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找一部日本恐怖片
下次再碰到Ԁy4n.c๐m這樣的,直接給送過來就行。為了討論這件事還特意注冊了一個賬號。
男女主角藤井樹。導演:岩井俊二岩井俊二影視作品年表1991年《無名的孩子》
《來殺人的男人》
1992年 《鬼湯》《OMELETTE》
《蟹肉罐》《MARIA》
《一個夏至的故事》
1993年 《煙花》《無名地帶》
《雪的國王》
1994年 《愛的捆綁》《夢旅人》
《瘋狂的愛》
1995年《情書》
1996年 《燕尾蝶》《月亮騎士》
1997年 《空之鏡》
1998年 《四月物語》
1999年 《想從另一個透視觀看煙火的孩子們》
2000年 參演《式日》
2001年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又名「青春電幻物語」)
2002年 《ARITA短片》
2004年 《花與愛麗絲》
2006年 《虹之女神》[岩井擔任製作人] 《市川昆物語》
2008年<紐約,我愛你> 擔任導演 編劇
2009年《華萊士人魚》
2010年 《Bandage》[擔任編劇] 2010年1月16號上映 岩井俊二(Shunji Iwai,日文:いわい しゅんじ),日本電影導演,作家及記錄片導演。日本新電影運動旗手,被譽為日本最有潛質的新近「映像作家」,也有中國影迷稱他為「日本王家衛」。九十年代以來,日本電影復甦,在亞洲乃至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日本新電影運動」。除了今村昌平、熊井啟、筱田正浩等老一輩導演繼續有佳作問世外,而北野武、岩井俊二、周防正行、竹中直人等一批中青年導演也都由於他們優秀的電影作品開始為世界所知。其中以影像清新獨特、感情細膩豐富著稱的岩井俊二堪稱日本年輕一代導演中的佼佼者。 [編輯本段]生平 岩井俊二出生於1963年1月24日,日本宮城縣仙台市人。(仙台?!對,還記得《藤野先生》嗎,仙台也是我們的民族魂魯迅先生在日本學醫的地方!)。從小愛好廣泛的岩井俊二學生時代已經愛上電影、美術和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
1987年岩井俊二畢業於橫濱國立大學(Yokohama National University)。在橫濱國立大學時期,他便開始了嘗試8毫米電影的拍攝。由於在1985年拍攝的《米娜傳說》等作品不被看好,因而不滿日本電影界的束縛,在1987年大學畢業後便投身於電視行業。其後的幾年中,他一直從事MTV、廣告以及有限電視節目的導演工作。這階段所拍攝的大量的MTV和廣告對他日後電影的影像風格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991年,岩井俊二拍攝了他的第一部電視劇處女作。
1993年他為富士電視台拍攝了《人魚傳說》,其中由淺野忠信扮演的喜愛龍魚的殺手一角所展現出的那種悲涼形象,成為了日後《燕尾蝶》的源頭。同年他又為富士電視台的《IF……》系列節目拍攝了兒童題材的電視短片《煙花》,受到了普遍好評。並由於岩井俊二出色的編導才能,日本電影導演協會破例把他評為當年的最佳新人電影導演。這是第一次非電影導演獲獎。
1994年他拍攝的電視短片《愛的捆綁》繼續好評如潮,不但被製作成電影發行,還贏取了1995年柏林電影節的NETPAC獎。
1995年,岩井俊二推出了他的劇場電影處女作《情書》,該影片以清新感人的故事和明快唯美的影像首先在日本國內引起空前轟動,而影響很快就波及到整個東南亞甚至歐美,成為日本電影在國際影壇第二次高潮的先導。這部美麗動人的《情書》不但成為眾多亞洲影迷心中的最愛,更被眾多影評人視為日本新電影運動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隨著這部電影的成功,岩井以前製作的錄象短篇等也陸續被公映,《PiCNiC》還獲得了柏林電影節新聞審查員獎。
緊接著的1996年也是岩井俊二創作頗豐的一年。首先,他以反映精神病患者為題材的短片《夢旅人》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記者評審委員會獎。隨後他又馬不停蹄地把自己的第二部小說《燕尾蝶》(《suwarouteiru》)搬上銀幕。該片在公映前就被傳媒界注目,非常賣座。著名音樂人小林武史為該片配樂。深刻的主題、復雜的故事情節、五百萬美圓的巨額投資以及眾多明星的加盟使得《燕尾蝶》成為岩井俊二至今為止最具震撼力的影片。
1998年導演了由松隆子主演的《四月物語》,並獨自花費8個月時間剪輯整理-追求完美的職業態度由此可見。
2001年岩井俊二再次與小林武史合作拍攝描寫初中生生活的影片《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小林武史為片中虛構的歌手莉莉周寫了多首歌曲(實際由日本歌手Salyu演唱,這些曲子因為影片的上映而廣受好評(同時影片中出現的一些德彪西的鋼琴曲也大受歡迎),之後也真正出版了名為《呼吸》的專輯。
2002年他拍攝了一部名為《ARITA》的短片(收錄在《果醬短片集》中),在該片里他首次為自己的影片作曲。
2004年岩井俊二導演了《花與愛麗絲》,這是他的首部喜劇,該片的音樂也出自他本人之手。該片由日本人氣偶像鈴木杏、蒼井優和郭智博聯袂主演,將青春期的那種無邪、友情和微妙的愛情演繹的淋漓盡致。其作品一次次的在觀眾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岩井俊二接下來的計劃是與音樂巨頭小林武史合作音樂電影《BANDAGE》,由當紅偶像赤西仁出演。電影取自業余作家菅智香的小說,描寫即將出道的人氣樂隊「LANDS」的leader兼主唱的高杉奈津(赤西),面對沖突與糾紛而成長的故事,將在2010年上映。
岩井俊二不僅精通影視編導,還寫作小說、散文,對於繪畫、音樂也同樣頗具功力。至今為止,他已經出版了《情書》、《燕尾蝶》、《華萊士人魚》、《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四本小說以及《垃圾筐里的戲劇》、《現在和那時的岩井俊二》兩本散文隨筆。另外,他還創作了多部電影的繪畫分鏡頭劇本和《情書》、《燕尾蝶》的漫畫,在《四月物語》中的吉他與鋼琴配樂,都是他親自創作並演奏的。
3. 好看的日本鬼電影
1.咒怨 :共6集,還有一集在拍攝過程中(日本)
2.鬼娃娃花子:日本校園類型的恐怖片
3.老師的恩惠
4.灰姑娘
5.假發
3.傳說的地方:韓國恐怖片,但並非嚇人
4.鬼來電:日本恐怖片,講述的是以手機簡訊殺人事見展開的故事
5.狐狸的階梯:
6.鬼鈴:講述的是手機和婚外情的事
7.紅色高跟鞋:一雙高跟鞋的歷史.追溯的過往
8.午夜凶鈴系列:共4部.第一部最為經典.第二部貞子纏身和第四部貞相大白也是相當不錯.第三部有點脫離靈異.不推薦
9.古墓學校
10.突然有一天4部曲;2月29. 黑森林.Dday.第四層
11.富江系列
12.抽像畫中的越南少女
13.鬼鈴
14.輪回
15.死魂曲
16.筆仙
17.紅色高跟鞋
18.怪談新耳袋
19.美發師
20.裂口女
23.恐怖童話
24.下水道的人魚:非常惡心
25.傳染歌
26.鬼卜怪談
27.靈縛
28.怪談鬼人偶
29.屍怨
30.鬼家怪談
31.大逃殺
32.人型師 教人不要隨便遺棄自己以前心愛的東西!!
