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下尖兵中鄒之甫的扮演者
浦克。根據查詢該劇劇情顯示地下尖兵中鄒之甫的扮演者是浦克。《地下尖兵》,講述的是地下工作者在敵占區秘密開展工作、尋找到重要情報的故事。這部電影的原型素材,來自於隱蔽戰線張友恆的真實經歷。
2. 老電影演員卜克演過《甲午風雲》、《向陽園的故事》等
浦克是滿映時代的老演員。演過的電影有《國慶十點鍾》,《徐秋影案件》,《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英雄兒女》,《艷陽天》,《人到中年》等。幾年前離世。
3. 《人到中年》39年:6大主演兩人離世,1人離婚,1人杳無音信
1982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影片《人到中年》在全國隆重公映,引起巨大的反響。該片影響了幾代人,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而今39年過去了,當年紅極一時的6大主演,命運變化有些出乎意料……
《人到中年》是根據著名女作家諶容的同名中篇小說改編的。諶容原名諶德容,祖籍重慶,1936年出生於湖北武漢,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
《人到中年》於1980年發表在《收獲》雜志第一期上,當時導演孫羽在長影廠拍攝電影《花開花落》。這部影片是根據著名作家浩然的小說改編的,拍戲之餘,孫羽在《小說月報》上看到了轉載的《人到中年》,非常激動。他馬上在電話里與諶容取得了聯系,表示想將這部小說改編成電影。
諶容告訴他,西影廠也想拍,已經與她取得聯系了,孫羽只得遺憾地放棄了。誰知不久,諶容打電話告知孫羽,說西影廠因種種原因放棄了《人到中年》,孫羽趕緊向長影廠的領導請示,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諶容出任編劇。
《人到中年》主要講述了某醫院的中年眼科醫生陸文婷,面臨著事業和生活的雙重壓力,因為工作忙,女兒生病她都無暇顧及。有天上午,她連續做了3台手術,最終累倒了。
陸文婷與丈夫傅家傑婚姻幸福美滿,但工作和生活兩副重擔將陸文婷壓垮了。中年人的甘苦在陸文婷身上一覽無余。
該片圍繞著陸文婷的境遇,反映並思考了 社會 上普遍存在,且亟待解決的中年知識分子的待遇問題。它以尖銳的鋒芒,展示出20世紀8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他們的奉獻精神與生活窘困形成了鮮明對照,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然而,《人到中年》的拍攝卻一波三折。1981年,相關部門在審查長影廠准備投拍的幾部電影劇本時,將《人到中年》等4部戲拿掉了。後經反復修改劇本,影片得以拍攝完成,但上面通知暫不製作拷貝。
原因是有人反映《人到中年》沒有體現黨對知識分子的關心。後來一位重要國家領導人專門調看了影片,不僅沒有禁演《人到中年》,還特別批示,應該下決心落實知識分子的待遇問題,並特別指出《人到中年》值得一看。
《人到中年》中有一個真實的眼角膜移植的特寫鏡頭,當時拍攝技術有限,都是實景拍攝。這給劇組出了難題,一時間這個鏡頭無法拍攝。
恰巧這時有一個9歲的孩子在醫院去世了,家裡人將眼角膜捐給了劇組。潘虹拍完這個鏡頭後,含著淚默默地向這位9歲亡童致敬。
《人到中年》公映後,榮譽紛至沓來,它先是獲得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最佳音樂獎。
緊接著,該片又榮獲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提名獎,及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陸文婷是醫術高超的眼科醫生,將全部精力和心血投入到解決病人痛苦的工作中,但自己卻累倒了,承受太多的艱辛和苦澀。
當初陸文婷的扮演者定的是著名女演員鄭振瑤,可那時她已經45歲了,與角色的年齡不符,劇組最終放棄了。
導演孫羽又想邀請黃梅瑩出演,這時黃梅瑩才31歲,年齡雖吻合,但對方檔期有沖突,無法按時進組。劇組經過反復思考後,決定啟用潘虹。
