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費穆導演電影

費穆導演電影

發布時間:2023-02-01 04:21:17

❶ 費穆在華語電影史中是什麼地位對於華語電影的貢獻是什麼

費穆,字敬廬,號輯止。1906年10月10日出生於上海,中國電影導演、編劇。1995年,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時,費穆被授予中國電影世紀獎導演獎。

在現實主義和左翼電影盛行的時代,費穆的詩意表達和春秋筆法是一鶴沖天的異類,以至於他的作品往往一開始不為人接受甚至遭到詬病,而漸漸地越來越散發出雋永的光芒。

最後想說,敬費穆兩杯酒。一杯敬你的艱難困苦中的熱血、一杯敬你的異想天開時的真誠。

❷ 費穆在華語電影史中是什麼地位對於華語電影的貢獻是什麼

在我看來,費穆在華語電影史中可以說是一位電影大師。

在中國電影史上,其實沒有哪位導演被名正言順地評為大師,至少在他們為電影奉獻青春的當時,他們都只是在無限接近大師的位置。即使是費穆,也是因為《小城之春》在上世紀90年代末被重新發掘之後,才被評論界驚為大師。

在中國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期,費穆作品的內涵和形式顯示出他是最具大師氣質的,可惜的是,在他創作力最為旺盛的時期,就病逝香港,沒能在生前就得到承認。

文章結束了,大家都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留言點贊轉發啊!

❸ 費穆的演藝經歷

1932年,費穆應聯華影業公司老闆羅明佑之邀到上海,成為聯華上海一廠的電影導演。
1933年,費穆執導了批判現實的劇情片《城市之夜》,由此受到關注。
1934年,費穆先是執導了由阮玲玉、林楚楚主演的劇情片《人生》;隨後又編導了由阮玲玉、高占非主演的劇情片《香雪海》。
1935年,執導了由尚冠武、林楚楚主演的倫理電影《天倫》,費穆在電影中以民族樂器配樂,這在中國電影史上是第一次。
1936年,編導了號召抗戰,希望民眾團結一致抵抗侵略者的國防電影《狼山喋血記》,費穆沒有採取現實主義的表達方式,而是虛構了一個隱晦的寓言故事,用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哲理來說明「打狼」的必要和必勝。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隨後,費穆在河南拍攝了宣傳抗戰的紀錄片《北戰場精忠錄》; 接著,出於對京劇的痴迷,費穆與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合作了戲曲電影《斬經堂》。
1939年9月18日,費穆在金信民以及童振民的投資下,成立了民華影業公司。
1940年12月19日,費穆耗時一年拍攝,由唐槐秋、張翼主演的古裝劇情片《孔夫子》在上海金城大戲院上映。
1941年,費穆為中美兩國第一次合作拍攝的影片《世界兒女》編寫了劇本;隨後,與京劇表演藝術家瑞德寶、梁連柱合作了京劇戲曲片《古中國之歌》;7月,日本當局「接管」租界電影業,成立了汪偽控制的「中華聯合製片股份有限公司」,費穆拒絕與敵偽合作,憤然退出影界,加入天風劇團,開始話劇創作; 隨即執導了姚克編劇的宮闈戲《清宮怨》,該劇在璇宮劇場連演71天,連滿97場,在觀眾中引發反響;12月,執導的時裝喜劇《孤島男女》上映,但因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兵闖入租界而中斷。
1942年1月,天風劇團解散;2月,費穆在原天風的基礎上,吸收了新藝、銀聯的部分成員組建了上海藝術劇團, 首演劇目是費穆自己編導的劇本《楊貴妃》,由劉瓊、狄梵主演。
1943年8月,汪偽政府「收復」上海租界,強令話劇團體舉行大規模聯合公演進行「慶祝」。8月6日,上海藝術劇團舉行臨別大公演,之後主動宣布解散,以示抗拒。
1944年1月,在形勢稍微好轉之際,費穆又領導劇團原班人馬,以新藝劇團的名義重新復出,首演劇目是由費穆自編自導的《浮生六記》,該劇連演三個多月。與此同時,費穆將劇團一分為二,在卡爾登大戲院的部分仍名為新藝劇團;在金城大戲院的演出隊則改名國風劇團(後又改稱「國聯」)。國風劇團的首演劇目是由費穆親自編導的《小鳳仙》。從此,費穆同時領導著兩個劇團,並擔任編導工作,一直堅持到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
1946年3月,上海藝術劇團恢復原來的團名,至8月結束,費穆又重返影壇。
1948年,費穆嘗試拍攝了彩色膠片的戲曲片《生死恨》,這是蓄須明志的梅蘭芳在抗戰勝利後重返舞台之作,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 之後,費穆執導了由石羽、李緯、韋偉、張鴻眉主演的劇情片《小城之春》,該片於1995年被評選為中國電影90年歷史上10部經典作品之一;2005年被金像獎評為百年百大電影第一名。
1949年5月,費穆遷居香港,與吳性栽合辦了龍馬影片公司; 隨後,執導了影片《江湖兒女》,但影片尚未拍完,費穆就因心臟病突發於1951年1月31辭世,享年四十五歲。
1995年,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時,費穆被授予中國電影世紀獎導演獎。

