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飛是周星馳在《蓋世豪俠》里演的一個浪盪子,他本是江湖名門正派的領頭羊「穹蒼派」掌門人的兒子,但他卻對功夫以及江湖恩冤毫無興趣,反而喜歡做生意。但最終他還是捲入了一場兄弟之間以及正邪之間的生死搏鬥。
周星馳把一個江湖領袖的兒子當成市井的庸常人物來演,經常躺在掌門人的太師椅上睡覺流口水,每天嘻皮笑臉追追打打,甚至在街上開起了一家酒檔。這些反常的情節都帶來了許多笑料。
「《蓋世豪俠》裡面我練一種'不死神功',被人打一拳,我就暈,暈之前,我就哎呀,然後隔兩秒種(笑)然後又哎呀,之後攤在地上叫哎呀。這個其實來源於我看過的一部粵語長片,裡面有個人,不知道叫什麼名,中了別人一拳,接著哎呀,然後跪在地上,隔多兩秒,然後又哎呀(笑)這樣一直下去隔了幾十秒,半分鍾才跌倒在地,跌下去又再哎呀,才暈過去。當時我看這部戲就笑到暈,我覺得這個相當,就將這個我用進了《蓋世豪俠》。」周星馳後來在回憶起自己的無厘頭風格形成時提到了他在《蓋世豪俠》里的表演。
周星馳小時候練過詠春拳和西洋拳,武打戲都可以應付,有「吊威也」飛起來的的鏡頭都是自己來,不需要替身。
在足足30集的《蓋世豪俠》里,周星馳盡情發揮自己的喜劇細胞,調動自己的喜劇資源。例如前面提到的那個中招倒地的姿勢引起的笑料,《蓋世豪俠》還有很多很多。周星馳亦說自己從小到大,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這些好玩的細節都是非常敏感,而且能夠將之記住,「其他東西不見我這么有記性,覺得好笑的東西更加印象深刻,一路以來積累的資料,經常就拿出來用。像那部粵語長片,其他人也許會說怎麼以前的人演戲如此離譜,可以完全不顧其他……但我心裡偏偏覺得太好玩了,古為今用,或者可能會變成新東西也說不定。」在這部戲里,搞笑的演員應該說還是只有周星馳一個。其他演員包括吳孟達都還是認真地按照角色來演。
《蓋世豪俠》最後一集,必須重點講講,因為裡面有個關於周星馳兩兄弟大決戰的場面可以說是一次無厘頭的集中爆發。
周星馳把古裝的頭套除去,頭上綁條帶子,換上一件類似超人的制服,胸前還寫著一個「勇」字。他和吳鎮宇兩人就像是爛仔打架一樣,之前的什麼神功都不見了,兩人如肉搏一樣打在一起,周圍的打手和群眾也有很多無厘頭的表演,例如在集市上的小販先是議論不休,甚至上前勸架,還硬拉著正在決戰的周星馳,要他賠被打爛的東西;官差對周星馳見死不救,周星馳抱著他的腿大哭,扯下一隻鞋;周星馳在吃完神丹之後講出像電視廣告里的推銷台詞;周星馳和羅慧娟在合力把吳鎮宇打敗之後開始爭功勞;周星馳當上了「穹蒼派」掌門人之後說要將之變成江湖上最富裕的門派,要做生意,還為它改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名字「段古母辛派」……周星馳後來在電影里的不少搞笑元素都能在這里找到一些淵源。
「這是我的意見……這樣做也是我和導演李力持一起決定的。當時好多人都對我說,星仔這是你的最後一集,不需要搞成那樣,因為這個劇如果好的話,最後一集不需要怎樣都好,而這個劇如果差的話,觀眾不接受,在最後一集這樣搞,就更加討厭你,對你沒什麼幫助,何苦要這么做,你搏什麼呢……這些是經過詳細分析結果的話,講得相當有道理。但可能大家心態不同。我那時的意思是,不管是喜歡我也好,不喜歡我也好也許都會罵我,罵到我臭為止。我不想在演完之後觀眾會問《蓋世豪俠》是什麼呀,什麼時候播過呀(笑),播過都不知道,根本不留意。其實結果要麼贊,要麼罵。這就有事關如何分析它的問題,我始終認為有些東西不能夠去分析,我都不知道為何我會那樣做呢,我覺得那樣是好,我就先去做,搏一搏啦,可能會好,分析也不會百分之一百准確,但求我自己盡過力就算數。」