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哈利波特死了8個演員(緬懷已故10位哈利波特演員)
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專欄 | 8分電影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青春
很多人也因為參演這個系列而被人銘記
即便只是配角
即便已經逝去
我們也永遠不會忘記
他們的所帶來的回憶
就在上周四,在"哈利·波特"系列中飾演魔法部長福吉的英國演員羅伯特·哈迪在英國倫敦去世,享年91歲。除了飾演那位嚴肅地魔法部長之外,他還飾演過大名鼎鼎地丘吉爾。
哈迷們當然心痛不已,繼斯內普教授之後,又一位演員離我們而去,時間真的擋都擋不住,《哈利波特》真的越來越回不去了。
1946-2016
斯內普教授大概是人氣最高的配角,這是一個被全世界誤會的角色,而艾倫·里克曼的形象和表演幾乎就是從小說里走出來的一樣,自私、刻薄、嚴肅的外表下,藏著至死不渝的愛,這種反差來得太過震撼。艾倫·里克曼讓這個角色更加立體化,讓更多人看到了斯內普心中的痛苦。
2016年1月14日,艾倫·里克曼因癌症去世,享年69歲。艾倫·里克曼曾說,「當我80歲了,坐在搖椅上時,我會讀《哈利波特》。我的家人會問我:都這么久了還這樣?我會說:從未放下。」
某種程度上, 艾倫·里克曼就是斯內普本人。
1947-2013
弗農雖然不在主要的劇情裡面,但理查德·格里菲思卻把這個角色變得十分「重」要。那個肥胖、暴躁、令人十分討厭的弗農姨父啊!原來是這個樣子。
理查德·格里菲斯是英國最受觀眾喜愛的性格演員,他1983年就開始出演電影,而到了2000年,他的表演終於被世人所認識。雖然戲里是互相討厭,但是在戲外,哈利卻是十分尊敬弗農。
飾演哈利波特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說,「在我生涯最重要的兩個時刻,理查德·格雷弗斯都在我身邊。第一次是2000年我第一次拍電影;7年後,我們在《戀馬狂》合作演出。這是我第一次參與舞台劇表演,感到害怕,但他的鼓勵、指導與幽默讓我樂在其中。」
戲里戲外,永遠的弗農姨父。
1930-2002
另外一位理查德,同樣是哈利波特生命力十分重要的人,他就是鄧布利多教授。如果是哈迷,就一定會知道前兩集電影的鄧布利多,才是第一任鄧布利多。
鄧布利多這個角色對於理查德·哈里斯來說意義重大,不僅僅這個角色讓更多的人記住了他,人們提到他都會說「第一任鄧布利多爺爺」,而且《哈利波特》系列是他的絕唱作品。而他的離世無疑是該系列的一大損失。
2002年10月25日晚,理查德·哈里斯在倫敦的一所醫院中病逝,享年72歲。他去世後兩個禮拜,《哈利·波特與密室》在美國首映。
1944-2014
羅格·洛伊德·派克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飾演國際魔法交流合作司司長巴蒂·克勞奇,總是黑衣正裝的打扮,頭發喜歡梳得一絲不苟,冷酷帶有一些英式幽默的笑點,像他其他角色一樣,很容易給人留下印象。
這位扮演了數不盡配角的性格演員,2014年因胰腺癌於倫敦離我們而去,享年69歲。
1940-2017
哈利·波特拿到屬於自己的第一根魔杖,標志著他正式成為了一名巫師。而魔杖在魔法世界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約翰·赫特所扮演的魔杖店店主奧利凡德則是魔杖界的絕對權威,可幾乎所有的英國巫師的魔杖都是由他來幫忙選擇,可以說是壟斷行業了。
約翰·赫特有些像扮演甘道夫的伊恩·麥克萊恩,如果你看過《V字仇殺隊》,那很大可能會記得總統猙獰的臉,沒錯,那位蘇特勒總統就是這位魔杖製作人所扮演的。
就在今年1月,約翰·赫特因胰腺癌去世,享年77歲。不知道魔法世界的那頭,現在由誰來給年輕的巫師們製造魔杖呢?