33 薔花紅蓮 姐妹情深
十佳恐怖片
1) 奪命狂呼系列:校園恐怖片的代表作,對年輕人的胃口。
2) 殺出個黎明:另類誇張的恐怖片,不嚇人,反而很搞笑和另類。
3) 活死人的黎明:活死人系列代表作,以惡心的僵屍著稱。
4) 驅魔人:畫面陰郁,聲效凄厲,晚上看真的噤若寒蟬!
5) 見鬼:港式恐怖片代表,有恐怖,也有情感。
6) 解剖(1、2):歐洲恐怖片的代表,內容奇怪前衛。
7) 壞品味:指環王導演的早期作品,恐怖而搞笑。
異形系列:科幻類恐怖片經典,1、2、4都很精彩
9) 咒怨:日式恐怖的代表,極其邪惡!
10) 活跳屍:罕見的血腥的黑色幽默! 廖鴻業
O(∩_∩)O~參考下吧
4. 求一日本動畫片
鎧傳
魔神壇鬥士——鎧傳
【英文】:Ronin Warriors(美版翻譯) YoroiDen-Samurai Troopers(羅馬字直譯)
【中文】:魔神壇鬥士(遼藝出品中文版)鎧傳——武士軍隊(日文直譯)
【類型】:格鬥 少年系 鎧甲系
【發行年】:1988
【集數】:01-39[TV全集] +OVA1[2話]+OVA2[4話]+OVA3[5話-完結]
【發行公司】:株式會社SUNRISE
【字幕】:上寬字幕社(TV) YST-Fanclub & dmhy(OVA)
【格式】:R10高清晰
【主題簡介】:
遼藝出品中文版TV——
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是個極富傳奇色彩的時代。罪惡的勢力在世界上橫行霸道,在人民要求和平和拯救的祈禱聲中,一位神鬥士出現了。據傳說,這位鬥士身穿金光閃閃的盔甲,他將惡魔們趕了出去。然而,惡魔們又卷土重來,企圖建立起龐大的仇恨王國。他們發動了一場戰爭,企圖控制人類世界。他們利用各自的魔力大肆淫威,人類的抵抗對他們毫無威脅。然而,有五位青年身穿神盔甲,與阿拉哥的尤加世界展開了殊死的搏鬥,他們就是——魔神壇鬥士!
【STAFF】:
原案:矢立肇
系列構成:高橋良輔
角色設定:鹽山紀生
監督:池田成(第一話~第十九話)、浜津守(第二十話~第三十九話)
音樂:戸冢修
音響監督:千葉耕市
企畫製作:株式會社SUNRISE
【CAST】:
火焰神 烈火真田遼:草尾毅
坨神 金剛 秀麗黃:西村朋紘
天神 天空 羽柴當麻:竹村拓
光輝神 光輪 伊達徵士:中村大樹
水神 水滸 毛利伸:佐佐木望
【綜合介紹】:
數千年前,由人類內心的軟弱和陰暗產生了一種叫妖邪界的東西,人類不斷的自相殘殺和武力斗爭及對強大力量的追求鞏固著這個異世界,終於在1000多年前,妖邪界誕生了一具有著邪惡意志的盔甲,盔甲的名字叫阿羅醐。阿羅醐率領妖邪界的惡魔向人類世界發動進攻,而人類卻無法抵抗那種強有力的攻勢。這時一位叫迦雄須的雲游僧拯救了當時的人類,並擊敗了阿羅醐。阿羅醐留下了自己的鎧甲,逃回了妖邪世界。而迦雄須為了防止阿羅醐再次侵犯人類世界,將它留下的鎧甲打造成9件有著神奇力量的盔甲,並以人類的9種美德「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忍」封印了它們,然後開始尋找能穿上這些盔甲並守護人類的戰士。
然而9件鎧甲上帶著阿羅醐的妖氣,其中4件先後落入阿羅醐手中,4名追求力量而屈服於阿羅醐的人類得到了這4件盔甲,成為阿羅醐的幫凶。阿羅醐經過1000年積蓄力量之後,在20世紀80年代再次向人類世界發動進攻。
這就是《鎧傳》的起因。
《鎧傳》,原作矢立肇,TV系列39話,監督池田成(後半部為浜津守),從1988年開始播放,1989年完結,主要講述的是5位身穿神奇盔甲的少年同妖邪魔王阿羅醐和它手下4大魔將戰斗的故事。TV結束後,SUNRISE於1989製作它的第一部OVA《外傳》,次年第二部OVA《輝煌帝傳說》發售。整個系列於1991年最後一部OVA《信息》悲傷的結局而告終。三部高質量的OVA,尤其是後2部作品,將整個系列的內涵上升了不止一個檔次。《鎧傳》作為一個系列,由TV引出盔甲這個引子,交代了人類與妖魔之間的戰斗的起因,然後由OVA完成敘述盔甲的本質和其真正的存在意義,以及擁有盔甲的少年們最後如何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因此只看TV系列,那隻能留下《鎧傳》僅僅是熱血格鬥作品的表象而已,但矢立肇本人是不會只做個二流故事的大師,因此全篇關鍵就是這3部OVA了。以下分別加以介紹。
作為全系列的開山始祖,國內動漫迷們了解最多的應該是TV系列,也就是被國內翻譯成《魔神壇鬥士》的《鎧傳——武士軍團》,原本的名字是這么寫的《鎧伝サムライトルーパー》,英文名是「YoroiDen-Samurai Troopers」,當然在TV的很多台詞里,也是能聽出「SAMURAI TROOPERS」這句台詞的。曰二區於2003年發售了TV系列的限定版DVDBOX。
國內配音:
片頭旁白:韓力
片尾旁白:陳大千
烈火•真田 遼(Ryo Sanada) ——韓力
金剛•秀麗黃(Shuu Lei Fan) ——蔣昌義
光輪•伊達徵士(Seiji Date) ——佟春光
天空•羽柴當麻(Touma Hashiba) ——劉喜瑞
毒魔將•那唖挫(Naaza)——劉喜瑞
水滸•毛利伸(Shin Mouri)——鄧常蘭
鬼魔將•朱天童子(Shuten Doji)——陳大千
迦雄須(音譯:卡奧斯)——陳大千
幻魔將•螺呪羅(Rajura)——王余昌
暗魔將•惡奴彌守(Anubis)——俞德元
迦游邏(Kayura)——郝琳傑
納斯蒂•柳生(Nasuti )——王小燕
山野純 (劇中音譯為「喬」)——賈麗娜
其餘客串角色:何長舜、石寶蘭
——————————————————
翻譯:姚麗強、王鳳林 校譯:楊秦峰
