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蘇聯電影紅軍電影演員男鬍子

蘇聯電影紅軍電影演員男鬍子

發布時間:2023-01-03 01:30:43

一部講述二戰蘇聯戰場的電影名

兵臨城下
中文片名:決戰中的較量
英文片名:Enemy at the Gates
更多中文片名 大敵當前 兵臨城下 敵對邊緣
片長:131分鍾
國家/地區:美國 德國 英國 愛爾蘭
上映日期 2001年3月16日 美國
在二次大戰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蘇兩軍對峙,成千上萬的士兵互相廝殺、屍橫遍野,傳奇性的俄國狙擊手瓦西里扎伊采夫憑著他神準的槍法,殲滅無數敵軍,他的響亮名號甚至傳到敵軍陣營,於是德軍派出最頂尖的神槍手科尼格少校和他一決高下,他們就在槍林彈雨中,展開一場個人的生死之戰。 雖然瓦西里百發百中的槍法令敵人聞之喪膽,但是他卻是一個行事低調性格內斂的軍人,一名蘇聯文宣部軍官丹尼洛夫認為這是宣傳蘇聯軍力的大好機會,於是把這名平實的士兵塑造成一名民族英雄,這時蘇聯紅軍連連敗退,德軍即將攻佔斯大林格勒,到時候蘇聯便會瓦解,於是斯大林親自派赫魯曉夫到斯大林格勒指揮大局。
由於丹尼洛夫成功地塑造出瓦西里的英雄形象,因此大大地提升了蘇俄全體軍民同胞的士氣,並激發了他們高昂的鬥志,但是後來丹尼洛夫卻對他一手塑造出的英雄產生妒意,更糟的是,他們兩人竟然同時愛上一名在戰場上和男同胞出生入死的女軍官坦妮婭。
這時候瓦西里的名號越傳越響亮,他的威名甚至在德軍陣營中也是人人皆知,狙擊手科尼格上校追殺他,而就在千軍萬馬之中,這兩大神槍手展開了一場搏命殊死戰.

㈡ 戰斗民族出品:前蘇聯拍攝,10部精彩的戰爭巨片(排名不分先後)

