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導演鑒賞課

電影導演鑒賞課

發布時間:2023-01-23 17:09:29

㈠ 有哪些電影評價和賞析的視屏節目,通過電影看出導演的心思和思路

1、今日影評(綜藝)

2012年1月2日,國內首檔以揭秘「電影里的生活,生活里的電影」為主題的漫談式電視脫口秀日播欄目——《老梁看電影》在甘肅衛視正式開播。《老梁看電影》由知名電視主持人梁宏達坐鎮主持,節目以電影為素材,以普通觀眾的日常生活為參照,通過發掘、整理電影里的故事和生活細節,以梁宏達獨特的「說故事」主持風格,說說「電影里的那些事兒」。

5、電影追憶(綜藝)

電影追憶是2014年在大陸地區開播的一檔紀實類的電影剪輯、配音、短片的節目。追憶曾經觸動你心靈的電影。每期推薦三部經典電影,並以此展開討論,直戳淚點,希望能勾起你淡淡的往事回憶。

6、每周影評(綜藝)

《每周影評》是一個主要針對國內院線公映電影的電影評論節目,它誕生於2009年5月18日,每周一期,努力成為國內電影觀眾的觀影參考和電影消費指南。

7、電影解毒室(綜藝)

《電影解毒室》是由暴風影音公司自製的電影評論節目,聚焦院線大片,解析熱點事件。解說風格專業而不失趣味,深入淺出,兼顧骨灰級影迷與普通觀眾。從觀賞性、製作成本、拍攝手法、導演技巧、演員表演等方面對電影進行解讀,會態度鮮明地告訴觀眾電影的好與壞,在有態度的主觀基礎上堅持客觀原則。

8、青年電影館(綜藝)

《青年電影館》是國內全方位梳理香港電影史的權威欄目,並已擴展到世界電影、華語音樂、華語電視劇。它在很多大學電影鑒賞課上放映,並被一些地方電視台播映。它運用作者論的方法,對五星殿堂級電影人、電影和各種電影元素進行鑒賞、評比。

9、三下五除二(綜藝)

《三下五除二》是一個由楊二和蘇五共同主持的中國首檔社交影評節目,節目《三下五除二》中8-10分鍾,從不同觀點、多角度出發對熱點影片進行解讀,同時總結電影干貨(敘事風格、美術等相對專業剖析)的視頻福利就直通你的腦洞賬戶。且有不少明星將與大家一起玩耍。

㈡ 影視鑒賞選修課好過嗎

影視鑒賞選修課相對比較容易通過。

一、影視鑒賞的學習內容

1、影視鑒賞選修課主要學習一些影視鑒賞的基本理論以及電影和心理學的基本知識。例如:了解相應影片的故事背景、經典台詞,評析影片所表現的主題,並且對一些著名電影人及導演做簡要了解。

3、影視鑒賞的第三個境界是藝術修養、人文素質、審美情趣、綜合性的思維能力的養成。

三、認真對待選修課

相比專業課和公共課,選修課對學生的要求並不嚴格,但大學生對選修課的學習,也要認真對待,不要僅僅停留在淺層的了解和獲知上,更要杜絕為了撈取學分才選修某些課程、「選而不修」的不正常現象。

㈢ 電影導演或者動畫影片製作專業有哪些課程

1世界電影史
世界電影史 (法)薩杜爾
世界電影史 (美) 克莉絲汀·湯普森, 大衛·波德維爾
2電影的藝術形式
《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美)大衛·波德維爾, 克莉絲汀·湯普森
《電影的形式與文化》 (美) 羅伯特·考克爾
3敘事結構
《後現代敘事理論 》(英) 馬克·柯里
《論電影藝術》
《解讀敘事》 (美)J. 希利斯·米勒
4,著名的一些專題,老師一般開欣賞課
新浪潮《法國新浪潮》
長鏡頭理論《電影是什麼
《蒙太奇理論》

