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電影《功夫》里兩個彈琴的殺手彈的曲目叫做《箏鋒》。
《箏鋒》的演奏者黃英華,與《功夫》的主演周星馳合作很多電影。
《箏鋒》不僅是周星馳主演電影《功夫》裡面的原聲箏曲,也是電影《大聖歸來》的插曲。
《箏鋒》改編自劉德海的琵琶曲《霸王卸甲》片段。
《箏鋒》出現在電影《功夫》琴魔大戰籠城窄三大高手之處,劇中由兩個瞎子彈奏,《箏鋒》中的凌厲殺氣和情節功夫吻合。
(1)周星馳版梁祝電影擴展閱讀:
《箏鋒》演奏者黃英華配樂的電影介紹:
1、1994年,與與雷頌德、黃沾、胡偉立合作,為徐克電影《梁祝》配樂,獲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
2、1999年,為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配樂。
3、2001年,為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配樂,獲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
4、2004,為周星馳電影《功夫》配樂,獲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
5、2008年,為周星馳《長江7號》配樂。
『貳』 吳孟達與周星馳到目前為止合拍過幾部電影
24部(包括客串的,應該是很全的了,有遺漏的望大家補充)
1、1989年《他來自江湖》
周星馳.....何鑫淼吳孟達.....何英彪(父子關系,主演萬梓良)
2、1990年《龍鳳茶樓》
周星馳......RubbishPool吳孟達......Kent
3、1990年《賭聖》
周星馳......阿星(賭聖)吳孟達......達叔(阿星的三叔)
4、1990年《江湖最後一個大佬》
周星馳....阿星Sin吳孟達....阿達Tat
5、1990年《賭俠》
周星馳飾周星祖(阿星;星仔;賭聖)吳孟達飾三叔
6、1991年《整蠱專家》
周星馳——古晶&曼玉吳孟達——車親仁(父子關系)
7、1991年《新精武門》
周星馳——阿星吳孟達(客串)
8、1991年《逃學威龍》
周星馳飾周星星吳孟達飾曹達華
9、1991年《賭俠II之上海灘賭聖》
周星馳飾周星祖吳孟達飾三叔/周大福
10、1992年《逃學威龍2》
周星馳飾周星星吳孟達飾曹達華
11、1992年《審死官》
周星馳飾宋世傑吳孟達飾縣太爺
12、1992年《鹿鼎記》
周星馳飾韋小寶吳孟達飾海大富
13、1992年《武狀元蘇乞兒》
周星馳飾蘇察哈爾燦(蘇燦、蘇乞兒)吳孟達飾蘇燦他爹
14、1993年《濟公》
周星馳飾濟公(降龍羅漢)吳孟達飾伏虎羅漢
15、1994年《破壞之王》
周星馳飾何金銀吳孟達飾鬼王達
16、1994年《九品芝麻官》
周星馳飾包龍星吳孟達飾有為(包龍星侄子)
17、1995年《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
周星馳飾至尊寶吳孟達飾二當家
18、1995年《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
周星馳飾孫悟空吳孟達飾豬八戒
19、1995年《百變星君》
周星馳飾李澤星吳孟達飾李澤星生父
20、1995年《賭聖2:街頭賭聖》
周星馳客串賭聖吳孟達飾達叔
21、1996年《食神》
周星馳飾史提芬周(食神)吳孟達飾「大快樂」老闆
22、1998年《行運一條龍》
周星馳飾何金水(蛋撻王子)吳孟達飾蛋撻店李老闆
23、1999年《喜劇之王》
周星馳飾尹天仇吳孟達飾卧底警察
24、2001年《少林足球》
周星馳飾五師兄/弟(主角)大力金剛腿
吳孟達飾明峰(教練)(球員生涯人稱黃金右腳)
拍完少林足球後,周星馳與吳孟達分道揚鑣,喜劇電影史上的一對「黃金搭檔」就此分開。
『叄』 少林足球插曲
