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新聞發布會主持形式及主持詞 (看好是電影的)詳細的流程和現場視頻,越詳細給分越多謝謝!越快越好
首先,電影的 簡介(製作單位 演員 劇情等內容)
其次,主創人員的采訪介紹
第三,主創人員對於影片推介的發言
第四,安排形式簡單的影迷互動
最後,引導主創人員合照,感謝他們的出席,希望他們的影片能獲得好的成績。
參考視頻: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0NzU5MDQ4.html
② 呂克貝松的詳細電影及個人資料
呂克·貝松被認為是歐洲的斯皮爾伯格,他的電影節奏明快,富於前沿時尚,風格詭異,幾乎每部影片都能激起人們的期待。代表作有:《地鐵》(1985年)、《碧海藍天》(1987年)、《尼基塔》(1989年)、《這個殺手不太冷》(1994年)、《第五元素》(1997年)、《聖女貞德》(1999年)。
進入21世紀以來,呂克·貝松完成了從導演向製作人和出品人的轉型,公眾的感覺是他一直致力於用大投資拍大片賺大錢,但他卻向媒體聲明,他是在打造一條電影生物鏈,用大製作養小製作,為年輕天才導演提供拍攝處女作的資金。尤其是近兩年,呂克·貝松更是被法國媒體冠以了「法國電影工業新大亨」或「影界法老」頭銜。從包裝國際明星,到成立超現代化的蒙太奇工作室「數字工廠」,還有在巴黎斥巨資1億歐元打造歐洲最大的55000平方米片場,呂克·貝松目的只有一個——叫板好萊塢。
呂克·貝松生於1959年3月18日法國巴黎,他幼年時代很長時間是隨著作潛水教練的父母周遊列國,所以他的童年生活幾乎是在水中度過的。這種童年生活給他的印象和啟發是極其巨大的,最明顯的一個成果就是使他將來孕育出他的成名作《碧海情》。呂克·貝松從小就顯示出非凡的創造力,他的《碧海情》、《第五元素》等片據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打過草稿了。他17歲潛水時出過一次事故,以後不能再長時間潛水,於是放棄潛水運動,計劃改行成為研究海豚的海洋生物學家,於是他回到自己出生地巴黎。18歲的貝松第一次享受現代生活,甚至包括極為普通的電視。他逐漸發現,只有電影才能滿足他對多種藝術的興趣。不久,他開始在各種不同的電影中打各種零工,後來又到美國去了三年。當他再次回到巴黎後,他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不久正式命名為「皇太子影片公司」。
貝松的嶄露頭角之作是1983年的《最後的戰斗》。這似乎是一部關於未來的影片,但片中的世界並不能看出現在人類社會的延續性,片中有大量對人類未來的富於想像力的寓言性悲觀描寫。接下來是一部以巴黎地鐵為背景的驚險片《地鐵》,想像力仍然是影片最大的特色,這也顯示出貝松成年後才接觸地鐵的特異思考和想像。同上一部影片相似的是,影片中再次出現了一個個人的世界,這個小世界與我們普通人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又有自己的生存規律。貝松在影片中充分展示了自己對好萊塢驚險片、歌舞片等類型片的欣賞和富有創造力的模仿。
1988年,呂克·貝松執導了自己早期電影中最成功的影片《碧海情》。可以看出,貝松在影片中融合進了自己的一些童年經歷和少年夢想,成功塑造出一位以大海為家,以海豚為友的年輕潛水員傑克·馬約爾的形象,片中有大量優美的水下攝影,表達了貝松自己對大海的熱愛之情。該片在當年愷撒獎評選中獲得最佳音響和最佳音樂獎。在受到眾多觀眾的熱烈請求之後,貝松後來還發行了一個長達3小時的版本,加進了很多拍攝的素材,包括這個超長版本,在巴黎地區就有200萬人次觀眾看過這部影片。可以說,這部影片取得了輝煌的成功。
相隔兩年多以後,貝松再次推出自己的又一部力作《尼基塔》。這是把一個毫無前途的女犯改造為超級女間諜的好萊塢式的離奇故事,影片上映後不僅票房掀起狂潮,而且還獲得多項法國凱撒獎提名和獎勵,可以說是「名利雙收」。同年,貝松還以個人方式製作了一部《亞特蘭提斯》的影片,他不僅自己導演,而且自己親自擔任攝影指導和剪接,可惜影片並沒有掀起大的反響。
