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動畫大電影《熊出沒原始時代》好不好看
《熊出沒原始時代》真的好看,至少在國產低領動畫領域,它做到了各方面非常均衡的穩定輸出。
大家都知道,《熊出沒》是國民級學齡前動畫,知名度非常高。但如果只是知名度高,《喜羊羊》和今年的《小豬佩奇過大年》國民度同樣很高,後者的「哈是佩奇」的營銷甚至火出了圈。
那麼為什麼就《熊出沒》最受歡迎呢?
最終《熊出沒之原始時代》技術又有升級顯得好看,動畫角色觀眾都非常熟悉,還有著借鑒成功動畫的經驗。再加上今年除了中國科幻的《流浪地球》一家獨大,口碑不佳的成龍和周星馳,都被《熊出沒之原始時代》挑落馬下。
你說《熊出沒之原始時代》它好看不好看,簡直是太好看了。
更多關於《熊出沒之原始時代》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2. 經典的黃飛鴻系列一共有幾部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部
第一部:《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是由徐克執導,李連傑、關之琳、元彪、鄭則士、張學友、午馬等主演的動作電影。該片於1991年8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這是徐克黃飛鴻系列的開山之作,講述了清朝末年,佛山武師黃飛鴻常教人練武可自強救國,但見政府苟且,洋人橫行,民眾受苦,漸覺單憑武術不足以解國困,於是努力尋找其他救國出路,並不時與洋人作對的故事。
第二部《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是由徐克導演,李連傑、關之琳、莫少聰、甄子丹等主演的動作冒險電影。該片於1992年4月16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徐克以新手法包裝舊人物的《黃飛鴻》大受歡迎,在拍攝這部續集時更進一步指出古老中國積弱不振之因,乃在於像白蓮教的愚昧無知和清廷官員的腐敗無能,因此乃有孫文和陸皓東等革命志士提倡西洋文明救中國。編導大膽地以歷史演義方式和武打片類型來議論這種嚴肅主題,卻仍使影片的外觀顯得燦爛好看,實在很不簡單。
第三部《黃飛鴻之獅王爭霸》是於1993年2月11日上映,由徐克執導,李連傑、關之琳、莫少聰、劉洵、熊欣欣等主演的動作片。
《黃飛鴻之獅王爭霸》堪稱經典,開場便是一隻靈動獅頭的大特寫,壓軸的各式舞獅設計更是多彩多姿,以恢弘的大場面舞獅賦予了「黃飛鴻」系列電影新的面貌。影片中精彩的動作,搞笑的劇情,最後黃飛鴻大義凜然的氣節都受到了觀眾廣泛的關注。
第四部《黃飛鴻之王者之風》由徐克擔任編劇、元彬擔任導演,趙文卓、莫少聰、王靜瑩、王菁華、劉洵、熊欣欣、錢嘉樂、周比利等領銜主演的動作片。該片同樣上映於1993年。
第四部與前三部相比最大的變化就在於演員陣容上。最重要的角色黃飛鴻的扮演者由李連傑換成了趙文卓,據有關介紹,當時影片之所以更換男主角,可能是李連傑與當時的電影公司之間產生的一些糾紛,主要還是在於片酬上。這是徐克第一次沒有和李連傑合作的黃飛鴻電影,也是趙文卓第一次挑大樑做男主角。
第五部《黃飛鴻之龍城殲霸》是由劉大木編劇,徐克執導,趙文卓、關之琳、熊欣欣、易天雄等主演的武俠類電影,上映於1994年。影片講述了黃飛鴻和他的朋友回南方鼎力支持打擊海盜活動,並大舉直搗海盜巢穴鰲頭堡,與張保仔拼一死戰的故事。
李連傑版的黃飛鴻承載的更多是民族情結,趙文卓版黃飛鴻則較多顯露出個人與眾不同的氣質。趙文卓飾演的黃飛鴻在處理與人物關系時,表現得靈活灑脫,眉宇間透著沉著冷靜。不過對於觀眾而言,李連傑的黃飛鴻形象已經無法被撼動。
第六部《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是由洪金寶執導、徐克監制,李連傑、關之琳、熊欣欣、陳國邦、吳耀漢等主演的動作電影。該片講述了黃飛鴻帶十三姨來到美國,在途中的一次打鬥中,黃飛鴻丟失了記憶力,被當地土族人所救。寶芝林所有人員後來被稼禍搶了銀行,為證明清白,黃飛鴻與真凶打鬥,將其正法。該片於1997年2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徐克和李連傑合作的《黃飛鴻》使兩人的事業都達到了巔峰。分開後,各自發展得都很不理想。96年,永盛公司將兩人再度聚在一起,拍攝了此部電影。但該片除了打鬥一如既往的精彩之外,其他方面卻沒能給人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而在同一年,黃飛鴻失憶誤入印第安人部落和《我是誰》中成龍也是因失憶落入非洲野人部落橋段的雷同,不禁讓我們感嘆香港電影編劇的想像力也是如此的匱乏!