1963-2014
與上面幾位已經年過六旬的老人不同,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扮演狼人芬里爾·格雷伯克的大衛·勒格諾年僅50歲,就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即便他扮演的是一名兇狠的食死徒,但戲外哈迷們還是表示了深痛的默哀。在魔法世界裡面,芬里爾·格雷伯克想讓他的狼人群體能夠不被歧視,能夠「活在陽光之中」。沒想到,現實里的大衛·勒格諾卻是死於陽光的高溫之下,可能吧,月光才比較適合這位狼人。
1935-2014
鄧布利多是魔法世界裡最偉大的巫師,而他身邊的人都註定了被會被偉大的光環所掩蓋。大衛·勞亞爾所扮演的艾菲亞斯·多吉恐怕沒有太多人記得,他給人的印象就是,鄧布利多的童年小夥伴。
大衛·勞亞爾於2014年聖誕節去世,享年79歲。哪怕只有幾個鏡頭,只要在魔法世界裡出現,都永遠是《哈利波特》演員。
1958-2014
看過《哈利波特》小說的粉絲一定會記得這么一個人物,皮皮鬼。他給哈利波特一夥製造了無數的麻煩,也帶給了小說許多精彩情節。
《哈利波特》電影最遺憾的是,皮皮鬼這個小說里的經典角色並沒有出現。直到後來直到扮演皮皮鬼的是英國喜劇演員梅奧爾,哈迷們看見他樣子的那一刻才知道,原來皮皮鬼是長這個樣子的!!簡直就是小說里所描寫的那樣啊!
只可惜,里克·梅奧爾於2014年去世。除非華納能公布皮皮鬼的片段,否則我們很可能這輩子都無法看到那個皮皮鬼調皮搗蛋的樣子了。
1923-2012
也許你不記得埃里克·賽克斯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里的短暫出現,但也許你會記得《小島驚魂》里的園丁特托。就像這些角色一樣,埃里克·賽克斯一生兢兢業業,悄無聲息的,他在2012年離開了麻瓜世界。
1925-2017
在伏地魔復活之前,羅伯特·哈迪所扮演的康奈利·福吉一直掌管著魔法世界的秩序。也許是扮演過丘吉爾,這位魔法部長顯露出了威嚴的氣質。
在出演《哈利·波特與鳳凰社》的時候,羅伯特·哈迪已經有80歲高齡了,換作其他普通人早就退休安享晚年了,但誰讓他是魔法部部長呢。10年之後,91歲羅伯特·哈迪與世長辭,天堂又多了一位魔法師。
-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
失去的東西總會回到我們身邊,雖然有時並不是以我們希望的方式。
——《哈利波特》
Ⅱ 我國已故的喜劇演員叫什麼之
【程之】影視演員,出生於書香門第,1928年隨祖父舉家遷至上海定居。少時受家庭影響,酷愛京劇,能拉會唱。從中學起,又迷上話劇,故在復旦大學經濟系讀完一年後,毅然輟學,投身舞台。從1944年起,先後在新聯誼劇社、苦幹劇團、中國演劇社、群力劇社等表演團體,參加了《北京人》、《名優之死》、《文天祥》、《林沖》、《俄羅斯問題》等劇的演出。1947年進文華影片公司,在《假鳳虛凰》中飾演5號理發員,後又參加了《夜店》、《艷陽天》、《哀樂中年》、《腐蝕》、《我這一輩子》等影片的拍攝。?? 原名會春、春蓀,祖籍湖南寧鄉,1926年2月3日出生於湖北武昌,1928年隨祖父舉家遷至上海定居。程之出生於書香門第,祖父程頌萬,號十發居士,精通詩詞、書畫、篆刻,清末曾任湖南嶽麓書院學堂監督(院長),父親程君謀,是著名京劇票友,曾灌制、出版唱片十餘張,並整理、出版潭派代表劇目多出,五十年代末受聘為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程之自幼喜愛京劇,六歲便無師自通學回了拉京胡,八歲到電台播音,唱京劇,十一歲時就灌制了京劇唱片《御果園》,從此便得到了「小大花臉」的雅號。1944年程之高中畢業後,考進復旦經濟系。因他酷愛演劇,在復旦念書期間參加了由當時《申報》主辦的籌募助學金的義演活動。義演的劇目是《富貴浮雲》,導演是黃佐臨先生。1945年1月1日,程之輟學,正式下海演話劇,加入了由黃佐臨先生創導的苦幹劇團,從此走上了他畢生為之奮斗的演藝生涯。1947年,程之進入文華影業公司。他參加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假鳳虛凰》,他在影片中扮演「五號理發師」,影片中五號理發師一段自拉自唱流行歌曲的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著程之又拍攝了《夜店》、《腐蝕》等十幾部影片。1952年,上海八家私營電影公司合並,成立了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1953年「聯影」並入了上海電影製片廠。