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關於趙恆多演員演哪電影

關於趙恆多演員演哪電影

發布時間:2023-01-21 20:04:21

⑴ 穩了,王勁松《大決戰》中演繹蔣介石形神兼備,不輸前面十七位

作為 歷史 人物,蔣介石出現在熒屏上的機會那是相當的多。

可以這么說,只要是革命 歷史 題材作品,幾乎都繞不過他。

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至少有17位演員曾在熒屏上飾演過蔣介石。

現在又增加了1位,他就是正在拍攝的電視劇《大決戰》中蔣介石扮演者王勁松。

介紹這一版之前,我們不妨先簡單回顧一下此前的17位蔣介石。

01 趙恆多

領袖人物第一次被搬上銀幕是1978年的電影《大河奔流》,裡面出現了毛澤東主席。

而蔣介石第一次被搬上銀幕則是在1980年公映的電影《大渡河》中,演員名叫趙恆多,他也是熒幕上第一個扮演蔣介石的人。

趙恆多,河南確山人,原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1986年因在電影《血戰台兒庄》中再次扮演蔣介石獲得小百花獎最佳男配角,1990年在電影版戰爭巨制《大決戰》中繼續扮演蔣介石,2001年因病去世。

02 孫飛虎

1979年,各地話劇團爭相排演話劇《西安事變》,此前分配到貴州省話劇團默默無聞的小演員孫飛虎被安排在貴州團的《西安事變》中扮演蔣介石。

1981年拍攝電影版《西安事變》,導演成蔭遂參考了各省市排演的話劇中扮演蔣介石的演員,看過孫飛虎的劇照後,馬上就定下來由他出演。

結果,孫飛虎憑借深厚演技,給觀眾展現了一個書本外的鮮活蔣介石形象,獲得全國觀眾一致好評,從此,孫飛虎便成了扮演蔣介石的特型演員,先後在1990年電影《開國大典》、1994年電影《重慶談判》中多次飾演蔣介石,並憑此角色獲得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第1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2014年11月22日,孫飛虎在西安病逝,享年73歲。

03 許道臨

1941年出生,山東青島人,天津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演員,80年代中期開始扮演蔣介石,參演的作品有《非常大總統》、《宋慶齡和她的姊妹》、《張學良將軍》、《新四軍》、《中國命運的決戰》等,為當時觀眾口中除孫飛虎、趙恆多外的「第三號蔣介石。

04 馬曉偉

1961年12月03日出生於江蘇南京市,八一電影製片廠國家一級演員,2003年在電影《延安頌》中出演蔣介石,這是他在熒幕上塑造的第一個蔣介石形象。

雖然馬曉偉隨後又在《解放》、《東方》、《國母宋慶齡》、《周恩來在重慶》、《解放大西南》和年初剛播出的《跨過鴨綠江》等多部作品中出演過蔣介石,但他並不是特型演員,他還曾塑造過許多其他不同類型的影視角色。

馬曉偉最值得稱道的是同時在電影《國母宋慶齡》中扮演毛澤東和蔣介石兩個 歷史 人物,要知道這兩人從外形到內涵都相差甚遠,但都被馬曉偉演出了各自神韻。

05 陳道明

此人不用做過多介紹,大家都非常了解,曾多次塑造 歷史 上的帝王形象,如越王勾踐、秦始皇、漢高祖劉邦、明朝天啟皇帝、清朝康熙、同治、溥儀皇帝等。

出演蔣介石是在馮小剛電影《一九四二》中,沉穩霸氣,只是缺少了一些蔣介石身上的那種軍人氣質。

06 張國立

同樣不用做過多介紹,曾在電影《建國大業》中出演蔣介石,這也是他唯一一次出演這個角色。

但平心而論,張國立飾演的蔣介石是最不像的,同本人形象相差太遠,主要原因還是他的臉型太胖,另外當時他飾演的紀曉嵐形象深入人心,所以觀眾一在銀幕上看到他出演蔣介石就忍俊不禁。

