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葉璇的個人資料
葉璇(Michelle Ye,1980年2月14日-)出生於浙江杭州,香港女藝人,現為紅館經理人公司旗下藝人。簡介 葉璇10歲移民美國,在威爾士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主修政治學,1999年代表美國紐約參加國際華裔小姐競選,取得冠軍及「最具古典美態獎」,之後暫停學業從事演藝事業。由邵逸夫親點與無線電視簽約成為藝員,於2005年7月不再續約而離開無線並加盟寰亞綜藝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紅館經理人公司。此後和亞視簽「部頭合約」,拍攝「情陷夜中環」二部曲,2005年投入寰亞電影門下後積極參與電影演出,更憑《情義我心知》被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演出作品 電視劇(無線電視) 首播劇名角色2000年廟街·媽·兄弟何 喜2001年美麗人生尹雪宜(Jess)封神榜楊蓮花2002年再生緣孟麗君流金歲月程小雨(Rain)雲海玉弓緣厲勝男2003年非常外父丁明珠沖上雲霄童希欣(Zita)2004年翡翠戀曲孫燕秋青年2005年西廂奇緣崔鶯鶯蕭十一郎張潔潔一網情深楊慧敏本草葯王冬青電視劇(亞洲電視) 首播劇名角色2005年情陷夜中環沈思晨(Season)2006年情陷夜中環2江海瀾電視劇(香港有線電視) 首播劇名角色2007年補習天後陳可可(Suki)內地電視劇 首播劇名角色2004年毒蝶羅怡平2006年沙家浜陳麗麗天下第一上官海棠2007年叫一聲媽媽簡小單聊齋2之羅剎海市小喬2009年楊貴妃秘史楊玉瑤古城往事顧秀梅/顧秀菊2010年國色天香方媚娘/蘇雨寧/蘇紅玉電影(作為紅館藝人參演) 2005年:《情義我心知》 飾 阿綠 2006年:《至尊無賴》 飾 行姐(客串) 2007年:《異冢》 飾 孟萍 2007年:《戲王之王》 飾 Judy 2007年:《破碎凶間》又名:《頭七》 飾 盧彥芳 2009年:《大搜查之女》 飾 婉薇 2009年:《神槍手》 飾 范慧青 2009年:《復仇》 飾 多仔婆 2009年:《意外》 飾 女人 2009年:《殺人犯》(客串) 2009年:《維多利亞一號》(客串) 2009年:《火龍》 2009年:《飛沙風中轉》 粵語配音:2009年:《竊聽風雲》 (替張靜初飾演的婉兒) 2009年:《十月圍城》(替范冰冰飾演的月茹) 2010年:《越光寶盒》(替黃奕飾演的小喬) 廣告 2000年:碧桂園 2004年:皇室纖形代言人 2005年:Bio 治強面部美容儀器代言人(香港) 2006年:澳雪法國留香小公主花浴露 2005-2006年:草肌瘦身, 豐胸產品代言人 (香港及澳門) 2005-2007年:康奈內衣服飾 – 保暖內衣代言人 (中國) 2007年:S & H 百分百保養品 2008年:澳雪夢幻海馬香水沐浴露 金歐萊護膚品 2009年:T透護膚品 所得獎項 1999年:國際華裔小姐 - 最具古典美態大獎 1999年:國際華裔小姐 - 冠軍(Miss Chinese International) 2006年:新城勁爆電視飛躍女演員獎 200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提名 2008年:風尚中國榜年度風尚影視女星獎 2009年:入圍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2009年:入圍第53屆亞太影展影後 2010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演員提名,進入最後決選 2010年:入圍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希望幫到你啦,如滿意望採納耶~
② 歷屆威尼斯電影節獲獎影片是哪些
歷屆威尼斯電影節主要獲獎名單
第一屆(1932)
最佳導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蘇聯)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化身博士》(美國)
最佳女演員:海倫.海斯(美國)《馬德隆.克勞德特的罪惡》
第二屆(1934)
最佳外國影片:《阿蘭島人》(英國)
最佳導演:吉.馬哈蒂 《入謎》捷克 約.羅文斯基《青年之戀》(捷克)
最佳男演員:華雷斯.皮萊 《自由萬歲》(美國)
最佳女演員:凱瑟琳.赫本 小婦人 (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泰雷薩旗手(義大利)
第三屆(1935)
最佳外國影片:安娜.卡列妮娜 美
最佳義大利影片:幻影 意
最佳導演:金.維多 《洞房花燭夜》 美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布郎夏爾 《罪與罰》法
最佳女演員:保拉.韋塞利 《插曲》奧地利
第四屆(1936)
最佳外國影片:加利福尼亞的皇帝 德
最佳義大利影片:利比亞騎兵隊 意
最佳導演:傑克.弗德 《弗蘭德狂歡節》 法
最佳男演員:保羅.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傳》美
最佳女演員:安娜.蓓拉 《戰斗前夜》法
第五屆(1937)
最佳外國影片:《舞針的冊》(法)
最佳義大利影片:《抗擊漢尼拔》
最佳導演:羅.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
最佳男演員:伊密爾.詹寧斯《統治者》(德)
最佳女演員:蓓蒂.黛維斯《紅衫淚痕》(美)
第六屆(1938)
最佳外國影片:《奧林匹克運動會》(德)
最佳義大利影片:《空軍敢死隊》
最佳導演:卡爾.里特《士兵的假期》(德)馬塞爾.卡內爾《霧碼頭》(法)
最佳男演員:李思利.霍華德《賣花女》(英)
最佳女演員:瑙瑪.希拉《絕代艷後》(美)
第七屆(1939)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布納.梅西阿斯》
第八屆(1940)
最佳外國影片:《驛站長》(德)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爾卡扎爾之圍》
第九屆(1941)
最佳外國影片:《克魯格總統》(德)
最佳義大利影片:《鋼盔》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劇演員》(德)
最佳男演員: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意)
最佳女演員:路易斯.烏爾里奇《安奈利》(德)
第十屆(1942)
最佳外國影片:《偉大的國王》(德)
最佳義大利影片:《檳加西》
最佳男演員: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槍擊》(意)
最佳女演員:克.蘇德鮑姆《偉大的國王》(德)
第十一屆(1946)
最佳外國影片:《大地之光》(美)
第十二屆(1947)
最佳外國影片:《罷工》(捷克)
最佳義大利影片:《悲慘的追逐》
最佳導演:亨利.喬治.格盧佐《巴黎警局》(法)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費斯內《文森特先生》(法)
最佳女演員:安娜.瑪格納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意)
第十三屆(1948)
最佳外國影片:《王子復仇記》(英)
最佳義大利影片:《在羅馬的陽光下》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審判》(奧地利)
最佳男演員:恩斯特.多伊奇《審》(奧地利)
最佳女演員:珍.西蒙斯《王子復仇記》(英)
第十四屆(1949)
聖馬克金獅獎:《曼儂》(法)
最佳義大利影片:《沼澤的藍天》
最佳導演:阿.吉尼那《沼澤的藍天》(意)
最佳男演員:約瑟夫.科頓《珍妮的肖像》(美)
最佳女演員:奧麗薇.迪.哈弗蘭《毒龍潭》(美)
第十五屆(1950)
聖馬克金獅獎:《裁判結束》(法)