周星馳亦坦白地說,在那個階段,當時的心態,就是發誓要出位,「不成功便成仁,因為我等得太久了,如果一開始就給個主角給我演,我不會想得那麼要緊,我不需要這樣來博,不用走這一著險招。」「我也猜不到觀眾會罵我神經病罵成什麼樣,但我覺得沒關系呀,因為那時的心態,我就是有一種搏一博的心理。就是在現在,也是有很多演員像我那時那樣,想出位嘛。我那時什麼都沒有,要讓人能認得我,我要引人的注意,所以就只能走險招,比較過火,但求搏人一笑。即是險中求勝,我寧願被人罵到遺臭萬年,都不願演完之後完全沒反應。我就是要這樣去搏一下,將'無厘頭'發揮到盡頭。」不能說周星馳完全成功了。《蓋世豪俠》也沒有給周星馳帶來一炮而紅的效應,因為那時還是英俊小生當紅的年代。但周星馳獨特的無厘頭表演風格,已經給觀眾留下了一個深刻印象了。他在劇中的一句口頭禪「坐下來,飲杯茶,吃個包」,在坊間流行一時,很多香港人都學著他的語氣,在各種場合講起這句話。
由於一時轟動,1992年在TVB出品的、把以往播出的經典電視劇融合起來拍製成的台慶電影《群星會》中,還找回周星馳等人重演了《蓋世豪俠》中的片段。周星馳演的段飛在裡面梳著一個古怪的俠客頭,穿一件緊綳綳的長衫,嘴裡還總在深情地念著唐詩,最後吳孟達實在受不了他的詩就拿繩子把自己弔死了。這不知道是不是《大話西遊》里那個兩小妖受不了唐僧嘮叨而自殺的情節的淵源。
《蓋世豪俠》起播的具體時間是1989年4月3日。在這一天TVB同時起播的還有後來被奉為經典、在內地久播不衰的、由黃日華、劉嘉玲、溫兆倫和周海媚主演的50集連續劇《義不容情》。當時在內地,只有廣東省及周邊部分地區能同步收看得到香港的電視節目,不知道會有多少幸運的觀眾能夠留意並且欣賞到周星馳早期的表演呢。也許大家還是只記得《義不容情》。
周星馳和羅慧娟在戲中演一對情侶,從互相討厭開始,直到後來結婚生子。後來兩人在戲外也開始了一段地下戀情,並且持續了3年。
羅慧娟當時雖然不是大紅大紫,但也已經在電視里比較活躍,她於兩年前已經參加了《書劍恩仇錄》的演出,飾演女俠霍青桐,開始成名;1988年又在《飛躍霓裳》擔正做女主角。在《蓋世豪俠》里羅慧娟演一個出場時偏男性化的酒店小女老闆,與周星馳斗氣,對手戲很多,兩人都配合默契。
《蓋世豪俠》里的段飛所說最留名的一句話是:不如我們先喝口茶吃個包子,坐下來慢慢談
Ⅱ 甄子丹講詠春拳,成龍周星馳曾苦學過
成龍與其餘四小福,在從小,師傅就讓他們練習各種武.
其中包括詠春拳.
在成龍電影<紅番區>中,成龍就有打過木人樁.
在電影<敗家仔>與電視劇<詠春>中,洪金寶就是其中擔任梁贊師傅之一,黃華寶一角.
亦在電影<敗家仔>與TVB電視劇<佛山贊師傅>和<詠春>中,元彪就擔任梁贊這個角色.
TVB電視劇<佛山贊師傅>中,元華亦擔任黃華寶這個角色.
足見,成龍與其餘四小福是有練習過詠春拳的.
而周星馳,也曾在TVB節目中說道自己是練習詠春拳的.
再各大視頻網中,也有他在國外表演詠春拳的視頻!
這消息由詠春拳吧吧主提供.
詠春拳吧歡迎你!
Ⅲ 飾演李小龍的演員只服陳國坤,周星馳的《功夫》捧紅他,你認為他演技如何
我認為陳國坤出演得《李小龍傳奇》版本最精湛深入人心,演技還是不錯得。
2007年,《李小龍傳奇》劇組邀請陳國坤扮演「李小龍」,陳國坤立馬就答應了。但是劇組告訴他:「片酬是一萬元一集。」劇組原本以為陳國坤聽到後會立馬拒絕出演,沒想到陳國坤很客氣地回答:「就算是零片酬,我也願意出演,扮演李小龍是我的榮幸。」
所以讓我們以李小龍為奮斗目標,好好努力奮斗,不要輕易向困難低頭,一定要信心十足地勇往直前,不屈不撓地去面對任何困難,做一個永不放棄的成功之人。
Ⅳ 周星馳到底會不會功夫怎麼看待星爺的功夫片
作為香港喜劇之王,盡管周星馳在銀幕上給觀眾大多數時候的印象是文弱或者無厘頭,但周星馳真的有功夫,而且是真功夫!