這時潘虹才27歲,因主演《苦惱人的笑》在全國走紅。拿到劇本後,潘虹特意去醫院體驗生活,她在醫院一邊看劇本,一邊跟著大夫上手術台,掌握了一個外科醫生基本的手術技能。
潘虹以精湛演技,將一位中年知識女性面臨事業和生活的雙重壓力,只有選擇透支生命的無奈演繹得令人震撼。她因此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獎。
潘虹1954年出生於上海,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她以演悲劇見長,被譽為「悲劇皇後」。
她先後主演了《苦惱人的笑》《杜十娘》《井》《末代皇後》《最後的貴族》《股瘋》等眾多經典影視劇,3次奪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還奪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當選為新時期40年十大影星,並被日本評選為世界十大影星。
潘虹有兩個妹妹,父親姓劉,她跟母親姓潘。潘虹10歲時,父親就不幸去世了。17歲時,潘虹去崇明島插隊,後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潘虹有過一次失敗婚姻,前夫是知名導演米家山。米家山比潘虹大7歲,山西人,畢業於山西大學藝術系美術專業。
米家山的父親是成都前市委書記,妹妹米瑞蓉是地產企業家。1977年,潘虹接拍峨眉電影製片廠的影片《奴隸的女兒》,與米家山相識相戀,次年兩人結婚。
因潘虹事業心太強,遲遲不願孕育寶寶,兩人的感情出現了裂痕。1986年,潘虹忍痛與米家山離婚。
上世紀90年代,米家山在四川創辦了一家廣告公司,一邊經商一邊導戲。
平心而論,潘虹是優秀的天才演員,事業心很強。然而,因年輕時過分專注事業,潘虹不願孕育寶寶,導致婚姻破碎。離婚後,她一直沒有再婚。
2021年,潘虹已經67歲了,她沒有婚姻,無兒無女。雖然有戲拍,有親人,有朋友,但一個人獨處時,那份孤寂滲透骨髓。
傅家傑是陸文婷的丈夫,是一名從事金屬力學研究的知識分子。他原是陸文婷的患者,陸文婷治好了他的眼疾後,兩人相愛結婚。
陸文婷一上午連做3台手術後,被累得病倒了,經過緊急搶救,她轉危為安。醒來第一句話,她就是向丈夫懺悔,說自己沒有盡到妻子和母親的責任。傅家傑心如刀絞,他抓住陸文婷的手貼在自己臉上,鼓勵她堅強,給予她愛和勇氣。
達式常比潘虹大14歲,兩人在戲里演一對中年夫妻,卻絲毫沒有違和感。
達式常1940年出生於上海,畢業於上海電影專科學校表演系。他身高1.83米,身材挺拔,外形帥氣,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觀眾心目中的男神。
1962年,達式常從上海電影專科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工作。3年後,他與楊在葆聯袂主演影片《年輕的一代》,引起較大反響。電影主題曲《勘探隊員之歌》,後被定為中國地質大學校歌。
達式常顏值演技俱佳,先後主演了《燕歸來》《他們在相愛》《東港諜影》《譚嗣同》《書劍恩仇錄》《生命如歌》《書香門第》等眾多影視劇。
2021年,81歲高齡的達式常參演的電視劇《光榮與夢想》,在北京、東方衛視熱播,達式常聚焦了眾多觀眾的目光。可以說,達式常活到老演到老。
達式常婚姻幸福,妻子名叫王文皓,曾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演員。兩人是電影專科學校的同班同學,1966年結婚,婚後育有一女達秧。
達式常走紅後,很多女觀眾給他寫求愛信, 社會 上還有風言風語,說達式常與某某女演員好,但王文皓從不焦慮和擔憂,始終相信丈夫。
而今他們結婚已經55年了,牽手走過了金婚,正准備迎接鑽石婚的到來。
焦成思是某部副部長,特殊年代裡,陸文婷曾為他做過一隻眼睛的白內障摘除手術。後來他的另一隻眼睛又患了白內障,依然來醫院找陸文婷做手術。
這天上午,陸文婷已做了兩台手術,給焦部長做完第三台手術後,陸文婷終於累得倒下了。
浦克1916年出生於山東煙台,3歲時父親為了幫祖父做生意,將浦克和母親帶到了遼寧。後來父親去本溪銀行上班,浦克進入本溪縣立中學讀書。
中學畢業後,浦克進入沈陽一家商店當學徒。他身高和外形出眾,喜歡表演,1939年出演了首部電影《真假姐妹》,從而開啟了演藝生涯。解放後,浦克進入長春電影製片廠工作。