戰斗民族出品:前蘇聯拍攝,10部精彩的戰爭巨片(排名不分先後)
1、解放(485分鍾,5部分)為紀念蘇聯衛國戰爭30周年,前蘇聯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於1970—1972年,拍攝了一部堪稱前蘇聯電影史上耗資最巨、規模最大、場面最為壯觀的戰爭題材影片———《解放》。影片從1943年蘇聯紅軍反攻(庫爾斯克戰役)開始,到強渡涅伯河,解放基輔,最後攻克柏林。分為五集,片長將近8個小時。導演尤里·奧澤洛夫為強調「」紀實性」、「」史詩性」,在影片中穿插了大量的真實歷史文獻鏡頭。影片還出現了不少歷史人物,如斯大林、朱可夫、羅斯福、丘吉爾、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此外,影片還蘊涵豐富感人的故事情節,從蘇、德兩軍統帥到普通士兵,從蘇軍反攻到德軍覆沒,成功地表現了一種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2、莫斯科保衛戰(358分鍾,4部分)本片是蘇聯為紀念二戰中蘇聯人民反法西斯斗爭偉大勝利所拍攝的一部史詩性多集寬銀幕巨片。全片分為《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每部上下集共四集。1941年6月,法西斯德國集中了一百九十個師的兵力,以閃電戰術入侵蘇聯,蘇聯因准備不足,在戰爭初期節節敗退,德軍直趨莫斯科城下,雙方在莫斯科展開了殊死決戰。該片拍攝歷時兩年,耗資約六百萬盧布,拍攝場面宏大壯觀,約有五千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加。這部場面宏偉的戰爭和導演其他幾部類似的戰爭片一樣,都在前蘇聯政府的支持下,拍攝的具有很強政治性目的的電影。影片宣揚的正義戰勝侵略今天看來也是正當的,可是一些宣傳國家領袖的場景明顯是一種政治需要。如果排除掉這些政治因素,但就影片對宏觀戰爭場面的描寫,依然是出色的。3、斯大林格勒大血戰(196分鍾)本片反映勒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一部極具歷料及欣賞價值的巨作.是導演尤.奧澤洛夫的衛國戰爭三部曲的最後一部.1942年夏季,德軍大舉進攻蘇聯,蘇軍撒退到斯大林格勒進行頑強地抵抗雙動用200多萬能兵力,2千多輛坦克、大炮、飛機。最後蘇軍奪得了控制權,拖住了德軍主力,11月19日,1萬5千門大炮發出了震撼世界的吼聲:"蘇聯紅軍開始了偉大的反攻"這也成了二次大戰歷史的轉折點。濃烈悲壯氣氛破真實地記載宏偉輝煌的場面.本片塑造了斯大林,崔可夫,古洛夫,朱可夫,赫魯曉夫,葉廖緬科,羅克索夫斯基,希特勒,馮.博克,保盧斯等多個歷史人物的歷史形象的同時也塑造了西班牙共產黨人以及德國紅色合唱團等反法西斯英雄的英勇形象。4、戰爭與和平本片改編自俄國文豪托爾斯泰的同名作品《戰爭與和平》,圍繞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以貴族小姐娜塔莎(柳德米拉·薩維里耶娃LyudmilaSavelyeva飾)、貴族青年皮埃爾(謝爾蓋·邦達爾丘克SergeiBondarchuk飾)和安德烈公爵(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VyacheslavTikhonov飾)三人的情感故事為線索,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本部1968年前蘇聯版的《戰爭與和平》耗時五年完成,耗資高達5億6000萬美元,堪稱影史上最昂貴的影片,在蘇聯電影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影片拍攝得到了蘇聯軍方的大力協助,在世界影史上,本片成為動用臨時演員最多的影片之一。這部長達六個半小時的宏偉巨制,以其宏大的場面和史詩般的鏡頭語言,完美地呈現了俄法戰爭時期俄羅斯大地廣闊的歷史畫卷,也極其忠實地...5、自己去看這是一部很特殊的戰爭題材電影,它真實地描寫了德佔區人民的悲慘遭遇和場面,以及人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的恐懼,反映了戰爭的真實面目。它既不同於《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攻佔柏林》這些正面戰場的血肉橫飛、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也不同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星》所描寫的局部戰斗中體現的平凡悲壯,更不是戰地浪漫曲,而是降臨在平民百姓頭上血淋淋的殘酷。