據悉,周星馳小時候就有一個武俠夢,卻無奈家境一般,父母供養不起他上武術學校,於是他只能在家裡和小夥伴們通過書本學習打打野拳。據悉,在跨入影視圈後,為了自己的功夫明星夢,周星馳專門拜黃淳梁為師學習詠春拳。而黃淳梁正是葉問的弟子。從這個傳承講,應該說周星馳的詠春是得了真傳的。
因此不難看出,周星馳在電影《少林足球》里所展現的一字馬,以及《功夫》里有模有樣的武術套路,沒有替身參與,絕對都是他的真功夫!
當然,從真功夫的角度講,周星馳和李連傑、成龍、甄子丹、吳京等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周星馳會功夫,功夫電影是他夢想。
周星馳自曝,當年其實自己是拜了一位老師學習功夫的,因為家境貧寒,學費太過於昂貴,所以周星馳本人只是跟老師學習了三個月的時間,在之後便因為沒有錢來支付學費,所以便放棄了繼續跟老師學習,而是自己在家中每日練習。相信他成名之後一定有跟很多老師學功夫,這時不僅是他花錢可以學,誰教他都會出名。
找一些圖片給證明下,周星馳是會功夫的,這些動作沒幾年是無法完成。
這幾個動作還是很流暢。
星爺當然會功夫啦!看星爺的《少林足球》和《功夫》就知道啦!還有看《唐伯虎點秋香》中星爺和奪命書生對打的片段都覺得星爺是有武術功底的,不過可能星爺的無厘頭 搞笑 表演太引人注目了反而讓人忽略了他的功夫,也可能是星爺自己想深藏不露而已!
功夫是肯定會的就不知道厲不厲害
Ⅳ 徐錦江無敵風火輪是什麼姿勢
無敵風火輪是由周星馳、吳孟達、林國斌、鍾麗緹主演的香港喜劇電影《破壞之王》中主角何金銀(周星馳飾演)使用的招式。電影《滿清十大酷刑》也有用到。
電影介紹
香港喜劇片《破壞之王》 ——何金銀(周星馳飾演)是個茶餐廳送外賣的,為人又膽小懦弱。 每次送外賣至環球精英體育中心時,必遭學員戲弄,不但沒有半點火氣,反而習以為常。
隨後,何金銀(周星馳飾演)邂逅了心目中的女神阿麗(鍾麗緹飾演),終於鼓起了勇氣,想要與阿麗(鍾麗緹飾演)相約,可是約會當中竟然暴露了自身的懦弱,結果遭到了阿麗(鍾麗緹飾演)的鄙視。
Ⅵ 有誰知道周星星的資料嗎還有他所有拍過的電影的名字
周星馳
英文名: Stephen Chow
出生年月:1962年6月22日
生肖: 虎
出生地: 香港
籍貫: 上海
周星馳在1990年以前的作品中演的大多是一些小角色,雖然《霹靂先鋒》讓他拿了金馬獎,但他在片中仍未有搶眼的演出。在1989年的《龍在天涯》中,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到拍時裝動作片的李連傑身上;在張徹先生重出江湖的《義膽群英》中,周星馳被身邊一大群明星淹沒。直到1990年的《一本漫畫闖天涯》,周星馳才算「扶了正」。這部以迷戀漫畫的少年誤打誤撞入黑社會,經歷生死之劫後退出江湖為主要情節的」後江湖片」,是周星馳風格形成的重要轉折點。影片中的幾大特徵,在周星馳以後的作品中都有似曾相識的出現。 周星馳影片的人物特徵一般都是小人物,雖有許多平凡人身上的閃光點,如本性善良,但也有大量庸俗的惡習,如好色,不負責任,無清晰的道德標准。比如《一本漫畫闖天涯》中主人公原是一位愛看漫畫的侍應生,因無意中救下黑幫老大而躋身黑社會,於是他可以泡原來他不敢泡的女歌星,去他原來沒錢去的夜總會,對於黑社會的販毒「事業」,他則「貴在參與」。這些特徵,在《鹿鼎記》中發揮到了極至。在劇情方面,一般都是小人得志。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搞笑,這些小人都能戰勝對手,甚至贏得愛情。原來一切屈辱與辛酸,在大結局時都會化為成功的喜悅。《一本漫畫闖天涯》結局雖然主人公退出江湖,但影片以大段情節描寫黑社會的風光和兄弟友情,其效果就是強調入黑社會後的主人公「一步登天」之態。影片主人公「一步登天」往往不是通過努力而得的。」賭聖」系列片中主人公成功的因素是他有特異功能,《新精武門》中主人公則有力大無比的右拳。
另外,周星馳影片有著個人英雄主義的特徵,周星馳開創的90年代喜劇片雖說有吳孟達這位「一流陪襯」做輔,但主人公在解決問題時無須靠「綠葉」幫助,自己就可以「搞定.