少林足球插曲一共20首,黃英華(中國香港配樂師)作品,可以在少林足球原聲大碟中找到。
分別是:01 Opening,02 Kung Fu,03 Refrigerator,04 Making Buns,05 Dance,06 Pissing,07 Shoe Fixed,08 Roof,09 Bull『s Eye,10,Battlefield,11 Underwear,12 Lane Crawford,13 Under The Tree,14 Double Dragon,15 Final Match,16 1st Half,17 Cell Phone,18 Victory,19 The Cup,20 Ending。
黃英華,香港配樂師。1994年出道,先後為《梁祝》《暗戰》《功夫》等片擔任過音樂監制,《梁祝》獲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少林足球》獲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電影中由劉德華演唱的主題曲《踢出個未來》獲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功夫》獲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
電影《少林足球》(Shaolin Soccer)是由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趙薇、吳孟達、謝賢、黃一飛等聯合出演的一部喜劇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窮苦潦倒卻心懷功夫的人自創少林足球隊,並取得成功的故事。
劇情簡介
二十年前,有「黃金右腳」之稱的足球員明鋒(浦葉楝飾),被隊友強雄(張明明飾)設計所害;二十年後,明鋒(吳孟達飾)偶然認識以拾荒維生,性格樂天,對武術極度執迷的星(周星馳飾),並游說星踢足球,參加全國超級杯足球大賽。
為了增加球隊實力,推廣少林武學,星游說一班當年曾在少林寺習武的師兄弟共同參賽,成為了一隊完整的「少林隊」。另外,以太極功夫製造饅頭的阿梅(趙薇飾),令星十分敬佩並成為了好朋友。 少林隊於全國大賽中過關斬將,順利打入決賽,所面對的最強對手,竟是明鋒宿敵強雄(謝賢飾)所帶領的「魔鬼隊」。一個意想不到的人,這時卻突然出現。
『肆』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啊大家給介紹些別藏著~~
[影目]100部香港電影經典(回歸前)電影資料館 [影目]100部香港電影經典(回歸前)byrds 發布於:2009-02-08 23:24
電影雙周刊評選的上世紀100部香港最佳電影
第一位:《英雄本色》(吳宇森?1986)
第二位:《半斤八兩》(許冠文?1976)
第三位:《阿飛正傳》(王家衛?1990)
第四位:《精武門》(羅維?1972)
第五位:《投奔怒海》(許鞍華?1982)
第六位:《秋天的童話》(張婉婷?1987)
第七位:《可憐天下父母心》(楚原?1960)
第八位:《帝女花》(左幾?1959)
第九位:《新蜀山劍俠》(徐克?1983)
(並列)
《省港騎兵》(麥當雄?1984)
《重慶森林》(王家衛?1994)
第十二位:《清宮秘史》(朱石麟?1948)
(並列)
《七十二家房客》(楚原?1973)
《瘋劫》(許鞍華?1979)
《父子情》(方育平?1981)
《龍虎風雲》(林嶺東?1987)
第十七位:《獨臂刀》(張徹?1967)
(並列)
《英雄本色》(龍剛?1967)
《俠女》(胡金銓?1971)
《醉拳》(袁和平?1978)
《最佳拍檔》(曾志偉?1982)
《半邊人》(方育平?1982)
《似水流年》(嚴浩?1984)
《春光乍瀉》(王家衛?1997)
第二十五位:《危樓春曉》(李鐵?1953)
(並列)
《江山美人》(李翰祥?1959)
