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徽安慶黃梅戲的優秀劇目、著名演員有哪些
黃梅戲的由來是什麼?黃梅戲,舊稱"黃梅調",黃梅戲是我國戲曲的主要地方劇種。黃梅戲發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安慶地區,戲曲語言為安慶方言。一百多年以前每逢黃梅季節,常常洪水成災,四鄉農民為了祈求豐年,就在這個時候舉辦迎神賽會,會上出現各種歌舞演唱,在這種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戲曲形式,因與黃梅季節有關,故名曰『黃梅調』,"黃梅調"也叫"採茶戲"。
❷ 所有黃梅戲名
黃梅戲孟姜女,黃梅戲莫愁女,黃梅戲竇娥冤,黃梅戲天仙配,黃梅戲挑女婿,黃梅戲烏金記,黃梅戲戲牡丹,黃梅戲小辭店,黃梅戲數字電影《六尺巷》韓再芬、黃新德、吳美蓮等,黃梅戲御河橋,黃梅戲鴛鴦配,黃梅戲雲樓會,黃梅戲羅成招親,黃梅戲靈姑戲虎,黃梅戲乾隆辨畫,黃梅戲牆頭馬上,黃梅戲《碧玉簪》全劇 安慶市黃梅戲三團,黃梅戲恩仇錄,黃梅戲《春草闖堂》,黃梅戲 富貴圖,黃梅戲鬼夫妻,黃梅戲風波亭,黃梅戲鳳還巢,黃梅戲 擋轎,黃梅戲貂蟬,黃梅戲龍女,黃梅戲補背褡,黃梅戲啞女告狀,黃梅戲游園驚夢,黃梅戲春江月,黃梅戲電影 七仙女,黃梅戲瓊花仙子,黃梅戲推車趕會,黃梅戲玩會跳船,黃梅戲錯失狀元郎,黃梅戲淚灑相思地,黃梅戲 打紙牌,黃梅戲大劈棺,優秀黃梅戲欣賞,黃梅戲殺妻嫁女,黃梅戲鄭小嬌,黃梅戲霸王別姬,黃梅戲蕎麥記,黃梅戲勸小姑,黃梅戲掃花堂,黃梅戲《開棺斷子》,黃梅戲血手印,黃梅戲討學俸,黃梅戲貞娘怨,黃梅戲珍珠塔,黃梅戲《西廂記》,黃梅戲魚美人,黃梅戲《金釵記》,黃梅戲鄭小姣,黃梅戲轉心壺,黃梅戲皇帝告狀,黃梅戲徽州女人,黃梅戲金玉良緣,黃梅戲亂婚,黃梅戲西施,黃梅戲胭脂,黃梅戲半邊月,黃梅戲綉鞋記,黃梅戲血狐帕,黃梅戲《打豬草》全場,黃梅戲電影 女秀才,黃梅戲 女婿戲丈人,黃梅戲 巧點鴛鴦譜,黃梅戲 偷情為救命,黃梅戲五女拜壽,黃梅戲縣令賜婚,黃梅戲春香鬧學,黃梅戲洞房奇冤,黃梅戲夫妻觀燈,黃梅戲好色公公,黃梅戲鬧肉鋪,黃梅戲女駙馬,黃梅戲棒打薄情郎,黃梅戲 雙龍配雙鳳,黃梅戲《莫愁女》韓再芬,黃梅戲《潘金蓮勾男》1,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精品小戲大全,黃梅戲《孔雀東南飛》趙媛媛 董家林,黃梅戲紅樓夢,黃梅戲紅絲錯,黃梅戲拉郎配,黃梅戲臨江驛,黃梅戲電影《龍女》全集 馬蘭 黃新德 吳亞玲 張輝 王少舫,黃梅戲櫃中緣,黃梅戲公主與皇帝,黃梅戲桂小姐選郎,黃梅戲劉海戲金蟾,黃梅戲 插秧,黃梅戲 妲己,黃梅戲《漢宮秋》,黃梅戲送香茶,黃梅戲雙玉嬋,黃梅戲雙下山,黃梅戲桃花夢,黃梅戲桃花女。
❸ 歌伴舞六尺巷的劇目梗概
《六尺巷》的故事在黃梅戲之鄉——桐城家喻戶曉,也曾多次被搬上黃梅戲的舞台,而被拍攝成為黃梅戲數字電影尚屬首次。韓再芬飾演的張家少夫人姚香蘭代表了中國傳統女性淳樸、善良。黃新德飾演的縣官和大人詼諧幽默,為本片注入了濃濃的喜劇風格。
❹ 張小萍的堅守黃梅三十載
1983年張小萍畢業,被分配在原安慶市黃梅戲三團工作,就在這一年,張小萍被團里選中拍攝文革後第一部黃梅戲電影《杜鵑女》,任主要角色「杜雀」。而「杜雀」這一角色,張小萍起初還不太樂意演呢。原來,張小萍覺得「杜雀」是一個小孩子的戲,小孩子的戲就是跑龍套。回想當初,張小萍笑著說:「當時自己年齡還比較小,不知道這個角色其實是個很重要的角色。」導演當時和善的對張小萍說,你不就是個小孩子嗎,演你自己就好啦。憑著本色出演,「杜雀」這一角色被張小萍演的活靈活現。
不久後,張小萍經歷了人生中一次非常重要的抉擇。由於她非常喜歡唱歌,唱著唱著就唱出了一點名氣。有一次,中國錄音錄像公司來安慶尋找歌手灌制磁帶,找到了張小萍,並讓她錄制了幾首歌的小樣。沒過多久,北京就發來電報,讓她去北京進聲錄唱。恰好這個時候,第一屆黃梅戲藝術節舉行,當時劇團推薦張小萍去參加,出演改編後的黃梅戲《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朱麗葉」。聽到這個消息後,張小萍又喜又憂,喜的是自己可以演主角戲,又是在黃梅戲藝術節這個大舞台上,憂的是自己的錄音該怎麼辦,當歌星也是她從小的一個夢想啊。最後,經過一番內心掙扎後,張小萍選擇了她心愛的黃梅戲。這一選擇,可以說影響了張小萍的一生。
