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汪小菲力挺滕華濤,滕華濤都導演過哪些影視劇
關於滕華濤導演的電影最熟悉的就是《失戀三十三天》了,當然,除此之外還是有很多優秀的作品的,比如說《等風來》,《愛情宅急便》等等。所以這一次《上海堡壘》票房這么低還是挺令人意外的。
上映4天票房成功突破億元大關,首周票房更是達到1.89億,奪得當周票房冠軍。總票房為3.5億元人民幣,成為了年度票房市場的最大「黑馬」,也是2011年中小成本最賣座的國產電影。
所以可見滕華濤導演的電影還是很好看的,而且他導演的影視作品風格不拘泥於形式,風格多樣,善於捕捉內心世界細膩動人的事物
㈡ 《心居》與《蝸居》都是滕華濤導演的作品,他拍的影視劇有哪些特徵
他拍攝的作品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
滕華濤是一位極其優秀的導演,他的作品來源於生活,更高於生活。《心居》與《蝸居》都是滕華濤導演的作品,他所執導的作品具有極為明顯的特徵。
一、極具現實主義風格。
作為導演,他能夠細致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而且善於總結社會的變遷以及民眾的變化。其作品植根於上海市井生活,突出的是家庭矛盾,描寫的是平凡卻又充滿焦慮的現實生活,這是寫實的手法,也是其獨有的風格。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
㈢ 如何評價導演滕華濤
滕華濤,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中國導演、編劇、製片人,中國第六代導演之一。2009年執導的都市生活情感劇《蝸居》引發了大眾的關注 。6月12日憑借執導的電視劇《王貴與安娜》獲得第15屆上海電視節最佳導演獎 。2011年9月自編自導的家庭情感劇《瞧這一家子》在河北衛視上星首播。同年導演的治癒系電影《失戀33天》獲得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優秀故事片 。滕華濤的影視作品風格不拘泥於形式,風格多樣,善於捕捉內心世界細膩動人的事物 。滕華濤以電視導演身份進入影視圈,從膾炙人口,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和熱議的電視劇《《雙面膠》、《蝸居》到治癒系」電影《失戀33天》,滕華濤在電視劇和電影領域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
㈣ 滕華濤導演的作品
王貴與安娜 裸婚時代 雙面膠貌似也是
㈤ 滕華濤+海清,《蝸居》12年後,《心居》能再成收視王炸嗎
2009年7月27日,電視劇《蝸居》低調登陸上海電視台,在幾乎零宣傳的情況下,僅四天就破了收視紀錄。正是這部滕華濤導演、海清主演的劇集,將房子,這個耗盡無數國人的心力和物力的產物,光明正大地擺到了檯面上。
就本劇來說,故事到最後打動觀眾的也不是房子,而是房子里人物的命運,我們想看她們如何逆襲,又如何走過這一生,就好像反觀我們自己的生活。
正如台詞說的,「什麼樣的房子,代表你是什麼樣的人。」房子是都市女性最恐懼的焦慮,也是最溫暖的嚮往。但說到底,心居,重點不在人之所居,而在心之所處。
㈥ 滕華濤精彩語錄
1、你若等待,清風自來。等待可能是一陣風,等待的有可能是一個機會,等待的有可能是一個人,但你終歸你得等,你不等,那個風是不會來的。
2、人越功利,越焦慮。
3、相比較故事,我更看重人性,因為故事是可以編的,中國的編劇最常編的就是故事,最少寫的就是人。
4、社會處在一個相當焦慮的狀態,大家都著急往前沖,但是到底要什麼,誰也說不清楚。