此後幾十年裡,浦克先後主演了《松花江上》《地下尖兵》《甲午風雲》《英雄兒女》《呂梁英雄》《沙家店糧站》《馬蘭花開》《徐秋影案件》《金光大道》等眾多影片。
浦克從上世紀60年開始成名,一直紅到80年代,是那個年代最知名的演員之一。
1939年,浦克與女演員夏佩傑結婚。她是黑龍江人,出演過《黃山來的姑娘》《生活從這里開始》等多部影片。婚後兩人誕下兒子浦光昭。
1991年,夏佩傑不幸因病離世。4年後,在親戚的介紹下,浦克與女教師張晶結婚。張晶溫柔嫻淑,尊敬愛慕浦克,兩人再婚生活很和諧。
2004年3月17日,浦克在長春逝世,享年88歲。
秦波是焦成思副部長的妻子,是一位「馬列老太太」,張口閉口都是黨性、革命和原則。因為陸文婷不是黨員,也不是主任級大夫,秦波對她給丈夫做手術很不放心。
殊不知在特殊年代裡,就是陸文婷頂著巨大壓力,為焦部長另一隻眼睛做的白內障手術。
任秀艷曾是哈爾濱話劇院的演員,只拍了《人到中年》這一部影片,後沒了音信,不知她現在的生活狀況怎樣。
姜亞芬是陸文婷的好朋友,後來選擇去國外發展,陸文婷特意在家裡為她和丈夫舉辦告別宴。
說起中年人面臨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大家都感慨萬千。
趙奎娥1956年出生於山東煙台,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她從小身體素質好,擅長游泳和打乒乓球。從中戲畢業後,趙奎娥又考入母校的師資班深造,後留校任教。
《人到中年》是趙奎娥接拍的第二部影視作品,她就在全國一舉成名。此後,趙奎娥主演了《昨夜的月亮》《有這樣一個民警》《女子戒毒所》《潮起潮落》《石門情報站》《抉擇》《大宅門》《京華煙雲》《正者無敵》等眾多影視劇。
其中,她因在《昨夜的月亮》中的精彩出演,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獎。1989年,趙奎娥又因主演《有這樣一個民警》,奪得第十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配角獎。
趙奎娥是演藝圈裡少見的幸福女人,她與丈夫陳寶國是大學同班同學,是一對校園情侶。1982年,兩人在北京低調結婚。次年,兒子陳月末降生。
陳月末14歲時,趙奎娥和丈夫就將他送到英國留學,主要是不想讓他當演員。他們一周只給兒子5英鎊的生活費,而陳月末通過勤工儉學,一周能掙40多英鎊。
陳月末大學讀的是機械工程專業,並取得了碩士學位。28歲時,陳月末學成歸國,後進入演藝圈拍戲。因此趙奎娥一家三口都是演員。
2014年,趙奎娥拍完《大河兒女》後開始淡出影視圈,將主要精力放在家庭上,為兒子和丈夫營造穩固的後方。
劉學堯是姜亞芬的丈夫,也是一名知識分子,後與姜亞芬出國發展。
鄭乾龍1943年出生於上海,父親是著名的崑曲名家鄭傳監。家庭熏陶下,鄭乾龍自小喜愛文藝,立志長大後從事表演藝術工作。1960年,鄭乾龍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大學期間,他就因主演話劇《年輕的一代》《千萬不要忘記》而聲名在外。1964年大學畢業,鄭乾龍被分配到北京的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工作,10多年的舞台生活磨礪,讓他的表演技術爐火純青。
1978年,鄭乾龍接拍王蘋執導的影片《我們是八路軍》,飾演男主角「楊學仁」。該片讓他在影視圈嶄露頭角。此後他相繼主演了《人到中年》《誘捕之後》《華佗與曹操》《在暗殺名單上》《紫紅色的皇冠》等眾多影片。
1990年,《渴望》熱播時萬人空巷,鄭乾龍因在劇中飾演「羅剛」成為家喻戶曉的著名演員。
鄭乾龍還出演了《紅樓夢》《北京往北是北大荒》《秦家風波》《雷霆出擊》等多部電視劇。
2004年,鄭乾龍患上了重病,為了早日重返熒屏,他堅強地與病魔抗爭。但2007年,他還是因病在北京離世了,年僅64歲,讓人遺憾和心痛。
潘虹、達式常、浦克、任秀艷、趙奎娥、鄭乾龍,《人到中年》中這6大主演,在時光流逝39年後,他們的個人命運發生了巨大變化。其中一人離婚,老來無兒無女,一人杳無音信,兩人離世。達式常、趙奎娥則與配偶上演了從校園到銀發的幸福戀情。
不管這6大主演的命運如何變遷,但掩飾不了他們在《人到中年》中的風采,他們塑造的經典角色,永遠被觀眾稱道和喜愛!
