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導演人物圖

電影導演人物圖

發布時間:2022-12-28 05:46:40

⑴ 中國最有名的導演有哪些

中國著名的導演其實有很多,這里為題主舉幾位影響力高的導演。

張藝謀:

張藝謀絕對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導演之一,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會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從早期的思考與反問,到如今特殊的東方韻味,張藝謀一直在追尋著自己想要的方向,這一路他不但奉獻出了數部優秀的電影作品,也推動了整個中國影壇的發展。

王家衛:

相對於其他導演,王家衛導演的風格相當獨特。他的鏡頭語言細膩而唯美,就是拍攝周期較長,將近十年的跨度也是有的。不過,慢工出細活嘛~除了最近這部可怕的《擺渡人》以外,可以說家衛出品必屬精品。

⑵ 中國有哪些著名導演

先說內地吧。

張藝謀

中國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早期執導的作品,藝術成就很高,並在國際上影響深遠。電影《紅高粱》斬獲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入圍48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且斬獲了銀獅獎最佳影片、費比西獎,《秋菊打官司》斬獲49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活著》斬獲47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並獲得天主教人道精神獎,《一個都不能少》斬獲5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獎、魔法時刻獎,《我的父親母親》斬獲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大獎,《英雄》斬獲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阿弗雷鮑爾獎,此外還有《菊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作品入圍各類國際電影節。

張藝謀國師之名,當之無愧,據我統計,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他累計提名20次,獲獎12次,捧走了一座金熊獎、兩座座金獅獎,可以說是中國內地當前在國際上最具有知名度的導演。

此外特別提及一下蔡明亮導演,因為不是中國國籍,所以未列入其中。他本人也是囊括歐洲三大電影節獎項,累計獲獎9次,捧走了一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三座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文/星夜行)

⑶ 導演可以分為那幾類比如說:總導演,執行導演,我就知道這兩個,還有人知道其他的嗎

導演分為:總導演、副導演(分兩類:場副導演/選角導演)、執行導演。如下:

1、導演

導演,是製作影視作品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用演員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視文學劇本搬上熒屏的總負責人。

作為影視創作中各種藝術元素的綜合者,導演的任務是:組織和團結劇組內所有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和演出人員,發揮他們的才能,使眾人的創造性勞動融為一體。

2、副導演(場副導演/選角導演)

是劇組中擔任部分導演職能,輔助導演工作並主管某一方面的人員。視工作的繁簡,一個攝制組可有一個或幾個副導演。副導演按工作劃分為兩大類,現場副導演和選角導演。

3、執行導演

執行導演是指在有兩名以上導演聯合拍攝的攝制組里,或在總導演名義下,負責現場拍攝工作的導演。任務是貫徹執行總導演或導演小組的統一意圖,更有效地、有條不紊地進行工作。

執行導演是導演具體工作的執行人。他主要負責片場的正常運行,以及確保拍攝按照拍攝計劃執行,並製作每日的通告單(call sheet)。他要准備好所有的拍攝計劃和任務,負責分解劇本分部計劃。

他要與導演共同合理利用時間,並且監督和保證其他所有工種都能按照時間計劃執行工作。他的其他工作包括負責拍攝計劃,勞務合同,保證片場安全性,並和製片主任聯合管理預算。他一般是導演組的領導,有時會替導演喊「Action」。

(3)電影導演人物圖擴展閱讀

著名導演介紹

1、張藝謀,1950年4月2日出生於陝西西安,中國電影導演,「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國波士頓大學、耶魯大學榮譽博士。

1978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1982年畢業後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1984年在電影《一個和八個》中首次擔任攝影師,獲中國電影優秀攝影師獎。1986年主演第一部電影《老井》奪三座影帝。

2、馮小剛,1958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湖南省湘潭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

1984年擔任劇情片《生死樹》的美術助理,從而進入電影圈。1985年在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擔任美工師。1991年擔任中國首部電視系列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並憑借該劇在中國內地獲得關注。

⑷ 第幾代導演是怎麼分的 各代導演代表人物

1、第一代導演

第一代導演指默片時期的電影導演,大致活躍於上世紀初葉到20年代末。這一代導演約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楊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鄭正秋、張石川的成就為大。

2、第二代導演

中國「第二代導演」主要活動時間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部分導演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電影崗位上。這一代導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東山、費穆。「第二代導演」的突出貢獻是完成了中國電影從默片到有聲片的轉變。

