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可是我沒有珍惜,知道失去了才後悔莫及,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給我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三個字上面加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一句話,而且很有可能還對別人說過,沒錯,這句話就是周星馳《大話西遊之大聖娶妻》電影里的一句經典台詞,影響了無數的八零、九零後人群,讓他們在追尋愛的道路上不顧風雨險阻,一路勇往直前。
『貳』 周星馳的電影被稱為「無厘頭」電影,他的演技好在哪裡呢
周星馳的電影被稱為“無厘頭”電影,他的演技好的地方是非常多的,雖然周星馳飾演的角色都是一些喜劇形象,但是所表達的表演也都非常的精準,層次也很豐富,感染力也非常的強,這也讓觀眾在看完周星馳的角色之後都能夠感同身受,所以直到今天周星馳的表演基本上是沒有人能夠模仿出來的。而且如果細細去看周星馳的電影,就會發現周星馳的演技毫無違和感,所以這也才讓很多人低估了周星馳的演技。
最後周星馳的厲害之處絕對並非是體現在演技上,所以大家也稱周星馳的存在是一種文化現象,也影響了一代人的思維和邏輯。
『叄』 周星馳的電影真的水平很高嗎
鎮樓
這個問題比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還要 搞笑 ,曾經有人拿沈騰跟周星馳比較,還說會超過周星馳,沈騰最近都往綜藝發展了,拍電影還是慢慢期待吧(得意的笑)!
周星馳電影水平到底高不高,咱也不扯犢子,不賣關子,不捏造、不造謠,用事實說話!
90年代是香港蓬勃發展的巔峰時期,也是周星馳自己的巔峰時期。92年被稱為「周星馳年」,他的電影在香港票房排行榜佔了七席。
前五名
《逃學威龍2》票房3200萬、《漫畫威龍》票房2300萬(還真是顛倒),分別是排在11和13。
成龍兩部電影進入前十分別是《雙龍會》、《超級警察》,周潤發的《我愛扭紋柴》和黎明、許冠文《神算》也進去前十,李連傑《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位列第八《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十二名,剩下樑家輝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和《新龍門客棧》墊底。而且憑借《審死官》更是斬獲亞太影帝大獎。這一年被譽為「周星馳年」一點也不過分。
90年《賭聖》打破香港票房記錄,91年《逃學威龍》再次刷新票房排行榜。99年《喜劇之王》一個小人物的崛起,再次包攬票房冠軍。2002年自導自演《功夫》喜劇,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獎、最佳導演獎,2003年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人物周星馳。
周星馳電影水平高不高,有票房說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電影水平有多高?放眼全中國,有幾個憑電影成為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人物的?
90到92年間,周星馳一口氣拍了20多部喜劇作品。港片票房之王的寶座,他和發哥、成龍輪流坐,其他人只能幹看著眼紅。到了1992年,他的片酬直接從300萬漲到800萬。那時,吳孟達單獨接戲只能拿50萬,跟他合作便能拿到100萬不帶砍價的。香港一年到頭有5個月都在放他的電影。
很快,星爺在片場有了個新外號,叫做「太上導演」。每部電影,他不僅作為演員參與,開始從幕後製作、台詞設計上全面介入。
星爺早年接受采訪時說,演《賭聖》的時候,基本上是順著劉鎮偉的思路來,劉鎮偉想讓他怎麼表現,他就怎麼表現。
到了《審死官》的時候,也未曾超出杜琪峰的設計。想必那時周星馳覺得自己剛走紅,還沒有那麼大的話語權,各方面都還很「收斂」。
待到跟王晶拍《鹿鼎記》,創作欲已是按耐不住。畢竟演技已受到多方肯定,連金庸老爺子聽說他要演韋小寶,只回了六個字:不做第二人想!