由張小萍出演的幾十本大小劇目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其主演的《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因為她較好地繼承了嚴派唱腔及其表演風格,尤其對嚴派唱腔有所鑽研。還有一部不得不提的戲,那就是《六尺巷》,張小萍在劇中扮演主要角色「徐娘」。成熟的表演使《六尺巷》成為她藝術精華的體現,也因為《六尺巷》,她成為了眾所周知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作為一名黃梅戲演員,張小萍可以說是「清貧」的,收入遠不如外界想像的那麼高。曾經有人說張小萍是戲痴,放棄那麼多很好的機會而甘心守著黃梅戲這一方小小的舞台。張小萍說,她有一個始終秉持的人生信條,那就是「謙虛、守靜」。「謙虛」是一種人生態度,「守靜」更是一種堅守,它來自於一顆深愛黃梅戲的心,無論再多誘惑,也永遠不離不棄。
❺ 家春秋婢女翠環 演員
韓再芬,出生於1968年3月20號(農歷2月22日),祖籍安徽潛山,原安徽省安慶市黃梅戲二團主要演員,現任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院長。1980年進入安慶地區黃梅戲劇團學員隊學藝,兩年後便登台。1984年因主演黃梅戲電視連續劇《鄭小姣》一舉成名。韓再芬的表演具有大家風范:扮相俏麗,噪音圓潤,表演細膩,演唱韻味純厚、清亮悅耳。她在舞台上、電影、電視里塑造了許多婀娜多姿、光彩照人的藝術形象。韓再芬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安徽潛山出生日期:1968年3月20日職業:表演藝術家畢業院校:黃梅戲劇團學員隊代表作品:《女駙馬》,《莫愁女》,《楊貴妃》,《孔雀東南飛》主要成就:上海市「白玉蘭表演藝術獎」
國家一級演員籍貫:安徽潛山 個人作品黃梅戲電視劇《鄭小姣》、黃梅戲電視劇《女駙馬》、《天仙配》、《楊貴妃》、《香魂》、《血狐帕》、《小辭店》、 《生死擂》、《挑花女》、《李師師與宋徽宗》、《潘張玉良》、《西施》、舞台劇《女駙馬》、《莫愁女》、《鄭小嬌》、《徽州女人》、《公司》等。另外,她還先後主演二十餘部電影和電視劇,其中《鄭小姣》、《女駙馬》、《天仙配》、《桃花扇》和《孟麗君》獲金鷹獎;《桃花扇》獲飛天獎和「五個一」工程獎;《徽商情緣》獲97年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戲曲片獎;黃梅戲電視劇《挑花女》獲中國文化部頒發的「飛天獎」和中宣部頒發的「五個一工程獎」;黃梅戲電視劇《潘張玉良》,獲「飛天」一等獎;電影《生死擂》獲中國電影「金雞獎」「華表獎」和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 近年來主演的戲曲類電視劇: 1984年《鄭小姣》(五 集) 1984年《天仙配》 (四集) 1986年《桂小姐選郎》 (三 集) 1987年《女駙馬》 (四 集) 1988年《小辭店》 (上下集) 1988年《挑花女》 (四 集) 1990年《桃花扇》 (五 集) 1992年《孟麗君》 (九 集) 1995年《李師師與宋徽宗》(四集); 1995年《秋》(四 集); 1998年《龍鳳奇緣》 (三 集); 2002年《潘張玉良》 (六 集); 2002年近年來主演的戲曲類電影 《香魂》 1985年; 《徽商情緣》 1997年; 《生死擂》 2001年 《六尺巷》 2010年 近年來主演的非戲曲類電視劇: 《疾風勁草》 (單本劇) 1980年; 《溫州女人》 (十四集) 1994年; 《清明上河圖》 (三十集) 1998年; 《紅粉須眉》 (二十集) 2000年; 《大龍郵票》 (二十集) 2000年; 《走向共和》 (五十集) 2001年; 《塵埃落定》 (二十八集) 2002年; 《遠去的村莊》 (三十集) 2004年; 《貞觀長歌》 (三十六集) 2005年; 《血濃於水》 (二十集) 2005年; 《船政風雲》 (三十二集) 2006年 ; 《新天仙配》 (三十集) 2006年;《李清照》 (二十集) 2007年; 話劇《白門柳》 2006年; 小品《都市外鄉人》2004年;
❻ 跪求幾部有關黃梅戲的電影!