編輯:王啟予 導演:王啟予
副導演:石寶蘭 剪輯:軍 影
錄音:吳疆、姜玉凈 劇務:邱 藝、韓智貴
製片:鍾嘉陵、陳祝安、關江 監制:盧曉昭、陳學林、金 石
遼寧兒童藝術劇院
遼寧人民藝術劇院
配音
沈陽康寧文化藝術中心•深圳電視台
聯合譯制
1992年11月
【人物介紹】
◆仁:烈火(火焰神)
姓名:真田遼
年齡:14(TV版),16(外傳),17(輝煌帝傳說&訊息)
身高:165CM(TV版),176CM(輝煌帝傳說&訊息)
體重:57KG(TV版),62KG(輝煌帝傳說&訊息)
生日:1973-8-15
出生地:山梨縣
星座:獅子
血型:O
喜歡的運動:足球(前鋒)
興趣:遠足
不喜歡的:用溫水洗澡,面試,加調料的刨冰
武器:雙刀『烈火剣』→雙刀『剛烈剣』
必殺技:『超弾動雙炎斬』;後來:『超弾動閃光斬』
家庭:
˙父親:專業的野生攝影師。他一走就很長時間,並把遼的生活費留在銀行。
˙母親:在遼很小的時候就死了。
遼的家族,真田,是著名的忍者家族。遼從來沒有見過他家族的人,因為他父親不喜歡嚴格的習俗,所以放棄繼承家族,並且離開了家。遼一直都住在山上的小木屋裡,離學校很遠,他每天要步行9英里上學。在《MESSAGE》里,他搬到東京去上高中。
實際上遼只和白炎待了幾年。他4歲的時候第一次碰到白炎,7歲第二次碰到,再次碰到是10歲的時候。那年冬天,迦雄須開始了對遼的第一次訓練。實際上,是白炎帶領遼去見的考奧斯,是白炎選擇了遼。
遼在和阿羅醐戰爭的前一年得到了他的鎧甲。原作裡面說偷獵者引起了森林大火。遼想去阻止這場大火,救出動物、他的家和偷獵者(雖然早些時候那些偷獵者曾威脅要用槍打他)這個漢字「仁」出現在他的前額上,火被他吸收了。
遼的紅色鎧甲就是烈火,可以從火裡面得到能量。他有兩把刀,烈火的劍,背在背上。他的絕招是雙炎斬,發出長長的縱向的火焰。
遼對華麗的衣服和流行的東西很不感興趣,而且很不喜歡社交活動。但是他有一顆仁慈的心,通常他非常的快樂、活潑,雖然他沒耐心而且很固執。他熱愛自然,他在自然中成長。
◆禮:光輪(光輝神)
姓名:伊達徵士
年齡:14(TV版),16(外傳),17(輝煌帝傳說&訊息)
身高:167CM(TV版),175CM(輝煌帝傳說&訊息)
體重:58KG(TV版),61KG(輝煌帝傳說&訊息)
生日:1973-6-9
出生地:山口縣
星座:雙子
血型:B
最喜歡的運動:劍道
興趣:盆栽,竹笛,修理劍,以及任何和劍有關的東西,F-1,騎腳踏車兜風
不喜歡的:和女孩子說話
武器:太刀『光輪剣』で
必殺技:『超弾動雷光斬』。
家庭:
˙父親:一樣練習劍道,是個警察。他是和伊達家結婚的。
˙母親:在道場里僅次於徵士祖父的第二人。
˙祖父:非常嚴格的人,是伊達家的活動著的法典。一個非常健康的老人,他對徵士的教育非常負責任。他受過江戶時期武士的教育,並且這樣教徵士。
˙彌生:大徵士5歲的姐姐。在TV版期間,她是一名醫學院的學生。她和徵士一樣使用正式語言,並且被認為是最有劍道才能,能夠充分發揚劍道的人。彌生非常喜歡戲弄徵士,致使他非常討厭接觸女孩。
˙皋月:小徵士2歲的妹妹。她說話不像她的哥哥、姐姐那麼標准,而且她似乎對劍道非常不感興趣。她叫徵士「NI-CHAN」。
徵士修煉的地方是「秋芳洞」,是一個長達10公里的山洞,位於日本山口縣,離伸的家鄉荻很近,那片土地綠草覆蓋,上面點綴著星點的岩石,就在那些岩石的下面有著數百個石灰石山洞,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長達10公里的秋芳洞,如果看過動畫還記得的朋友,會記起裡面還有一條地下河。
徵士的家族,伊達,是伊達政宗的後裔。他是一個著名的將軍,在仙台建造了一個城堡,就是宮城縣的首府。他只有一隻眼睛,大家稱他「獨眼龍」。TV版第二集就有一段劇情是當麻問徵士關於這件事情。徵士住在仙台的近郊的家族道場,以後他將會繼承這個道場。他是眾所周知的「少主」。
徵士年幼時是個很叛逆的人,他並不是不喜歡劍道,但是他不喜歡所有的禮節、規矩。為了約束他,他的祖父讓他學習盆栽和竹笛,來訓練徵士學習讓自己平靜下來。世代以來,伊達家族一直流傳著鎧甲的故事,實際上就是光輪。
徵士在向鎧甲證明了他已經充分理解了「禮」的概念之後,得到了他的鎧甲。在初中第二年的夏天,著名的劍道家風祭新吾來到徵士的道場向他挑戰。徵士曾經贏了當年春季的日本東北劍道比賽,但是當時新吾沒有參加。他現在非常想嘗試一下。徵士的祖父強迫他去戰斗。在戰斗中,當新吾輸的時候,扔了一個東西,傷到了徵士的眼睛。然而,徵士只有左眼受了影響,因為他的右眼有頭發擋著。憤怒的他擊落了新吾的面罩,並且把他擊敗。
沒有人注意到新吾做了什麼。徵士的祖父憤怒把徵士關到地下室接受懲罰。直到新吾醒過來,大家才知道真相。如果讓人知道新吾有作弊行為,他將永遠被驅逐出劍道的行列,所以徵士寧願自己背負這個屈辱,以保住新吾的名譽。在地下室的時候,徵士找到了光輪鎧甲。
徵士的綠色鎧甲就是光輪,可以從任何光源體中得到力量。在光輪劍的劍柄上有NO-DACHI的標志,可以背在背上。徵士就是這把劍的主人,他可以用一隻手或者兩只手來使用NO-DACHI。光輪劍的構造很獨特(劍鍔其實就是忍者使用的若無,劍柄則是手裡劍)。徵士的絕招叫雷光斬。雷光斬是從他劍上發出的光組成的光團,或者是當他跳動、揮劍時,劍上的光團。
徵士是非常有禮貌的,他說話都使用敬語。他憎恨謊言和邪惡。雖然他通常都保持克制、冷靜,但他也可能被逼到盲目瘋狂。他被設定為這組人里的一個漂亮男孩。
當徵士在14歲的時候就駕駛著娜斯蒂的車,引起了鎧傳FANS的騷動。因為日本法定的駕車年齡是18歲。他在16歲的時候還贏了賽車比賽。
當徵士很小的時候,他的身體狀況很不好。他的家裡把他打扮成女孩,因為認為女孩子比男孩子容易養大。可是他不記得這件事。
