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張藝謀生平簡介
張藝謀,1950年4月2日出生於陝西西安,中國電影導演,「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國波士頓大學、耶魯大學榮譽博士。
1978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
1982年畢業後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
1984年在電影《一個和八個》中首次擔任攝影師,獲中國電影優秀攝影師獎。
1986年主演第一部電影《老井》奪三座影帝。
1987年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獲中國首個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從此開始實現他電影創作的三部曲,由攝影師走向演員,最後走向導演生涯。
1987年至1999年執導的《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等影片令其在國內外屢獲電影獎項,並三次提名奧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獎。
2002年後轉型執導的商業片《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及《金陵十三釵》兩次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四次奪得年度華語片票房冠軍。
(1)青年電影導演扶持計劃擴展閱讀:
張藝謀的名字是父親給起的,最初是叫張詒謀,父親是希望孩子將來能有所成就。張藝謀的祖籍為陝西臨潼,晚清時期家族已是臨潼市田市鎮大戶。
社會活動
2017年,出任第三屆CFDG中國青年電影導演扶持計劃暨「青蔥計劃」的主席,領銜由國內影視行業專家組成的評選委員會,對入選該計劃的青年導演進行指導,並評選出優秀作品。
『貳』 中國電影爛片多根本原因是什麼
馮小剛委員:中國電影爛片多 根本原因是創作人才匱乏
有人說,可以讓北京電影學院等高等院校培養新導演,但電影創作不是照本宣科,僅靠書本遠遠不夠,只有經歷過在創作實踐中的摸爬滾打,才能歷練出優秀的導演。又有人說,那就把培育新導演的任務交給市場吧,但那些初出茅廬的青年導演如果任由資本擺布,也有可能會被「揠苗助長」 ,最終會因為趕制大量爛片而走向早衰。
要科學合理地培養人才,還是得靠全行業傳幫帶。為此,3年前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啟動了旨在扶持青年導演的「青蔥計劃」,至今已有近千名青年導演參與了這項計劃。我們每年從報名的青年導演中遴選出30位佼佼者,然後組織全行業的一線創作者以前輩和師傅的身份對他們進行指導與幫助,通過公正評選和悉心指導,最終精選出5個最優秀的電影項目,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給予每部100萬元的扶持資金,助力影片最終投拍。除此之外,我們還為青年導演牽線搭橋,幫助他們組建演員團隊、聯系投資公司和發行公司,力爭讓他們的作品能被更多觀眾看到。
青年導演是中國電影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的「青蔥計劃」正是以青年電影人才培養為核心,對優秀青年導演進行挖掘、孵化、選拔和培養,真正為未來的中國電影產業輸送新鮮血液,為蓬勃發展的電影市場輸送優質作品,從而推動整個電影行業的良性發展。
『叄』 B站《大世界扭蛋機》定檔,賈樟等人助力青年導演短片,你期待它的上映嗎
當然,期待這樣的新作品了。因為這幾年受大環境的影響,我們已經很難看到特別有意思的電影,而一批新的導演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有創新內容的作品。
『肆』 「2022中國電影編劇周」活動啟動,這個活動的主旨是什麼