-END-
4. 丈夫是著名演員浦克,參演《蘆笙戀歌》《地下尖兵》,售票員出身
No.1
說起著名表演藝術家浦克,大家可能比較了解,因為他曾飾演過《英雄兒女》中的朝鮮老大爺金正泰、《甲午風雲》中的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地下尖兵》中的地下工作者陶干、《寂靜的山林》中的特務頭子孫威廉、《艷陽天》中狡黠陰險的馬之悅等等。
浦克從1938年開始參演個人首部電影《真假姐妹》開始,既飾演了許多忠厚善良的正面人物,也出演過道貌岸然的反派角色,是中國影壇少有的常青樹。
但如果說起浦克的發妻夏佩傑,則許多人就不甚了解了。雖說她曾在電影《蘆笙戀歌》《地下尖兵》《黨的女兒》《寂靜的山林》《艷陽天》《黃山來的姑娘》等電影中參演過角色,但幾乎都是配角,所以,人們對她並不熟悉。
但夏佩傑甘當綠葉,任勞任怨,出演了若干大娘、婆婆、大嫂之類角色,讓人十分敬佩。
剛剛過去的5月15日,是浦克夫人、表演藝術家夏佩傑誕辰100周年的紀念日,在此,娛文娛視向夏佩傑老藝術家致敬!
No.2
夏佩傑,1920年5月15日出生,黑龍江省寧安縣人。1937年11月,她17歲時考入「滿映」第一期演員訓練班,當時錄用了43名學員,其中女學員21位。而在進入訓練班前,她是哈爾濱電車公司的售票員。1939年,夏佩傑和曾是「滿映」第三期學員的浦克結成夫妻。
1944年,夏佩傑參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一代婚潮》,在其中飾演劉媽,之後,又參演了《松花江上》《小白龍》等電影。
1950年,夏佩傑和丈夫浦克從長春來到位於北京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北京電影學院前身),她任形體教員。在教課的同時,也參演了不少影片,例如《和平保衛者》《走向新中國》《沙家店糧站》 《一件提案》等。
1956年1月,由於管理體制進行調整,要求演員從哪裡來回哪裡去。於是,夫妻倆又回到長春,進入長影演員劇團。整個50年代,她先後參演了《新局長到來之前》《寂靜的山林》《蘆笙戀歌》《地下尖兵》《紅孩子》《黨的女兒》《列兵鄧志高》《試航》《換了人間》等電影。
夏佩傑在1957年上映的《蘆笙戀歌》中飾演了娜娃母,在同年上映的《地下尖兵》飾演了孫大媽,在1958年上映的《黨的女兒》中飾演了二姐。
No.3
60年代之後,夏佩傑又參演了十幾部電影,但依然都是大娘、大嬸、婆婆、奶奶之類配角,參演的電影主要有 《太陽剛剛出山》《爐火正紅》《冰雪金達萊》《山村會計》《艷陽天》《雁鳴湖畔》《春眠不覺曉》《勿忘我》 《父女情》《生活從這里開始》《黃山來的姑娘》等。
夏佩傑與丈夫浦克至少在《松花江上》《冰雪金達萊》《小白龍》《傷疤的故事》《黃山來的姑娘》等電影中有過合作。
1991年,甘當綠葉、相夫教子的夏佩傑因病去世,享年71歲,浦克老人家面對如此打擊,似乎一夜間蒼老了許多。
妻子去世幾年後的1995年末,為了照顧這位已經79歲的老人,經人介紹,浦克與曾經的教育工作者張晶結婚。不過,2004年3月17日,浦克因病離世,享年88歲。
向夏佩傑、浦克老藝術家致敬!
