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雲山傳奇》的導演是誰
天雲山傳奇導演:謝晉。謝晉(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男,漢族,中共黨員,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
1950年,在愛情電影《啞妻》中擔任副導演。1954年,獨立執導淮劇短片《藍橋會》,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1957年,執導彩色體育電影《女籃五號》,該片獲得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
1960年,憑借戰爭電影《紅色娘子軍》獲得第1屆大眾百花獎最佳導演獎。1965年,執導的劇情電影《舞台姐妹》獲得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7]。1975年,與顏碧麗、梁廷鐸聯合執導劇情電影《春苗》。
1981年,憑借劇情電影《天雲山傳奇》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1986年,執導的劇情電影《芙蓉鎮》獲得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10屆大眾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1988年,執導劇情電影《最後的貴族》,該片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節榮譽獎。1993年,執導的劇情電影《老人與狗》獲得上海電影評論學會「十佳影片獎」。
1997年,謝晉獲得第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榮譽獎。1998年,獲得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當代電影大師」稱號,並獲得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
2005年,獲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2007年,獲得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藝術成就獎。2008年10月18日,謝晉在浙江上虞下榻的酒店辭世,享年85歲。
② 吳貽弓的介紹
吳貽弓,1938年12月1日生於重慶,浙江杭州人,第六屆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副主席,文藝一級導演,中共第十屆、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1960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79年開始獨立執導影片,拍攝第一部電影《巴山夜雨》獲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1983年拍攝電影《城南舊事》獲得了1983年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第二屆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和1984年第十四屆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思想獎。2012年6月16日,第15屆上海電影節,吳貽弓獲得了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
③ 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歷屆回顧
歷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時間屆次男主角女主角最佳導演1981 第01屆 空缺 張瑜《廬山戀》、《巴山夜雨》 謝晉《天雲山傳奇》1982 第02屆 張雁《月亮灣的笑聲》 李秀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成蔭《西安事變》1983 第03屆 空缺 潘虹《人到中年》
斯琴高娃《駱駝祥子》 吳貽弓《城南舊事》1984 第04屆 董行佶《廖仲愷》
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龔雪《大橋下面》湯曉丹《廖仲愷》1985 第05屆 呂曉禾《高山下的花環》 李羚《黃山來的姑娘》凌子風《邊城》1986 第06屆 劉子楓《黑炮事件》 岳紅《野山》顏學恕《野山》1987 第07屆 劉文治《孫中山》 劉曉慶《芙蓉鎮》丁蔭楠《孫中山》1988 第08屆 張藝謀《老井》 潘虹《井》吳天明《老井》1989第09屆陶澤如《晚鍾》、《歡樂英雄》
謝園《棋王》、《大喘氣》 徐守莉《歡樂英雄》吳子牛《晚鍾》、《歡樂英雄》1990第10屆 盧奇《百色起義》空缺李前寬/肖桂雲《開國大典》
謝鐵驪/趙元《紅樓夢》 1991第11屆李雪健《焦裕祿》奚美娟《假女真情》空缺1992第12屆 王鐵成《周恩來》宋曉英《燭光里的微笑》孫周《心香》
《大決戰》(導演創作組) 1993第13屆葛優《大撒把》鞏俐《秋菊打官司》夏鋼《大撒把》1994第14屆李保田《鳳凰琴》潘虹《股瘋》何平《炮打雙燈》1995第15屆李仁堂《被告山杠爺》艾麗婭《二嫫》黃建新/楊亞洲《背靠背臉對臉》1996第16屆高明《孔繁森》宋春麗《九香》吳天明《變臉》1997第17屆劉佩琦《離開雷鋒的日子》於慧《喜蓮》韋廉《大轉折》1998第18屆 馮鞏《沒事偷著樂》陶虹《黑眼睛》胡炳榴《安居》