在此期間,程之又先後參加了《我這一輩子》、《關連長》等影片的拍攝。其中程之在《我這一輩子》中扮演警察局長一角的出色演技,使他榮獲了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第一次頒發的優秀表演獎銀質獎章。從1953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前的這十四年中,程之又參加拍攝了《雞毛信》、《家》、《紅日》、《魔術師的奇遇》、《鐵窗烈火》、《飛刀華》、《沙漠追匪記》等二十餘部影片。在五十年代中期,程之曾為捐獻飛機大炮義演京劇《空城計》、《捉放曹》等,並為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福建人民廣播電台錄制了對台廣播節目京劇清唱、相聲等,為使台灣人民了解祖國、為增進海峽兩岸的交流作出了貢獻。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程之未能倖免,一夜之間由革命群眾變成了「革命的對象」。1967年7月,他被勒令留廠察看,參加所謂的「學習班」,即變相的「隔離審查」,一關就是十個月。1968年5月,學習班結束。969年,電影系統大批人員下放到奉賢的「五七」幹校勞動,程之仍作為「審查對象」,在「幹校」勞動了四年。1973年,程之被列為第一批回廠參加工作的人員之一。回廠後,他即參加了影片《難忘的戰斗》的拍攝。1975年1月1日,他又參加了上影演員劇團對外公演的話劇《春苗》,扮演重要角色「杜院長」,這是他從藝三十周年的紀念日。1978年程之參加了上影廠「文革」後第一部影片《特殊任務》的拍攝工作。隨後,又拍攝了《兒子、孫子和種子》、《苦惱人的笑》、《他倆和她倆》等影片。與此同時,他還導演了話劇《甜蜜的事業》。1980年,程之參加了上影演員劇團的話劇《鍍金》的演出;參加了影片《愛情啊,你姓什麼》的拍攝。除了參加《筆中情》、《御馬外傳》等影片的拍攝外,還為影片《曙光》中的「賀龍」一角配音。1994年底,拍攝了《子夜》、《郵緣》、《開槍,為他送行》、《愁眉笑臉》、《風流局長》、《神貓與鐵蜘蛛》等八十餘部影片。導演了電視片《蠡湖煙綠》、《天下第一關》、《吃白》、《隱患》等;參加拍攝的電視劇有《電視塔下》小品系列、《西遊記》(第六集)、《春蠶、秋收、殘冬》、《立體交叉橋》、《阿Q和他的子孫》、《牡丹亭》、《哀樂江湖》、《鹹菜街軼事》、《小紹興傳奇》等等;並改編、導演、主演了兩集電視劇《名優之死》;導演了京劇電視藝術片《李逵探母》等。同時,程之還主持了上海電視台國際部《上海灘》欄目。程之從五十年代起,就為譯製片配音。不少著名影片中,如《三劍客》、《王子復仇記》、《奧賽羅》、《牛虻》、《霧都孤兒》等,都留下了他極富魅力的聲音。同時,他還為不少國產美術片配音、作曲、配唱,如《濟公鬥蟋蟀》、《茅山道士》、《三隻狼》等,其中《三隻狼》一片還獲得國際大獎。程之的相聲,不僅能說,而且會編,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1961年,程之和於飛一起為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表演程之自己創作的相聲《化妝、火葬》,贏得兩位總理的開懷大笑。
178年程之參加了上影廠「文革」後第一部影片《特殊任務》的拍攝工作。隨後,又拍攝了《兒子、孫子和種子》、《苦惱人的笑》、《他倆和她倆》等影片。與此同時,他還導演了話劇《甜蜜的事業》,在大眾、徐匯、曹陽等劇院演出了近百場。1980年,程之參加了上影演員劇團的話劇《鍍金》的演出,約四十餘場;隨後又參加了影片《愛情啊,你姓什麼》的拍攝。拍攝過程中,與顏碧麗導演配合默契,為顏導演出了不少點子,使影片達到了理想的喜劇效果,被顏導譽稱為「真正的電影演員」。當顏導接了下一部影片《筆中情》時,她親自帶著文學本來找程之,要求程之能對劇本作一全面整理、修改,以加強喜劇色彩。對顏導的信任和委託,程之欣然接受,並認真對待。後來,顏導就是根據程之的修改稿分的鏡頭。影片完成後,得到了廠領導的肯定。這期間,程之除了參加《筆中情》、《御馬外傳》等影片的拍攝外,還為影片《曙光》中的「賀龍」一角配音。對於程之不計名利,熱忱工作等突出表現,他被上影廠評為「先進工作者」(1981年)。程之1995年在上海逝世。
以上內容來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2c7e900102dy5w.html
Ⅲ 電影"至死不渝"的故事簡介
至死不渝
2014年美國恐怖和驚悚電影。Nicholas Humphries導演,朱莉婭·班森主演。
