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年一品溫如言》開分2.9,爛在哪裡
《十年一品溫如言》開分2.9的原因,主要還是觀眾對這部電影期望太高,俗話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畢竟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小說故事情節很長,而電影的時間只有104分鍾,內中很多情節處理得比較倉促,使得電影在感情上達不到抒情的效果,最後呈現給觀眾的好像是一本流水賬,對於看過原著小說的觀眾來講,電影偏離原著的地方太多,讓他們無法接受,對於沒看過原著的觀眾來說,很多情節處理太倉促,看得一臉懵,根本不知所雲,到最後觀眾邊看邊罵。
《十年一品溫如言》開分2.9的原因主要是看過同名小說的觀眾對電影的期望值太高,沒看過同名小說的觀眾對電影的情節很懵,表示看不懂,電影的原本初衷是想要把原著的情節展現給觀眾,但是由於時間有限,對原著小說中的故事情節處理太過於倉促,該抒情的沒抒情,該流淚的地方卻沒找不到淚點。
② 十年一品溫如言電影上映了嗎
《十年一品溫如言》電影於2022年2月14日上映了。
《十年一品溫如言》(小說)是一部由書海滄生所創作的言情小說。作品講述了十年裡男女主之間深深的羈絆和細水長流的感情。這是他們的故事,一種愛,兩個輕轉流年,誰是誰非,不過,呵呵一笑。十年含煙,夢醒時,揉揉眼睛,少年此間,那個曾經的溫如言,終於塵埃落定。
《十年一品溫如言》(電影)是由青春光線、光線影業聯合出品,趙非執導,丁禹兮、任敏領銜主演,李澤鋒、王川、許童心、丁楠、漆昱辰主演,辛雲來友情出演的電影。該片改編自書海滄生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男女主人公言希和溫衡年少相愛,多年分離又重逢相守的愛情故事。
十年前,寄養在江南水鄉的溫衡(任敏飾)第一次被接回北方溫家,命運的安排讓她遇見了言希(丁禹兮飾)。這一遇見,便是十年糾纏。一個是低眉順眼的溫家女孩,一個是張揚跋扈的言家長孫,他們的人生道路不停交匯又分離,終於發現,兩人心中所願,不過是「永遠在一起」。十年後的重逢,伴隨著親朋好友的陪伴與見證,似乎是命運的輪回,給這個「只羨溫言不羨仙」的故事畫上句點。
③ 有一部電影
不見不散
類型:喜劇(鬧劇)片/故事片
導演:馮小剛
男主角:葛優
女主角:徐帆
音樂:三寶
色彩: 彩色
聲音: 有聲
影片產地:中國
製片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北京紫禁城影業
出品年份:1998年
影片長度:100分鍾
劇情簡介
美國。洛杉礬市。
劉元是個移民美國洛杉礬多年的北京人,他活得很瀟灑,或者換一種說法,是有些混日子的感覺,沒有固定工作,什麼都干,什麼都不專。眼下他正接待國內的一個電影攝制組,幫他們選景、找群眾演員及幹些其它工作。
這天,劉元帶著副導演選景,來到一個台灣人的豪宅。這一家人到夏威夷度假去了,只有一個被雇來臨時看管房子的女孩李清在。李清剛從北京來美,第一天就被朋友送到這里,對洛杉礬一無所知。劉元對她說要在這個房子內拍一天的戲。李清本不同意,但劉元一通亂侃,李清糊里糊塗竟同意了。第二天劇組來此拍戲,巧的是就在當天晚上,兩個強盜潛人豪宅盜竊,李清被盜賊捆了起來,剛從國內帶來的美元也被統統捲走。次日一早劉元又找李清來賠被劇組損壞的燈罩,豈料竟發現李清被綁成一團。李清哭了,劉元覺得對不起她,很同情她,讓她住到自己家來。李清心情沮喪,瞻望前途不寒而慄。劉元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說:「你在國內多有前途啊,美國可不容易混,你不如回國吧,我送你一張機票,算是我向你道歉。」李清思前想後,最後同意了。劉元開車送李清到機場,告別。