3、第三代導演

建國後走上影壇的導演藝術家,人稱中國電影導演的「第三代」。這一代導演主要有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凌子風、謝晉、王炎、郭維、李俊、於彥夫、魯韌、王蘋、林農等,他們在遵循現實主義原則表現生活的本質,深入展現矛盾沖突,以及在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藝術意蘊等方面,都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4、第四代導演

第四代電影人大多是文革前北京電影學院、上海電影學校畢業生構成的創作群體,他們的創作生命是從1978年以後幾近不惑之年才開始的。在第三、第五兩代人的夾縫中,他們以穩健的創作實力探索奮斗,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並有持久的藝術後勁。

整個第四代的創作高潮是伴隨著電影和戲劇分家的討論和對歷史的反思進行的,農村漸漸成為他們作品的中心題材。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有謝飛、鄭洞天、張暖忻、黃蜀芹、滕文驥、黃建中、吳天明等。他們與第三代、第五代導演一起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5、第五代導演

第五代是指1982年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系學生(後來擴展到攝影系、美術系),包括張軍釗、陳凱歌、田壯壯、張藝謀、張建亞、黃建新等。



第五代導演成長歷程

「第五代」年輕電影人因為歷經文革浩劫,在動亂底層頑強搏擊,重返校園後系統學習電影專業知識,接受當時流行的西方哲學、美學思潮,形成新的價值觀、美學觀——這些反規范的精神品格,與當時整個文藝領域的強烈主體意識、反思思潮相適應。

有深厚的生活積淀,他們的影片才如寒冬後嫩草,新鮮獨特。與大陸第五代一樣,香港新浪潮沒有宣言和綱領,也沒有共同組織,正如許鞍華所說,新浪潮導演並沒有一致的意識形態。

但可以從他們的影片中找出一種把現代香港的浮華表面撕去,將真相赤裸裸呈現出來的視界。這種現實視界在以往是找不到的。這批戰後出生的影視人面對都市文化的勃興,勇於表達著本土傳統與外來沖擊下的諸般感受。

⑸ 世界十大著名導演

排名不分先後:
詹姆斯·卡梅隆

可以說卡梅隆是當今重工業電影的開拓者,享譽世界的《泰坦尼克號》和第一部3D電影《阿凡達》,還有承載了我國80後對於科幻小說記憶的《終結者》都是他的作品。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⑹ 中國電影第五代,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的簡介

「第五代導演」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黃建新。
「第五代導演」是指八十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這批導演在少年時代捲入了中國社會大動盪的漩渦中,有的下過鄉,有的當過兵,經受了10年浩劫的磨難。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他們接受專業訓練,帶著創新的激情走上影壇。他們對新的思想、新的藝術手法,特別敏銳,力圖在每一部影片中尋找新的角度。他們強烈渴望通過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歷史和民族心理的結構。在選材、敘事、刻劃人物、鏡頭運用、畫面處理等方面,都力求標新立異。「第五代導演」的作品主觀性、象徵性、寓意性特別強烈。當他們一旦作為一個群體的力量出現時,盡管人數不多,卻給中國影壇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波。
中國電影發展至今,無論是文化的角度還是從電影藝術的角度來看,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格局,逐漸走向成熟,並向著國際化的軌道駛進,在國際影壇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同時還出現了繼第五代導演後的又一個「新生代」——第六代導演。

第六代導演,一般是指出生於60年代、80年代以後在藝術院校畢業、90年代中後期以來為影壇所注目的創作群體。這一批導演,在出道時就有自己的創作理念,其創作也體現出與第五代導演相區別的特點。90年代以來,他們的作品又體現出創作轉型的特徵。將他們作為一個群體加以研究,有助於把握其創作特點與把握中國電影的發展走向。近兩年,又有一批畢業於藝術院校的新導演加入這一群體之中,我們不妨把他們稱為「後六代」導演。從大的范圍看,他們並未形成與第六代導演明顯相異的共同特點,即未形成影壇第七代,因此,仍可將他們歸入第六代導演行列。