實際上,早在1992年,星爺就開了家名為「跨星」的公司,想拍一部屬於自己的作品。結果憋了半天,戲一直沒拍出來,公司只好先關掉。
第二年,香港、內地打算合拍一部喜劇片。香港特意請來鞏俐。那時學院派出身的鞏俐對無厘頭沒啥認識。只因靠《秋菊打官司》才拿到20萬的獎勵,而香港公司直接給她開100萬港幣片酬,鞏俐笑嘻嘻地就去了。那年,張藝謀還在她身邊,叮囑她說:「放開一點,跟他們學點不一樣的東西。」
不過,在《唐伯虎點秋香》里,鞏俐始終放不開。她搞不清楚戲說 歷史 的笑點在哪兒,還覺得星爺的表演太鬧騰。「還我漂漂拳」那段讓她扮豬頭,她是堅決不從。多年以後,鞏俐成了鞏皇,再見星爺時才遺憾道:「真是太可惜了,那時候我不懂,應該放開點跟你們一起鬧的。」
自己當導演,已是無可避免的事。
1994年初,周星馳小試牛刀,監制並主演《破壞之王》,結果並不是很理想。但這並沒有阻止他變強的決心,在和幾個夥伴組建起彩星電影公司後,眾人一口氣掏出6000萬,准備拍一部惹人淚下的愛情片,用它幫彩星打響頭一炮。然而世事難料,它卻成了彩星唯一的作品。
這部電影,就是《大話西遊》。
為了拍《大話西遊》,周星馳在銀川外景地一紮就是三個月。一開始劇本根本不成熟,連至尊寶、春十三娘的名字都是從另一個劇本直接遷移過來的。有了雛形之後拿給西影廠,西影廠領導一看頭都大了:「寫的是個什麼鬼玩意兒?」要不是看到星爺的票房號召力,西影廠才不願意拍在他們看來這么「跌份兒」的東西。尤其是負責藝術片的副廠長,覺得這簡直就是文化垃圾。
為了電影,周星馳真是下足了血本,配樂找的是給老謀子做《紅高粱》的趙季平。劇本拿給趙時,還叫《大話東游》,穿越劇情亂七八糟,看得趙老師一臉懵逼。趙就親自跑去片場,一看到處都掛著牛魔王的腸子,給惡心壞了,做完配樂後覺得太丟人,根本不想在字幕里署名。
1995年,《大話西遊》上映,兩岸三地票房慘敗,口碑也爛到極致。當時在北京一度被當成發行失敗的典型,整個寒假算下來才20萬票房。河北一些院線播完上集《月光寶盒》,根本沒播《大聖娶親》。最終,港台兩地票房加起來還不到5000萬,彩星公司直接因此宣告破產。
從那天起,有人開始對周星馳說四個字:江郎才盡。
《大話西遊》之後,很多人都覺得周星馳不行了。接下來的《回魂夜》和《百變星君》都被視為東拼西湊、毫無創意的敗筆。但周星馳並未因失敗而退卻,做一個演員已經無法滿足他的掌控欲,他想要更多。
1996年,周星馳再次入局,與谷德昭聯合執導《大內密探零零發》後,再與楊國輝合組「星輝」公司。不久後,「星輝」便推出了《食神》。那時,一般的港片拍攝不過20個工作日,《食神》拍了50多個,連劇本都醞釀了將近半年。從創意到編劇再到拍攝,周星馳全面打造起自己的電影招牌。
票房穩了,差的,只是一個榮譽。
1999年,周星馳37歲。
回望走過來的路途,他開始有意識地從過往歲月中尋找靈感,將記憶嵌入到電影之中。從80年代入行算起,跑過整整8年龍套,前文所提到的那些孤獨而失落的日子,自然值得用一部電影來書寫。
懷揣著這樣的心境,周星馳開始拍攝一生中最重要的那部作品——《喜劇之王》。
那時在香港,有個叫「仙人求」的特約演員,痴迷表演,一直在跑龍套。和當初的星仔一樣,再小的角色,都喜歡跟導演探討。周星馳表演「尹天仇」,便套了他模子,將他與曾經的自己合二為一。而電影里吳孟達的卧底角色,最早是給萬梓良准備的。
在星爺心目中,從藝道路上,萬梓良對自己多有提攜,讓他來擔任這個重要角色,再合適不過。結果因為拍攝改期,工作人員沒能及時通知到,就把萬梓良給錯過了。情急之下,趕緊去找達叔。
