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男主角叫仁慈的電影

男主角叫仁慈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3-01-17 20:02:24

A. 電影 《十二怒漢:大審叛》,誰能給我講講到底是什麼意思啊,很深奧,有些看不懂啊

我引用一篇影評吧,我覺得還是比較到位的。

去年看的片子,許多細節記不清楚了。在某論壇上跟W大討論本片時忍不住寫了一篇觀影心得文,在這里留個備份。

俄羅斯導演Nikita Mikhalkov影片12,翻拍自1957年的美國影片——Sidney Lumet的12 angry men。其實把這兩部片子對照來看,會很有意思。兩片都是一個處於社會邊緣的少年被控殺死自己的父親,12位來自不同階層的普通公民組成的陪審團對此展開討論,並做出判決。最開始大多數人都認為是一個簡單直觀的案子,只想草草結束早點回家,但有一個提出異議,並促使陪審團員們重新審視案件,並最終做出無罪判決。

美版最讓人稱道的是,在局促空間內運用鏡頭和推理營造出張力十足的壓迫感,隨著案件推理的進行,劇情層層推進至高潮。全片片長96分鍾,節奏緊湊、張力十足,雖然總共只有一個場景(片頭片尾的短暫畫面忽略無妨),卻絕無沉悶之感。從1:11到12:0的逆轉勝利,讓人們審視司法程序表象下真正的法理公義,每個公民如何尊重自己手中的法律所賦予的權利,維護法律的本質和初衷——不分階級和偏見的公平正義。

而俄版雖然沿用了美版的故事框架,但是形式和內涵都突破了美版。故事場景從狹窄的審議室變成了空曠的學校體育館,全片片長159分鍾,空間和時間都較美版進行了延展,內涵也更豐富。

電影從頭到尾不停閃回車臣戰爭和男孩回憶的畫面,所處的陳舊體育館更讓人聯想到幾年前beslan人質事件同樣發生在學校體育館,戰爭的殘忍鏡頭和記憶的傷痛為影片渲染出深沉凝重的氣氛,與陪審團員一開始的輕松態度形成諷刺的對比。回憶畫面里,戰火中燒毀的鋼琴、被狗叼著的戴著鑽戒的斷手,時時刺痛著觀眾的神經,隱喻俄羅斯曾經歷的文明衰落和價值混亂。

審判討論過程中,十二個陪審員每個人都根據自身經歷講了一段故事,他們的身份經歷各異,代表俄羅斯的各個階層,12段故事折射的是俄羅斯近幾十年社會的動盪和變遷。他們在回顧自身經歷的同時尋找失落的價值觀和良知,也是俄羅斯對歷史及社會問題在進行著自我審視。

俄版與美版的差異也由此呈現。本片中,陪審員對案件態度的改變,主要取決於價值觀和良知的回歸,雖然也有案件推理,但是重要性卻不如美版了。特別是最初投無罪票的幾個人都是從自身經歷出發,從良知上給予無罪判決,再去進行推理說服剩下的人,剩下人的轉變也更多取決於放棄偏見而不是被推理說服。與美版強調法理公義不同,俄版更強調的是價值觀的回歸。美版的結局是12:0,正義得到了伸張,法律得到了維護。而俄版在12:0之前卻有一個11:1的轉折,指出了法理公義無法拯救的悲劇——案件已經結束,但造成悲劇的仇恨卻並未結束。最後解決的辦法是尼古拉的人道情懷,由他暫時收養離開看守所卻無處可去的男孩。更特別提到現為藝術家的尼古拉原先也當過軍官——和男孩的俄羅斯繼父同樣的經歷。從軍人到藝術家的身份轉變,有著槍炮化作玫瑰的美好寓意,而收留車臣遺孤繼續俄羅斯養父的未盡職責,也傳達了導演對放下歷史仇恨、拋棄偏見、心懷仁慈、著眼未來的願望。

在影片片尾,工程師獨自走進房間,親吻聖母像並放飛小鳥,窗外是風雨交加,工程師則默默祝福。俄羅斯是東正教國家,有著深厚的宗教傳統,聖母像寓意呼喚回歸俄羅斯民族的精神底蘊和人道關懷。聯想到本片的海報——低頭沉思者的腦海中飛出無數只小鳥,向風雨中飛去的小鳥寓意俄羅斯知識分子對自由不懈的追求和艱辛。而這種對民族的悲憫關懷以及對自由意識的堅守正是俄羅斯傳統知識分子自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索爾仁尼琴以降的偉大精神遺產。

本片的片頭片尾字幕也很有意味。
片頭:不要去尋找生活的真相,試著感受生活的真諦吧!
一個祈使句奠定整部影片的基調,可以理解為是在刻板、冷漠的法律理性之外,呼喚真正的價值回歸和人道關懷。
片尾:法律是永恆、至高無上的,可如果仁慈高於法律呢?
一個疑問句在影片結束後仍縈繞於觀者腦海中,恐怕沒有人能輕易給出答案。