《如來神掌》(一至四集)(凌雲?1964)
《倩女幽魂》(程小東?1987)
《賭聖》(元奎、劉鎮偉?1990)
第三十位:《黃飛鴻》系列(胡鵬、王風?1949-1969)
(並列)
《家、春、秋》(吳回、李晨風、秦劍?1953-1954)
《紫釵記》(李鐵?1959)
《難兄難弟》(秦劍?1960)
《人海孤鴻》(李晨風?1960)
《不了情》(陶秦?1961)
《梁山伯與祝英台》(李翰祥?1963)
《唐山大兄》(羅維?1971)
《刺馬》(張徹?1973)
《胭脂扣》(關錦鵬?1988)
《紅番區》(唐季禮?1997)
《香港製造》(陳果?1997)
《暗花》(游達志?1998)
第四十三位:《一板之隔》(朱石麟?1952)
(並列)
《翠翠》(嚴俊?1952)
《中秋月》(朱石麟?1953)
《野玫瑰之戀》(王天林?1965)
《董夫人》(唐書璇?1970)
《猛龍過江》(李小龍?1972)
《再見中國》(唐書璇?1975)
《跳灰》(梁普智、蕭芳芳?1976)
《蝶變》(徐克?1979)
《空山靈雨》(胡金銓?1979)
《鬼打鬼》(洪金寶?1980)
《邊緣人》(章國明?1981)
《胡越的故事》(許鞍華?1981)
《烈火青春》(譚家明?1982)
《火燒圓明園》(李翰祥?1983)
《上海之夜》(徐克?1984)
《警察故事》(成龍?1985)
《賭神》(王晶?1989)
《監獄風雲》(林嶺東?1987)
《喋血雙雄》(吳宇森?1989)
《阮玲玉》(關錦鵬?1992)
《喋血街頭》(吳宇森?1990)
《笑傲江湖》(胡金銓、徐克、程小東、李惠民?1990)
《國產凌凌漆》(周星馳、李力持?1994)
《籠民》(張之亮?1992)
《唐伯虎點秋香》(李力持?1993)
《甜蜜蜜》(陳可辛?1996)
《女人四十》(許鞍華?1995)
西遊記》(上下集)(劉鎮偉?1995)
《風雲雄霸天下》(劉偉強?1998)
第七十三位:《生命線》(關文清?1935)
(並列)
《國魂》(卜萬蒼?1947)
《珠江淚》(王為一?1949)
《人海萬花筒》(李鐵、盧敦、吳回、左幾等?1950)
《一代妖姬》(李萍倩?1950)
《慈母淚》(秦劍?1953)
《父母心》(秦劍?1955)
《寒夜》(李晨風?1955)
《原野》(吳回?1956)
《呆佬拜壽》(吳回?1956)
《海棠紅》(易文?1956)
《璇宮艷史》(左幾?1957)
《洛神》(羅志雄?1957)
《雷雨》(吳回?1957)
《紫薇園的秋天》(秦劍?1958)
《胡不歸》(蔣偉光?1958)
《湖畔草》(楚原?1959)
《豪門夜宴》(李晨風、李鐵、吳回、羅志雄?1959)
《十號風球》(盧敦?1959)
《錢》(吳回?1959)
《苦兒流浪記》(卜萬蒼?1959)
《同命鴛鴦》(朱石麟?1960)
《倩女幽魂》(李翰祥?1960)
《十年割肉養金龍》(珠璣?1961)
《星星?月亮?太陽》(上下集)(易文?1961)
《何日君再來》(秦劍?1966)
《播音王子》(龍剛?1966)
《豆蔻干戈》(上下集)(凌雲?1966)
《女殺手》(莫康時?1966)
《大醉俠》(胡金銓?1966)
《冬戀》(楚原?1968)
《金燕子》(張徹?1968)
《李後主》(李晨風?1968)
《玉女懷春》(楚原?1968)
《保鏢》(張徹?1970)
《十四女英豪》(程剛?1972)
《大軍閥》(李翰祥?1972)
《龍爭虎鬥》(高洛斯?1973)
《應召女郎》(龍剛?1973)
《鬼馬雙星》(許冠文?1974)
《傾國傾城》(李翰祥?1975)
《天網》(程剛?1975)
《天才與白痴》(許冠文?1975)
《帝女花》(吳宇森?1976)
《死亡游戲》(高洛斯、洪金寶?1978)
《蛇形刁手》(袁和平?1978)
《點指兵兵》(章國明?1979)
《第一類型危險》(徐克?1980)
《七彩卡通老夫子》(胡樹儒?1981)
《凶榜》(余允抗?1981)
《少林寺》(張鑫炎?1982)
《表錯7日情》(張堅庭?1983)
《打擂台》(黃志強?1983)