1994年,貝松再度出擊,以《這個殺手不太冷》(殺手萊昂)轟動整個世界影壇。觀眾爭相到影院觀看這部既有狂暴的槍戰場面,又有繞指柔情的曖昧老少戀的異國風味的好萊塢式大片。主演雷諾和波特曼也一舉成為世界級偶像明星。
如果說貝松正是一步步走向好萊塢,並以自己個人風格的大片向好萊塢宣戰的話,那麼1997年的這部《第五元素》也可以說是貝松與好萊塢的一個媾和成果。不僅影片模式已經完全好萊塢化了,而且故事發生場景也是在紐約,拯救人類和地球的也是好萊塢明星布魯斯·威利斯。除了關於未來的某些獨特的想像力可以看出貝松的個人痕跡之外,影片完全可以歸到好萊塢生產的一大堆科幻片隊伍里去了。但不管怎麼樣,該片還是在1997年成為了法國電影票房冠軍,全球總票房超過2億美元,並且獲得戛納電影節的技術獎。
接近世紀末,貝松突然以好萊塢史詩片的模式運作完成了一部大製作的古裝片《信使:聖女貞德的故事》。要知道德萊葉和布萊松的「聖女貞德」都是電影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作品,而且幾年前貝松的法國前輩雅克·里維特剛剛拍過一個版本,美國的版本也剛剛完成,貝松有把握挑戰這些高手嗎?這幾乎是所有觀眾和影評人的疑問。其結果,這部豪華的大製作只能令我們看到了一個稍稍有別於美國版本的「聖女貞德」。兩部影片的很多情節和細節都十分相象,恐怕其中還有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幕後新聞。貝松新女友米拉·喬沃維奇的表演沿襲了一些《第五元素》中的風格——神經質、驚慌、脆弱,這種處理的結果使這個版本的貞德幾乎是最另類的,整部影片中她都能令人感到瘋狂和迷亂。聖人和瘋子就是一線之隔,也許貝松就是這樣認為的。除此之外,影片就幾乎沒有多少好說的,我們看到了一個世紀之交法國的西席·地密爾式的豪華巨片。對了,影片最後出現的、由達斯廷·霍夫曼飾演的上帝的使者,算是貝松對貞德題材的一個「特殊處理」吧。
拍完《聖女貞德》五年後,呂克?貝松將把《亞瑟》系列人搬上屏幕。《亞瑟》系列是寫給孩子看的,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本片的開拍標志著呂克-貝松繼1999年執導《聖女貞德》以來第一次回歸導演的?本職工作?——這位低產大忙人在五年間雖然沒拍過一部電影,但是監制了不下40部商業片,不僅包括本國的《綠芥刑警》、《瘋狂計程車》、《車神》、《暗流2》,還包括泰國的《拳霸》、李連傑的《龍之吻》等等,可以說?有法國商業片的地方就有呂克-貝松?。
6500萬歐元的預算投入——法國電影史上耗資最大的預算投入,這部電影2004年5月動機開始拍攝,將於2006年夏天完成。在電影的英文版中,麥當娜將為其中的女主角賽琳娜公主配音。「她一個半月前錄了音」,呂克?貝松說道,他希望由David Bowie為惡人該死的M配音。音樂的發行由美國音樂人Snoop Dog完成。《碧海情深》、《尼基塔》和《第五元素》中的原創作曲樂隊Eric Serra,也將為該電影譜曲。「Patrice Garcia為《亞瑟》畫動畫,他是這個項目的原創人。」呂克?貝松說道。
創作組同時還囊括了電影製片人Emmanuel Prévost和Pierre Buffin,後者曾為《黑客帝國》的特技效果工作。「這部電影本來由Patrice執導,」呂克?貝松解釋道,但「當他考慮到巨大的工作量時,他對我說他沒有足夠的經驗,所以還是由我來導演這部電影。」 「他(Patrice)負責裝飾、色彩、迷你墨村莊布景方面的工作,我則負責演員、剪輯、聲音和音樂。」《碧海情深》的導演說。這部電影將混和3D,2D,動畫和特技攝影技術。「這就能使一部電影正常啟動。亞瑟是個10歲的男孩,在一個既定的時刻,他從1.1米高變為2毫米高,以進入迷你墨人的世界。」呂克?貝松繼續說道。
「剪輯工作將持續11個月。」 除了預算投入,「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電影應該在法國拍攝。」導演強調道。「我們不去捷克共和國、波蘭、或美國拍攝,而要在法國,在巴黎附近拍。」
