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鄉音演員表

電影鄉音演員表

發布時間:2023-01-01 14:51:39

『壹』 誰有女演員劉越資料

個人簡介
趙越,1965年生,原籍四川成都,父親趙振立和母親夏明輝分別是中國歌劇舞劇院的導演和演員。
丈夫佟凡也是一名演員。
趙越自5歲起開始學習芭蕾和民族舞蹈,11歲開始學鋼琴,1981年她演的《春江花月夜》曾榮獲北京市中學生舞蹈比賽一等獎。
[編輯本段]演藝經歷
1983年,趙越上高中時,在電視劇《蹉跎歲月》中成功地塑造了五蓉的形象,之後又在電影《鄉音》中飾杏枝,在《盛夏和她的未婚夫》、《代理市長》、《酸辣姻緣》等影片中扮演角色。
就在她走紅之時,1985年,她放棄多部電影、電視劇片的邀請,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明星大專班學習,畢業後又在《鴛鴦樓》、《家教》和《商界(上下)》等多部影視劇中任主要角色。
為了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1990年出國深造,1992年1月4日在美國大西洋城林安娜模特中心,藝壓群芳,一舉奪得「1992年世界亞裔小姐」和「最上鏡小姐」兩項桂冠。
1993年,趙越回到國內,在電視劇《三國演義》扮演了孫尚香,再次走進觀眾視線,之後陸續演出了多部電視劇,最近的一部是和吳倩蓮、李綺虹、傅藝偉一起主演的《美麗主婦》。
1996年4月,《太平街命案》劇組邀請趙越出演女主角,男主角是中國國家話劇院的著名演員佟凡,二人逐漸產生戀情,於1997年12月結婚。
現在美國獲得綠卡,成為《世界日報》的節目製作人,1996年趙越出演林洪桐導演的20集電視連續劇《往事如煙》中的女主人公倩若。趙越對於自己能遇到自己喜歡的角色感到很高興,也很珍惜,在劇中她出色地完成了倩若這個愛也不能,恨也不能的矛盾復雜體,給觀眾奉獻出一個全新的女性形象。
[編輯本段]電影作品
1983年《鄉音》飾杏枝
1984年《幸福在你身邊》飾王平
1985年《酸辣姻緣》飾梨花
1985年《盛夏和她的未婚夫》飾小辣椒
1985年《代理市長》飾肖肖
1986年《黨小組長》飾溫小華
1987年《鴛鴦樓》飾年輕妻子
1988年《家教》
1988年《瘋狂歌女》飾女記者
1989年《凶宅美人頭》飾趙伯濤
1989年《商界》飾陶麗佳
1999年《為你瘋狂》
2000年《兩個人的船》
2000年《回頭是愛》
2004年《千人迷》
[編輯本段]電視作品
1983年《蹉跎歲月》飾五蓉
1987年《雪城》飾吳茵
1995年《三國演義》飾孫尚香
1996年《美麗主婦》
1996年《太平街命案》
1996年《往事如煙》飾倩若
1998年 《文成公主》飾弘化公主
2002年《紐約麗人》
2006年《我們復婚吧》飾田原
2006年《叫一聲媽媽》
2006年《大人物》飾江曼紅
2006年《愛有多深》飾汪玉珍
2006年《范府大院》飾月娘
2007年《淞滬風雲》飾任甜妹
2008年 《大路朝天》國育爾
2009年《房奴》飾方一舟
2009年 《愛盛開》傾城/玉儀

『貳』 張偉欣的介紹

張偉欣,原名張偉新。1956年6月14日出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人,影視女演員、商人。1979年考入中央歌舞團任舞蹈演員1。1982年主演的故事片《飛來的仙鶴》獲得文化部優秀故事片獎2。1983年出演胡炳榴執導的電影《鄉音》中陶春一角,影片獲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3。1985年憑借主演的影片《良家婦女》獲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漂亮的女明星獎4。1989年參演的電影《我只流三次淚》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童牛獎優秀故事片5。2010年出演的電影《浮出水面的影子》獲得第44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評審團特別大獎等6。

