電視上出鏡的大鷹淑子在田中角榮首相的勸說下出馬競選,從此當了18年的參議院議員…… 1975年,已是國會議員的大鷹淑子訪問平壤,路經北京時,受到廖承志會長的盛情款待。1978年,她再次訪問了留下過青春足跡的北京、上海、哈爾濱和長春等地。同年8月,她含著淚水看了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的實況轉播。 談及這段經歷時,山口淑子打開了畫冊,讓我看鄧小平先生在1978年訪日時與她在田中角榮家中的合影。在翻到阿拉法特的照片時,她唏噓不已,「阿拉法特很了不起,可惜去世了」。看到畫冊里她年輕時與周璇、白楊等中國演員的合影時,她變得愉快起來。她回憶起1978年作為日本環境訪華團團長訪問的情景,提到重訪長春電影製片廠時,她這位「金魚美人」受到「古典美人」鄭曉君、「妖艷美人」白玫、「活潑美人」夏佩傑和「永遠青年」浦克等同行的歡迎。她說:「我有中國和日本兩個親人,中國是養育我的母親之國,日本是我的父親之國。中國是我的故鄉,所以去中國應說『回』中國。」 希望「父親之國」和「母親之國」友好相處 1992年,山口淑子從參議院退休。3年前丈夫去世後,她選擇了獨居。其間,她仍擔任著「亞洲女性基金」的副理事長(理事長是前首相村山富市)。她希望以此促成日本政府向戰爭受害者、當年的從軍「慰安婦」道歉賠償。明年是二戰結束60周年,她向記者透露,日本一家電視台計劃拍一部以她的經歷為題材的電視片。劇本目前正在構思,她希望能有一位既懂中文又通日語的大眼睛演員擔綱。 對目前較「冷」的日中關系,山口淑子說,日中之間有些摩擦,但對此應該正視,不能使它積重難返。在談及接受專訪的初衷時,她表示希望中國的年輕人了解她的命運,藉此促進日中兩國關系的發展。「中國和日本是我的『母親之國』和『父親之國』,我最不希望見到兩國的友好關系出現問題。周恩來總理說過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日本人應該用自己的良知清算過去,兩國年輕人更應用全新的廣闊視野,認真考慮將來如何友好相處」。 代表作:《夜來香》、《恨不相逢未嫁時》、《小時候》、《賣糖歌》、《戒煙歌》、《海燕》、《何日君再來》、《蘇州夜曲》等。 白虹 (1919-1992) 原名:白麗珠 籍貫:北京 身份:中國三四十年代著名影星、歌星 評價:「北平三白」之一(其他兩位是白光、白楊),白虹一生在歌、影藝術上都有不俗的成就。 生平: 幼年的她非常喜歡音樂,13歲那年,明月歌舞團從上海到北京招募團員,她順利地被錄取了,從此以白虹的藝名步入上海的演藝圈。 30年代初期,白虹在明月社老闆黎錦輝的介紹下,出演過《人間仙子》和《國色天香》兩部電影,但她在歌壇的表現還是更為耀眼的歌唱事業為主。此時的白虹嗓音雖然甜美,但歌藝的成熟還是30年代後期的事情,歌曲《郎是春日風》是她這一時期的代表作。由於白虹的發音準確,每每能將感情與詞意融會貫通,令聆聽者更易領會歌詞的含義,因此她的演唱感染力很強,與周璇、龔秋霞齊名,被譽為「三大歌後」之一。1934年,在上海各家電台聯合舉辦歌星比賽中,白虹以領先二百多票的成績摘得桂冠,而位列次席的便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金嗓子」周璇。 提到白虹,就不得不提到著名作曲家黎錦光,白虹早期的歌曲幾乎全部出自黎錦光之手,兩人更結為夫婦一時傳為佳話,被認為是美滿的歌壇伉儷,直到1950年倆人登報聲明離異。 40年代時白虹的事業鼎盛期,她開始演唱不同歌路的曲目,風格偏於輕松活潑的類型。其中,她最擅長的是演唱爵士風格的歌曲,如《得不到的愛情》、《惱人的秋雨》、《愛情與黃金》、《雨不灑花花不紅》等。 白虹的音域非常廣闊,有歌評家評她:「歌喉嘹亮就像陽光普照,能激發人們高遠的情懷。」她的《賣湯丸》至今教人琅琅上口,和嚴華合唱的《人海飄航》,是早期著名的探戈歌曲,《郎如春日風》更是代表作,後來也有不少歌星翻唱。 1992年白虹去世,享年73歲。而在時代樂壇上,她的光彩將永不褪色。 代表作:《莎莎再會吧》、《雨不灑花花不紅》、《郎是春日風》、《人海飄航》、《河上的月色》、《乘風破浪》、《浪花》、《我要回家》、《紡棉花》等。 白光 白光為中國四五十年代著名影星、歌星;原名史永芬,1921年生於北平。因見電影院投射機的一道白光而得藝名「白光」。白光因演出:《盪婦心》、《一代妖姬》、《玫瑰花開》、而走紅,被稱為中國「一代妖姬」。除了演戲,白光還是一位極負盛名的歌星,以其磁性的低音風靡歌壇,感性纏綿,別樹一幟。她主唱過不少電影歌曲,其中以《嘆十聲》、《東山一把青》、《祝福》較為著名。其他歌曲如《魂縈舊夢》、《等著你回來》、《如果沒有你》均也膾炙人口,至今已成為國語時代曲的經典。白光在1950年代初退出歌影壇,隱居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1999年8月27日,白光因結腸癌在吉隆坡病逝,享年78歲。 評價 在40年代以妖艷的形像、慵懶的歌聲,被稱為一代妖姬,名氣不在周璇之下。她敢於向大牌歌星挑戰,演唱並出唱片,足見她的自信。她那低沉略帶沙啞的嗓音,在大上海站住了腳。和周璇一樣,她也幾乎是每片必唱的,夢幻般的歌聲迷住了眾多聽眾, 白光唱歌演戲都有她獨特的個性。表演上豁得出去,襟懷也算坦誠。尤其是那把低沉柔又帶懶慵韻味的磁性嗓音確實教歌迷如痴如醉,加上她那一口標準的京片兒,咬字吐詞極富感情,更夾著一種放浪形骸的味道,教喜歡聽她的歌的人們永難忘懷。

閱讀全文

與30年代電影女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內友花里愛情電影網 瀏覽:99
電影慾望愛人演員表 瀏覽:453
電影血書5完整版 瀏覽:891
外國電影結局女兒去世 瀏覽:945
趙麗穎的理論電影大全 瀏覽:752
很多音樂的動畫電影 瀏覽:34
八月未央電影開幕圖片 瀏覽:841
奪命蜂巢法國電影完整版 瀏覽:356
中村之惠中文電影 瀏覽:28
名偵探柯南電影的圖片大全 瀏覽:223
經典特種部隊電影大全 瀏覽:880
十大瘋狂高分復仇電影 瀏覽:659
成龍的一部老電影和蛇女的 瀏覽:198
警察穿越民國電影大全 瀏覽:477
看日韓電影的網站 瀏覽:138
上合國際電影節閉幕6 瀏覽:321
譚詠麟林子祥粵語電影 瀏覽:716
電影導演周曉文 瀏覽:483
勝者為王電影舒淇圖片 瀏覽:266
有秋秋小朋友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