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求英國譯製片電影《海狼》片尾曲曲名,加急!
The Precious Moments
作曲:Richard Addinsell(from "The Warsaw Concerto")
作詞:Leslie Bricusse
演唱:Matt Monro
❷ 有一部很經典的黑白片二戰潛艇戰電影好像叫《海狼》大家有知道的么
重溫經典——《血戰大西洋》
記得在很久以前,偶看過一部影片,是黑白的,叫《血戰大西洋》。是描寫盟軍援蘇商船運輸隊的,美國「自由輪」船隊在往蘇聯運送軍事物資時,遭到德國狼群潛艇圍攻,多數被擊沉,隊形被打散。船隊總指揮下令解散隊形,各船自由行動。其中的一艘自由輪經歷過沿途德國潛艇和飛機的輪番打擊後。勝利抵達蘇聯目的港的故事。 裝載十萬桶汽油的美國自由號不幸被德軍潛艇擊中,船員們互相幫助集體棄船逃生,重建自由號後,為了不讓德軍發現共同運送戰爭物資的其它七十三艘商船,自由號成員全體集中奮戰,引開敵人,擊落敵機, 撞沉敵潛艇,將戰爭物資成功送往蘇聯。
以前也看過專門描寫盟軍運輸隊與德軍狼群之間戰斗的書籍,叫《Black May》(《黑色五月》)。是用一種日記的形式記錄的一次運輸船隊的作戰行動。作者通過記錄護航運輸編隊與德軍潛艇的較量以及沿途發生的驚險刺激的故事來作為該書的賣點。然而通過比較偶發現,兩者還是有些相似的地方,都是以盟軍的護航運輸編隊與德軍的狼群周旋作戰為題材,只是故事發生的地點不同罷了。然而描寫的對象只有兩個,一個是運輸編隊,另一個是德軍的狼群。
看這部影片還是很早的時候,作為黑白影片的《血戰大西洋》本來是引不起偶的興趣的,但是他描寫的題材卻引起了偶的興趣,於是饒有興致的觀看了這部影片。發覺作為一部黑白影片,還是有可看的東西的。
由於拍攝年代久遠,所以影片的質量不是很好,另外由於影片描寫的戰斗故事大多發生在夜晚,加上是黑白電影,所以畫面的質量還不是很令人滿意。稍有軍事知識的人都知道,盟軍援蘇運輸隊的航線要經過德軍控制的挪威瑞典等國家,加上北極航線本身惡劣的氣候環境,所以當時的條件還是十分艱苦的,海里有德軍潛艇的追蹤,天上還有沿岸機場起飛的德軍飛機的攔截,所以作戰環境比大西洋航線惡劣很多。而且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當時在德軍海空軍的封鎖下,戰爭初期到達蘇聯的運輸船寥寥無幾,那些物資也不過是一種道義上的援助和精神的象徵,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影片中的自由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了他的征途。初期運輸編隊遭到沉重的打擊,多數運輸船被擊沉,剩下的也分散突圍,各自尋找航線往港口前進。
與其他影片的題材不同,本片取材於最平凡的一艘運輸船,在戰爭中,即使是幾萬噸的戰列艦也隨時有被擊沉的危險,更何況是基本沒有防禦能力的運輸船。當德軍發起海空聯合攻擊或者夜間偷襲的時候,往往讓大家促不及防,除了和敵人搏鬥以外,還要應付隨時出現的危險情況,記得影片中有這么一個細節,一艘波蘭的運炸葯的船就是在躲避中,差點與另一艘船相撞,而這類的情況還是常常發生的,可見危險是無處不在的。而且一到晚上就必須加倍小心,因為狼群常常趁著黑夜的掩護,尾隨運輸隊發動可怕的攻擊,而且是群起攻之。但是運輸隊的成員們毫不畏懼,奮勇作戰,利用運輸船上的防衛武器,與敵人奮勇搏鬥。在敵機的掃射下監守炮位,擊落許多敵機。面對浮出水面,炮擊運輸船的德軍潛艇,運輸船冒著自己沉沒的危險,奮勇的撞了上去,將一艘德軍潛艇攔腰撞沉。
此類等等的故事不過是整條漫長航線上的眾多潛伏的危機之一,面對兇狠的德軍潛艇,以及隨時可能出現的飛機,船員們不但沒有掉頭逃跑,反而是更加堅定的朝著目的地港口艱難的前進著。一次次的挫敗敵人的進攻,一次次的化解航行過程中的險情。雖然有幾艘運輸船被擊沉了,但是餘下的運輸船依舊義無返顧的前進著,就像一個相敵人陣地沖鋒的戰士一樣,一海里一海里的前進著,直到目的地港口。