影片的事件和恐怖場面遠超過任何一部描寫德軍集中營的電影,令人毛骨悚然,提醒膽小和心軟者慎看。6、士兵之歌二戰期間,19歲的通訊兵阿廖沙(弗拉迪米爾·伊瓦紹夫VladimirIvashov飾)在衛國戰爭中用反坦克槍擊毀了德軍的兩輛坦克而受到嘉獎。但阿廖沙請求將軍不必為他授獎,只希望給他幾天假回家探望一次母親(安東尼娜·馬克西莫娃AntoninaMaksimova飾)。於是阿廖沙踏上了為期只有六天的歸家旅程。途中,阿廖沙邂逅了天真無邪的少女舒拉(讓娜·普羅霍蓮柯ZhannaProkhorenko飾),兩人一見鍾情。然而他們乘坐的火車被炸,他救死扶傷耽擱了不少時間。當阿廖沙終於回到家鄉時,只來得及和母親在田邊說幾句話就要返回前線。可這一去,阿廖沙就再沒有回來。由著名導演格利高利·丘赫萊依執導的蘇聯現實主義電影傑作《士兵之歌》,榮獲1962年第3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入圍1960年第13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並獲得1962年第15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7、潰逃獲得了莫斯科電影節金獎,前蘇聯電影學院獎列寧獎金。等多項獎項.可謂前蘇聯戰爭電影的史詩巨作.//影片拍攝於1970年,作品改編自前蘇聯著名作家麥克哈克.布格科夫的小說.影片拍攝完成後,由於影片對白軍的人性描述,差點遭到前蘇聯政府的禁映,經過導演的不斷努力,和政府內部分高官的支持,終於使得影片得以上映,影片一經上映便大獲好評!!8、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本片根據鮑瓦西里耶夫於小說《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改編。影片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1975年又獲列寧獎金。1942年之夏,瓦斯柯夫准尉帶領一個排的四聯裝高射炮的炮手駐扎在一個靠近小車站的村子裡。一天,班長麗達在不遠的樹林里發現了空降的德軍。瓦斯柯夫帶領一支小分隊去搜查敵軍,成員包括麗薩、迦爾卡、麗達、索妮婭、冉妮婭、等五個姑娘。隊員們英勇犧牲了,受重傷的麗達不願連累准尉把兒子託付給他後飲彈自盡。悲憤的瓦斯柯夫一舉殲滅敵軍營,光榮完成了任務獲得援救。多年後,瓦斯柯夫帶著麗達那個現在是軍官的兒子來到當年他母親犧牲的小樹林,對所有的女兵們表示了深深的敬意。9、德黑蘭43年《德黑蘭43年》是一部二戰題材的影片,1980年由俄法瑞(士)三國合拍,片中幾乎運用了所有的電影語言,堪稱經典中的經典,1981年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金獎。導演是前蘇聯的阿·阿洛夫和弗·納鳥莫夫,法國影星阿蘭德隆領銜主演。1988年由央視譯制並播放過該片。影片以真實歷史為背景,以跨時空的手法記述1943年羅斯福、邱吉爾和斯大林三巨頭在德黑蘭會晤期間,德國特工策劃的暗殺計劃被以安德列為首的蘇聯情報人員及時發現而遭失敗,然而協助安德列粉碎暗殺陰謀的瑪莉卻在35年後在法國被神秘殺害...影片題材宏大卻無跌宕起伏的情節,蘇德特工鬥智斗勇的主線始終是淡淡地展開,沒有美國好萊烏大片的矯柔造作和嘩眾取寵。但同時導演卻運用各種手法渲染男女主人公悲劇性愛情,使影片透著一股凝重的傷感,給人強烈的壓迫感。影片的主題歌UnevieD'amour是當時法國歌壇鼎極人物CharlesAznavour的作品,歌聲悠揚而有充滿了傷感,而這也正是整個影片的基調。劉歡也曾唱過該主題曲,它的中文歌名是「」讓愛情長留人間」。10、一個士兵的父親農民格奧爾基·馬哈拉什維里收到了兒子高傑爾基在部隊的來信,說他因負傷住進了後方醫院。故決定去探望兒子,當趕到軍醫院時,兒子已經返回部隊。老頭子決定前往兒子所在部隊,就在尋找兒子的過程中,他不由自主的參加了戰斗,最終打消了回家的念頭,參加了部隊。當蘇軍戰士消滅了敵人沖入大樓時,兒子已經倒在血泊中,他抱著奄奄一息的兒子,父子終於見到了最後一面……本片曾獲第四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與1966年度列寧獎金。