07 杜雨露

老藝術家杜雨露一生塑造的經典影視角色無數,其中尤以《雍正王朝》里的張廷玉、《突出重圍》里的方副司令、《省委書記》里的貢開宸、《大宅門》里的白萌堂等為人稱道。

杜雨露平生曾在電視劇《紅日》和《東方紅1949》中兩次飾演蔣介石,只可惜相貌與蔣相差太遠,而且其滿口的東北口音讓觀眾分分鍾出戲。

08 蓋美

山東菏澤市人,出生於1961年,其出道以來在熒幕上扮演的角色幾乎都是蔣介石,是目前為數不多的蔣介石專業特型演員。

主要代表作品有《任弼時》、《英雄無名》、《保衛延安》等, 以自己的光頭形象和優秀演技把蔣介石演得惟妙惟肖。

09 鄭玉

新疆伊犁話劇團演員,曾於2007年在36集電視劇《西安事變》中出演蔣介石。

10 吳興國

台灣演員,曾經在2009年的大陸拍攝的 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點獻禮影片 《誰主沉浮》中扮演蔣介石,從台灣人視角出發進行演繹,給大陸觀眾很新鮮的感覺。

11 潘勇

潘勇,四川人藝演員,在《朱德元帥》和《中原突圍》中出演過蔣介石,但這兩部劇沒有什麼影響,所以觀眾對這個演員了解甚少。

12 沈保平

河南話劇院演員,曾在《紅軍東征》、《井岡山》和《決戰南京》中出演蔣介石。

13 翟萬臣

總政話劇團演員,1995年曾在八集電視劇《七戰七捷》中出演蔣介石,還曾在話劇《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暢想》中出演過蔣介石。

14 吳京安

1958年9月生於陝西西安,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國家一級演員。

吳京安2002年在電視劇《張學良》中第一次飾演蔣介石,第二次是在《八路軍》中,第三次是2016年在電影《領袖1935》中。

15 張震

曾在電影《建黨偉業》中出演青年蔣介石。

16 張光北

曾在電影《日出東方》中出演蔣介石。

17 劉之冰

曾在電影《黃埔軍人》中出演蔣介石。

以上就是17位出演過蔣介石這一人物形象的演員情況,大家可以看到,最成功的還是當屬趙恆多、孫飛虎、馬曉偉、許道臨等四位,其中尤以趙恆多和孫飛虎最為成功。

但不幸的是,趙恆多和孫飛虎均已過世,許道臨今年70歲,已經不適合再出演1945年前後不到50歲的蔣介石。

所以《大決戰》開拍後,劇組考慮找新的面孔來演繹這一人物形象,恰好王勁松剛剛在電視劇《光榮與夢想》中出演了蔣介石,雖然該劇還沒播出,但其造型和演技已經在圈內得到認可。

如果單看王勁松本人的外形和氣質,尤其是他在《破冰行動》中演繹的林耀東,似乎他更接近林彪這一角色,不過這只是網友們的一廂情願,劇組自有自己的綜合考量,請他來演蔣介石絕不是一時心血來潮。

經過一番修飾打扮並化妝後,王勁松身上蔣介石那股味道就出來了,首先是臉型略顯清瘦狹長,這一點同孫飛虎版有明顯不同,孫版稍顯胖了些,頭有點圓,這同 歷史 上真正的蔣介石形象並不貼合。

其次從預告片王勁松的一舉一動和神態來看,不論是台詞,還是說話的語調,走路的動作,甚至做手勢,都頗有紀錄片中蔣介石的神韻。

王勁松是個演技派實力演員,對角色的追求非常苛刻,接演蔣介石這么一個重大 歷史 人物,肯定一點都不敢掉以輕心,事先也必是做足了功課。

劇中表現重慶談判這一段,有蔣介石和毛澤東的對手戲,同唐國強幾十年的專業特型演員相比,王勁松在表演 歷史 重大人物的經驗上肯定有所欠缺,不過從預告片看,表演上並沒有遜色多少,但真正表現如何,還得等電視劇播出時來全面評判。

只是從目前來說,我覺得王勁松已經穩了,或許今後他就是蔣介石的特型演員。

是打臉還是賞臉,劇播出後拭目以待。

⑵ 《血戰台兒庄》蔣介石扮演者是誰,

《血戰台兒庄》蔣介石扮演者是趙恆多。

趙恆多(1930—2001),男,1930年10月生於河南確山,中國電影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1949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生從事部隊文藝工作。歷任文工團員、總政治部話劇團演員。

1978年,在影片《大渡河》中首次飾演蔣介石。

1979年,起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專飾蔣介石。

人物評價:

趙恆多扮演蔣介石的成功,給他帶來了很大的聲譽。他經常聽到人們的贊譽和掌聲,看到影迷們的笑臉和鮮花。他接到的片約也越來越多。他參加過許多大片的拍攝,卻沒有因此而鄙薄群眾文藝活動,從不計較演出條件,也不要求任何報酬,連他演出所需的服裝道具都是自己准備,自己攜帶。

⑶ 八一廠《大決戰》30年 難忘那些神形兼備的特型演員 只是變化都太大

1991年,中國的電影市場佳作雲集。張藝謀拍了《大紅燈籠高高掛》,黃建新拍了群星薈萃的《過年》,江浩、何群拍了《烈火金鋼》等,都備受好評。

但這些影片,都無法與八一廠推出的一套史詩巨片相提並論。

這套史詩巨片,就是《大決戰》。

如果有人問我,1991年,最好看的電影是哪部?我的回答絕對是:《大決戰》。沒有之一,不接受反駁。

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什麼才叫真正的「史詩電影」。

《大決戰》包括了《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三部曲。我覺得,它使我國戰爭題材的達到了一個高峰。後來,許多大導演都拍過場面宏大的戰爭片,但卻都沒超越30年前的這部老電影。而且我覺得,《大決戰》在諸多方面,也是難以被超越的。 比如「黃維12兵團搶渡澮河」的那個長達兩分半的航拍長鏡頭,將綿延數公里逶迤不斷的行軍隊伍,體現得波瀾壯闊,其空前的大場面,被譽為電影史上「最壯觀」的進軍場面。

《大決戰》的完美體現在對 歷史 人物的塑造上,體現在對各個細節的處理上。大到黃維兵團在向宿縣行進中的超長航拍鏡頭,小到粟裕看地圖時倒坐的板凳,都是那麼細致入微。可見當時以李俊為首的電影人,是多麼的認真和嚴謹。

為了拍好這套《大決戰》,當時的八一廠可以說是舉全廠之力,經過數年嘔心瀝血,終於完成了這套佳作。

這套《大決戰》之所以成為經典,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演員們的表演。 尤其是那些特型演員們,他們的表現完全稱得上是「神形兼備」。不僅讓我們感受到表演的魅力,而且在整部影片中,還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那麼,時隔30年,大家還記得曾在《大決戰》中出現過的那些老演員嗎?這些年他們都有些什麼樣的變化呢?他們的近況和現狀如何呢?

今天,就讓雅清,和大夥兒一起,來認真地探尋一下吧。

我覺得出現在《大決戰》中的那些特型演員們,首先是像。外形上很占優勢,這能夠讓觀眾在第一時間就接受其所扮演的人物。

其次演員們的表演,也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如今回頭再看,我們更加覺得,他們的演繹,是怎樣的令人回味無窮。

一、古月飾演毛澤東

古月是葉劍英元帥親自選中的一名特型演員。

他一生,只塑造一個角色,那就是偉人毛澤東。

當一個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情,那麼到最後,他想不成功都難。

1981年,古月首次在《西安事變》中扮演毛澤東。最初面對鏡頭,他很緊張,也找不到任何感覺。後在導演的啟發下,他才漸入佳境。但他對這次體驗並不滿意,認為自己的表演,並未將偉人的特點給展現出來。這之後,他開始對偉人各個時期的照片資料進行觀察和分析,對於史料也仔細研究,更是用心地模擬偉人的書法,從中去感受和體會偉人的內心。

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在這樣日復一日的悉心研究中,他對毛主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再出現在鏡頭前時,就更顯得得心應手。

《大決戰》給了古月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演技的機會。這時的他,已經接連在《四渡赤水》、《彭大將軍》、《開國大典》等電影中扮演過各個時期的毛澤東,積累了大量經驗,演技日臻成熟。但為了演繹好三大戰役時期的毛澤東,他還是查閱了大量資料,並虛心地向每一位曾在主席身邊工作過的人員進行討教。最終我們在銀幕上,看到了一個充滿豪邁氣度的軍事戰略家。 古月將這一時期毛澤東的非凡膽略和遠見卓識,都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之後,他又在《毛澤東的故事》、《重慶談判》、《大轉折:鏖戰魯西南》、《大進軍:解放大西北》、《大進軍:南線大追殲》、《大進軍——席捲大西南》、《大進軍:大戰寧滬杭》、《走出西柏坡》等電影中成功塑造了毛澤東的形象。

然而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的演藝事業處於巔峰狀態的時候,他突然於2005年7月2日因突發心肌梗塞搶救無效而去世,享年68歲。在這之前,他剛剛在陳國星執導的《風起雲涌》中,出演了毛澤東的形象。這是他最後一次出現在電影中。

