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王心剛的家人
你問的是演員王心剛?演員王心剛妻子楊紹采,也曾是演員;王心剛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一篇報道上說,兒子叫小剛,女兒叫小昭,都從事IT業;王心剛的兒女各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
❷ 王心剛近況,王心剛去世了嗎
衷心祝願王心剛長命百歲!他的很多影片在我的腦海中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太感人了。尤其是野火春風斗古城中的東兒。
❸ 王心剛妻子是誰
王心剛的妻子叫王曉棠,也是個演員,作品有《英雄虎膽》與於洋合演;《野火春風斗古城》與王心剛合演;《鄂爾多斯風暴》與XX合演,等等。
❹ 電影名星王新剛
王心剛,男,1932年1月1日出生於遼寧大連人,電影表演藝術家[1] ,國家一級演員。[2]
1956年,參加故事片《寂靜的山林》的拍攝,飾男主角馮廣發,開始電影演藝生涯[3] 。1962年,被國家文化部評選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1] 。1982年,在《知音》影片中成功塑造了蔡鍔的形象,榮獲第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3] 。1990年,與菲利浦·博薩斯合作導演影片《白求恩——一個英雄的成長》[4] ,該片榮獲全國優秀影片獎特別獎。1991年,王心剛被載入《中國電影電視藝術家辭典》[3] 。1995年12月,獲為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和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而特設的「中國電影世紀獎」,同年當選為「中華影星」[1] 。2005年,獲國家人事部和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頒發「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6] ,同年獲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2006年,與翟俊傑導演合作,出演了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而拍攝的獻禮電影《我的長征》。2009年,獲第十二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終身成就獎。2012年,獲得亞洲演藝名人「中國電影終身成就大獎」 。[1] 2014年,獲得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7] 。
❺ 89歲王心剛:與病妻患難60年,如今享副軍級待遇,兒女已身價過億
王心剛 青年時代曾是中國內地公認的電影界「白馬王子」, 在熒幕上,他塑造的形象熠熠生輝。
在現實生活中,他做事極其認真,做人低調而又謙虛, 對待患病的妻子,更是悉心照料,60年恩愛如初。
息影後,他露面不多,靜靜地安享晚年,與結發妻子相濡以沫,與子孫共享天倫之樂。
王心剛從小就喜歡文藝,但家裡沒有人在演藝界,父母也就沒有重視起兒子的興趣愛好,而是到了學校, 老師發現了他的藝術天賦。
中學時代,王心剛在學習之餘,就跟隨語文老師,參加業余文藝演出。
高中畢業的前一年,王心剛有幸得到了前往沈陽 ,參加文藝骨幹訓練班的學習機會,得以系統地學習話劇表演。
次年18歲的王心剛應征入伍,之後考取了東北軍工局文工團,成為一名話劇演員。
他在文工團時, 曾演過《李闖王》、《三個戰友》等多部話劇。 王心剛在話劇中,形象英俊、表演質朴,他所扮演的角色,官兵們都很喜歡。
24歲那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的演藝事業發生了重大轉折。
故事片《寂靜的山林》即將開拍,長春電影製片廠為男主角史永光挑選男演員,先後物色的幾個候選人,都不能令導演滿意。