㈣ 大學選修課影視欣賞是講什麼的難過嗎

大學選修課影視欣賞很容易過。

《影視鑒賞》主編根據十三年《世界經典影視片分析》課程的教學經驗,調整了片目並增設部分電視劇精品鑒賞。在注重與當下美學思想對接、強調影片產業價值等理念統攝之下,組織一批新銳作者寫作。

《影視鑒賞》文風流暢優美,在強調專業性的同時,也具備較強的可讀性。希望大學生們通過此書了解電影,在影像所營造的虛擬空間中詩意地棲居,同時立足現實的大地,為電影創意產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4)電影導演鑒賞課擴展閱讀:

無論是講述橫跨百年的歷史故事,還是講述一個瞬間發生的微觀情感故事,所能給導演的,就只有90分鍾而已,而導演還要在這僅有的90分鍾里把整個故事講完整,因此,整個影片的每一個場景都是導演精心設計的,每一件道具都是有意義的,我們需要去琢磨。

比如西文哲學是以邏輯為其基本核心的,因此,西方更講究其合理性,只要是優秀的影片,無論導演講了一個多麼虛妄的故事,都總是能經得起推敲。

而且,當你看完整個影片,然後再把整個影片串起來統一想一遍的話,你就會得出一套完整的理論,這便是導演詮釋故事的邏輯,這時你會驚訝於導演講故事的能力,原本你感到奇怪的台詞這時會象謎底一樣,既合理又出乎意料,這便是欣賞好的片子的樂趣了。

㈤ 大學看電影的選修課叫什麼

大學看電影的選修課叫「影視鑒賞」。

該課採取理論修養與鑒賞能力雙重並進、相輔相成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體系。

通過教學,指導學生學習影視藝術的基本知識,掌握影視藝術的流派、語言、類型、結構、導演、表演、文化等內涵,並把握方面的或綜合的鑒賞評價作品。使學生樹立科學的審美觀念,進而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和文化藝術修養。

影視藝術鑒賞的意義:

1、生活娛樂意義;

2、文化認知意義;

3、藝術審美意義;

4、文藝評論意義;

5、思想教育意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影視鑒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影視

㈥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業課程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考試步驟

1、初試

招生簡章上的「文藝社會常識」,其實就是文化、藝術與社會常識。題型為100道選擇題。導演系的文常考試向來以雜、怪著稱,但其實這幾年已經有所收斂。大家不能只看到一些因為奇葩而被挑出來的怪題所迷惑,導演系的文常絕不都是冷門怪題,當然,涉及的面較廣是在所難免的。

其實在「文化、藝術與社會常識」中,你可以將「文化」理解為「文化課」,也就是說是中學階段的各個門類學科涉及的知識,在這一部分中出現數理化是很正常的,但不會難,請放心。而藝術就是包含所有藝術門類的文藝常識。社會常識主要包括近一年的時事政治,和其他一些所謂的比較雜、怪的題目,是純粹考察生活積累和知識面的。

所以不難看到,對於初試,比較容易准備復習和拿分的是:普通的藝術文常、文化課科目的知識,和一年內的時政(涉及細節需要記憶)。

而比較難短時間突擊的則是比較偏門的文藝常識(比如曲藝類,這些佔分不多,花大力氣復習性價比不高,所以不必強求)和一些考察知識面的題目。記住,導演系初試的每一題都並不難,只是范圍廣,都要知道才難。大家能做的就是能把握的就做足准備,難以把握的就依靠你十幾年的知識積累了,畢竟這就是藝考。

可以說,初試就是用來刷掉准備完全不充分和知識儲備過於薄弱(對於導演這個職業)的考生。下定決心考導演系的考生只要對自己的知識面有把握,應該「在戰略上藐視」這個敵人。

2、復試

簡章上的「自由陳述」是一個很含糊的說法,但也很准確,因為這場考試確實比較「自由」,老師可以自由地發問,學生也可以自由地發揮。平時對面試問題的准備將主要運用於這一場考試。