『叄』 楊二車娜姆自曝李小璐母親曾搶其男友,李小璐母親張偉欣是什麼來歷

楊二車娜姆,很多人印象就是那個戴花的女人。近日李小璐出軌pg one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李小璐的媽媽張偉欣也躺槍。1月8日,楊二車娜姆曝光了和朋友的對話截圖,疑似自曝李小璐媽媽曾搶她男朋友,並稱「有其母必有其女」,惹網友圍觀熱議。

2007年,她和女兒都在趙寶剛電視劇《奮斗》中擔任角色,2010年,她出演《浮出水面的影子》,獲得一片贊譽。戲還是好,人老了,可是你看,她還是美的。人美、戲好,整個上世紀80年代,張偉欣紅極一時,如果當時你是一個電影文藝青年,一定能發現她在國內電影電視雜志的封面上出現率極高。

『肆』 電影《鄉音》是根據什麼小說改編的

鄉音是故鄉的土語,也可以說是人們真正的母語。因為母親用它來為我們唱搖籃曲、教我們牙牙學語,我們無不是在鄉音中啟蒙,伴著鄉音長大,它是我們最能表達情感的載體。
中文名鄉音拍攝日期1983年導 演胡炳榴編 劇王一民主 演張偉欣,劉延主要獎項第4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伍』 李小璐媽媽張芝華

就是張偉欣啦!!!

『陸』 電視劇《范府大院》月娘的扮演者是誰

電視劇《范府大院》月娘的扮演者是趙越。

趙越飾月娘

角色簡介:念人、念春母親

配音:姜玉玲

角色介紹:

清朝末年,朝庭清理內宮,孤苦無依的月娘被一路護送她還鄉的老太監謊稱皇妃祭祖,送進了渾源縣衙。不料被知縣施爺識破。後范家老爺將月娘迎娶過門。月娘與范爺生下兩個女兒念人和念春,小兒子子超。

《范府大院》是中視影視出品的年代抗戰劇,由王小列執導,孫紅雷、張敏、馮遠征及苗圃領銜主演。

該劇講述了從民國初年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動盪歲月中,范府大院由盛至衰的歷史變遷及個中人物命運起伏的故事。

演員介紹:

趙越,1965年11月12日出生於四川成都,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模特。

1983年高中時期的趙越因出演電視劇《蹉跎歲月》而獲得第3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配角獎。

1985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明星大專班學習,1990年出國深造。

1992年1月4日在美國奪得「1992年世界亞裔小姐」和「最上鏡小姐」兩項桂冠。

1993年趙越回到中國並參演了古裝歷史劇《三國演義》。

2000年出演電視劇《紐約麗人》。

2006年領銜主演電視劇《我們復婚吧》。

2007年5月參演年代商戰劇《淞滬風雲》。

2011年9月出演都市時尚劇《踮起腳尖吻到愛》。

2013年領銜主演抗戰劇《冀東兵媽媽》。

2014年3月在主旋律電影《大巴山的女兒》中飾王瑛。

2015年,出演電視劇《戰昆侖》,在劇中飾演黃桂子。

『柒』 《鄉音》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鄉音》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83 彩色片 91分鍾

中國珠江電影製片廠攝制

導演:胡炳榴 編劇:王一民 攝影:梁雄偉 主要演員:張偉欣(飾陶春) 劉延(飾余木生) 趙越(飾杏枝) 陳銳(飾明漢)

本片獲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4年中國電影家協會金雞獎最佳影片獎

【劇情簡介】

余木生和陶春是一對恩愛夫妻,有龍妹和虎仔一對兒女,一家人日子過得很和美。余木生給隊里撐船擺渡,他憨厚、勤快,人緣也好。

離村子十幾里地的龍泉寨,如今通了火車,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鄉親們。很少出遠門的陶春也動了心思,想隨表妹杏枝一同去趕趟集。可是她剛流露出一點意思來,就立刻遭到余木生的反對,陶春馬上改變了主意,只是溫順地說:「我隨你。」

夜深了,余木生和孩子們都睡了,陶春還在忙碌著。忽然她覺得腹部疼痛難忍……第二天早起,她把這事告訴了丈夫,余木生並不在意,只是讓她吃了包仁丹。

聽杏枝說,石埠鎮的商店新到了一批春秋衫,趁今天賣豬之便,陶春也去看了看。她先給女兒買了東西,然後又特意給丈夫買了兩包帶錫紙的好煙,這才來到百貨商店。她十分喜歡一件醬色的外套,很想買下,當她用目光征詢身旁丈夫的意見時,余木生卻說,這樣好的衣服,種田人穿不出去。陶春想了想,終於帶著歉意把衣服還給了售貨員,並對丈夫溫順地又說了一句:「我隨你。」