長影就想到了去東北軍工局文工團, 看看那裡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此時的王心剛,已有了幾年的話劇表演經驗,文工團的領導極力推薦他前去試試。
王心剛憑借著實力和形象,連闖小品測試、角色分析和試鏡三道關 ,成功地拿到了偵查員史永光這一角色。
王心剛是那種凡事要麼不幹,干就一定要干好的人 。第一次拍電影,就擔任男主角,對於王心剛來說,他既要接觸一個陌生的領域,又是面臨的一次重要考驗。
他沒有焦慮,而是將壓力變為動力, 一邊潛心研究史永光這個人物角色 , 一邊虛心向導演請教 ,短時間內,他就熟悉了電影拍攝的整個流程,也顯示出了自身的表演才能。
影片中,王心剛將偵查員史永光的一舉一動,飾演得真實可信,充滿著昂揚的精神和飽滿的熱情,同時又蘊含著公安人員所必備的機靈和敏銳。
1956年,電影公映後,圈內外叫好聲一片, 觀眾們記住了王心剛英俊帥氣的形象,更記住了他的名字。
拍完電影,王心剛本以為任務完成, 他可以回到東北文工團繼續演話劇,誰知道長影又邀請他拍另一部影片《牧人之子》 。
連拍了2部影片,王心剛在圈內便小有名氣,好幾家電影製片廠都想要這個人, 還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動作最快,通過部隊組織,將他調入 。
從此,王心剛正式踏上了電影演藝之路。
導演嚴寄洲曾這樣評價王心剛,「他的創作態度非常嚴謹而又認真」。
進入八一廠不久,王心剛就接到了一個的任務,飾演電影《海鷹》中的魚雷快艇艇長張敏。
這部電影的意義非同尋常, 因為它是作為建國十周年獻禮的影片 。拍攝之前,為了更好地把握戲中人物的特點和各種細節, 王心剛就去親自體驗海軍的生活 。
他不僅跟魚雷快艇的艦長同吃同住,還細心觀察和揣摩生活原型的一舉一動,到最後, 他甚至可以替代艦長駕駛魚雷快艇 。
熒屏上,王心剛飾演的張敏,既英武又浪漫,與那輕巧威風的魚雷艇一起,定格在了一代人的腦海中,既征服了觀眾, 也奠定了他在電影界的地位。
《海鷹》上映之後,好評如潮, 在慶功宴上,總理還與王心剛碰杯 ,這是對他飾演角色的高度認可,更是給予他的一個莫大榮譽。
之後,王心剛還在《勐壠沙》、《哥倆好》、《秘密圖紙》、《永不消逝的電波》等影片中飾演了一批可信可親的軍人形象。
在整個60年代的中國熒幕上, 王心剛幾乎包攬了一半以上的英俊小生形象 ,他在叱吒風雲的演藝中,逐漸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精神偶像。
1962年,王心剛榮獲「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的稱號。
王心剛在事業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功,而在熒幕之外,他又有著怎樣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呢?
事業卓有成就的王心剛, 在生活中,卻經歷了一段很多常人難以想像的磨難, 但他都用男人的責任感和堅實的臂膀扛過去了。
《海鷹》上映後,王心剛收到不少年輕姑娘的求愛信。
那個年代的姑娘,能如此大膽地表露自己的真實 情感 ,足以看出,她們是多麼地認可王心剛在電影中飾演的人物形象,當然,肯定也有不少姑娘是抱著對他本人的崇拜。
不過,王心剛都沒有接受。
後來,王心剛與王曉棠搭檔,出演了《野火春風斗古城》,電影上映不久, 社會 上便流傳著一句話, 那就是「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
更為有趣的是,不少入戲太深的觀眾,還給王心剛寫信說,希望他與王曉棠,兩個人假戲真做,能成為現實中的伴侶。
王心剛看了觀眾的來信,不禁笑了, 他這樣回信道,「我已經當爸爸了」。
他之所以這樣寫,並不是想欺騙觀眾,而是他確實已經結婚,並且有了孩子。
王心剛的妻子名叫楊昭采,1961年在電影《突破烏江》中扮演過紅軍衛生員的角色,也是一位被導演看好的女演員,如果繼續拍戲,可能同樣會取得成績。
但楊昭采是位識大體的女子, 為了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她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演藝天空 ,選擇在八一製片廠做了一名音樂編輯,心甘情願地做王心剛身後的女人。