《最愛》(張艾嘉?1986)
《地下情》(關錦鵬?1986)
《富貴逼人》(高志森?1987)
《精裝追女仔》(王晶?1987)
《童黨》(劉國昌?1988)
《七小福》(羅啟銳?1988)
《三人世界》(冼杞然?1988)
《旺角卡門》(王家衛?1988)
《飛越黃昏》(張之亮?1989)
《福祿雙星》(梁少華?1989)
《英雄本色III之夕陽之歌》(徐克?1989)
《客途秋恨》(許鞍華?1990)
《縱橫四海》(吳宇森?1991)
《辣手神探》(吳宇森?1991)
《整蠱專家》(王晶?1991)
《黃飛鴻》(徐克?1991)
《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程小東?1992)
《92黑玫瑰對黑玫瑰》(陳善之?1992)
《審死官》(杜琪峰?1992)
《黃飛鴻II之男兒當自強》(徐克?1992)
《記得香蕉成熟時》(趙良駿?1993)
《秋月》(羅卓瑤?1993)
《新不了情》(爾冬升?1993)
《金枝玉葉》(陳可辛?1994)
《梁祝》(徐克?1994)
《東邪西毒》(王家衛?1994)
《刀》(徐克?1995)
《去吧!揸FIT人兵團》(查傳誼?1996)
《南海十三郎》(高志森?1997)
《非常突然》(游達志?1998)
《槍火》(杜琪峰?1999
[影目]100部香港電影經典(回歸後)byrds 發布於:2009-02-08 23:27
歲月如梭,十年不過彈指一揮間,在不知不覺中,香港電影陪伴我們走過又一個十年。或許,你已經不再喜歡港片;或許,你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香港電影;又或許,你從來就沒有喜歡過她。但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港片在十年中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讓我們順著歷史的足跡,歷數十年來的經典香港電影。從這份筆者自己總結出來的名單,我們大概可以理清一條脈絡,能夠看到港片十年來所經歷的起起伏伏。
1997——
《十萬火急》、《一個好人》、《一個字頭的誕生》、《南海十三郎》、《高度戒備》、《宋家皇朝》、《小倩》、《春光乍泄》《香港製造》、《自梳》
97年的香港影壇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今年的傑作非常多,文藝片在這一年的香港影壇格外耀眼,有大製作的《宋家皇朝》,也有超小成本的《香港製造》,她們都在下一年的金像獎角逐中贏得重量級的獎項。張之亮執導的《自梳》把目光投向了40年代的廣東自梳女,這是第一部專門描寫這個特殊群體的電影,這也是一部關於女性之間愛情的影片,影片的立場是對純潔愛情的頌揚。
徐克本年度不再炫耀武技,開始鑽研他一直鍾愛的動漫題材,《倩女幽魂》是徐克80年代的經典作品,今次,徐克自己用動畫電影的形式重新詮釋了這個美麗的民間傳說,想像力更加無拘無束,因為動漫的表現力是沒有極限的。
97年年初上映的《一個好人》,在新年檔期豪取4500多萬港幣的票房成績,一年下來都未逢敵手,成為本年度港片的票房冠軍。此後,成龍就再也沒有坐上這個位置,這是成龍在香港的最後一次華麗表演。
1998——
《暗花》、《我是誰》、《愈快樂愈墮落》、《野獸刑警》、《非常突然》、《極度重犯》、 《風雲之雄霸天下》、《每天愛您8小時》、《玻璃之城》、《去年的煙花特別多》
1998年的香港影壇繼續處於下滑階段,港片總體的產量和質量都沒有太大突破。杜琪峰的銀河映像繼續邊緣行走,商業和風格兩手抓,黑暗陰郁的影像風格正在逐漸被眾多觀眾所接受,也慢慢培養出了一批歐美粉絲。
林嶺東在硬闖好萊塢之後,重新回到香港一展身手,這次他交出的成績是《極度重犯》,這部由青年一代演員領銜的火爆商業影片,在效果上已經逼近好萊塢大片了。