❹ 如何評價費穆的電影《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投合了當時人們的苦悶心情。在藝術表現上,這部影片有較成功的探索。

早期的中國電影往往寫事多於寫人寫情,而這部影片獨辟蹊徑,它的人物不多,情節簡單,將鏡頭深入人物復雜矛盾的心靈,揭示微妙的情感關系,是一部典型的心理抒情片。

此外,它吸取了中國古典詩詞的傳統,借物喻人,以景抒情,富有詩情畫意,顯示了費穆導演的藝術特色,是中國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介紹

影片講述了一個已婚女人在丈夫久病不起的情況下再次見到昔日戀人時的故事。該片於1948年上映,1995年,被評選為中國電影90年歷史上10部經典作品之一。

2005年,被金像獎評為百年百大電影第一名; 同時也被英國電影雜志《視與聽》846位影評人評為影史TOP250的127名(獲得13票)

❺ 費穆在華語電影史中是什麼地位對於華語電影的貢獻是什麼

費穆在華語電影史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對華語電影的貢獻很大,畢竟拍攝了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

他執導的影片,都顯出了純熟的技術。他擅長細膩的內心描寫,在情緒的把握上,也恰如其分。鏡頭的角度和畫面的構圖也非常完美。從不同側面對人的生存價值,人生的目的和意義,都進行了哲理性的探討。在藝術處理上,鏡頭凝煉、構圖優美,都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在這個現實主義和左翼電影盛行的時代,他的詩意表達和春秋筆法是一鶴沖天的異類,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一開始不為人接受,甚至遭到詬病,但最後卻越來越好。大家怎樣認為呢?歡迎點贊留言哦。

❻ 費穆的簡介,以及他的成就

小城之春 最經典的中國電影

❼ 內心的平靜|《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影片全長1小時33分鍾,由費穆執導,於1948年9月上映。曾獲中國電影金雞獎、威尼斯電影節和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多項輝煌。它的成就是實至名歸的,全片只有五個人物,卻同時穿雜了親情、友情和愛情。抗戰後結束後一年,江南的普通一家人。戰後的禮言家道中落,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彷彿戰爭把他過往的歲月都抹去了,帶走了他的生機。他只獨自坐在殘園里,拾著殘留的磚。不讓他人走進。鏡頭下的禮言頹廢沉默,脾氣暴躁,妹妹說他不是生病是神經病,這點我不能苟同。除了剛開始的脾氣大點,可最後都想用自殺去成全朋友與妻子,「神經病」三字著實讓我有點疼惜他。

影片看完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文藝感很強,電影的灰色格調,娓娓道來的獨白,緩慢的節奏,在看到妹妹提出四個人出去逛逛時,影片展示的卻不是我所想的。沒有街道、沒有店鋪、甚至沒有人煙。他們只是去城牆頭走走,去水裡滑滑船,故事很慢。慢到心靈深處的平靜。禮言與妻子周玉紋已毫無感情,而從上海來的志忱卻給他們死氣沉沉的日子帶來了春天。這是一個婚外情的倫理故事, 它不似潘金蓮閻婆惜,也沒有《畢業生》的激烈矛盾沖突。 影片的高潮也只是玉紋最開心的時候,她與志忱喝酒,兩人在房間里相處的片段,細細品下卻有一番風味。

首先畫外音。影片主要採用第一人稱視角, 「我沒有勇氣死,他好像沒有勇氣活了。」」你為什麼來,你何必來。」 但也並不局限於第一人稱 「他把禮言的安眠葯倒出來,把維他命換進去」 通過周玉紋全知視角的獨白,把她的一個心理矛盾,心理變化呈現的恰到好處。

其次鏡頭的使用。全片主要採用單鏡頭與長鏡頭,老王告訴玉紋章志忱來了,反復說是那個章先生。這里是一個典型的單鏡頭,加上反復強調的作用,把玉紋的復雜心理刻畫的很透徹。長鏡頭也大片使用,在城牆頭、木林里兩人由理性的距離到戀人的體驗,38分27秒處玉紋主動牽上了志忱的手,這個特寫,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在這樣一個舊道德舊文化中愛情的迸發。在房間里經典的一處的長鏡頭和單鏡頭的交叉使用,三個人始終沒有同框,給這三人的錯綜復雜染上了微妙的關系。這也是費穆導演的藝術氣質所在。