楊昭采沒有看錯人,她對丈夫的付出,日後她生病時,王心剛同樣沒有辜負她。
王心剛和楊昭采結婚後,育有一兒一女,家庭生活非常幸福, 他們兩個人愛情和婚姻,讓身邊的人都很羨慕 。
然而,幾年幸福的生活時光之後,一個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平靜。
1972年,妻子楊昭採的一個朋友,在沒有徵兆的情況下自殺了,朋友的離開,對她的打擊很大,她有些承受不了, 起初是整天鬱郁寡歡,後來脾氣就變得越來越暴躁 。
王心剛本以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妻子的情緒會逐漸得到恢復,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楊昭採的情緒卻是極度不穩定,後來,經醫生診斷, 妻子出現了精神紊亂 。
為了盡快讓妻子恢復 健康 ,王心剛就帶著楊昭采四處求醫問葯,甚至還讓朋友們幫忙尋找民間偏方。
只要聽說哪位醫生在治療精神疾病方面比較有經驗,他就會帶著妻子前去;如果周圍人告訴他,某個偏方可能有用, 他就會竭盡全力配齊各味葯材。
只要能治病,不管是西葯、還是中葯,王心剛都願意去嘗試。
照顧一個精神出現問題的人,談何容易, 因為意識不受控制,很多時候楊昭采並不配合王心剛 ,比如說吃葯。
當王心剛將西葯片拿給妻子,或將熬好的中葯碗端到妻子面前時,楊昭采多是拒絕服用。
每次喂葯的過程都需要花費王心剛很長的時間 ,他就想各種辦法,讓妻子能聽話地將葯吃下去。
後來,王心剛想到妻子以前喜歡聽音樂,就試著在喂葯時給她放音樂,結果還真奏效,妻子的情緒竟然穩定了下來。從那時起,王心剛就靠著放唱片,讓楊昭采安安靜靜地吃葯。
每天,照顧妻子都要耗費王心剛的多半精力,可家裡還有兩個孩子, 王心剛是又當爹、又當媽 ,管孩子的生活、輔導孩子的作業,全身心地為整個家付出。
他,一個大男人,沒有怨言、沒有煩躁,在妻子生病期間,依然讓這個家井然有序。
最終,王心剛用不離不棄、一片愛心, 花了整整5年時間,讓妻子漸漸恢復了 健康 , 一家人又重回往日的生活。
妻子痊癒後,王心剛重新復出,這時他已經42歲。
與大多數老電影表演藝術家一樣,年齡的緊迫感,促使著王心剛拚命創作,努力挽回失去的藝術青春。
出演《南海長城》時,他是44歲。 為了更接近劇中人物,他拚命地鍛煉身體 。
結果因為練得太投入,身體浮腫,而且為了膚色更接近漁民,他每天都去曬太陽, 曬得皮膚都脫了一層皮 。
雖然這個時期的王心剛,不如青年時期,在電影里的形象那麼光鮮, 但人到中年的他,另有一番成熟干練的魅力 ,嗓音還是很有磁性、富有親和力,依然迷倒了大批觀眾。
80年代初期,王心剛在《知音》中塑造的蔡鍔將軍形象,讓那些懷念他昔日軍人風採的觀眾們更是興奮不已。
這一年,王心剛49歲,而他要飾演的蔡鍔、當時年方34歲。
怎麼才能在這個形象上, 安全走過「老扮少」這根危險系數很高的鋼絲, 無疑成為王心剛當時遇到的最大難題。
化妝師范青山從外形上幫他想辦法,將王心剛面部的皮膚拉緊,這樣看起來就年輕了不少,發型也一改往日,給他弄了一個寸頭。
通過化妝,讓王心剛在外部造型上很有自信,但這只是形似, 還需要神似 。
神似的問題,就需要王心剛自己來解決,如何能把蔡鍔演得更貼切,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為了保持身材, 王心剛每天早上都要跑兩三千米 ,晚上拍完戲,其他人去吃夜餐,他卻不敢吃東西,怕長胖。
到了正式開拍時,王心剛並沒有刻意地往年輕人上去演,而是按照戲的發展、人物規定的情景,自然去地表現。
他為《知音》這部電影的所有付出,都得到了回報,王心剛奪得了當年百花獎的最佳男演員獎。
將近半百的年紀,成功飾演了青年時期的蔡鍔 ,讓王心剛重現了60年代的熒幕風采。
不得不說,王心剛天生就是做演員的料,更是扮演軍人的料,他只要披上戎裝,便會光芒四射,引眾人矚目。
王心剛很早就成名了,如今 他享受副軍級待遇、政府特殊津貼 ,卻從不拿自己當大腕。
日常生活中,王心剛非常低調,看起來與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在導演嚴寄洲眼裡,他就是一個平時不愛說話,沒事就喜歡看書、看劇本的人。