【喜歡老電影、老影人的朋友,這里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作者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曾經的美好時光。請記得關注「娛文娛視」我們這個小家, 美文 會及時發送到您的手機上,幸運會時時縈繞在您的身旁!】
5. 諜戰影片《地下尖兵》,主演浦克陳汝斌高壽離世,唯他39歲長眠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27)——《地下尖兵》】
No.1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電影界曾拍攝過數十部諜戰電影,比如《英雄虎膽》《虎穴追蹤》《羊城暗哨》《霓虹燈下的哨兵》《冰山上的來客》《寂靜的山林》等,而《地下尖兵》也是其中的一部經典諜戰片。
《地下尖兵》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武兆堤執導,浦克、張園、陳汝斌、張巨光主演,1957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1947年北平解放前夕,我地下工作者在古老的北平與國民黨反動派鬥智斗勇,以及根據情報,將敵沙軍長率領的調防軍隊途中全殲的故事。
《地下尖兵》是著名導演武兆堤作為導演,執導的第一部電影。之前,他也參與執導過幾部電影,但都是副導演,如《鋼鐵戰士》《平原游擊隊》《尋愛記》等,從《地下尖兵》之後,武兆堤開始作為導演獨立執導,又先後執導了《冰上姐妹》《七天七夜》《英雄兒女》《沙家浜》《平原游擊隊》(74年重拍版)《山重水復》等電影。
對於艾永伯這個角色,劇組在全國選演員,選了多人,導演武兆堤都不滿意,直到讓配音演員陳汝斌來試戲,武導才頻頻點頭,讓他出演了帥氣的艾永伯。
No.2
該片演員陣容中,浦克飾演地下工作者陶干、陳汝斌飾演地下工作者艾永伯、張圓飾演報務員孫瑩、李林飾演國民黨軍統特務專員鄒至甫、張巨光飾演敵副參謀長宋欣、李孟堯飾演敵田隊長、張鳳翔飾演敵軍長沙振武、安震江飾演張德發、吳必克飾演叛徒王守忠、劉寶德飾演趙永祥、孟憲英飾演沙太太、夏佩傑飾演孫大媽、蒙納飾演宋太太、王培力飾演宋曼莉、朱林飾演孫思義、劉嘉賓飾演小梅等。
浦克飾演的陶干是我地下工作者,為摸清敵人的軍事計劃內容,他化名錢鑄久以永裕貿易行經理的身份打進了敵人內部。為了弄清敵人撤軍的真相,他冒險去找打入敵人內部的我地下工作者艾永伯……我軍根據陶干送去的情報,將調防的敵軍全部殲滅。
陳汝斌飾演的艾永伯成功打入了敵人內部,給予陶干許多的暗助,最後為了保護陶干,艾永伯被捕,光榮犧牲。
張圓飾演的報務員孫瑩也是我地下工作者。電影一開始,她就來到永裕貿易行經理室,把密電交給「紅松組」負責人——喬裝成經理錢鑄久的陶干……在這部電影中,張圓是唯一一個在60年代獲得「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的演員。
孟憲英飾演片中的沙太太,但不知大家是否知道,她是導演武兆堤的夫人。
夏佩傑飾演孫大媽,她是浦克夫人。
No.3
反派角色中,李林飾演了國民黨軍統特務專員鄒至甫。北平解放前夕,作為南京國民黨軍統特務專員的他攜帶由美軍顧問擬訂的一份有關國民黨嫡系第六軍的重要軍事計劃來到北平,一會兒下令軍統特務隊長搜查地下黨秘密電台,一會兒又指使叛徒拋出假軍事情報,是一個陰險、老練、狡猾的特務頭子。
張巨光飾演的敵副參謀長宋欣與鄒至甫相互勾結,與我地下工作者爭斗,給陶干、艾永伯增添了許多麻煩,給我地下組織造成了損失。
從電影1957年上映,到現在已過去了63年,顏值人員絕大部分都已去世。武兆堤1992年9月3日去世,享年72歲;重要演員中,浦克2004年3月17日去世,享年88歲;陳汝斌2012年6月5日去世,享年80歲;張圓2000年8月10日去世,享年74歲;李林1992年7月去世,享年72歲;李孟堯2012年10月19日去世,享年86歲;安震江1977年9月12日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49歲;孟憲英2008年去世,享年79歲;夏佩傑1991年去世,享年71歲。
而最讓人痛心的是,曾出演過《劉三姐》阿牛爹、《上甘嶺》參謀長、《平原游擊隊》老勤爺等角色的本片敵副參謀長宋欣飾演者張巨光,卻在1968年8月24日下午,在遭到批鬥回家的路上,與一輛電車相撞身亡,年僅39歲……
向《地下尖兵》所有健在和已去世的藝術家們致敬!
