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成龍》講述的是什麼時期的故事
據悉,該劇講述清朝名臣於成龍的為官經歷,再現這位被清康熙皇帝稱為「天下廉吏第一」的官員的傳奇人生。曾因出演電影《萬物生長》而被觀眾所熟知,憨厚的形象深入人心,而此次出演於成龍的小舅子邢家良一角,則有可能顛覆張博宇以往的熒幕形象。發布會上,張博宇坦言:「劇中的角色巧舌如簧,心思縝密,可以成事也可以敗事,故事中也有很多好玩兒的情節設計,是個很有意思的角色,到底是怎樣一個角色,先賣個關子,等開播就可一見分曉。」
於成龍歷史背景
於成龍(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號於山,清代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於成龍被任命為羅城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於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後遷任湖廣黃岡的知州,歷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康熙二十年入京覲見。後升任江南江西總督。
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於成龍兼管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贈為太子太保。
於成龍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贊譽。
『貳』 於成龍砍張富貴人頭是哪一集
第12集。
第12集講述,張富貴殺了張三級,於成龍霸氣趕來,一刀將他人頭砍下。
《一代廉吏於成龍》是由朱正、杜希源執導,李萬年、尚大慶、胡大剛參演的傳記歷史片。該劇講述羅城治盜,湖北平匪,福建平冤,直隸救災,兩江懲惡。康熙譽為「天下廉吏第一」。
『叄』 求好心人分享於成龍(2017)成泰燊和王雅捷共同主演的免費百度雲視頻資源鏈接
《於成龍》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2Z7ii6UysZ5KM_bpmhujrg
《於成龍》講述一代廉吏於成龍從中年出仕到成為兩江總督的跌宕起伏又清正廉明的一生。
『肆』 成龍個人資料簡介 成龍電影大全列表
再一次致敬成龍大哥,著名國際演員、金馬影帝、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動作導演、監制、導演、歌手。
『伍』 為什麼說《成龍歷險記》包羅了成龍所有的電影成就
我認為,說《成龍歷險記》包羅了成龍所有的電影成就是因為有提及。《成龍歷險記》是一部經典作品,承載了幾代人的童年記憶。當提到這個動畫時,每個人都會首先想到十二個咒語、鬼面具和八個惡魔。但是誰注意到這部動畫中隱藏了很多成龍電影的細節呢?
它也是關於連接龍叔在《成龍歷險記》中去的所有地方,然後形成一張世界地圖。成龍主演的電影《80天環游世界》也講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這意味著這兩部作品之間確實有某種聯系。 當然,除此之外,成龍電影中還有許多經典情節出現在動畫中。至於所有這些,觀眾必須仔細探索。所以我認為,說《成龍歷險記》包羅了成龍所有的電影成就是因為有提及。
『陸』 電影大清廉史於成龍演員表
電影大清廉史於演員表(飾演介紹)
房祖名 飾 劉美力
安以軒 飾 yoyo
吳孟達 飾 警察局長
陳寶轅 飾 光輝哥
李欣汝 飾 梓萱
林雪 飾 肥毛
吳志雄 飾 權叔
駱達華 飾 梁長官
鞏新亮 飾 劉美怡
杜奕衡 飾 韋強
高捷 飾 熊五
潘馨 飾 未知
梁丹妮 飾 美力媽媽
『柒』 一代廉吏於成龍觀後感
演的是一台廉政戲,唱的是一曲正氣歌
——觀京劇電影《廉吏於成龍》感
京劇電影《廉吏於成龍》竟如此令人震撼,氣神激盪。當電影結束音響起,一代廉吏於成龍那可親可愛的神形已走入我們的心田。
清康熙年間,新任福建按察使於成龍到任後,發現前任官員草菅人命,造成了一起所謂「通海通匪」的冤假錯案,使當地上萬平民鋃鐺入獄,乃至田園荒蕪、怨聲載道、社會動盪不安。要改變現狀,必須重審舊案,開釋無辜,同時減輕民眾軍糧徭役的沉重負擔,促進生產發展。於成龍不顧自身安危,運用種種計謀,向駐節福建、權傾朝野的康親王坦誠進言,與驕橫偏執、心理陰暗的勒春、喀林等官僚周旋鬥法,拯婦孺老弱於水火,救受害無辜於囹圄,終於以其剛正直拗的人格魅力和清廉儉朴的操守,感化了康親王及一應同僚,戰勝了重重困難,使一方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於成龍再一次因政績卓著而升任直隸巡撫,依依難舍而躊躇滿志的他悄然踏上新的旅程。
於成龍以天下為家,而百姓是天下的主人。因此,他為天下大事考慮,實際是為百姓安危幸福考慮。他名為官,實為仆,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為老百姓謀福利上。越是困難,越是危險,越是需要負責任的時候,他越是走在最前面。他為了百姓,可以放棄自己的所有,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性命拋之腦後。他全身心地想著老百姓,全身心地為著老百姓而絲毫不計較個人利益。
