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周星馳憑什麼成為香港的代表,最主要就是他對香港和祖國的熱愛,還有他所取得的電影成就。
後來劉德華、周星馳、梁家輝也是如此,他們身為電影人,一直為祖國電影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代表香港的藝人又很多,周星馳絕對可以算上一個。
❷ 周星馳和劉德華相對比,誰在電影界的地位更高
周星馳都是喜劇電影,單方面講很厲害,但跟劉德華比還真比不了,不說音樂方面但說電影也不行,劉德華能塑造各種形象,周星馳絕對不行。
所以綜合比較的話,兩人不分伯仲,周星馳影壇地位更高,劉德華對電影事業貢獻更大。
❸ 在香港演藝界周潤發和周星馳誰的地位高
從周潤發的人生經歷和成就來看地位:
周潤發,1955年5月18日出生在香港,1974年畢業於TVB藝員訓練班,1976年初涉影壇,這時的周潤發年僅21歲。發哥的成長速度飛快,1980年的《上海灘》讓他紅遍大江南北。隨後開始登陸大熒幕,在電影中擔任男主角。
周潤發和周星馳對中國演藝界都是做出很大貢獻者之一!兩個人都是我的偶像,手心手背都是肉,在我看來倆人在香港影壇的地位都是不可取代的,沒有什麼高低之分!你覺得呢、
❹ 他在香港影壇地位堪比向華強,成喜劇之王時,周星馳還在跑龍套
他不光戲演的出色,導演做的也是如油得水,80年代的香港電影高速發展離不開他的參與,他做演員、當導演,辦公司忙的不亦樂乎。曾在香港的電影史上取得矚目的成就。他的光頭形象深的人心,年輕時,可是長發飄飄的嬉皮士打扮。他就是麥嘉。
麥嘉是誰?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是看了下面的照片你就會發現原來是他啊!
《鬼馬智多星》、《夏日福星》、《搭錯車》、《開心鬼》等等,這些經典的香港電影,都有麥嘉的功勞!當時他和石天、黃百鳴成立的新藝城公司如日中天。新藝城」是香港電影的一個傳奇,從1980到1990年,整整火了十年,鼎盛時期曾逼得勢如水火的老牌寡頭邵氏和嘉禾聯手對抗新藝城。
所以,我今天就跟大家說說這位香港娛樂圈裡真正的娛樂大亨吧。
1、事業篇:開辦電影公司,開啟港片新時代
1971年就讀於紐約大學電影系,學習16毫米電影製作,並以副導演身份參加《Golden Needle》、《007持黃金槍的男人》等三部美國電影的攝制工作。
1979年他與黃百鳴、石天參與又創辦奮斗影業公司。這是他們的「奮斗房」,真正發跡的開始,後來改名為新藝城電影公司。
相信很多80年代的小夥伴對這個logo很熟了吧,多少經典影片都有這個烙印。後來加入徐克、施南生夫婦,曾志偉和泰迪羅賓,剛好是七個人,也就是傳說中的新藝城七怪了。
新藝城前期的經典之作《滑稽時代》、《鬼馬智多星》、《最佳拍檔》都是他們7人群策群力的結果,成員各有所長。其中最為驚人的成就,恐怕要數1982年出品的《最佳拍檔》了。是香港票房首部突破2000萬港幣的電影。風頭一時無兩,觀眾排隊看電影,就如當年《星球大戰》在美國上映的情景。
《最佳拍擋》不光票房取得了成功,拿獎也是拿到了手軟,麥嘉也因在片中的表演與洪金寶共同獲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成為金像獎歷史上唯一的雙胞影帝。
大膽用人 培養影帝、導演
麥嘉優秀的作品真的太多太多,他在電影方面的確是不可多得的奇才,同時他也是很多電影明星的伯樂,李麗珍、羅美薇,陳加玲,袁潔瑩等等!發掘了徐克、吳宇森、林嶺東、杜琪峰等至今仍在華語導演界聲名赫赫的大腕導演。
1983年,《搭錯車》,該片創造了5個月內8度重映的紀錄,並獲第二十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等四個獎項。在「香港電影金像獎20年20部難忘電影」排名中名列第三;
喜劇片《開心鬼2》,贏取了1600多萬的票房,位列年度賣座電影的第9名;
喜劇片《最佳拍檔千里救差婆》,該片賣出了2400多萬的票房;
喜劇片《最佳福星》,該片累計2300多萬的票房,排到了年度前四名;
1991年,因為「分贓」不均,樂嘉占股49%,黃百鳴只有9%,石天19%。新藝城電影公司宣告關閉,麥嘉隨後把在電影上賺到的錢,炒樓、買賣股票、開卡拉OK、經營娛樂城,幾度爆起爆落,虧掉幾千萬身價,差點跳樓。
如今已73歲的麥嘉早已脫離電影圈多年了,周星馳之前的喜劇片之王,非他莫屬!星爺憑1991年主演喜劇片《逃學威龍》才樹立起喜劇形象。而麥嘉在80年代的香港喜劇風格無人能敵。如果他再來10年的話。那喜劇片的天下,周星馳能否站穩真的很難說!