【喜歡老電影、老影人的朋友,這里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作者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曾經的美好時光。請記得關注「娛文娛視」我們這個小家, 美文 會及時發送到您的手機上,幸運會時時縈繞在您的身旁!】
6. 求《地下尖兵》1957年百度雲資源,浦克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4rymS_KIfBVjxu-Ehj1JvA
陶干以做黃金買賣來到敵副參謀長宋欣(張巨光 緯)家接近鄒至甫,狡猾的鄒躲開了,他們正密謀搜查我密秘電台,用假情報混淆我方視線。艾永伯(陳汝斌 飾)知道制定軍事計劃的不是自己人後,施巧計換成了自己,但不久遭懷疑。
鄒至甫為了破壞我地下組織,經常將計就計散播假情報,引我方人員上鉤,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地下工作者在浩如煙海的迷陣中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把最准確的情報發往上級......
7. 英雄兒女演員表
劉世龍,田方,周文彬,趙國瑞,郭振清,浦克,劉效國,趙文瑜,任頤,王延盛,柏瑞桐,王寶順,李萬城,趙寶華等等。
《英雄兒女》是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出品的一部戰爭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
影片了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劇情介紹:
電影《英雄兒女》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並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來信給張團長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在戰斗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
在全軍開展向王成學習的運動中,王文清認出該軍文工團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後來,當王芳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機突然來襲,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回祖國醫治。
一個月後,王復標參加慰問團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前線團圓。王復標真情告訴王芳,兩位父親都勉勵王芳向哥哥學習,當好革命接班人。
8. 地下尖兵演員表
地下尖兵演員表:浦克、李林、張園、安振江、陳汝斌等主演。
1947年,北平解放前夕,鄒至甫,攜帶由美軍顧問擬訂的一份有關嫡系第六軍的重要軍事計劃來到北平。為摸清軍事計劃內容,我地下工作者陶干化名錢鑄久,以永裕貿易行經理的身份,打進了敵人內部,並在宋欣官邸見了鄒至甫。
但鄒至甫是個老練陰險的特務,初次交鋒,陶干一無所獲。一天,鄒至甫突然下令隊長搜查秘密電台,又指使王守忠拋出假情報,企圖讓組織上鉤。同時,他又秘密電召第六軍軍長沙振武親至北平面授行動計劃。
艾永伯探聽到制訂軍事計劃的助手是孫思義,陶幹略施小計,便讓艾永伯取代了孫思義,從面獲得第六軍撤離北平的時間。但不久就引起了鄒至甫的懷疑,在臨近撤軍日期時,又製造假象,突然宣布推遲撤離日期。
陶干為弄清真相,冒險去舞會找艾永伯,並從沙軍長小老婆口中了解到敵人未改變撤退的日期。此時,鄒至甫率兵突然闖入逮捕陶干,艾永伯奮身掩護陶干脫險。我軍根據陶干送去的情報,在沙軍長率領六軍調防途中,將其全部殲滅。
9. 浦克的電影作品
1939年:真假姐妹
1940年;現代男兒
1941年:患難交響曲荒唐英雄胭脂鏡花水月