在他的叛逆的兒童期,他曾經拿出家裡供奉的劍在天井裡玩。在玩的時候,他把他祖父的一個盆景毀壞了。他祖父一直沒有發現,因為一盆鬱金香被放在原來盆景的地方。但是徵士非常害怕祖父發現後會懲罰他。
在小學,徵士的朋友看到他兩隻眼睛的時候都會哭,說看起來很可怕。他的眼神非常銳利,他淡色的眼睛看起來很嚴酷。彌生建議他用頭發蓋住眼睛,這樣他的朋友就不會被嚇到。也是在那個時候,他的姐妹把他當作一個試衣服的娃娃打扮。彌生還有一張他頭上系著絲帶的照片。
徵士是他初中劍道部7年級的副部長和8年級的部長。
因為1988年和阿羅醐戰斗,徵士沒有參加劍道比賽。那一年新吾得到了冠軍,之後寫了一封信給徵士,希望他們能在來年的比賽中見面。由於這封信,當麻和秀產生了剪掉徵士頭發的想法。新吾曾寫到,徵士露出兩隻眼睛也並不可怕,為什麼不剪掉頭發呢?當麻和秀拿著剪刀追著徵士。他們沒有讀到信中的附言,新吾推測徵士的勝利一部分是因為當他兩隻眼睛都露出來,看起來很可怕,對人是一種威脅。
◆信:水滸(水神)
姓名:毛利伸
年齡:15(TV版),16(外傳),17(輝煌帝傳說),18(訊息)
身高:164CM(TV版),174(輝煌帝傳說&訊息)
體重:54KG(TV版)63KG(輝煌帝傳說&訊息)
生日:1973-3-14(白色情人節)
出生地:山口縣
星座:雙魚
血型:A
喜歡的運動:籃球、游泳
興趣:茶道、做飯、插花、英語會話
不喜歡:吃有魚頭的魚
武器:三又狀の槍『二條槍』で
必殺技:『超弾動超流破』。
家庭:
˙父親:在伸很小的時候就死了。原來是毛利家族的領袖。
˙母親:心臟十分不好,常常生病。他管理毛利家族的陶器生意和家族事物,直到她的女兒可以接手。
˙佐代子:在TV版里她和HAGI海軍研究所的靜香隆介訂婚了。在《訊息》的同一時間里,他們結婚了。佐代子比伸要大10歲。
伸修煉的地方,叫「鳴門之過潮」,它位於德島縣,是瀨戶內海與太平洋交界的地方,由於交界處狹窄,每隔幾個小時就會在海面上出現一個巨大的漩渦,如果能站在連接兩岸的大橋(伸與劇毒魔王戰斗之處)上觀看相當壯觀,現實中那個漩渦幾乎大得能覆蓋整個橋下的海面。
伸的家族,毛利,是毛利元就的後代,他是日本南部著名的海軍將領。在明治時期,毛利家族擁有公爵的爵位。伸的家在山口縣的HAGI。世代以來,毛利家族的使命就是保護HAGI海,家裡的每個成員都很會和海打交道,特別是伸,要比其他人都好。
在伸15歲時,他讀了家族古老的文獻,而且知道了水滸鎧甲的存在。按照古老的習俗,族裡的男性成員在成年的時候都要在附近的HAGI海中潛水。海水很深,伸可以一直潛到最下面都不用氧氣罩。在海底的裂縫里,他發現了水滸鎧甲。發現過程中,他從他的海豚朋友スイキ那裡得到了幫助。伸把鎧甲事情告訴他媽媽,想不到她已經知道這件鎧甲的存在,並且說「這一天終於來了」。
伸的淺藍色的鎧甲就是水滸,可以從任何水中得到力量。他有一把匕首在他右肩後面,可以支配水滸的三叉戟,他的絕招是超流破,是一個巨大的橫向的水柱。
因為父親早逝伸是被媽媽和姐姐養撫養大的,伸非常的溫柔、有禮貌。他很會為別人想,不喜歡打鬥。從小學慣用矛,就成了訓練他成為新的家族領袖的一部分。
在小學時,有一次護士來做身體檢查。他穿錯了姐姐的衣服。實在是丟臉。。。
在TV版的時候伸已經開始上高中了。在日本的學校,學年是在4月開始,伸是在3月出生,所以他比其他人都早一屆。在整個故事裡,他都住在東京的公寓里。
當他母親生病,伸回家探望的時候,他第一次碰到了姐姐的未婚夫。這是在ARAGO死和再次復活之間的這段時間。秀陪伸一起回家,因為他知道伸住的地方是因為HAGIYAKI而出名的(HAGIYAKI是一種陶器),秀以為是一種吃的。。。。。
一開始佐代子打算嫁給隆介,就是她將要離開毛利家,如果這樣的話,伸就要放棄高中的學習和做一個武士軍人,回來打理家族事業。當伸試著了解他姐夫的時候,隆介問伸是否憎恨大海,於是激怒了伸。伸很生氣姐姐為了這樁婚姻要放棄自己的夢想,更生氣他姐夫對毛利家族一無所知。
伸把他的鎧甲放到找到他的地方,然後像他姐夫挑戰,在HAGI海里比試潛水。隆介很驚訝伸潛水不用氧氣罩,在他們比賽結束之前,秀把他們叫了上來。一輛郵船在HAGI海裡面漏油了。伸和隆介一起潛回去拿鎧甲,但是他放鎧甲的地方已經被岩石堵住了。當伸要去搬岩石的時候,隆介看到一隻巨大的海豚向伸游過來,他立刻擋在伸和海豚之間,防止伸被傷害。
這件事情改變了伸對隆介的看法。伸向隆介做了一個「不用擔心」的手勢,隆介很驚訝看著伸過去和海豚擁抱,海豚站開嘴,裡面是召喚鎧甲的水晶球。他們騎著スイキ回到海面,接著伸召喚他的鎧甲,用鎧甲的力量清理了泄露到水裡的油。之後隆介決定入贅到毛利家。伸和秀回到大家那裡。(事實上是徵士去接的他們,因為秀把所有的錢都用來買吃的了)。
雖然伸表面看起來很溫柔、平和,當他比激怒時,他可能是五人里最危險的一個。伸會很專著的生氣,並且怒意會持續很久。因為他是通常是很善於克制自己怒火的人,但是一旦爆發出來,要比平時就一直發脾氣的人要更具有威力。伸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很老成的男生。
◆義:金剛(陀神)
姓名:秀麗黃
年齡:14(TV版),16(外傳),17(輝煌帝傳說&訊息)
身高:164CM(TV版),170CM(輝煌帝傳說&訊息)
體重:62KG(KV版),62KG(輝煌帝傳說&訊息)
生日:1973-9-1
出生地:橫濱
星座:處女
血型:O
喜歡的運動:柔道,工夫,橄欖球
喜歡是事物:吃,爬山,太極
不喜歡的:說話毒辣的人,燕窩
武器:三節棍『金剛杖』
必殺技:『超弾動岩鉄砕』
家庭:
˙父親:庄潤,是橫濱中國城的一個餐館的老闆,現在已經是連鎖店了,而且他也會工夫。