㈢ 之前配音視頻。一個德國小鬍子發飆吵人。原電影是什麼

帝國的毀滅

這是一部紀實性電影,逼真地反映了希特勒人生的最後12天,第三帝國最後的日子。

蘇聯紅軍已經攻入柏林,希特勒和情婦愛娃也躲到了掩體下。愛娃知道自己是來陪希特勒一起共赴黃泉的,但她並不後悔。即使在她向希特勒為妹夫求情遭拒絕後,她也和希特勒一起舉辦了最後一次的婚禮。

希特勒的忠實追隨者戈培爾決心全家一起陪著元首殉葬。他共有7個孩子,他和妻子堅決不讓自己的孩子們在沒有帝國的天空生長,在希特勒和愛娃自殺後也一同自殺。

http://ke..com/link?url=ExKv1nNjx6juA4N_

㈣ 請問一部電影的名字。。。。。

分類: 娛樂/明星 >> 電影
問題描述:

故事講的是抗日時期,蘇聯對日開戰,在攻擊關東軍時,一位中國的男人和一位俄羅斯的女軍官一起逃入大興安嶺,途中又遇到一位日本女孩,接著在大興安嶺里冒險的故事,到最後,日本的女孩被打死了。。。。。急求亞。。。。。。。。

解析:

俺作一下補充

紫日 (2000)

導 演:馮小寧

編 劇:馮小寧

主 演:富大龍 前田知惠 安娜·捷尼拉洛娃 王學偉

故事梗概或分集劇情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我國東北大興安嶺林區,日寇正在瘋狂地屠殺中國勞工。蘇聯紅軍的坦克沖進集中營,救出了惟一的倖存者楊玉富。蘇聯紅軍繼續向前,他們派一名年輕漂亮的女軍醫娜佳護送傷員和楊玉富向後方轉移。 由於地理不熟,他們誤入日軍軍營,寡不敵眾,一場血戰之後,只剩下了娜佳、楊玉富和一名蘇聯軍官逃入林區。 途中他們遇到與大隊失散的日本林場工程師的女兒秋葉子,看著這16歲少女驚恐萬分的眼神,他們決定帶她一起走。但是無名的仇恨使秋葉子將他們帶進了日軍布下的雷區,軍官不幸觸雷身亡。娜佳十分憤怒,讓楊玉富結果秋葉子,楊玉富看著她那稚嫩驚恐的目光,慢慢地放下了手中的刀。 三人慢慢走出雷區,在茫茫的林海中迷了路。經過一片沼澤地時,秋葉子不小心陷入泥潭,看著她一點一點下沉,高舉雙手大呼救命時,娜佳和楊玉富對視了一下將娜佳的沖鋒槍當作棍子遞給秋葉子,當秋葉子抓住槍托時,楊玉富心中一驚,可秋葉子並沒有向他開槍,娜佳和楊玉富合力將秋葉子拉出沼澤。 在經過了山火、猛獸和缺少食品的磨難,三個不同國籍、不同經歷的人相互理解了,命運將他們緊緊連在一起。迷路的他們又轉回了已經空無一人的日本軍營,幸好那輛蘇聯坦克完好無損,他們裝上了許多食品和彈葯,娜佳駕駛著向蘇軍後方駛去,收音機里播送著莫斯科的廣播,日軍已宣布無條件投降。 裝甲車駛出森林,他們看到一幕恐怖的場景,絕望的不甘心失敗的日軍法西斯正在屠殺日本僑民,其中有許多老人、婦女、兒童,秋葉子高喊著「戰爭結束了,可以回日本了」向他們跑去。然而日軍的子彈射進了她的身體,在和平來臨之際,她長眠在大興安嶺的原野上。極度憤怒的娜佳和楊玉富開著裝甲車向日軍沖去。

資料:《紫日》拍攝花絮

捍衛和平拚命三郎以火焚身

日本老兵東史郎在他的日記中曾經詳細描述過的如何用火燒、水淹、爆炸的手法屠殺中國人,所以今天就是要在這部影片里重現日軍當年犯下的滔天罪行,讓不明真相的世人和不懂歷史的後代永遠記住法西斯主義對於人性的摧殘與毒害。第一個鏡頭:一輛破舊的軍用卡車從泥濘駛來,在河邊停下,幾個三八步槍上著刺刀的鬼子跳下車,吆喝車上兩個衣衫襤褸的中國農民下車,不斷地用皮靴踢踹他們羸弱的身軀;第二個鏡頭:幾個日本兵逼著農民鑽進麻袋,繫上口,澆上汽油,點燃,瞬間被火包圍的麻袋隨著裡面的人體激烈翻滾扭動,日本兵們前仰後合地狂笑。在燃燒的麻袋裡面的演員正是素有「拚命三郎」之稱的導演馮小寧本人。關於以身試火,身穿黑衣滿頭大汗的導演馮小寧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沒有危險,但又說這樣的動作必須冷靜,另外請特技演員需要額外的費用,實際上他不能忍心要求劇組裡面任何人去做這樣的動作。問到在麻袋中的感受,他說:窒息的感覺,空氣瞬間就沒有了,沒有氧氣時感覺非常恐怖,不能想像當年被虐殺的無辜百姓在死去的過程中經歷了什麼樣的痛苦。