一年以後。
劉元在超市買完東西,到停車場取車,後面正好也有一輛車在倒,雙方都沒注意,一下撞在一起。劉元下車,一看被撞的居然是李清。原來李清根本就沒走,她退了機票,就用退票的錢又回來了。劉元說咱倆真是有緣。他們大笑。劉元提議一起去吃飯,他們為在哪家飯館吃飯爭了半天,最後還是去了劉元說的那家。一進餐館發現空無一人,低頭發現所有的人全部趴在地下。劫匪今二人也趴在地上,然後搜身。劫匪走了,兩人心情特別壞。
劉元的朋友康小鵬辦了個旅行社,雇劉元當經理,並讓他找個女秘書。劉元找到李清工作的公司,極力勸她來旅行社,說這里工作條件好,工資高,也穩定,老闆是朋友。她開始時拒絕,後來覺得確實有誘惑力,就答應了。
李清來上班了。他們不知道的是,康小鵬原來是個人販子,專門販運非法移民,開旅行社只不過是個幌子。聯邦調查局已經開始注意他了。
這天康從國內帶來一個「招商團」,實際上全是福建、湖南。廣西等地的農民,身份是偽造的,來美的目的是留下來非法打工。當天半夜,外面突然來了十幾輛警車,將小旅館包圍,車燈照耀如白晝,警察喊話,讓他們舉手出來。
劉元、李清就這樣稀里糊塗一勺燴被關進警局。他們申辯。喊冤都沒用,警局必須徹底調查清楚。於是他們被關了好幾天,才放了出來。
李清大怒,說我這輩子再也不想見到你了。劉元這時也覺得好象冥冥之中有人在故意跟他搗亂,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雖然過得庸庸碌碌,但從沒碰到過這么多稀奇古怪的事。他們倆分手了。
一年以後。
李清開了一家花店,一邊賣花,一邊教幾個孩子學中文。一天,一位家長拿來一張報紙告訴李清,劉元在登報找她。李清來到去年分手的廣場,驚愕地發現劉元失明了,他們來到一家咖啡館。劉元將心裡話倒出來,李清也把自己對劉元的看法說了出來,正在這時,一個金發碧眼的姑娘從旁邊經過,劉元不自覺地看了一眼,引起李清的懷疑。識破真相後,李清氣急而去,劉元緊追解釋這是個玩笑。兩人回到房車,李清請劉元幫忙代課,自己去外地購花。劉元獨出心裁,與當地警察聯系,開辦中文速成班。李清購花回來看到門口停滿了警車,心裡一下涼了,以為又出了什麼事。劉元將自己的如意算盤告訴李清,讓李清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看法。教學當中李清不同意劉元的教案,認為不應教學生一些亂七八糟的用語。
劉元外出旅遊歸來給李清打電話說要結婚了,請李清一起吃飯,讓李清幫助他把把關。在約好的餐館里,劉元稱贊自己的未婚妻莫尼卡如何如何好,並勸李清也盡快考慮自己的婚事。李清忍不住委屈跑到洗手間失聲痛哭。卻突然發現劉元所說的未婚妻又是一個騙局,但同時也默認了劉元對自己的真情。
好事多磨,劉元的母親突然病重,劉元要回北京盡孝,他不願拖累李清,推說倆人的關系還不到誰也離不開誰的份上。他決心在北京找個工作。李清詢問,那我們倆人呢?劉元忍痛回絕。
騰空而起的洛杉礬飛往北京的飛機上,劉元睡著了。
很多年之後,在美國的一個養老院里,劉元又遇到了李清,而李清老得認不出他了。他後悔萬分,突然驚醒,發現李清就坐在他的身邊,劉元欣喜若狂,他們親密地交談著。