塞夫/麥麗絲《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1999第19屆滕汝俊《那山那人那狗》寧靜《黃河絕戀》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2000第20屆 陳道明《我的1919》鞏俐《漂亮媽媽》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
陳國星《橫空出世》 2001第21屆戈治均《押解的故事》宋春麗《相伴永遠》霍建起《藍色愛情》2002第22屆 寧才《天上草原》陶紅《生活秀》
倪萍《美麗的大腳》 楊亞洲《美麗的大腳》
陳凱歌《和你在一起》 2003第23屆夏雨《警察有約》余男《驚蟄》張藝謀《英雄》2004第24屆劉燁《美人草》章子怡《茉莉花開》
鄭振瑤《美麗上海》 彭小蓮《美麗上海》2005第25屆成龍《新警察故事》金雅琴《我們倆》馬儷文《我們倆》2007第26屆 富大龍《天狗》顏丙燕《愛情的牙齒》
劉嘉玲《好奇害死貓》 尹力《雲水謠》
戚健《天狗》 2009第27屆吳剛《鐵人》周迅《李米的猜想》
蔣雯麗《立春》 馮小剛《集結號》2011第28屆孫淳《秋喜》娜仁花《額吉》陳力《愛在廊橋》2013第29屆 黃曉明《中國合夥人》
張國立《一九四二》 宋佳《蕭紅》陳可辛《中國合夥人》2015第30屆張涵予《智取威虎山》 巴德瑪《諾日吉瑪》徐克《智取威虎山》 歷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之最 獲獎最多的前十部影片 次數 電影名稱 8項獎 《孫中山》 6項獎 《大決戰》、《巴山夜雨》、《野山》、《開國大典》、《鴉片戰爭》 5項獎《一九四二》4項獎 《駱駝祥子》、《老井》、《紅高粱》、《英雄》、《安居》、《生死抉擇》
《美麗的大腳》、《驚濤駭浪》、《美麗上海》、《集結號》 獲獎最多的女演員:潘虹(四次獲獎,其中三次為最佳女主角) 潘虹 先後於1983年第3屆《人到中年》、1988年第8屆《井》、1994年第14屆《股瘋》三次獲得最佳女主角獎,並在1995年第15屆因曾3次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榮獲第15屆特別獎,2006年榮獲世界吉尼斯頒出的獎項「迄今為止獲得金雞獎影後最多的演員」。 獲獎最多的男演員:孫飛虎(兩次配角)、李保田、孫淳(一次配角一次主角)『共2次』 孫飛虎 先後於1982年第2屆《西安事變》、1990年第10屆《開國大典》兩次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堪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最多獲得者。 李保田 先於1988年第8屆憑《人鬼情》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再於1994年第14屆憑《鳳凰琴》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是獲得金雞獎最多的男演員之一。 孫淳先於1996年第17屆憑《緝毒英雄》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再於2011年第28屆憑《秋喜》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是獲得金雞獎最多的男演員之一。 金雞獎獲獎最多的導演:張藝謀(八次獲獎:一次攝影、一次男主角、三次最佳影片、三次最佳導演) 張藝謀 先於1985年第5屆憑《黃土地》獲得最佳攝影獎,再於1988年第8屆憑《老井》獲得最佳男主角獎,而作為導演先後於1988年第8屆《紅高粱》、1993年第13屆《秋菊打官司》、2000年第20屆《我的父親母親》三度獲得最佳影片獎,而其個人也先後於1999年第19屆《一個都不能少》、2000年第20屆《我的父親母親》、2003年第23屆《英雄》三度獲得最佳導演獎,張藝謀堪稱金雞獎歷史上的大滿貫第一人。 獲獎最多的編劇:王興東『共2次』、蘇小衛『共2次』 王興東 先後於1993年第13屆《蔣築英》、1997年第17屆《離開雷鋒的日子》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蘇小衛蘇小衛,又名秋實、思蕪,是一名女性編劇,先後於2002年第22屆《生活秀》、2003年第23屆《暖》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此外,她還於1996年第16屆《贏家》、1999年第19屆《那山那人那狗》、2009年第27屆《沂蒙六姐妹》、2011年第28屆《唐山大地震》四次獲得金雞獎提名。獲獎最多的攝影:侯詠『共4次』 侯詠 先後於1987年第7屆《孫中山》、1989年第9屆《晚鍾》、1997年第17屆《鴉片戰爭》、2000年第20屆《我的父親母親》四次獲得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獲得兩次獎項的女演員/女導演 鄭振瑤 先於1983年第3屆憑《城南舊事》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再於2004年第24屆憑《美麗上海》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宋曉英 先於1984年第4屆憑《十六號病房》最佳女配角獎,再於1992年第12屆憑《燭光里的微笑》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丁嘉莉 先後於1987年第7屆《山林中頭一個女人》、1992年第12屆《過年》兩度獲得最佳女配角獎,也是獲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最多的女演員之一(另一名為袁泉)。 鞏俐 先後於1993年第13屆《秋菊打官司》、2000年第20屆《漂亮媽媽》兩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岳紅 先於1986年第6屆憑《野山》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再於2009年第27屆憑《走著瞧》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宋春麗 先後於1996年第16屆《九香》、2001年第21屆《相伴永遠》兩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袁泉 先後於1999年第19屆《春天的狂想》、2003年第22屆《美麗的大腳》兩度獲得最佳女配角獎,也是獲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最多的女演員之一(另一名為丁嘉莉)。 