5、10年試錯,看似無用的事兒,成就今天的我。
6、別老讓我當黑馬,挺累的,我也該當回白馬了。
7、若干年後,我希望我的所有作品加起來像一套社會學網路全書,如果有人想做研究,它們能成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8、演員這個職業很特殊,成為明星後,就沒有那麼大動力去磕劇本,說戲了,每天都特別忙。所以,我還真不太願意用明星,我更喜歡用上升期的演員。
9、未來你終歸有一天回過頭來去看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說,我沒有那個時間段的一些焦慮和我到處做一些亂七八糟,看似沒有頭腦的一些事情的話,我到不了今天現在在做的這件事情。
11、去找一個我喜歡的故事,那麼演員呢,其實是不是明星無所謂,但是他一定要合適我的這個劇本裡面的人物,我相信有了這亮點,還是有可能成功的。
12、電影自發明以來,就是讓很多人在一個黑房間里一起哭一起笑,給人以情感的渲泄。所以,電影並不是為了武俠片,特效片發明的。
13、我認為佔80%的是,得有一個好電影,它什麼都是好的,這才能接著談宣傳那20%。不可能電影不好看,光靠宣傳把票房搞上去了。
14、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存在的價值,我只是站在旁觀與中立的角度,盡量去記錄這些人的生活狀態,不去分析好與壞、對與錯。
15、電視劇讓我覺得,我該做已經都做完了,我還在這占著這個地方呆著,有點騙吃騙喝的嫌疑。
滕華濤是一位出色的導演,出色的作品有《裸婚時代》《失戀33天》《蝸居》《心中有鬼》。在10月19日《開講啦》第65期節目里,滕華濤等上了演講台為我們開講,主題是:停下來,做點無用事。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開講啦滕華濤經典語錄:
1、你若等待,清風自來。等待可能是一陣風,等待的有可能是一個機會,等待的有可能是一個人,但你終歸你得等,你不等,那個風是不會來的。
2、我覺得這過程當中的事,你跳不出去這個過程,這也是必經的一條道路,應該享受一點這樣的一個過程吧,因為這個,未來你終歸有一天回過頭來去看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說,我沒有那個時間段的一些焦慮和我到處做一些亂七八糟,看似沒有頭腦的一些事情的話,我到不了今天現在在做的這件事情。(坦然面對焦慮,堅信「無用」終有用)
3、我從《雙面膠》這個小說裡面,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婆媳打架,一個婆媳斗爭的這么一個小說。我看到的是一個,它在寫2000年左右的,一個中國都市的一個變化,這個變化包括了兩代人之間不同觀念的一些沖突,包括了南北文化的一些差異,也包括了一些年輕人該怎麼生活的一個想法。
4、我必須得做同樣的事比別人做的更好。
5、10年試錯,看似無用的事兒,成就今天的我。
6、《裸婚時代》是獻給你們這些80後的一個成長的故事。
7、美車沒房沒鑽戒沒存款,但是他有一顆愛你的心。
8、可能那些東西看似對你現在在找工作,沒有任何幫助,可能對你交下一個ppT也沒有任何的用處,但是你如果真心喜歡的話,你的興趣所在的話,它終歸有一天,這些是會對你有用的。(那些「無用」的事兒,看似無用,實為大用)
9、我當時就跟他們說,我說別的可能條件,我都可以談,但是我希望,這次用我認為合適的演員。
10、父親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11、停下來,做點無用的事。
12、越功利,越焦慮。
13、去找一個我喜歡的故事,那麼演員呢,其實是不是明星無所謂,但是他一定要合適我的這個劇本裡面的人物,那我相信有了這亮點,還是有可能成功的。
