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產老電影
是《少年彭德懷》。
主要演員:
富大龍(飾童年彭得華)
李海浪(飾少年彭得華)
周光大(飾彭父)
楊彥強(飾羅濤)
王正明(飾劉六十)
梅榮清(飾彭五十老官)
郭漢蘭(飾彭母)
鄭傑(飾陳大善人)
邸力(飾奶奶)
秦琮(飾少年彭金華)
王丹陽(飾童年彭金華)
劉洋 (飾 牧童甲)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湖南湘潭的一個山村——開國元帥彭德懷的家鄉。私塾學堂里,一群小學生正在背《三字經》,小得華(即彭德懷)看不慣教書先生的那副兇相,一個字也不肯背。他不小心撞翻了練字的沙盤,被先生責打也不求饒。進學堂半年多了,他始終不願說話,這下可氣壞了爸爸。為了供得華讀書。爸爸拖著病身子去干撐船、背鹽的重活,兒子卻有這么一副倔脾氣,難怪他著急。其實,得華很聰明,連大班同學的書也能背。先生看他聰明,不再生他的氣,還主動送他「文房四寶」,得華不要,先生說他「不食嗟來之食」,有出息。爸爸為了給他買上「文房四寶」,又帶病去背鹽,不慎摔倒,從此卧病不起,家裡生活更窮困了。 得華的爺爺早年參加過太平軍,至今還保留一把大刀;小得華願意聽爺爺講故事,求爺爺教他練功習武。為了給父親治病,家裡當賣一空。小得華不能再念書了,上山砍柴賺幾文錢養家。更為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得華媽媽身上有孕,還要到山上挖野菜,一頭栽倒在荒郊野外,離開了人世。 小演員劉洋在劇中有著不俗的表現
從此,得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爺爺因為上了年紀,已經不能幹活了,他怕死後給彭家帶來經濟負擔,決定外出討飯,寧願客死異鄉,臨行前把刀留給了得華,不辭而別。村子裡的大財主陳大善人過生日要百姓們祝壽,還假惺惺地給窮人施捨點米。得華和弟弟來領米,就是不願說祝壽的話。 狗腿子秦大暴牙辱罵得華,得華寧肯不要米也不低頭。 得華八舅是個吹鼓手,為村裡辦紅白喜事,日子過得去,可是膝下無女兒,想收得華為徒,得華卻說什麼也不當吹鼓手。他還是以砍柴為生,有時把當天賣不掉的柴存放在舅舅家,但從來不吃舅舅家一口飯。得華給劉大爹家放牛,總算有口飯吃了,又能常常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玩。有一次他們在山上割草,沒想到秦大暴牙竟讓孩子們每人交一把草給他,獻少了就挨打。得華忍無可忍,憑自己一身武功狠狠地懲罰了這個地主狗腿子。
得華不敢在村裡呆了,和夥伴羅滿到附近的煤窯當苦工。該發工錢的時候,煤窯總管竟把工人血汗錢拐跑了。憤怒的工人燒毀了煤窯,得華、羅滿又回到村裡。 羅滿為了接濟窮人,偷了大財主的糧食,被秦大暴牙打得半死,得華聞訊後提刀沖進財主院,去救羅滿,但羅滿不幸死了,得華怒火中燒,用大刀砸開了地主糧倉,窮鄉親們一起涌進地主大院搶糧食……15歲的得華被懸賞通緝,從此,他遠離家鄉,走上了一條新的人生道路。
觀看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fkdGk4CvDs
『貳』 致敬百年中國電影,紀錄電影《演員》定檔,都有哪些演員現身片中
於藍、秦怡、田華等演員將會現身《演員》這個影片中,大家也期待著他們在影片中的表演。這是中國首部探尋演員得意的電影,這個影片一二十二大電影明星當做切入點,用多種方式來進行記錄,講述了一代藝術家從藝的經歷以及藝術上的成就。不僅挖掘他們對於演員這個職業的感悟以及思考,同時也將他們塑造的經典形象展現出來,也是為了向中國電影行業致敬。
相信在那段經典的流光歲月中也承載了他們的星光,他們用一生踐行了演員這兩個字的含義,而國產影片也會記錄他們在這其中的精彩。在大家的心中,他們就是烙印在記憶里的角色,給大家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在勾起一代電影人的光輝歲月時,也值得大家去敬重中國電影。希望大家一起去致敬了那個用老電影掀起的時代情書,希望大家能夠從影片里感受到膠片時代的魅力。
『叄』 權威媒體評選,百年中國電影史十大優秀女演員,你看缺了誰
對於中國電影的開端,權威的認定是1905 年,因此某電影網站也是用的這個數字當做自己的名字,也就是說中國電影的歷史到如今已經有一百多年了。
在2005年時,《大眾電影》曾做過一個評選,選出了百年中國電影史(1905-2005)十位優秀女演員。老實說,這個評選也是需要冒一定風險的,畢竟各花入個眼,評選好了沒人表揚,萬一有爭議就等著挨罵吧。
好了,這就是《大眾電影》評選出的百年中國電影史十大優秀女演員名單,筆者認為還是非常客觀以及權威的,不知道讀者心中是否還有其他人選可以替換掉她們中的一位或幾位,畢竟在我國電影歷史上優秀女演員人數不少,難免會有遺珠。