突然,飛機猛烈地抖動,機艙里傳來空姐有些顫抖的聲音,報告說可能遇到機械故障,請大家做好准備。機內一片騷動。李清和劉元用萬分驚訝和恐怖的眼神互相看著,什麼也說不出來。
這對冤家淚眼相對,互訴愛慕之情,真是生離死別……
不知過了多久,機身漸漸恢復了平穩,化險為夷,成了虛驚一場。空姐報告說故障已排除,乘客們熱烈鼓起掌來。在掌聲中,李清和劉元這一對棒打不散的冤家幸福地接吻,好象那掌聲是為他們而起的……
[編輯本段]幕後故事
繼電影《甲方乙方》在全國電影市場上廣受歡迎後,出品該片的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和北京電影製片廠再度聯手,推出了99年賀歲電影《不見不散》。本片由中機現代貿易公司、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正天文化傳播公司及北京電影製片廠聯合投資,創作陣容強大,極有觀眾緣的葛優再次出任男主角,與其演對手戲的是以《阮玲玉》、《大撒把》、《一地雞毛》成名的實力派女演員徐帆;由以其代表作《大紅燈籠高高掛》、《刺秦》而成為中國一流攝影師的趙非擔任攝影指導;由曾經執導《北京人在紐約》、《一地雞毛》、《永失我愛》 、《甲方乙方》等多部在藝術上和商業上都有不俗成績的馮小剛出任導演;編劇則由其代表作長篇小說《洛杉磯蜂鳥》的旅美作家顧曉陽和馮小剛聯合創作。
在92年的影片《大撒把》中,葛優和徐帆就是男女主角,飾演出國熱中的留守者,在機場送別各自的愛人時相識,在之後的三年中兩人從相識到迴避,又從相聚到相愛,影片最後,葛優飾演的顧顏又把徐帆飾演的林周雲送上飛往美國的班機。有趣的是,在影片《不見不散》中兩人將繼續在美國演繹一段感情糾葛,劉元(葛優飾)是一個在美國混了十多年的老江湖,而李清(徐帆飾)則初來乍到,這兩個移民美國的北京人在命運的安排下邂逅於異地他鄉,又在命運的捉弄下一次又一次地相逢,每次的見面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而不得不分手,每一次的分手又都使他們在彼此的心中難以忘懷,他們的關系也在輪流上演的「悲劇」中產生了質變,最終克服了由於命運的捉弄給他們造成的心理障礙,結為一對棒打不散的「冤家」。
《不見不散》是一部深情喜劇風格的愛情故事片,它不同於《甲方乙方》的那種諷刺調侃,而是將喜劇因素加入到愛情故事中,故事中無論是主人公所處的尷尬境遇,還是對於善良和真情的渴望,都會引起人們心靈間的共鳴。在本片中,也許觀眾再也看不到葛優在《甲方乙方》、《寇老西兒》中雷同的表演,他將力求在喜劇風格上有所突破,著力塑造好劉元這樣一個生性灑脫而又感情細膩的角色。而導演馮小剛將在保持其喜劇風格的基礎上把影片拍得浪漫感人,追求既有很強的愉悅觀賞性又不失藝術個性和品味。全片在美國洛杉磯實地拍攝,觀眾們將隨著主人公劉元的破房車去領略異域風情。
該片劇本幾易其稿,並多次改名,先定名為《冤家》,意指兩個一見面就倒霉的主人公「冤家」式的情侶關系;後又改為《看你往哪兒跑》,因片名俏皮但過於調侃而放棄;最終片名定為《不見不散》。「不見不散」有幾層寓意,一方面描繪了片中男女主人公那種不見面還好,一見面准散的尷尬局面,另一方面也諭示著他們的愛情最終會圓滿結局,另外主創人員也希望與觀眾們相約99年不見不散。
[編輯本段]宣傳花絮
1998年12月17日至1999年1月1日,影片《不見不散》劇組包括導演馮小剛,演員葛優、徐帆,歌手孫楠一行,連續跑了十一個城市,與各地觀眾見面,向大家和新聞單位介紹影片拍攝的情況,一路上笑聲不斷,許多觀眾圍著劇組人員簽名,合影留念,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一、沈陽慰問下崗職工