古月這一生,沒有演過其他角色。我想也正因此,他專心致志地只做一件事情,所以才使得他所塑造的毛澤東是那樣真實生動、呼之欲出。後來,有許多明星都扮演過偉人,但說實話,與古月比起,還是有差距的。

二、蘇林飾演周恩來

蘇林不是最像周總理的特型演員。

《大決戰》劇組當初想找王鐵成來扮演周恩來,但王鐵成的年齡相對來說偏大了一些,而且當時他正在拍攝電影《周恩來》抽不開身,所以才將演員人選,換成了蘇林。

其實蘇林首次扮演周總理的形象,時間上也挺早的。那是1979年,他在電影《北斗》中塑造了周恩來的形象。然後他又在《四渡赤水》、《百色起義》、《巍巍昆侖》等電影中飾演了不同時期的周恩來。

在《大決戰》中,他的表演沉著、內斂,較好地展示了總理的性格,獲得認可。

這之後,他又在《七七事變》、《彝海結盟》、《毛澤東與斯諾》等影視劇中扮演了周恩來的形象,並逐步形成了的自然、含蓄、 情感 真摯的表演風格。

然而同樣令人驚訝的是,就在古月去世沒多久,蘇林也在2005年12月1日因突然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去世了,和古月一樣,他去世時,也才68歲。

三、劉懷正飾演朱德

劉懷正是來自貴州話劇團的演員。我第一次看他出演朱德總司令是在1980年,他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大渡河》中出演了朱老總。然而他在舞台上塑造朱老總的時間更早,是在1978年,他在話劇《南昌起義》中成功扮演了朱德的形象,引起電影導演們的注意,從此成為了銀幕上塑造朱老總形象的首席特型演員。

劉懷正在外形上,與朱老總非常像。而且他在貴州話劇團的舞台上積累了豐富的表演經驗,所以他所塑造的朱老總,是那麼富有層次又顯得真實可信。尤其是在《大決戰》中,我們看到了他爐火純青的表演,以及他所展現的朱老總的智慧和信念,令人難忘。

然而同樣令人心痛的是,劉懷正在熒幕上塑造朱老總的時間並不長,只有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分別在《四渡赤水》、《朱德與史沫特萊》、《巍巍昆侖》、《彭大將軍》、《開國大典》、《大進軍-席捲大西南》、《周恩來》、《遵義會議》等影視劇中出演朱德。1997年,他因意外遭遇車禍而不幸去世,享年65歲。

四、郭法曾飾演劉少奇

郭法曾是第一代在銀幕上扮演劉少奇的特型演員。他是科班出身。1967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然後不久被分配到廣西話劇團。他首次上銀幕,是在《特高課在行動》中,他扮演了一位打入敵人內部的地下黨員。然後又參演了《神女峰的迷霧》、《春蘭秋菊》等電影。

他第一次扮演劉少奇是在《古城情恨》這部電視劇中,時間是1987年。郭法曾的形象和氣質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緊接著他接到了眾多攝制組的邀約,又分別在《巍巍昆侖》、《開國大典》等電影中出演劉少奇。為了塑造好這個人物,郭法曾下了很多功夫。他不滿足於外表的模仿,而是努力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擺脫了臉譜化的模式。

在《大決戰》中,其他特型演員都說方言,而他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給我的印象很深。

出演完《大決戰》之後,郭法曾又在《周恩來》、《重慶談判》、《大戰寧滬杭》、《少奇專列》等眾多電影中塑造了劉少奇的形象。如今這位老藝術家76歲,仍然關心著中國影視業的發展。他的妻子名叫何玲,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80年代曾主演《十天》、《春蘭秋菊》等電影。

五、路希飾演任弼時

路希是來自天津人藝的國家一級演員。1945年就成為了黨的地下工作者。天津解放後成為天津人藝的一員,1988年離休。觀眾們對他的了解,更多還是來自銀幕上,他在《開國大典》、《巍巍昆侖》、《大決戰》、《重慶談判》等電影中塑造了任弼時的形象。而在戲外,他也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2007年,被國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藝術家」的稱號。

路希演戲一直演到70多歲。他一生的追求是, 讓老百姓看得高興,讓觀眾看著過癮。 他無論演話劇還是電影,都做到了這一點。2012年2月21日,路希因病去世,享年82歲。

