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陵十三釵是哪些人
《金陵十三釵》是作家嚴歌苓著中篇小說。
小說描寫的是發生南京大屠殺時的故事。小說名中「金陵」指南京,「十三釵」指的是故事中13位俠肝義膽的妓女。2011年,該作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由張藝謀執導。
內容簡介
1937年的南京,日軍殘暴,滿目瘡痍,但由國際友人主持的一個教堂暫時還是一方凈土。幾個神職人員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學生、13個躲避戰火的秦淮河上的風塵女子,以及6個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國軍傷兵。共同面對有史以來最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的故事,結果竟然是那13個最「下賤」的女子成了保護眾人的英雄。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他們共同面對有史以來最可怕、最沒有人性的屠殺,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遠的凈土,日軍終於沖進了這里。傷兵被殺,女大學生則眼看就要被日軍擄走凌辱。在這個時刻,這13個平日里被視為下賤的女子,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刀前,激發了俠義血性: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學生參加日本人的聖誕慶祝會,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最終十三名女子除了玉墨之外無一生還。
創作背景
嚴歌苓曾明確談過《金陵十三釵》的題材來源,一是《魏特琳日記》,二是蔣公轂的《陷京三月記》。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釵》中直接露面。「在給張藝謀編劇時,我又收集了很多新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料。我爸爸的姨夫蔣公在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是國民黨的一個衛生部醫官,在他把大部分的傷兵撤離南京後,他沒有走,留在了南京,他記下了一本日記。後來他的後人把那本日記出版了,叫《陷京三月記》。」另外,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1997)也給她良多啟發。
人物介紹
玉墨
故事中,玉墨一出場就顯示出與其他女伴的不同。當她們死乞白賴地用對付漂客的手段來博得教堂人員的同情,破罐破摔的時候,玉墨並沒有自輕自賤,而是真誠地跪下來,用一種深明大義的口吻乞求神父給她們這些並不貴重的賤命一個好死的機會。當神父終於抵擋不了這群洪水猛獸般的女人的攻擊,答應先暫時收留她們兩天的時候,她沒有隨她們莽撞地橫沖直撞,而是又一次跪下道謝。入住教堂之後,當阿多爾多問她名字的時候,她那種知書達禮、落落大方的神態和動作,根本就不像是個窯姐。作者這樣形容此時的玉墨:「她不是那種艷麗佳人,但十分耐看,也沒有自輕自賤、破罐破摔的態度。女孩們和阿多爾多都給她收服了。一剎那,忘掉了她是一個身份低下的風塵女人。」在代表高貴氣質的對妓女深惡痛絕的書娟的眼裡,「她雖然有一點拿捏矯情,但基本上是入的眼的。」
玉墨刻意地要在人前樹立起與紅縷們潑辣無理截然不同的淑女形象,來扳正人們對她這類風塵女子的看法。或許是有一種虛榮在作怪,但這也是她不甘於命運擺布,勇於抗爭的表現。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她四書五經也讀過,琴棋書畫也通曉,並不比那些大家閨秀少些什麼,只是命運捉弄了她,家庭的敗落摧毀了她大家閨秀的夢想,將柔弱的女孩逼上了風塵之路。生在那樣一個父權制依舊根深蒂固的時代里,她除了拿自己的身體做賭注,剩下的就只能是找一個男人來依附,她也這么做了,但她表現出了不屈的精神。
書娟
主人公書娟對妓女在書中是有明顯轉變的。在小說的前半部分她對妓女夾雜著的深深的憎惡。她因為趙玉墨的妓女破壞了她的家庭而懷恨在心,伺機報復。在書娟的眼裡,妓女全是「不要臉的騷妹子」,是蛆蟲一樣的東西。有一次,她就手拿著火鉗站在趙玉墨的門口,差點給趙玉墨毀了一次容。討厭妓女的還不只是書娟,她的同學們也是如此,她們不歡迎妓女們的闖入,甚至還因為盛湯這種小事和妓女打了一架。但是後面的故事使書娟徹底改變了對妓女的看法:妓女豆蔻為了讓傷兵王浦生聽上一曲好聽的琵琶曲而不惜犯險跑回妓院去取琴弦,哪知在途中卻飛來橫禍遭日本兵輪奸;再就是妓女們代替女學生參加日本人的宴會,明知道凶多吉少,她們卻毫不退縮。小說的最後在書娟的視野里結束:十三個白衣黑裙的少女排成兩排,被網在光柱里。排在最後的趙玉墨的一個嬌羞一笑,「他們怎樣也不會把她和一個刺客聯繫到一起了」。
