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和我的祖國》請了陳凱歌等七位導演,為何獨獨不請張藝謀呢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導演組非常強大,陳凱歌擔任總導演,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這裡面哪一位導演都在這個領域取得了值得驕傲的成績,而導演們也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這部電影一上映,就引發了人們的熱烈討論。在國內眾多知名導演都參與了製作與拍攝,為什麼單單缺少大導演張藝謀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張藝謀在這么重要的時候干什麼去了?
張藝謀導演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國慶聯歡活動的匯演當中,既不圖名又不求利,為了匯演活動能夠順利的進行,耗費了大量的精力,讓看了這場晚會表演的觀眾都受到了震撼。而正是由於張導的付出,才最終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完美的表演。
感謝張藝謀導演。
❷ 電影《失獨》導演是誰
是鍾海。
鍾海,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員,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影視作品。現任中影動畫產業有限公司影視製作中心主任。多部作品獲得大獎。作品涉足的題材包含懸疑、情感、歷史、古裝、功夫、兒童、西部和社會問題等。
電影《失獨》目前正在新鄉進行緊張拍攝。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員,曾創作、參與了《龍武士》、《男生女生》、《夢》、《甄嬛傳》等大量優秀影視作品的導演鍾海告訴記者,正在拍攝的是由中宣部電影衛星製作中心出品,愛佳影影業製作公司承製的影片《失獨》,主要講述兩個失獨家庭痛失親人後在社區工作人員以及周圍人的關懷下,逐漸走出陰影開始新生活的故事。
(2)參與多部電影的導演擴展閱讀
由由力、李菁菁、宋春澤主演的溫情勵志片《失獨》於10月12日在河南新鄉舉行了開機儀式。目前,該片拍攝告一段落,影片通過反映現實生活,向觀眾傳遞溫暖並感受人生中的正能量。
該劇講述了一個藝術系的男孩樓一凡(宋春澤飾),在同學與他人發生沖突期間,意外被殺。作為父母的樓劍(由力飾)林娟(李菁菁飾)突然失去了孩子,他們如何繼續艱難的生活下去?要不要原諒失手殺人的同學以及他的家庭?此次拍攝,宋春澤本色出演,真實呈現了一個事件、兩個家庭的喜怒哀樂。
學院派出身的宋春澤外形乖順,但在演戲過程中他常常不走尋常路,在校時就參與創作多部影展短片,之後陸續參與了《天盛長歌》《尉官正年輕》等多部電視劇的拍攝,在任嘉倫、李曼、劉歡主演的電視劇《秋蟬》中,飾演正直善良的小齊。期待不久的將來,他給大家帶來更多優秀的影視作品。
❸ 韓國電影史上拍片超過100部的導演,該片被譽為韓國版《教父》
如果問國內哪個導演執導超過100部影片了,恐怕屈指可數。就算咱們有13億的人口基數在那裡,對於一個導演一生導100部電影,確實是有點受累了。本文要講的是被譽為韓國教父級的導演,就是林權澤。林權澤,1936年5月2日出生於韓國全羅南道長興縣,韓國導演,編劇。
為何韓國要把林權澤稱為教父級的導演呢,主要是他對韓國電影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在中國,還沒有哪個敢稱為教父級的導演。林權澤也是韓國電影史上拍攝電影數量最多的導演,迄今為止已有一百多部影片問世了。
他在1962年,拍攝電影《再見了豆滿江》時,年僅26歲,並憑藉此片一舉成名。此後,其拍攝的電影作品風格多樣,囊括各種類型的電影,包括古裝、戰爭、武打等。由於其拍攝手法多樣,風格古樸、清新,別具一格,所出作品有多部在國際上獲獎。像2000年,他的第97部電影《春香傳》,第一次把韓國電影帶到了戛納電影節上。而早在1993年的戛納電影節上,陳凱歌的影片《霸王別姬》就奪得了金棕櫚大獎。
林權澤一生導演超過100部電影,在2004年導演的第99部電影《下流人生》,更被譽為韓國版的《教父》。關於《教父》三部曲,相必大家已經很熟悉了,前面幾篇也有相關介紹,不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由於這部影片,林權澤受到威尼斯影展主辦方的邀請,去參加威尼斯電影節,在此次電影節上,該片獲得了金獅獎的提名。