最佳義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員:薩姆.傑夫《夜闌人未靜》(美)
最佳女演員:埃莉諾.帕克《鐵窗紅淚》(美)
第十六屆(1951)
聖馬克金獅獎:《羅生門》(日本)
最佳義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黑夜是我的王國》(法)
最佳女演員:費雯麗《慾望號街車》(美)
第十七屆(1952)
聖馬克金獅獎:《禁止游戲》(法)
最佳導演:溝口健二《西鶴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一個推銷員的死》(美)
第十八屆(1953)
聖馬克銀獅獎:《雨月物語》(日本)《紅杏出牆》(義大利、法)
最佳導演:亞溫.李斯《四張廣告》(美)
最佳男演員:亨利.維爾伯特《沒有懺悔的神》(法)
最佳女演員:莉莉.帕爾默《四張廣告》(美)
第十九屆(1954)
聖馬克金獅獎:《羅密歐與朱麗葉》(義大利、英)
聖馬克銀獅獎:《在碼頭》(美)《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不要碰珠寶》(法)
第二十屆(1955)
聖馬克金獅獎:《諾言》(丹麥)
聖馬克銀獅獎:《跳來跳去的女人》(蘇聯)
最佳男演員:肯尼思.莫爾《親情深似海》(美)
第二十一屆(1956)
最佳男演員:布爾威爾《巴黎橫斷面》(法)
最佳女演員:瑪麗亞.雪爾《酒店》(法)
第二十二屆(1957)
聖馬克金獅獎:《不可征服的人》(印度)
聖馬克銀獅獎:《白色之夜》(意)
最佳男演員:安東尼.弗朗西奧薩《浪子回頭》(美)
最佳女演員:齊特拉.麗金別格絲《馬爾華》(蘇聯)
第二十三屆(1958)
聖馬克金獅獎:《無法松的一生》(日本)
聖馬克銀獅獎:《戀人們》(法)
最佳導演:路易.馬勒《戀人們》(法)
最佳男演員:亞歷克.吉尼斯《馬口》(英)
最佳女演員:索菲婭.羅蘭《黑蘭花》(意)
第二十四屆(1959)
聖馬克金獅獎:《羅維雷將軍》(意)《大戰》(意)
最佳男演員:詹姆斯.斯圖爾特《桃色血案》(美)
最佳女演員:馬德萊娜.羅班松《兩次旅行》(法)
第二十五屆(1960)
聖馬克金獅獎:《橫渡萊茵河》(法)
聖馬克銀獅獎:《羅科和他的兄弟》(意)
最佳男演員:約翰.米爾斯《榮譽感》(英)
最佳女演員:雪莉.麥克琳《桃色公寓》(美)
第二十六屆(1961)
聖馬克金獅獎:《去年在馬里昂巴德》(法)
聖馬克銀獅獎:《向所有人敞開和平之門》(蘇聯)
最佳男演員:三船敏郎《鏢客》(日本)
最佳女演員:蘇珊.費隆《你不應該殺人》(法)
第二十七屆(1962)
聖馬克金獅獎:《伊凡的童年》(蘇聯)
聖馬克銀獅獎:《家族日記》(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放縱的生活》(法)
最佳男演員:畢特.蘭卡斯特《阿爾卡特茲的養鳥人》(美)
最佳女演員:埃曼紐埃爾.莉娃《寂寞的心靈》(法)
第二十八屆(1963)
聖馬克金獅獎:《城市上空的魔掌》(意)
評委會特別獎:《邪火》(法)《進入生活的必備條件》(蘇聯)
最佳男演員:艾爾伯特.芬尼《湯姆.瓊斯》(英)
最佳女演員:德爾菲娜.塞里格《莫里埃爾》(法)
第二十九屆(1964)
聖馬克金獅獎:《紅色沙漠》(意)
評委會特別獎:《馬太福音》(意)
最佳男演員:湯姆.考特尼《國王與國家》
最佳女演員:哈里特.安德森《愛吧》(瑞典)
第三十屆(1965)
聖馬克金獅獎:《北斗七星》(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沙漠里的西蒙》(墨西哥)《我20歲》(蘇聯)
最佳男演員:三船敏郎《紅鬍子》(日本)
最佳女演員:安妮.熱拉杜《曼哈頓的三個房間》(法)
第三十一屆(1966)
聖馬克金獅獎:《阿爾及爾的戰爭》(阿爾及利亞、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查帕瓜》(美)《難忘昔日》(西德)
最佳男演員:雅克.佩爾《半個男人》(意)
最佳女演員:娜塔麗亞.阿倫巴薩洛娃《第一個教師》(蘇聯)
第三十二屆(1967)
聖馬克金獅獎:《白日美人》(法)
評委會特別獎:《中國是近鄰》(意)《中國姑娘》(法)
最佳男演員:留比薩.薩馬爾契奇《早晨》(南斯拉夫)
最佳女演員:雪莉.奈特《荷蘭人》(英)
第三十三屆(1968)
聖馬克金獅獎:《馬戲團帳蓬頂上的藝人》(西德)
評委會特別獎:《蘇格拉底》(法)《土耳其人的聖母》(意)
最佳男演員:約翰.馬勒《臉》(美)
最佳女演員:勞拉.貝蒂《定理》(意)
第三十四屆(1969)
評委會特別獎:《半人半獸的神》(意)《名譽與光榮》(捷克)
第三十六屆(1979)
最佳男演員:尤.列奧諾夫《秋天的馬拉松》(蘇聯)
最佳女演員:乙羽信子《絞殺》(日本)
第三十七屆(1980)
聖馬克金獅獎:《葛洛麗婭》(美)《大西洋城》(法國、加拿大)
最佳男演員:奧斯卡.拉特維爾《第一個工作》(西德)喬治.伯恩斯、阿特卡尼《走路的風度》(美)
最佳女演員:莉芙.厄爾曼《理查德的東西》(英)茲.格.勞倫斯《葛洛麗婭》(美)
第三十八屆(1981)
聖馬克金獅獎:《沉重的年代》(西德)
聖馬克銀獅獎:《你記得陶莉.比爾嗎?》(南斯拉夫)
評委會特別獎:《金色的夢》(意)《他們不用黑領帶》(巴西)
最佳男演員:羅伯特.杜瓦爾《真誠懺悔》(美)
最佳女演員:莉爾.特塞盧斯《政治迫害》(挪威)
第三十九屆(1982)
聖馬克金獅獎:《情況》(西德)
特別評委會獎:《命令》(西德)
最佳男演員:羅伯特.鮑威爾《命令》(西德)
最佳女演員:比阿特麗斯.羅曼德《美滿姻緣》(法)
第四十屆(1983)
聖馬克金獅獎:《芳名卡門》(法)
聖馬克銀獅獎:《黑人小茅屋街》(法)
評委會特別獎:《農家/三十五年之後》(法)
最佳男演員:馬修.莫迪恩《北極光》(美)
最佳女演員:達琳.萊吉蒂莫斯《黑人小茅屋街》(法)
第四十一屆(1984)
聖馬克金獅獎:《和平陽光的年代》(波蘭、西德、美國)
聖馬克銀獅獎:《小奏鳴曲》(加拿大)
評委會特別獎:《月球的寵兒》(法)
最佳男演員:納西魯丁.薩赫《交叉點》(印度)
最佳女演員:帕斯卡爾.奧吉爾《月圓之夜》(法)
第四十二屆(1985)
聖馬克金獅獎:《天涯淪落女》(法)
聖馬克銀獅獎:《杜斯特》(比利時)
評委會特別獎:《燈船》(美)
最佳男演員:熱拉爾.德帕迪厄《警察》(法)
第四十三屆(1986)
聖馬克金獅獎:《綠光》(法)
聖馬克銀獅獎:《國王和電影》(阿根廷)
評委會特別獎:《愛情故事》(義大利)《野鴿子》(蘇聯)
最佳男演員:卡爾洛.德萊.彼亞內《聖誕禮物》(意)
最佳女演員:瓦萊利亞.戈利洛《愛情故事》(意)
第四十四屆(1987)
聖馬克金獅獎:《再見,孩子們》(法)
聖馬克銀獅獎:《莫里斯》(英)
評委會特別獎:《集體的喝彩聲》(瑞典、挪威、丹麥)
最佳男演員:詹姆斯.威爾比、休.格蘭特《莫里斯》(英)
最佳女演員:姜受延《種女》(韓國)
第四十五屆(1988)
聖馬克金獅獎:《聖潔酒徒的傳奇》(意)
聖馬克銀獅獎:《霧中風景》(希臘)
評委會特別獎:《佳羅普營地》(塞內加爾、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
最佳男演員:唐.阿梅奇、喬.曼特格納《情況變化》(美)
最佳女演員:伊莎貝爾.於佩爾《女人韻事》(法)雪莉.麥克琳《蘇薩茨卡夫人》(美)
第四十六屆(1989)
聖馬克金獅獎:《悲情城市》(中國台灣)
聖馬克銀獅獎:《黃色房子的回憶》(葡萄牙)《一位茶道大師之死》(日本)
評委會特別獎:《光明》(法)
最佳男演員:馬爾塞羅.馬斯特羅、馬西莫.特羅伊西《幾點鍾》(意)
最佳女演員:佩吉.阿什克羅夫特、熱拉爾丁.詹姆斯《她早走了》(英)
第四十七屆(1990)
聖馬克金獅獎:《羅森克蘭茨和吉爾登斯特恩去世》(英)
聖馬克銀獅獎:《我同桌的天使》(紐西蘭)
最佳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好傢伙》(美)
最佳男演員:奧列格.鮑里索爾夫《唯一的證人》(保加利亞)
最佳女演員:格洛麗亞.蒙奇梅爾《鏡中人》(智利)
第四十八屆(1991)
聖馬克金獅獎:《蒙古精神》(蘇聯)
聖馬克銀獅獎:《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國)《漁夫國王》(美)《我再也聽不到吉它聲》(法)
評委會特別獎:《神曲》(葡萄牙)