在2022年7月22號的時候,福建泉州地區已經正式啟動了“2022年的中國電影編劇周”,並且在活動開始的儀式上公布了這次優秀電影和電視劇的推選結果。其中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些電影都入圍了,例如《送你一朵小紅花》。舉辦方這次舉辦這樣的活動,其實也是為了鼓勵那些優秀的電影和電視劇,同時也是為了給那些好的導演和編劇更好的激勵,也希望這些導演能夠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當天在舉行活動的時候,還把第12屆的年度優秀作品名單給公布了出來,像《一秒鍾》、《送你一朵小紅花》,《拆彈專家2》等作品全部都入圍了。而且在2021年7月25號的時候,泉州地區還成功的進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所以編劇們還能夠到這里來進行采風,走到那些古城中去尋找古遺跡,感受泉州的文化。
『伍』 青蔥計劃落幕 什麼是青蔥計劃
青蔥計劃落幕,馮小剛、徐崢亮相,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5年度表彰大會近日圓滿落幕,李少紅、張一白、高群書、馮小剛、徐崢、陳思誠等知名導演亮相現場,懸而未決的各大獎項也終於塵埃落定。當日「青蔥計劃」的20位年輕導演也來到現場,為星光熠熠的頒獎典禮增添了一陣「鮮辣味兒」。
近日,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5年度表彰大會在京舉行,各大獎項一一揭曉。經歷了4個多月的激烈選拔,「青蔥計劃」五位選手獲得了由廣電總局電影局頒發的青年導演扶持金,正式開啟自己的長片導演之路。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5年度表彰大會近日圓滿落幕,李少紅、張一白、高群書、馮小剛、徐崢、陳思誠等知名導演亮相現場,懸而未決的各大獎項也終於塵埃落定。當日「青蔥計劃」的20位年輕導演也來到現場,為星光熠熠的頒獎典禮增添了一陣「鮮辣味兒」。
當天,導演馮小剛和「青蔥計劃」的幕後推手親自公布獲獎名單,他們分別是:白冰、黃璜、申瑜、周侯衡、程浩。作為「青蔥計劃」的主席,馮小剛稱其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並將自己這一代導演比作「傳幫帶」,他說:「我們這撥人有了話語權和經驗,能夠給年輕導演提供機會。」理科出身的程武先生稱「喜歡電影不需要太多理由」,他說:「電影不分年齡性別專業,希望騰訊和所有中國電影的青年人才一起去探索更多的可能。」
『陸』 寧浩的「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變出了什麼片,又「壞」在哪裡
近段時間,「柳岩吃辣椒」,「大鵬街頭賣唱」都一度登上了熱搜榜。
背後的原因十分簡單,就是為他們主演的電影《受益人》宣傳造勢。
《受益人》是寧浩監制,申奧執導的一部關於都市題材的黑色幽默喜劇,講述了大鵬飾演的落魄單親父親,為討生活騙婚柳岩飾演的網紅主播,並策劃製造意外騙取高額保險費的故事。
題材緊貼 社會 ,監制是寧浩,很容易讓人聯想到2018年的大作《我不是葯神》。
這部徐崢主演,講述中國「葯神」販賣印度「神葯」的電影,豆瓣評分至今依然是9分。
《受益人》能否成為《我不是葯神》這樣的經典?現在作出判斷還為時過早,我們不妨拭目而待11月8日上映後的第一波口碑。
但不管《受益人》的口碑如何,它與《我不是葯神》的「淵源」是砍不斷的。因為這兩部電影,都存在於寧浩開展的 「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 的片單中。
《受益人》的導演申奧和《我不是葯神》的導演文牧野,都是這個電影計劃選中的青年導演。
「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是寧浩創辦的壞猴子影業,在2016年推出的一項扶持青年電影人的計劃。截止至今,這個計劃一共簽約了13位青年導演,並制定了 48部電影片單 。
算上即將上映的《受益人》,通過這個電影計劃成功公映的電影,已經有3部了。
它們分別是2017年路陽執導,張震主演的《綉春刀Ⅱ:修羅戰場》,2018年文牧野執導,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葯神》,以及2019年申奧執導,大鵬和柳岩主演的《受益人》。
這三部電影,一部是講述明朝錦衣衛的古裝武打片,一部是聚焦醫葯題材的現代都市喜劇,一部是兩個底層小人物的諷刺式愛情故事。單從故事內容來說,三部電影似乎並沒有什麼關聯。
但「師出同門」的三部電影,怎麼可能在創作上沒有一絲聯系呢?更何況這三部電影的「師門」,是那個拍出了「瘋狂系列」的寧浩?
這個被稱為「能把商業和藝術完美結合」的男人,又怎麼會讓自己監制的電影,不帶上一點「瘋狂」的痕跡呢?