❺ 周星馳為何被香港藝人孤立
周星馳被稱為一代喜劇大師,可以說在藝術造詣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很多人都特別喜歡看周星馳自導自演的電影。周星馳的很多想法都在他的電影裡面體現了,而且他的電影雖然看起來有點無厘頭,只要多看幾遍就會發現其實裡面蘊含著很大的智慧。
在喜劇方面,周星馳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說是無敵的了,因為沒有人可以超過他,也沒有像樣的對手,所以他是無敵的存在。但正是因為周星馳是一個無敵的存在,所以他是寂寞的。因為沒有人可以真正走進他的內心,也沒有人能真正了解他。
❻ 周星馳用《少林足球》一腳踹開金像獎大門,嘲諷了整個香港電影
郭德綱在歡樂喜劇人舞台上說:「喜劇就是把自己的傷口揭開,用血淋淋的東西逗大家開心。
喜劇是什麼?很簡單,喜劇就是逗人笑的戲劇,看似喜劇的確是這樣,但又不僅僅是這樣。
陳佩斯也說過:喜劇有一個悲的內核。
不管是卓別林還是憨豆先生,他們的戲劇都是無時無刻的在用自己的倒霉來博觀眾一笑。
所以真正的戲劇大師都是嚴肅認真的,周星馳無疑既是這樣的人。
現在周星馳是當之無愧的喜劇大師,所有人都尊稱他為星爺,他當得起這個稱號。但是星爺還是星仔的時候,香港電影圈並不認可他的演技。在香港電影最發達的80年代,香港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是」兩周一成「周星馳,周潤發,成龍。周星馳幾乎每年都能入圍金像獎最佳男演員,但是每次都只能陪跑。
尤其是在1992年可以說是星爺電影最輝煌的一年,他一個人佔了香港電影票房榜前十的六個席位。在當時是前無古人,以當下香港電影的局勢,恐怕也是後無來者。
在如此優秀的成績之下,香港電影圈並不買賬,當年的金像獎跟周星馳沒有任何關系。於是周星馳在他1996年的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中狠狠的損了一筆金像獎。
香港電影人認為,無厘頭就是惡搞,就是鬧劇,根本沒有電影內涵,不需要演技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演。但是,整個香港包括大陸台灣,任何人的無厘頭都無法達到周星馳的高度,都無法獲得周星馳那樣的認可度。
周星馳的電影不僅僅是喜劇,他的無厘頭里有悲歡,有離合,有愛情,有親情。笑都是含著淚的笑,樂都是伴著痛的。
直到2001年周星馳用豪華的特技電影《少林足球》一腳踹開了金像獎的大門,獲得了21界金像獎14項提名和七項大獎。
從此星爺的江湖地位無人能撼動。隨著周星馳的年齡增長,他對戲劇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之後的每一部電影也是越來越認真,越演越具深度。周星馳也從台前走到了幕後,從一個無厘頭喜劇演員,成為了一位製造快樂的大師。
「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麼區別」
希望每一個都有實現想夢想的一天。
❼ 揭秘向太王晶李修賢為何與周星馳決裂真相控訴一棵搖錢樹的獨立
我的話: 我剛剛發表的文章《又被向太嘲諷貪便宜?57歲周星馳滿頭銀發,用餐被偷拍照片曝光》,講述了昨天 娛樂 熱門榜上的一個視頻:向太陳嵐在節目《我家小兩口》里再次炮轟「星爺」周星馳貪小便宜又膽小,說的也不知是什麼時候的故事:「大家在那邊玩那個飛翔的,滑翔傘,他(周星馳)說他也要他也要,反正大家,有人給錢嘛,那他就貪便宜,教練護著他,一起飛下去,一下去,一直臟話臟話,整個山谷都聽到他的臟話!」
這不是向太陳嵐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嘲諷「星爺」貪小便宜,但由於「星爺」從不回應,所以這次向太講的故事依然無法證實是真是假。讀者評論真是妙語連珠啊,「為何這些年向太陳嵐一直逮著星爺不放呢?」有位朋友一語中的:「她是在控訴一棵搖錢樹的獨立!」而另外兩個香港電影圈大佬,王晶與李修賢,也都是先與周星馳有深度合作,後又決裂再未合作,他們都曾在星爺走向巨星的道路上起到了引領、扶持的作用,換個角度說,星爺也曾是他們的搖錢樹!