王曉棠,張瑞芳,龔雪,潘虹,於藍,謝芳以及葉童等人,她們也都很有實力,在你心目中還有誰可排在這個行列之中
『肆』 國產老電影
是《狼犬歷險記》
劇情簡介:
東北某農村,小學生張螞蚱與表弟二禿的家與公安部門警犬訓練基地為鄰,兩個孩子常常扒在大樹上看警犬訓練,尤其對勇猛兇悍聰明的"黑獅"犬非常喜歡,他倆便訂下妙計,引誘黑獅犬與他家的家犬"山虎"配種。小哥倆費盡心機,連哄帶騙,終於達到目的。不久,"黑獅"在執行任務中被壞人殺死,"山虎"產下一雌一雄兩只狼犬,起名"公主"、"狼牙"。螞蚱與二禿愛如至寶,起早貪黑對它們精心訓練。幾個月後,兩只狼犬長得都如黑獅似的威風。放暑假了,螞蚱帶上二隻狼犬去城裡領犬證。在公共汽車上,售票員袁海把偷乘客的3000元偷偷塞進了螞蚱的挎包。螞蚱到達城裡姐姐張菊家裡。張菊發現這金錢,盤問弟弟,他並不知道。張菊便私自用來還債、買[更多信息...]電冰箱。正在得意之時,一個神秘的電話約她晚上會面,結果被挾持到野外一個山洞中。盜竊集團頭目段飛威逼她為他們開一張偷運出口鹿茸的商品檢驗合格證。在尖刀面前,她只得答應了。在送張菊歸來的路上,段飛發現了狼犬"公主"跟蹤,為了滅跡,便冒充公安人員,從螞蚱手中騙走了"公主",賣給了狗肉館。張菊進退為難,深夜被盜竊集團再次劫持。螞蚱帶著"狼牙"連夜循蹤到山洞,得悉姐姐面臨被裝箱偷運出去投海滅口的危險,便千方百計尋找姐姐下落,不料自己亦被送入洞中,幸被"公主"搭救。他趕往火車站貨場,牽"狼牙"飛身躍上火車,卻見偵察員被捆在車上。原來公安局與打入盜竊集團內部的偵察員牛伍同時採取行動,張菊已被牛伍搭救送往醫院搶救,而他因此暴露了身份,被打昏後捆綁起來。螞蚱救了牛伍,終於將盜竊集團一網打盡。但"公主"卻被勒死了。螞蚱萬分悲痛,生活教育他要做一個誠實的人,他將"狼牙"送給了警犬隊。
『伍』 請問,這幾年,播出的電視劇《白蛇傳》中,飾演「十天」的演員名字是什麼
扮演者史良,今年才14歲,是上海應昌期中學的學生。當我們問他想不想家的時候,他居然回答不想,真的感到意外。原來他的父親在前幾年去世了,母親很快改嫁。他和年老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每次外出拍戲,他的奶奶總是跟在身邊照顧他。
(現場同期聲:史良奶奶)
從史良的奶奶這里知道。史良從八歲就開始習武了,如今已堅持六年,他雖經常外出拍戲,卻並沒有影響功課,成績在班裡一直是前幾名。史良奶奶說她的孫子最大的優點是干什麼事都很認真,肯吃苦。天忽然的下起雨來了,這是劇組最不願碰到的,因為這會影響拍戲的進程。小小的涼亭很快躲滿了避雨的人。雨很快地小了,收工的演員就可以回到城裡休息。小史良走過町步,很快返回來,他知道奶奶的腿不便,剛下過雨,町步滑,是需要自己去扶一把。。
一天,浙江中路一居民小區內,兩個大人不知為何大打出手,一個小學生上前勸阻,他們不僅不聽,反而打得更凶了。不得已,小學生擺出武術的「專業架勢」,三下兩下就將他們分開。大人們「懵」了,小小一個社區的「業余巡邏小糾察」,哪來那麼大的本事?四方一打聽,才知原來他們眼中的「毛孩子」,竟然是「思源杯」上海市精武武術比賽2000年自選拳、規定拳雙料冠軍、2001年自選棍冠軍、自選刀亞軍。這位報童小學的四年級學生史良,還曾參加可口可樂、波奇巧克力、立波啤酒廣告的拍攝,上過家喻戶曉的「五星獎合成大擂台」,甚至參加過兩部電視劇的演出。可是他們萬萬想不到,這樣一個優秀的「小明星」,其實在6歲時就失去了父親,母親隨後改嫁,他多年來一直跟著退休的祖父母生活,家中經濟頗為拮據。
小史良的健康成長和他引人注目的成績,多虧了來自學校、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武術班和社會各界的關愛。2001年,武警部隊的中隊長章啟龍聽說了史良的境況,不僅出資捐助他學習,還贈送他一枚自己獲得的三等功勛章,諄諄叮囑他好好讀書,習武健體。2002年,在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和《解放日報》的牽線搭橋下,上海市延中飲用水公司還與小史良結成「助學對子」,幫助他完成學業。
聰穎、懂事的小史良不僅學習成績優秀,熱心參加校內外各種活動,為班級、學校爭光,還比同齡小朋友更懂事:為了替奶奶節約,早飯寧願吃泡飯也不要吃點心;吃不下的豆漿都捨不得扔掉,用保鮮袋帶回。今年端午節,當他無意中得知曾經幫助過他的武警章叔叔家境並不寬裕,又碰上他妻子、兒子都住院時,小史良兩次和奶奶一起去西郊公園附近看望他們,還催著奶奶一連七天煲湯、燒菜給病人送去,章啟龍一家人感動不已。年幼的史良很有社會責任感,經常「光顧」上海書城的他,見到身邊有小朋友翻看書籍卻不愛護,會主動加以勸阻,那兒的營業員阿姨甚至笑著表揚他是「小小義務值班員」。每年暑假,史良都會抽出時間到社區做「義工」,參與治安巡邏、幫助清理環境。