其實整部影片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也就是一般的戰爭片,再加上是黑白的,自然關注的人就少,但是偶覺得他的政治意義大於故事的意義。偶已經記不清他是哪國導演拍的了,估計是英美吧。在歷史上這條航線具有很特殊的意義,他聯系了整個東西部的盟軍戰線,歷史上的北極航線條件之艱苦是出了名的。但是作為盟軍陣線里的美英等國,出於道義和義務還是給予了蘇聯很大的援助,才有了本文中發生的故事,作為同盟國的一條重要的航線,他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給處於困境中的蘇聯帶去了大批的裝備和生產裝備的機器,或許戰後的蘇聯人不這么看,但是對於當時戰爭條件下的盟軍陣線而言,該航線的意義絕對是重大的,他為反法西斯,反納粹的正義戰爭提供了有力的保證,那些船員為了反法西斯陣線的勝利,為了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而放棄優越的條件,義無返顧的投入了當時這條公認的死亡航線,從一開始的極高的戰損率就可以看出這條航線的艱苦之處了,而且是在當時強大的德國海空軍的眼皮底下,沖破封鎖,抵達勝利的港口,其精神上的意義遠大於物質上的意義,更重要的是緊密的團結了盟軍陣線,為反法西斯戰勝的最後勝利,付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❸ 求一部有關英軍與德軍海戰的二戰電影
《海狼》
本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的海上運輸船頻頻在印度洋遭到德軍潛艇的偷襲,損失慘重。英國駐印度諜報部門通過無線電監聽發現,在孟買以南400英里的果阿有一座電台。為查明真相,英國諜報部門派出兩名精明、干練的特工路易斯少校(格里高利·派克)和蓋文上尉(羅傑·摩爾)前往葡萄牙在印度的領地果阿調查詳細情況……
❹ 《海狼(1980)》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海狼(1980)》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1fHNWDaDmIbxtujARCXmFg
❺ 英國電影《海狼》下的女出演者是誰
是 Barbara Kellerman
❻ 英國電影海狼上部電影劇情內容,演員
海狼
導演:
安德魯
V.
麥克拉格倫
編劇:
James
Leasor
/
Reginald
Rose
主演:
格里高利·派克
/
羅傑·穆爾
/
戴維·尼文
類型:
動作
/
戰爭
語言:
英語
/
德語
上映日期:
1980-08-06
片長:
120
分鍾
劇情:
二戰期間,英國軍官路易斯龐和葛文瓦特決定,任何任務失敗的人都需三緘其口,他們故意派出酒醉的老人假扮村民,這些老兵真能立大功順利摧毀敵艦嗎?
❼ 羅傑摩爾演的一部電影,他們去炸一艘德國軍艦.時間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電影名字叫什麼
這部電影國內公映的時候叫《海狼》,應該是二戰電影
海狼突擊隊 (1980)
導演: 安德魯 V. 麥克拉格倫 (Andrew V. McLaglen)
編劇: James Leasor / Reginald Rose
主演: 格里高利·派克 / 羅傑·穆爾 / 戴維·尼文
類型: 動作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瑞士 / 英國 / 美國
語言: 英語 / 德語
上映日期: 1980-08-06
片長: 120 分鍾
海狼突擊隊的劇情簡介 · · · · · ·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府密令軍方潛入一中立港口,摧毀德國軍艦。既然是中立港口,英國軍官路易斯龐和葛文瓦特決定,任何任務失敗的人都需三緘其口,他們故意派出酒醉的老人假扮村民,這些老兵真能立大功順利摧毀敵艦嗎?