張婉婷導演今年推出了她的新作《玻璃之城》,一部關於時代和愛情的故事,因為男主角黎明96年剛剛憑借《甜蜜蜜》大熱,類似的題材也讓觀眾誤以為這是《甜蜜蜜》續集,這部影片不得不失,票房和獎項上都未有太多的斬獲。
成龍98年敗給了鄭伊健和郭富城,《我是誰》沒能為成龍大哥再拿下一個票房冠軍,因為《風雲之雄霸天下》的問世,打破了香港15年以來由周星馳、周潤發和成龍輪流領跑年度票房的局面。
1999——
《玻璃樽》、《喜劇之王》、《O記三合會檔案》、《千言萬語》、《天上人間》、《流星語》、《暗戰》、《目露凶光》、《槍火》、《細路祥》
99年香港電影年產量達到162部,可是年度港片首輪票房還是沒能沖到5億港幣,而在1982年,港片總票房就已經達到4億港幣了,單從數字上說,港片的發展已經倒退了一大步。粗製濫造是港片票房下滑的最大殺手,但還是有很多具有責任心的香港電影人,竭盡全力為觀眾奉獻上乘質量的港片,以期觀眾重現走入戲院買票看片。
周星馳憑借《喜劇之王》登頂本年度票房冠軍,總收益不過2900多萬港幣,相較於去年冠軍《風雲》收益的4153萬港幣,下滑之勢已經非常明顯。
杜琪峰、許鞍華、陳果今年都有出色的表現,表現最為搶眼的無疑是杜琪峰,新世紀的香港影壇,香港實力最穩步上升、最具有本土代表性、最堅守本港影片陣地的導演,非杜琪峰莫屬。
劉偉強執導,劉青雲、吳鎮宇主演的《O記三合會檔案》延續的是《古惑仔》系列的熱潮,但是擺脫了跟風之作的厄運,《O記三合會檔案》成為香港二戰後黑幫發展的簡史影像。
而張之亮一部以亞洲金融風暴為背景的《流星語》,道出了港人在這次危機之後所展現的人性溫情。該片由張國榮主演,他自願降低片酬出演了《流星語》,用實際行動來支持處於低潮期的港片。
2000——
《公元2000》、《朱麗葉與梁山伯》、《槍王》、《孤男寡女》、《戀戰沖繩》、《江湖告急》、《花樣年華》、《順流逆流》、《榴槤飄飄》、《阿虎》
2000年的香港影壇顯出沉寂,成龍、周潤發、吳宇森都去了好萊塢,周星馳還在醞釀他的新作,萎縮的電影市場,導致眾多電影的製作水準大幅下降。
牆里開花牆外香,在香港一向只被小眾接受王家衛繼續在國際影壇揚威,5月份的戛納電影節,王家衛帶著他的《花樣年華》殺入主競賽單元,把男主角梁朝偉推向了戛納影帝的寶座。
陳果繼續著自己的香港文藝風格,「妓女三部曲」首作《榴槤飄飄》在金像獎和金馬獎上都獲得了重要獎項,影片的票房照舊無甚建樹,得獎與獲得藝術影迷的青睞,使導演多少得到一些安慰。
有林超賢導演的反江湖片《江湖告急》於本年度上映,這部集黑色幽默、荒誕、搞怪的異類黑幫電影,成為近年來一部黑幫名作。
2001——
《特務迷城》、、《重裝警察》、《地久天長》、《瘦身男女》、《少林足球》、《全職殺手》、《蜀山傳》、《買兇拍人》、《麥兜故事》、《愛君如夢》、《幽靈人間》
2001年的港片總算成為蓋過了好萊塢大片的風頭,《少林足球》6000萬票房佳績,讓所有香港電影人為之一振,周星馳蟄伏近三年的努力,總算讓大家看到了他真正的實力。
徐克為了對抗好萊塢特效大片,祭起早年憑之發跡的《新蜀山劍俠傳》,拍出了一部類似於前傳的《蜀山傳》,創造了香港電影史上特效之最的《蜀山傳》,本港票房僅收1100萬,徐克風光不再。
新晉導演彭浩翔推出了《買兇拍人》,這是香港10年來最令人驚喜的黑色喜劇,影片多處向經典港片和法國老片《獨行殺手》致敬。
2001年,有一隻香港的小豬鼓舞了很多金融風暴過後的香港人,這就是香港近年來最出色原創動畫電影《麥兜故事》,通過來自單親家庭的小豬麥兜的成長和奮斗經歷,為香港樹立了一個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小豬形象,麥兜也成為最受歡迎的本土卡通人物。
2002——
《互動殺人事件》、《想飛》、《異度空間》、《見鬼》、《香港有個荷里活》、《三更之回家》、《我家有一隻河東獅》、《走火槍》、《無間道》、《金雞》
2002年年底一部的一部《無間道》使香港電影人和觀眾為之雀躍,這是近年來少有依靠劇情撐起的商業大片,沒有火爆的場面和炫目的打鬥,緊張驚險的故事情節吸引了大批觀眾湧入影院,很多人都把《無間道》看作是香港電影復甦的標志,但是香港電影並沒有因為一部電影而再現活力。