最佳男演員:瑞凡.費尼克斯《我私人的愛達荷》(美)
最佳女演員:蒂爾達.史溫頓《愛德華二世》(英)
第四十九屆(1992)
聖馬克金獅獎:《秋菊打官私》(中國)
聖馬克銀獅獎:《冬之心》(法)《火腿火腿》(西班牙)《豪華旅館》(羅馬尼亞)
評委會特別獎:《一個拿波里數學家之死》(意)
最佳男演員:傑克.萊蒙《格侖加里.格侖.羅斯》(美)
最佳女演員:鞏俐《秋菊打官私》(中國)
第五十屆(1993)
聖馬克金獅獎:《捷徑》(美)《藍色》(法)
聖馬克銀獅獎:《抵押人生》(塔吉克)
評委會特別獎:《壞小子巴比》(澳大利亞)
最佳男演員:法比西歐.班提佛克《壞小子巴比》(澳大利亞)
最佳女演員:朱麗葉.比諾什《藍色》(法)
第五十一屆(1994)
聖馬克金獅獎:《愛情萬歲》(中國台灣)《暴雨將至》(馬其頓)
聖馬克銀獅獎:《夢幻天堂》(紐西蘭)《小奧德薩》(美)
評委會特別獎:《天生殺人狂》(美)
最佳導演:賈尼.阿梅利奧《亞美利加》(意)
最佳男演員: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國)
最佳女演員:瑪麗亞.曼德羅《三兄妹》(葡萄牙)
第五十二屆(1995)
聖馬克金獅獎:《三輪車夫》(法國、越南)
聖馬克銀獅獎:《上帝的喜劇》(葡萄牙)《新天堂星探》(意)
最佳男演員:戈茨.格奧爾格《殺手》(德國)
最佳女演員:伊莎貝爾.於佩爾、桑德琳.博納爾《儀式》(法)
第五十三屆(1996)
聖馬克金獅獎:《邁克爾.柯林斯》(愛爾蘭)
評委會特別獎:《土匪》(喬治亞、法國)
最佳男演員:利姆.尼森《邁克爾.科林斯》(愛爾蘭)
最佳女演員:維多利亞.蒂沃《波妮》(法)
第五十四屆(1997)
聖馬克金獅獎:《花火》(日本)
評委會特別獎:《歐索多》(義大利)
最佳男演員:韋斯利.斯奈普斯《一夜情》(美)
最佳女演員:蘿賓.湯妮《尼加拉瓜,尼加拉瓜》(美)
第五十五屆(1998)
聖馬克金獅獎:《這樣的笑》(意)
評委會特別獎:《最後的天堂》(羅馬尼亞)
最佳導演:埃米爾.庫斯圖爾察《黑貓,白貓》(南斯拉夫)
最佳男演員:西恩.潘《騷亂》(美)
最佳女演員:卡特琳娜.德納芙《旺多姆廣場》(法)
第五十六屆(1999)
聖馬克金獅獎:《一個都不能少》(中國)
評委會特別獎:《風兒帶我回家》(伊朗)
最佳導演:張元《回家過年》(中國)
最佳男演員:吉姆.布羅本特《酣歌暢戲》(英)
最佳女演員:娜塔麗.貝耶恩《情色逸事》(比利時、法國)
第五十七屆(2000)
聖馬克金獅獎:《圓圈》(伊朗)
評委會特別獎:《黑夜降臨前》(美)
最佳導演:布塔代布.達斯古普塔《摔角選手》(印度)
最佳男演員:哈維爾.巴爾德姆《黑夜降臨前》(美)
最佳女演員:羅斯.伯恩《女神1967》(澳大利亞)
第五十八屆(2001)
聖馬克金獅獎:《季風婚宴》(印度)
評委會特別獎:《酷熱的日子》(奧地利)
最佳導演:巴巴克.巴亞米《秘密投票》(伊朗)
最佳男演員:盧吉.羅.卡斯西歐《目光》(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桑德拉.斯卡瑞莉《目光》(義大利)
第五十九屆(2002)
最佳影片金獅獎:《青樓姐妹花》,導演:彼得-穆蘭(蘇格蘭)
評委會大獎:《瘋人院》,導演:安德烈-孔卡羅維斯基(俄羅斯)
最佳導演獎:《綠洲》導演李昌東(韓國)
最佳男演員獎:史坦法諾-阿寇西(《愛之旅》,義大利);
最佳男演員獎:茱莉安-摩爾《遠離天堂》,美國
文素利《綠洲》,韓國
最佳短片銀獅獎:CLOWN(《綠洲》,導演Irina Efteeva)
第六十屆(2003)
金獅獎最佳影片獎:《回歸》 導演安德烈.齊亞琴謝夫 俄國
銀獅獎評審團大獎:《風箏》 導演蘭達.薩貝格 黎巴嫩/法國
銀獅獎最佳導演獎:北野武 《座頭市》 日本
最佳男演員獎:肖恩.潘 《21克》 美國
最佳女演員獎:卡嘉.瑞曼 《羅森斯查斯街》 德國
第六十一屆(2004)
最佳影片金獅獎:《維拉-德雷克》
評委會大獎銀獅獎:《出海》
最佳導演獎:金基德(《空房間》)
最佳男主角:哈維爾-巴丹Javier Bardem(《出海》)
最佳女主角:伊梅爾達-斯唐頓(Imelda Staunton暫譯) 《維拉-德雷克》
第六十二屆(2005)
最佳影片金獅獎:李安《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最佳導演銀獅獎:菲利普-加瑞爾 Philippe Garrel《制服戀人》Les Amants reguliers
評委會特別獎:《瑪麗》Mary 埃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
最佳導演獎:金基德(《空房間》)
最佳男主角:大衛.斯特雷澤恩David Strathairn《晚安,好運》Goodnight and Good Luck
最佳女主角:喬凡娜.梅佐喬爾諾Giovanna Mezzogiorno《心中的野獸》La bestia nel cuore
第六十三屆(2006)
最佳影片金獅獎《三峽好人》(導演:賈樟柯)
最佳導演銀獅獎 《絕密隱私》(導演:阿蘭.雷乃)
銀獅「新發現」獎 曼紐爾.克里亞勒斯《金色大門》
評委會特別獎 《達萊特》
最佳男演員獎 本.阿弗萊克(《好萊塢庄園》)
最佳女演員獎 海倫.米倫(《女王》)
③ 中國哪些演員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女主角
: 第四十六屆最佳影片金獅獎(侯孝賢)《悲情城市》
第四十九屆最佳影片金獅獎(張藝謀) 最佳女演員(鞏俐)《秋菊打官司》
第五十一屆最佳男演員(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
第五十六屆最佳影片金獅獎(張藝謀)《一個都不少》 最佳導演獎(張元)《過年回家》
第五十八屆評委會特別獎(伍仕賢)《車四十四》
第五十九屆聖馬可最佳影片獎(田壯壯)《小城之春》 特別關注獎(陳果)《人民公廁》
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李安)《斷背山》
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賈樟柯)《三峽好人》
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李安)《色.戒》 地平線單元紀錄片獎(賈樟柯)《無用》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終身成就獎 (吳宇森)《赤壁》 《碟中諜2》《英雄本色》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銀獅獎 蔡尚君《人山人海》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 最佳女主角 葉德嫻 《桃姐》
④ 桃姐獲了多少獎
獲獎記錄第33屆南非德班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桃姐》葉德嫻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桃姐》陳淑賢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桃姐》許鞍華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桃姐》劉德華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演員《桃姐》葉德嫻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桃姐》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桃姐》葉德嫻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 費比西獎國際電影評論家協會獎 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西格尼斯特別獎、平等機會獎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桃姐》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桃姐》葉德嫻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桃姐》劉德華