為什麼要等五年之後才又重新來到攝像機前?「當一個人拍了八部電影之後,他已經表達了很多東西。我要再拍電影,就必須真的有話要說。為孩子們拍一部電影,這激發了我的靈感。」「這是由於我愛寫作,因為有幾塊錢的話,就可以買紙和筆。我的家庭並不富裕,文學是我惟一可以和我十六歲的年齡相稱的領域,」電影藝術家在新聞發布會上這樣坦白道。那時,「我非常喜歡寫作,但最初寫成的五千頁書糟糕極了。我把它們都扔進了垃圾箱。」貝松先生說道,他四十五歲,有三個孩子。「電影屏幕需要技術。必須有節奏,有鏡頭。當我開始寫書時,我得到了很多樂趣,因為我可以自己掌握時間。如果我想花十頁篇幅描寫亞瑟的花園,我可以讓自己這么做。這是電影屏幕上所沒有的自由。」導演強調道。
貝松早就曾經宣布,自己只導演十部電影,如今九部已經過去,第十部會怎麼樣呢?讓我們拭目以待這位如今最著名的法國導演的「最後一槍」,成績如何吧!
主要作品年表
導演: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The Professional )(1994)
聖女貞德 (The Messenger )(2000)
製片:
龍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 (2001)
編劇: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 (1997)
龍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 (2001)
這個殺手不太冷 (The Professional ) (1994)
③ 周星馳的卑微;為什麼說周星馳一直在最底層掙扎
與其說他在底層掙扎,不如說更多的人都在底層吧,他是比較運氣好的來、。
④ 不一樣的屁股
母親此時正背對著我。她低著頭,肩膀有節奏地聳動著,跟著她肩膀一起聳動的,是套在褲子里的屁股。母親穿的那條青色褲子是永遠都洗不幹凈的,而且母親的屁股永遠都是平的。
我咬了一下嘴唇後,又咬了一下嘴唇,接著,我,還是咬了一下嘴唇,直到我把嘴唇都咬疼了,這才小聲地說:「媽,能給我36塊錢嗎?」說完後,我又咬了一下嘴唇,不過,這次我咬嘴唇的牙齒沒有松開,就這樣一直地咬住。我希望用嘴唇的疼痛,來緩解我的呼吸——我就快喘不上氣了。母親肩膀和屁股的聳動,只是停滯了短暫的一個瞬間後,又繼續重復單調的慫動的動作。
「媽,你能給我36塊錢嗎?」這次,我提高了聲音。母親的聳動,終於停了,她轉過身體。她的手上,戴著黑色的橡膠手套。她看了我一眼後,就抬起一隻手。她,用手背的地方,蹭了蹭眼角那堆魚尾紋。等到,她把手放下的時候,我發現在母親那並不老的臉上,留下兩道子鮮紅的血痕。我知道,母親的手套上是有血的,只不過那血沾在黑色的手套上,不像沾在臉上那麼明顯、那麼好認。
「你說什麼?」母親瞪著眼睛,瞪著我。這樣的眼神,和母親殺死過的魚的眼神一樣。可以說,我是從小看這種眼神長大的,因為母親是賣魚的。
「我想要36塊錢!」這是,我第三次說出要錢的請求了,而且這次比前兩次的聲音都大。我知道母親不是聾子,我也知道他前兩次都聽到了,我還知道她不會給我。果然,母親又轉回頭去,開始殺魚了。我也只能,轉回頭,走出這個魚腥味十足的小地方。
早晨的陽光不是很明亮,它在霧霾中掙扎著,而,前面的那堆人也在掙扎著,他們要擠上那輛剛來的公交車。透過人群,我可以看到公交車司機,他坐在駕駛座那裡,他瞪著眼睛的樣子,和我母親用網去水箱里撈魚的樣子一般不二。而且,擠進車廂里的人和被我母親撈起的魚,他們的命運也是一般不二的——車里的人會被擠出內臟,而魚的肚子也會被一把刀割開,接著我母親會熟練地把它的內臟給掏出來。
公車開動了。等它路過我身邊的時候,我又發現,有一個人,他被擠到車窗那裡,半張臉都已經貼在玻璃上了。我特別觀察了這個人的眼神,這一次,我又看到一種,我看過無數次的眼神,那是一個被開膛破肚,挖空內臟的魚,被放在水裡洗的時候,出現的眼神——對生命渴望的眼神。我,繼續向前走,到了沒有擠上公車人堆里。這群人,有的,把頭看向後面,帶著期許的眼神,等著下一輛公車;有的,則看著前面那輛剛走的公交車,帶著羨慕的眼神。如此這般的情景,我禁不住愕然了,這群人是傻的嗎?他們難道不知道,上了公車會被擠出內臟的嗎?