復試的每個考場,各個考場的每一組考試問題都會不盡相同。涉及的包括專業相關與不相關的知識。比如出現過的問題有:自我介紹;家鄉的節日與風俗;除了導演、剪輯外最想做得職業;喜歡的電影、書籍、導演、作家;興趣愛好;為什麼來考導演系。

還有現場出題的方式,比如:選擇一個電影中最像你的人物來講講為什麼;觀察你身邊的考生,想像一件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或故事;還有現場講故事等等。

記住,復試的關鍵是「你」。所有的問題都是想了解你這個「人」而展開的。導演系的四試六場考試中,復試是最直接也最深入的了解你和你生活的一次,這是考官的機會也是你自己的機會。

復試其實並不避諱談專業,也有考生通過談自己喜歡的導演和作品通過考試,但重點仍在於「你」為什麼喜歡,「你」獨特和深入的了解。如果不是對自己要談的專業知識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和看法,那寧可不談,切記不要把一些所謂影評上高大上的片湯話搬到考場,必死無疑。

不談專業自然要談自己,談生活,哪怕是老師現場出題,其實也無非是在考察你對自己的認識和平時對生活的觀察。

你要在你的回答中體現出的是,你對自己人生經歷、三觀、創作觀的感悟與總結,你對生活中的細節、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創作素材的發現和積累,以及你身上適合成為導演或剪輯的潛力、品質、態度,這些不一而足,導演系不招同質的人,也沒有哪一種品質一定就是導演的充分必要條件,但無論是什麼都一定要有說服力。

3、三試

把簡章中的考試內容具體化就是:音樂分析、美術分析、攝影分析、編講故事。形式仍然均為多人面試。

這思想內容,通常會相互結合,比如有了攝影分析,美術和故事的考察就會成為看圖講故事,當然也可能根據照片講故事,設想人物關系,給關鍵詞講故事等等。

要注意,導演系進入三試之後,就進入了考察專業素養和藝術感覺的階段,而這這一階段也就慢慢從「刷人」變成了「挑人」。想最後取得名次,必須重視三、四試。

既然說了,這里考察的是專業素養,那麼其實流露出專業功底並非壞事。盡管近年流行「一張白紙」的說法,但其實,「一張白紙」永遠是第二選擇,導演系是非常需要學生有美術、音樂、文學等方面的功底的,在觀片量、電影技術、理論等方面也是需要有一定了解。

只不過近些年由於互聯網和各種渠道不靠譜的影評,關於電影的錯誤理解,和一些考生裝逼碼詞、死記硬背的表現才令老師們「寧可」招有潛力的一張白紙。

什麼都不懂入學後也還是需要學習美術、音樂,進行電影觀的洗腦的。所以到了三試,不必把自己的專業素養藏起來,但一定要注意表現的方式方法,真懂才說、用自己的理解說,謙遜而自信。

記住,老師不是討厭懂得多的人,更不是喜歡什麼都不懂的人。老師只是討厭不懂裝懂的,路子歪了的;喜歡有積累的,有潛力與藝術素養的。

4、四試

四試將持續三天,一共三場。分別為半天、半天、一天。內容分別為命題創作、創作問題討論與集體小品表演,按照導演系的傳統,最後一天的表演結束後,會請所有考生上台發表感想,這項內容不會計分,但肯定會再給老師心中留下一些印象。

導演系進入了四試是一種很不同的體驗,一是在於它持續三天,二是在於它多是集體項目,考生間其實慢慢就已經認識了,許多入學後的友誼其實早已萌芽於考試期間。相信我,如果你能進入四試,你一定會愛上導演系。

(1)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業課程擴展閱讀

導演系是電影學院的熱門專業之一,競爭也較大,錄取比例大約在1-1.5%。導演系需要什麼樣的考生,首先我認為需要堅定自己真正熱愛電影創作,注意兩個關鍵詞:真正和創作。