徐靜蕾 2003年第23屆憑《我的美麗鄉愁》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同屆再憑《我和爸爸》獲得最佳導演處女作獎,是極少數能在同一屆憑兩部不同電影獲得兩項金雞獎的演員(導演)。 獲得兩次獎項的女編劇 蘇小衛蘇小衛,又名秋實、思蕪,是一名女性編劇,先後於2002年第22屆《生活秀》、2003年第23屆《暖》兩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獎程曉玲 先於2009年第27屆憑《清水的故事》獲得評委會編劇獎,再於2011年第28屆憑《歲歲清明》獲得最佳編劇獎 獲得過最佳導演獎/新導演獎的女導演麥麗絲1998年第1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與丈夫塞夫)《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徐靜蕾2003年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我和爸爸》烏蘭塔娜2003年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暖春》彭小蓮2004年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美麗上海》馬儷文2005年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我們倆》陳力2011年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愛在廊橋》趙薇2013年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獎年齡最大的女演員:金雅琴(81歲)金雅琴2005年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我們倆》唯一的新人獎(演員類)獲得者:李敏李敏2003年第23屆組委會首次增設表演新人獎,由李敏憑《婼瑪的十七歲》獲得,而金雞獎歷史上表演類最佳新人獎也僅設這一次,所以李敏也是唯一的新人獎獲得者。第一位獲金雞獎的港台演員:成龍 成龍 2005年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新警察故事》 第一位獲得最佳導演獎的港台導演:陳可辛陳可辛2013年憑《中國合夥人》獲得第29屆最佳導演獎,同時還獲得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獎同班同學同一屆獲獎:劉燁與章子怡、黃曉明與趙薇劉燁
章子怡 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劉燁《美人草》、最佳女主角章子怡《茉莉花開》同為中央戲劇學院96級的同班同學 黃曉明
趙薇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黃曉明《中國合夥人》、最佳導演處女作獎趙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同為北京電影學院96級的同班同學。獲得過金雞獎的夫妻:塞夫與麥麗絲、寧才與娜仁花、夏雨與袁泉、巴音與巴德瑪塞夫
麥麗絲 1998年第18屆憑《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最佳導演獎。寧才
娜仁花 寧才於2002年第22屆憑《天上草原》獲得最佳男主角,娜仁花於2011年第28屆憑《額吉》獲得最佳女主角,他們是金雞獎史上唯一的一對影帝影後夫妻。夏雨
袁泉 夏雨於2003年第23屆憑《警察有約》獲得最佳男主角,袁泉於1999年第19屆憑《春天的狂想》、2002年第22屆憑《美麗的大腳》先後兩獎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巴音
巴德瑪 巴音於1996年第16屆憑《悲情布魯克》獲得集體表演獎,巴德瑪於2015年第30屆憑《諾日吉瑪》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獲得最多提名的女演員:徐帆徐帆截至2015年已經先後六次提名,分別是1993年第13屆《大撒把》、1995年第15屆《永失我愛》、1999年第19屆《不見不散》、2011年第28屆《唐山大地震》、2015年第30屆《洋妞到我家》五次提名最佳女主角,此外還於2000年第20屆憑《一聲嘆息》提名最佳女配角,不過截至第30屆仍然未曾獲獎。
④ 《天山傳奇》的導演是誰
謝晉。
謝晉1923年11月21日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1981年,憑借劇情電影《天雲山傳奇》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謝晉(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男,漢族,中共黨員,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
1950年,在愛情電影《啞妻》中擔任副導演。1954年,獨立執導淮劇短片《藍橋會》,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1957年,執導彩色體育電影《女籃五號》,該片獲得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1960年,憑借戰爭電影《紅色娘子軍》獲得第1屆大眾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人物評價:
謝晉是中國電影的民族魂,他特別關注民族的命運。他的電影代表著不同時代的變革,能讓觀眾看到當時人們很真實的生存狀況和時代的意義。他所表現出的與時代同步發展和求新求變的藝術追求,令人敬佩。
與時代總是保持同步前進,是謝晉的最大特點。他的作品中,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民族意識,並與接近大眾的電影敘述方法結合,達到了政治倫理情節劇的高峰,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女性形象(黃蜀芹、袁泉、尹鴻綜合評)。
⑤ 《天山傳奇》的導演是誰
《天山傳奇》的導演是謝晉。
《天雲山傳奇》的導演是謝晉,《天雲山傳奇》是著名導演謝晉的作品,榮獲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獎。
謝晉(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男,漢族,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
導演介紹
1950年在愛情電影《啞妻》中擔任副導演出道,後獨立執導淮劇短片《藍橋會》,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1957年執導彩色體育電影《女籃五號》被大眾熟知。導演作品《藍橋會》《水鄉的春天》《紅色娘子軍》等。
1997年獲得第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榮譽獎。1998年獲得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當代電影大師」稱號,並獲得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2005年獲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2007年獲得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藝術成就獎。
⑥ 天雲山傳奇的導演是誰
《天雲山傳奇》的導演是:謝晉。
《天雲山傳奇》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謝晉執導,石維堅、王馥荔、施建嵐主演,於1981年11月14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1957年,知識分子羅群被打成右派, 未婚妻宋薇離他而去,而宋薇的同學馮晴嵐在危難時刻與他組成家庭,二人相濡以沫共渡難關的故事。
(6)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擴展閱讀
謝晉:
謝晉(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男,漢族,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
1950年,在愛情電影《啞妻》中擔任副導演 。1954年,獨立執導淮劇短片《藍橋會》,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1957年,執導彩色體育電影《女籃五號》。1960年,憑借戰爭電影《紅色娘子軍》獲得第1屆大眾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1965年 。1975年,與顏碧麗、梁廷鐸聯合執導劇情電影《春苗》。1981年,憑借劇情電影《天雲山傳奇》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
⑦ 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基本簡介
1981年,標志著中國電影藝術最高成就的電影獎項金雞獎誕生,金雞獎是目前國內唯一包含了主要專業獎項評比的獎項,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主辦。
獲得第一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是《天雲山傳奇》和《巴山夜雨》。當我們回眺尚未遠去的歷史,到今天才發現它們的同時出現並非偶然。在經歷了多年的困頓和沉寂之後,中國電影開始了全面的復興。《天雲山傳奇》和《巴山夜雨》之所以能震撼影壇和感動中國,是因為它們充滿了那種久違的人道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兩部電影都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上海電影製片廠在第一屆金雞獎上竟然獲得了11尊獎杯!這也成為之後再也沒有哪家電影廠能夠超越的輝煌歷史。《天雲山傳奇》和《巴山夜雨》的時代背景都是文化大革命,影片中的人們並沒有被那黑暗的歲月所吞噬.第一屆金雞獎就有兩部影片並列,如果你身處1981年,看到這兩部傑出的電影,你真的難以取捨.
《天雲山傳奇》的導演是大導演謝晉,《巴山夜雨》則是導演過《神女》的大導演吳永剛和曾擔任過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的吳貽弓(後來拍攝《城南舊事》獲得金雞獎最佳導演)。
很多不太考究歷史的娛記或者娛評人老是對並列質疑,其實,並列不是後來才出現的情況,金雞獎的歷史上並列獎項在早期就屢見不鮮。
第一屆金雞獎的最佳男演員遺憾的空缺,而女演員張瑜則是因為兩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而獲得了金雞獎歷史上的首位影後。加上當年她也拿到了百花獎,她也成為中國首位金雞百花雙料影後,實際上,這年張瑜還拿到了文化部的優秀青年演員獎(華表獎的前身),和《文匯》雜志所評選的最佳女演員,1981年,對一個演員來說,毫無疑問是張瑜年!