當然,最重要的是周星馳的喜劇特徵是反諷,包括對政治、文化、社會習俗、傳統人文甚至友誼愛情的挖苦與嘲弄,帶有強烈的發泄氣氛。如被廣泛引起國內影評人爭議的《唐伯虎點秋香》,女主角秋香出場時根本沒有傳統概念上的「艷驚四座」的風采,周星馳扮演的唐伯虎初見她時並不以為她很美麗,直到秋香身邊出現了一群不堪入目的「醜女」時,唐伯虎實在忍受不了「醜女」之丑後,方知秋香這個「矮子中的高個矮子」的美麗。
以上四個特徵基本可以概括周星馳1990-1994上半年以前的作品風貌,由於他影片的這些特徵與香港民眾在這段時期內的情緒與需求有相關、相通之處,加上周星馳影片的商業元素異常豐富(他的許多作品是與」商業片王」王晶合作的),從此,周星馳便成為了票房新寵,屢破票房紀錄。
1994年的《國產凌凌漆》一片中,他的名字正式出現在導演欄內,因此我們可以將這以後的周星馳影片看作「周星馳作品」。1995年的《大話西遊》上下集雖然由劉鎮偉執導,但其中可以看出周星馳風格的變化。在影片中,觀眾無法看到一個固有的周星馳,搞笑工作全部交給了羅家英,自己則演一個一心專注於隔世情緣中無法自拔,在影片最後終於割捨人間情感,走上取經之路的全新概念的孫悟空。這部影片有幾個非常有趣的變化,是周星馳過去影片中沒有的。
其一,情感危機。周星馳過去的影片中是沒有愛情的,雖然有追女仔情節,但那是為了搞笑,愛情是速食與無味的。但《西遊記》下集中的愛情卻是沉痛、沉重的。當片末周星馳扮演的孫悟空肩上扛著金箍棒,手中不停地吃著香蕉,以我們熟悉的他一貫玩世不恭的步伐走在西行之路上時,我們沒法笑。
其二,笑料轉移。周星馳在影片中根本放棄了搞笑,笑料主要集中於唐僧等其他角色上,周星馳則專演」情聖」。《大內密探零零發》中,張達明與羅家英搞笑,《食神》中谷德昭與莫文蔚搞笑,周星馳則專心表現一些別的東西。《零零發》片末靈靈發與妻子、岳父等人設計誘敵,在真相大白後皇帝頒發最佳表演獎,周星馳扮演的靈靈發以為自己會因在誘敵計中的出色表現而獲獎,但「最佳男主角」卻給了他岳父,而且由他妻子道出他的表演浮誇等弊病。這段明顯是對現實周星馳遭遇的反諷,在影片中嵌得恰到好處,自然合理。
《大話西遊》中的至尊寶最後失去了愛情,《大內密探零零發》最後也只不過完成了個任務,《食神》則更為大膽,影片開始時周星馳已是個「小人得志」式的人物,貪財近利,令人生厭。後來由於谷德昭的出現使他淪落街頭,直至最後在「食神大賽」上,他雖廚藝高超但終未奪冠。《食神》不是一部簡單的闡述「得而失,失而復得」的影片,它所探討的是「如何得,得又如何」,和1994年的《九品芝麻官》相比,雖然兩者都有改邪歸正描寫,但《食神》更注重於剖析與反思人性。
這些特徵的產生與周星馳參與影片製作不無關系。由最初的純表演性的「無厘頭」風格已漸漸轉向淡化「無厘頭」表演,個人化意識更強烈的整體表現。《食神》大結局中壞人已不由周星馳解決,而由神仙操辦。很明顯,周星馳已經厭倦過去的經驗,想使自己的影片成為一種言之有物的產品。這種求新求變的意識,很有當年古龍大俠寫武俠小說時想求新求變的影子,絕對令人欽佩,這也是令我喜歡周星馳的一個重要原因。
星馳返樸歸真,開始嘗試笑中帶淚的喜劇形式,不再完全受制於票房要素的限制,甚至開始玩深刻。代表作《喜劇之王》,《千王之王2000》。
《千王之王2000》是周星馳在1999年的第二部電影,也是他與王晶繼五年前《百變星君》後的第一次合作。這兩個香港最擅搞笑的人湊到一起,簡直是對九十年代喜劇片的總結,事實上也是。周星馳在片中的戲份雖不多,但很足,相形之下張家輝失色不少,尤其是他的笑,一樣沒有用招牌,但與《喜劇之王》類似的是,有很多滄桑與無奈在裡面,如果你是影迷的話,你應該注意到在《喜劇之王》結尾播放拍攝花絮時,周星馳看著眾人玩鬧時的笑容。這里有種心態的變化,10年的時間催化了周星馳的喜劇感覺,至於具體到什麼程度,用他的話解釋:過去我講,屎啊!或者,你吃屎啊!再或者,請你吃屎啊!那麼現在想試點兒新東西,我說:「這句話不夠8個字嗎?」「這句話夠8個字?」「哈-哈-哈-哈-」。-零零九