在小史良爺爺奶奶那兒,珍藏著一本本子。裡面不僅記錄著史良的點滴進步和成長軌跡,更有所有幫助、關心過史良的人們的姓名、捐贈和希望的話語。奶奶說:「史良是『社會的孩子』,我們要讓他記得所有他生命中領受的關懷」。小史良說:「我不會忘記所有對我好的人們,我一定好好學習,好好練武術,回報他們的愛心,為社會作出貢獻!」
『陸』 在上海出生的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能記得哪幾位
在上海出生的五十、六十年代電影演員我還能記得的有:王丹鳳、金迪、秦怡、秦文、劉尚嫻等等,今天就給大家聊一聊關於50.60年代電影演員,你還記得哪幾位呢?多少人的經典回憶!
秦 文(1928-2008)、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上海戲劇專科學校畢業,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代表電影《上海姑娘》、《千萬不要忘記》、《為了和平》、《飛越天險》、《母親》。秦 怡1922年1月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高郵,著名電影表示藝術家。代表電影《鐵道游擊隊》、《青春之歌》、《女籃5號》、《雷雨》、《苦惱人的笑》、《那些女人》
『柒』 求國內大陸的中老年男明星名單
1、葛優
葛優,1957年4月19日出生於北京,中國男演員,國家一級演員。1979年考入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1985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盛夏和她的未婚夫》,從而正式出道。1992年,因在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中飾演李冬寶一角獲得第1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
2、陳道明
陳道明,1955年4月26日出生於天津,祖籍浙江紹興,中國影視男演員,國家一級演員,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廣電總局頒發優秀電影表演藝術家,2006年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
3、張國立
張國立,1955年1月17日出生於天津,中國男演員、導演、製片人、主持人,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鐵路文工團演員,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院長、碩士生導師,北京國立常升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上影寰亞文化發展(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1987年,憑借話劇《朱麗小姐》獲得第4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話劇演員獎。
4、唐國強
唐國強,1952年5月4日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導演。現為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毛澤東特型演員。1979年,因在《小花》中飾趙永生獲文化部1979年優秀青年創作獎、「電視十佳演員」、「首屆全國百佳電視工作者」獲得「金鷹」最佳男主角和「飛天」優秀男演員提名。
5、李雪健
李雪健,男,漢族,中共黨員,1954年2月20日出生於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中國影視男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第九屆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李雪健1973年入伍,1977年考入空政文工團,1987年入中央實驗話劇院。
『捌』 中國電影著名男演員有哪些
孫道臨(1921—200),原籍浙江嘉善,1921年生於北平。半個世紀以來,孫道臨在近30部電影和電視劇《烏鴉與麻雀》《渡江偵察記》《家》《不夜城》《永不消逝的電波》《早春二月》等中擔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在近10部影視劇中擔任導演。多次獲國內外電影藝術大獎,出任加拿大蒙特利爾等國際電影節評委。
祝還健在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成龍、姜文、王心剛、葛優身體健康,藝術生命常青!