「你們不怕擠出內臟嗎?」出於好心,我提醒了一句。
「張三,你是不是賣魚賣傻了,什麼內臟,內臟的。你惡心不,在這胡說八道什麼呢?」一個光頭大漢,一臉的不樂意。
「我沒賣魚,你不信就擠上去試試!」
「對對,我忘了,你不買魚,哈哈——」光頭大漢咧著嘴笑了,「二十幾歲了,不賣魚,也不找工作,什麼玩意?」
「要你管!」
「對對,我又不是你爸爸,我不管,我也管不著,明天,我見到你爸爸,我讓他管管你這個不孝順的孩子……」這時,光頭大漢突然拍了一下自己光頭,「對了,你沒有爸爸,我忘記了,哈哈——」
「X你媽——」我掄遠拳頭就沖了上去……
是的,我從沒有爸爸,就像我從來都沒有去電影院里看過一場電影一樣;對的,我渴望有一個爸爸,就像我渴望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一樣。還有,母親說過,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爸爸就死了。這樣,我有一個爸爸想法,是不可能了。所以,我才向母親要那36塊錢,就是想去電影院,看那部叫做「不一樣的屁股」的電影。
「兒子,你怎麼了啊?」母親扔掉手裡的魚,摘掉手套,臉上帶著幾片魚鱗和擔心,向我走了過來,「打架了?」我沒說話,只是把腫起來的頭低了下去。「說話呀,你這孩子到底怎麼了啊?」母親的語氣中帶著哭腔,而我終於忍不住,一把抱住了母親,放聲大哭。我從來不知道自己的眼淚有這么多,如果我是一條魚的話,我一定不會因為沒有水而死掉,因為我擱淺在案板上,快要死掉的時候,我可以哭。
「媽,我想有一個爸爸!」
「哎,給你36塊,去看電影吧……」
電影真的就像大家說得一樣精彩,就是不一樣的屁股,會有不同的命運,關於這點我是深信不疑的。看完電影後,我摸著自己的屁股走了出來,我想:導演李四真的是厲害,他影片里說的結論真對,像我這樣的人,不管臉在怎麼好看,但是屁股不行,命運也是不好的。像我這樣平平的、扁扁的屁股,就活該倒霉到連一場電影都看不起;像我母親那樣平平扁扁的屁股,就活該死了老公,倒霉到一個人賣魚養我。
「你是李四導演吧!」有一個短發小姑娘,突然打斷了我的思考,就見這個小姑娘滿臉通紅,又蹦又跳,「大家快來啊,李四導演在這里啊!」呼啦一下子,有一群人把我圍住了。
「導演,你親自來影院看看我們觀眾的反應嗎?」、「大導演,是什麼樣的想法,讓你拍出這個電影的?」、「李導,你結婚了嗎……」人越來越多了,把我擠得快無法呼吸了。實在沒辦法,我踮起腳尖,頭向後轉,剛吸了一口氣,我發現,電影院外面大屏幕上,放映著一張巨大的照片,我的照片,上面還寫著幾個漂亮的大字「天才導演,李四」。啊,原來如此——我和李四的臉一模一樣。
要殺死李四這樣當紅的導演,還真不容易,不過幸好我和他的臉長得一模一樣。當母親那把割魚肚子的刀,剖開李四肚子的時候,李四和魚一樣都死了,只不過魚不能閉眼,而李四卻閉上了眼睛。母親說,我的爸爸死了,其實並沒有,他還活著,為了不讓大導演的母親背上撒謊的黑鍋,所以,我把我的爸爸也殺了。
第二天,我開了一個新聞發布會,會上我對大家說:「是我拍了這部電影,讓我父親和弟弟死了,我不知道,我的父親是一個始亂終棄的人,他竟然撇下我的親生母親和雙胞胎弟弟,帶著我入贅到富貴人家……」
「那麼,請問李導演,你後悔拍這部電影嗎?」有一個記者打斷了我的話。
「我後悔!」
「是因為,死了人,還牽扯出你父親的丑聞嗎?」
「不!」我站了起來,然後脫下褲子,把屁股對向大家,「這部電影,是我瞎說的,你們看,我的屁股這么平,可我還是這么紅,對不對?」說著,我把身體轉了過來,把臉和生殖器面相了大家,我把自己的臉,拍得「啪啪」直響,「所以,屁股不一樣,命運不一樣的理論是錯的!」
「那麼,李導演,您認為什麼是左右命運的關鍵因素呢?」
「臉——」我高聲喊了一句,台下一片歡呼。我低下頭,拿出鏡子,照向自己。鏡子里那張帥氣的臉,笑了……
⑤ 求一部電影名。一個類似與新聞發布會的場景,一個光頭男人是主角。藍色的皮膚眼睛發光。
美國電影《守望者》
劇情簡介 · · · · · ·