酷暑懷淶 坦克大戰關東軍

為了要拍攝這日本關東軍在東北抵抗蘇聯紅軍的最後一戰,馮導已經開著車到處轉悠找了好久,河北懷淶的地貌很符合劇本要求,看起來與東北平原非常相似,這不,馬上把蘇制T34坦克、日軍坦克、裝甲車全都送上了戰場,馮導還說把這些古董從博物館里弄出來,修理一番(據說現在只有火炮和外殼還是舊的),再運到現場,開動起來委實花了數十萬元,勁費大了。

車行兩個多小時進入懷淶地區,正當我們左顧右盼尋找拍攝地點時,忽然發現遠處的平原處騰起陣陣黑煙,直覺告訴我們,就是這里了!果然,現場激戰正酣,馮導高高站在車頂上,一邊指揮蘇聯坦克大舉進攻,一邊又組織日軍死命頑抗,遠處是隆隆逼近的坦克不斷開炮,眼前是拚命抵抗的日本兵不斷被炸得飛出戰壕,煙火四濺,爆炸聲震耳欲聾,熱浪撲面襲來,現場的一切使人恍若親身臨戰。

在比較滿意的效果出來之後,開始實拍,可一切剛剛就緒馮導才要發令,就有一輛蘇軍坦克激動地兀自沖出了陣線,於是馮導也就紅軍的組織紀律性很激動地罵了幾句,重來。

一切就緒,開機,隨著隆隆炮聲,噠噠的機槍回擊聲,轟轟的爆炸聲,一陣南風湊趣地進入戰場,捲起塵土前來助陣,估計這土是大了點,後來基本看不見什麼坦克了(氣勢倒是很足的),馮導又比較激動,要求重來。第三次,除了日本兵的機槍沒響,別的都很好;第四次,一輛坦克炮管過熱,在即將完成時不顧大局地起了火……

其間,馮導吼著,跳著,一直激動著,被日光灼烤得黝黑的臉頰不斷淌下汗水,如同指揮官親領決戰。感覺在烈日、炮火、硝煙的現場,完全投入的馮導也隨時會燃燒冒火了。

負隅頑抗 富大龍一日數死

硝煙,塵土,戰壕,麻袋,日本兵,忽然我們在一片土黃色中間發現一張很熟悉的面孔,趴在戰壕里頂著鋼盔抱著機槍把子負隅頑抗的日軍機槍手竟然是影片的男主角富大龍,隨著煙火爆炸,富大龍一次又一次地和其他日軍一起翻滾、仆倒、飛起、俯、仰、側、卧、死作一團,回想劇本沒有這場戲呀,且待問來。趁拍攝間隙,我們沖進戰壕,活捉了剛剛又「死」了一回的富大龍。還是那張瘦削黝黑鬍子拉茬的臉,還是咧著嘴農夫般憨厚淳樸地笑,不同的是眼前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鬼子兵,鋼盔底下就是戰斗帽、一身黃皮、翻毛皮靴,腰裡掛著軍刺,有這身行頭趁著,那臉上的表情只能被理解成獰笑。

據這個「鬼子」交代,他今天的表演不是劇情要求,只是客串。劇中,他就只是一個老實巴交的河北農民,無辜地被鬼子從地里抓去,流離失所,死裡逃生。他還交代說,他客串鬼子只是覺得自己會死得很生動,很逼真,實際上今天上午已經成功地死過十數種姿態,剛才還在抓緊時間與其他鬼子練習、切磋,嘗試一些新的死相(實際上我們親眼看見一次富大龍中彈之後竟然飛身死出戰壕,很認真地滾到山坡下面去了,在他徵求意見時馮導表示那個位置已經出畫了)。