14、我希望大家,能夠在這樣快速發展的社會當中,能夠有空停下來,能有空停下來做點閑事,讀讀書,聽聽音樂,參加點其他有趣的一些活動吧!(忙碌中,別忘了停下來看風景)
15、畢業10年,拍了一些「無用」的作品。
滕華濤,中國導演、編劇、製片人,中國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其影視作品風格不拘泥於形式,風格多樣,善於捕捉內心世界細膩動人的事物。曾導演過《新言情時代》、《找不著北》、《非你不可》、《危情24小時》、《雙面膠》、《王貴與安娜》等多部膾炙人口的優秀影視作品。2009年其執導的電視劇《蝸居》在全國熱播,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和熱議。20xx年執導的《裸婚時代》和《失戀33天》成為年度最熱門的電視劇和電影之一。
滕華濤經典語錄: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存在的價值,我只是站在旁觀與中立的角度,盡量去記錄這些人的生活狀態,不去分析好與壞、對與錯。
相比較故事,我更看重人性,因為故事是可以編的,中國的編劇最常編的就是故事,最少寫的就是人。
若干年後,我希望我的所有作品加起來像一套社會學網路全書,如果有人想做研究,它們能成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現在的一些電影導演拍了這么多年,還是在用差故事加大牌演員的套路將觀眾騙進電影院。我想,可以用我的好故事加合適的演員的模式進行嘗試。雖然電影的風險更大,但去爬這座山,可能更好玩一些。
社會處在一個相當焦慮的狀態,大家都著急往前沖,但是到底要什麼,誰也說不清楚。
演員這個職業很特殊,成為明星後,就沒有那麼大動力去磕劇本,說戲了,每天都特別忙。所以,我還真不太願意用明星,我更喜歡用上升期的演員。
電影自發明以來,就是讓很多人在一個黑房間里一起哭一起笑,給人以情感的渲泄。所以,電影並不是為了武俠片,特效片發明的。
我認為佔80%的是,得有一個好電影,它什麼都是好的,這才能接著談宣傳那20%。不可能電影不好看,光靠宣傳把票房搞上去了。
別老讓我當黑馬,挺累的,我也該當回白馬了。
人越功利,越焦慮。
去找一個我喜歡的故事,那麼演員呢,其實是不是明星無所謂,但是他一定要合適我的這個劇本裡面的人物,我相信有了這亮點,還是有可能成功的。
10年試錯,看似無用的事兒,成就今天的我。
未來你終歸有一天回過頭來去看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說,我沒有那個時間段的一些焦慮和我到處做一些亂七八糟,看似沒有頭腦的一些事情的話,我到不了今天現在在做的這件事情。
你若等待,清風自來。等待可能是一陣風,等待的有可能是一個機會,等待的有可能是一個人,但你終歸你得等,你不等,那個風是不會來的。
電視劇讓我覺得,我該做已經都做完了,我還在這占著這個地方呆著,有點騙吃騙喝的嫌疑。
扁婆娘背扁背斗找扁豆
扁婆娘背的扁背斗,
扁坡上找扁豆,
會拔拔上多半扁背斗扁豆子,
不會拔拔上少半扁背斗扁豆子。
扁扁娃娃在扁扁窪里背扁扁豆子
扁扁娃娃在扁扁窪里背扁扁豆子,
會背的背著一扁扁背篼扁豆子,
不會背的背半扁扁背篼扁豆子。
扁娃娃背個扁背斗
扁娃娃背個扁背斗,
扁豆地里拔扁豆。
扁扁豆拔滿扁背斗,
扁背斗裝滿扁扁豆。
長尺
一把長尺子,一把短尺子。
長尺子一米十四,
短尺子四米一十。
四米一十的短尺子比一米十四的長尺子長,
一米十四的長尺比四米一十的短尺子短。
長竹
長竹長,我也長
長竹長,我也長,
長竹比我還要長,
長竹長,我也長,
我和長竹一起長。
我想長得比長竹長,
我望著長竹長聲長氣哭一場。