1975年,王心剛擔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副廠長,廠里給他配了專車,他卻不願意享受領導待遇,除了外出開會,平時很少用 汽車 ,他每天就騎著自行車上下班。
拍完《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 55歲的王心剛,認為自己的年齡,已不再適合表演,便選擇了息影 。
王心剛的低調是一貫如此,息影後也不像多數藝術家,還會參加一些外界的活動,他只想過普通人的生活, 很少露面、也不接受采訪 。
王心剛的低調也深深地影響著他的孩子,一雙兒女讀書時,身邊的同學都不知道他們的父親是一位名人。
他的兒女成人後,因為對演藝圈不感興趣,就沒有子承父業, 而是從事了IT產業,兩個人的事業很成功,目前兩個人資產已過億 。
作為老一輩藝術家,他在中國電影熒幕上,光彩奪目了近半個世紀, 亞洲演藝名人「中國電影終身成就大獎」、 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就是對他演藝生涯的最好詮釋。
昔日英俊小生的他,早已滿頭白發,精氣神仍不減當年,妻子楊昭采看起來,也比實際年齡年輕了不少。
89歲的王心剛,與妻子、兒孫一起,每天過著平凡而簡單的生活。
因為他是一位智者,無論在影片中塑造了多麼光輝的形象,終究要回到現實生活中去。
與妻子恩愛60年、白首偕老,兒女事業有成、兒孫孝順,這才是生活的真諦。
[1]《新京報》,2019年10月28日,《王心剛:鷹擊長空正青春,轉戰幕後知音在》
[2]《人民日報》,2012年8月23日,《新中國電影「22大明星」溯源》
❻ 電影演員王心剛今何在
王心剛在大連養老,他每年一半時間在大連,一半時間在北京,因為他的孩子們都在北京。由於經常去海邊曬太陽,本來以白著稱的王心剛現在顯得略有點發黑。
❼ 演員王心剛祖籍
王心剛(1932年1月1日-)演員,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國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常任理事,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副廠長。年輕時的他外形高大俊朗,被公認是當時內地電影界的「白馬王子」,1962年入選「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1982年憑借《知音》榮獲第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影帝。
❽ 王新剛的人物履歷
1979年~1983年 陝西師范大學外語系英美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83年~1986年 青海師范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教師(期間:1986年6月~8月 復旦大學世界文化講習班學習)
1987年~2007年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教師(期間:1988年7月~8月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第三世界講習班學習)
1989年9月~1990年8月 巴基斯坦真納大學研究生院訪問學者
1993年~1996年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1997年~2000年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1997年8月~1998年7月敘利亞大馬士革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訪問學者
2007年至2010年6月 西北大學文博學院教師
2010年7月至今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教師
❾ 著名演員王心剛:一代人的男神,與發妻攜手到老,如今過得如何
近些年,在一些社交媒體上,頻繁看到演員王心剛「逝世」的消息。
事實上,這位八十九歲高齡的老戲骨、老藝術家正在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