初中畢業的杏枝很看不慣余木生對待妻子的態度,她憤憤不平地沖著余木生嚷道,「你們家不公平。」但每回都是陶春微笑著向杏枝解釋,為余木生開脫。

陶春又病了,余木生認為那是老毛病,並不要緊,只讓女兒龍妹去石埠鎮給媽媽買來仁丹。杏枝聞訊趕來,見陶春病情嚴重,氣憤地甩掉了仁丹,把陶春送進了縣醫院。經過檢查,陶春患的是後期肝癌。這突然的打擊,使余木生驚呆了,他這才痛恨自己耽誤了妻子的病。

陶春住院了,懂事的龍妹像媽媽過去那樣,默默地給剛回家的爸爸端來了洗腳水。見此情景,余木生摟住女兒,愧疚得失聲痛哭。

杏枝的心裡也不平靜,她覺得像陶春這樣生活太可悲了。她和未婚夫明漢期待著一種新的家庭生活。

手術後,陶春的病情稍有好轉。余木生將妻子接回家中,一心想補償自己的過失。他到鎮上的百貨店裡去買了上次陶春沒有買成的那件衣服;他拚命地幹活,家裡家外的事情都不讓陶春插手;他讓小龍妹把作業本送到妻子面前,一定要陶春親手代表家長簽字。對此,陶春不知所措,她疑惑不解地對丈夫說:「我簽,……我怎麼能簽哪!」

月夜清清,萬籟俱寂,兩口子依靠在床上,余木生非常希望自己也能隨隨妻子的心願,可陶春卻說,她只是想到龍泉寨火車站去看看火車,再照一張相片。

第二天,在盤旋的山路上,余木生用獨輪車推著妻子,走向龍泉寨……

(據《中國電影年鑒》1984)



【鑒賞】

80年代初期,巴贊和克拉考爾的紀實美學理論在國內風行一時,長鏡頭、深焦距、反戲劇性、情節淡化……等藝術概念大受中青年電影導演的青睞,競相在創作實踐中加以運用。《鄉音》就是在這種藝術氣候中拍成的一部比較優秀的作品。用編劇王一民的話來說,它是「依照生活的節奏,尊重生活的規律,描述幾個普通人,幾件尋常事,給觀眾透露一點心靈的信息」。導演胡炳榴則說,「《鄉音》表現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沒有安排復雜獨特的人物關系,也沒有巧妙的糾葛,通過那些習以為常的最一般的現象,去認識、發現千百年所遺留下來的封建主義意識,仍然根深蒂固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意識里。」他坦白承認,這部平平淡淡的影片是「在接受了《鄉情》的經驗教訓中產生的」。什麼「經驗教訓」呢?那就是「過於相信劇作結構中的假定性和偶然性,追求一般的戲劇效果」。

在《鄉音》里,代替戲劇性的是日常性。擺渡、喂豬、打柴、送飯、洗腳、講故事、趕集,也許除了縣醫院大夫向余木生宣布陶春的病情時稍許有點戲劇性外, 人們再也找不出什麼別的能提高觀眾的「看戲」情緒的場面了。導演追求的是透過這些平凡到了極點的生活情景,讓觀眾盡可能不受干擾地(包括鏡頭的頻繁切割變換造成的心理干擾)體味到主要人物之間思想感情的細膩交流和變化。處於中心地位的陶春的悲劇命運的展示和夫妻間平等關系的重鑄是在高度真實、自然的敘事過程中完成的。因此,就《鄉音》的敘事風格特色來說,可以概括為淡雅平實,不施鉛華。

以淡雅的筆觸再現日常生活,是深得「物質現實的復原」理論之要旨的,然而,《鄉音》在表現手法上卻又離開了紀實美學,它不僅不忌諱人工的技巧,而且還不實行把人工的技巧「隱藏起來」的表現原則。影片大量使用具有或明或暗的象徵含義的隱喻,為了迫使觀眾對某一點的注意而重復甚至多次重復同一場面。但由於這種深文周納的排比和並列是完全旨在表達出生活現象的內蘊,而不是謀取某種表面的形式美,況且其構成隱喻的物質材料又從不仰求於影片所表現的日常生活之外,被重復或多次重復的場面也完全符合日常生活的真實,因此,表面上似乎互相矛盾的創作原則在影片中卻並不發生沖突,相反地倒使淡雅之淡不成為淡而無味之淡,而人工安排也不給人以雕琢之感。這是《鄉音》頗值得注意的一次相當成功的實驗。