B. 電影《大明劫》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我看過這部電影,真的很贊,是一部跳出傳統歷史思維創作的歷史戰爭電影。電影的導演是王競,馮遠征、戴立忍、余少群等主演,講述了明朝末年,名將孫傳庭與名醫吳又可,在戰場與敵人和瘟疫抗爭的故事。

這部電影表達了導演對於歷史深層次原因的系統思考。電影對於大明的滅亡,有著自己的獨特思考與非凡見解。這種思考,無疑是真實的,考究的,下了一番功夫的。它沒有大開大合的盪氣回腸,也沒有細細深究的娓娓道來,更多的是一種通過具體的人和事,來深入人物內心,慢慢剖析的那種透視感,以及深層次的反思與內省。孫傳庭的遭遇,上到朝廷,下到鄉紳,再到整個宏觀歷史,雖然只是滄海一粟,但是內在的邏輯,管理的鏈條,電影都做了深刻的闡述,讓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

C. 《地獄神探-康斯坦丁》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昨天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地獄神探-康斯坦丁》,一部關於宗教的魔幻片。我不敢說看懂了作者的意圖,但是我想的是拍攝者還是以某種角度誘導人們向善,上帝是仁慈的,他不管你在塵世間犯下了什麼罪孽,他都會引導人們進入天堂,即使犯下像自殺這樣的不可饒恕的罪孽的人們,依然可以通過自我犧牲,走向那充滿華光的天堂。呵呵,拍攝者立意是好的,但是我卻從這部影片中刊出了最恐怖的一點,原來,上帝就是最大的魔鬼。
康斯坦丁,一個幼年自殺的人,卻僅僅在地獄呆了兩分鍾又回到了人間,是唯一一個讓魔王撒旦希望親自收取靈魂的人。從地獄回來之後,為了贖回自己所犯下的罪孽(自殺),便開始為維護天堂、人間、地獄三界的平衡而努力奔波。終於有一天,有人想破壞這個平衡。魔王撒旦的兒子,與邪惡的天使(名字忘了)相互勾結,企圖通過擁有極強靈力的薩拉來到人間世界。最後一幕上演了,撒旦將自己的兒子扔回了本該屬於他們的地獄,邪惡的天使不再受上帝的眷顧,失去了神聖的力量,被魔王輕易地摧毀了她的雙翅。當魔王拽著康斯坦丁走向地獄的時候,這原本屬於地獄的靈魂,卻因為大的奉獻(自我犧牲)而受上帝的指引,走向天堂,魔王無奈之下,只好治好他的肺癌,讓他重回人間。故事的結局是美好的,也引導著人們要一心向善,當然,我們本就該向善。
但是,我這兒想說另外一個問題。上帝作為基督教中的最高神,他掌管著天堂、人間、地獄三界的平衡。天堂、人間、地獄,它們或許只有一牆之隔,但是卻誰也不能佔領其它任何一界的領地,天堂中的天使、地獄中的惡魔,他們都只能對人間施以影響,卻不能進入,不能佔領,而惡魔要進入人間的唯一辦法就是藉助人間靈力極強的人的身體,並在上帝鮮血的祭奠下,方能進入。另外,天堂本就有上帝主宰。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三節之間的平衡,其實歸根結底是由上帝主宰的,當平衡完全由個人控制的時候,其脆弱程度就不用說了。當然肯定有人會說上帝不是凡人,他是唯一的最高神,是全能的,他不會像人一樣有喜怒哀樂,也不會像人一樣受個人的意識左右。好吧,那我們來看另一個問題,上帝作為基督教的最高神,其他人(康斯坦丁),包括天使(劇中的邪惡天使)的力量都是他賜予的,他掌管著一切生殺予奪的大權。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上帝執掌著人們死後的靈魂是進入天堂還是地獄,規則由他制定,即使作為魔王的撒旦,也只不過充當一個收魂的使者而已。當上帝決定康斯坦丁應該進入天堂的時候(當然觀眾肯定也會這么認為),魔王是這樣的無能為力,即使它作為地獄的最高統治者。當邪惡的天使准備和魔王拚死一搏的時候,上帝卻毫不留情的帶走天使的力量(當然觀眾還是喜歡這樣的局面,在他們看來這里的魔王似乎已經是正義的化身了,實在是諷刺)。我記得邪惡天使曾經說過一段話,上帝是仁慈的,是寬容的,不管身前犯下什麼罪孽,他都不會計較,只要虔誠的祈禱,通過為大的奉獻,都一樣能夠得到救贖,進入天堂。那麼天使的錯誤(按照上帝的標准,我們暫且認為這是錯誤),他卻為什麼沒有原諒呢,在她面對萬惡之首的時候,卻無情地帶走了她的力量。