蒼鷺常落長渚唱
長清黃,長渚蒼,
蒼鷺常落長渚唱。
蒼鷺常唱長渚蒼,
蒼鷺常唱長渚黃。
冬吃蘿卜夏吃瓜
冬吃蘿卜夏吃瓜,
二八月里吃螞蝦。
良良吃米花
良良吃米花,
米花脆又香,
分給楊小洋,
小洋謝良良。
濤濤吃桃
姥姥買了一包桃,
濤濤笑著伸手掏。
姥姥說,濤濤、濤濤好濤濤,
桃上有毛別掏桃,
刷掉毛,洗凈桃,
再讓濤濤來吃桃。
㈦ 腳踏劉孜高圓圓兩條船,結果雞飛蛋打,多情導演滕華濤如今怎樣了
隨著金掃帚獎名單的出爐,影片《上海堡壘》的導演火了。
而他的這次火,卻不同往常,是以自己都不喜歡的形式火起來的。
在這次的獲獎名單中,滕華濤獲得了最令人失望導演獎。
這部由鹿晗、舒淇、石凉等人主演的科幻主題電影,真的是有點爛透了。
為此,電影上映後因為口碑非常差,滕華濤還在微博中公開道歉。
對於《上海堡壘》這部影片,老白感覺真的不是滕華濤的真正水平。
看看2009年,讓他走紅的那部《蝸居》,兩者壓根不在一條水準線上。
當年《蝸居》這部電視劇,不但將主演張嘉譯、文章、李念紅帶火。
還讓第六代導演,一直平平無奇的滕華濤,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
當時那部劇,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題材、選角都非常成功。
靠此,滕華濤一舉成為炙手可熱的新晉導演。
之後更是佳作連連,《王貴與安娜》、《裸婚時代》、《失戀33天》、《等風來》都讓他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滕華濤靠著不拘泥於形式,風格多樣,能夠捕捉人物內心的優勢,火得一塌糊塗。
走紅後,滕華濤的感情生活,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之一。
成名後愛好「沾花惹草」的他,多次被推到浪口風尖上。
今天老白就帶大家扒一扒,關於多情導演滕華濤的故事。
——老白說
滕華濤,別名滕華弢,1972年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文藝之家。
滕華濤的父親,是名聲顯赫的第四代導演滕文驥,在導演的行業中也頗有建樹。
由於父親從事於 娛樂 圈,所以也期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後能夠前往 娛樂 圈發展。
於是滕華濤在出生後,童年生活就被父親強行安排。
從小對鋼琴並不感興趣的滕華濤,被父親摁著學了很多年的鋼琴。
除了學鋼琴,父親還逼著他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
在他的童年裡,根本沒有其他孩子們擁有的玩具,即使他想買個便宜的玩具,父親也不會給他買。
反而如果滕華濤想要買書,不管價格多貴,父親滕文驥連眼都不眨一下就買給他。
這樣的生活,雖說為他打下了良好的藝術基礎,但一開始讓滕華濤非常排斥學習。
不過相信滕華濤成名之後,他會感謝父親當年所有的安排。
因為父親滕文驥的從小對他的教育和指點,滕文濤才能夠在長大後,在做導演的同時,還成為了一位優秀的編劇。
從小就品學兼優的滕文濤,在1995年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
在這里,滕華濤開始了自己的導演和編輯的道路。
來到北京電影學院後,滕文濤認識了天才女演員劉孜。
1977年出生在貴州遵義市的劉孜,是一個天才演員,從小開始學習舞蹈的她,12歲就獨自前往北京舞蹈學院上學。
在只有16歲的時候,劉孜就成功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成為93級北電表演系學生的她,和徐靜蕾、侯俊傑、劉琳等人成為了同班同學。