『玖』 電影《十天》里的那個蘭妹!
陳惠珍
http://www.chinaactor.com/zlk/normal_summary.asp?id=39154
『拾』 八一廠《大決戰》30年 難忘那些神形兼備的特型演員 只是變化都太大
1991年,中國的電影市場佳作雲集。張藝謀拍了《大紅燈籠高高掛》,黃建新拍了群星薈萃的《過年》,江浩、何群拍了《烈火金鋼》等,都備受好評。
但這些影片,都無法與八一廠推出的一套史詩巨片相提並論。
這套史詩巨片,就是《大決戰》。
如果有人問我,1991年,最好看的電影是哪部?我的回答絕對是:《大決戰》。沒有之一,不接受反駁。
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什麼才叫真正的「史詩電影」。
《大決戰》包括了《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三部曲。我覺得,它使我國戰爭題材的達到了一個高峰。後來,許多大導演都拍過場面宏大的戰爭片,但卻都沒超越30年前的這部老電影。而且我覺得,《大決戰》在諸多方面,也是難以被超越的。 比如「黃維12兵團搶渡澮河」的那個長達兩分半的航拍長鏡頭,將綿延數公里逶迤不斷的行軍隊伍,體現得波瀾壯闊,其空前的大場面,被譽為電影史上「最壯觀」的進軍場面。
《大決戰》的完美體現在對 歷史 人物的塑造上,體現在對各個細節的處理上。大到黃維兵團在向宿縣行進中的超長航拍鏡頭,小到粟裕看地圖時倒坐的板凳,都是那麼細致入微。可見當時以李俊為首的電影人,是多麼的認真和嚴謹。
為了拍好這套《大決戰》,當時的八一廠可以說是舉全廠之力,經過數年嘔心瀝血,終於完成了這套佳作。
這套《大決戰》之所以成為經典,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演員們的表演。 尤其是那些特型演員們,他們的表現完全稱得上是「神形兼備」。不僅讓我們感受到表演的魅力,而且在整部影片中,還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那麼,時隔30年,大家還記得曾在《大決戰》中出現過的那些老演員嗎?這些年他們都有些什麼樣的變化呢?他們的近況和現狀如何呢?