第五代導演豐富而廣闊的生活閱歷,無疑成為其鮮明藝術風格得以形成的豐厚底蘊,也成為了其終生取之不盡的精神富礦。其對生活廣度的體認,對於生活艱辛的感受,對於苦難的認同,皆具有非常的經驗。而第六代導演則與第五代導演有著迥然相異的人生經歷,他們成長於經濟復甦的開放時代,盡管他們沒有了第五代豐富的生活閱歷,然而其對生命的體驗卻大為深刻。因此,在對電影藝術創作的理解上也有各自的獨到見解,並形成自己的電影藝術創作特色。
而第六代的理論背景非常復雜。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正是國外各種理論思潮在中國大陸走馬燈似的風行之時:人道主義、存在主義、女權主義、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精神分析理論、符號學理論……各種理論對這一代人的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接觸了巴贊的長鏡頭理論、胡塞爾的現象學等理論。因此,在他們的作品當中,這些理論廣泛的運用便形成了他們獨特創作的特色。打破了傳統的電影形式;打碎故事的敘述性;割裂劇情的連貫性;甚至肢解了音效和構圖。
其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紀實性:賈樟柯曾經說過:「我是比較偏愛紀實美學,這不是說我們這個時代只能用紀實的方法才能表現,也不是說我們的精神世界也只能用紀實才能表達。我一直覺得紀實是最貼近電影本體的方法,透過紀實的方法能夠看到真正的電影之美。所謂電影之美就是電影本體透露出來的美感,就好像繪畫要研究材料一樣,電影這種材料最有特點的就是紀實性,巴贊、克拉考爾幾十年前就這樣說過,但是具體到每一位導演,需要一個選擇的過程,而我選擇了紀實。」如影片《小武》,賈樟柯將一段冰冷的現實塞進膠片盒,該段現實圖景是社會底層中國人生存狀態的真實寫照,他記錄了歷史。
二、聲音的現場錄制:熱辣辣混沌沌未經任何修飾的污濁音響,使故事真正的回歸到現實生活當中來了,都是我們熟悉的聲音。
三、長鏡頭的應用:《小武》的創舉之一是長鏡頭的應用突破了中國電影的歷史紀錄,「宿舍談情」、「澡堂唱歌」、「炕頭對話」、「街頭圍觀」等幾組長鏡頭,證實了這樣一條真理:沒有什麼能比生活本身更有戲劇性更具感染力,什麼挖掘提煉什麼合理剪裁什麼場面調度,都是騙人的東西!現實主義不需要這個!
四、非職業演員使用:為什麼非職業演員做得很好?因為他們演的是自己,或者說他們根本不用去「演」,從而一點一滴地透露著底層人民的生存困況。
第六代導演年輕有為,他們有的現在已經成為中國影壇的中堅力量,因此我們期待他們能夠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我想,如果沒有自由的意志、批判的勇氣、創新的精神,也就沒有現在的第六代「青年導演」。

⑺ 香港最具價值的十大導演你知道有哪些嗎

1,香港最具價值的十大導演---杜琪峰

都說杜琪峰的電影是票房保障,拍了很多本土很娛樂的影片,情節明快緊湊,不會讓你在電影院有睡著的理由,要說好看的電影,杜琪峰當之無愧,以少林寺無線製作部出身的杜琪峰,一直很迷戀武俠和槍戰,從他第一步影片《碧水寒山奪命金》到備受好評的《槍火》就能看出作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優秀導演,杜琪峰敢於嘗試各種類型的影片,多年的經驗也使他掌握了靈活而扎實的運用鏡頭,在渲染氣氛,情節的編造及開發演員的特質方面形成了他的杜氏風格的影片。

有人說,杜琪峰是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有人說,杜琪峰在香港電影的地位差不多是大陸導演的馮小剛,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香港電影不景氣,杜琪峰,韋家輝的銀河映像一隻獨秀,1997年,香港影視幾乎一片蕭條,杜琪峰的銀河映像逆流而上,以大無畏的救世姿態一口氣拍攝了《一個字頭的誕生》《兩個只能活一個》《暗花》《恐怖機》四部影片,低成本,高製作,及直面現實的勇氣和凌厲的影像風格,為電影的熱忱和不俗的水準影響了香港影壇,再到後來的《瘦身男女》《孤男寡女》《鍾無艷》《向左走 向右走》,許多人都恍然大悟,原來,杜琪峰談情說愛起來也是那麼的讓人著迷。

香港最具價值的十大導演---杜琪峰

上榜理由:商業電影大潮中華麗遊艇的舵手


2,香港最具價值的十大導演---王晶

說到香港電影,不得不提王晶,這位先剛剛出片數量最多的導演,孰是孰非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成了香港商業電影的一個重要代表。