在大學里,滕華濤和劉孜相識,劉孜的單純深深地吸引著滕華濤,而滕華濤的才華則同樣吸引著劉孜。
就這樣,相互欣賞的兩人成為了校內極受關注的情侶。
兩人在畢業之後,攜手進軍演藝圈,一個做上了導演,一個做上了演員。
起初,兩人的配合非常默契,還經常在一起憧憬美好的未來。
1997年,滕華濤執導電視劇《危情時刻》,這是幫助滕華濤打開了新導演之路的一部敘事手法新穎的電視劇。
在劇中,滕華濤還為女友劉孜專門打造了一個角色——沈南。
這部劇不但成就了出入演藝圈的滕華濤,還讓女友劉孜開始走進了大眾的視線。
兩人就這樣默契的在演藝圈發展著,可是對 社會 上的「誘惑」還一概不知的兩人,最後也沒能走到一起。
1998年,滕華濤執導了電視劇《找不著北》,電視劇的主演陣容非常強大,分別有何冰、王志文、王琳、丁霄漢、林鵬、高圓圓、傅彪。
電視劇在獲得成功的同時,滕華濤認識了「國民女神」高圓圓。
出道於1996年的高圓圓,靠著清純甜美的氣質,在 娛樂 圈中非常受導演們的喜歡。
她是一個沒有上過專業院校,卻有很高表演天賦的女演員。
在演藝圈發展了幾年,就有了一定的名氣,當年高圓圓的顏值,在 娛樂 圈可以說是頂級的存在。
在拍攝電視劇《找不著北》的時候,劇組里傳出了滕華濤和高圓圓的緋聞。
不少人說,滕華濤被高圓圓的顏值所迷惑後,才會不惜一切力捧高圓圓的。
令人氣憤的是,滕華濤喜歡上了高圓圓之後,劉孜一直被蒙在鼓裡。
有很長一段時間,劉孜都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戴上了帽子。
就這樣,滕華濤腳踏兩只船,一直「游」了一年多的時間。
滕華濤和高圓圓親密了一年後,劉孜才在朋友那裡,得知了滕華濤喜歡上了別的女人。
得知事情真相後,劉孜帶著一肚子的憤怒,選擇了與滕華濤分手。
就這樣,劉孜和滕華濤分道揚鑣,陪伴了滕華濤三年多後,劉孜被滕華濤拋棄。
劉孜和滕華濤拋棄後,滕華濤和高圓圓的戀情並沒有馬上公開。
雖然沒有公開戀情,但恢復單身後的滕華濤,開始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高圓圓身上。
不但幫助高圓圓擴展人脈,還多次為此打造角色,那段時間滕華濤在高圓圓身上花費了很多精力。
可在2000年,高圓圓去一個朋友的錄音室玩,在這里她碰到了張亞東。
1969年出生於山西大同的張亞東,靠著自學一步步成為了知名的音樂製作人。
當時張亞東在高圓圓所去的錄音室錄歌,兩人相見後便一見鍾情,並留下了聯系方式。
之後兩人的聯系非常頻繁,一來二往的就成為了男女朋友,當時高圓圓還沒有和滕華濤撇清關系。
在和高圓圓在一起的時候,張亞東也已經有了女朋友,就是竇唯的妹妹竇穎。
起初,張亞東北漂玩音樂,進入搖滾圈後認識了竇唯、竇穎和王菲。
之後四人成為了關系很好的朋友,竇唯和王菲在一起後,天天卿卿我我的。
看得心頭熱乎的張亞東,將竇唯的妹妹竇穎追到了手,並成為了男女朋友。
而遇到了高圓圓之後,張亞東沒有與竇穎分手,便直接與高圓圓選擇在一起了。
之後竇穎聽到了傳聞,馬上就與張亞東分手,成全了張亞東和高圓圓。
而一門心思撲在高圓圓身上的滕華濤,最後也撲了個空。
高圓圓和張亞東成功在一起之後,滕華濤被拋棄,他又一次恢復了單身。
有一句俗語說得好,「天道有輪回,蒼天饒過誰?」
滕華濤在甩了劉孜之後,結果又被高圓圓甩了,這可能就是報應吧。
滕華濤這個名字,隨著感情生活的泛濫,開始被人們與「花花公子」掛鉤。
之後滕華濤還曾與馬伊琍傳出過緋聞,不過並沒有對外公開兩人關系的內情。
馬伊琍和滕華濤合作過很多部電視劇,而且作為文章的妻子,她還多次為文章在滕華濤那裡求資源。
在馬伊琍的牽線搭橋下,當年的文章在滕華濤的作品裡走紅。
為此,媒體開始用滕華濤和馬伊琍做起了文章,但是兩個當事人都對緋聞進行了否認。
2011年2月,滕華濤的第一任女友劉孜,與醫學家楊泓隱婚後,生下了一個兒子。