周星馳主要作品年表:
1988
《霹靂先鋒》處女作品、憑借本色表演
《捕風漢子》《最佳女婿》慣性表演狀態
1989
《龍在天涯》配角的巔峰表現
《義膽群英》差強人意
《流氓差婆》與吳君如的表演擦出火花,第一次轉型
1990
《望夫成龍》《一本漫畫闖天涯》無厘頭表演雛形、喜劇天份初露
《龍鳳茶樓》《風雨同路》表現平平,但已被觀眾認可
《咖喱辣椒》完全蓋過張學友的表演
《小偷阿星》《師兄撞鬼》慣性表演狀態
《賭聖》榮獲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頭把,開始與吳孟達拍檔
《無敵幸運星》《江湖最的一個大佬》因《賭聖》一片而大賺,但周星馳的表現一般
《賭俠》榮獲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二名,周星馳名聲大噪
1991
《整蠱專家》新題材喜劇影片、與王晶初步形成默契
《龍的傳人》《新精武門1991》無厘頭表演定型
《逃學威龍》暑期強檔、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一
《賭俠2上海灘賭聖》鞏俐、方季惟分飾港版、台版女主角,周星馳已成票房保證
《情聖》與毛舜筠演對手戲,但主角過多,「星」味平平
《豪門夜宴》客串
1992
《漫畫威龍》開始有人懷疑周星馳到底能堅持多久
《家有喜事》香港最成功的喜劇之一、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二名
《逃學威龍2》有滑鐵盧之稱
《審死官》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一名
《鹿鼎記》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三名
《鹿鼎記2神龍教》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五名
《武狀元蘇乞兒》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四名
這是「周星馳年」,徹底佔領香港市場
1993
《逃學威龍3:龍過雞年》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七名,有人說這將是周星馳的最後一年
《唐伯虎點秋香》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一名,周星馳反攻
《濟公》慘敗
1994
《破壞之王》慣性表演
《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入選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
《國產凌凌漆》與袁詠儀擦出火花,無厘頭表演完全成熟,與羅家英合作備受認可
1995
《西遊記之101回月光寶盒》《西遊記完結篇之仙履奇緣》第二次轉型,效果尚可, 皆入選當年十大賣座影片,無厘頭+浪漫主義+想像力,與莫文蔚擦出火花
《回魂夜》繼續嘗試轉型,基本看不到本人面目,觀眾接受一般
《百變星君》是當年周星馳影片票房最好的一部,但裡面摻雜王晶的成分,屬《整蠱專家》的延續,無厘頭+電腦特技
1996
《大內密探零零發》重復無厘頭形式
《食神》非常一般,但頗得好萊塢口碑,也是周星馳執導的第一部電影
1997
《1997家有喜事》與《家有喜事》相比,周星馳在喜劇表現上優勢不明顯
《算死草》無厘頭表演進入死胡同,帶出葛民輝的喜劇才華
1998
《行運一條龍》痛苦的無厘頭,但在導演手法上有不少進步,退格成配角
1999
《喜劇之王》第三次轉型,深入喜劇表演形式,自編自導自演
《千王之王2000》拋開無厘頭,深入細致的喜劇表演完全蓋過主角張家輝
Ⅶ 周星馳《功夫》的動作指導是誰
袁和平