那麼這三部「壞猴子計劃」的電影,到底有什麼共同點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找找他們的關聯所在。
《綉春刀:修羅戰場》是2014年電影《綉春刀》的第二部,導演依然是路陽,男主還是張震,但從劇情時間線來看,卻是一部前傳性質的續作。
電影從薩爾滸之戰開始,通過一場打鬥,簡單介紹了張震飾演的沈煉與張譯飾演的陸文昭如何相識,為後續兩人成為錦衣衛上下級關系做了鋪墊。
在成為錦衣衛後,張震秉承著一顆嫉惡如讎正直之心,辦案過程中屢次得罪反派魏忠賢的勢力,不僅害死了自己的手下,還失手殺害了魏忠賢的外甥凌雲鎧。
更糟糕的是,他愛上楊冪飾演的北齋,一個被認為是東林亂黨的畫家。為了還自己一個清白,也為了讓楊冪能平安活下來。張震手持綉春刀,踏入了一個腥風血雨且充滿詭計的修羅戰場。
在追尋真相的過程中,張震不斷了被人利用和誣陷,不僅讓自己在一場權力斗爭中越陷越深,還落得了眾叛親離,逃命天涯的下場。
雖然與雷佳音飾演的裴綸解開了誤會,並結成生死之交,與楊冪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曖昧不清,但在身在修羅場中的他「 當真沒得選 」,最後只能在無盡的廝殺中迎來一個悲壯的結局。
《綉春刀:修羅戰場》這部電影,開場就為觀眾營造了一個人心惶惶的亂世,在那樣的世道中,一句玩笑也有可能讓人失去性命。
觀眾是代表著絕對正義的,如此亂世必然會讓人心生憤慨,恨不得自己化身為亂世中的英雄,救人於水深火熱之中。
所以,當剛正不阿的沈煉出現時,觀眾能產生極強的代入感,不自覺地把沈煉當成了自己在劇中的化身,並被沈煉接下來的遭遇不斷地質疑自己憑正義感作出的選擇。
「兄弟」殷小旗因為言語之失,真的罪該處死嗎?當兩人獨處時,應不應該放他走?
大哥陸文昭向權勢卑躬屈膝,苟且於官場上的行為是正確的嗎?當發現他的真實目的是顛覆朝綱時,應不應該助他一臂之力?
《綉春刀:修羅戰場》很「壞」,它通過不斷地讓觀眾質疑自己的抉擇,打碎了觀眾固化的「正義感」,讓觀眾在構建的亂世中,重新思考自己為人處世的方法。
最後,隨著電影的結束,回到現實生活中觀眾會產生一種惆悵感, 既因為自己劇中的化身結局悲情,也因為自己固守多年的價值觀受到了一次全面的沖擊。
這樣的電影,真是「壞」得很!
《我不是葯神》因為有徐崢的出演,讓許多人都抱著看喜劇的心態走進電影院。 但在觀影中,許多觀眾都發現自己「上當」了。
因為這部醫葯題材的都市劇,並不是一部純粹的喜劇。
電影雖然不乏爆笑的段子,但卻更多讓人沉思的劇情。特別是最後,病友們用脫口罩的方式送別徐崢飾演的程勇,讓多少觀眾在淚目之餘百感交集?
《我不是葯神》是一部以真實案例改編而成的電影,主要講述徐崢飾演的落魄中年父親,因為機緣巧合之下引進了產自印度治療白血病的特效葯。
由於該葯不合法,所以徐崢與病友們一直在違法的邊緣試探,並在謀利還是救人的抉擇中不斷反思。電影通過角色的故事線,向我們展示了各種絕望的狀態,並用角色的行為讓我們深思: 如果你陷入了這種絕望中,會如何選擇?
徐崢飾演的程勇,人到中年一事無成。 父親重病生命垂危,離異妻子又要把兒子從身邊帶走,各種困境把他逼入了絕望中,只能選擇鋌而走險,販賣違禁葯物。
賣葯的收益讓他脫離了困境,又因為被王硯輝飾演的張長林言語恐嚇,他主動退出了賣葯集團。沒想到這個決策卻再次讓他陷入新的絕望,因為葯物短缺,許多病友病情加劇,摯友呂受益甚至因為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與世長辭。
痛失摯友以及良心的譴責讓他重拾販賣假葯的業務,最終雖然逃不過法律的制裁,但卻用自己的行動,促進了正版葯物納入醫保的過程,拯救了萬千病友。
如果你是程勇,你會在絕境中如何選擇?
如果你是王傳君飾演的呂受益,章宇飾演的「黃毛」彭浩,譚卓飾演的劉思慧,周一圍飾演的曹警官,你又會在守護生命和遵紀守法之間作出怎樣的選擇?