˙母親:中國工夫的老師。從秀很小的時候就教他工夫。
˙妹妹:比秀小3歲的妹妹,非常固執而且實際。
˙雲:比秀小5歲的弟弟,很可愛。
˙梅六:比秀小8歲的弟弟,非常調皮。
˙春華:比秀小11的妹妹。
˙祖父:是秀家族的領袖,秀是他的繼任者。
˙陳叔叔:也有一家中國餐館,在《外傳》裡面有出現。
秀修煉的地方現實中叫「大雪山國立公園」,是日本最大的國家公園,滑雪勝地,位於北海道,擁有大量火山,湖泊和森林,其中最高峰名為ASAHI,2290米,為北海道地區最高峰。
從他們清朝時移民到日本開始,家族裡就流傳著鎧甲的傳說。他們家族曾經擁有過鎧甲。秀的家和其他一些橫濱家族一起遵從一個叫「祖父」的老人的領導。
秀13歲時,祖父偷偷讓秀做了個測試,看他是否有資格繼承家族。暑假時秀和2個弟弟妹妹去了家族放珍寶的倉庫。有些珍寶被弟弟們和一個老女人毀壞了,為了幫他們開脫,秀自己也毀壞了幾樣,這樣「義」之心就被喚醒了。
金剛在秀的面前出現了,後來又消失了,但是召喚鎧甲的水晶球留在了秀的面前。秀的弟弟們沒有注意到,但是那個老女人看到了,事實上那個老女人就是祖父扮的,他也在秀來之前把那些真的珍寶換成贗品。
秀的橘色鎧甲就是金剛。他有一個兵器鐵矛,其中的一邊有一個長刀,有時候可以轉換成三節棍,他的絕招是岩鐵碎--把矛舉過頭頂旋轉,一邊對著地面一邊對准他的敵人。
秀的家族是武士軍人里最繁榮昌盛的,當他並不自命不凡,他擁有一個最正常的家庭。作為家族裡5個孩子中最大的一個,他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他和遼他們住在一起時,沒有和其他人發生爭執。雖然他又固執又沒耐性。他很有可能繼承家族的事業。
從秀小的時候起,他總是不停在吃,以填滿他空著的肚子,所謂最大的兄長,他應當常常教訓他的弟弟妹妹。有一次他甚至喝了變質的牛奶,因為他覺得酸奶就是用壞了的牛奶做出來的。
他的偶像是成龍和李小龍。
◆智:天空(天神)
姓名:羽柴當麻
年齡:14(TV版),16(外傳),17(輝煌帝傳說&訊息)
身高:165CM(TV版)178CM(輝煌帝傳說&訊息)
體重:55KG(TV版)66KG(輝煌帝傳說&訊息)
生日:1973-10-10
出生地:大阪府
星座:天秤
血型:AB
喜歡的運動:棒球
興趣:將棋,國際象棋,拼字游戲,電腦游戲,慢跑和游泳
不喜歡的:KYODAI隊的FANS(一個棒球隊,他喜歡的是HANSHIN)
武器:弓『翔破弓』
必殺技:『超弾動真空波』
家庭:
˙父親:健一郎,一個大學的物理和天文學的研究者。他是個像《回到未來》里DOC BROWN一樣瘋狂的科學家。他幾乎從來沒有離開過他的實驗室,他希望當麻也來參加他的研究。他的鬍子表現出他是多麼的不正常.
˙母親:她比她的前夫小了10歲,他和他們父子倆還有聯系。她被形容成一個很開朗的年輕人,天空傳里她見到遼他們的時候,她32歲,是一個國際記者。她18歲的時候生了當麻。她對待當麻和他父親象對待朋友一樣。她稱呼他們當麻君和健一郎君。
當麻修煉的地方是在宇宙,詩歌中並沒有指出它的特別之處,但是記得在什麼地方看到過有評論說,鬥士們聚集後尋找當麻的那個地方也是個旅遊勝地。那是兩個巨大的湖面,由一條纖細的小徑分開(所謂的天橋),後來據考查在日本京都府的天橋立。
天橋立位於京都府的北部,在面臨日本海的宮津灣內。在天橋立的周圍有天橋立溫泉,據說此泉水有美肌護膚之效果。
羽柴這個姓是源於豐臣秀吉,他是在德川家康之前統一了日本。在歷史上,秀吉家族被德川消滅了。
在他父親的家族裡,有一個關於鎧甲的傳說,他家曾經擁有後來丟失了這個鎧甲。當麻研究古代歷史和兵法,跟他父親研究的東西剛好相反。他做了一個電腦程序來研究數據資料,但是不能了解能發揮多大作用。有一天他的媽媽偶然來到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是被認為和天連在一起的,後來TV版里當麻在那個地方修煉。就是在這個地方,他得到了他的鎧甲。故事裡說他是在初中第二年的第三學期的春假裡到那個地方去的。這就說明在戰爭之前他就已經知道了。而這大概早了一年。
當麻的深藍色鎧甲是天空,從空氣里得到力量。他有一個金屬的可折疊的星羽弓,可以鉤在他的可以變出無數的金色元氣箭的箭囊上。他學習了西方和東方的箭術。他的絕招是真空波。真空波可以製造巨大的氣流毀滅一切阻礙著他的東西。(除了朱天童子、姆卡拉、輝煌帝)
從他12歲時父母離婚,當麻就和他父親住在大阪一個現代化的高的公寓樓里。他的媽媽也有這個公寓的鑰匙,她隨時都可以來。他爸爸的實驗室在京都。在最開始的故事裡,當麻的祖父擁有一個神社,秀是一個住在這里的外國學生。(所以說,秀和當麻是一起長大的)
當麻IQ250,在TV版的時候,他已經擁有35歲人的智商(他的媽媽曾經說他像一個老頭子)因為他的智力,其他人叫他活電腦或天才。大人們不把他當孩子看,所以他行為總是像個大人(他是武士軍人里最年輕的)。他實際上很喜歡學習。他也喜歡讀偵探故事。
當麻曾經在考大學前的模擬數學考試里得了0分,因為他忘記寫名字,而老師是臨時的,並不認識他。
雖然他通常是個又酷又冷靜的人,和他電腦一樣的智慧是很協調的,但是他的感情也可以使他像TOMADO一樣暴力。武士軍人們是他擁有的第一撥朋友,他可以為了保護他們做任何事情。
在他興趣欄里列出的事情以外,他還喜歡睡覺和吃飯。他有低血壓,這使他很難起床,但是他也喜歡睡覺。直到凌晨2點不睡對他也沒有幫助。他認為早上11點起就算早起了。當麻實際上吃的和秀一般多,但是這個並沒有被表現出來,而且他也不像秀那樣喜歡談論食品。他喜歡吃甜食。
當麻是AB型血,根據日本的血型和性格的分析表,他非常的驕傲,容易很無理,也常常會報復.