第15屆愛沙尼亞塔林黑夜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桃姐》葉德嫻
第15屆愛沙尼亞塔林黑夜電影節最佳電影《桃姐》(10.000歐元的獎學金)FICC Jury Award FICC評審團獎
第18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電影《桃姐》
第18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主角《桃姐》葉德嫻
《青年電影手冊》2011年華語十佳電影第一名:《桃姐》
第6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葉德嫻《桃姐》
第4屆沖繩國際電影節《桃姐》獲雙料大獎:「Peace 單元」最高大獎「海人獎」、評委會特別獎「金石獅子獎」
第9屆亞洲沃克電影獎最佳導演《桃姐》許鞍華
第9屆亞洲沃克電影獎最佳女主角《桃姐》葉德嫻
第9屆亞洲沃克電影獎最佳男配角《桃姐》秦沛
第22屆亞洲電影傳媒獎最佳女主角《桃姐》葉德嫻
第14屆亞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桃姐》葉德嫻
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桃姐》葉德嫻
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桃姐》
第10屆巴黎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最受觀眾歡迎獎、學生評審團獎
提名獎項
2011年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提名 劉德華《桃姐》
2011年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桃姐》
2011年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提名-陳淑賢《桃姐》
2011年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剪輯提名-鄺志良/韋淑芬《桃姐》
2012年第六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劉德華《桃姐》
2012年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秦沛《桃姐》
2012年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秦海璐《桃姐》
2012年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劉德華《桃姐》
電影大事記
1. 代表香港地區出戰2012年「第84屆奧斯卡頒獎禮」角逐最佳外語片獎
2.《桃姐》將於2012年3月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最近華鼎獎桃姐已入圍!可能還會那很多獎!
⑤ 李冰冰都得過什麼獎
1,第14屆中美電影節年度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巨齒鯊》。
2,第3屆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最具海外影響力演員獎。
3,第3屆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鍾馗伏魔》。
4,亞太電影博覽會(CineAsia)年度電影之星。
5,第4屆越南DMA大獎最喜愛的中國女演員,獲獎作品:《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6,第10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飛躍女演員,獲獎作品:《風聲》。
7,華鼎獎百姓最喜愛電影明星,獲獎作品:《風聲》。
8,第11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表演學會獎,獲獎作品:《雲水謠》。
9,第2屆中國電視藝術雙十佳十佳演員獎,獲獎作品:《少年包青天》。
10,第13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過年回家》。
11,第12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獲獎作品:《雲水謠》。
12,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風聲》。
13,第2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獲獎作品:《雲水謠》。
14,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女演員獎,獲獎作品:《天下無賊》。
⑥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8月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一共有76屆(1969年至1979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導致原有的影片評獎制度被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恢復評獎),主競賽單元的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1932)
最佳導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蘇聯)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化身博士》(美國)
最佳女演員:海倫.海斯(美國)《馬德隆.克勞德特的罪惡》
第二屆(1934)
最佳外國影片:《阿蘭島人》(英國)
最佳導演:吉.馬哈蒂 《入謎》捷克 約.羅文斯基《青年之戀》(捷克)
最佳男演員:華雷斯.皮萊 《自由萬歲》(美國)
最佳女演員:凱瑟琳.赫本 小婦人 (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泰雷薩旗手(義大利)
第三屆(1935)
最佳外國影片:安娜.卡列妮娜(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幻影 (義大利)
最佳導演:金.維多 《洞房花燭夜》 (美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布郎夏爾 《罪與罰》(法國)
最佳女演員:保拉.韋塞利 《插曲》(奧地利)
第四屆(1936)
最佳外國影片:加利福尼亞的皇帝 (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利比亞騎兵隊(義大利)
最佳導演:傑克.弗德 《弗蘭德狂歡節》 (法國)
最佳男演員:保羅.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傳》(美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蓓拉 《戰斗前夜》(法國)
第五屆(1937)
最佳外國影片:《舞針的冊》(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抗擊漢尼拔》
最佳導演:羅.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國)
最佳男演員:伊密爾.詹寧斯《統治者》(德國)
最佳女演員:蓓蒂.黛維斯《紅衫淚痕》(美國)