關於馮導,富大龍滿臉崇敬,非常莊重,不少於四次地表示:首先,必須肯定馮導是非常非常的敬業——事業、電影對於他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所以在現場,有時候,對於工作人員,他會發脾氣,那也是因為工作人員沒有完成自己的工作(大龍——在給自己吃寬心丸?);實際上,馮導在工作中對於工作人員的關心無微不至,尤其是安全方面,往往他注意到的演員自己都沒有想到,而在場外,馮導非常隨和,和大家都是很好的朋友。

喜歡中國 安娜初涉影壇

影片里的兩位女主角安娜和前田知惠今天都在拍攝現場並且沒有戲,於是無一倖免地落入了記者的「虎口」,好在她們懂得配合遠道而來的記者,記者們的采訪欲在這里被充分地滿足了。

和前田知惠一樣,安娜(全名安娜·捷尼拉洛娃)也是今年19歲,典型的斯拉夫人種,高大健康,白皙美麗(絕對是一位美女),活潑外向,目前安娜也是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習表演,中文還不懂。

安娜說她7月18日剛從俄羅斯來到北京,到劇組也才幾天,她很喜歡這個劇本,從劇本看這將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但還要等一段才會上她的戲。實際上,馮導每天日程安排得非常滿,她到劇組幾天了,馮導還未與她說戲。她說目前對於角色還只有大概的一個認識,而了解角色的內心感受與心理活動是表演成敗的關鍵(年輕的安娜說到這里一臉的深沉)。我們問是否可以為安娜照幾張相,安娜露出了迷人的微笑,配合我們頻閃的快門不斷地擺出各種姿勢,燦爛奪目。我們請安娜為觀眾寫幾句話,安娜欣然應允,非常的認真地在本子上開始畫一堆圈(俄文),邊寫邊想,5分鍾以後,工整地寫了半頁紙,簽上名字遞給我們。

花樣年華 再見前田知惠

實際上我們剛到片場,就看見了特別扎眼的一個閑人,白色軟帽,短褲,純棉套頭衫,很閑適地頂著遮陽傘蹲在地上,無所事事,不同於滿場的緊張火熱,那個就是本片的女主角之一,在宛平開機儀式上一身水手服的日本女生前田知惠。

采訪前田知惠的過程顯得特別簡單,1米57的小個子,抬著頭,慢聲細語,非常乖巧地邊想詞邊回答,經常抓耳撓腮或做個鬼臉,眯著眼笑得很可愛。看著她那麼天真純潔的樣子,怎麼也不能想像她是那些幾十年前焦土中華血腥屠城的侵略者的後代,相信這也許就是前田知惠一直不明白的為什麼好多上了年紀的中國人對她顯得並不友善的原因。前田知惠承認,對於那段(侵略)歷史,他們大多數新一代的日本人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知道,是不想負重,是並不關心;在日本,他們也「不知道上大學有什麼意義」,關心的主要是享樂,「玩,每個人都喜歡玩!」

但是前田知惠也提到在日本也有很多人「不喜歡中國、不喜歡中國人」,實際上對於她喜歡中國、來中國上學這件事,她的同學里也有很多人不理解。前田知惠說她認為這些都不重要,很多日本人都很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而她不在乎這些(年輕的叛逆嗎?),她要用藝術作橋梁,溝通中日,促成友好,最後她忽然冒出一句:「我希望日本中國兩國人民能夠永遠跳舞!」應該可以理解成希望日中為了締造共同的和平不懈努力,世代享有和平幸福的意思吧——希望還是等到前田知惠中文學得再好一點,有機會讓她再解釋一下日中兩國怎麼「永遠跳舞」吧。

關於馮導,加上7月6日開機那天,她在盧溝橋說過的兩次,前田知惠第五次鄭重地面對記者表示:「我覺得馮導他非常偉大,他的影片就是在呼籲和平!」其表達之真誠,使人不得不信這確是前田知惠的由衷之言。

迅雷下載地址:
so.xunlei/search?search=%E7%B4%AB%E6%97%A5&suffix=&restype=-1&id=2

㈤ 八九十年代農民形象大鬍子的老演員有哪些

李琦,羅京民,李雪健,牛犇,劉威等等

㈥ 電影《解放》中 斯大林身邊 那個留山羊鬍子的人是誰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聯名義上的最高領袖。「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就是他的名言。46年去世的。