六、宗利群飾演彭德懷

我覺得宗利群在外形上,也很占優勢——他與年輕時候的彭大將軍長得很像。而他也正是憑借這個優勢,而獲得了《大決戰》導演組的青睞。

話說1990年,八一廠拍攝《大決戰》之時,其他特型演員都已到位,唯獨彭德懷的扮演者卻遲遲沒有找到。當時,其實已經有兩位演員在銀幕上塑造過彭大將軍,他們分別是丁笑宜和雷飛。劇組有人提議在他們兩人中選一個。但總導演李俊不同意。因為他想找一個在外形上更像彭總而且還得具有軍人氣質和將帥風度的演員。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宗利群進入到了李俊導演的視線。而且宗利群在鏡頭前自然流暢的表現,也令大家喜出望外。沒想到這個宗利群長得這么像彭總,又這么會演戲。

在《大決戰》中,宗利群演繹出了彭大將軍有勇有謀,智勇雙全的膽識和氣魄,得到了觀眾的一致贊嘆。隨後,他又在《大轉折》、《太行山上》、《國家命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東方》、《毛澤東》等眾多影視劇中出演了彭德懷的形象,令人難忘。

如今,宗利群71歲,仍然活躍在影視鏡頭前。最新的作品,是在《中國爺爺》、《永不換防》中出演角色。

七、傅學誠飾演劉伯承

我覺得傅學誠是《大決戰》中演得最好的演員之一。他來自空政話劇團。和劉懷正一樣,第一次成為特型演員,是在電影《大渡河》中,他出演了劉伯承一角,很受肯定。緊接著他便一發不可收拾,又接連在《四渡赤水》、《巍巍昆侖》、《開國大典》、《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等影視劇中出演了運籌帷幄的劉伯承的形象。

傅學誠通過認真閱讀劉帥的軍事著作,通過了解劉帥的人生經歷,從而對劉帥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他認為劉帥是個熟讀兵書的人,而且又曾在蘇聯學習過軍事,他胸懷全局,心中有百萬雄兵,他的身上,有一種儒雅的氣質。我想,正因為傅學誠對角色有了深刻的理解,所以所塑造的劉伯承是那麼栩栩如生。

傅學誠今年85歲,眉宇間展露著一種謙和和睿智。

八、盧奇飾演鄧小平

盧奇在第一代特型演員中,算是比較年輕的了。

1988年,他因在《百色起義》中成功塑造了鄧小平的形象,而獲得了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一炮而紅。從此,他也開啟了自己的特型演員之路。《開國大典》、《大決戰》、《周恩來》等眾多影片都找上門來。一時之間,他成為了在銀幕上扮演偉人鄧小平的不二人選。

我覺得盧奇的成功,一是因為他在外形上接近偉人,二是他在表演上也著重把握人物的精氣神,努力將角色的經歷、思想、氣度等全都表現出來。在電影《大決戰》中,盧奇抓住了人物的內在氣質,塑造出來的人物鮮活生動。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專業演員,盧奇後期還成為了塑造孫中山的特型演員,而且表演同樣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如今他67歲,正是一個特型演員最好的年華。最近,在高希希執導的電視劇版《大決戰》中,他仍然扮演鄧小平一角。令人倍感親切。

九、劉錫田飾演陳毅

劉錫田也是一位好演員啊。他所塑造的陳毅元帥真可謂是神形兼備。

他是來自中國鐵路文工團的國家一級演員,因在《梅嶺星火》、《風雨下鍾山》、《黃橋決戰》、《巍巍昆侖》、《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電影中出演陳毅的形象,而獲得「陳一號」的稱號。

他的表演朴實自然、真實含蓄,將陳老總能文能武、幽默睿智、坦盪豪邁等特點演繹得活靈活現。但令人痛惜的是,劉錫田也於2003年11月7日就去世了,和古月和蘇林一樣,去世的時候,也是65歲。

十、謝偉才飾演粟裕

後來,謝偉才在接受采訪時說,他這一生,與粟裕大將是有緣分的。與《大決戰》這部電影,也是有緣分的。

1948年11月,震驚中外的淮海戰役打響了。我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將國民黨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在四散的逃兵,有一個叫謝德貴的少校軍官,因為倉惶逃命,而不小心將自己的大兒子給弄丟了。

這個被丟下的孩子,就是謝偉才。那年他才7歲,被解放軍叔叔給救了下來。而指揮這場戰爭的常勝將軍,正是粟裕。

1949年5月6日,8歲的謝偉才加入到了解放軍隊伍的文工團,成了一名文藝戰士。後來在演出京劇《秦香蓮》時,他終於見到了粟裕大將,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而令他怎麼也沒想到的是,他這一生,竟然還會因為扮演粟裕而出名,而且,還會因為出演了《大決戰》,而尋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各位說奇也不奇?