影片《下流人生》的故事情節,跟《教父》極其相似,主人公崔太雄跟教父柯里昂一樣,都是黑幫里叱吒風雲的人物,從小人物做起,經過一番奮斗,不斷積累財富和權勢,最後成為教父。只是《教父》裡面的三部曲,講述了三代教父的浮沉,時間跨度幾十年,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美國的 社會 變遷。
同樣的,影片《下流人生》的故事背景一樣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跨度。從1957年開始,一直到2004年,時間長達40多年,也是一部反映韓國 社會 從落後到發達的 歷史 書。在很多影片中,都會打上時代的烙印,透過影片可以看到那個時代 社會 的縮影。
韓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社會 動盪,導演用獨特的眼光,在鏡頭下再現了那段韓國黑幫 歷史 ,以及那段風雲變幻下的人物命運。對過去 歷史 的回顧,難免會有些充滿憂傷失落和懷舊的情緒。大概是這一些原因,本片在上映後,獲得了觀眾的熱烈反應,就如同前段時間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樣火,獲得了驚人的票房。
導演林權澤作為韓國電影界的扛鼎級人物,也是韓國的一個國寶,一塊活化石,更是韓國傳統電影碩果僅存的一根標竿。一生參加三大電影節過7次,其中2次威尼斯影展,2次戛納影展,3次柏林影展。2016年10月24日,由韓國電影評論家協會主辦的第36屆影評獎,林權澤獲得電影人功勞獎。
❹ 希區柯克的個人資料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Sir Alfred Hitchcock,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原籍英國,是一位聞名世界的電影導演,尤其擅長於拍攝驚悚懸疑片。希區柯克在英國拍攝了大批默片和有聲片,之後,他前往好萊塢謀求發展,並與1956年加入美國國籍,並保留了英國國籍。在長達六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希區柯克共拍攝了超過五十部電影,他成為歷史上著名的電影藝術大師。 永遠的驚悚大師——希區柯克 對很多人來說,「希區柯克」這個名字再也不僅是一個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種電影手法的精神,成了懸疑驚悚的代名詞。他創造並完善了製造懸念的藝術,藉以使銀幕下的觀眾「身臨其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境」,參與到劇情中去,因此他所控制的不僅是影片,還有觀眾的注意力,他因而成為始終把觀眾放在第一位的娛樂片高手;他對人類本性與心理狀態的深刻理解和高超凝練的視覺化銀幕表達,又使他的影片升華為獨一無二、不可效仿的藝術經典;同時,還沒有哪一個導演像他駕馭驚險片那樣主宰過某一類型的電影,於是擅長在銀幕上「驚嚇」觀眾的希區柯克名正言順地攬下「恐怖大師」頭銜。 永遠的驚悚代名詞 這種聲東擊西的游戲手法,卻是讓後人回味無窮的戲劇張力,他的多部片子都成了經典的代表,為許多後輩導演模仿學習。而其中三部純正一時的電影傑作:《後窗》、《西北偏北》、《驚魂記》,更真是典型的線索追蹤電影,充斥著讓我們會想起希區柯克的元素:足智多謀的拍攝手法、不可思議的男女角色關系、戲劇性的真相、明亮鮮明的色彩、內斂的玩笑戲弄、機智風趣的象徵符號、和最重要的──能支配人心的懸疑配樂。因為這些元素,成就了「希區柯克」這個與懸疑緊張劃上等號的代名詞──讓人感覺無助、驚嚇、祈禱著接下來要(或不要)發生什麼──而這,就是這就是希區柯克!現在,讓我們一同進入希區柯克為我們營造的恐怖懸疑世界吧! 編輯本段生平 1899年 8月13日,蔬菜水果店老闆威廉·希區柯克與妻子愛瑪的第三個孩子,阿爾弗雷德.約瑟夫.希區柯克出生於倫敦東部的萊頓斯頓。8月14日,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妻子艾爾瑪·露西·蕾維爾出生於英國的諾丁漢。 1907年 希區柯克一家遷至倫敦。 1910年 家人把希區柯克送往倫敦市區的學校就學。從十月起到倫敦聖伊格納修斯學校學習,在那裡開始了為期三年的學習生活。 1913年 希區柯克從學校畢業後,開始在倫敦大學選修藝術課程。 1914年 12月12日父親威廉.希區柯克去世。進入工程航運學校接受短期培訓。 1915年 希區柯克從春天開始在亨利電訊公司工作,成為一名技術員。 