1988年,26歲的周星馳得到李修賢賞識,出演電影《霹靂先鋒》,一舉奪得「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當時坐在台下聽到主持人叫他的名字,還小心地問旁邊人,「確定是我嗎?」上台領獎時國語也很差,說「我會繼續勞力(努力)」。那時的周星馳還是「星仔」,人很單純也很容易滿足,在片場,被罵得最慘的人就是他,被李修賢壓榨得最慘的也是他。
大家都知道《大話西遊》里那句著名的台詞「他好像一條狗啊」吧?這句話的出處就是李修賢在片場罵周星馳的一句話,因為周星馳演得太認真,李修賢認為過了,直接指著周星馳的鼻子罵:「演戲又不是力氣活,你幹嘛像條狗一樣賣力?」而周星馳提到李修賢自始至終都是感恩,「我非常感謝李先生,因為這個機會他沒給別人,就是給了我。如果沒有李先生,我可能什麼都不是。」包括「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周星馳憑《少林足球》拿到「最佳導演獎」,他在獲獎感言里依舊特別向李修賢致謝。
《霹靂先鋒》讓周星馳一夜成名,李修賢馬上以極低的價格(70萬)讓周星馳連續拍了《義膽群英》《風雨同路》《龍的傳人》等好幾部電影,而在當時,其它電影公司給周星馳開出的片酬已高達幾百萬甚至近千萬一部。兩人的決裂是由於周星馳的迅速成長,李修賢看到這棵搖錢樹已經無法控制,他沒有毀掉自己跟周星馳的片約合同,而是直接賣給了「永盛」向華強,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向太陳嵐的老公。
「什麼叫賣合同?」就是說周星馳到了「永盛」給向華強拍戲,還是拿70萬片酬。大家可以看看那兩年香港電影市場的票房情況,排名前10的高票房電影中,有7部是周星馳的,全是3000萬以上的票房。周星馳在「永盛」拍攝了《逃學威龍》系列,以及《賭聖》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可以說「永盛」成就了周星馳,同時周星馳也將「永盛」的輝煌提早了好多年。張敏是與周星馳在「永盛」合作最多的女星,憑借《賭神》中「綺夢」一角成為一代人心中的「最美星女郎」,其後與周星馳合作的《賭聖》再度刷新香港電影票房紀錄。
提到周星馳就不能不提王晶,兩人合作過包括《整蠱專家》《逃學威龍》《鹿鼎記》《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百變星君》《千王之王2000》等很多電影,為無數觀眾帶來歡樂。王晶親口說過「周星馳的演技比劉德華還好,甚至周潤發和成龍都比不上周星馳」。應該說王晶是十分欣賞周星馳的,但在兩人分道揚鑣之後卻是黑得最多的一個,不過近幾年有所緩和,在周星馳《美人魚》打破內地票房紀錄時,王晶還隔空表達了祝賀,聽他談論星爺的言辭,也是對失去這棵搖錢樹的哀怨罷了。
谷德昭曾經說:「周星馳的生命里真的只有電影。跟他在一起,他每一秒都會跟你說電影。」想想也是,「星爺」一直都在想電影,怎麼可能去理會江湖上那些風言風語呢?「金麟豈是池中物」,周星馳這樣的天才,如果不成為一個獨立的電影人,被任何公司或個人束縛,無論是用 情感 也好,或者用金錢利益也好,都會阻礙他的發揮,所以星爺走向今天的獨立,無論來時路上多少人因為失去他這棵搖錢樹嘆息也好,詆毀也罷,作為觀眾,真是幸甚幸甚!