《鄉音》在象徵性隱喻的使用上是十分引人注目的。首先是量大:山和推土機的對喻,瓜和藤的對喻,油坊的木撞聲和機器聲的對喻,火車聲和獨輪車聲的對喻,兩件外衣的對喻,木生五次洗腳,竹篙的隱喻等等。其次是層次多:有屬於語言層次的,如海鳥銜石的神話被多次講述,暗示了用頑強的意志克服舊意識的決心;通過杏枝之口以瓜與藤的依附關系來譬喻陶春對木生的依附;用竹篙的謎語(「在家時青枝綠葉,離家後肌瘦面黃,一回回打下水去,提起來淚水汪汪」)隱喻陶春的可悲命運;木生與盲人的對話(「天黑了,你有好遠的路吧?」「天黑天亮對我都一樣」),暗示木生在心靈上是個盲人,等等。有屬於實物層次的,如山的封閉性和推土機的開拓性;洗腳盆的重復暗示了生活的重復;外衣代表了陶春的物質慾望,等等。有屬於音響一造型層次的,如油坊的木撞聲象徵著古老的生活方式和緩慢的生活節奏,它必然要被機器聲(現代化)所替代;在群山圍繞的封閉性環境里,獨輪車的吱吱聲漸漸被山外的火車聲所淹沒,等等。由這三個層次構成的信息網路成了影片結構的主要支撐物,使影片在藝術上變得豐滿起來。

電影作為一種直觀性的藝術,在其中使用象徵便必須符合電影的特性,而不能把文學象徵直搬過來。在這一點上,《鄉音》是做得比較成功的。所謂符合電影特性的象徵是指那種本身呈現出可見的聯系,而不是依靠觀眾自覺的表象聯想能力的象徵。這就是說,電影化的象徵不能像在文學中那樣把那個表面上看互不相乾的相似形象連綴起來。在銀幕上,象徵喻體必須首先是故事性的,也就是影片的故事情節所必然包含的,其次才是隱喻性的。唯有這樣,才能使一個缺乏自覺聯想能力的觀眾即便無法領會到某一喻體的象徵含義,也仍能獲得審美 *** 。在《鄉音》里,圍繞著古鎮的重山疊巒,是山村景色的自然地貌,它可以構成壓在陶春身上的宗法觀念的象徵,但也可以成為非象徵性的優美背景。當木生推著獨輪車送垂死的陶春去山那邊看火車和照相時,小車的吱吱聲和遠處隆隆的火車聲交雜在一起,崎嶇荒涼的小路看不到盡頭,這里確實可以觸發起關於人物命運和生活發展的豐富聯想,但這一切同時又都是故事發展中理應出現的事物和景象。有的觀眾即使沒有想到火車聲是新時代來臨的信號,同樣也能從火車聲的漸漸迫近中體會到陶春即將看到火車的歡樂心情。木生的五個洗腳場面也是這樣。這五個場面顯然是經過導演精心安排的:第一次是陶春一手端燈,一手提個空洗腳盆走來,放下盆,倒上熱水,取來干凈鞋子,接過木生的旱煙袋……第二次和第一次完全一樣,所不同的是陶春已經開始發病,是忍著病痛乾的。第三次是木生坐在竹椅子上等陶春來伺候洗腳,結果沒有等到,因為她回來晚了。第四次雖然不是陶春來伺候,而是換了龍妹,但整個情景卻完全一樣,並且無論景別的變換、機位、光線、動作、節奏全都一樣。第五次當陶春又一手端燈,一手提盆向木生走來時,木生慌忙接過了木盆和燈,因為他已經意識到妻子身染重病,再受她的伺候心中不免有所不安了。這五次洗腳包含了這個家庭里封建宗法關系的微妙變化,然而它們同時也是一個農民家庭的自然生活場景,觀眾完全可以按其表面價值來接受,絲毫不會由於未能即時領悟到它的批判意義而產生生硬做作之感。這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應用在所有其他的象徵性隱喻上,幾乎無一例外,足見《鄉音》的創作者是深深懂得如何在電影里使用象徵符號的。