第二,需要有大量的知識積累和不錯的藝術直覺。第三,有電影技術與藝術當面的知識和電影創作方面的潛力。第四,有團隊協作能力,領導力,與人溝通的能力。第五,對生活的熱愛,對身邊人、事的關注和理解。第六,喜歡思考,思考自己同時思考社會,有自己對世界和藝術的態度。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業都考些什麼說詳細點

一試是卷面常識問答題。我考那年是一百個選擇題。邊邊角角什麼題都有。版
二試是面試。自己准備好一權段朗誦內容現場朗誦。現場老師出題目幾人組合即興小品表演。然後老師會問些問題讓學生回答。
三試。看片寫影評。之後再進行一個綜合素質視聽考察。卷面作答。問題都是傾向於畫面和聲音的問題。還有可能放一段錄音讓根據這個錄音編故事。再之後是抽一個題目。不準動筆。只用腦子構思一個故事(半小時時間)。然後見到老師之後用兩分鍾講故事敘述出來。然後會現場放一個幾分鍾小短片。老師問問題。學生作答。
我不知道每年一樣不一樣。我考那年就這些內容

北影的導演進修班是什麼呢

北影的導演進抄修班主要內容有:

1、是北京電影學院內唯一 一個培養導演專業人才的非學歷教育班級。該班級由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負責招生、課程設計、授課以及頒發結業證書等。

2、教學目標:通過系統的電影基礎知識和導演專業的學習和深造,總結、交流影視創作的實踐經驗,建立和提高學生導演專業的基本理論修養和實際創作技巧,優化導演隊伍的人才結構,以適應電影電視事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需要。同時為希望繼續學習電影電視創作的青年打下良好的基礎。

3、學制:一年(如2018年9月-2019年6月,脫產學習)具體行課時間以院校歷為准。學費:80000元。開學報到時學費一次刷卡交清。

資料拓展:招生對象

1、電影、電視系統從業人員或相關文藝團體和影視公司、廣告公司工作人員,要求具有大專以上學歷。

2、非上述相關行業從業,但有志於從事影視行業的其他人員,要求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

3、年齡:45歲以下。

資料參考: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2018年導演進修班招生簡章_北京電影學院

北影導演進修班課程表

教學安排:
1、主要課程設置:
《導演劇作》 《視聽語言》 《導演表演》 《影視剪輯》 《導演創作》
《紀錄片分析》 《紀錄片創作》 《導演藝術講座》 《圖片攝影》 《電影攝影》
《電影畫面創作》 《電影美術》 《電影音樂賞析》 《電影聲音》 《電影技術概論》
《製片與市場》 《中國電影史》 《外國電影史》 《影片分析》 《大師研究》 《短片賞析》
2、教學方式:課堂講授、交流研討、影片觀摩、專家講座等。
3、授課地點:北京電影學院校內
課程特色:
1、國內頂尖影視從業者、電影學院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國際化的電影製作課程
2、電影學院內授課,定期邀請著名導演及相關行業人士進行講座交流
3、更多的實踐機會,課程中便可參與到實際的影片製作流程
4、有機會參加學院統一組織的教學影片和經典影片的教學觀摩。
5、學滿合格後頒發北京電影學院進修班結業證書
6、學習期間優秀作品推薦參加ISFVF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及國內外相關電影節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攝影專業教材

負責任的告訴你,沒有教材。
電影學院大部分靠口傳心授,專業課沒有編輯成冊的教材(只有公共課有教材,但語文英語什麼的估計你也不要吧?)

比如「視聽語言」,都是課上邊放錄像邊講解,沒有任何書面資料。
劇作也是一樣,那個電影當範例,講明白了人物關系、矛盾、動作與反動作,然後下課自己實踐去,沒有教材。

我就是你說的其中一個專業本科畢業的。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專業課怎麼考

考進學校在進行選課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業和電影學專業主修課程教材有哪些,本人想找些教材學慣用.....