㈦ 蘇聯電影解放演員表

Janek 揚·恩格萊特
Helena 巴巴拉·布雷爾斯卡
Henryk 達尼爾·奧勒布里斯基

㈧ 請問這部前蘇聯喜劇片的名字

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
劇情簡介 · · · · · ·
內容簡介:

義大利某個醫院里的老人臨終前,她美麗的孫女Olga飛車趕來。老人告訴她有一盒珠寶在俄羅斯。同時卻被兩個開救護車的,一個等妻子等孩子的大鬍子黑手黨,一個在醫院養病的瘸子和一個醫生聽了去了。於是,一票人殺往俄羅斯,又有個英俊瀟灑的導游來接他們。大家各顯神通,分兵前往。中間發生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醫生的護照被大鬍子從廁所塞下去了,因而只能在飛機上不停的飛來非去。大鬍子總要和瘸子過不去,瘸子說:「我自己來,自己來」一腳踢斷了一根石柱子。導游和救護車司機緊跟著美麗的Olga,上演了公路飛車,引爆加油站,汽車變潛水艇等一幕幕的好戲……

美麗的Olga和英俊的導游在這一幕幕的奇遇里情愫暗生,眼看是金童玉女,佳偶天成。卻被導游熱情的媽媽道破真像,原來他是文物局的警官……

㈨ 求一部蘇聯老電影的名字

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
視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3ODg1NTA0.html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887330.html?wtp=tt

㈩ 以前看過一部俄羅斯電影或者是蘇聯電影,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故事梗概:

陳捍東是北京的一位高乾子弟,後來成為一位腰纏萬貫的商人。他的身邊一直美女成群,但同時他也對男人感興趣。藍宇是一個東北男孩兒,家境貧寒,正在北京求學。為了賺錢,藍宇成為捍東的男朋友,一場色情交易就這樣開始了。捍東是情場老手,無論是對男人還是對女人。從一開始,他就告訴藍宇:「我們都不要認真,日後才能好聚好散。」但是最後他們發現,他們已經不能分離。不過迫於社會和親人的壓力,捍東最後娶了一位叫靜平的女子為妻,藍宇則默默地離開了他。後來捍東做生意失敗,因為經濟問題被有關部門審查,這個時候,藍宇賣了捍東給他買的房子,又拿出了自己積攢的錢,終於使捍樂重獲自由。當捍東想排除萬難,好好地愛藍宇的時候,藍宇卻在一場車禍中死去了……

製片人:張永寧
導演:關錦鵬
編劇:魏紹恩
美術指導 / 造型:張叔平
劇照師:羅冬
攝影指導:楊濤 / 張健
剪接:張叔平
音樂:張亞東
演員:胡軍 飾 捍東 劉燁 飾 藍宇
蘇瑾 飾 林靜平 李華彤 飾 劉征
盧芳 飾 詠紅,捍東妹 張永寧 飾 大寧,詠紅夫
李爽 飾 衛東,捍東弟 趙敏芬 飾 老太太,捍東母
潘小麗 飾 詩玲,劉征妻

閱讀全文

與蘇聯電影紅軍電影演員男鬍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分日本愛情電影大尺度 瀏覽:327
印度電影大全真愛在我心 瀏覽:593
天使愛美麗電影簡介英文 瀏覽:299
怒火風暴電影完整版 瀏覽:589
東北的搞笑犯罪電影大全 瀏覽:650
大電影動畫片大全免費汪汪隊 瀏覽:453
貓和老鼠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733
盜墓電影大全2019龍墓 瀏覽:262
十部英文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662
泰國電影恐怖的降頭術 瀏覽:53
如何訂私人電影院 瀏覽:569
懸疑電影中文版推薦 瀏覽:985
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535
冰川時代3電影粵語 瀏覽:890
催淚老電影音樂 瀏覽:296
刺馬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6
狼溪第四集免費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382
周星馳考驗大傻智商是什麼電影 瀏覽:247
法國電影亡命天涯路電影下載 瀏覽:616
東平有電影院嗎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