❽ 海狼突擊隊的劇情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府密令軍方潛入一中立港口,摧毀德國軍艦。既然是中立港口,英國軍官路易斯龐和葛文瓦特決定,任何任務失敗的人都需三緘其口,他們故意派出酒醉的老人假扮村民,這些老兵真能立大功順利摧毀敵艦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法西斯德國的潛艇在印度洋上頻頻襲擊同盟國的運輸船隊而且屢屢得逞,他們的情報為什麼會這么准?這情報又是從哪兒送出來的?根據英軍特工部的偵察判斷,一定有一座秘密電台和一個納粹間諜網在活動,地點就在中立國葡萄牙的領地——果阿。
英軍特工部派路易斯上校和加文少校來到果阿偵察,發現在港口裡停泊著的三隻德國貨船嫌疑最大。他們找到賭場老闆曼紐爾打探消息,其間,一個被稱作「克倫威爾夫人」神秘女人引起了加文的注意。其實,這位克倫威爾夫人正是納粹間諜,為避免走漏風聲,路易斯和加文剛離開賭場,她就下手除掉了曼紐爾。
賭場老闆的死雖然切斷了偵察線索,但卻證明了納粹間諜網的存在。路易斯上校決定再回果阿去,策劃一次綁架行動,抓回一個活口來審問。
根據情報,他們在果阿很快就發現了目標—一個在歐洲船運公司工作的印度職員,並且發現了前來接頭的德國間諜特羅彼特。路易斯和加文當然不會放過這條就要上鉤的大魚,他們設下圈套,綁架了特羅彼特,然而他們沒有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一切全被克倫威爾夫人看在眼裡。
在返回孟買的路上,特羅彼特突然掙脫出來,大聲向警察呼救,搏鬥中,特羅彼特中彈身亡,線索再一次斷了。
接連幾次失手,使得英軍特工部大為不滿,因為在此期間,德國潛艇又擊沉了三艘同盟國的貨船。盡快摧毀這個德國間諜網、確保海上運輸線的安全已是迫在眉睫。路易斯上校急中生智,建議把在印度經商的英國商人組織起來,編成一個突擊隊,混進果阿去炸掉藏有秘密電台的德國貨船。而這些人不是軍人,其行為並不代表政府,也不違反中立法,德國人只能吃啞巴虧。特工部批准了這一計劃,代號為「海狼」。
商人們踴躍報名的場面,大大出乎路易斯和加文的預料。以退休上校格雷斯為首的這幫老頭兒們,都是參加過一次大戰甚至是布爾戰爭的老兵,可為了能重上戰場,每個人都開始突擊鍛煉身體。
為了掩人耳目,「海狼」突擊隊需要偷一艘破船,這正好讓老頭兒們練練身手。一切准備就緒後,「海狼」突擊隊一部份人坐火車、另一部份人則駕著那艘偷來的破船,兵分兩路前往果阿。
在果阿,加文少校買通了當地的葡萄牙官員,讓他在突襲行動的當天晚上舉辦一次狂歡節,邀請各界名流和所有船上的水手通宵飲酒作樂,以便趁亂下手。
不料,加文的活動一直被女間諜克倫威爾夫人監視著,她設下圈套,約加文在自己家見面,加文一動身,她立即搜查了加文的房間。隊員傑克無意中發現了克倫威爾,這個女間諜毫不遲疑地殺死了他。與此同時,應邀赴約的加文也被殺手襲擊,負傷後僥幸逃脫。至此,女間諜克倫威爾夫人原形畢露。
在總督府的舞會上,加文找到了自以為得計的克倫威爾夫人,兩人展開了一場最後的交鋒。
狂歡節上放起了焰火,在夜幕和響聲的掩護下,海狼行動開始了。路易斯上校的目標十分明確,一路直奔船上的通訊室。盡管負隅頑抗的德國人給突擊隊帶來了傷亡,但海狼行動卻在這一群老頭兒的手中大功告成,德國潛艇企圖封鎖印度洋航線的計劃就這樣破產了。
根據歷史事實改變的電影《海狼》,由美國洛里馬影片公司攝制,安德魯·麥克勞倫導演,著名演員格里高利·派克、羅傑·摩爾和大衛·尼文聯合主演。
❾ 羅馬假日1的演員
《羅馬假日》(RomanHoliday)是1953年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浪漫愛情片,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故事。
影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
奧黛麗·赫本飾演PrincessAnn,美妙年華的公主,短暫逃出皇室的藩籬,在街頭喧鬧的陽光下放肆真性情,貪婪地享受作為平民的自由。巧遇了一位美國記者喬伊,上演了一段羅馬假日,在這短短的一天周遊里,兩個人逐漸墜入愛河,快樂的時光過去,兩人還是回到了各自的生活軌跡。他知道雙方的關系是不可能持續的,她有自己的義務,為此她放棄了愛情。