袁和平,人稱八爺,出生於廣州,與元華、成龍及洪金寶等同為「七小福」成員,香港著名電影動作指導、導演,是香港動作電影其中一個最成功和具影響力的人
出生於武術世家的袁和平,1945年出生於廣州,原籍北京,年輕
時綽號「大眼」,如今已被尊稱為「八爺」,香港著名電影動作指導、導演,是香港動作電影其中一個最成功和具影響力的人。父親是電影史上首位武指袁小田,是京劇世家傳人、香港藝壇著名演員兼武術教練,精通北派功夫。袁小田在50年代曾主演近百部描寫中國歷史上武林高手黃飛鴻的功夫電影。袁和平也參加演出。1970年任《瘋狂殺手》武術指導而進入導演領域。第一部是《瘋狂殺手》,而後為《餓虎狂龍》(1972)、《壁虎》(1972)、《盪寇灘》(1973)、《小雜種》(1973)等片擔任武術指導。後為吳思遠賞識,設計《鷹爪鐵布衫》動作。1978年升為導演,獨立執導《蛇拳》(蛇形刁手)、《醉拳》兩部功夫喜劇,將功夫與雜耍逗趣糅在一起,大受歡迎,也讓成龍一炮而紅,獲得巨大成功,成為聞名香港、東南亞地區和日本的著名功夫片導演。之後執導《南北醉拳》(1979),與洪金寶合作《林世榮》(1979)。80年代執導《奇門遁甲》(1982)、《霍元甲》(1982)、《笑太極》(1984)等。1985年導演時裝動作喜劇《情逢敵手》,將流行霹靂舞與武術熔於一爐,創出新的娛樂效果。後為德寶公司拍攝《特警屠龍》(1988)、《皇家師姐Ⅳ直擊證人》(1989)、《洗黑錢》(1990)等時裝動作片。1992年與徐克合作《黃飛鴻Ⅱ男兒當自強》獲第十二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隨後又導演了《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1993),獲第十三屆香港金像最佳動作指導提名。《蘇乞兒》(1993)、《太極張三豐》(1993)、《火雲傳奇》(1994)、《詠春》(1994,又名《紅粉金剛》)、《功夫小子闖情關》(1999,又名《太極拳》)等,並為王晶的《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1993)、陳嘉上的《精武英雄》(1994)、李仁港的《黑俠》(1996)等設計動作。1999年應好萊塢之邀,為《黑客帝國》系列設計動作,引起全球轟動。隨後又為昆汀·塔倫迪諾的兩集《殺死比爾》、徐克的《蜀山傳》(2001)、周星馳的《功夫》(2004)、馮德倫的《精武家庭》(2005)、於仁泰的《霍元甲》(2006)等做動作指導,皆獲成功。袁和平還曾執導電視劇《太極宗師》、《新少林寺》等,並曾為央視《水滸傳》設計動作。為電影《功夫之王》(2008)擔任動作指導。
當年袁和平曾在模仿美國電影《金剛》的港片《猩猩王》中穿著厚熱的戲裝扮「猩猩王」,現在他則以美國影片「黑客」三部曲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動作指導。今昔對比,恍如隔夢,似乎難以置信,實際卻是「大眼八爺」憑借多年的努力和超強的實力得成的正果。
Ⅷ 周星馳主演的詠春健身學院電影是什麼
是不是功夫啊
Ⅸ 周星馳電影《行運一條龍》裡面有個經典的擁抱姿勢請問這個姿勢的標准動作是什麼名稱叫什麼
公主抱 求採納
Ⅹ 周星馳的《功夫》被稱之為經典,豆瓣評分為什麼那麼低
豆瓣其實嚴格來說並不嚴謹,打個比方,全中國有多少人玩豆瓣?全中國有多少人?是不是每一個看電影的人都去豆瓣打了分?所以說單憑豆瓣評分來判斷一部電影的好壞並不公平,周星馳的功夫有人說是他的巔峰之作,也有人說是爛片,最少在我心裡,功夫確實是一部好的作品。
認同一句話:因為看周星馳電影的想不起來去豆瓣打分,去豆瓣打分的大多數是裝文藝時順便給周星馳打打分。豆瓣評分不代表大眾認可。但還是希望能把《濟公》、《武狀元蘇乞兒》、《少林足球》等周星馳電影評分公公正正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