《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是由王晶執導,李連傑、張敏、袁詠儀、張衛健、陳百祥等主演的動作電影。該片於1993年4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本片雖為李連傑主演,但並非徐克黃飛鴻系列作品。主要演員皆已更換,影片整體風格也與其他作品不同。
此時的李連傑離開徐克後自組正東電影公司,與永盛公司開始了長期的業務合作。而永盛旗下的導演王晶便乘此機會和李連傑合作,聚集了大批明星拍出了這部《鐵雞斗蜈蚣》。片中除了黃飛鴻依然保持了憂國憂民、少年老成的表演風格外,其他人幾乎都占盡搞笑之能,影片娛樂性十足,卻沒有黃飛鴻系列的主題內涵。
歷史上的黃飛鴻(1856年-1925年),原名黃錫祥,字達雲,號飛鴻。是清末民初的洪拳大師,嶺南武術界一代宗師。也是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著名中醫。黃飛鴻並非廣東十虎之一,這張照片也並非其本人,而是酷似黃飛鴻本人的四子黃漢熙。電影中黃飛鴻的徒弟中只有梁寬和林世榮是真實的,其他皆編劇杜撰的。
3. 成龍有個電影的片段是在一個野外的部隊里 成龍的人最後拿火箭筒把部隊居住的茅草屋炸了 不是我是誰。
《迷你特攻隊》
成龍,張玲,孫越,林青霞主演
不過你這個情節記得夠串的啊
那個拿火箭筒炸茅草屋的是林青霞,她是為了自己的男人把自己的家炸了,跟破釜沉舟有的一比,最後是有一個情節是炸掉部隊的屋子,不過不是用火箭筒炸的,是事先放在裡面的炸葯,最後炸死的是這個特攻小隊的隊長斷魂,因為他設計讓全隊完成任務後死掉,自己獨吞獎金。被成龍得知,便為這個小隊報仇、、、、
4. 電影開頭是成龍在一個非洲野人部落搶一把劍的電影是什麼電影
要麼是《我是誰》要麼是《上帝的武裝》,應該是這兩部中的一部了,《我是誰》比較好看,是成龍走國際化路子的電影,另一部就比較老了
5. 成龍有個電影有個情節是掉進野人部落的叫什麼名字
好像是《我是誰》
希望採納
6.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的影片評價
徐克和李連傑合作的《黃飛鴻》使兩人的事業都達到了巔峰。分手後,各自發展得都很不理想。96年,永盛公司將兩人再度聚在一起,拍攝了又一部「黃飛鴻」電影。但該片除了打鬥一如既往的精彩之外,其他方面卻沒能給人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而在同一年,黃飛鴻失憶誤入印第安人部落和《我是誰》中成龍也是因失憶落入非洲野人部落橋段的雷同,不禁讓我們感嘆,原來香港電影編劇的想像力也是如此的匱乏!(21CN網評)
好萊塢西部牛仔片的風味使中國人在西方的生活有了表面的熱鬧。片中不僅有精彩激烈的打鬥場面,溫情脈脈的愛情故事,引人發笑的包袱,它不是簡單宣揚「中國功夫斗洋拳」式的愛國主義,更把主人公帶到面對外來文化的先進性與傳統文化的沖突所帶來的困惑中。全片節奏快,場景多,作為西部牛仔片所有的元素都齊備了,但是細節缺乏,沒有深刻描寫的機會,看完以後不能有更多的回味。所有的演員都是新式黃飛鴻系列的班底性人馬,熟人熟眼。(電影網評)
7. 急找一部成龍老電影,就是他和一幫人在沙漠,每個女的都和他擁抱和水
飛鷹計劃,
8. 一部成龍主演的電影,記得裡面有個外國女的
對!就是:《龍兄虎弟》
我是龍迷!我記得很清楚!