北影系備考書目

〈外國電影史〉鄭亞玲、胡濱著
〈中國電影藝術史教程〉舒曉鳴著
〈電影藝術講座〉
〈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夏衍著
〈電影語言〉(法)馬爾丹著
〈希區柯克論電影〉(法)特呂弗著
〈世界電影鑒賞詞典〉(1、2、3)
〈電影藝術詞典〉
《功課》
《電影是什麼?》
《當代電影分析》
《通向電影的聖殿 》《榮譽》 一套的
《解讀電影》
《英漢·漢英電影詞典》
《故事》

這是我從一本名叫〈怎樣考進北京電影學院〉的書上看到的。其實,考藝術類的研究生,尤其不能死讀書的。不能為了考研而考研。我是說,實踐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1.我考那年 分四輪面試 分別是 朗誦 問答 寫影評 討論 等等內容
最後錄取 大約 十五個 很殘酷 淘汰率很高

2.去北京 考點只有一個 就是電影學院本校

3.因為是 藝術院校 所以必須報名藝術考生類型 這個沒什麼影響 即使考不上藝術院校也可以報名普通院校

4.輔導班 不一定非得去參加 但是 你本身的藝術素養是必須要有的 否則人家憑什麼錄取你呢?
裸考 不行 你可以想想 文化課高的考生多得是 難道電影學院會僅憑文化課成績錄取??

5.那你就只能考研了 報考電影學院研究生 但是依我看 不現實 幾乎不可能

還是要努力通過考試來進去

加油吧
考生號沒有報上 那就只能等到明年再戰了 沒辦法 報名類型 必須是藝術生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專業都開設哪些課程

劇情片本科班課程有:視聽語言,表演,劇作,中外電影史,文藝概論,技術概論,攝影,音樂賞析等。

已經語文、英語、大學生修養等公共科目。

考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需要學習什麼

准備專業課考試:包括初試、復試、三試。可能涉及內容有文藝和社會常識,影片分析,命題故事構思、集體小品,口試 等,具體內容要查閱當年的招生簡章。
文化課考試:今年北京地區高考表演專業的最低錄取分都在一本線上。導演專業應遠高於一本線。

㈦ 影視鑒賞課學什麼

很多影視鑒賞課是學生們特別喜歡的在大學的時候的一門選修課,在這門課程上面每次上課都會看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等期末的時候,針對於其中一部寫一篇論文就行。

㈧ 影視鑒賞課怎麼上

大部分時間都是電影欣賞;一般來說上這個課程的老師都有一定這方面的素養,所以選擇的電影都是國內、外可欣賞性較高、藝術價值較高的電影;所以上起來也比較。

課程以審美為主線,以影視鑒賞為導入,以中外優秀影視作品鑒賞為主體,以深入淺出的影視鑒賞知識為鋪墊,透過不同時代影視的表現形式,看中外文化、歷史發展的演變過程,區別、品鑒、品評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影視作品,以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感性和理性認識相統一的審美素質。


《影視鑒賞》課程教學的相關要求規定:

1、教學方法與手段運用課件講解理論知識、基礎知識,通過播放代表性影視作品片斷、以及示範表演、課堂練習等手段增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理解認知能力。

2、通過結課作業考查學生對影視藝術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歷史知識、審美知識、音樂常識等內容的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考查學生區別、品鑒、品評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影視作品的能力,為學生的學習起到檢驗與導向作用,並促進教師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效果。

㈨ 通過影視鑒賞這門課在學習過程中有哪些收獲

影視鑒賞:對影視作品的欣賞和分析。進行影視賞析,需要對影視作品的各元素構成(如畫面、音樂、人物、劇情等)有較清楚和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具備相關理論知識,用評論、對比等方式闡述自己對影視作品的理解。

通常方法有以下幾種:

  1. 從影像、音樂、聲音、對白、文字

  2. 電影中的情節(plot)與故事(story)

  3. 觀點問題:全知觀點←→限制觀點:誰(觀眾/人物)在什麼時候、 什麼地方,知道什麼情?