吳孟達剛從內地拍完片回來,有些感冒,一落地就趕去片場,結果完全不在狀態。當時星爺拍片的「重度完美主義」已落下病根,雖是老搭檔,一點不肯妥協。一場戲讓達叔NG了50多次,李力持都看不下去了。
影片拍攝時,成龍在隔壁拍《玻璃樽》,於是兩位大咖跑到對方劇組客串。星爺在《玻璃樽》中被一條狗拖走,成龍演了個教尹天仇用心一點的龍套。兩人拍電影的時間都差不多90天。不同的是,成龍花90天,是要拍一系列高難度的動作鏡頭,而周星馳花90天,是為了要一個最好的張柏芝。
試鏡時,張柏芝已經表現出很高的表演天賦。李力持讓她演《悠長假期》中的一段戲,台詞多達9頁,居然沒NG就過了。但拍正片時,幾乎每句台詞的重音、每個橋段的演法,星爺都要「調教」一番。想必是星爺對這部戲有著別樣的感情,李力持後來回憶說:「本來只是部很簡單的電影,但拍起來每一個鏡頭,每一句台詞,周星馳都要達到極致的完美才肯罷休。」
最終,《喜劇之王》奪得1999年票房桂冠。這是自1993年《唐伯虎點秋香》摘冠後,時隔六年,周星馳再一次登上香港票房之王的寶座。
但周星馳想要的,不僅僅是票房。
還有來自榮譽殿堂的肯定。
可惜,就像多年來香港金像獎不願意承認星爺的演技一樣,《喜劇之王》最後居然只拿到一個最佳新人獎的提名,令周星馳黯然神傷。
但這只是前頭,並不是故事的結局。
世事的反轉,充滿了玄奧。
就在星爺欲摘金人而不得的日子裡,內地盜版碟大量涌現。97年前後,北京大學校園里開始瘋傳《大話西遊》,一張盜版碟居然賣到30元。到了1998年,一天能賣上百張。隨著互聯網開始普及,《大話西遊》的劇情、台詞和悲劇內涵開始成為無數年輕人熱論的話題,和它有關的網站一搜就是一大堆。
就像星爺自己在《唐伯虎點秋香》里說的,人生大起大落來得太快,實在是太刺激了。那一年,《喜劇之王》在港台各大電影頒獎典禮上顆粒無收,而遠在內地學子心中,周星弛已被捧為「後現代解構大師」。
之後,許許多多的人四處收集他參演的作品分析他的喜劇,為他曾經不被金像獎肯定的表演風格著迷,將他一部又一部電影的台詞背得滾瓜爛熟,願意為他的各種周邊商品買單。人們狂迷周星馳,迷戀他創造的每一個喜劇橋段,就像當初豬籠城寨里的那個窮小子,不遺餘力地迷戀著李小龍。
28年過去了,從《唐山大兄》到《喜劇之王》,命運彷彿一個奇妙的回環。
周星馳終於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對李小龍的致敬。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
他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喜劇之王。
2001年,在香港電影市場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少林足球》創下6300多萬港幣的票房,再次打破記錄。在那一年的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周星馳終於成為了最大的贏家,一口氣拿下七個大獎,甚至包括一個非常特別的「青年導演獎」。可就實際情況而言,那時候,周星馳早也無需用這些獎項來證明自己。
和他有關的許多信息,都是破碎的。
關於電影,說實話,自《功夫》之後的作品,無論誠意還是水準,都一言難盡。尤其當他再也不做演員之後,更是覺得一言難盡…