5. 日本動漫電影導演
1,宮崎駿
宮崎駿,1941年1月5日出生於東京都文京區,日本動畫師、動畫製作人、漫畫家、動畫導演、動畫編劇。畢業於日本東京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1963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從事動畫師工作。
2,押井守
押井守(おしい まもる),1951年8月8日出生於日本東京大田區,日本動畫導演、電影導演,畢業於東京學藝大學教育學系美術組。1980年,執導個人首部動畫電視劇《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3,大友克洋
大友克洋(Otomo Katsuhiro),1954年4月14日出生於日本宮城縣,日本動畫導演、編劇、製片人、漫畫家。1986年,執導個人首部動畫電影《迷宮物語》,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4,今敏
今敏(Kon Satoshi),男,日本人,漫畫家,動畫家,1963年10月12日出生於日本北海道札幌市,2010年8月24日上午6時20分因胰腺癌逝世於日本東京都,享年46歲。
5,新海誠
新海誠(Makoto Shinkai),原名新津誠,1973年2月9日出生於日本長野縣南佐久郡小海町,日本動畫導演、編劇、作家,畢業於日本長野縣野澤北高等學校、日本中央大學文學部日本文學系。2002年,執導了科幻動畫短片《星之聲》。2016年,自編自導了動畫電影《你的名字》。
6. 請介紹一下日本電影導演鈴木清順
1〕
關於鈴木清順的基本風格特色,以及電影事業上的重要經歷,在萬象已出版的《感官世界——游於日本映畫》中,我已有另文交代。在這里不再浪費筆墨篇幅重覆了。
〔2〕
吾友龐奴(李照興)於〈CAMP片之王鈴木清順〉(見《香港經濟日報》1996年7月17日)一文,言簡意賅地點出SUSAN SONTAG的經典文章「NOTES ON CAMP」,是理解鈴木清順世界的不二法門。CAMP的美學特徵:人工化、誇張及風格化的演繹,在鈴木清順的電影里,可以引用的例子俯拾皆是。鈴木清順在《東京流浪客》(TOKYO DRIFTER, 1966)中的表演舞台,又或是《刺青一代》(ONE GENERATION OF TATTOOS, 1965)里的西部酒吧,均充分反映導演對布置藝術,乃至一切視覺裝飾性的元素均瞭然把玩於胸。和CAMP的口味不謀而合,這些表面上的視覺風格元素,委實路人皆知,不用再多加分析。
〔3〕
是CAMP美學背後種種物質及精神上的意涵,我認為對理解鈴木清順的世界會有更大的啟發性。正如SUSAN SONTAG指出CAMP的口味本質上僅能夠在富裕社會出現,又或是在一些能夠體驗富裕帶來的精神變態之圈子生根。富裕相隨的過剩狀態,不獨指物質層次,而且也是文化精神方面的情況。鈴木清順身處的時代,單從電影這一媒體來說,已屬於文化超飽和的局面,他曾在〈世紀末的映象〉(《國文學》第22卷第8號,1977年)一文,提到《暴力輓歌》(FIGHTING ELEGY, 1966)被人認為有種暖昧性,似乎有黑澤明、溝口健二、五所平之助及小津安二郎各自部分的影子。面對這種情況,鈴木清順唯有慨嘆過去的電影,就如卷著身體的蛆蟲,有理也不易說清。
〔4〕
然也正因為這種文化上的飽和狀態,恰好成為CAMP美學成長育成的最佳土壤。傳統美學追求目標的極致完成,歌頌上層文化的尊嚴及嚴肅,以和諧為方向。經過二十世紀的藝術家洗禮(如藍波及卡夫卡等),藝術可以變成不斷製造矛盾,以暴烈來處理精神內心掙扎的刻劃。而CAMP肯定的不過是對失敗看重的一種感性,是經驗的戲劇化表現,純從美學出發,不涉道德判斷層次。鈴木清順承接片廠導演的系統(對比於小津安二郎之於松竹、黑澤明及成瀨巳喜男之於東寶),他沒有機會如「上一代」的導演以個人鍾情的題材,去展現自己的世界。但同時又沒有如年紀相若的同儕及後進,如大島渚、今村昌平、吉田喜重及筱田正浩等人競相以實驗性爭先。處於一個夾縫位置,鈴木清順倒恪守作為日活片廠生產娛樂片的導演本分,回歸CAMP美學的本質——從享受、欣賞出發,而非判斷評價先行;內里正流露對人性的熱愛,包括對鄙俗之類的低下趣味之鮮活呈現。
〔5〕
鈴木清順的黑幫片,大部分於五、六十年代以雙連場的「贈品」形式,推出?場面對觀眾。有趣的是,作品本身的「模範讀者」(MODEL READER)與「經驗讀者」(EMPRIRICAL READER)(解說可參閱UMBERTO ECO的《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明顯截然不同。在真實時空內欣賞這批作品的「經驗讀者」,應屬流連里巷的?井之徒。導演在電影中對人物的種種把弄,幾成為對戲院內「經驗讀者」的平行嘲諷。當然表面上對黑幫片中英雄的諧趣塑造,或許對「經驗讀者」 慣常的觀影經驗是一種「不敬」的表現;但骨子裡卻把英雄拉回落水狗的層面,將人性種種難以言盡的怪癖及弱點放迴文本,令作品重拾現實的土壤。諷刺的是,時代轉變後發現作品的「模範讀者」,竟然是一群知識份子——他們才真正理解及享受鈴木世界的CAMP片美學。鈴木清順一生極力抗拒任何被學院化的企圖,甚至嘲諷自己的《關東浪子》(KANTO WANDERER, 1963)只虛有一些所謂「意念」,實質上不比其他日本導演(如加藤泰)的黑幫片出色。「無容置疑《關東浪子》確是擁有『意念』,但也反映出一部作品一旦有了『意念』,便不用理會電影多麼沉悶。這正是學術取向的危險之處。」(參考BRANDED TO THRILL: THE DELIRIOUS CINEMA OF SUZUKI SEIJUN TO THRILL一書中,ICA,1994,"SUZUKI ON SUZUKI"一文)可惜命運卻不斷教他與知識份子結緣,1967年鈴木清順被日活社長解僱,發動遊行示威為他「伸冤」的正是一眾知識份子:電影導演、評論家及學生組織等。命運的波折九曲十三彎,不以個人意志而轉移。
〔6〕