《我不是葯神》很「壞」,它用不同角色的絕境,反復地打破觀眾的固有認知,讓觀眾認同角色們在絕望中選擇的違法行動。然後又讓王傳君和章宇的角色「領便當」,讓徐崢的角色接受法律制裁,再次營造新的絕望,重申了「法治大於人情」的觀點。
雖然在結尾通過醫療改革的成果,向觀眾展現了一個好結局,但觀影過程中讓觀眾又哭又笑,還不斷質疑自己的價值觀,已是不爭的事實。
如此「折騰」觀眾,這部電影真是「壞」得很!
無論是《綉春刀:修羅戰場》,還是《我不是葯神》,都有著寧浩標志般的「壞」。
傳統的「正義感」,固有的價值觀,在「壞猴子」系列電影里都會受到強力的挑戰。監制寧浩會聯合「壞猴子」青年導演,給觀眾講一個足夠「懷疑人生」的故事,讓觀眾在觀影結束後,得到全新的人生思考。
從預告和劇情簡述中判斷,《受益人》這部電影,也將會用類似的手法。
大鵬飾演的吳海是一個落魄的單親父親。
由於兒子患上重疾無法醫治,他陷入了一個急需用錢的困境中。
走投無路之下,他聽信了張子賢飾演的鍾振江的建議,選擇用騙婚然後製造意外除掉結婚對象的方法,騙取高額保險費,騙婚的對象正是柳岩飾演的網紅岳淼淼。
人物關系和《我不是葯神》很相似。
大鵬的角色人到中年一事無成,急需用錢,就是徐崢飾演的程勇。
張子賢的角色為錢不擇手段,就是王硯輝飾演的張長林。
柳岩的角色出身低微,患有絕育症,情路坎坷,自以為今生無法再遇上真愛,就是王傳君飾演的呂受益、章宇飾演的黃毛以及譚卓飾演的劉思慧的集合體。
故事推進的方式和《綉春刀:修羅戰場》很像。
大鵬一直被張子賢當作棋子在利用。在被利用的過程中,大鵬逐漸意識到自己內心的真實需要,並最終阻止了張子賢的瘋狂行為。
大鵬覺醒的過程,應該就是《受益人》展現「壞猴子」性質的過程,電影會通過大鵬的視覺,讓觀眾重新思考何謂愛情,並讓觀眾跟隨大鵬的經歷,在愛情和利益中做出抉擇。
雖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受益人》的結局應該比《我不是葯神》以及《綉春刀:修羅戰場》都要圓滿,但觀影過程中帶給觀眾的思考不會減少,值得期待。
「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有48部電影片單,目前公映的只有3部。那麼剩下的45部,都是些什麼電影呢?根據目前掌握的信息,還有以下3部電影處於正在製作或不公開放映的狀態中。
首先是牛涵執導的《甜美生活》。
這部電影的公開信息相當少,只知道主角是徐帆和盧靖姍,已經在青島開機拍攝。從海報的信息中猜測,也許是一個關於單親母親和兩個孩子的故事。
其次是曾贈執導的《雲水》。
這部電影已經在2018年的鹿特丹電影節放映過,但截至至今依然沒有公開上映的計劃。
電影講述了三個男人的贖罪故事,著名演員秦海璐也以主演和監制的身份,參與了電影的製作中。從畫面風格和故事綱要來看,這部電影有點像今年姚晨主演的《我要上青雲》,如無意外應該是一部 文藝氣息十足 的電影。
最後是劉曉世執導的時間之外。
這是一部科幻片,主演是韓東君和董潔,還有沈騰客串演出,可謂陣容強大。該片目前只有一個簡單的故事梗概,是一段關於穿越時間拯救地球的故事,其他信息尚處於保密階段。
寧浩在2019年新春執導了一部《瘋狂的外星人》,首次嘗試把自己的「壞」帶到科幻電影之中。《時間之外》則是他以監制身份,再次在科幻片中「使壞」的嘗試,讓人期待。
我是一木支危樓,大家對寧浩的「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有什麼看法?期待這個電影計劃的其他電影嗎?即將公映的《受益人》是否能讓你產生觀看的意願?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