謝偉才被選中在《大決戰》中出演粟裕,也是因為長得比較「像」。當然他最後的成功,與他的表演是分不開的。《大決戰》上映後,大家都覺得他演出了粟裕大將的風采。他因此成名,並成為銀幕上扮演粟裕的專業戶。

而《大決戰》上映之後,在上海有一個叫謝偉興的水文站技術員注意到在字幕表上,扮演粟裕的演員,名叫謝偉才,他心想,他會不會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哥哥呢?因為他的哥哥,也叫謝偉才。結果一打聽,果然是。當謝偉才終於見到幾個弟弟妹妹時,不禁老淚縱橫。而這樣的團聚,最應該感謝的,還是《大決戰》劇組,以及粟裕大將啊。

謝偉才後來又在《大轉折》、《大進軍》、《新四軍》等影視劇中扮演粟裕的形象。2020年5月28日,他因病去世,享年79歲。

十一、馬紹信飾演林彪

看過《大決戰》之後,大家都覺得,林彪這個人物形象,給人的印象太深了。

馬紹信的演技,也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

我覺得其中也有兩大原因。一個是馬紹信在外形和氣質上,與人物有太多接近的地方。他本是黑龍江雞西市話劇團的演員,來到《大決戰》劇組最初試鏡的角色是陳佈雷。然而當他站到鏡頭前之後,導演和許多工作人員都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氣:呀,實在太像了。

是的,他長得實在太像林彪了——瘦削的臉頰,有些陰郁的神色,陰沉而銳利的目光等,令導演當下拍板,由他扮演林彪。

結果,馬紹信的銀幕首秀,令所有觀眾感到驚艷。

我覺得另一個,就是馬紹信抓住了林彪的神韻,在鏡頭里,他所扮演的林彪,不苟言笑,更多的時候臉色陰沉,所有的動作遲緩卻篤定。馬紹信將林彪指揮作戰時的威嚴,和日常生活中孤僻的性格都體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了他對角色的細致刻畫。

此後,馬紹信又在八一廠拍攝的電影《大進軍》和電視劇《喋血四平》中出演過林彪。2002年,他又在電視劇《林海雪原》中出演了座山雕,令我們印象深刻。算起來,他現在也有70多歲了。但因為媒體對他的宣傳有限,所以我們對他的近況了解不多。

十二、趙恆多飾演蔣介石

在《大決戰》開拍的時候,蔣介石的扮演者,大家都看好的是孫飛虎。當時孫飛虎因為在《西安事變》中的精彩表演,而成為了扮演蔣介石的不二人選。但是意見匯總到導演組那裡,導演組認為,《大決戰》中的蔣介石,不能像過去很多影視劇中那麼簡單的臉譜化,而應該是一個立體豐富的,經得起推敲的銀幕形象。所以斟酌再三,他們選定了曾在《血戰台兒庄》中出演過蔣介石的趙恆多。

⑷ 《大決戰之遼沈戰役》蔣介石扮演者是誰

扮演者是趙恆多。

趙恆多(1930—2001),男,1930年10月生於河南確山,中國電影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1949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生從事部隊文藝工作。歷任文工團員、總政治部話劇團演員。

資料:

1994年,趙恆多離休了。離休並沒有給他帶來清閑的生活,他依舊十分忙碌。他常常接到各種邀請演出的來信,時而廣州,時而上海,時而杭州往來奔波。老年的到來,並沒有使趙恆多對藝術追求停頓,相反,卻更使他的表演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無論是對生活的體驗,還是藝術的修養,他都在邁向一個更高的境界。有的演員成名較早,有的藝術家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藝日臻成熟,趙恆多屬於後一種,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器晚成」。