黃梅戲電影一覽:
嚴鳳英(4部):《天仙配》《女駙馬》《夫妻觀燈》《牛郎織女》
潘璟琍(1部):《春香鬧學》
董文霞(1部):《槐蔭記》
劉廣慧(1部):《紅霞萬朵》
丁
同(2部):《小店春早》《朱門玉碎》
陳小芳(1部):《母老虎上轎》
郭宵珍(1部):《杜鵑女》
馬 蘭(1部):《龍女》
楊
俊(2部):《孟姜女》《血淚恩仇錄》
韓再芬(4部):《香魂》《徽商情緣》《生死擂》《六尺巷》(此片最近剛剛上映)
趙媛媛(1部):《山鄉情悠悠》
❼ 韓再芬和黃新德合作過多少部黃梅戲,哪幾部
答:韓再芬和黃新德合作過很多部黃梅戲,有電視劇《潘張玉良》、《徽州女人》、《李師師與宋徽宗》、電影《生死擂》、《六尺巷》等。
1、韓再芬,1968年3月20日生於安徽,中國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安徽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安徽文聯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第五屆、六屆、七屆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代表。第四屆、五屆全國戲劇家代表大會代表。現任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院長,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協常委。1984年因主演黃梅戲電視連續劇《鄭小姣》一舉成名,代表作品有《女駙馬》、《楊貴妃》、《孔雀東南飛》、《徽州女人》、《徽州往事》等。
2、黃新德,男,漢族,1947年8月出生,安徽省懷寧縣清河鄉溫橋村黃老屋人。中專文化,民盟成員。1965年畢業於安徽省藝術學校黃梅戲班,畢業後分配到安徽省京劇團。現任安徽省文聯副主席,安徽省劇協主席,安徽省黃梅戲劇院藝術總監,中國劇協理事,國家一級演員、連續4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代表作品 《龍女》、《梁祝》、《詩仙李白》、《遙指杏花村》、《潘張玉良》等。
❽ 著名黃梅戲演員韓再芬簡介和她的全部作品有哪些
韓再芬,現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梅花表演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上海市「白玉蘭表演藝術獎」獲得者,安慶市文廣局副局長;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院長;安徽大學黃梅劇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安慶師范學院黃梅劇藝術學院名譽院長;安徽省電視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安徽省徽商協會副會長;同濟大學藝術系兼職教授;安徽大學兼職教授;「誠信中國」形象大使;安慶經濟開發區形象大使;安徽省「天柱山」形象大使;安徽旅遊形象大使;國家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中國藝術大家;曾任:曾任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協常委;共青團中央委員;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
其代表劇目有:
1984年《鄭小姣》(五 集)
1984年《天仙配》 (四集)
1986年《桂小姐選郎》 (三 集)
1987年《女駙馬》 (四 集)
1988年《小辭店》 (上下集)
1988年《挑花女》 (四 集)
1990年《桃花扇》 (五 集)
1992年《孟麗君》 (九 集)
1995年《李師師與宋徽宗》(四集);
1995年《秋》(四 集);
1998年《龍鳳奇緣》 (三 集);
2002年《潘張玉良》 (六 集);
2002年《香魂》
1986年;《徽商情緣》
1996年;《生死擂》
2010年 《六尺巷》
❾ 夏圓圓的介紹
夏圓圓,懷寧縣人,國家二級演員;1996年考入安徽黃梅戲學校戲曲表演專業。1997年在全校唱腔比賽中榮獲「優秀表演獎」。1999年在安慶黃梅戲學校校園文化藝術節中榮獲「唱腔比賽一等獎」。2000年畢業進安慶市黃梅戲二團實習。2001年,在安慶市黃梅戲青年演員基本功大賽中獲「演出獎」、2002年在第二屆黃梅戲「嚴鳳英杯」大獎賽中獲「表演獎」。2002年3月夏圓圓被分配到安慶市黃梅戲一團,主演過多部黃梅戲經典劇目,並參與演出了大型新編歷史劇《孔雀東南飛》和新編黃梅戲《為奴隸的母親》、《六尺巷》、《紅樓探春》、《徐錫麟》等深受觀眾喜愛的劇目。2006年榮獲「黃梅新苗」稱號;2007年11月榮獲首屆中國黃梅戲青年演員大賽「黃梅之星」稱號。2009年4月,參加「第四屆安徽省小戲小品大賽」榮獲「一等獎」;2009年10月,參加第四屆「中國戲曲紅梅薈萃」,獲地方戲演唱「金梅花」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