第六屆(1938)
最佳外國影片:《奧林匹克運動會》(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空軍敢死隊》
最佳導演:卡爾.里特《士兵的假期》(德國)馬塞爾.卡內爾《霧碼頭》(法國)
最佳男演員:李思利.霍華德《賣花女》(英國)
最佳女演員:瑙瑪.希拉《絕代艷後》(美國)
第七屆(1939)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布納.梅西阿斯》
第八屆(1940)
最佳外國影片:《驛站長》(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爾卡扎爾之圍》
第九屆(1941)
最佳外國影片:《克魯格總統》(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鋼盔》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劇演員》(德國)
最佳男演員: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路易斯.烏爾里奇《安奈利》(德國)
第十屆(1942)
最佳外國影片:《偉大的國王》(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檳加西》
最佳男演員: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槍擊》(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克.蘇德鮑姆《偉大的國王》(德國)
第十一屆(1946)
最佳外國影片:《大地之光》(美國)
第十二屆(1947)
最佳外國影片:《罷工》(捷克)
最佳義大利影片:《悲慘的追逐》
最佳導演:亨利.喬治.格盧佐《巴黎警局》(法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費斯內《文森特先生》(法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瑪格納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義大利)
第十三屆(1948)
最佳外國影片:《王子復仇記》(英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在羅馬的陽光下》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審判》(奧地利)
最佳男演員:恩斯特.多伊奇《審》(奧地利)
最佳女演員:珍.西蒙斯《王子復仇記》(英國)
第十四屆(1949)
聖馬克金獅獎:《曼儂》(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沼澤的藍天》
最佳導演:阿.吉尼那《沼澤的藍天》(義大利)
最佳男演員:約瑟夫.科頓《珍妮的肖像》(美國)
最佳女演員:奧麗薇.迪.哈弗蘭《毒龍潭》(美國)
第十五屆(1950)
聖馬克金獅獎:《裁判結束》(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員:薩姆.傑夫《夜闌人未靜》(美國)
最佳女演員:埃莉諾.帕克《鐵窗紅淚》(美國)
第十六屆(1951)
聖馬克金獅獎:《羅生門》(日本)
最佳義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黑夜是我的王國》(法國)
最佳女演員:費雯麗《慾望號街車》(美國)
第十七屆(1952)
聖馬克金獅獎:《禁止游戲》(法國)
最佳導演:溝口健二《西鶴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一個推銷員的死》(美國)
第十八屆(1953)
聖馬克銀獅獎:《雨月物語》(日本)《紅杏出牆》(義大利、法國)
最佳導演:亞溫.李斯《四張廣告》(美國)
最佳男演員:亨利.維爾伯特《沒有懺悔的神》(法國)
最佳女演員:莉莉.帕爾默《四張廣告》(美國)
第十九屆(1954)
聖馬克金獅獎:《羅密歐與朱麗葉》(義大利、英國)
聖馬克銀獅獎:《在碼頭》(美國)《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不要碰珠寶》(法國)
第二十屆(1955)
聖馬克金獅獎:《諾言》(丹麥)
聖馬克銀獅獎:《跳來跳去的女人》(蘇聯)
最佳男演員:肯尼思.莫爾《親情深似海》(美國)
第二十一屆(1956)
最佳男演員:布爾威爾《巴黎橫斷面》(法國)
最佳女演員:瑪麗亞.雪爾《酒店》(法國)
第七十一屆(2014)
最佳影片金獅獎:羅伊·安德森《寒枝雀靜》(瑞典)
最佳影片評委會大獎:約書亞·奧本海默《沉默之像》(丹麥/挪威/芬蘭)
最佳導演銀獅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郵差的白夜》(俄羅斯)
最佳男演員:獎亞當·德利弗《飢餓的心》(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獎:阿爾芭·洛瓦赫《飢餓的心》(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卡昂·穆德西《錫瓦斯》(土耳其)
第七十二屆(2015)
最佳影片金獅獎:洛倫佐·維加斯《來自遠方》(委內瑞拉)
評審團大獎:查理·考夫曼《失常》(美國)
最佳導演銀獅獎:帕布羅·查比羅《犯罪家族》(阿根廷)
最佳編劇獎:克里斯蒂安·文森特《貂》(法國)
最佳男演員獎:法布萊斯·魯奇尼《貂》(法國)
最佳女演員獎:瓦萊莉·高利諾《為你著想》(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艾明·阿爾珀《封鎖》(土耳其)
最佳新演員獎:亞伯拉罕·阿塔哈《無境之獸》(美國)
第七十三屆(2016)
最佳影片金獅獎:拉夫·達茲《離開的女人》(菲律賓)
評審團大獎:湯姆·福特《夜行動物》(美國)
最佳劇本獎:諾亞·奧本海姆《第一夫人》(美國)
最佳導演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戰爭天堂》(俄羅斯)、阿瑪特·伊斯卡拉特《野蠻地區》(墨西哥)
最佳男演員獎:奧斯卡·馬丁內茲《傑出公民》(阿根廷)
最佳女演員獎:艾瑪·斯通《愛樂之城》(美國)
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獎:葆拉·貝爾《弗蘭茨》(德國)
評委會特別獎:安娜·莉莉·阿米普爾《劣質愛情》(美國)
第七十四屆(2017)
最佳電影金獅獎:吉爾莫·德爾·托羅《水形物語》(美國)
評審團大獎銀獅獎:薩繆爾·毛茨《狐步舞》(以色列)
最佳導演銀獅獎:澤維爾·勒格朗《傾盡所有》(法國)
最佳男演員:Kamel El Basha《羞辱》(黎巴嫩)
最佳女演員:夏洛特·蘭普琳《漢娜》(法國)
最佳劇本獎:馬丁·麥克唐納《三塊廣告牌》(美國、英國)
評審團特別獎:沃威克·桑頓《甜蜜的國度》(澳大利亞)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員獎:查理·普拉默《賽馬皮特》(英國)
第七十五屆(2018)
金獅獎最佳影片獎:阿方索·卡隆《羅馬》
銀獅評委會大獎:歐格斯·蘭斯莫斯《寵兒》
最佳劇本獎:喬·科恩、伊桑·科恩《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銀獅最佳導演獎:雅克·歐迪亞《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員獎:威廉·達福《永恆之門》
最佳女演員獎:奧莉薇婭·柯爾曼《寵兒》
評審團特別獎:詹妮弗·肯特《夜鶯》
新晉演員獎:巴凱里·甘納巴《夜鶯》
第七十六屆(2019)
金獅獎最佳影片:《小丑》導演:托德·菲利普斯
評審團大獎:《我控訴》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最佳劇本獎:楊凡《繼園台七號》
最佳導演獎:羅伊·安德森《關於無盡》
最佳男演員:盧卡·馬里內利《馬丁·伊登》