沈陽是行程第一站。沈陽市電影公司組織的第一場見面會是慰問下崗職工,雖然下崗是個現實問題,已經引起社會上各方面的關注,但做為劇組人員還是第一次遇上這種事情,面對一千多名下崗職工,大夥還真有點犯難,不知道這些人當中有多少是正在待業,又有多少重新上崗,更不知道目前他們的心態,應該如何把握呢?最後大夥一致決定,用最真誠的態度給下崗職工拜個年,祝他們在1999年好運不見不散。見面會上,馮小剛、葛優幽默風趣的對話,徐帆發自內心的祝願引來觀眾的陣陣掌聲,最後孫楠高歌一曲「不見不散」把見面會推向高潮,台上台下融為一體,大家都隨著歌聲的節奏鼓掌,見面會取得圓滿成功。
④ 2021華表獎獲獎名單
第1屆(1994年度)
最佳故事片:《被告山杠爺》
優秀故事片:《彈道無痕》《步入輝煌》《留村查看》《一家兩制》《天網》《絕境逢生》《警魂》
最佳導演:張建亞(《絕境逢生》)
最佳編劇:畢必成、范元(《被告山杠爺》)
第2屆(1995年度)
最佳故事片:《孔繁森》
優秀故事片:《贏家》《七七事變》《士兵的榮譽》《信訪辦主任》《九香》《紅櫻桃》
最佳導演:陳國星、王坪(《孔繁森》)
最佳編劇:鄭沂、沈貽煒(《信訪辦主任》)、思蕪(蘇小衛)(《贏家》)
第3屆(1996年度)
優秀故事片:《大轉折》《紅河谷》《喜蓮》《夫唱妻和》《離開雷鋒的日子》《男婚女嫁》《彝海結盟》《軍嫂》《青年劉伯承》《一棵樹》
最佳導演:韋廉(《大轉折》)、馮小寧(《紅河谷》)
最佳編劇:王興東(《離開雷鋒的日子》)、郭中束、郝國忱(《喜蓮》)
第4屆(1997年度)
優秀故事片:《鴉片戰爭》《大進軍——席捲大西南》《安居》《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黑眼睛》《長征》《紅西服》《燈塔世家》、《非常愛情》
最佳導演:胡炳榴(《安居》)、楊光遠(《大進軍——席捲大西南》)
最佳編劇:劉一兵(《朗朗星空》)、趙冬苓(《激情辯護》)
第5屆(1998年度)
優秀故事片:《春天的狂想》《男婦女主任》《世紀之夢》《快樂老家》《一個都不能少》《故園秋色》《不見不散》《龍飛鳳舞》《良心》《上海紀事》
最佳導演:孫沙(《快樂老家》)、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滕文驥(《春天的狂想》)
最佳編劇:張笑天(《世紀之夢》)、 張繼、何慶魁、趙德平(《男婦女主任》)
第6屆(1999年度)
優秀故事片:《大進軍——大戰寧滬杭》《國歌》《緊急迫降》《我的1919》《黃河絕戀》《我的父親母親》《女帥男兵》《沖天飛豹》《賽龍奪錦》
優秀導演獎:陳國軍(《沖天飛豹》)、吳子牛(《國歌》)、張建亞(《緊急迫降》)
優秀編劇獎:黃丹(《我的1919》) 唐婁彝(《西洋鏡》)馮小寧(《黃河絕戀》)孫曉青、繆魯(《女帥男兵》)
第7屆(2000年度)
優秀故事片:《生死抉擇》《相伴永遠》《真心》《月圓今宵》《英雄鄭成功》《毛澤東與斯諾》《彩練當空舞》《詹天佑》《走出硝煙的女神》《走過嚴冬》
優秀導演:於本正(《生死抉擇》)、陳力(《月圓今宵》)、霍建起(《藍色愛情》)
優秀編劇:賀子壯、宋繼高(《生死抉擇》)胡建新、顧保孜(《相伴永遠》)
第8屆(2001年度)
優秀故事片:《毛澤東在1925》《沖出亞馬遜》《背水一戰》《聲震長空》《天上草原》《法官媽媽》《荔枝紅了》《面對生命》《高原如夢》《嘎達梅林》