於成龍能做到如此清正廉潔,是他嚴於律己的結果。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官吏,能做到於成龍這樣,尤其不容易。而於成龍卻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好。這是因為於成龍的忘我,他的淡泊名利,嚴正無私,心無雜念,一心為天下百姓。這正是《廉吏於成龍》一劇作為勸世之作的成功之所在。在今天以民為先,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我們每一位黨的幹部都可以從中獲得有益的警示。
觀念激盪, 需常洗心靈之垢;物慾誘惑, 應常敲警世之鍾。在利益訴求多元、價值觀念多樣的今天,反腐倡廉不僅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同時離不開廉政文化的支撐。這就是營造一個清正廉潔、勤政為民的時代氛圍,在全社會倡導勤廉、和諧的價值觀。世界上有一種寶貴的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影響一個執政黨的前途和命運。贏得了它,執政黨就有了優勢和資本;失去了它,執政黨就瀕臨危險的境地。這就是民心。古人雲,「天下大勢,常系民心。」老百姓何以喜歡於成龍這一廉吏形象,根本原因在於此。於成龍逝世後,南京「士民男女無少長,皆巷哭罷市。持香楮至者日數萬人。下至萊庸負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可見中下層人民對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人們常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個為官者,是秉公用權、廉潔從政,還是貪贓枉法、濫用職權;是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還是紙醉金迷、低級趣味……以什麼樣的姿態和面貌出現在群眾面前,關系政權的聲譽和形象,關系民心的凝聚和背離。這不能不說是戲劇電影《廉吏於成龍》給人們重要的「觀後感」。
我們黨員幹部應當以廉自省,常修為民之德;以廉自律,常懷修身之心;以廉自醒,常記履職之資!
我們應當將廉政思想貫穿於實際工作中,落實到具體行動上牢固樹立起清晰健康的核心價值觀念。
飲一杯止貪治欲廉政羹 做一個清香撲鼻公務人
『捌』 於成龍的扮演者是誰
於成龍(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號於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清初名臣、循吏。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於成龍被任命為羅城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於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後遷任湖廣黃州府的同知和知府,歷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等職。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覲見,升任江南江西總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於成龍兼管江蘇、安徽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贈為太子太保,賜謚「清端」。有《於清端政書》八卷等著作傳世。
於成龍在二十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贊譽為「清官第一」。
於成龍遠祖於伯達、於建中、於仕賢在元順帝至正元年(1341年),遷至石州(今呂梁市離石區)白霜里村,在這里度過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漫長歲月。於仕賢生於淵,於淵生於坦等四子。於坦,明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進士,累官至巡撫。
正德元年(1506年),其宗族一脈於素家族,遷居到石州北鄉距城30公里的來堡村。於素生於恩等四子,於恩生於采等四子,於采生於時煌等四子。
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八月二十七日,於時煌原配田氏生次子於成龍。不久,田氏病逝,父親繼配李氏。於成龍和繼母關系很融洽,家庭和睦。
『玖』 求《十二生肖》電影深度解析
下面這篇影評可供您參考:
《十二生肖》:一部生硬的喜劇獻禮片(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101,是一個很奇妙的數字,按照國人傳統思維方式中習慣性的以百為節點,而作為一個電影人,第101部電影無外乎是一種超越和紀念。2012年年底,成龍攜其第101部影片《十二生肖》擠進被老虎和飢荒壓抑著的賀歲片市場,而影片大打「成龍作品」的旗號,也似乎在預示著一個演員到創作者的轉變。而這種轉變算得上成功嗎?