或許大家又會說,邪惡的天使已經走向了邪惡,上帝不得不這么做。那麼我們又來看幾個無關緊要的人物。撒拉的妹妹,一個漂亮、年輕的女人,她做錯了什麼,我看不出她做錯了什麼,奇怪的封印,永恆而惡毒的詛咒降臨在她的身上,使她蒙受不白之冤,墮入地獄遭受無盡的苦難,那麼上帝這時候到什麼地方去了;還有康斯坦丁的徒弟、朋友(名字忘了,只好用著兩個稱呼來代替了),他們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阻止撒旦之子打破三界的平衡,難道錯了么,上帝讓他們這樣無辜地含冤屈死;連康斯坦丁都能看出來的陰謀,難道作為萬能的上帝還看不出嗎;天使走向墮落、邪惡,上帝為什麼不阻止,卻要給她這樣的懲罰。這一切大家又如何解釋呢,或許大家會說上帝這會兒打了個盹。那我們又回到有關三界平衡的問題上來。平衡(balance),很有意思的一個話題,現實當中也很有意義的一個事物。讓我們從這一論題里看看上帝邪惡的本質吧。本片所說的三界中,天堂的最高執掌者是上帝,人間的最高執掌者未提及(或許人間的執掌者太普通,諸如總統、國王之類的,沒有提及的必要),地獄的最高執掌者是魔王撒旦。回頭想一下,為什麼會有這三界,為什麼不只是有天堂,為什麼不只是有人間,為什麼不只是有地獄?天堂很美好,沒有邪惡,沒有殺戮,沒有仇恨,人間已然存在,無法更改的事實,因此,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只有天堂,那麼人人得以進入,是不是可以進入永恆的太平盛世了,地獄何用。那麼,只有一個解釋,上帝是自私而邪惡的,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和對人間的絕對的統治地位,他製造了一個地獄。我們這樣來看,上帝有著賜予和剝奪人們力量的權利,同樣,他也有判人如天堂還是下地獄的權利。那麼假設地獄不存在的話,人最終都是要進入天堂的,這樣的話,他所賜予或剝奪他人力量的這個權利便失去了意義,因為有無力量人最終都是會進入天堂的。

後一條更不用說了,地獄都不復存在了,又何來下地獄。為什麼說地獄是上帝製造的呢?從片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康斯坦丁飛向天堂的時候,魔王是那樣無能為力,可以看出,魔王是無法與上帝的意志相抗衡的,也就是說他的意志還要受上帝的控制。如果說上帝不遠游地獄的存在,他完全可以通過消滅魔王來達到目的,即使他不願親自動手,他也可以假邪惡天使之手辦到,但是他為什麼沒有這樣做。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這個地獄本來就是他製造的,魔王只不過是他的使者而已。他要假借天堂的美好,讓人們對他崇拜,拜伏在他的面前虔誠地祈禱,同時,一旦有人違背了這個規則,他便又假借地獄之苦難,來懲罰那些膽敢不順從他的人。魔王撒旦兢兢業業地維護著山地的統治,就這樣,這個屬於一個人的平衡就此建立,而所有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維護他作為唯一的最高神的權威和統治地位。
所以,上帝是最大的魔鬼!

D. 《辛德勒的名單》是影視經典,它憑借什麼拿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對於大導演斯皮爾伯格,不少人是這樣對其定義的,《辛德勒的名單》之前,斯皮爾伯格只能拍些商業爆米花電影,但是《辛德勒的名單》之後,斯皮爾伯格在商業片和文藝片兩花齊開,沒有什麼他駕馭不了的。

由此可見,《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本身的優秀。

也就是說,斯皮爾伯格用這個關於人性救贖的故事,表現了人性的多變性,它可以在一時間成為戕害人類的惡魔,同樣,因為某種惻隱之心的瞬間感召,他又可能會成為道德接受洗禮的善人。

E. 有哪些好看的關於家庭的電影推薦

推薦2015年上映的《帕丁頓熊1》和2017年的《帕丁頓熊2》,影片是一部家庭喜劇類型的電影,主角無疑是一隻叫「帕丁頓」的熊,故事情節的發展則圍繞著帕丁頓在倫敦生活的日常。

F. 金馬獲獎影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有哪些看點

《地球最後的夜晚》最大的看點,不止是文藝女神湯唯的加盟,還有導演畢贛堅持的一腔騷情。

說到《地球最後的夜晚》,就不得不說到導演畢贛,畢贛非常的年輕,出身於1989年,今年不過才29歲。

最後,不管是《路邊野餐》的主角陳升,還是《地球》的主角萬綺雯,導演畢贛對於早期港台的名字,你肯定是故意的對不對。

更多關於《地球最後的夜晚》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閱讀全文

與男主角叫仁慈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分日本愛情電影大尺度 瀏覽:327
印度電影大全真愛在我心 瀏覽:593
天使愛美麗電影簡介英文 瀏覽:299
怒火風暴電影完整版 瀏覽:589
東北的搞笑犯罪電影大全 瀏覽:650
大電影動畫片大全免費汪汪隊 瀏覽:453
貓和老鼠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733
盜墓電影大全2019龍墓 瀏覽:262
十部英文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662
泰國電影恐怖的降頭術 瀏覽:53
如何訂私人電影院 瀏覽:569
懸疑電影中文版推薦 瀏覽:985
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535
冰川時代3電影粵語 瀏覽:890
催淚老電影音樂 瀏覽:296
刺馬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6
狼溪第四集免費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382
周星馳考驗大傻智商是什麼電影 瀏覽:247
法國電影亡命天涯路電影下載 瀏覽:616
東平有電影院嗎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