這一屆的配角獎也授予了《巴山夜雨》的表演集體.這在很多國際電影節上也不乏這樣的例子,著名橋梁科學家茅以升的外孫女茅為蕙獲獎時才7歲,這個紀錄估計很多年都很難再有人打破.茅為蕙參加拍攝第一部影片《從奴隸到將軍》時年僅4歲,被扮演媽媽的影星張金玲抱在懷里。從4歲到9歲,她共參加了7部電影的拍攝,如《等到滿山紅葉時》《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等,跟楊在葆、孫道臨等藝術家都有過合作。提到拍《巴山夜雨》,茅為蕙回憶說:「那是1980年,我剛6歲。著名導演吳貽弓在很多地方尋找『小絹子』的扮演者。一次劇組攝影師到一個朋友家玩,見到了我的照片,說我的眼睛很大很有神,就讓我去試鏡,我就這樣走進了劇組。」
不過,在當年比金銘的名氣大很多的這位童星選擇了音樂,14歲就去了美國,現在已經成為一名鋼琴家.
⑧ 《天山傳奇》電影的導演是誰
《天山傳奇》電影的導演是謝晉。
1981年電影天雲山傳奇的導演是謝晉,這部電影是根據安徽籍作家魯魯彥周的同名小說改編的,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影片獲得巨大成功,主演是王馥荔和石維堅。謝晉導演中國著名導演,代表作有《高山下的花環》,《牧馬人》《芙蓉鎮》,《鴉片戰爭》等膾炙人口的電影。
導演介紹
謝晉(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男,漢族,出生於浙江省上虞縣,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於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導演系。
1981年,憑借劇情電影《天雲山傳奇》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1986年,執導的劇情電影《芙蓉鎮》獲得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10屆大眾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⑨ 吳永剛的生平簡介
1925年從事電影工作。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上海「大中華」、「百合」、「天一」影片公司美工師,「聯華」、「新華」影片公司編導。1932年後參加影片《三個摩登女性》、 《母性之光》的拍攝工作。1934年編導無聲片《神女》。後又執導了《壯志凌雲》、 《浪淘沙》等影片。
吳永剛1938年至1941年間,在上海拍攝了《林沖雪夜殲仇記》等10多部古裝片。1947年自建大業電影公司,拍攝《迎春曲》、《終身大事》等片。1949年後在上海電影製片廠任導演。抗日戰爭時期,在上海導演了《離恨天》、《鐵窗紅淚》等影片。建國後,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中國影協第四屆理事、民盟中央委員。導演的影片有《林沖》、 《夢天風雲》等。《巴山夜雨》(合作)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1934年在聯華影片公司編導處女作《神女》,一舉成名,1936年編導國防影片《壯志凌雲》。1950年導演了解放後第一部描寫農村土地改革的影片《遼遠的鄉村》。1955至1962年間,導演故事片《哈森與加米拉》、 《秋翁遇仙記》、《林沖》及戲曲舞台藝術片《碧玉簪》、 《尤三姐》。其中,《哈森與加米拉》獲1957年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獎。1978年導演戲曲藝術片《劉三姐》。1980年與吳貽弓合作導演的《巴山夜雨》,獲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1983年病逝。
⑩ 1981年第一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篇.導演,攝影,美術獎是那部作品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1981年創辦的,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金雞獎獎品為銅制鍍金的金雞。
首屆金雞獎評獎活動於1981年(農歷雞年)5月舉行,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故名金雞獎。從第一屆開始金雞就有產「雙黃蛋」的傳統,最佳故事片有8屆是「雙黃蛋」甚至「三黃蛋」,可以說舉世罕見。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金雞獎逢單數年評選。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原《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金雞獎設最佳故事片、記錄片、科教片、美術片、戲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編劇、導演、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特技、服裝、化裝、道具等20個左右獎項(時有增減),必要時增設特別獎或者榮譽獎。獎品為金雞雕像。
最佳故事片:《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
最佳紀錄片:《劉少奇同志永垂不朽》
最佳科教片:《生命與蛋白質--人工合成胰島素》
最佳美術片:《三個和尚》
最佳編劇:《巴山夜雨》葉楠
最佳女主角:《廬山戀》張瑜、《巴山夜雨》張瑜
最佳男配角:《巴山夜雨》仲星火
最佳攝影:《天雲山傳奇》許琦
最佳美術:《天雲山傳奇》陳紹勉
最佳美術:《天雲山傳奇》丁辰
最佳音樂:《巴山夜雨》高田
特別獎:《苗苗》
特別獎:向雋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