奧黛麗·赫本(Audrey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電影、舞台劇女演員。
1948年,赫本在一部時長僅39分鍾的荷蘭風光紀錄片《荷蘭七課》中出鏡,開始電影生涯。
1953年,她在影片《羅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她因在舞台劇《美人魚》中的表演,獲得托尼獎的最佳女主角。
1961年,她主演了電影《蒂凡尼的早餐》。
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
1989年,息影多年的奧黛麗客串出演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
格里高利·派克飾演JoeBradley,美聯社駐羅馬的記者,工作並不順利,經濟上也困難。但刻板的上司只關心惹眼新聞和報紙銷量。本來遭遇落入民間的公主是他的絕好機會,但他最終沒有跌入追逐名利的怪圈,將之前偷拍的照片巧妙贈予公主留念。在深情的四目對望中,公主輕輕地對喬說了再見。短短24小時的邂逅,成就了一段永恆的愛情。
格利高里·派克(GregoryPeck,1916年4月5日—2003年6月12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美國男演員,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1944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光榮歲月》,從而正式出道。
1945年因主演懸疑片《愛德華大夫》而獲得關注。
1947年憑借愛情片《鹿苑長春》獲得第4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
1952年主演的劇情片《乞力馬扎羅的雪》成為其表演生涯的代表作品之一。
1953年憑借愛情片《羅馬假日》奠定其在影壇的地位。
1955年獲得第12屆美國金球獎最受歡迎男演員獎。
1958年首度擔任製作人,製作並主演愛情片《錦綉大地》。
1963年憑借懸疑片《殺死一隻知更鳥》獲得第3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1966年主演驚悚片《諜海密碼戰》。格里高利·派克熱心公益慈善。1966年擔任美國癌症協會主席。
1968年獲得美國電影學院終身成就獎。
1970年擔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席。
1971年擔任電影電視救濟金協會主席。
1974年開始轉變銀幕形象,在動作片《流浪記》中飾演反派角色。
1976年主演的恐怖片《凶兆》獲得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
1980年在主演戰爭片《海狼》後淡出影壇。
1982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藍與灰》。
1989年獲得第4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1993年獲得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熊獎。
1995年擔任洛杉磯圖書館基金會榮譽主席。
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12名。
2000年被愛爾蘭國立大學授予文學博士。
2003年6月12日在美國逝世,終年87歲。
❿ 007系列電影一共多少部
截止2019年4月,007系列電影一共25部,詳細如下:
1、1962年《007之諾博士》
2、1963年《007之俄羅斯之戀》
3、1964年《007之金手指》
4、1965年《007之霹靂彈》
5、1967年《007之雷霆谷》
6、1969年《007之女王密使》
7、1971年《007之金剛鑽》
8、1973年《007之生死關頭》
9、1974年《007之金槍人》
10、1977年《007之海底城》
11、1979年《007之太空城》
12、1981年《007之最高機密》
13、1983年《007之八爪女》
14、1985年《007之雷霆殺機》
15、1987年《007之黎明生機》