今天,就讓雅清,和大夥兒一起,來認真地探尋一下吧。
我覺得出現在《大決戰》中的那些特型演員們,首先是像。外形上很占優勢,這能夠讓觀眾在第一時間就接受其所扮演的人物。
其次演員們的表演,也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如今回頭再看,我們更加覺得,他們的演繹,是怎樣的令人回味無窮。
一、古月飾演毛澤東
古月是葉劍英元帥親自選中的一名特型演員。
他一生,只塑造一個角色,那就是偉人毛澤東。
當一個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情,那麼到最後,他想不成功都難。
1981年,古月首次在《西安事變》中扮演毛澤東。最初面對鏡頭,他很緊張,也找不到任何感覺。後在導演的啟發下,他才漸入佳境。但他對這次體驗並不滿意,認為自己的表演,並未將偉人的特點給展現出來。這之後,他開始對偉人各個時期的照片資料進行觀察和分析,對於史料也仔細研究,更是用心地模擬偉人的書法,從中去感受和體會偉人的內心。
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在這樣日復一日的悉心研究中,他對毛主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再出現在鏡頭前時,就更顯得得心應手。
《大決戰》給了古月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演技的機會。這時的他,已經接連在《四渡赤水》、《彭大將軍》、《開國大典》等電影中扮演過各個時期的毛澤東,積累了大量經驗,演技日臻成熟。但為了演繹好三大戰役時期的毛澤東,他還是查閱了大量資料,並虛心地向每一位曾在主席身邊工作過的人員進行討教。最終我們在銀幕上,看到了一個充滿豪邁氣度的軍事戰略家。 古月將這一時期毛澤東的非凡膽略和遠見卓識,都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之後,他又在《毛澤東的故事》、《重慶談判》、《大轉折:鏖戰魯西南》、《大進軍:解放大西北》、《大進軍:南線大追殲》、《大進軍——席捲大西南》、《大進軍:大戰寧滬杭》、《走出西柏坡》等電影中成功塑造了毛澤東的形象。
然而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的演藝事業處於巔峰狀態的時候,他突然於2005年7月2日因突發心肌梗塞搶救無效而去世,享年68歲。在這之前,他剛剛在陳國星執導的《風起雲涌》中,出演了毛澤東的形象。這是他最後一次出現在電影中。
古月這一生,沒有演過其他角色。我想也正因此,他專心致志地只做一件事情,所以才使得他所塑造的毛澤東是那樣真實生動、呼之欲出。後來,有許多明星都扮演過偉人,但說實話,與古月比起,還是有差距的。
二、蘇林飾演周恩來
蘇林不是最像周總理的特型演員。
《大決戰》劇組當初想找王鐵成來扮演周恩來,但王鐵成的年齡相對來說偏大了一些,而且當時他正在拍攝電影《周恩來》抽不開身,所以才將演員人選,換成了蘇林。
其實蘇林首次扮演周總理的形象,時間上也挺早的。那是1979年,他在電影《北斗》中塑造了周恩來的形象。然後他又在《四渡赤水》、《百色起義》、《巍巍昆侖》等電影中飾演了不同時期的周恩來。
在《大決戰》中,他的表演沉著、內斂,較好地展示了總理的性格,獲得認可。
這之後,他又在《七七事變》、《彝海結盟》、《毛澤東與斯諾》等影視劇中扮演了周恩來的形象,並逐步形成了的自然、含蓄、 情感 真摯的表演風格。
然而同樣令人驚訝的是,就在古月去世沒多久,蘇林也在2005年12月1日因突然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去世了,和古月一樣,他去世時,也才68歲。
三、劉懷正飾演朱德
劉懷正是來自貴州話劇團的演員。我第一次看他出演朱德總司令是在1980年,他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大渡河》中出演了朱老總。然而他在舞台上塑造朱老總的時間更早,是在1978年,他在話劇《南昌起義》中成功扮演了朱德的形象,引起電影導演們的注意,從此成為了銀幕上塑造朱老總形象的首席特型演員。
劉懷正在外形上,與朱老總非常像。而且他在貴州話劇團的舞台上積累了豐富的表演經驗,所以他所塑造的朱老總,是那麼富有層次又顯得真實可信。尤其是在《大決戰》中,我們看到了他爐火純青的表演,以及他所展現的朱老總的智慧和信念,令人難忘。
然而同樣令人心痛的是,劉懷正在熒幕上塑造朱老總的時間並不長,只有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分別在《四渡赤水》、《朱德與史沫特萊》、《巍巍昆侖》、《彭大將軍》、《開國大典》、《大進軍-席捲大西南》、《周恩來》、《遵義會議》等影視劇中出演朱德。1997年,他因意外遭遇車禍而不幸去世,享年65歲。
四、郭法曾飾演劉少奇