他偷的東西是:上帝武裝
這個武器一共就有五件!
9. 成龍和一個歌手拍的電影那個人叫什麼
歌手譚詠麟
電影名龍兄虎弟又叫飛鷹行動、飛鷹計劃1
導演: 成龍
編劇: 鄧景生 / 司徒卓漢
主演: 成龍 / 譚詠麟 / 關之琳 / 勞拉·福納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9858/
10. 97年,李連傑一部「黃飛鴻」,終結了洪金寶「武俠片冥燈」稱號
李連傑,功夫皇帝;徐克,武俠宗師;兩人合作的作品中最為人稱道的當屬《黃飛鴻》三部曲。
徐克一心想將其打造成「中國往事」,展現那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
徐克早在80年代就想拍「黃飛鴻」題材了,但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演員,他曾經想過狄龍演黃飛鴻,周潤發演梁寬,分別代表武林與市井,但沒有料到《英雄本色》大火特火,害怕觀眾出戲就此作罷。
至於李連傑,徐克早在《少林寺》在香港上映的時候,他就注意到了這位靈氣的功夫小子,直到1989年,兩人才在羅大衛的牽頭下合作了《龍行天下》。
不過影片當年並未上映,而是被嘉禾壓了箱底,直到後面《黃飛鴻》的大賣,《龍行天下》蹭了一波熱度才最終上映。
羅大衛當了李連傑的經紀人之後,順勢讓他和嘉禾簽了合約,此時的李連傑形象和徐克心目中的黃飛鴻比較靠近,各方面都比較成熟了,徐克終於決定開拍《黃飛鴻》,一口氣拍了三部,每一部都是經典。
徐克拍的《黃飛鴻》三部曲融入了晚清的腐敗無能、鴉片塗毒、市井百姓窮困麻木、暮氣昏黃的時代大背影,配上黃沾的背景音樂,顯得蒼茫凄涼波瀾壯闊,潛隱著窮極思變、破繭欲出的生機。
這是《黃飛鴻》三部曲吸引人的重要原因,再加上李連傑帥氣,嚴肅中不失幽默、霸氣中不失溫情的精彩演繹,使之成為經典。
李連傑之後,基本把中年黃飛鴻形象定型了,之後再也無人超越。其實除了三部曲之後,徐克和李連傑還合作了一部「黃飛鴻」,那就是《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01、李連傑最後一部「黃飛鴻」電影
在拍攝《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的時候,李連傑和嘉禾因為「片酬」問題,出現了罷拍事件,後來在各方調解下才復拍。
《黃飛鴻》三部曲之後,李連傑和嘉禾分道揚鑣,自組正東電影公司,打造了《方世玉》、《方世玉續集》、《太極張三豐》、《精武英雄》等經典。
同時和永盛的向華勝向華強合作了《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給爸爸的信》等作品。
再看徐克,雖然沒有了李連傑,但「黃飛鴻」這個大熱門的IP不能放棄,於是找來趙文卓接手黃飛鴻,拍攝了《黃飛鴻之王者之風》和《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
同時還和袁和平一起策劃了《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但沒有了李連傑的「黃飛鴻」,猶如沒有了靈魂一樣,影片票房全都撲街。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質量過硬,雖然生不逢時,但得到昆汀的青睞,得以在北美上映,才算賺到了點錢。
1993年,「黃飛鴻」題材泛濫,多部跟風作品上映,都遭到了票房打擊,這也導致後面沒有人再碰這一題材。
直到1997年,在永盛向華強的牽頭下,洪金寶執導、徐克監制、李連傑和關之琳CP回歸的情況下,誕生了《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影片於1997年2月1日在香港上映,斬獲3026萬港幣,位列年度票房榜第3名,那一年的冠亞軍是成龍的《一個好人》和周星馳的《97家有喜事》。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是李連傑的最後一部「黃飛鴻」電影,3000多萬的票房為此系列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02、成龍的《我是誰》抄襲?