⑸ 有大神有1991年上映的古月/蘇林/趙恆多主演的中國戰爭片《大決戰之遼沈戰役》高清免費的網盤鏈接嗎

《大決戰之遼沈戰役》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 pggj

《大決戰之遼沈戰役》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李俊、楊光遠等聯合執導,古月、趙恆多、蘇林、劉懷正、馬紹信、魯繼先、張衛國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解放戰爭時期,以毛澤東主席為首的統帥部領導、林彪指揮的解放軍為打敗以蔣介石為首統帥的國民黨軍隊而進行遼沈戰役,攻克錦州,全殲廖耀湘兵團,最後攻克沈陽,解放了全東北的故事。

⑹ 遼沈戰役演員表

電影《大決戰之遼沈戰役》的演員有古月、馬紹信、趙恆多等。

1、古月

擁有高超的指揮藝術和審時度勢的戰略眼光,善於集中集體智慧提出指示。

《大決戰之遼沈戰役》簡介

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李俊、楊光遠等聯合執導,古月、趙恆多、蘇林、劉懷正、馬紹信、魯繼先、張衛國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在中國上映。1989年5月,該片導演楊光遠寫出劇本的第一稿後,三次去東北實地考察、選景,訪問了遼沈戰役的倖存者七十餘人,查看了大量歷史資料,僅采訪、座談的錄音磁帶就有上百盤。

該片講述解放戰爭時期,攻克錦州,全殲廖耀湘兵團,最後攻克沈陽,解放了全東北的故事。1948年9月12日,遼沈戰役打響了,10月14日,東野主力向錦州發起總攻,31個小時便克錦州。接著,長春宣告解放。未幾,沈陽、營口亦相繼解放。

⑺ 電影《大渡河》演員表都有誰

電影《大渡河》的主要人物有:劉伯承(傅學誠飾),毛澤東(韓適飾),朱德(劉懷正飾),周恩來(趙申秋飾),蔣介石(趙恆多飾),趙劍峰(陳寶國飾),沈曉瑩(趙娜飾)。

長征途中,紅軍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危情下,來到金沙江與大渡河之間的群山之中。此時,蔣介石已布重兵數萬,和紅軍拉開決戰架式,妄圖讓毛澤東做當年的石達開。

敵情重重,風聲鶴唳,毛澤東(韓適飾)、周恩來(趙申秋飾)、朱德(劉懷正飾)、劉伯承(傅學誠飾)等紅軍高級將領臨危不懼,緊急布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作戰方案。

十七勇士搶渡大渡河,另一路飛奪瀘定橋。蔣介石隨既調整方案,妄圖分割圍殲渡河紅軍,毛澤東將計就計,分兵幾路迷惑敵人,當蔣明白過來,臨陣換將,令川軍何湘輝(李寧飾)部回援瀘定時,瀘定橋頭已被紅軍佔領並控制,當蔣來電詢問守橋情況時,一切已晚矣。

基本信息

這是一部愛國主義影片,電影講述了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隊伍來到金沙江到大渡河之間的天險縱橫的重疊山川中。

數十萬國民黨中央軍和軍閥武裝圍追、堵截,蔣介石的座機也飛臨川軍首腦駐地,兩種決定中國命運的力量對峙著。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樹堡、暗渡安順場的戰斗。

⑻ 趙恆多的介紹

趙恆多,1930年10月生,河南確山人,中國電影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1949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生從事部隊文藝工作。歷任文工團員、總政治部話劇團演員。1978年在影片《大渡河》中首次飾演蔣介石。1979年起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專飾蔣介石。他因在《血戰台兒庄》和《大決戰》中出色的表現,獲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的學會獎,後者獲八一廠小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2001年,趙恆多因癌症病逝於北京。

閱讀全文

與關於趙恆多演員演哪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電影大全真愛在我心 瀏覽:593
天使愛美麗電影簡介英文 瀏覽:299
怒火風暴電影完整版 瀏覽:589
東北的搞笑犯罪電影大全 瀏覽:650
大電影動畫片大全免費汪汪隊 瀏覽:453
貓和老鼠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733
盜墓電影大全2019龍墓 瀏覽:262
十部英文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662
泰國電影恐怖的降頭術 瀏覽:53
如何訂私人電影院 瀏覽:569
懸疑電影中文版推薦 瀏覽:985
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535
冰川時代3電影粵語 瀏覽:890
催淚老電影音樂 瀏覽:296
刺馬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6
狼溪第四集免費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382
周星馳考驗大傻智商是什麼電影 瀏覽:247
法國電影亡命天涯路電影下載 瀏覽:616
東平有電影院嗎 瀏覽:650
申軍誼演過愛情電影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