陳果完成了他的「妓女三部曲」之二《香港有個荷里活》,由內地女演員周迅主演,周迅出色演技註定她日後會成為華語影壇的中堅力量。
陳可辛不僅是一個出色的導演,同時也是一位極為精乾的電影製作人,他集合韓國與泰國的導演,聯合香港本地的電影人,製作出了一套亞洲恐怖系列電影——《三更》,一部電影分為三段,每個國家的導演執導一段,陳可辛負責的部分是《三更之回家》,推出之後獲得評論界與觀眾的一致好評。《三更》在亞洲范圍內的發行成功,引出了《三更2》的誕生,但是《三更2》的製作同樣夠水準。
獨立製作的小成本影片《走火槍》獲得香港影壇電影人的支持,不少導演還親自在片中客串,這是一部非常大膽前衛的影片,通過一把老槍的視角,講述了人性的善惡。
2003——
《百年好合》、《行運超人》、《下一站…天後》、《PTU》、《千機變》、《雙雄》、《大丈夫》、《福伯》、《大隻佬》、《無間道Ⅱ》《忘不了》、《無間道Ⅲ終極無間》
劉偉強和麥兆輝這對新的鑽石組合,在去年推出了一部火爆十足的《無間道》之後,獲得投資公司寰亞高層的贊賞,2003年再接再厲,相繼推出前傳《無間道2》和《無間道3終極無間》。《無間道2》走的是文藝黑幫片路線,向《教父2》靠攏,水準之高,為近年港片中罕有。《無間道3》有些故弄玄虛,時空交錯過於負責,實驗性大於觀賞性,但是它強大的演員陣容,還是讓觀眾心甘情願買票入場,《無間道3》成為2003年度票房冠軍。
港片全年在影院上映的有77部,較去年有大幅下滑,也是近十幾年來的最低水平,總票房收入自然也相應降低。港片面臨的困境已經不言而喻。
杜琪峰在低迷的香港影市仍然處於逆流直上,他是香港10年來最寶貴的導演資源。《大隻佬》是一部奇幻作品,是本年度給人最大驚喜的港片,贏得第二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爾東升導演回歸文藝溫情路線,一部《忘不了》讓張柏芝綻放奪目的演技巨星之光,張柏芝成為10年以來最閃亮的一顆新星,名副其實的偶像實力派。
2004——
《2046》、《江湖》、《旺角黑夜》、《大事件》、《新警察故事》、《柔道龍虎榜》、《功夫》、《A-1頭條》、《海南雞飯》、《蝴蝶》、
2004年的華語影壇分外熱鬧,香港電影雖然還在泥淖中掙扎,但是國際影響力卻與日俱增,香港武術指導已經在國際影壇成為一個品牌,甚至是票房的保證,在歐美影壇,如果一部影片有香港武指的加盟,製作方一定會大肆宣揚,以求增加票房收益。袁和平、元奎已經貴為好萊塢炙手可熱的武指,他們也帶動了大批香港武指進軍好萊塢的熱潮。而更多的歐美影迷開始翻看早期的香港功夫電影經典,這股功夫熱潮是越吹越熱,但是香港電影而今的頹勢卻沒有什麼好轉的跡象。
王家衛是香港文藝片的一面旗幟,華語影壇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導演。他五年磨一劍的《2046》於今年終於正式面世,雖然5月份搭上了去戛納的末班車,可影片有些可以討好歐洲觀眾的嫌疑,王家衛的這部作品沒能像過去那樣在戛納大放異彩,最後空手而歸。
近年一貫堅持慢工出細活的星爺總算是重現大銀幕了,一部《功夫》在國內全面上映,電影院再一次出現了許久不見的排隊買電影票的盛況,《功夫》在香港本地又創票房新高,6100多萬的收益,讓周星馳再度創下一個必須自己攀越的高峰。
2005——
《神話》、《七劍》、《精武家庭》、《黑社會》、《頭文字D》、《早熟》、《三岔口》、《長恨歌》、《情癲大聖》、《如果?愛》、《童夢奇緣》、《殺破狼》
2005年的港片上映數量已經銳減到了57部,達到了香港二戰時期的水平,在70年代,邵氏兄弟公司一年的電影產量也要多過這個數字。
2005年,中國電影誕生百年,華語電影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局面,而香港電影持續在商業領域節節敗退,與內地合作是香港電影的唯一出路。