英格曼和阿多那多神父
可以說這兩位神父是熱心的國際救助者:他們與戰爭毫不相關,木可以安然無恙的離開南京,但是他們選擇了和中國的孩子一起面對這場浩劫,守護孩子不被傷害。另外,他們也是這場大屠殺的見證者:他們憑著洋人的面孔,穿梭於被屠城後的南京的大街小巷,收集了許多以後控訴口木軍人胡亂傷害平民的證據。
但是在日本軍人的槍下,他們同樣是弱者。他們的國旗和法律在這群惡魔般的口木人面前完全失去了效力。他們本以為能保護好這群傷兵、妓女和女學生,卻最終不能。最後,他們也只能看著悲劇一幕幕上演:工人陳喬治和五名軍人相繼被殘忍殺害。日本軍人征孩子們去表演節目,他們無力阻攔。
B. 電影金陵十二釵演員
克里斯蒂安·貝爾 飾 約翰·米勒
倪妮 飾 玉墨
張歆怡 飾 孟書娟
佟大為 飾 李教官
黃天元 飾 陳喬治
韓熙庭 飾 怡春
張逗逗 飾 紅菱
李玥敏 飾 豆蔻
袁楊純子 飾 小蚊子
白雪 飾 香蘭
C. 金陵十三釵的女主角叫什麼名字
玉墨 ( 倪妮 飾)
十三釵
▪ 紅菱 ( 張逗逗 飾) ▪ 怡春 ( 韓熙庭 飾) ▪ 豆蔻 ( 李玥敏 飾) ▪ 香蘭 ( 白雪 飾)
▪ 小蚊子 ( 袁楊純子 飾) ▪ 胖春花 ( 孫佳 飾) ▪ 秦淮女 ( 周夢喬 飾) ▪ 秦淮女 ( 周羽 飾)
▪ 秦淮女 ( 顧璇 飾) ▪ 秦淮女 ( 鄧莉 飾) ▪ 秦淮女 ( 蘇小妹 飾) ▪ 秦淮女 ( 錢柳吟 飾)
▪ 秦淮女 ( 李純 飾)
倪妮,1988年8月8日出生於江蘇,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語言傳播系。2011年成為新一代「謀女郎」,在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金陵十三釵》中扮演女主角玉墨一角,得到廣泛的關注度和好評。
D. 香港電影曾經的十二金釵有哪些人
網友轉發微博,曬出香港電影十二釵,畫風唯美動人,惟妙惟肖。網友寫道:「這個系列的想法源於去年的盂蘭盆節,為紀念梅艷芳而開始。那天下午,她拿著畫完的如花來給我,一起又重溫了《胭脂扣》。
目前十二張小像已經全部完稿,第一眼沒有認出來的朋友們可以去重溫一下當年的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十二釵包括:王祖賢、梅艷芳、張曼玉、張敏、劉嘉玲、朱茵、關之琳、黎姿、鍾楚紅、林青霞、邱淑貞、李嘉欣。
據悉,此組畫像目前還差林青霞、邱淑貞、李嘉欣未完成。
E. 十二金釵的扮演者
賈迎春--金莉莉
林黛玉--陳曉旭
薛寶釵-- 張莉
賈元春--成梅
賈探春 --東方聞櫻
史湘雲--郭霄珍
妙 玉 --姬培傑
賈惜春--胡澤紅
王熙鳳--鄧婕
賈巧姐--玉萱
李 紈 --孫夢泉
秦可卿 --張蕾
林黛玉
林黛玉,金陵十二釵之冠,前世為三生石邊的一株絳珠草,受赤瑕宮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願跟其下凡還盡眼淚。今世林如海與賈敏的獨生女,賈母心愛的外孫女。少時因其母賈敏患重病身故,外祖母憐其孤獨,接來榮國府撫養,後又因其父林如海思慮過重也因病身亡,黛玉便一直居住在榮國府。林黛玉之於曹雪芹,意味著女性的最高價值。絕麗脫俗,雅若天仙,絲毫不沾染人間煙火。其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更是群芳之冠。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心思敏感,才華橫溢,個性純真靈凈,說話率直有時卻也刻薄。當賈寶玉把北靜王所贈的聖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她因懂得寶玉的精神內核,深得寶玉之心。她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她愛得純粹,因而愛得高貴。江南貴族小姐,又經詩詞陶冶過,林黛玉愛起人來就像李清照。林黛玉是情愛至上主義者,她愛賈寶玉,包含極大的理想性,但這一愛情因悲劇性的家族命運而遭到扼殺。後來黛玉病重終於將最後一滴淚還盡,只剩了一句痛苦的呻吟:「寶玉,你好……!」(高鶚續書的結局)主張紅樓夢是反封建愛情小說派別的紅學家認為,黛玉是寶玉反抗封建禮教的同盟軍,是自由戀愛的堅定追求者。
薛寶釵
薛寶釵,金陵十二釵之冠(判詞與黛玉合二為一,故不究一二),薛姨媽的女兒,家中擁有百萬之富。她容貌美麗,舉止嫻雅。她常對寶玉談講仕途經濟,被寶玉背地裡斥之為「混帳話」。她待人處事十分圓滑,上面的疼愛,下面的敬重。她對官場黑暗深惡痛絕,淡泊名利,但仍主張賈寶玉應致力於仕途經濟,有所作為。她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這是書中「金玉良緣」的由來。而「金玉良緣」後來的結局,現有如下推斷:[1:於是在他們的一手操辦下,賈寶玉受騙娶薛寶釵為妻。由於林黛玉不久就暴病身亡,寶玉便在史湘雲守寡後與她結婚,但不久後史湘雲也凄慘死去,寶玉對世界不再抱任何希望][2:賈寶玉在中了舉人之後便削發做了和尚(履行當初兩次「你要是死了,我就去當和尚」之說),薛寶釵得子後,兒子長大成官重振家業。](此為前人看過古本留下的蛛絲馬跡中推斷,通行本結局不一)。