郭法曾是第一代在銀幕上扮演劉少奇的特型演員。他是科班出身。1967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然後不久被分配到廣西話劇團。他首次上銀幕,是在《特高課在行動》中,他扮演了一位打入敵人內部的地下黨員。然後又參演了《神女峰的迷霧》、《春蘭秋菊》等電影。
他第一次扮演劉少奇是在《古城情恨》這部電視劇中,時間是1987年。郭法曾的形象和氣質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緊接著他接到了眾多攝制組的邀約,又分別在《巍巍昆侖》、《開國大典》等電影中出演劉少奇。為了塑造好這個人物,郭法曾下了很多功夫。他不滿足於外表的模仿,而是努力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擺脫了臉譜化的模式。
在《大決戰》中,其他特型演員都說方言,而他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給我的印象很深。
出演完《大決戰》之後,郭法曾又在《周恩來》、《重慶談判》、《大戰寧滬杭》、《少奇專列》等眾多電影中塑造了劉少奇的形象。如今這位老藝術家76歲,仍然關心著中國影視業的發展。他的妻子名叫何玲,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80年代曾主演《十天》、《春蘭秋菊》等電影。
五、路希飾演任弼時
路希是來自天津人藝的國家一級演員。1945年就成為了黨的地下工作者。天津解放後成為天津人藝的一員,1988年離休。觀眾們對他的了解,更多還是來自銀幕上,他在《開國大典》、《巍巍昆侖》、《大決戰》、《重慶談判》等電影中塑造了任弼時的形象。而在戲外,他也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2007年,被國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藝術家」的稱號。
路希演戲一直演到70多歲。他一生的追求是, 讓老百姓看得高興,讓觀眾看著過癮。 他無論演話劇還是電影,都做到了這一點。2012年2月21日,路希因病去世,享年82歲。
六、宗利群飾演彭德懷
我覺得宗利群在外形上,也很占優勢——他與年輕時候的彭大將軍長得很像。而他也正是憑借這個優勢,而獲得了《大決戰》導演組的青睞。
話說1990年,八一廠拍攝《大決戰》之時,其他特型演員都已到位,唯獨彭德懷的扮演者卻遲遲沒有找到。當時,其實已經有兩位演員在銀幕上塑造過彭大將軍,他們分別是丁笑宜和雷飛。劇組有人提議在他們兩人中選一個。但總導演李俊不同意。因為他想找一個在外形上更像彭總而且還得具有軍人氣質和將帥風度的演員。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宗利群進入到了李俊導演的視線。而且宗利群在鏡頭前自然流暢的表現,也令大家喜出望外。沒想到這個宗利群長得這么像彭總,又這么會演戲。
在《大決戰》中,宗利群演繹出了彭大將軍有勇有謀,智勇雙全的膽識和氣魄,得到了觀眾的一致贊嘆。隨後,他又在《大轉折》、《太行山上》、《國家命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東方》、《毛澤東》等眾多影視劇中出演了彭德懷的形象,令人難忘。
如今,宗利群71歲,仍然活躍在影視鏡頭前。最新的作品,是在《中國爺爺》、《永不換防》中出演角色。
七、傅學誠飾演劉伯承
我覺得傅學誠是《大決戰》中演得最好的演員之一。他來自空政話劇團。和劉懷正一樣,第一次成為特型演員,是在電影《大渡河》中,他出演了劉伯承一角,很受肯定。緊接著他便一發不可收拾,又接連在《四渡赤水》、《巍巍昆侖》、《開國大典》、《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等影視劇中出演了運籌帷幄的劉伯承的形象。
傅學誠通過認真閱讀劉帥的軍事著作,通過了解劉帥的人生經歷,從而對劉帥有了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他認為劉帥是個熟讀兵書的人,而且又曾在蘇聯學習過軍事,他胸懷全局,心中有百萬雄兵,他的身上,有一種儒雅的氣質。我想,正因為傅學誠對角色有了深刻的理解,所以所塑造的劉伯承是那麼栩栩如生。
傅學誠今年85歲,眉宇間展露著一種謙和和睿智。
八、盧奇飾演鄧小平
盧奇在第一代特型演員中,算是比較年輕的了。
1988年,他因在《百色起義》中成功塑造了鄧小平的形象,而獲得了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一炮而紅。從此,他也開啟了自己的特型演員之路。《開國大典》、《大決戰》、《周恩來》等眾多影片都找上門來。一時之間,他成為了在銀幕上扮演偉人鄧小平的不二人選。