優秀導演獎:宋業明(《沖出亞馬遜》) 塞夫、麥麗絲(《天上草原》)
第9屆(2002年度)
優秀故事片一等獎:《驚濤駭浪》
優秀故事片二等獎:《鄧小平》《美麗的大腳》《首席執行官》
優秀故事片三等獎:《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走了》《庫爾班大叔上北京》《周恩來萬隆之行》《和你在一起》《暖春》
優秀導演獎:翟俊傑(《驚濤駭浪》)、楊亞洲(《美麗的大腳》)
第10屆(2003年度)
優秀故事片獎:《台灣往事》《天地英雄》《驚心動魄》《三十八度》《疑案忠魂》《心跳墨脫》《暖》《婼瑪的十七歲》《毛澤東去安源》
優秀導演獎:鄭洞天(《台灣往事》)、霍建起(《暖》)
第11屆(2004年度)
優秀故事片獎:《一輪明月》《任長霞》《我的法蘭西歲月》《鄧小平·1928》《鄭培民》《花腰新娘》《風起雲涌》《可可西里》《沉默的遠山》《張思德》
優秀導演獎:尹力(《張思德》)、陸川(《可可西里》)
第12屆(2005-2006年度)
優秀故事片獎:《太行山上》《東京審判》《我的長征》《雲水謠》《千里走單騎》《別拿自己不當幹部》《小巷總理》《山鄉書記》《生死託付》《香巴拉信使》
優秀導演獎:尹力(《雲水謠》)、高群書(《東京審判》)
優秀編劇獎:劉恆(《雲水謠》) 陸柱國(《我的長征》、《太行山上》)
第13屆(2007-2008年度)
優秀故事片獎:《突發事件》《鐵人》《沂蒙六姐妹》《高考1977》《集結號》《梅蘭芳》《大河》《我的左手》《八月一日》《袁隆平》
優秀導演獎:馮小剛(《集結號》)、陳凱歌(《梅蘭芳》)
優秀編劇獎:思蕪(蘇小衛)(《沂蒙六姐妹》)、張冰(《大河》)
⑤ 《太陽照常升起》這部電影的片名有什麼寓意
片名的源頭與造夢的動機
《太陽照常升起》與海明威的同名小說沒有任何關系,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從《聖經》里來的:「一代人來,一代人走, 大地永存, 太陽升起, 太陽落下, 太陽照常升起。」姜文把小說作了大修改,分成四個獨立成章而又一體化的段落,講述一段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故事。其中姜文與孔維的故事是一段、孔維與房祖名的故事是一段、周韻與房祖名的故事是一段、陳沖與黃秋生的故事是一段,但這也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劃分,其餘人物也會在另外段落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出自:
http://www.dfwenhua.com/neworient/entertainment/movie/139635.shtml
葉彌的原著小說《天鵝絨》非常短,根本不夠一個電影,但是它本身具有非常吸引人和刺激人的靈感。經過姜文再創作之後的作品,變成了一個夢,一個屬於姜文記憶里的夢。很多好的電影是從夢里來的,這夢並不一定指的是躺在床上睡了一覺的夢,而是人的很多夢想。於是,《太陽照常升起》如同發生在遠古或未來,或者是另一個世界;在那裡,香格里拉式的自然風光和超自然的夢幻仙境交融呈現,浪漫的男女主角們既天然又超脫,世界盡頭也可能就屹立在新疆的戈壁之上。這是一部反映人性慾望之中各種極致境界的電影,它同時具備讓人心魂激盪的夢幻色彩、天才不羈的想像力、以及一種趣味盎然的獵奇性。姜文在《太陽》中的表達是自由的,他甚至撕碎了時間,讓講故事的方法具有十分特別的新美學價值,當你進入影片的世界後,會有很長時間無法走出來。