賈元春
賈元春,金陵十二釵之三,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自幼由賈母教養。作為長姐,她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他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母子。後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吏。不久,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家為迎接她來省親,特蓋了一座省親別墅。該別墅之豪華富麗,連元春都覺太奢華過費了!元妃雖給賈家帶來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卻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省親時,她說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說成是「終無意趣」的「不得見人的去處」。這次省親之後,元妃再無出宮的機會,後暴病而亡,元春之死乃是榮國府從榮耀轉衰敗的一個轉折點。
賈探春
賈探春,金陵十二釵之四,賈政與妾趙姨娘所生,排行為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幹,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有「玫瑰花」之諢名。她個性剛烈,抄檢大觀園時,她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令丫環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櫃,不許人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心內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這一點,對探春動手動腳的,所以當場挨了一巴掌。探春對賈府面臨的大廈將傾的危局頗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改革來挽救,但無濟於事。最後賈探春遠嫁他鄉,最終印證著「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悲慘結局。
史湘雲
史湘雲,金陵十二釵之五,是賈母的侄孫女。雖為豪門千金,但她從小父母雙亡,由叔父史鼐和史鼎撫養,而兩個嬸嬸對她並不好。在叔叔家,她一點兒也作不得主,且不時要做針線活至三更。她的身世與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沒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寶釵的影響。她心直口快,開朗豪爽,愛淘氣,甚至敢於喝醉酒後在園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覺。她和寶玉也是好朋友,在一起時,有時親熱,有時也會惱火,但她襟懷坦盪,從未把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後嫁與衛若蘭,婚後不久,在一番充沛流離的生活後與寶玉相遇,並成為夫妻,最後在貧病中死去(此為古本結局,通行本不一)。
妙玉
妙玉,金陵十二釵之六,蘇州人氏。她祖上是讀書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買了許多替身[舊時迷信認為命中有災難的人應該捨身出家做僧、道,有錢人家買窮人家子女代替出家,叫替身],皆不中用。只得入了空門,身體才好,故一直帶發修行。父母已亡,身邊帶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服侍。她極通文墨,極熟經典,模樣又極好。十七歲時隨師父到長安都修行,師父圓寂後,被賈家請入櫳翠庵帶發修行。後在瓜州渡口「紅顏不得不屈從於枯骨」,以犧牲自己的方式,使史湘雲和賈寶玉最終相遇,結為夫妻,是十二釵中分水嶺式的人物。(這是根據靖藏本手抄古本《石頭記》中的一條獨家脂硯齋批語做的探佚結局,靖藏本早已在1964年被紅樓愛好者發現,後又失蹤,現只有靖藏本上掉落的一頁紙證明靖藏本是真實存在過的,因此妙玉的結局應該就是靖藏本上獨家的脂批所寫的那樣。)也有說是妙玉在賈府差不多敗落時一次去做客,卻恰逢府中遭到了搶劫,被匪徒看上,後在廟里念經時被擄走,自此下落不明。
賈迎春