我覺得盧奇的成功,一是因為他在外形上接近偉人,二是他在表演上也著重把握人物的精氣神,努力將角色的經歷、思想、氣度等全都表現出來。在電影《大決戰》中,盧奇抓住了人物的內在氣質,塑造出來的人物鮮活生動。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專業演員,盧奇後期還成為了塑造孫中山的特型演員,而且表演同樣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如今他67歲,正是一個特型演員最好的年華。最近,在高希希執導的電視劇版《大決戰》中,他仍然扮演鄧小平一角。令人倍感親切。
九、劉錫田飾演陳毅
劉錫田也是一位好演員啊。他所塑造的陳毅元帥真可謂是神形兼備。
他是來自中國鐵路文工團的國家一級演員,因在《梅嶺星火》、《風雨下鍾山》、《黃橋決戰》、《巍巍昆侖》、《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電影中出演陳毅的形象,而獲得「陳一號」的稱號。
他的表演朴實自然、真實含蓄,將陳老總能文能武、幽默睿智、坦盪豪邁等特點演繹得活靈活現。但令人痛惜的是,劉錫田也於2003年11月7日就去世了,和古月和蘇林一樣,去世的時候,也是65歲。
十、謝偉才飾演粟裕
後來,謝偉才在接受采訪時說,他這一生,與粟裕大將是有緣分的。與《大決戰》這部電影,也是有緣分的。
1948年11月,震驚中外的淮海戰役打響了。我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將國民黨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在四散的逃兵,有一個叫謝德貴的少校軍官,因為倉惶逃命,而不小心將自己的大兒子給弄丟了。
這個被丟下的孩子,就是謝偉才。那年他才7歲,被解放軍叔叔給救了下來。而指揮這場戰爭的常勝將軍,正是粟裕。
1949年5月6日,8歲的謝偉才加入到了解放軍隊伍的文工團,成了一名文藝戰士。後來在演出京劇《秦香蓮》時,他終於見到了粟裕大將,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而令他怎麼也沒想到的是,他這一生,竟然還會因為扮演粟裕而出名,而且,還會因為出演了《大決戰》,而尋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各位說奇也不奇?
謝偉才被選中在《大決戰》中出演粟裕,也是因為長得比較「像」。當然他最後的成功,與他的表演是分不開的。《大決戰》上映後,大家都覺得他演出了粟裕大將的風采。他因此成名,並成為銀幕上扮演粟裕的專業戶。
而《大決戰》上映之後,在上海有一個叫謝偉興的水文站技術員注意到在字幕表上,扮演粟裕的演員,名叫謝偉才,他心想,他會不會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哥哥呢?因為他的哥哥,也叫謝偉才。結果一打聽,果然是。當謝偉才終於見到幾個弟弟妹妹時,不禁老淚縱橫。而這樣的團聚,最應該感謝的,還是《大決戰》劇組,以及粟裕大將啊。
謝偉才後來又在《大轉折》、《大進軍》、《新四軍》等影視劇中扮演粟裕的形象。2020年5月28日,他因病去世,享年79歲。
十一、馬紹信飾演林彪
看過《大決戰》之後,大家都覺得,林彪這個人物形象,給人的印象太深了。
馬紹信的演技,也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
我覺得其中也有兩大原因。一個是馬紹信在外形和氣質上,與人物有太多接近的地方。他本是黑龍江雞西市話劇團的演員,來到《大決戰》劇組最初試鏡的角色是陳佈雷。然而當他站到鏡頭前之後,導演和許多工作人員都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氣:呀,實在太像了。
是的,他長得實在太像林彪了——瘦削的臉頰,有些陰郁的神色,陰沉而銳利的目光等,令導演當下拍板,由他扮演林彪。
結果,馬紹信的銀幕首秀,令所有觀眾感到驚艷。
我覺得另一個,就是馬紹信抓住了林彪的神韻,在鏡頭里,他所扮演的林彪,不苟言笑,更多的時候臉色陰沉,所有的動作遲緩卻篤定。馬紹信將林彪指揮作戰時的威嚴,和日常生活中孤僻的性格都體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了他對角色的細致刻畫。
此後,馬紹信又在八一廠拍攝的電影《大進軍》和電視劇《喋血四平》中出演過林彪。2002年,他又在電視劇《林海雪原》中出演了座山雕,令我們印象深刻。算起來,他現在也有70多歲了。但因為媒體對他的宣傳有限,所以我們對他的近況了解不多。
十二、趙恆多飾演蔣介石
在《大決戰》開拍的時候,蔣介石的扮演者,大家都看好的是孫飛虎。當時孫飛虎因為在《西安事變》中的精彩表演,而成為了扮演蔣介石的不二人選。但是意見匯總到導演組那裡,導演組認為,《大決戰》中的蔣介石,不能像過去很多影視劇中那麼簡單的臉譜化,而應該是一個立體豐富的,經得起推敲的銀幕形象。所以斟酌再三,他們選定了曾在《血戰台兒庄》中出演過蔣介石的趙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