05年全年的票房港片冠軍是周傑倫主演的《頭文字D》,旺收3700多萬港幣,而全年香港票房冠軍由西片《哈里?波特與火焰杯》奪得,在香港收得票房4600多萬,差距之大,令人心寒。
與香港影市得萎靡不振不同,《神話》與《七劍》在香港本地票房都只有1000多萬,而在內地,《神話》就拿下了近一億元人民幣的巨額票房,《七劍》同樣在內地賣座過6000萬,內地市場已經成為香港電影最大的輸出地。
缺乏新人已經成為香港影壇的又一痛處,演而優則導的馮德倫05年推出第二部導演作品《精武家庭》,獲得各界一致認可,並且影片還遠銷歐美等國家,銷量一路看好。甄子丹這一年也推出他的新作《殺破狼》,竟然在無意中掀起新一輪動作電影熱潮,《精武家庭》和《殺破狼》的成功,表明香港電影還是缺乏新動力和干勁,並不是因為外界已經厭煩港片。
2006——
《霍元甲》、《墨攻》、《犀照》、、《伊莎貝拉》、《獨家試愛》、《寶貝計劃》、《黑社會2:以和為貴》、《傷城》、《放?逐》、《父子》、
2006年的主題是回歸,李連傑、周潤發、譚家明、成龍他們都在以不同姿態契合「回歸」這個主題。
譚家明是80年代香港新浪潮運動的旗手,早年間拍攝了不少經典名作,18年後,譚家明終於榮耀歸來,首作《父子》聲勢不小,票房上雖然斬獲不大,可是它將會在下半年之後的各大獎項之中大顯神威。
葉念琛新作《獨家試愛》在香港影壇猶如一絲清風,愛情文藝小品文式的輕松電影,不經意間斬獲近800港幣的票房佳績,葉念琛將會在愛情文藝片上大有作為。
2006年香港本地總共上映了51部香港電影,再創一個歷史新低,07年的形勢仍然不容樂觀,港片的危機關鍵還是來自於內部,單從外部給予幫助也是收效甚微,香港電影人必須自己力挽狂瀾,才能讓香港電影重現生機。喪彪/文
這是國內的,改天再給你國外的。
2007年06月24日15:46 騰訊娛
『伍』 你心目中華語電影的 TOP5 是哪些
「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對於一部電影都有其獨特的視角和見解。而我心目中的華語電影 TOP5是以下五部:
一部好的電影,就像一壺酒,時間越久越醇香,不同年紀也會嘗出不同的味道。很多電影,18歲看和38歲看,看到的內容絕對不同,這就是一部好電影的魅力所在。
『陸』 給我一些古裝的電影好看的
李連傑的動作片啊,再就是哥哥的倩女幽魂和白發魔女傳啊,林青霞東方不敗,張曼玉青蛇,劉德華的一些古裝電影。
『柒』 電影《九品芝麻官》,周星馳拍的那部,裡面的那個扮演太監的人是誰啊
劉洵
提劉洵的名頭可能不夠響亮,但若說起《笑傲江湖》中的太監古公公、《倩女幽魂3》中的高僧白雲禪師、《獅王爭霸》中的一代宗師黃麒英等經典角色,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記起這位正邪善惡皆能演繹的生動可信的老者來。其實劉洵的本職工作並非專業的電影演員,而是香江梨園行里享有盛譽的京劇和粵劇名家,現今同樣活躍在影視圈的粵劇名伶羅家瑛就曾師從於他學習戲曲表演。而劉洵首次與徐克的合作,便是在1986年《刀馬旦》中擔任京劇指導。另外,他還在該片中客串了一個只有幾句台詞的戲子角色,雖然沒甚發揮,但卻使得劉洵從此與電影結緣。
1990年劉洵因在徐克電影工作室製作的《笑傲江湖》(飾古公公)和《倩女幽魂2人間道》(飾蜈蚣精)兩部大戲中的出色表演受到電影圈內人士的好評。而胡金銓在《笑傲江湖》中古公公與岳不群在一番試探較量之後,突然換官服升堂一段採用了鑼鼓打點的京劇念白和表情及作派的手法,更令劉洵如魚得水,舉手投足皆是戲,真可謂錦上添花了。待到1992年的《新龍門客棧》中,劉洵扮演的東廠三巨頭之首賈公公更稱得上香港電影史上的經典「太監」形象,與周淮安在龍門客棧互相試探時,表情忽冷忽熱忽怒忽笑,眼神凌厲干練,動作乾脆利落極合身份,比起另幾位演起來頗費苦心的主角來更顯游刃有餘,從容不迫。尤其被邱莫言等人逼迫為周淮安、金鑲玉主婚一場最見功力:只見他先是一呆,隨後猶疑,緊接著神情一變,仰天乾笑兩聲,方才張嘴說道:「賈某終年行商,飄泊四方,無妻無子,想不到今日在塞外邊疆,成全了一段天作佳人,真是三生有幸啊!」