說到城牆頭,這就不得不說說這部影片的道具了。片頭片尾城牆頭的一個首尾呼應,周玉紋只有在城牆頭望著那遼闊的大地,那鬱郁的心情才得以舒展,她與志忱的秘密約會也與城牆頭密切相關,可以說它是希望的縮影,也是萬千小城的春天。第二個燈光。燈在這部影片也是一個重要的道具,28分31秒處家裡停電了,周玉紋和章志忱在一個漆黑的房間,燈光的部分打在玉紋臉上,頓時升出昔日戀人的情意與多少的難訴難說。鏡頭快速切換禮言和他們兩,充分對比出禮言的苦澀與悲傷。 50分左右,又是一個燈的特寫,玉紋把燈關了使兩人處在黑暗,而志忱立馬把燈開起來,這是兩人的一次糾結,志忱想要玉紋公開告訴禮言兩人的見面。志忱與玉紋不停的在理性的漩渦中糾結掙扎。 「除非,他死了,說完立刻捂住了自己的嘴。」

這是玉紋情緒的失控,沒藏住而流於口,潛意識與意識的一次較量。這是很真實的一個特寫,她糾結與道德與倫理的漩渦中,下意識立馬捂住自己的嘴。除了此處,在與志忱處於黝黑的房間里,她是主動的,志忱相對玉紋他更理智於朋友之情。我們可以看出玉紋激進瘋狂的一面。第三個道具絲巾,絲巾在影片中出現了兩次,這兩次都分別帶上了不同的首飾打扮,玉紋逐漸在喜歡的人前展現自己的女性魅力,也暗示著兩人的劇情發展。經歷與禮言的一場生死離別,玉紋最終還是選擇了結婚八年的禮言,結局終究是平靜完整的,春天已經到來。

❽ 《小城之春》的導演

1948年電影《小城之春》的導演是費穆
費穆,字敬廬,號輯止。1906年10月10日出生於上海,中國電影導演、編劇。
1932年,執導了批判現實的劇情片《城市之夜》,由此受到關注;1934年,執導了劇情片《香雪海》;1935年,執導了倫理電影《天倫》,於中國電影史上首次以民族樂器配樂;1936年,拍攝了號召抗戰的國防電影《狼山喋血記》;1937年,拍攝了戲曲電影《斬經堂》;1940年,執導了古裝劇情片《孔夫子》;1941年,為中美兩國第一次合作拍攝的影片《世界兒女》編寫了劇本,隨後退出影界;1942年,組建了上海藝術劇團; 1944年,創辦新藝劇團;1948年,拍攝了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1951年1月31,費穆因心臟病突發辭世,享年四十五歲。

2002年電影《小城之春》的導演是田壯壯
田壯壯,1952年出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中國電影導演、製片人,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導師。
1968年田壯壯中學畢業後當了七年兵,在軍營期間自學攝影。1978年,文革結束中國恢復高考,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80年在大學實習期間和同學執導了首部短片《我們的角落》。1992年因為執導的《藍風箏》涉及「文革」等敏感題材,被罰十年禁止拍攝影片,期間參與監制《長大成人》等影片。2003年,卸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擔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導師。
2005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茶馬古道-德拉姆》榮獲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2007年憑借第一部人物傳記影片《吳清源》斬獲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導演獎。2009年自編自導的影片《狼災記》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服裝及提名。2014年與張藝謀、十慶聯合執導歷史古裝影片《王朝的女人·楊貴妃》並兼任藝術總監。

❾ 費穆在華語電影史中是什麼地位對於華語電影的貢獻是什麼

地位還是非常高的吧,貢獻也不錯

❿ 第一部戲曲電影《定軍山》,那第一部彩色戲曲電影是什麼

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彩色電影是《生死恨》,看黑白電影的人看彩色電影的時候一定很震驚。在中國,這種沖擊可以追溯到70年前。當時梅蘭芳出演了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生死恨》。

這部原本是京劇,改編自明代傳奇劇本《易鞋記》的作品,講述了北宋末年金兵入侵、被俘的學者程鵬菊和少女韓玉娘投降軍回國的故事。

有趣的是,中國電影的很多“最初”都與戲曲有關。除了這兩部彩色電影外,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是京劇電影,獲得黃金棕獎的第一部中國電影《霸王別姬》也有京劇色彩。

閱讀全文

與費穆導演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慾望愛人演員表 瀏覽:453
電影血書5完整版 瀏覽:891
外國電影結局女兒去世 瀏覽:945
趙麗穎的理論電影大全 瀏覽:752
很多音樂的動畫電影 瀏覽:34
八月未央電影開幕圖片 瀏覽:841
奪命蜂巢法國電影完整版 瀏覽:356
中村之惠中文電影 瀏覽:28
名偵探柯南電影的圖片大全 瀏覽:223
經典特種部隊電影大全 瀏覽:880
十大瘋狂高分復仇電影 瀏覽:659
成龍的一部老電影和蛇女的 瀏覽:198
警察穿越民國電影大全 瀏覽:477
看日韓電影的網站 瀏覽:138
上合國際電影節閉幕6 瀏覽:321
譚詠麟林子祥粵語電影 瀏覽:716
電影導演周曉文 瀏覽:483
勝者為王電影舒淇圖片 瀏覽:266
有秋秋小朋友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189
十大電影最恐怖的角色 瀏覽: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