1919年6月,在公司創辦的企業雜志上發表短篇小說《麻醉劑》。 1920年 希區柯克自薦到美國拉斯基明星公司設在伊林斯頓的一個製片廠,開始從事設計字幕的工作,不久即被正式聘用。 1921年 在拉斯基明星公司一邊學習一邊工作,認識了他未來的妻子,電影剪輯師艾爾瑪.蕾維爾。 1922年 希區柯克師從於美國導演喬治.菲茨莫里斯,並且向其他的美國電影技術人員學習。年底,最初嘗試執導一部名為《皮博迪夫人》(又名:第十三號)的影片。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1923年 拉斯基明星娛樂公司出現財政危機。邁克爾·巴爾孔、維克多·薩威爾以及約翰·弗里德曼接管伊林斯頓製片廠。在他們製作的第一部影片《女人對女人》中,希區柯克擔任助理導演。 1924年 巴爾孔創辦了他的蓋恩斯巴洛電影公司。希區柯克在拍攝《白色的陰影》、《充滿激情的冒險》、《普魯特的墮落》時,一人身兼多項職務, 在拍攝《惡棍》一片時,曾親赴柏林的烏發電影製片廠工作,在那裡向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大師汲取經驗。希區柯克與艾爾瑪.蕾維爾訂婚。 1925年 希區柯克首次獨立執導影片《歡樂園》和《山鷹》兩部電影均在慕尼黑的埃米爾卡製片廠完成。 1926年 執導影片《房客》。12月2日,希區柯克與艾爾瑪正式結婚。 1927年 為蓋恩斯巴洛公司執導影片《下坡路》和《水性楊花》。然後,希區柯克與英國國際影業公司簽約,相繼執導了《手鐲》和《農夫的妻子》。 1928年 執導影片《香檳》和《孟克斯人》。7月7日女兒帕特里夏出生。開始著手改編並執導《訛詐》。 1929年 希區柯克執導的影片《訛詐》,成為英國有史以來第一部有聲電影。 1930年 希區柯克根據希恩·奧凱西的舞台劇改編成電影《裘諾與孔雀》。在執導影片《謀殺者》和《騙局》期間,參與歌舞片《愛爾斯特的呼聲》的部分導演工作。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1931年年初,為拍攝《騙局》一片與英國著名作家高爾斯華綏結識。希區柯克與艾爾瑪攜女兒帕特里夏外出旅行。 1932年執導影片《第十七號》、《奇怪的富翁》。在這期間又創作執導了《一代紅顏》。辭去在英國國際影業公司的職務。 1933年 執導影片《維也納的華爾茲》。與邁克爾·巴爾孔再次合作,受聘於英國高蒙影業公司。 1934年執導影片《知情太多的人》。首次與家人一起到聖莫里茨歡度聖誕。 1935年 執導影片《三十九級台階》和《間諜末日》。 1936年 執導影片《破壞》。因英國高蒙公司宣告破產,希區柯克的聘用合同轉到蓋恩斯巴洛製片公司。 1937年 執導影片《年少無知》。赴美國進行首次訪問。接著, 貴婦失蹤案海報(4張) 又執導影片《失蹤的女人》。 1938年 6月,再次赴美訪問。7月,與獨立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簽定合同。同年秋天,執導影片《牙買加旅店》。《失蹤的女人》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獎,同時被評選為當年最佳影片。 1939年 3月,希區柯克一家移居到美國的洛杉磯。在那裡結識了托馬斯·曼和歐內斯特·海明威。同年秋天,執導影片《蝴蝶夢》。 1940年 執導影片《海外特派員》和《史密斯夫婦》。希區柯克赴美後第一次返回英國探親。 1941年執導影片《深閨疑雲》。 1942年 希區柯克的女兒帕特里夏在百老匯舞台上參加演出。與桑頓·懷爾德合作改編《疑影》的劇本,完成此片拍攝工作。遷入貝爾.艾爾新居。執導影片《海角擒凶》。9月26日,希區柯克的母親在英國去世。 1943年 1月4日,希區柯克的哥哥威廉在倫敦去世。執導影片《救生艇》。 1944年 希區柯克在倫敦執導法語短片《一路平安》和《馬達加斯加歷險記》,其中一部引起法國抵抗組織的不滿。返回美國後開始拍攝影片《愛德華大夫》,其間與薩爾瓦多·達利一起合作。 1945年 執導影片《美人計》。 1946年 為了擺脫塞爾茲尼克的控制,在英國與西德尼·伯恩斯坦合作建立獨立的製片公司。 1947年 為塞爾茲尼克執導最後一部影片《帕拉事案件》。 1948年 希區柯克自己獨立製作的形片《繩索》問世,該片也是他的第一部彩色電影。執導影片《摩羯星座下》。 1949年 執導影片《怯場》。希區柯克與朋友合作的公司倒閉。開始與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合作拍片。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1950年 根據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小說,拍成電影《列車上的陌生人》。