身體的特寫與語言的慾望
《太陽照常升起》有太多的情慾暗示和太多的雙關情趣,這一點在姜文之前的兩部電影中很少涉及,或許是他拍《陽光燦爛》的時候才30歲,那是他記憶中最為強烈的一段日子,所以拍得非常青春。而在35歲拍《鬼子來了》的時候,他回溯了更早一輩的故事,卻往裡面灌注了在任何悲歡離合的狀態下都充滿的血性和激情。到了今天,《太陽照常升起》是他腦子里最迷戀的那一部分,姜文自己說過:「這部影片是很久以前就縈繞在腦海中的一個世界,我一直覺得這不是我拍的電影,因為這個東西原本就存在,我只是把他上面的土撣掉而已。」《太陽照常升起》的誘人之處在於,一些荒謬的呢喃、一些胡說八道的故事、一些超現實主義的詩歌,被音樂的煙霧和慾望的烈火烘托著,在一個神秘得多少有點壓抑的巨大空間里回盪。所以,它本身的潛台詞並不難,對於任何一個能理解中國話的人而言,已經足夠。
影片的開頭,一雙性感女人的腳占據了畫面,在她的奔跑中,這美麗的雙足像攝影機一樣,把干凈的紅土地、雲山霧罩的村子、開滿花朵的房頂、色彩絢麗的動物、絲綢般的河流等風景,統統攬進貼地而行的鏡頭里。這是周韻的雙腳,這是帶著阿爾莫多瓦式觀賞女性趣味的開篇題旨。隨後,在調查「誰摸了屁股」的時候,身穿白色護士裝的陳沖撅著屁股,眼神里春意盎然,幾只看不見的手,先後隔著一層布放肆地摸她的臀部,撩人而詩意,又令我們有點小小的緊張。之後,就進入本片的重點段落——孔維的皮膚——像天鵝絨一般的皮膚,但這里並沒有任何的身體特寫,一切的慾念都徘徊在詞句之中,隱晦又滿是懸念,後來不少記者詢問孔維,她的皮膚究竟如何。最後是周韻的肚子,這是整個故事的源頭,我們可以感受到瘋狂,那種瘋狂不是粗暴的瘋狂,而是一種夢里離開現實的庸俗,開始奔跑的瘋狂。
極致的道具與本能的苛求
姜文曾表示:「我導戲基本是賠錢。」《太陽照常升起》由英皇、太合、不亦樂乎三家公司聯合出品,鑒於「影片美輪美奐的史詩風格,故事超乎尋常的懸念魅力,以及姜文獨樹一幟的創造性」,也意味著姜文歷時一年之久,縱橫中原腹地、雲南邊陲和西北戈壁等各地拍攝,前前後後一共了花了一千萬美元。這般的巨資投入,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香格里拉式的村莊、一所南洋風格的學校和一片色彩絢爛的新疆戈壁。
在電影中,姜文花了比一輛汽車還貴的錢做了一雙綉花鞋,為了讓衣服和鞋在河上漂得完美,還設計了滑輪。動用了幾百隻飛禽走獸,耗掉了幾十箱彈葯,燒光了上百頂帳篷,把數十噸鵝卵石和紅土從千里之外運到外景地。為了製造狂風效果,他們甚至請來了空軍的飛機在山谷中作超低空飛行。此外,劇組跨越9個城市才組裝起來一輛火車,這列火車在影片結尾的時候儼然就像一個神符,是「夢」的部分里最強烈的一點,它的聲音驚天動地,讓你心跳加速,而且純潔的煙霧噴射出來,剎那驚醒夢中人。
姜文性格里的苛求和霸道,在本片里的具體體現就是細節上的一絲不苟,那些貫穿劇情的小道具小玩意兒帶來的震撼力是持久的、驚心動魄的,並且還有迷幻葯一樣的過癮效果。姜文從不忌諱也從不掩飾人的本能反應,《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馬小軍的所有行為,實際上都是在青春期少年的本能驅使下所進行的;而到了《鬼子來了》,姜文將人在本能驅使下的本能放大到極致,幾乎到了殘忍的地步,讓人心驚肉跳的同時,又自慚形穢;《太陽照常升起》中人物的性格仍是在本能的驅使下進行的,姜文那句「這不是手摸的屁股,這是屁股摸的手!」充滿了本能的野性和沖動,讓人熱血沸騰。