回頭說來,以對類型電影的戲擬(PARODY)乃至顛覆的角度,去閱讀鈴木清順的作品,未免失諸片面。其實他早期的警匪偵探片,往往仍大致依循類型的規范,只在個別鏡頭及場面加上別致花樣及心思,令作品的吸引力更大;由《無影之聲》(VOICE WITHOUT A SHADOW, 1958)至《野獸之青春》(YOUTH OF THE BEAST, 1963)莫不如是。往後他在作品中加入OFF-BEAT的元素,過程時常反覆拉纏:如《東京流浪客》正是因為鈴木清順在《刺青一代》中走得太遠,而被日活命令安分守己去完成。更深一層的考慮是,鈴木清順對類型本身的種種戲謔,本質上與巴赫汀(BAKHTIN)的公眾廣場概念是一脈相承的。傳統黑幫片的規范是向心的支配力量,而鈴木清順加進去的不依牌理元素:大量原色的穿插(如:《肉體之門》及《東京流浪客》等)、沒由來的強風(《春婦傳》及《河內的卡門》)及不按常規的季節變化(《東京流浪客》)等,均凝聚成一股離心力量。離心力固然是對向心力的一種挑戰,但絕非旨在顛覆更替,而是豐富了原有的秩序,體現一種進行式卻肯定共存並蓄的精神。在這重意義上,鈴木清順日活時期的作品,與一般日本新浪潮導演的取向,正好道不同而各走一端。後者致力破壞建制,確立新秩序的努力,和鈴木清順的態度是本質上的差異。用概括的話來說,日本新浪潮是另一次全速發展及頌揚菁英文化的嘗試;鈴木清順著眼的反而是菁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對話(注意絕非反精英文化),和後現代主義理論精神可不謀而合。
〔7〕
或許用鈴木清順作品中的笑聲,更可能把問題釐清說明。IAN BURMA在〈THE ECCENTRIC IMAGINATION OF A GENRE FILM-MAKER〉中認為「鈴木清順電影中的笑聲,是處理對暴力恐懼的一種方法。它提供了儀式上的靜化。」(同上引 ICA.書)他正好僅從表面處境著眼去理解鈴木清順的笑意。事實上,鈴木清順作品的笑聲正好擁有巴赫汀「狂歡化」理論(CARNIVALIZATION)中笑聲的曖昧及雙重性特點。在「狂歡節」中,笑既嘲弄戲謔,亦歡樂從容,褒貶合一;而穴戶錠(SHISHIDO JO)正是鈴木清順賴以表現笑聲曖昧性的主要憑依。穴戶錠是鈴木清順的愛將,與一般當紅的青春偶像相較(如石源裕太郎、小林旭、渡哲也,甚至後起的高橋英樹),他其貌不揚且流於猥瑣。然而在作品中往往以「智者」的形象出現。《無影之聲》中他的笑聲成為兇手留下的唯一線索;《龍蛇爭霸》(DETECTIVE BUREAU 2-3: GO TO HELL, BASTARDS!, 1963)及《野獸之青春》里笑聲均洋溢玩弄對手的促狎快意;至《殺手烙印》(BRANDED TO KILL, 1967)更糾纏復雜,在與頭號殺手的逐鹿中,笑聲里快樂與嘲弄(甚至對自己)並生,而坦然面對指定游戲中做為一粒棋子投入參賽的處境。換句話說,穴戶錠的笑不斷挖苦對手(銀幕上的對頭及銀幕下的觀眾),也充分享受成功的快意輕松(縱然只是短暫的)。他飾演的英雄(無論忠奸)往往均十分享受面對現實的刁難挑戰,從游戲中去追尋快感——暗藏的脈絡為「智者」(菁英)全身投入大眾文化中生活共存,產生的永遠是對話而非對抗的狀況。
〔8〕
SUSAN SONTAG把CAMP分為NAIVE CAMP及DELIBERATE CAMP兩類:前者無心插柳,卻大樹成蔭(如ART NOUVEAU 的工匠);後者則刻意為之,削弱了CAMP的震撼力。鈴木清順的CAMP素,固然刻意為之;但「CAMPING」的過程中,力量沒有受影響,我認為乃因他具備CAMP的軸心要素:一本正經(SERIOUSNESS)。他對輕浮、失敗、不莊重及享樂的認真,自然非以一板一眼的形式顯現。正如我說鈴木清順拓展了黑幫類型片的語言文法,假使他聽到亦必然發笑打諢。然而正因為一切乃辯證統一,所以鈴木清順的電影世界才名符其實為一種「討人愛的犬儒主義」(SWEET CYNICISM)。
〔9〕
更深一層的吊詭是,鈴木清順以黑幫類型片確立CAMP片之王的美學秩序,以游戲筆墨及玩樂心態鮮活操控這個男人陽剛當道的世界;但同時又可以藉軟性色情片向女人致敬,把一貫用來剝削女人的形式灌注入新生命,其中尤以野川由美子(NOGAWA YUMIKO)為他手上傳情達意的重要棋子。這方面的作品包括《裸體年代》(AGE OF NUDITY, 1959)、《頭頭碰著黑》(EVERYTHING GOES WRONG, 1960)、《肉體之門》(GATES OF FLESH,1964)及《春婦傳》(STORY OF PROSTITUTE, 1956)等等。其中的性愛場面來得一般處理,絕非好此道觀眾會滿意的程度;其中以《肉體之門》的名氣較著,是歷史上的第二次改編。早於1948年牧野雅弘(MA-KINO MASAHIRO)已把這本田村泰次郎(TAMURA TAIJIRO)的名著改編;同年溝口健二也推出以妓女為題材的《夜之女》(WO- MEN OF THE NIGHT,1948)。兩出作品遭遇回異,前者幾近拷貝不存,後者卻名垂影史;鈴木清順於1964年的翻拍,未嘗沒有翻案伸冤的意味。更重要是鈴木清順打破了日本電影老掉牙的保守傳統;女人不應享受性愛之樂。野川由美子在《肉體之門》中,正是在完全自主自決的情況下(先已看過前輩受折磨的景況),為快樂負上責任。鈴木清順以四種顏色來劃分四名妓女(紅、黃、綠、藍),其中以綠色來主導野川由美子飾演的MAYA一角的打扮——而綠色在鈴木清順的象徵系統中,正好是平和(PEACE)的代表。
〔10〕