據說私下裡,星爺是一個非常沉悶的人。沒有電影上映時,大家幾乎看不到跟他有關的新聞。連凌寶兒出來接受采訪,他也會不高興。一直以來,所有跟他相關的那些支離破碎的花邊,都不能讓觀眾看到他的真面目。叉少在這里,不能輕易地下結論說,星爺到底是怎樣一個人。雖然做了他多年粉絲,刷了他無數的電影和訪談,但我總覺得,沒人知道他真實的內心世界。
就像《食神》里的史蒂芬·周對唐牛說的:
「都讓你能猜到,那我就不是食神了!」
時光荏苒,20年彈指而過。沿著時間的坡路往回看,再是猜不透的人,有些事,也是可以確定的。1999年之前的那個周星馳,之所以能成為一代人心目中的喜劇之王,不僅僅是因為天賦和才思,也不僅僅是因為熱愛。
叉少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即便在最灰暗最孤獨的時刻,他也沒滅掉心中的希望。
就像《喜劇之王》里尹天仇與柳飄飄的對話:
「看,前面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到。」
「也不是,天亮後會很美的。」
萬物之中,希望最美。
2019年,請將它牢牢攥在手中。
我就問你一遍,我想暗戰,無間道這些電影大家應該都認可絕對是好片吧,怎麼誇都不過分吧。那好,這些大家公認的好電影我想請問你能看多少遍不膩,每看一遍能發現多少之前沒注意的新細節?我只知道星爺的電影看了這么多年,還是看不膩,而且每次都能發現新笑點,那星爺的電影怎麼就被過譽了,我認為怎麼贊譽都不過分,因為星爺以後沒人敢說自己的作品一定比星爺的好,更別談超越了
『肆』 很多人都說看周星馳的電影看了幾十遍,周星馳電影的核心魔力在哪裡
1.用孩子的視角解構世界,暴力擊穿成年人所有的遮羞布。
如果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那麼高級的悲劇是自嘲。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小孩子,語出驚人,詩意盎然。其實童言童語本身在孩子身上也是自洽的,我們成年人經常看不清,看不透,因為遇到的事情多了,復雜了,也沒那麼純粹了。道家講求赤子之心,我們每個人可能沒經歷過老年,但都一定經歷過童年,經歷過那個認知不多,但是用不多的認知,再認知世界的過程。所以當一個人用孩子的視角解構世界,然後拍攝出作品,是很容易引起每一個的共鳴的。
如果說電影是造夢的藝術,那麼小孩子的夢,每一個人都曾做過,純真,美好,純粹。道家說的赤子之心是我們每個人人心裡嚮往的一部分,只不過他們解讀了出來。那麼星爺,可以說不僅僅解讀,還演繹重構了出來。誰能拒絕內心的嚮往呢?
『伍』 周星馳到底有多厲害
周星馳能導能演自然是十分的厲害,之前我們提過他的導演水平,今天就來論論星爺的演技吧!
說起香港的影帝級演員,大家首先想到的一般都是梁朝偉、周潤發、劉青雲等人,但我個人認為還有一個人不能忽略——那就是喜劇之王周星馳。說周星馳演技好,你可能會覺得不對呀,他的表演多浮誇啊......
周星馳在電影中的肢體語言和眼神,無論是文章還是鄧超,永遠學不來,他們都只是學其形,學不來其魂。演喜劇也是需要天賦的,用盡全力的劉德華最後呈現出的喜劇效果卻是襯托出周星馳的光芒。整部電影看上去——劉德華和吳孟達是捧哏,而周星馳是那個逗哏。其實,換成其他演員也是,無論多出彩的演員,在演喜劇時總是難免被周星馳搶走風頭。根本原因還是周星馳渾然天成的表演風格,演技真是無敵啊。不過即使有的人不願承認星爺的演技出眾,那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