陶春之死被許多論者認為是對封建宗法觀念的有力批判。這是一個極不確切的說法。陶春對丈夫有嚴重的依附思想(一切都「我隨你」),作為一種封建宗法觀念的殘余,它在此時此地的銀幕上出現,具有自然批判的性質,也就是影片導演所說的可以使觀眾「去認識、發現」它在農民的生活和意識里的頑固存在。然而,影片並沒有對之進行譴責,更談不上什麼「用癌症來象徵封建宗法觀念」。木生家的不幸並非封建思想所致,而是來因不明的癌症造成了喪妻的悲劇。木生家的貧困、家務和勞作的繁重也不是一切都「我隨你」的人身依附思想造成的,山村裡的其他居民,包括思想開放的杏枝不也仍然生活在貧困之中嗎?相反地,在不少觀眾眼裡,陶春的溫順賢淑、勤儉持家可能還被視為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陶春之死實際上是愚昧所致(把仁丹當作包治百病的靈葯,以致延誤了治療),而愚昧無論對木生或陶春來說都不是一個倫理道德問題。因此,癌症在影片里只有情節上的意義,而同封建宗法觀念毫無關系。何況陶春作為封建宗法觀念的承受者而不是它的化身,她的死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意味著封建宗法觀念的終結的。我們都知道,在當前中國社會的發展階段,封建的家庭婚姻觀念和婦女被迫接受並實行人身依附的現象,並非輕而易舉便可解決的,正因為《鄉音》沒有試圖去承擔這個力不勝任的任務,沒有去找社會性的辦法來虛妄地解決矛盾,它才沒有淪落為一部虛張聲勢的劣作。

如果我們僅僅把《鄉音》作為一首清新素雅的小詩、一篇寧靜淡泊的散文、一部以從容不迫的語調述說了一個平平常常的農民家庭悲劇故事的影片來欣賞,它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形容雋秀、格調俊逸的。由於影片中木生家庭的不幸和社會性意識並無聯系,因而陶春的悲劇只是個人的厄運,其悲劇意義也僅止於陶春對自身的可悲存在狀態缺乏認識。這樣的悲劇誠然不夠「偉大」,但足以喚起人們的憐憫和同情,加上精緻的藝術處理,使影片仍不失為一部優美的佳作。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鄉音》的創作者似乎未能一以貫之地堅守影片的淡雅風格,為了讓觀眾「聽到」新時代正在迫近的「足音」,預感到封建宗法觀念的必然覆滅,影片過於直露地、同時也缺乏說服力地強化了杏枝和明漢一對的對比意義。杏枝斥責木生不把陶春當人看顯然是不公平的,杏枝作為同樣在貧困落後的山村裡長大的人何以會和陶春的思想觀念有如此大的差別也是缺乏根據的。作者自己製造的風格上的或毋寧說是創作意圖上的矛盾,自然便招來了諸如「影片缺乏時代感」、「影片迴避社會矛盾」、「陶春的悲劇只是一場人為的悲劇」等等的批評。這類批評是完全正當的,雖然照此修改,那將是另外一部完全不同類型的影片了。

閱讀全文

與電影鄉音演員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分日本愛情電影大尺度 瀏覽:327
印度電影大全真愛在我心 瀏覽:593
天使愛美麗電影簡介英文 瀏覽:299
怒火風暴電影完整版 瀏覽:589
東北的搞笑犯罪電影大全 瀏覽:650
大電影動畫片大全免費汪汪隊 瀏覽:453
貓和老鼠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733
盜墓電影大全2019龍墓 瀏覽:262
十部英文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662
泰國電影恐怖的降頭術 瀏覽:53
如何訂私人電影院 瀏覽:569
懸疑電影中文版推薦 瀏覽:985
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535
冰川時代3電影粵語 瀏覽:890
催淚老電影音樂 瀏覽:296
刺馬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6
狼溪第四集免費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382
周星馳考驗大傻智商是什麼電影 瀏覽:247
法國電影亡命天涯路電影下載 瀏覽:616
東平有電影院嗎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