最佳女演員:阿麗亞娜·阿斯卡里德《世界的勝利》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獎(最佳新人獎):托比·華萊士《乳牙》
評委會特別獎:《黑手黨不再是曾經》導演:弗蘭科·馬雷斯科
⑦ 葉璇的國籍
基本信息欄
中文名: 葉璇
外文名: Michelle Ye/Michelle Yip
別名: 阿璇,小璇子
國籍: 美國
出生地: 中國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 1980年2月14日
畢業院校: 威爾斯利學院
代表作品: 《情陷夜中環》,《天下第一》
成長經歷
生於杭州,長於美國的葉璇,在一個破碎的家庭中長大。9歲那年,母親離她而去,13歲,她開始完全獨立,18歲代表紐約參加亞裔小姐選美,一舉奪得冠軍,她懂得背靠祖國,面向國際。
電視
《廟街媽兄弟》
飾演「何喜」
首播時間:2000年8月7日
合作演員:梁漢文、李克勤、黃淑儀
《美麗人生》
飾演「尹雪宜」 導演:磐石、陶詩偉
首播時間:2001年2月5日
合作演員:葉璇、陳浩民、林家棟、米雪、羅蘭、郭可盈
《封神榜》又名《愛子情深》《忠義乾坤》
飾演「楊蓮花」
首播時間:2001年7月23日
合作演員:陳浩民、錢嘉樂、劉玉翠
《一網情深》-TVB和北京中央電視台合作拍攝
飾演「楊慧敏」
首播時間:(播映日期未定)
合作演員:陳浩民、陸毅、佟大為、張恆
《再生緣》又名《新孟麗君傳奇》 導演: 潘嘉德
飾演「孟麗君」
首播時間:2002年8月5日
合作演員:林峰、馬德鍾、楊怡、劉玉翠、馬國明
《蕭十一郎》又名《割鹿刀》
飾演「楚留香的孫女」(客串大結局一集)
合作演員:黃日華、邵美琪、向海嵐
《流金歲月》
飾演「程小雨」
首播時間:2002年9月16日
合作演員:羅嘉良、宣萱、溫兆倫、林峰、向海嵐、楊怡
《雲海玉弓緣》
飾演「厲勝男」
首播時間:2002年12月30日
合作演員:林峰、李彩樺、陳國邦、羅敏庄
《沖上雲霄》又名《壯志凌雲》
飾演「童希欣」
首播時間:2003年10月27日
合作演員:吳鎮宇、胡杏兒、陳慧珊、馬德鍾、吳卓羲、陳鍵鋒、黃宗澤、馬國明
《非常外父》後名《吃醋岳父》
飾演「丁明珠」
首播時間:2003年10月10日
合作演員:鄭少秋、葉童、滕麗名、黎耀祥、湯盈盈、馬國明
《迷蝶》又名《毒蝶》
飾演「羅怡平」
拍攝時間:2003年 待播
合作演員:廖京生、錢泳辰、佟瑞欣、孔維
《西廂奇緣》又名《稀世情緣》
飾演「崔鶯鶯(崔湘玉)」
發行時間:2004年12月13日
首播時間:2005年2月14日TVB首播
合作演員:吳卓羲、胡杏兒、馬國明
《翡翠戀曲》
客串「孫燕秋」
首播時間:2004年4月12日首播
合作演員:劉松仁、陳慧珊、鄭嘉穎、周麗淇
《本草葯王》
飾演「冬青」
發行時間:2005年6月20日海外發行
首播時間:2005年11月28日TVB首播
合作演員:林文龍、廖啟智、李詩韻、馬國明、羅樂林、李家聲
《天下第一》
飾演「「玄字第一號」上官海棠、上官海(化名)」
首播時間:2005年2月14日
合作演員:劉松仁、李亞鵬、霍建華、郭晉安、陳怡蓉、張衛健、陳法蓉、黃聖依、高圓圓、鄧超
《情陷夜中環》
飾演「沈思晨」
首播時間:2005年11月28日
合作演員:謝賢、黃浩然、林韋辰、張文慈、谷祖琳
《沙家浜》
飾演[陳麗麗]
首播時間:2006年5月10日
合作演員:陳道明、許晴、任程偉、劉金山、程前
《情陷夜中環2》
飾演「江海瀾」
首播時間:2006年5月29日在ATV首播
合作演員:陳啟泰、張文慈、謝賢、盧海鵬、羅家英
《聊齋2之羅剎海市》
飾演「龍女小喬」
首播時間:2007年7月22日在上海東方電影頻道首播
合作演員:孫耀威、張茜、關青
《叫一聲媽媽》
飾演「簡小單」
首播時間:2007年8月25日在東方電影頻道
合作演員:張默、孫菲菲、張天霖、馨子、趙越、李穎
《補習天後》
飾演「陳可可」
首播時間:2007年9月3日在香港有線台首播
合作演員:葛民輝、余安安、張耀揚、陳雅倫、梁思浩、董敏莉、吳天瑜
《楊貴妃秘史》
飾演 「虢國夫人楊玉瑤」
合作演員:殷桃、黃秋生、金巧巧、石小群、何賽飛、王洛勇、徐錦江、謝君豪
《古城往事》
飾演 「顧秀梅、顧秀菊」
合作演員:邢佳棟、陳數
電影
《至尊無賴》-飾演「行姐」(2006年4月6日上映)
《情義我心知》-飾演「阿綠」(2005年12月29日上映 憑藉此片獲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提名)
《異冢》(又名《衣櫃驚魂》)-飾演「孟萍」(2007年3月8日上映)
《戲王之王》-飾演「Judy」(2007年06月19日上映)
《頭七》(又名《破碎凶間》《離奇境界》)-盧彥芳‧亞芳 (2009年5月21日香港上映)
《殺人犯》(又名《罪與罰》)客串演出(2009年7月6日香港上映)
《神槍手》-飾演「范慧青」(2009年4月5日獅城首映,4月9日開始在香港正式上映,內地只出碟)
《查之女》(又名《大搜查》)-飾演「婉薇」(2008年12月23日上映)
《意外》(又名《暗殺》分別入圍2009年威尼斯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第53屆亞太影展,於2009年9月17日在香港上映,當選2009年度香港影評人協會十大華語影片)
《復仇》(參加第62屆戛納電影節,2009年8月20日作為「香港第四屆夏日國際電影節」 (Summer I F F )開幕影片上映,同時分別入圍於九月舉行的「第34屆多倫多電影節」及「西班牙聖塞瓦斯蒂安電影節」)
《維多利亞1號》(上映日期待定)
《火龍》(預計2010年上映)
《飛沙風中轉》(上映日期待定)
《撕票》(待定)
配音
《竊聽風雲》(粵語版)(擔任配音工作,配音角色為張靜初飾演的婉兒)
《十月圍城》(配音角色為范冰冰飾演的月茹)
舞台劇
《東方茶花女》(2003年南方電視台大型古裝電視劇《東方茶花女》和蔡興麟合演》
《經典回望之周璇2005年》(皇後大道中99號中環中心和香港舞蹈團合演歌舞)
《一起回家》(2007年湖南電視台《快樂回家》和李煽霖合演)
其他活動
主持經歷
2000年 TVB8娛樂節目《七通頻道》
2000年 國際華裔小姐決賽司儀
2004年9月28日 央視國際(CCTV-4)和上海東方衛視直播的「清江月.中華情」中秋晚會主持
2004年 TVB特派奧運外景主持
2005年3月15日 葉璇擔任健身中心新聞發布會司儀
2005年8月 擔任華娛衛視〈夜來女人香〉 主持人
2005年8月 主持紐約華裔小姐的競選
2006年4月21日 主持ATV節目-《女人禁區》
2006年 主持香港第12屆十大廣告頒獎典禮
2006年8月 主持香港新城國語力頒獎禮
2009年2月6日 擔任東亞豐德麗春茗司儀
2009年2月19日擔任「香港電影導演會執委會就職禮及春茗」司儀
2009年12月20日擔任「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10周年演唱會」主持人
廣告代言
2000年: 碧桂園
2004年: 皇室纖形代言人
2005年: Bio 治強面部美容儀器代言人(香港)
2006年: 澳雪法國留香小公主花浴露
2005-2006年: 草肌瘦身, 豐胸產品代言人 (香港及澳門)
2005-2007年: 康奈內衣服飾 – 保暖內衣代言人 (中國)
2007年: S & H 百分百保養品
2008年: 澳雪夢幻海馬沐浴露 金歐萊護膚品
參演MV
陳曉東MV《從心愛你》
梁漢文MV《我的命運》
鄭伊健MV《天煞孤星》
曾獲獎項
1998年:ISEF世界青年科學競賽植物一等獎
1999年:國際華裔小姐 - 最具古典美態大獎
1999年:國際華裔小姐 - 冠軍(Miss Chinese International)
2006年:新城勁爆電視飛躍女演員獎
2006年: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提名
2008年:「風尚中國榜」年度風尚影視女星獎
2009年:入圍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2009年:憑意外入圍第53界亞太影展影後提名
2010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演員提名,進入最後決選
[編輯本段]明星語錄
在恨別人的同時,也是在折磨自己(情陷夜中環)
who are the warriors?