1942年:夜未明黑痣美人一順百順花和尚魯智深歌女恨雁南飛皆大歡喜迎春花
1943年:碧血艷影求婚啟事銀翼戀歌白馬劍客劫後鴛鴦千金花子燕青與李師師綠林外史夜半鍾聲好孩子
1944年:晚香玉妙掃狼煙
1947年:松花江上
1948年:碧血千秋小白龍
1949年:寒山寺鍾聲
1950年:高歌猛進呂梁英雄內蒙人民的勝利
1952年:一貫害人道
1953年:豐收
1954年:一場風波沙家店糧站
1955年:夏天的故事
1956年:新局長到來之前馬蘭花開國慶十點鍾
1957年:寂靜的山林地下尖兵
1958年:水庫上的歌聲徐秋影案件古剎鍾聲新的一課傷疤的故事畫中人
1959年:風從東方來
1960年:我們是一代人
1961年:萬木春
1962年:爐火正紅
1963年:冰雪金達萊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
1964年;英雄兒女
1973年:艷陽天
1974年:向陽院的故事創業
1975年:金光大道(上)《祭紅》
1976年: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
1977年:熊跡風雲島
1978年:嚴峻的歷程燈
1979年:祭紅
1980年:春眠不覺曉
1982年:人到中年家務清官
1984年:譚嗣同黃山來的姑娘
1987年:中國的「小皇帝」關東大俠兩宮皇太後
電影篇目中遺漏部分: 《甲午風雲》、《春歸紅樓》、《李冰》、《冒名頂替》、《大禹的傳人》。 浦克演過的電視劇(九十年代前) : 《聖火》、《御林軍的槍聲》、《風雪鄂倫春》、《金鵝啼鳴》、《千山的呼喚》、《銀杏仙子》、《康梁變法》、《使命》、《經常見面的陌生人》;九十年代後:《月圓在中秋》、《匿名電話》、《洞天》、《中國寓言故事》、《法官情》、《多頭告狀》、《錯在重逢》、《躁動的大地》、《神氣奇功》、《山不在高》、《古城風流》、《馬蹄蓮》、《汽車人》、《中國故事》。 浦克演過的話劇:《放下你的鞭子》、《阿Q正傳》、《太平天國》、《葛嫩娘》、《家》、《孔雀膽》、《陞官圖》、《霧重慶》、《我是一個兵為深切緬懷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浦克同志,由吉林省電影家協會、市工人文化宮影劇院共同舉辦的浦克電影回顧展映活動在工人文化宮舉行。《新局長到來之前》、《寂靜的山林》、《國慶十點鍾》等五部從浦老幾十部作品中精選出來的影片再現了浦老光輝的電影藝術生涯。國家廣電總局派專人參加了本次電影回顧展映。任頤、王潤身、尹升山、李瑛等長影老一代藝術家及浦老的兒子浦光昭先生親臨現場,共同回憶浦老生前對新中國電影事業的貢獻。
國家廣電總局的江平處長代表國家廣電總局對浦老的一生做了高度評價,並以一個電影人的身分對浦老的逝世表示了哀悼:浦老一輩子都在銀幕上,一輩子都在用心去塑造形象,這種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從事電影工作的人不能忘記老一輩藝術家,浦老應該永遠被銘記。
老藝術家任頤對自己的老戰友浦克做了高度的評價:浦克的一生,我給他概括成十二個字:認認真真演戲,誠誠懇懇做人。浦克對人非常真誠,演戲時一招一式都細心雕琢。說浦克德藝雙馨毫不為過。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李瑛回憶起浦老在彌留之際仍處處為別人著想的細節,李瑛老師幾次哽咽:浦克老師從為人到對待工作的精益求精,是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楷模,稱他為良師益友一點兒也不過。浦老特別平易近人,從不盛氣凌人。從來都是替別人著想,對別人從來都沒有任何要求。在病重的時候,也從來沒聽他說過哪兒痛,對待醫生護士也是特別客氣。當老爺子走的時候,病房裡所有的護士都痛哭流涕。
浦老的兒子浦光昭先生回憶起這些更是感觸頗深:我記得在我們小的時候,父親的工作特別繁忙,我們一年能看到他兩個月就是好的了。每天中午回來吃飯,父親都是穿著戲服,帶著妝,對著鏡子一遍遍地說,練習著表情和台詞,特別認真。那種情形現在想起來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