音樂的魔法與攝影的張力
不管你是否看懂了這部電影,不可否認的是,姜文把這部作品中音樂和攝影的美感都冶煉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音樂的作者是久石讓,這個名字在全球電影界已經立身大師的地位,他不但是宮崎駿的音樂代言人,更是北野武的黃金搭檔。這次與姜文的合作,首先是因為久石讓深深著迷於影片瑰麗的夢幻色彩和浪漫主義精神,於是用了數月的時間傾力投入。用久石讓的話說「所有音樂都是沒有語言的,是哼唱的旋律,充滿了奇幻的風情。整體曲風像天山的畫面一樣空靈,聽起來仿如洞穿心底的一縷情緒。」其實不用這次縹緲的形容,看過電影的人一定會對三處音樂的使用印象深刻:開頭的那一段異域吟唱,黃秋生的吉他彈唱《梭羅河》,片尾鼓樂齊鳴的盛世狂歡。
一邊是音樂的燃情,一邊就是攝影的絢爛。本片前所未有地使用了三位著名的攝影師:趙非、李屏賓和楊濤。趙非拍攝的第一段「瘋」,這段讓人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幾雙綉花鞋像魚一樣,掛在樹上,背景天空深藍得近乎透明,萬物像是懸停在一次呼吸之間,極靜里藏著力量。後來因為沒錢了,趙非離開了,原本答應好的杜可風也因為檔期沒來,就請來侯孝賢的御用攝影師李屏賓,正是因為他,才有了第四段在沙漠里那麼耀眼的畫面,這是李屏賓的拿手好戲,他可以在使用三分之一燈光照明設備的條件下,拍出百分百陽光的感覺。
荒謬的狂歡與魔幻的戲謔
魔幻現實主義是姜文的著眼點,其中最精華的就是片尾:許多朋友圍著篝火舞蹈狂歡,一個被火點著的帳篷升上了天空,火光照亮了一輛火車。在那輛火車上,媽忽然發現自己已經把兒子生在火車下了。火車停了下來,嬰兒躺在絢麗的花草中間安然無恙,沒有血污,沒有婦產科里母親的痛苦,他的微笑,照亮了即將升起的太陽。影片中還有很多突然出現的劇情障礙與情感躍動都可以套用魔幻現實主義來解釋,然而許多人沒有深層次地思考下去,以至於把姜文定義為一個「瘋子」。其實,就魔幻現實主義來說,姜文不算是一個真正的原創者,也不能算一個最地道的操盤者,我相信,南美的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和歐洲藝術電影都給了他很大的啟發。所以對於觀眾而言,不妨先了解一下魔幻現實主義的經典作品,比如庫斯圖里卡和費里尼的電影,馬爾克斯的小說。
馬爾克斯的小說是一個充滿神奇與狂歡的世界,它雖然充滿了虛構,但仍能吸引每一個讀者步入令人浮想聯翩的幻境。庫斯圖里卡的電影氣質更接近此刻的姜文——狂放不羈之下,更深地埋藏著一顆憂郁的靈魂。在庫斯圖里卡的《地下》中,他以一種近乎不可思議的喜劇方式描繪了南斯拉夫戰爭的歷史,影片里,鋪天蓋地的是玩笑、戲謔、嘲弄和尋歡作樂,結尾時,所有死去的人都重新團聚在婚禮上,不管這些人死去的原因是什麼,有著什麼樣的恩怨與是非,彷彿都在頃刻間得到了寬恕與救贖,人們在風景如畫的野外,舉杯同慶、載歌載舞。這個場景和姜文的場景是何其的相似。再往上溯源,在義大利電影中,費里尼也是一個「非理性主義」和「狂歡」復調詩學的代表。他60年代關注的是靈魂的空虛和荒誕感。姜文與費里尼一樣,在視覺上可以大步前進,離經叛道,但是關於人性泯滅、放縱後得到救贖的主題始終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