16、1989年《007之殺人執照》
17、1995年《007之黃金眼》
18、1997年《007之明日帝國》
19、1999年《007之黑日危機》
20、2002年《007之擇日而亡》
21、2006年《007:大戰皇家賭場》
22、2008年《007:大破量子危機》
23、2012年《007:大破天幕殺機》
24、2015年《007:幽靈黨》
25、2020年《邦德25》
(10)英國電影海狼女演員表擴展閱讀:
德邦演員角色——
1、肖恩·康納利
肖恩·康納利,1930年8月25日出生於英國蘇格蘭愛丁堡,英國演員、製片人。1952年,因參演大型舞台劇《南太平洋》而走上演員的道路;1954年,以奇幻愛情喜劇《春日紫丁香》跨入影視圈;1957年,因主演BBC電視劇集《拳王爭霸戰》而嶄露頭角;1958年,在劇情片《春夢留痕》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1962年,因在第一部「007」電影《007之諾博士》中飾演詹姆斯·邦德而成名
2、喬治·拉贊貝
喬治·拉贊貝,1939年9月5日出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演員。他是007系列電影中「邦德」的第二位扮演者,1939年9月5日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他曾在澳大利亞軍隊中服役,退役後以銷售汽車為生。喬治·拉贊貝因演邦德一夜成名,作為最年輕的007扮演者,喬治·拉贊貝在片中的表現雖然也算中規中矩,但缺乏突出的個人風格與魅力,之後他主動辭演007,以演出電視劇為主 。
3、羅傑·摩爾(已逝)
羅傑·摩爾(1927年10月14日-2017年5月23日),1927年10月14日出生於倫敦斯托克威爾,英國演員。
羅傑·摩爾1945年在電影《凱薩與克麗奧佩拉》里客串一個小角色 。1958年,在電視劇《撒克遜英雄傳》中,摩爾首次出演主角。1962年摩爾在電視系列劇《聖徒》中飾演一號主角俠探西蒙。1971年摩爾在《007之生死關頭》中首次飾演邦德。
1979年他在戰爭片《逃往雅典娜》中飾演奧托赫克特。於1980年摩爾主演了《北海龍虎榜》,並在同年的戰爭片《海狼》中飾演加文上尉。1985年,羅傑·摩爾出演了他個人最後一部007系列電影《007之雷霆殺機》 。進入1990年代後,他基本處於半息影狀態。
4、提摩西·達頓
提摩西·道爾頓(Timothy Peter Dalton),1944年生於威爾士,英國演員。 早年是一名莎士比亞戲劇演員,曾受過英國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校的熏陶,他有著深厚的表演功底,後成為第4任007扮演者,他出演的詹姆斯·邦德帶著一絲滄桑感。
接拍007系列片之前,樣貌堂堂的提摩西·道爾頓已經是英國成功的舞台劇演員。道爾頓剛繼任後拍攝的《黎明生機》為邦德添加了敢做敢為的英雄性格,票房相當成功;緊隨其後的《殺人執照》卻反響不佳,成了迄今最沉悶嚴肅的007電影,盡管道爾頓曾嘗試嚴肅認真地去發掘007的「人物深度」
5、皮爾斯·布魯斯南
皮爾斯·布魯斯南(Pierce Brosnan),1953年5月16日出生於愛爾蘭,美國影視演員。1982年,29歲的布魯斯南憑借接拍的NBC電視台劇集《雷明頓·斯蒂爾》而走紅。1991年,布魯斯南的第一任妻子凱西·哈麗絲因癌症去世。1995年,布魯斯南在電影《黃金眼》中塑造了第五任「邦德」,此後,他又拍了三部「007」系列電影。
6、丹尼爾·克雷格
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1968年3月2日出生於英格蘭柴郡切斯特,英國影視演員。1985年,他進入英國青年劇院學習表演,1990年進入倫敦音樂與戲劇學院。1992年,克雷格出演了銀幕處女作《小子要自強》。
2000年,他被評為歐洲電影最有前途的電影明星,並隨後在好萊塢電影《古墓麗影》里扮演了勞拉的男友。克雷格於2002年出演了薩姆·門德斯執導的《毀滅之路》。2005年,拍攝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慕尼黑》後,他成為007詹姆斯·邦德的第六任扮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