談到王心剛,相信大多數人都是想到 「帥哥」 這個詞,長相英俊的他,出演了很多部電影電視作品。
以精湛的演技,給廣大的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1
1932年,王心剛出生於遼寧,家庭條件還算比較富裕。
王心剛的父親是一名會計師,整日與算盤和數字打交道,而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兒子醉心於文藝。
王心剛從小就在音樂和表演上表現出了不同常人的熱愛和天賦。
進入學校後,老師們注意到了王心剛能歌善舞,非常有天賦,做事情也很積極,便推薦他參加各種文藝表演。
這些小型的舞台,就是王心剛演藝生涯的開始的起點,在這些表演里,王心剛更加確定了自己未來的道路,也下定決心一定要走這條路。
1949年,王心剛中學畢業,要想從事文藝工作,光靠天賦還是不夠的,王心剛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於是,王心剛報名參加了一個演藝培訓班,培訓班的層層嚴格考試沒有難住他,最終順利進入培訓班。
但父親對王心剛的職業規劃表示強烈反對,他希望兒子能夠從事跟自己一樣的行業,既穩定又讓家裡安心,而不是演員這種朝不保夕的職業。
但王心剛對父親表達了自己的決心,不管多難,自己也要去做。
父親只好妥協,讓他追逐自己的志向。
在培訓班的兩年裡,王心剛學到了很多東西,成為了後來他表演的基礎。
這都是來自於他自己的勤奮,在別人呼朋引伴到處玩耍時,王心剛苦扎練功房。
無論是上課還是走路,都在用心揣摩學到的內容。
那時候的王心剛,相貌已經出落得一表人才,這樣的長相,任誰看了都得誇幾句。
培訓班兩年的苦練,王心剛的青澀褪去,演藝水平也得到了相當大的提高,於是王心剛便嘗試報考文工團,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王心剛當即就被錄取了。
剛進入文工團,王心剛是第一次遇到這么多跟他一樣,甚至業務能力比他更拔尖的人,他感到有一些壓力。
一開始,王心剛在文工團的發展雖然順利,但是卻很一般。
不過就算不能演主角,王心剛也沒有因此放棄,而是每天都努力學習,不斷向有經驗的前輩請教。
盡管只是演一些邊緣角色,王心剛也努力做到最好,不懈怠任何一個演出的機會。
慢慢地,有人開始注意到這個英俊的小夥子,得到了一些重要角色的扮演機會。
《李闖王》《三個戰友》 等經典話劇中,王心剛都有過非常優秀的表現。
更大的舞台鍛煉,讓王心剛學到了更多,面對著台下觀眾熱烈的掌聲,他覺得自己沒有選錯,將來的自己會有更大的成就。
02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王心剛在文工團的苦練打下得到基礎,終於迎來了賞識他的人。
當時,電影 《寂靜的山林》 正在選演員,製片廠的人和導演來到了王心剛所在的文工團,挑選合適的演員。
因為苦苦尋覓都找不到適合的人選,打算來這里碰碰運氣。
結果導演一眼就相中了相貌端正,身形挺拔的王心剛,覺得他非常貼合人物氣質,決定讓他出演男主角。
習慣了話劇那種能看見觀眾反應、能與觀眾交流的表演方式,面對電影這種一段一段的新的形式,王心剛覺得很不適應,甚至有想要退出的想法。
因為這是他第一次演電影,就要飾演男主角,王心剛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但上級領導的一番話,讓王心剛豁然開朗。
作為一個演員,就應該能夠接受各種各樣的挑戰和表演形式,與此同時,這還是一項任務,必須完成。
於是,就像剛進入文工團那樣,王心剛開始刻苦學習,在導演的指導下一點就通,慢慢習慣了電影拍攝的流程和方式,演電影時那種 「沉浸式」 演出,也讓王心剛覺得有很獨特的魅力。
《寂靜的山林》一上映就獲得了非常好的反響。
具有時代背景的反敵斗爭故事,再加上王心剛一絲不苟的演技,這部電影成為了王心剛的代表作。
一時間,王心剛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
觀眾的這份喜愛,並沒有使王心剛飄飄然,而是促使他更加認真研究角色,觀察生活,演戲的一大靈感來源就是於日常。
因為王心剛深知,作為一個演員,好的演技才是最根本最應該提升的東西,雖然他的外形條件比一般人優越,但這僅僅是加成點。