主觀上看,《十二生肖》是一部標準的「成龍作品」,簡單的劇情,正面的角色,淺顯的幽默和到皮不到肉的打鬥,旁枝末節的增添一些小科技和大挑戰,結局上最終肯定回歸主流價值觀。或許,在經歷過《紅番區》、《我是誰》、《警察故事》等等這些「成龍作品」後,影迷對成龍的期待已經超過電影本身,而更多是對於成龍在人體極限做出的新挑戰。所以影片在進入宣傳期後,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關於成龍玩極限運動、高空垂降、流血受傷等花絮的宣傳,而對於劇情和藝術創作方面多則避而不談。更何況,《十二生肖》的上映檔期正逢《少年派》與《一九四二》酣戰階段,兩位大導演面前恐怕就連成龍本人也會對自己講故事的能力自慚形穢吧。
事實證明,在離開了唐季禮式的硬朗打鬥和陳木勝的警匪情緣後,此次成龍自導的《十二生肖》就好像把這12個動物的頭像捏合在一起,多少有些不倫不類的感覺。幽默滑稽的打鬥戲成為貫穿全局吸引觀眾的唯一亮點,而在整體的劇情設置和節奏把控方面,成龍要學的還有很多。影片的前三分之一內容充滿了當年《飛鷹計劃》式的懸念和冒險,然而作為一個賞金盜賊,人性從貪婪向正義的轉變過程生硬而草率,以至於後半部分的非動作類劇情松垮拖沓。最讓人茫然的是「叢林奪金」這一段劇情,簡直就如同是整部影片中「增生」出來的腫瘤一般,粗糙浮躁,無論從內容上還是畫面上都與整部影片極為不協調。對於海盜的調侃和戲謔充滿了山寨感,人種和語言上的幽默在經過後期的配音之後變成了一大敗筆。從這段失敗的劇情可以清晰的看出,成龍秉承了香港導演的精髓,然而這精髓不是唐季禮或陳木勝,而是王晶和黃百鳴。照葫蘆畫瓢,可成龍偏偏選了一堆歪瓜裂棗。
影片《十二生肖》集合了內地、香港、日韓、歐洲等多國明星加盟,然而長達122分鍾的時間里,更多的觀眾從這部「成龍作品」只看到了一個成龍。按照昔日作品的概念來看,成龍的電影中,女主角通常是也僅是一種花瓶式的存在,無論是梅艷芳、張曼玉還是高圓圓、楊采妮,女主角在成龍作品中的作用無外乎是哭泣、尖叫、誤解、被綁架、獲救。除去女主角的軟肋,通常男主角或者男反角更容易在「成龍作品」中有所發揮,如之前的謝霆鋒、王力宏、吳彥祖、古天樂等,至少是貼合著劇情的啟承轉折而存在著。然而在本次的《十二生肖》中,除了成龍以外,一眾的男女配角正反人物皆如同臉譜化一般的在畫面前飄過,揮揮手帶不走一絲雲彩。由此可見,成龍在指導監督影片的過程中,對於劇情比重的把控存在很嚴重的不平衡性。剪輯手法稚嫩且邏輯很模糊,過度的主角烘托或許不是個人功利主義的體現,但無疑一眾的配角成了這位新導演練手的犧牲品。
前邊說道過,在藝術和經驗上的欠缺,令影片《十二生肖》在早期宣傳的過程中就一直大打「極限牌」和「科技牌」,而這兩張牌在影片中出現的頻繁程度已經達到了賣弄的程度。片頭的輪滑速降部分,剪輯硬傷頻頻,節奏混亂很難給人以刺激的速度感,叢林冒險部分特效拙劣得令人發指,簡直充滿了山寨氣息。甚至作為重頭戲的片尾高空肉搏部分也是漏洞百出和剪輯凌亂。這些被當做重頭戲的劇情真的遠不及造假工廠中佳能相機的那段打鬥戲更出彩。
樂觀些,其實《十二生肖》是一部非常充滿謀略的影片,謀略指的並不是劇情安排上的精妙,而是影片中此起彼伏的「民族大義」的口號,也正是這口號讓成龍與黃百鳴式的商業喜劇區分開來,從而上升到一種「喜劇獻禮片」的新高度。或許不遠的將來,我們能看到的不僅僅是喜劇演員成龍,還可以看到一個類似於施瓦辛格或里根一樣的,從銀幕走出的香港特首。至於導演成龍……見仁見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