CAMP美學中往往有非政治化的傾向,鈴木清順基本上也不例外;唯一隻有《春婦傳》及《暴力輓歌》較具政治閱讀意涵,而且同樣表現出對日本皇道不信任的態度。《春婦傳》以逃兵引出對國家的忠誠抉擇疑問,結果川地民夫(KAWACHI TAMIO)飾演的士兵選擇愚忠,沒有得到好結果。《春婦傳》一方面著力批評了軍國主義的虛妄;同時藉男女易位,以野川由美子突顯出女性才是戰爭中的英雄。倒是《暴力輓歌》中的政治信息,不如《春婦傳》中的明顯。《暴力輓歌》的劇本由另一位日本名導演新藤兼人(SHINDO KA-NCTO)執筆,本來僅像一部刻劃少年青春、暴力與性的作品。高橋英樹飾演的KIROKU,暗戀所寄宿家庭的女兒MICHIKO;他生理上的性慾無處發泄,轉化在拳頭上作補償,對MICHIKI純真的愛情遭置散,其實是對暴力和權力美好憧憬的平行映照,伏線留在片末KIORKU對一個俳句老師MISA的景仰身上。MISA原來是日本的革命理論家北一輝(KITA IKKI)。KIROKU對他仰慕正好同時滿足於性與權力的幻想:北一輝既是少年將士心中的偶像,而在小鎮又與美麗的女侍應有染;性與權力在他身上得到完美統一。可惜KIROKU與MICHIKO的無疾而終,也正好預示了他對權力的憧憬同樣是一場虛幻的想像,終於亦會落得被出賣背叛的收場。要明白電影的含義,我們必須對北一輝加以說解。北一輝是(1883-1937)年輕一輩軍官擁護的理論家,早於1919已發表《日本改造法案大綱》,鼓吹政府把一切國有化;目標並非要行共產主義,而是要鞏固國策的根基,為天皇服務。他生命的高 在1936年策劃了著名的二.二六事件,鼓動皇室派軍官實行武裝政變,要求殺死一干大臣,為天皇建立軍部的獨裁政體。可惜得不到天皇的首肯,結果在三天後被下令鎮壓,瞬即平定政變,而北一輝亦以首腦的身分被判處死刑。此事後來其實也被吉田喜重拍成《軍法》(MARTIAL LAW,1973),成為他從《情慾與虐殺》(EROS PLUS MASSACRE, 1969)揭?的三部曲之結束篇。整件二.二六事件的最大啟示為北一輝覺得被天皇出賣,因為他沒有支持以天皇之名而進行的起義。而年輕的軍官亦認為被北一輝出賣,因為他沒有達成口中倡言的理想主義。至於鈴木清順在《暴力輓歌》的最後一幕,暗示KIROKU會上京追隨北一輝,既預示了他未來的慘澹收場,同時亦將青春之夢被成人的偽善及政治目的所蠶食而變質的結局道破。暴力輓歌——正好有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喟嘆在內。
鈴木清順(SUZUKI SEIJUN)
1923年5月24日生於東京。在青森縣的高中畢業後,立即考進剛創立不久的鐮倉學院電影系,後來再投身入松竹當副導演。直到1954年,他改投日活,展開驚人的人工幻化美學。可惜於1968年,日活當時的社長堀久作認為鈴木清順只拍一些「令人看不懂的作品」,於是把他解僱。經過文化界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抗議,日活才同意道歉並作出賠償。踏入八○年代,鈴木清順展開「大正三部曲」的創作(《流浪者之歌》、《陽炎座》及《夢二》),全情顯耀自己鍾情的夢幻世界。
鈴木清順電影作品年表
1956 《港的乾杯.勝利在我手中》(HARBOUR TOAST: VICTORY IS
IN OUR GRASP)
《海的純情》(PURE EMOTIONS OF THE SEA)
《惡魔之鎮》(SATAN'S TOWN)
1957 《浮草之宿》(INN OF FLOATING WEEDS)
《八小時的恐怖》(EIGHT HOURS OF TERROR)
《裸女與槍》(THE NUDE AND THE GUN)
1958 《暗黑街的美女》(BEAUTY OF THE UNDERWORLD)
《不會來的春天》(SPRING NEVER CAME)
《未成熟的乳房》(YOUNG BREASTS)
1959 《無聲之影》(VOICE WITHOUT A SHADOW)
《愛的書簡》(LOVE LETTER)
《黑暗的旅券》(PASSPORT TO DARKNESS)
《裸體年代》(AGE OF NUDITY)
1960 《狙擊護送車》(TAKE AIM AT THE POLICE VAN)
《沉睡的野獸》(SLEEP OF THE BEAST)
《密航零線》(CLANDESTINE ZERO LINE)
《頭頭碰著黑》(EVERYTHING GOES WRONG)
《去死吧!流氓集團》(FIGHTING DEINQUENTS)
《橫渡山峽的春風》(THE WIND-OF -YOUTH GROUP CROSSES
THE MOUNTAIN PASS)
1961 《東京騎士隊》(TOKYO KNIGHTS)
《無鐵炮將軍》(THE BIG BOSS WHO NEEDS NO GUN)
《散彈槍之男》(THE MAN WITH A SCATTER GUN)
《海峽的血水》(BLOOD-RED WATER IN THE CHANNEL)
《百萬元奪命逃》(MILLION DOLLAR SMASH AND GRAB)
1962 《青年流氓》(HIGH-TEEN YAKUZA)
《投我一注的傢伙》(THE GUYS WHO BET ON ME)
1963 《龍蛇爭霸》(DECTIVE BUREAU 23.GO TO HELL, BASTARDS!)
《野獸之青春》(YOUTH OF THE BEAST)
《惡太郎》(THE BASTARD)
《關東浪子》(KANDO WANDERER)
《殺手烙印》(BRANDED TO KILL)
1964 《花與怒濤》(THE FLOWER AND THE ANGRY WAVES)
《肉體之門》(GATE OF FLESH)
《誓不饒恕》(OUR BLOOD WON『T ALLOW IT)
1965 《春婦傳》(STORY OF A PROSTITUTE)
《惡太郎傳.生於惡星之下》(STORIES OF BASTARDS:BORN UNDER
A BAD STAR)
《刺青一代》(ONE GENERATION OF TATTOO)
1966 《河內的卡門》(CARMEN FROM KAWACHI)
《東京流浪客》(TOKYO DRIFTER)
《暴力輓歌》(FIGHTING ELEGY)
1977 《悲愁物語》(A TALE OF SORROW AND SADNESS)
1980 《流氓者之歌》(ZIGEUNERWEISEN)
1981 《陽炎座》(HEAT-HAZE THEATRE)
1985 《CAPONE的淚潮》(CAPONE『S FLOODS OF TEARS)
1991 《夢二》(YUM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