成龍的《我是誰》1998年1月17日在香港上映,比《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晚了近一年,《我是誰》中成龍是因失憶落入非洲野人部落橋段和黃飛鴻失憶誤入印第安人部落雷同,許多同學可能覺得成龍抄了李連傑電影的創意。
事實上,這個故事是成龍最初提及的,一開始他計劃和《教父》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合作拍攝一部西部片,名字就叫做《西域雄獅》。
據說在某次飯桌上,他和大哥大洪金寶談及了這一故事,故事背景在清朝,一個大內侍衛在坐船去美國西部解救公主的途中因失憶而被印第安人所救,之後大戰西部牛仔等情節。
成龍無意,但洪金寶放在心上了,回去就找來司徒卓漢、史美儀、許莎朗等幾個編劇,讓他們把故事寫下來,也就是後來的《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洪金寶在《黃飛鴻之西域雄獅》之前,一直是武俠片的「終結者」,執導的《戰神傳說》讓劉德華血虧,《一刀傾城》把羅維的棺材本給賠光了。
八十年代的洪金寶多麼意氣風發,《鬼打鬼》開創靈幻動作片,《五福星》系列硬剛新藝城的《最佳拍檔》,全香港大半個劇組停工客串他的《富貴列車》,什麼時候受過這氣,勢必要再證明一下自己執導武俠片也能賣座。
洪金寶倒是證明了自己不是武俠片「冥燈」,但把「小弟」成龍坑了,不過成龍倒也不在乎這些,後續將《西域雄獅》這個故事衍變成《我是誰》和《上海正午》,照樣大賣,絲毫不受影響。
03、「黃飛鴻」打入美國
「黃飛鴻」電影完美的陣容:李連傑的黃飛鴻+關之琳的十三姨+莫少聰的梁寬+熊欣欣的鬼腳七+張學友的牙擦蘇+鄭則仕的豬肉榮。
本片也算是集齊了一半,把功夫片和西部片結合到一起,讓「黃飛鴻」打入美國,讓觀眾看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想法很好。
在動作上面,洪金寶和徐克完美不同,徐克注重的是中國情懷的宗師氣韻,而洪金寶喜歡在視覺上給予酣暢淋漓的沖擊感,對比一下《一刀傾城》的就可以明白,在剪輯上比較頻繁和緊湊。另外也加入了槍戰元素,這也是為了貼合西部牛仔。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在劇本創作上有不少坎坷,故事也有點七拼八湊,但整體融合了功夫武俠西部等各種類型,既有插科打諢的笑料,也有對於民族、 歷史 、國家和個人的思考,稱得上優秀作品。
戲中,一代宗師黃飛鴻失憶了,詢問我是誰?恢復記憶之後,他成了華工的希望,但大家只想看他展現武術,卻聽不進去團結自強的大道理,甚至好多都睡著了,同時影片也展現了那個時代華人的劣性,勇於內斗,愚昧迷信,膽小怕事。
其實「黃飛鴻」的失憶,何嘗不是當時香港人的身份危機呢,華人在海外的無奈與自強,何嘗不是香港電影人面對好萊塢大片的壓力呢。
後來我們都知道了,李連傑、成龍紛紛闖盪好萊塢,徐克、洪金寶也曾嘗試過,但後面的結果並不是那麼理想。
香港電影經歷了一百多集的「黃飛鴻」電影,《黃飛鴻之西域雄獅》算是讓這個系列畫上了一個圓滿句號,也是「黃飛鴻」電影最後的輝煌。(撰文:瀟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