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勵志電影背起爸爸上學
勵志電影背起爸爸上學
劇情介紹
影片由甘肅慶陽中學生李勇的真實事跡改編,主要講了農村孩子石娃自小喪母,與父親和姐姐相依為命。轉眼間,石娃七歲,姐姐十二歲,石娃該上小學,而成績優異的姐姐升入初中。但因家境清貧,家裡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父親便用一把銅勺決定了弟弟石娃去上學,姐姐則不得不中途輟學。石娃刻苦讀書,在全國化學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中奪得一等獎第三名的好成績,並考取省城師范學校。但此時,父親卻在幹活時不幸摔傷,導致癱瘓在床。重病纏身的父親為了讓兒子能去省里安心求學,不想成為孩子的拖累而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石娃為了既照顧好父親,又不耽誤學業,決定背起爸爸上學。清晨,當其他人還在睡夢中,石娃背起父親,帶著簡單的行李,告別了他生活了16年的家鄉,走上了去省城讀書的路。迎著朝陽,向前走去。一個山區的苦孩子,以他瘦弱的身軀背起的不僅僅是一個生病的父親,他背負的是一個沉重而又充滿希望的未來。
《背起爸爸上學》是一部撼人心魄、催人淚下的影片,它講述了一個就發生在貧困山區的故事,影片的主人公——石娃,真名叫李勇,於1980年4月出生在甘肅省寧縣瓦斜鄉永吉村。當時,李勇的`父親已52歲,母親47歲。老來又得子無疑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但對這個已有1子3女的6口之家的農村人來說,究竟是喜是憂?誰也說不清。
果真,天有不測風雲,影片主人公石娃的母親得病不幸離開了人世,石娃的爸爸石大在負擔不起姐弟倆的學費窘境下,就用一把旋轉著的勺子決定了姐弟倆的命運。酷愛讀書的姐姐為了弟弟毅然退了學,操持起家務,並早早嫁了人,從彩禮錢里拿出一部分解決了弟弟學費的燃眉之急。但石娃卻不懂事,逃了學。石大的一句:“河水有漲有落,學是要天天上的,男孩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 便讓石娃對學習又充滿了信心。這一句話,雖出自一個普通的農民,但在這其中卻蘊藏了一番哲理: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我們一定要有敢於和困難斗爭到底的信心和決心,決不能半途而廢。
“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父親的話,如錚錚鐵骨觸動石娃的心靈之弦,也如銅牆鐵壁築起石娃的意志長城。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石娃在接到省城師范學校錄取通知書時去上學還是照顧年邁的癱瘓的父親兩者之間的選擇,如何抉擇?真是一個讓人左右為難的考題呀,一邊是對自己有養育之恩的父親,一邊是犧牲了姐姐的幸福換來的學業。不僅是石娃難拿定主義,就連是觀者的同學們也得思考個半天。一番斗爭後,石娃耳邊似乎又響起了父親的話:“做啥事都要有個結果。”於是,石娃就斷然決定背起父親去省城上學,走向一條充滿荊棘和坎坷的求學之路。盡管路途遙遠,盡管風吹雨打,但石娃卻執著地堅持著心中目標----求學。我們深信石娃的明天一定會充滿希望和光明!因為他有一份做啥事都要堅持到底的信念。
更多勵志電影推薦:
勵志電影電視劇
勵志電影畢業生
中國青春勵志電影
❷ 20年前,因「背起爸爸上學」感動中國的李勇,如今生活如何
1999年,李勇在慶陽師范畢業,因為成績突出,他被保送到西北師范大學讀書,因為從小就過著窮苦的日子,所以他深深地知道「知識改變命運」這個道理;與此同時,他仍然記得社會上的愛心力量對他的關懷和幫助,他希望自己能夠通過努力來回饋這個社會。之後,李勇從西北師范畢業,他繼續前行,在中國人大獲得博士學位。
畢業之後,他首先是到一家企業去實習,但是僅僅在半年之後,他便轉行回到西北師范做起了一名人民教師,在他看來,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為更多的人帶來幫助,發揮更大的價值和意義。同時,他也認為自己的人生經歷可以是追夢路上的學子的榜樣,他的故事可以帶給很多人激勵和感染。
個人力量雖然微薄,但是當李勇把這種勤學、堅持、孝順的精神傳播給同學們時,將會影響更多的人為社會做出貢獻。一個人光有知識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人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讀書之前,先學做人」才是培養德才兼備人才的必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