03
《寂靜的山林》打開了王心剛的電影之路,有了一定知名度的他,很快又接到了另一部電影的邀約,這部電影是 《牧人之子》 。
原本打算演完《寂靜的山林》之後,重新回到話劇舞台上的王心剛,好像和電影綁住了,一演就「脫不了身」了。
《牧人之子》後,王心剛受到了業內人士的好評,都認定他是一個絕佳的演電影的好苗子。各家製片廠都爭著和他簽約。
最終,王心剛進入了八一製片廠,成為了一名專業的電影演員。
長相正派的王心剛,演起反派來也游刃有餘。
王心剛在 《永不消逝的電波》 里飾演的大反派姚葦,顛覆了自己以往的電影形象,讓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王心剛。
雖然不是正面人物,但王心剛同樣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姚葦」 這個角色,也是王心剛從影史上唯一的反派角色。
1959年,電影 《海鷹》 作為建國獻禮,是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電影。
同時,對王心剛個人來說,是一部將他的電影事業推向了巔峰的作品。
在這部電影里,王心剛飾演了一位艦長,為了使自己與人物形象更加接近,王心剛與專業的人員討教了不少的經驗,還深入他們當中觀察、體驗他們的生活,去摸索出所飾演人物的習慣和特徵。
面對這樣努力的演員,導演 嚴寄洲 很是感動,對這樣帶著嚴謹態度創作的王心剛,表示非常贊賞。
由此也促使了他與王心剛的多次合作。
04
「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
這句話,來自同樣由嚴寄洲導演執導的電影 《野火春風斗古城》 。
在這部電影里,王心剛的英俊小生形象深入人心。
在當時 社會 ,愛情戲還有著諸多的限制,男女主角的愛情並不能通過直白的表演來表現,演員的表演空間極度受限。
但王心剛的表演,含蓄而有力量,哪怕不能用台詞和動作,只通過眼神和細節,也能將該有的愛情氛圍表演出來。
對於王心剛能夠做到這一點,導演覺得非常滿意,完全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這一個表演細節,王心剛也帶到了電影 《紅色娘子軍》 中。
電影 《紅色娘子軍》 里,不僅在含蓄表達男女主角愛情線這一點,在其他的方面,王心剛也是下了很多功夫。
「洪常青」 這個人物屬於基層百姓,身上必然有著一種粗糙的氣質,這樣的角色定位,跟書生氣的王心剛完全不符。
王心剛為了演好這個角色,親自去故事背景地體驗生活,王心剛在演戲上所做出的努力,最終都得以在他的作品裡體現。
05
之後的王新剛又參演了很多電影如 《 知音 》《 海鷹 》《偵察兵》 等, 創造了許許多多經典的熒幕人物和形象,在藝術上達到了非常高的成就,獲獎無數。
在事業上如此成功的王心剛,生活中卻非常低調,感情上也是一心一意。
王心剛的妻子 楊昭彩 也是一名演員,兩人互為對方的初戀,一見鍾情。
結婚多年,感情始終如初,非常恩愛。
1972年,妻子楊昭彩意外患病,病情嚴重,一個巨大的打擊降臨。
然而王心剛並沒有放棄,對妻子悉心照料,並且四處為妻子問醫,找尋良方。
夫妻二人相伴多年的風風雨雨,感動了很多人。
後來,妻子的病情漸漸出現了好轉,最後康復了,妻子也很感謝丈夫王心剛一直不離不棄的愛。
.
06
如今的王心剛已經不再出現在熒幕上,他認為,作為演員,就應該帶著作品出場,既然沒有演戲,那就不應該出來面對觀眾。
除去曾經是演員身份這一點之外,他說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老頭,日常就是鍛煉身體,陪陪孫子孫女。
這樣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才應該值得大家尊敬,從不把自己當明星,而是一名演員。
從年輕時就有才而不自傲,把演戲當成工作對待。
在演戲道路上,也堅持不懈地精進自己的演技,相比之下,面對著當今流量當道的 娛樂 圈,實在覺得可惜。
這樣的無論從為人,還是演技,兩個方面都能做好的演員,才配上藝術家這樣的稱號。
王心剛能夠獲 中國電影金雞獎 終身成就獎 ,實乃實至名歸。
❿ 著名演員王心剛逝世王心剛妻子和小孩照片
著名演員王心剛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