希區柯克的女兒帕特首次在父親執導的影片中扮演正式角色。 1952年 執導影片《我懺悔》。 1953年 執導影片《電話謀殺案》(首次採用立體電影技術拍攝)和另一部代表作《後窗》。 1954年 執導影片《捉賊記》,在法國南部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 1955年 執導影片《知情太多的人》,這是希區柯克唯一的一部重拍片。同年加入美國國籍。10月,開始拍攝電視系列片《希區柯克劇場》。親自執導 完成電視片《報復》。 1956年 執導影片《哈里的麻煩》和《冤枉的人》。 1957年 秋天開始考慮拍攝《在死者中間》,後來又易名為《眩暈》,不久即正式投拍。9月30日,電視連續劇《深閨疑雲》開始播映。法國人克勞德·夏布羅爾與埃里克·羅默爾出版第一部關於希區柯克的論著,受到電影評論界的好評。 1959年 執導影片《西北偏北》。 1960年 影片《不準保釋法官》的拍攝計劃擱淺。執導影片《精神病患者》。 1963年 希區柯克與環球影片公司簽約。執導影片《群鳥》。 1964年 執導影片《瑪爾妮》。由於希區柯克管理過於嚴厲,開始影響到他與主要演員蒂比.赫德倫的合作關系。 《貴婦失蹤案》劇照(17張) 1965年 8月,在好萊塢接受法國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的特別采訪。談話內容後經整理出版,書名為《希區柯克論電影》。 1966年 深秋,開始投拍影片《破碎的幕布》。 1968年4月,希區柯克獲得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的「歐文·撒爾伯格紀念獎」。加州大學授予希區柯克名譽博士學位。 1969年執導影片《黃玉》。希區柯克當選為法國文人協會的理事。 1971年,希區柯克榮獲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為拍攝電影《狂凶記》,希區柯克回到自己闊別多年的祖國。 1972年執導影片《狂凶記》。希區柯克獲得金球獎,被哥倫比亞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1975年 執導影片《家庭陰謀》。希區柯克的身體開始受到多種疾病困擾。 1978年從春天開始,籌劃拍攝影片《短夜》。 1979年3月,希區柯克被美國電影藝術學院授予終身成就獎。健康狀況日漸衰退,被迫放棄他所從事的電影工作。 1980年1月1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希區柯克爵士封號。4月28日晚,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終因腎功能衰竭,在洛杉磯逝世。6月3日,在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為希區柯克舉行安魂彌撒。 編輯本段所獲榮譽 ——1938年《失蹤的女人》獲得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獎,同時被評選為當年最佳影片 ——1941年《蝴蝶夢》(Rebecca)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 ——1945年《救生艇》(Lifeboat)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1946年《愛德華大夫》(Spellbound)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 ——1948年《深閨疑雲》(Suspicion)獲得電影旬報賞最佳外語電影 ——1955年《後窗》(Rear Window)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 ——1958年《迷魂記》(Vertigo)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銀海貝獎(Silver Seashell) ——1958年《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1955)獲得金球獎最佳劇集獎(Best TV Show) ——1959年《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銀海貝獎(Silver