在很多人看來,王晶的電影有點黃色,有點低級,有點世俗,但確實輕松神經的首選娛樂片,如果沒有王晶,某個年代的某種電影潮流不會出現,例如,20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賭片潮,我們不能斷然說,某一個人一定在某個年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們還是要看到,王晶在香港電影界的影響力及所起的作用,當然,王晶在香港影壇的地位並不是不可替代的,因為如果沒有王晶,有可能會有另外一個劉晶,張晶,但無論怎樣,至少80年代90年代直至21世紀初,王晶在香港的電影票房仍然足以令他成為最忙的導演,要以最快的速度拍電影的導演,最有票房價值的導演,他拍的電影總是優先賦予電影的票房,也總是在為電影的票房而忙碌,所以,為了票房,他拍過三級片,搞笑片,文藝片,武俠片等等,他有可能接拍一切影片類型,也正是因為如此,他能大聲的說,他拍的電影沒有賠過錢的。

影響電影發展的人物是多層次的,電影節,電影頒獎禮,代表著一個電影藝術的層次,而王晶則揣起了大把的票房,走進了電影殿堂的另一道門。

香港最具價值的十大導演---王晶
上榜理由:香港電影的一棵搖錢樹3,香港最具價值的十大導演---徐克

二十世紀的最後二十年,徐克,一直被看做是武俠電影的奇手,從《倩女幽魂》到《東方不敗》,再到《黃飛鴻》,他的電影觸覺尤為敏銳,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理震撼,可以說,徐克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帶動一個時代的風潮,然而,當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當武俠風席捲好萊塢,當各路導演紛紛轉戰武俠世界時,徐克,卻意外的沉寂下來。2004年,徐克攜《七劍》在新疆大漠再度出山,重新回到這個早已面目全非的電影江湖,耗資上億元推出了自己的又一部武俠巨片----《七劍》。

很多人都認為徐克的電影無論是電影技術方面還是創新意識方面,在香港近百年的電影史上,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是不可撼動的,從藝術層面上說,如果沒有徐克,那麼香港電影完全是另一個模樣,可多年來,徐克已經很久沒給人們帶來震撼人心的作品了,很多人感嘆,徐克江郎才盡,好在時隔多年,徐克,用《七劍》。很多人都認為徐克的電影無論是電影技術方面還是創新意識方面,在香港近百年的電影史上,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是不可撼動的,從藝術層面上說,如果沒有徐克,那麼香港電影完全是另一個模樣,可多年來,徐克已經很久沒給人們帶來震撼人心的作品了,很多人感嘆,徐克江郎才盡,好在時隔多年,徐克,用《七劍》再一次找回了一代宗師的霸主地位,難怪很多評論家都認為,在徐克的眼裡的,現實的世界太過於局限性,於是,他把拳腳放進了虛幻的武俠世界,人心就是江湖,大情大性,快意恩仇點電影真是羨煞凡夫俗子的看客。

⑻ 中國的七代電影導演代表人物都有誰,代表作是什麼

徐靜蕾

⑼ 第五代導演是指80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代表人物有誰

第五代導演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黃建新、李少紅、胡玫等。

第五代導演是指八十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代表人物有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

第五代導演在90年代獲得了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即金熊獎、金獅獎、金棕櫚獎,曾4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是迄今為止歷代中國導演中最輝煌的一代。

介紹:

張藝謀的《英雄》還是陳凱歌的《無極》,以全新的商業類型片取得了不錯的票房。但影片太過於注重形式,而不是故事的情節和內容,所以和初期相比,並沒有很好通過銀幕這個介質傳遞給觀眾。

第五代導演主要是八十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主要代表人物有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顧長衛、黃建新,此外還湧出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像張軍釗、李少紅、胡玫、寧瀛、劉苗苗等在這一時期也拍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作品。

閱讀全文

與電影導演人物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電影大篷車完整版中文版 瀏覽:459
高分日本愛情電影大尺度 瀏覽:327
印度電影大全真愛在我心 瀏覽:593
天使愛美麗電影簡介英文 瀏覽:299
怒火風暴電影完整版 瀏覽:589
東北的搞笑犯罪電影大全 瀏覽:650
大電影動畫片大全免費汪汪隊 瀏覽:453
貓和老鼠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733
盜墓電影大全2019龍墓 瀏覽:262
十部英文勵志電影觀後感 瀏覽:662
泰國電影恐怖的降頭術 瀏覽:53
如何訂私人電影院 瀏覽:569
懸疑電影中文版推薦 瀏覽:985
1905年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瀏覽:535
冰川時代3電影粵語 瀏覽:890
催淚老電影音樂 瀏覽:296
刺馬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26
狼溪第四集免費觀看完整電影 瀏覽:382
周星馳考驗大傻智商是什麼電影 瀏覽:247
法國電影亡命天涯路電影下載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