4. 敘述結構:即故事的流程,敘述結構的形成是為了滿足、修正、破壞 或終結觀眾對情節與故事的尋求。

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可以明白自己在觀影時,不止是一個普通的觀眾,而是會從專業的角度來分析一部電影,通過專業的刨析,對導演的意圖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可以更加全面地認識影視這一詞語,它不僅僅是畫面與音樂等,它還有「蒙太奇」以及 剪輯的問題。

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可以提高自身的鑒賞水平,可以更宏觀、細致地看清一部電影。

㈩ 電影賞析課的作業不知道怎麼寫,謝謝大家

根據題目要求闡述導演創作手法?請問,題目要求究竟是什麼?

以下是我網路人家的

張藝謀是中國電影第五代導演群體中的代表人物。從《紅高梁》、《菊豆》到《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十三年的創作歷程經歷了從主題回歸和藝術叛逆,虛幻的理想家園和現實的本土回歸,最終以理想與現實整合的審美走向,標志了張藝謀電影藝術風格的逐步成熟。
1987年,自他執導的首部影片《紅高粱》一炮打響後,一直執著於電影創新探索的他在1999年,又以《我的父親母親》向中國世紀末影壇投入了深情一瞥。在「初創——發展——成熟」這三個階段劃分基礎上,分別從主題內容和語言形式兩個方面,闡釋了這三個時期以「反叛-回歸-整合」為主的創作特徵,以期在新世紀初對張藝謀電影的創作走向作出一個回顧和展望。
從電影的文本世界出發,張藝謀的創作風格可歸納為兩點:一是濃郁,由最初的創作沖動生長暈染而成的一種氛圍;二是朴拗,質朴而執拗的人物性格給影片帶來的相應的表現形態。
他在的電影創作中運用了兩種電影修辭藝術--象徵和誇張,大大加強了電影的造型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賦於他創造的藝術形象以巨大的豐富性和強烈的獨創性。因此,張藝謀影片的象徵、誇張兩大藝術特點,是引導他的電影走向世界、創造電影神話的重……
在張藝謀導演的作品中充溢著鮮明的激情情結,這種情結使其影片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從其早期生活經歷可見,激情一直是張藝謀導演性格的一部分,在藝術創作上更是不斷地反叛傳統和挑戰自我。在其作品中,激情表現在演員的選用到電影主題的選擇、電影語言的創造和人物形象特別是女性形象的塑造等方面。這種激情在成就張藝謀導演地同時,也顯示出某些弊端。
對於張藝謀攝導的喜劇片《有話好好說》,則一改張藝謀往昔創作風范,著力營構了一種散文化的市井生活景觀,製造了一個散文型的銀幕奇觀。由於敘事視角的改變,該片的鏡語系統也與張藝謀以往的影片大為不同。藉助煥然一新的鏡語形象和自覺的喜劇反諷手法,該片深切地表現出了張藝謀對現代都市灰色人生和人的現代化問題的深度省思

閱讀全文

與電影導演鑒賞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周星馳經典電影全屏 瀏覽:403
鄧光榮的電影龍騰四海結局 瀏覽:322
電影節海報觀後感 瀏覽:475
愛情呼叫等待電影片尾曲什麼歌 瀏覽:792
糯米團電影票 瀏覽:111
優酷的英文電影能調成英文字幕嗎 瀏覽:71
電影周星馳蘇乞兒配樂 瀏覽:223
香港電影搞笑大全免費看 瀏覽:109
電影主角在美國打拚服裝廠 瀏覽:548
爆笑四師徒是什麼電影 瀏覽:288
韓國電影五個字什麼證 瀏覽:155
韓國電影愛情員工宿舍 瀏覽:711
電影推薦文章英文 瀏覽:423
張柏芝民國電影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818
超級快遞員電影觀後感 瀏覽:769
聖誕電影英文介紹 瀏覽:848
電影院免費門票 瀏覽:504
德國愛情生活電影 瀏覽:622
電影德魯大叔開車時的音樂 瀏覽:65
第十放映室電影與音樂 瀏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