We are!
Yes!
--(補習天後)
殺不死我,使我更強大-What did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情陷夜中環2)
不管為了什麼,千萬不要放棄你心愛的人,因為這樣不值得(情陷夜中環2)
船到橋頭自然直 (再生緣)
「成果」等於「心思」除以「時間」 (同學們``公式不能忘的哦)
性感不在於布多布少,而在於眉梢眼角(那也得跟她一樣會放電才行呀)
好勝,是拿自己和別人比;好強,是自己和自己比……好強不好勝!(確實是海馬的寫照)
遇喜則喜,遇悲不悲 (這么說也這么做,一隻樂觀的海馬)
吃得咸魚抵得渴...
機會只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海馬的華裔小姐冠軍可不是從天而降滴~~)
麽吔系安全感?我覺得靠自己就好安全(璇試風格~~海馬就是什麼都靠自己的)
放不下一些人一些事時,不妨想想,這個人恰好是這個人,這件事恰好是這件事,以後還會有很多這樣的恰好…… (繞口令``)
作萬人敵是很成功的!(到底要做萬人迷還素萬人敵呢?額``阿璇還是做萬人迷的好)
世事多為天算,人力不可違拗,所以還是力為本份,心為向善的好……
一枝獨秀給誰看?自己看不見自己
變化就是永恆…… (政治課啊...)
有絕對的好事,沒絕對的壞事,壞事總有好的一面(繼續政治課``而且這個觀點是片面的``沒有絕對的好事也沒有絕對的壞事..汗~不是辨析題)
不是我變了,而是看我的人的眼光變了 (看海馬的眼光永遠不會變,海馬永遠是最棒的海馬)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很實用的哈``生氣確實不值得)
再美的珍珠不如一個自信女孩的眼睛……
朱顏辭鏡花辭樹,最是人間留不住 (額``要怎麼寫呢)
我們都在與自己競賽,都在為超越自我而付出同樣的汗水和代價 (主持奧運時候的有感而發吧)
只要是努力換來,就算鐵牌也是最珍貴 (繼續奧運)
初生牛犢, 零的突破(奧運手記的標題)
「心魔」是沉淪在過往的光輝中不能自拔,於是再也沒有了面對新挑戰的赤子之心和無畏之勇,再也攀爬 不到更高的山峯。運動生涯是這樣,藝術生涯是這樣,每一個追求理想,嚮往欣欣向榮的生命都一樣!(依然奧運~~)
一個蠶蛹不會因為另一個蠶蛹的產生而不變成蝴蝶 (海馬就是那隻堅強蛻變成蝴蝶的蠶蛹吧)
有朋友問我為甚麼能那麼簡單地快樂著,難道生活的磨難就絲毫留不下烙印?
我回答:『因為幸福像花兒一樣—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心裡的難過和傷痛都是一瞬間的,只有平淡和美好的事情才能成為記憶里的永恆。像和媽媽在廚房裡切菜,像和摯友坐在球場上喝一杯汽水,像牽著我的小白到公園里散步…… (重點在小白哦)
with a happy heart, everyday is happy birthday!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跑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不是前因後果的原因,後浪和
前浪不會同時到達的,我們是和時間比賽。(05.09.07 阿璇搜狐作客聊天實錄)
我們都是蠶蛹,我走我的路,你走你的路,互不幹擾,我們並不是奧運會,我們應該是百花齊放。(搜狐作客聊天實錄)
生活需要我們深深地去體會,淡淡地去期待,這就是幸福 (與大胡的某句話如出一轍)
幸福與否並不在於別人怎麼看你,而在於你怎麼看自己 (幸福的秘訣~~)
風流跟人緣好,可能只是一線之差 (夜來女人香)
最有用的報復方法,我覺得你還不如趕快忘記這個人,因為恨一個人是很花時間的。你恨他就表示你還在為他付出,既然這個人這么不值得你愛的話,你還為他付出、花時間,不是更傻?(夜來女人香)
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計較的少。(《叫一聲媽媽》)
個人其他信息
昵稱:阿璇、小璇子、海馬、女人、女王、某人
生日:1980年2月14日(情人節出世)
生肖:猴
星座:水瓶座
信仰:天主教
血型:O型
身高:166cm
體重:46kg
三圍:34-24-34
學歷: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主修政治學
語言:吳語(杭州話)會少許、英文、廣東話、國語(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一級證書)、法語
入行:1999年參加國際華裔小姐比賽獲得冠軍和「最具古典美態獎」。同年月簽約TVB
所屬公司:2005年簽約香港寰亞電影公司,之前是香港TVB藝員
跳舞:六歲開始學,基本上學過各類型的舞蹈
唱歌老師:陳潔靈、Jessica
兄弟姊妹:同父異母的弟弟和同母異父的弟弟
最喜愛的運動:網球,騎單車,保齡球,中國舞,撞球,乒乓球
最鍾意的食物:海鮮 (魚),番薯糖水,多汁的水果 (西瓜),楊枝甘露,雞翼
喜歡飲品:水、蘆薈汁、提子味Qoo、檸檬茶
喜愛的漫畫人物:蠟筆小新(小新和小白)
喜愛顏色:紅、白
喜歡聽那些歌手的歌:周傑倫、王菲、阿杜(杜成義)、陶喆、范逸臣、光良
喜歡的演員:趙雅芝、周迅、漥冢洋介
最愛的衣著牌子:CK、DKNY、DIOR
最愛的衣著配搭 :
T-shirt + 牛仔褲 (其實只要著得舒服又好看的衣服也可以,價錢不一定要貴的)
最常用的化妝牌子:Orlane、Chanel 、SHISEIDO(資生堂)、Max Factor
現在駕駛的車: BENZ SLK 賓士銀色跑車(阿璇駕駛技術不太好,希望她駕駛時要小心些呀~~~)
最理想的職業:拍廣告(最舒服、最輕松)
興趣 :
看書,書法,詩詞,跳舞,唱歌,集郵
(阿璇喜歡看中國大陸作家和清未時期作家的作品,例如有: 張恨水、張愛玲、蘇童、韓寒、余秋雨等,集郵方面最喜歡收集風景郵票)
現在最想做的角色 :
古代女強人的角色 (如武則天、慈禧太後等)、有得發揮還沒試過的角色也會想演
入行前志願:做律師
偶像:Hillary Clinton(美國現任國務卿)
才能 : 彈鋼琴、作詩、寫書法、跳舞 (阿璇一向多才多藝,可能還有很多才能我們未發現到,我們會再慢慢發掘一下阿璇還有什麼才能的)
最喜歡自己飾演的角色: 「再生緣」的孟麗君 (暫時)
自傳:《上善若水璇攻略》(2006年7月)
圈中好友:
霍建華,林峰,吳卓羲,黃宗澤,陳鍵鋒,劉玉翠,胡杏兒,鄧健泓,宣萱,劉綽琪,馬國明,謝娜,陳怡蓉,楊恭如 ,李詩韻,鄭嘉穎,黎諾懿,王寶強,郭晉安,劉嘉人物花絮
「海馬」這個稱號的來歷
天下開拍沒多久,阿璇相機里就有了李亞鵬和小霍的小新臉。可是後來探班的fans再去要求阿璇做小新臉,阿璇不幹了,說小新臉會讓皮膚鬆弛,改作海馬狀。做得挺形象,於是便有了綽號——海馬(天下人都知道吧)。小新臉要領:兩腮鼓足氣,眼睛眯一眯,哈,小新。海馬臉要領:兩腮內吸,眼睛睜大,拿上鏡子照一照吧,看看是不是合格的小海馬。
葉璇就讀的名校:衛斯理學院