Seashell) ——1961年《驚魂記》(Psycho)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 ——1968年4月獲得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的「歐文·撒爾伯格紀念獎」 ——1968年加州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1968年獲得美國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獎 ——1970年《黃寶石》(Topaz)獲得美國電影評議會最佳導演獎 ——1971年美國金桂冠獎最佳導演製片 ——1971年榮獲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 《狂凶記》截圖(9張) ——1972年被哥倫比亞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1973年《狂凶記》(Frenzy)獲得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 ——1979年3月被美國電影藝術學院授予終身成就獎 ——1980年1月1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爵士封號 ——1984年獲得芬蘭胡西獎(Jussi Awards) 最佳外語片導演獎
❺ 很多出名的導演都在自己劇中演客串,你知道的都有誰
看過漫威的電影的影迷們一定會發現,斯坦李會客串每一部電影,能夠感到驚喜以及會心一笑。而不只是斯坦李,在電影界中,好多導演都會客串自己的電影,今天就讓我們盤點一下有哪些電影有導演客串吧。
1《現代啟示錄》在這部電影裡面,導演科波拉本人客串演出了一位電視新聞導演,他不斷對著士兵喊話:“不要看鏡頭,自然點”,除了導演外,這部電影的攝影師維托里奧斯托拉羅在這個片段中,也與導演一同客串演出。
❻ 王岳倫作為導演,他有什麼出名的作品嗎你看過幾個呢
作為一個導演,王岳倫著作比較少,只有寥寥幾部電影,不過這也沒什麼。人家或許志不在此,或者在別的作業中或許還有建樹,更何況人家有一個圓滿的家庭,這已經是人生贏家了。
王岳倫1972年出世於北京,他的父親姓名叫做王暉,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油畫家,從事繪畫四十多年,創作出許多稀世珍品,每一幅畫都價值百萬。
第一是因為他在圈內有人脈資源,第二是他的國外專業進修的身份加持。
不過至於他以後會不會好好地拍兩部好的著作出來,這個可能性不大,因為底子沒有必要將時刻放在這兒,還不如好好出資賺點錢來的爽快。
王岳倫作為MV導演是成功,可是轉型電影導演真的只有讓人看不懂的品味。按理說學油畫出世,又在美國電影學院進修,應該能夠拍出點像樣的東西,可是這三部電影真的無比的蒼白。
❼ 《功夫》這部影片的導演,編劇和主演分別是誰
元華 飾演 二叔公
元華是港片中常見的大反派,他從70年代入行以來曾演出超過一百部電影,曾經合作過的導演包括徐克、吳宇森、洪金寶及劉鎮偉,曾經合作過的演員則有李小龍、成龍、周潤發、、李連傑及楊紫瓊等。
他和洪金寶及成龍同是"七小福"之一,他曾與70年代當過李小龍的替身,並在《精武門》一片中扮演被李小龍踢倒的日本人。他於1987年的《東方禿鷹》一片中飾演的大反派首次受到矚目。他較知名的的作品有《急凍奇俠》《摩登如來神掌》以及《太極張三豐》等。
他曾和周星馳合作多部作品,包括《逃學威龍》、《情聖》、《龍的傳人》等片。
梁小龍 飾演 火雲邪神
梁小龍是70及80年代功夫紅星,他曾經和李小龍與成龍齊名,並被稱為"三小龍"。他從1973年主演電影《生龍活虎》開始,短短十幾年,就拍了《白鶴拳》、《迷魂拳》等70多部電影。後來他進軍電視界,又陸續拍了《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霍元甲》、《陳真》、《再向虎山行》、《大內群英》、《四大名捕》等1000多集電視劇,成為80年代初香港最負盛名的武打明星之一。
80年代中期梁小龍剛拍完《四大名捕》便被邀請前往中國大陸進行文化交流和訪問,這次訪問卻害他遭到台灣當局封殺,由於台灣是香港影視的主要市場,因此他便被迫息影。
《功夫》是梁小龍自80年代之後第一次重返大銀幕。
董志華 飾演 油炸鬼
董志華曾和傳奇導演張徹合作多部作品,其中包括《大上海1937》、《西安殺戮》、《忍者無敵》等片。
趙志凌 飾演 裁縫
趙志凌是資深功夫片演員,他曾演出七十多部電影,其中包括成龍主演的《蛇形刁手》。他曾和香港頂尖導演及演員合作,包括李小龍、周潤發、劉德華及楊紫瓊。