賈迎春,金陵十二釵之七,是賈赦與妾所生的,排行為賈府二小姐。她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有「二木頭」的諢名。她不但作詩猜謎不如姐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壘絲金鳳首飾被下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她父親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還不出,就把她嫁給孫家,實際上是拿她抵債。出嫁後不久,她就被孫紹祖虐待而死,預示著榮國府已經開始逐步走向衰敗。
賈惜春
賈惜春,金陵十二釵之八,賈珍的妹妹,自小喜愛畫畫。因父親賈敬一味好道煉丹,別的事一概不管,而母親又早逝,她一直在榮國府賈母身邊長大。由於沒有父母憐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檢大觀園時,她咬定牙,攆走毫無過錯的丫環入畫,對別人的流淚哀傷無動於衷。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個本家姐姐的不幸結局,使她產生了棄世的念頭,後入庵為尼。
王熙鳳
金陵十二釵之九,賈璉之妻,王夫人的內侄女。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她精明強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為賈府的實際大管家,支撐著賈府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吃穿住行,老死病辭。可被總稱為「五辣」,即香辣,麻辣,酸辣,潑辣,毒辣。為人處事也十分圓滑周到,很懂得如何讓每一個人歡喜,如林黛玉來時,她說的話「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第一句話,「天下」「真」「這樣」已把黛玉誇得很好了,卻還要再加兩句「我今兒才算見了」和「通身的氣派」,更是將黛玉的容貌捧到天上去了,不管再怎麼樣的人,也會開心吧!然後再又說了一句,「竟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兩個稱呼「老祖宗的外孫女兒」「嫡親的孫女」不像前者像後者,這整一段連釋呢就是:王熙鳳先誇得黛玉開心,賈母因為疼她自然聽著也開心,再又根據兩個稱呼,暗地裡稱贊(元)迎探惜這四個真正嫡親的孫女的容貌也美麗絕倫,所以迎探惜開心,誇賈母的親孫女貌美自然就更加開心,再加上他們的母親王夫人,邢夫人也必定開心,所以總結,王熙鳳的兩句話50個字不到便可討得八個人開心!這足以見鳳姐的心計與城府。對於鳳姐,口才與威勢是她諂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權力與竊積財富是她的目的。然而最終卻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
賈巧姐
金陵十二釵之十,賈璉與王熙鳳的女兒。因生在七月初七,曾受過王熙鳳接濟的劉姥姥給她取名為「巧姐」。賈巧姐從小生活優裕,是豪門千金。但在賈府敗落、王熙鳳死後,舅舅王仁和賈環要把她賣與藩王作使女,在緊急關頭,也幸虧劉姥姥幫忙,把巧姐帶入鄉村生活,她才不至於淪落到為奴為婢。
李紈
金陵十二釵之十一,字宮裁,賈珠之妻,生有兒子賈蘭。她出身金陵名宦,父親李守中曾為國子祭酒。她從小就受父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賢女便了,每日以紡織女紅為要。賈珠不到二十歲就病死了。李紈就一直守寡,雖處於膏粱錦綉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聞不問,只知道撫養親子,閑時陪侍小姑等女紅、誦讀而已。她是個恪守封建禮法的賢女節婦的典型。
秦可卿
秦可卿,金陵十二釵之十二,賈蓉之妻。她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小名可兒,大名兼美。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溫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但公公賈珍與她關系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其人身世極為神秘,且其房內所擺的物品沒有一樣不是大有來頭,即使是賈寶玉恐怕都沒有這個資本!而有一次周瑞家的替薛姨媽送宮廷的十二釵花給各個人時她看到那釵花竟拽著它哭了,若說是感激那是不可能的,她並非沒有得到過。死後那些和她比較親近的幾個人居然都沒有人反對她用只有皇族之人才能用的檣木做棺材,更何況她用的那份檣木還是原本義忠親王老千歲要的後來因變故而退了的,這種連賈母都不敢用的東西卻被她一個應該說是比較渺小的蓉大奶奶用了,卻無人反對,皇室里也全無反應,說實話,恐怕可卿原系皇室之女!
新版
【林黛玉】-韓雪
【薛寶釵】-張靜初
【王熙鳳】-陳好
【史湘雲】-孫菲菲
【秦可卿】-劉濤
【李紈】-田海蓉
【妙玉】-李小冉
【巧姐】-舒暢
【元春】-梅婷
【迎春】-馬蘇
【探春】-胡可
【惜春】-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