衛斯理學院是一所貴族女子大學,強調服務精神,它的座右銘是拉丁語:「Non Ministrari sed Ministrare.」意思就是:「寧照顧他人,勿被人照顧。」
目前在校的學生總數是2300名,她們來自美國各地,個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因為她們都是從占應屆高中畢業生5%的精英中遴選出來的。她們在學院里接受極高水平的教育,以便將來掌權,甚至競選美國總統。衛斯理學院的教學質量很高,它在全美國最著名的學院中排名第4 。
衛斯理學院出過不少名人。例如,我國的宋美齡、冰心先後畢業於此。1959年,馬德琳·奧爾布賴特以優良的評語在此獲得了政治科學的畢業文憑,幾十年後,她成了比爾·柯林頓總統的國務卿。1969年,希拉里也畢業於此,後來她與柯林頓結婚,並成了美國第一夫人。
衛斯理學院是一個四年制私立本科女子學院,成立於一八七零年。全院有兩千三百名女生,其中亞裔學生佔百分之二十,外國學生佔百分之六。教職人員有三百二十名,其中二百八十三名有博士或其他最高階學位。
該學院每年有六百名左右的學生畢業。建校一百二十餘年來,有三萬兩千名校友。這些人中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其中包括一九五九屆的畢業生阿爾布萊特,美國前國務卿;一九六九年的畢業生喜萊蕊柯林頓,美國前第一夫人。
中國近代史上,宋家姊妹佔了一個頗矚目的位置。而當年,宋氏姊妹在美國名校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亦曾風頭一時。衛斯理以學生人數而言,只屬小型大學,因女學生人數總共才有二千人。但這所屬於七姊妹學院(Seven Sister Schools)其中之一的學院,在美國以文學偏重的大學中(Liberal Arts College)欲佔一個領導的地位。衛斯理本身是一所女校,而其提供的選讀科目是以文科為主。但喜愛理、工科的同學則可以通過學校的安排到麻省理工學院修讀這些科目,而完成的學分則可獲得衛斯理學院的認可。衛斯理最主要的學系如下:
政治學(Political Science)
經濟學(Economics)
英文學(English)
心理學(Psychology)
該院設有包括從非洲研究到婦女研究的五十一個專業。興趣廣泛的學生, 也可設立一個雙專業或者是自我設計的專業。每一年該校開設大約九百門課程。威爾斯理學院學生的個人化教育計劃在第一學年就開始,學生的必修課可以選在三個領域,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科學與數學的范圍內。學生還要完成寫作和多種文化課程。
從二年級開始,在院學生可以和全國許多頂尖一流學院的學生交換注冊, 比如說學生可以在附近的麻州理工學院或是布蘭黛斯大學同時注冊修課。同時根據一個十二所學院的學生交換計劃,在院學生還可以和達特茅斯、 阿姆賀斯特、威廉斯學院等著名學院交換學習。學生還有機會參加國外學習計劃,到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去學習。外國語學習也是該院的強項學院要求所有三年級學生都要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到第三學年結束時,合格的學生還被推舉到榮譽推薦計劃中,多數學生在校內上課,並且開始准備他們的研究生院考試或是准備就業。每年大約有八十多個公司企業僱主派人直接到學校來招聘畢業生,以期盡早招到優秀的人才。
該校有一個藏有一百多萬冊圖書的圖書館,全國一流的科學實驗室和設備,給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該學院坐落於風景優美的麻州威爾斯理小鎮,離波士頓城只有十二英里。 佔地五佰英畝的校園更像是一所大花園,校園內散布著美麗的哥特式校舍和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媧奔湖。學生們在湖中劃船游泳,在湖邊健行、散步。
由於該校是頂尖的女子學院,入學的要求很高,每一年的錄取率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學校選擇學生主要根據兩個標准,即學習成績優良及學生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新生招生委員會由教師招生辦公室成員和學生共同組成。他們要審核每一位報名者的各種資料,如中學成績、在班級中的排名和教師推薦信。此外,還要看學生入學申請書和關於各種考試成績及面談報告。申請入學者可考SATI、SATII或ACT。有一半的入學新生的SAT考分在一千二百四十分至一千四百分之間。外國學生的托福考分成績要在六百分以上(托福的電腦考試成績要在二百五十分以上)。新生有四分之三在高中班上名列前十名。該院的報名截止日期為一月十五日。外國學生則只能申請秋季入學。該校提供大量的獎助學金給學生,大約有一半左右學生得到資助.
⑧ 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獲獎名單
主競賽單元
獎項 獲獎者
最佳影片金獅獎
《黎巴嫩》(以色列)
評委會大獎
《心靈廚房》 (德國)
最佳導演
施林·奈沙 (《沒有男人的女人》德國)
最佳男演員獎
科林·費斯 (英國)
最佳女演員獎
克塞妮婭·拉帕波特(《雙重時間》義大利)
最佳編劇獎
《戰時生活》 (美國)
最佳處女作獎
《遭遇》 (菲律賓)
最佳新人獎
傑思敏·特麗卡 (《偉大的夢想》義大利)
最佳布景獎
《無主之人》 (法國)
地平線單元獲獎名單
獎項 獲獎者
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大獎
《遭遇》 (菲律賓)
地平線單元紀錄片獎
《1428》(四川地震紀錄片) (中國)
地平線評委會特別獎
《男人的女人和其它故事》 (印度)
終身成就獎
終身成就獎
皮克斯五元老 (美國)
導演萬歲獎
導演萬歲獎
席爾維斯特·史泰龍 (美國)
短片獎獲獎名單
獎項 獲獎者
最佳短片金獅獎
《初生》(Eersgeborene)
評委會特別獎
《菲力西塔》(Felicità)
最佳歐洲短片獎
《罪人》(Sinner)
費比西獎
獎項 獲獎者
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
傑西卡·豪斯娜《盧爾德》 (奧地利,瑞士)
3D電影獎
3D電影獎
《洞》(The Hole) (美國)
人道主義電影獎
人道主義電影獎
傑西卡·豪斯娜《盧爾德》 (奧地利,瑞士)
「反時間」單元獎
「反時間」單元獎
《Negli occhi》《Cosmonauta》
Controcampo 義大利獎
Controcampo 義大利獎
《宇航員》
我是在這個網址看到的,你也可以自己去看下~http://ent.qq.com/zt/2009/venice66/win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