由於邪惡勢力肆意蔓延,一群具有超群實力的正義之士挺身而出,他們戴著面具,身著奇裝異服,與各種壞蛋展開較量。不久,他們的英雄事跡通過媒體傳遍全國,美元鈔票、絲綢鬼魂、羅夏、城市隊長等超級英雄的名字廣為傳播,他們更參與到大大小小的重大事件之中,也因各自的性格遭受著不同的命運。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政府出台的法令導致一部分不願成為權貴爪牙的英雄退休,超級英雄集團由此分化。
1985年的一天,效力政府的超級英雄「喜劇演員」愛德華·布萊克(傑弗里·迪恩·摩根 Jeffrey Dean Morgan 飾)被人殺害。四處逃亡的「羅夏」的沃爾特·科瓦奇(傑基·厄爾·哈利 Jackie Earle Haley 飾)意識到有人正向曾經的超級英雄痛下殺手,而這背後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⑥ 明星或劇組的新聞發布會流程
什麼人代表公司發表聲明這個是不一定的,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安排,還會因為會場情況改變,主持人一般都是隨意,主辦方的人,導演啊,編劇啊都可以做在台上接受訪問,都是不一定的,
有很多情況拉,沒有一個死規定的。
⑦ 電影發布會是什麼意思
電影開始拍攝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是一種儀式,象徵著開始了!
⑧ 導演斯皮爾伯格PK矽谷明星網飛:一場由奧斯卡引發的電影業論戰
最近, 娛樂 圈發生了一件連劇作家們都很難創作出的劇情:當整個行業未來懸於不確定之際,一位「統治」了影視界40年之久的天才開始向一個咄咄逼人的闖入者發起進攻。
好了,不搞那麼玄乎。自上月初以來,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就投身於這項事業,當時有報道稱他有意申請改變奧斯卡規則,從而阻止在線電影播放給院線帶來的競爭壓力。《斯皮爾伯格:禁止網飛進入奧斯卡》——看看這標題,感受一下畫風。
目前,奧斯卡學院規則允許任何曾在洛杉磯影院中放映一周的電影參加競賽單元。此外,學院方面還允許電影在影院中放映的同時,同步登陸網路流媒體平台。
這場斯皮爾伯格對網飛的對決大戲變得如此瘋狂,以至於這位名導在Twitter上被稱為「失控的瘋子」。與此同時,司法部也向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發出了一封不同尋常的信件,其中警告稱隨意改變參賽規則可能引發反壟斷問題。
根據多家貿易新聞媒體的報道,斯皮爾伯格於四月底在比佛利山莊舉行的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董事會會議上提出調整規則的建議。IndieWire將此次事件表述為「斯皮爾伯格-網飛攤牌」。
這里有一個陷阱——已經72歲的斯皮爾伯格不會出席此次會議,更不用說提出任何規則變更申請。他本人當天甚至都不在城裡。這段時間,他一直都得在紐約進行下一個電影項目的統籌。據一位為斯皮爾伯格工作的知情人士透露,他的下一部片子是《West Side Story(西區故事)》的翻拍版。不過這位知情人士並不願透露自己的姓名,或者討論斯皮爾伯格的私人行程。
事實上,斯皮爾伯格對於網飛公司的敵意似乎被故意誇大了。
斯皮爾伯格對這一所謂的「攤牌」一直保持沉默。但在他的公司Amblin Entertainment(安培林 娛樂 公司)內部,他表達了自己對於新聞媒體捏造事實行為的失望(相關消息來自與他關系密切的兩位知情人士,他們同樣不願透露姓名)。准確來講,他認為院線擁有者、流媒體服務商以及傳統電影工作室需要齊心協力,用以保護他所提出的「電影藝術形式」。如果負責奧斯卡獎頒發的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希望找到一種更合理的方法,從而確保只有那些擁有院線版權的電影才有資格獲得奧斯卡獎,那麼他本人有可能投贊成票支持奧斯卡獎的決定。
但是,為什麼這樣再正常不過的言論就被傳播成了影業巨頭想要扼殺網飛?