❽ 周星馳為何一直被香港電影人看不起他用一部電影諷刺了香港電影
喜劇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逗人開心的東西。但是如果僅僅是引人發笑,過後你就會遺忘。
陳佩斯的曾說過一句話: 喜劇的真正內核是悲劇。喜劇大師和逗笑者的區別就是,後者是引人發笑,而前者是在笑聲之後引發思考,繁華之後看盡蒼涼,卻又始終心懷希望。
無論是國外的喜劇大師還是國內的喜劇大師的作品,無不是笑過之後還能引人深思。他們對小人物種種社會現象的映射,無不引發我們的共鳴。
星爺
我們喜愛周星馳的人尊稱他為星爺,稱他為喜劇大師,同樣不喜歡他的人認為他就是一個小癟三。
而香港電影界在2002年以前,一直不認同周星馳的演技,一直是瞧不起他的作品的 。星爺從1989年每年都能入選香港金像獎,但是他一直是陪太子讀書的角色。盡管他的多次獲得香港電影票房冠軍,深受觀眾的喜愛。
金像獎
星爺一直在金像獎上打醬油,顆粒無收,但是票房卻一直是傲視天下。
1990
1991
1992
1990年星爺兩部影片占據票房前2,1991年三部影片占據前6。特別是1992年五部影片占據前五,這估計要空前絕後了。
這樣的成績香港電影界選擇無視,小癟三能拿金像獎嗎?所以周星馳在《大內密探零零發》中有這樣一段諷刺。蒙圈
你不懂演戲
香港電影圈一直認為無厘頭的東西不叫喜劇,這種東西根本拿不上檯面。純屬瞎胡鬧,王寶強躺槍。
周星馳在這一段對白深刻反映了他內心的痛苦, 你不懂演戲呀,你不懂演戲呀,你不懂演戲呀 。
其實我們都知道星爺的電影能看到市井百態,人生百味,有過經歷的人無不對他的電影產生強烈的共鳴,這種電影叫沒深度,沒內涵?
少林足球
還好這種情況只持續到2002年,星爺能獲獎原因我不想細說,並不是因為香港電影圈突然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美人魚
2017
今年星爺又入選了三大獎項,可惜已經不是自己主演。而《美人魚》也算不上星爺的佳作。
期待星爺能帶給我們更多的佳作,不知能否看到星爺再次主演電影。
做人如果沒夢想,跟咸魚有什麼分別?以此來結尾,勉勵我們所有人。❾ 周星馳為什麼是香港影壇最具爭議人物
因為他太火,因為他太孤僻,因為他是星爺
有才華而又不善於和同行處好關系的人,在哪裡都很有爭議。這不是周星馳一個人的問題,只是因為他是電影明星,是公眾人物,所有被放大而已。
人紅畢竟爭議多,不過哪裡的媒體都一個樣,有爭議話題才有收入,沒有爭議的明星就不能長久.周星馳有什麼問題我都喜歡他,只因喜歡
為人特立獨行,不善交際,恃才自傲人前不喜八面玲瓏。公司團隊又不屑公關,只予清濁讓觀眾自辯,喜者贊,惡者踩,故爭議不斷。
這其實跟個人的性格有關。外人也不好評論。
不就是個 搞笑 演員嗎?爭議個屁呀!
吳孟達把他當兒子還教他拍戲,二十年不找吳孟達拍戲,吳孟達生病周星馳怕媒體罵就假惺惺去了。這就人做人啊?
拋棄當初的周氏團隊單飛是導火索。
他在片場罵人,為人人品不佳什麼的都不是什麼絕對問題,他在香港混那麼多年,也沒見誰說什麼,突然就大批人反對他,當然是有原因的。
當年拍完功夫,周就成了香港影壇的旗幟,香港影壇一度以為會有新的合作方式,那正是香港影壇最艱難時期,結果周自己單飛了,可想而知,當時他們圈內人有多恨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