肯尼迪·賈梅森,一位家庭殷實的名媛,一輩子只想要一個完美的婚禮,她與充滿魅力的瑞恩訂婚了,離他們結婚的大日子只有一周的時間了,但是小兩口卻沒有時間舉辦各自的單身派對,瑞恩的伴郎查特為兩人在一處遙遠的森林訂了一個小屋來舉辦單身派對,讓他們終身難忘。當他們一行六個人來到這個陰森小屋後,事情漸漸變的離奇詭異,身邊的夥伴一個個失蹤或者死去,喜事突然變成喪事,友情,愛情均面臨嚴峻考驗…
Ⅳ 殺死著名電影演員馮喆的人至今還沒有查到嗎為什麼
沒有,因為沒有證據,無法定論,文革期間很多冤死的案件都無法得到公正的處理。
馮喆親屬或生前好友。他們或質疑死亡後馮喆的狀態,或有他死前被「三腳凳猛擊後腦勺」的描述。基於馮喆以往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他們難以接受他自殺的說法。而在「文革」中,也確實有大量施暴者以「畏罪自殺」掩蓋「迫害致死」的案例。
馮喆的死因,如同許多在「文革」中屢遭磨難而死的人一樣疑雲重重。
1978年7月,峨眉電影製片廠革命委員會作出了關於馮喆同志死亡的結論:馮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和「四人幫」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殘酷迫害,「四人幫」在四川的親信、現行反革命分子劉結挺、張西挺控制的大邑「學習班」強加給馮喆同志「忠實推行修正主義文藝黑線的走狗」、「文藝黑線的黑干將」、「反動臭明星」等罪名,誣陷馮喆同志有「特嫌」問題,長期關押,多次揪斗、毒打,給他政治上、身體上、精神上很大的折磨和壓力,在摧殘迫害下,馮喆同志於1969年6月2日含冤去世。
「結論」還指出,1969年6月3日關於對馮喆同志的「處理意見」,認定馮喆同志「畏罪自殺」及一切誣蔑不實之詞,應予推翻。1972年所作《關於馮喆問題的結論》未說明馮喆同志致死的實質,亦應撤銷。馮喆同志應予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Ⅳ 哪位著名影星在電影中一次都沒有死過
不管什麼類型的影視劇,劇中總會有一些角色是很難避免死去,幾乎所有的演員都曾在影視劇中扮演過死亡的角色哪怕是巨星成龍,他在《神話》和《大兵小將》中的扮演的角色也是死過的。不過也有例外,總有一些明星演員在影視劇中從來沒死過,這在演員的演藝生涯中是很難的。
章子怡這第一個明星演員就很厲害,印象中章子怡在《卧虎藏龍》飾演的玉嬌龍最後跳崖了,這個算失去半條命,因為畢竟沒看到最終結局,還是完全可以復活的。還有在《夜宴》中她被人背後來一刀,死沒死不知道,因為電影那時結束了,所以也算死半次,章子怡為了拍戲也是拼了。
李小龍在電影里沒死,卻因為「死亡游戲」導致現實身亡。為何這么說呢?因為他死前的確與「死亡游戲」有很大的關系,沒日沒夜地為這部電影操勞,他本身健康已經出現了問題。
Ⅵ 生死線的演員
《生死線》是由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橙天娛樂、齊魯音像聯合出品的抗戰題材電視劇。由廖凡、 張譯、 李晨、楊爍、呂夏、王黎雯、方慧等主演。
歐陽山川
演員廖凡
中共情報人員,潛伏身份是沽寧女中的國語教師。在被通緝、逃亡和潛伏的狀態下生活了十一年,帶著顱骨里一發叫他生不如死的子彈。他身體嬴弱但精力充沛,自翊為短命鬼,卻愈發渴望在活著的時候多做些事情。
四道風
演員楊爍
城市無產者,出身於黑道卻不滿於黑道的弱肉強食,甘願與他從小混大的窮棒子生活。他有著強烈的叛逆性思維和反秩序傾向,很多時候都相當混蛋。
何莫修
演員張譯
他在歐洲長大的沽寧人,他的父親與高三寶是世交。
龍文章
演員李晨
寧守備團的上尉副官,也是團長蔣武堂的頭號寵兒。軍人風骨,一桿中正步槍彈無虛發,表面上看起來是那個時代的新派軍人精英。
思楓
演員呂夏
沽寧地下黨成員,作為歐陽名義上的妻子,她已經在歐陽身邊掩護和照料這位外來同志整整三年。他們是同床而不共枕的同志關系。她的公開身份是沽寧一家小食店的老闆娘,和歐陽一起過著與世無爭的夫妻生活。
高昕
演員王黎雯
歐陽的學生,是沽寧首富高三寶的獨女,班上最能呼朋結黨最不安於課堂的一位。她青春亮麗,,口齒便給,性格爽利。
唐真
演員方慧
歐陽的學生,跟高昕相比是最好的學生,性格溫婉,天生好學,羞澀到與歐陽說話都臉紅,即使在全城遊行游得不可開交時仍堅持完成著自己的學業。
長谷川弘次
演員徐成峰
他是日本陸軍某師團某大隊指揮官,他曾經擔任日軍對華作戰情報官員,他能說極純正的漢語,對中國文化也了如指掌,對沽寧的市井文化甚至比中國人更加了解。他極擅也極好用心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