根據知情人士所言,他所主要針對的並不是網飛。相反,他對於院線方毫不妥協的態度感到失望。作為一股以多元化為主要賣點的新興力量,網飛一直在努力縮短各類電影作品的獨家放映時間——目前這一周期為90天。今年1月,在《Roma(羅馬)》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影片之後,斯皮爾伯格甚至親自打電話給美國最大的院線公司AMC與Regal,懇請他們在影廳中播放網飛拍攝的這部電影(盡管其當時已經在網路平台上放映)。但對方拒絕了這一提議。
斯皮爾伯格自己也擁有網飛賬戶,而且特別喜歡收看該公司拍攝的原創節目——Amblin公司也參與到節目的製作當中,包括《鬼入侵》。(Amblin還推出了另外三個面向流媒體服務平台的作品系列,分別為亞馬遜上的〈Cortes and Moctezuma〉、蘋果上的〈Amazing Stories〉以及Hulu上的〈Animaniacs〉。)
在通過電子郵件回應《紐約時報》的采訪時,斯皮爾伯格指出「我希望人們能夠以任何適合自己的形式或者方式享受 娛樂 。無論是大屏幕,還是小屏幕——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是創作一個偉大的故事。每個人都有權享受偉大的故事。」
「然而,我覺得人們有必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區,去一個新的地方和其他人坐在一起共同經歷一段時光——他們可以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感受恐懼。這樣在電影結束時,他們之間的關系也會被拉近一些。我希望電影院能夠繼續存在下去,我希望戲劇體驗能夠在我們的文化當中繼續保持重要地位。」
斯皮爾伯格一直在嚴肅戲劇【例如《The Color Purple(紫色)》,《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單〉》】與大預算商業片【例如《Jurassic Park(侏羅紀公園)》、《Ready Player One(頭號玩家)》】之間搖擺不定,他似乎也意識到好萊塢評獎制度中存在的利害關系。隨著流媒體服務平台的激增——迪士尼將於今年11月12日推出自己的產品,蘋果、WarnerMedia以及Comcast也不甘落後——電影院可能會更加依賴超級英雄、續集以及翻拍等電影類型以維持自身生存。
那麼,是否終有一天像《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印第安納瓊斯與水晶骷髏王國)》這樣的火花電影成為院線中的主力,而以《Lincoln(林肯)》為代表的嚴肅電影則全面登陸流媒體服務平台?鑒於當前電影行業的發展軌跡,這絕不是什麼杞人憂天式的臆想。另外,網飛之上也出現了一些重要的聲音——Dee Rees與Cary Joji Fukunaga等從業者一直在為流媒體與多元連鎖平台劇作被排除在評獎范圍之外而忿忿不平。
網飛公司拒絕對本文發表評論。這家流媒體公司一直不願為院線提供任何保護性放映期,而是始終在全球范圍內提供靈活的影片觀看服務。然而,對於《羅馬》以及近期其它幾部電影,網飛公司開始軟化自己的立場。《羅馬》本身就以三周的獨家播放權為前提順利登陸了實體院線。
網飛公司還可能會在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高成本犯罪劇《The Irishman(愛爾蘭人)》中進一步妥協——這部作品計劃於今年秋季推出。4月16日,有報道稱網飛公司與各院線連鎖品牌商定了長達70天的獨家放映周期。網飛方面希望能夠在今年入夏之前為《愛爾蘭人》爭取到影院放映權。
即使如此,專門為影院製作的電影也仍然擁有相當頑強的生命力。在這個問題上,人們的討論熱情可謂無比高漲。斯皮爾伯格本人也抱有堅定的意見。
主流出版物敏銳地抓住這一觀點並不斷報道,並很快在全球各地引爆了各大媒體。