離開了滕華濤後,劉孜成為了幸福的媽媽。
反觀滕華濤在高圓圓之後,單身了很多年,雖說和自己作品中的女演員緋聞不斷,但從未公開過戀情。
2012年,滕華濤執導的電視劇《浮沉》首播。
在這一天,滕華濤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就是將於 娛樂 圈之外的女友周圓圓結婚。
當時這一消息令眾人十分吃驚,因為沒有人知道滕華濤的這位女友。
周圓圓是一位從事舞蹈職業的圈外人,據傳,滕華濤和周圓圓宣布結婚之前,已經交往了一段時間。
但是兩人相戀的時候十分低調,就連滕華濤身邊的朋友都不知道周圓圓的存在。
2012年6月30日,滕華濤與周圓圓在北京舉辦婚禮。
婚禮現場不少前來祝賀的好友,紛紛表示這是第一次見到滕華濤的女友。
在眾嘉賓的見證下,滕華濤和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周圓圓一吻定情,正式結為夫妻。
或許在 娛樂 圈中跌爬滾打了這么多年,經歷了與幾位女明星的混亂情史後,滕華濤看透了圈內的凌亂不堪。
選擇一個圈外女人做自己的妻子,可能是最明智的選擇。
畢竟在 娛樂 圈這個魚龍混雜的圈子裡,很少有人是一清二白的。
對於這段婚姻, 娛樂 圈眾星和網友都紛紛為兩位新人送上了祝福。
如今已經48歲的滕華濤,在演藝圈也有了一定的地位。
拋去曾經混亂的情史不說,滕華濤絕對是一個口碑很好的導演。
可是《上海堡壘》的上映,讓他陰溝里翻船,影片受到了眾人的非議。
因為鹿晗在影片中的不敬業行為,有點褻瀆軍人的形象。
所有不好的聲音都指向了鹿晗和滕華濤,滕華濤本人也回應稱「這次在選擇演員上有失誤。」
不知為何,那麼多飾演軍人非常有口碑的男演員,滕華濤偏偏選擇了有些「秀氣」的鹿晗。
試想,如果選擇杜江、楊洋、歐豪等實力男演員,難道他不香嗎?
最後希望已經48歲的滕華濤,能夠如年輕時的風采,多拍出一些好的作品。
老白感覺,或許刻畫小人物內心的題材,更適合滕華濤本人!
今天就到這里了,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是老白,咱們明天見!
㈧ 電視劇《心居》的導演是誰
這部劇的導演是滕華濤,很多的人對這位導演都非常的陌生,但是他導演的很多電影和電視劇都是非常的出名,所以他其實在導演界的名氣還是非常的大,其中有一部電影,我想大家應該都是非常的熟悉,叫做《失戀33天》這部電影還獲得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當時獲得了非常高的票房,很多的人都非常的喜歡看這部電影, 後來的他又根據作家六六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都市生活情感劇《蝸居》,這部電視劇主要講述的是普通人在都市生活中經歷的種種困難和波折,據中所涉及的話題,強烈的引發人們的共鳴,播出之後,在網上的評價都是非常的不錯,看得出這位導演的實力還是非常的強大。
㈨ 滕華濤導演的作品怎麼樣他有哪些作品
最近滕華濤被罵的有點慘。甚至把他以前拍的電影也拿出來證明他不行。他這次被罵是因為導演了《在一起》中的其中一個單元《同行》。網友覺得他導演的不怎麼樣,單元強行煽情,雖然都是真實的事件改編的,但是完整度差,而且演員的說話用語也不夠真實。兩位主演被導的不像是去抗擊疫情而是借著這個機會去談戀愛的。
《上海堡壘》我個人估計應該是沒有人記得劇情是講了什麼的,但是肯定記得主演兩位之間的愛情。而《同行》這個單元,像網友說的,完全沒有必要把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硬湊到一起。讓整個單元變得像是他們倆在談戀愛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