行宇 飾演 咕喱強
行宇曾在舉世聞名的少林寺習武十年,並代表少林寺前往世界各地進行表演。他目前居住在深圳,管理少林寺位於該地的分院。
陳國坤 飾演 斧頭幫大佬琛
陳國坤首次有吃重演出的作品就是周星馳的《少林足球》,他在該片中飾演負則當守門員的小師弟,許多人都認為他和李小龍頗為神似,於是封他為"小李小龍"。他曾演出的作品還有《壞孩子俱樂部》、《一蚊雞保鑣》及《千年僵屍王》。
林子聰 飾演 骨
林子聰是一名新秀演員,他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周星馳的《少林足球》,之後他曾演出的作品包括劉德華及梅艷芳主演的《愛君如夢》以及《當男人變成女人》等。
田啟文 飾演 斧頭幫師爺
田啟文踏入演藝圈已有20年,他演過電影、電視和廣告,並曾主持過電視及廣播節目。他演過的電影有《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九品芝麻官》、《嫁個有錢人》等片。 他於1996年加入周星馳的星輝海外有限公司,並參與他執導的三部作品《食神》、《喜劇之王》和《少林足球》的演出。
賈康熙 飾演 天殘
賈康熙是受過京劇訓練,他13歲就加入陜西京劇團,擁有三十多年的演出經驗。他第一次演出的電影是傳奇導演張徹執導的《西安殺戮》一片。
馮克安 飾演 地殘
馮克安踏入香港影壇已有二十多年,由於他的長相凶惡,多半都演出反派角色,他曾進入劭氏電影公司,演出的作品有吳宇森的執導處女作《鐵漢柔情》;袁和平執導的《蛇形刁手》。他並曾和洪金寶合作《贊先生與找錢華》及《飛龍猛將》等片。
馮小剛 飾演 鱷魚幫老大
馮小剛是大陸知名編劇和導演,他在一年前擔任大受歡迎的電視影集《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因而一炮而紅。他後來又自編自導姜文主演的電視影集《北京人在紐約》。他並於1994年首次執導電影《永失我愛》一片。
他於1995及1996年重返電視界,並執導電視影集《月亮背面》。
他近年來則以一連串喜劇片打破大陸的票房記錄,包括1997年的《甲方乙方》、1998年的賣座巨片《不見不散》等。他於2000年執導的作品《一聲嘆息》改編自知名作家王朔小說,該片在開羅影展勇奪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大獎。他的作品還有《沒完沒了》、《萬事如意》以及超級賣座的《手機》。
黃聖依 飾演 芳
《功夫》是黃聖依首度參加電影演出。上海出生長大的黃聖依五歲就開始學舞,她於2000年贏得上海主持新秀獎,並開始受到影藝圈注意。於2002年首次參與電視影集演出。目前仍在北京電影學院就讀。
元秋 飾演 肥婆四
元秋在息影28年之後,禁不住周星馳的再三邀約,決定復出演出此片。
元秋跟元華一樣也跟成龍及洪金寶是"七小福"一員,她從十歲開始受訓,七年後便踏入電影圈擔任替身,並成為當時少見的知名女替身。她曾出現在007電影《金槍人》。
林雪 飾演 斧頭幫二當家
林雪於1999年以杜琪峰作品《槍火》一片中精採的演出受受到各方矚目之後,成為香港電影圈最忙碌的演員之一。他在短短的五年內演出約五十部作品,其中包括《再見阿郎》、《PTU機動部隊》、《向左走向右走》、《新紮師妹2:美麗任務》、《百年好合》、《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大丈夫》、《花好月圓》、《江湖》、《大事件》等片。
周星馳新作《功夫》幕後製作人員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10:21 新浪娛樂
周星馳 - 監制/導演/編劇/主角
周星馳是亞洲的喜劇天王,也是最受歡迎的藝人之一。他曾演過超過五十部電影,並以2001年的《少林足球》一片成為亞洲少見的國際巨星。《少林足球》一片跟《功夫》一樣,都是由他自編字導自演,這部港片在亞洲各國上映時都打破當地的票房記錄,包括非中文國家日本和南韓。
周星馳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出身在一個他形容為"很窮的家庭"。他從小就是李小龍和功夫片迷,但是他家裡付不起習武的學費,於是他在學了六個禮拜的功夫就就被迫中斷。他進演藝圈的第一個工作是主持電視台兒童節目,他很快就以獨特的幽默感大受歡迎,但是他卻一直要到1989才開始演出電影。
他於1989年在《霹靂先鋒》一片中擔任配角,並以精湛的演技勇奪一座金馬獎,成功讓他打入香港電影圈,但是他最關鍵的作品卻是於1990年首次領銜主演的《賭聖》一片。他以該片中無厘頭的搞笑風格大受歡迎,並為港片創造一種全新的喜劇類型。