由於斯皮爾伯格本人選擇不對自己的立場做出澄清,因此輿論圈中充斥著大量過度解讀,特別是來自去年歐洲新聞發布會上看似與此相關的內容引用。斯皮爾伯格當時曾提到,「一旦以電視格式放映,那麼這就是一部電視電影。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作品足夠精彩,那麼它應該得到艾美獎,而不是奧斯卡獎。」
隨著社交媒體上批評之聲日益高漲,斯皮爾伯格的長期合夥人之一傑弗里-卡森伯格試圖伸出援手,借得克薩斯州西南偏南慶典的機會做出解釋。他強調稱,「首先,斯皮爾伯格並沒有這么說;第二,他也不會在今年4月向學院方提交什麼評獎規則變更申請。」
然而,斯皮爾伯格在今年3月下旬參加一次蘋果活動時的表現,卻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很多人甚至開始指責他是個虛偽的傢伙。
不過網飛公司CEO Ted Sarandos似乎並未對此感到沮喪。幾周之前,他和斯皮爾伯格共進晚餐,並在上周四一起逛了逛洛杉磯的一家購物中心。在這里,他們共同感受了一把由斯皮爾伯格投資的虛擬現實產品的實際體驗。
⑨ 呂客.貝松都導演過什麼電影要全部的
姓 名:呂克·貝松
出生日期:1959-03-18
出生地:法國巴黎
星 座:雙魚座
呂克·貝松被認為是歐洲的斯皮爾伯格,他的電影節奏明快,富於前沿時尚,風格詭異,幾乎每部影片都能激起人們的期待。代表作有:《地鐵》(1985年)、《碧海藍天》(1987年)、《尼基塔》(1989年)、《這個殺手不太冷》(1994年)、《第五元素》(1997年)、《聖女貞德》(1999年)。
主要作品年表
導演: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1997)
這個殺手不太冷 (The Professional )(1994)
聖女貞德 (The Messenger )(2000)
製片:
龍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 (2001)
編劇:
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 ) (1997)
龍之吻 (Kiss of The Dragon ) (2001)
這個殺手不太冷 (The Professional ) (1994)
只看過這個導演的幾部電影就深深的喜歡上了他,他說他只拍十部電影,那電影不像是美國的大片那樣,只是過癮,更多的讓我感受到了一個人的內心獨白,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深深思考,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會是難免孤單寂寞,可是有的時候又總是能找到那個我們靈魂深處彼此相同的那個人,就像通過鏡子,我們看到了另一片天空,看到了靈魂深處的另一個自己,在寒冷的地方彼此取暖,然後離開,在人群中深深寂寞,愛著內心深處愛的人或物,或者只在記憶中愛,然後堅持著生活。這是我看完《殺手賴昂》之後給我的意想
⑩ 第4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發布會,郭富城古天樂劉嘉玲亮相,他們有什麼新作
在2022年7月27日舉行的第四十六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新聞發布會中,郭富城、古天樂、劉嘉玲都出席亮相。這個活動能夠同時邀請到郭富城、古天樂、劉嘉玲是很難得的,這次的活動,也主要是為了宣傳兩部新電影——《風再起時》和《明日戰記》。
這個第四十六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新聞發布會能夠同時請到了郭富城、古天樂、劉嘉玲,也是因為他們近期有新電影上映,他們作為主要演員,需要出席活動進行宣傳。郭富城、古天樂、劉嘉玲他們這兩部新作就是即將上映的《風再起時》和《明日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