——其奸忍虛偽立時表露無疑!而從他這段的傳神表演我們應該看出,多年的舞台戲曲表演經驗對劉洵拍影視劇實在是受益匪淺啊。同時也正由於在《笑傲江湖》和《新龍門客棧》中塑造的太監形象太過精彩,才使得劉洵在王晶的《九品芝麻官》和朱延平的《俠女闖天關》等影視劇中重復扮演了此類角色。另外,劉洵的反派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日後陳會毅《水滸傳之英雄本色》中的高俅、洪金寶《神州第一刀》中的神手傲白以及《獨孤九劍》《天神劍女》等片中的頭號反角都是這一形象的延續。
不過,劉洵扮演反派形象的徐克電影卻只僅限於以上所提三部而已,在徐克的大部分電影里,他詮釋的都是忠毅、善良甚至幽默的正面人物,亦由此成為後來參演影視劇的樣本形象,下面是筆者為其總結的列表:
(一)《黃飛鴻》中憂國憂民、失意宦場的黑旗軍領袖劉永福——延續形象:冼杞然《西楚霸王》中忠心項羽的謀士范增。
(二)《倩女幽魂3道道道》中寬袍窄身,白眉白鬍,帶有飄飄仙氣的白雲禪師——延續形象:《太極張三豐》、《新烏龍院》、《蜀山傳》中的和尚角色。
(三)《黃飛鴻3獅王爭霸》中寬容大度、重傳統但不守舊的一代宗師黃麒英——延續形象:《黃飛鴻4王者之風》、《黃飛鴻5龍城殲霸》仍然扮演這位黃飛鴻的父親以及《花月佳期》中楊采妮的父親。
之所以說劉洵能算得上徐克電影的御用配角,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徐克九十年代以後拍攝的幾乎所有重要作品中都有劉洵參演,而且無論戲份多少,甚至只是跑龍套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比較重要的角色有《東方不敗》中的向問天、《梁祝》中祝家的老僕、《新上海灘》中馮敬堯的管家,跑龍套的角色則有《滿漢全席》中的美食評委、《青蛇》中敲木魚的老僧、《風雲再起》中東方不敗隱居後的化身等——至於劉先生為何如此頻繁出現在徐克影片里,我想除了他的精湛演技外,或許其中還有兩人的多年友情在裡面吧?九十年代至今,徐克的電影工作室共製作了三十部左右的電影作品,而劉洵參演了十五部.但是自《蜀山傳》失利後,徐克再無新作問世,但他卻沒閑著,最近倒還接了幾部新片:劉洵在梁柏堅的《魂魄唔齊》中與陳弈迅一場所謂床上的肉麻戲頗為搶鏡,很有意思,可惜的是戲份不多,不過恐怕這也是他們那些老戲骨的共同遭遇吧。
『捌』 電影【功夫】里兩個殺手彈奏的古箏曲子是什麼
歌曲名字是是《箏鋒》。
相關介紹:
《箏鋒》的演奏者黃英華,與《功夫》的主演周星馳合作很多電影,《箏鋒》不僅是周星馳主演電影《功夫》裡面的原聲箏曲,也是電影《大聖歸來》的插曲。《箏鋒》改編自劉德海的琵琶曲《霸王卸甲》片段。
(8)周星馳版梁祝電影擴展閱讀
作者背景:
黃英華,香港配樂師。1994年出道,先後為《梁祝》、《暗戰》、《功夫》等片擔任過音樂監制,《梁祝》獲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
《少林足球》獲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電影中由劉德華演唱的主題曲《踢出個未來》獲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功夫》獲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
《箏鋒》的創作,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古代音樂的表達,箏曲是中國獨有的古箏演奏的歌曲。古箏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箏鋒》中的凌厲殺氣更是和情節功夫完完全吻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