他在演出《賭聖》之後逐漸成為香港的喜劇天王,他曾於1992年以《威龍闖天關》一片登上亞太影展影帝寶座,並於1996年以《大話西遊》獲得香港影評人協會及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殊榮。
他於1996年首度執導的作品《食神》把他帶到演藝生涯的另一個巔峰。這部由他自編自導自製自演的喜劇片造成空前的成功,1999年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之王》更獲得昆汀.塔倫蒂諾的大力推崇。
他於2001年自編自導自製自演的《少林足球》一片結合了功夫和足球的元素,在香港上映後很快便成為香港影史第三賣座的電影,並在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囊括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配角、最佳音效及最佳視覺效果等大獎。
崔寶珠 - 監制
崔寶珠是香港數一數二的製片。她的近作是《夕陽天使》。她擔任監制的作品還有趙文卓和舒淇主演的《碧血藍天》;李連傑主演的《冒險王》;李連傑主演的《精武英雄》等。她也曾擔任《卧虎藏龍》一片的助理監制。她的作品還有《中南海保鑣》、《功夫皇帝方世玉》等。她曾擔任製作經理的作品則有《黃飛鴻》、《倩女幽魂3》等。
劉鎮偉 - 監制
除了擔任電影監制之外,劉鎮偉也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導演,《南華早報》影評人方保羅曾形容他是「香港最有原創性的導演之一」。他擔任編劇和導演的作品包括周潤發主演的《花旗少林》;梁家輝主演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以及張國榮、梁家輝、梁朝偉、林青霞和張曼玉主演的《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以及周星馳主演的《大話西遊》等。
他身為編劇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和導演元奎合作,作品包括金城武主演的《馬永貞》,他也曾自編自導周星馳主演的《賭聖》一片。他也監制王家衛執導的《墮落天使》一片。
比爾波頓 - 執行監制
比爾波頓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念完研究所之後便進入電影圈,他曾在華納兄弟片廠工作,參與製作的電影包括比爾莫瑞主演的《天高地不厚》;大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執導的《舊愛新歡》等。他曾經為《軍官與紳士》擔任外景經理,並曾製作《青春傳奇》與《再看我一眼》等片。
他隨後則為哥倫比亞和其它影片公司製作電影,作品包括《英雄不流淚》、《戰火赤子心》、《老爸我被綁架了》、《魔鬼末日》、《月亮上的男人》、《風暴1997》、《免死金牌》等。
洪維濤 - 執行監制
洪維濤於1986年成立Davian International有限公司並開始製作電影,作品包括《Blood Ring》、《Fist of Glory》等。
曾瑾昌 - 編劇
曾瑾昌編寫過十五部港片,第一部作品是張曼玉主演的《聖誕奇遇結良緣》,他的作品還有楊紫瓊主演的《皇家師姐》和《中華戰士》;梁朝偉主演的《殺手蝴蝶夢》及《沙灘仔與周師奶》。他於1996年首次和周星馳合作《食神》之後便和周星馳合作他的每一部作品,包括《喜劇之王》和《少林足球》。
霍昕 - 編劇
霍昕於1969年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中央戲劇學院,他的作品包括大陸導演張揚執導的《愛情麻辣燙》、《洗澡》及《昨天》等片。
陳文強- 編劇
陳文強是香港知名編劇,他曾以《廟街皇後》及《虎度門》兩度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劇本獎,他一共編寫過13部港片。
袁和平 - 動作導演
袁和平是影史最著名的動作指導,他以《卧虎藏龍》及《駭客任務》等片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工作者之一。 他入行時先擔任替身,曾經擔任過李小龍的替身,但是後來很快便成為首屈一指的武術指導和導演。他於1978年首次執導的作品就是成龍主演的《蛇形刁手》,後來他執導的《醉拳》則一舉讓成龍成為動作巨星。
他曾經擔任導演或動作指導的電影超過五十部,其中有多部都被視為功夫片經典,包括《太極張三豐》、《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以及《鐵猴子》等。他最近的作品則是昆丁塔倫提諾執導的《追殺比爾》及《追殺比爾2:愛的大逃殺》。
洪金寶 - 動作導演
洪金寶是成龍的大師兄,他很早就開始演出電影,曾參與的作品包括胡金銓執導的《俠女》、李小龍主演的《龍爭虎鬥》等片。他執導的作品則有《肥龍過江》等片。
他曾和成龍合作《A計劃》、《快餐車》等片。他曾前往好萊塢發展,並演出兩受歡迎的電視影集《過江龍》。
潘恆生 - 攝影指導
潘恆生是香港最頂尖的攝影指導之一,他曾於1993年以張曼玉主演的《阮玲玉》一片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攝影指導獎。他也曾於1991年以《滾滾紅塵》一片獲得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他曾於1984年以嚴浩執導的《似水流年》一片入圍香港金像獎及戛納影展,後來則和許多知名導演合作,包括徐克執導的《刀馬旦》、程小東執導的《倩女幽魂》、吳宇森執導的《縱橫四海》以及周星馳主演的《大話西遊》。
黃銳民 - 美術總監
黃銳民是經驗老道的美術總監,他自從在1985年和成龍合作《警察故事》之後,便擔任成龍大部份作品的美術總監,作品包括《我是誰?》、《紅蕃區》、《霹靂火》、《飛鷹計劃》、《簡單任務》、《警察故事II》、《特務迷城》及《免死金牌》等。
他的作品還有《最佳拍檔》、《最佳拍檔2:大顯神通》、《公僕》、《中華戰士》、《再生人》等片。他曾於1982年及1988年分別以《再生人》和《警察故事II》獲得金馬獎。
林安兒 - 剪接
林安兒是中國影壇最知名的剪接師之一,她的作品包括張藝謀的《英雄》、袁和平的《鐵猴子》和《太極張三豐》、《新龍門客棧》、《功夫皇帝Ⅱ萬夫莫敵》。 她曾於1993年以《太極張三豐》一片入圍金馬獎最佳剪輯獎,並於2002年贏得米蘭國際影展最佳剪輯獎。
鍾志行 - 視覺效果指導
鍾志行是香港頂尖的動畫及視覺特效高手,他領導的先濤數碼企畫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動畫工作室,該公司最近的作品包括《追殺比爾》及《少林足球》。
陳顧方 - 服裝指導
陳顧方是兩岸三地最頂尖的服裝指導之一,她入行20年,一共有超過80部的作品。
她曾和亞洲最頂尖的電影導演合作,包括吳宇森、徐克、劉鎮偉和王晶,她也曾和許多亞洲巨星合作,包括成龍的《警察故事II》、《城市獵人》、《特務迷城》等;李連傑的《功夫皇帝方世玉》、《中南海保鏢》;楊紫瓊的《天脈傳奇》;以及周潤發的《喋血雙雄》及《縱橫四海》等。
她於1986年以《倩女幽魂》一片贏得一座金馬獎,她後來又兩度入圍金馬獎,並一度入圍香港金像獎。
她之前曾和周星馳合作七部作品,包括《賭聖》及《鹿鼎記》。
作曲 - 黃英華
黃英華於1994年開始為電影作曲,他曾和杜琪峰及徐克等一流導演合作,作品包括徐克執導的《梁祝》,他並以該片獲得一座香港金像獎。他的作品還有杜琪峰的《槍火》、《暗戰》;金城武主演的《兩個只能活一個》等。他於1999年首次和周星馳合作《喜劇之王》一片,後來則合作《少林足球》,並以該片入圍2002年香港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獎。
錢升瑋 - 執行導演
錢升瑋曾經執導過20多部電影。
陳思勤 - 美術指導
陳思勤曾參與過20多部電影製作,他的作品包括成龍主演的《尖峰時刻2》;楊紫瓊主演的《天脈傳奇》;彼得格林納威的《枕邊書》以及成龍的《警察故事IV簡單任務》及《我是誰?》。
蔡彥菁 - 化妝
蔡彥菁於1993年入行,曾參與超過50部電影,作品包括徐克的《千年僵屍王》;許鞍華的《千言萬語》;王晶的《俠骨仁心》。
她曾經和周星馳合作1999年的《喜劇之王》。
梁志達 - 收音師
梁志達最為人知的是和導演王家衛合作的作品,其中包括《花樣年華》、《春光乍泄》、《墮落天使》、《重慶森林》及《東邪西毒》等。他的作品還有張國榮主演的《色情男女》、《槍王》及《異度空間》等。他曾和周星馳合作《少林足球》。
他曾於1992年以女導演羅卓瑤的作品《秋月》獲得一座金馬獎,並於1997年及2000年分別以《花樣年華》及《春光乍泄》獲得金馬獎提名。
先濤數碼企畫
先濤數碼企畫有限公司於1985年成立,並成為香港計算機動畫及視覺效果的先鋒,先濤曾獲得五座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肯定,最近則以《追殺比爾》獲英國金像獎提名。
該公司至今已為新科技投資兩千多萬美元,作品包括《風雲》和《少林足球》等片。
主演:周星馳、黃聖依、梁小龍
元華、田啟文
客串:馮小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