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周星馳一生只代言過兩個廣告,如今都成為商業巨頭,他的眼光有多准
其實說起星爺,很多人想到的是他所對於喜劇影視行業的一個貢獻,因為星爺的存在,讓中國的喜劇成為了一個讓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很多明星在成為明星之後,有了一定的粉絲基礎和人氣之後會接很多的代言廣告來賺取一定的傭金,但這其實也是一門學問如果操作不好的話可能會自己毀掉自己的前程,如果操作好的話,則會帶來非常非常高的收益,讓明星本身的知名度得到提升,也獲得了一定的商業認可。
② 周星馳作為導演,地位如何評定
周星馳,一個走上神壇的喜劇演員,一個無法超越的喜劇之王。但是,作為導演,他做出了成績,但是也消磨著他的演員身份地位,「周星馳」這個標簽比電影里的演員的號召力成分都大,周星馳的地位在演員這個身份上比導演的比重要大得多。1993年的《唐伯虎點秋香》主演周星馳,也是周星馳參與編導,香港票房:40,171,033港元,更是當年十大賣座電影之首。而先前1992年被稱為周星馳年,是周星馳作為演員的鼎峰的一年。1994年,周星馳參與《國產凌凌漆》的導演和編劇工作,之後的電影的作品,周星馳多多少少都會參與,周星馳和李力持合作執導《喜劇之王》,千禧年之後,從《少林足球》開始,我們在熒幕上見到周星馳的機會越來越少,他的戲份從主演慢慢變成配角,慢慢變沒,然後變成了幕後導演。私以為,周星馳是一個成功商業化的導演。
③ 張藝謀對中國電影的貢獻比周星馳對中國電影的貢獻更大嗎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感受不一樣,就以對中國電影的貢獻價值來說,我認為是平分秋色,各以自己的特色顯示了中國電影的價值,以下是自己的一點淺見。
一、特色:民族性電影與無厘頭喜劇總之,張藝謀和周星馳哪個對中國電影的貢獻價值大,我個人認為是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一個把中國民族性的特色推向全世界,一個把人類共同性的特質推薦普及化,雙方對電影貢獻價值都超級大,張藝謀創造了民族性走向國際化的經典,周星馳演繹無厘頭喜劇風格成就經典。
他們對中國電影的貢獻,一個開啟中國電影商業大片時代,一個引領中國商業電影時代,都是一個時代的大師。
④ 周星馳有哪些商業投資
989年11月24日,周星馳成立星煒有限公司(後更名為彩鷹控股有限公司),與妹妹周星霞、母親凌寶兒共同擔任公司董事。
1994年,與楊國輝等人組建彩星電影公司,創業作為《大話西遊》。
⑤ 周星馳的作品是否被我們神話了
可能是有一點,但是看他的電影總有一種情懷在。
至於有沒有被「神話」,我相信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很多神,喜歡音樂的,把張學友推到神壇,封為「歌神」,因為他唱出了你的心聲!同樣星爺也是我們心中喜劇界的神,大家覺得呢?
⑥ 你覺得周星馳電影能給你帶來什麼
你好,很榮幸能回答你的這個問題。那麼下面就由我來和大家說一下我的看法:
一、先讓我們來了解這個喜劇大佬周星馳吧1962年 6月22日出生在中國香港的他就被命中指定要做一個演員,他畢業於無限電視藝員訓練班,星爺是華語喜劇演員、導演、編劇、監制、製片人、出品人。他通過他的喜劇影視作品,讓廣大的人民知曉,名聲甚至傳到了北美地區,在2004年他的一部作品《功夫》創下數十年華語電影票房紀錄,被評為「2005年十大佳片之一」。還獲得很多獎項,如兩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 第2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第2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優秀故事片 、第23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等等。
二、讓我們來閱讀一下他的作品吧
星爺一生中創作了很多而且很好的作品,有功夫、大話西遊、唐伯虎點秋香、賭聖、逃學威龍系列、喜劇之王、少林足球、長江7號等等,而其中大話西遊就有好幾部。在書中也透過周星馳多出為人津津樂道、蘊含「無厘頭文化」的電影深刻地折射出,「無厘頭」其實是一種借網路自由、 娛樂 導向和傳媒商業推崇等多方面流行因素誘發,意在顛覆傳統意義的「文化力量」。 綜觀整個華語影壇,乃至整個世界影壇,沒有一個電影家能夠有如此之多的電影流行語風傳於世,膾炙人口。周星馳的存在已經是一種文化現象。可以說,周星馳是亞洲最厲害的後現代主義喜劇演員,他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
三、星爺的電影讓很多的人民愛上了"無厘頭",並且把挺不懂的粵語也聽懂了。星爺的每一個電影都少不了嘻哈,但就是有了這些嘻哈,才讓我們面對困難的時候也要勇敢的面對,在星爺的《長江七號》中有這樣一句話激勵著我們「我們雖然窮,但只要有骨氣,不吹牛,不打架,努力讀書,就算窮,走到哪裡都會受人尊敬的」,星爺的電影告訴我:堅持就會有機會,並且成功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在一棵樹上弔死。
多年前看的碟片,總感覺笑料都是做作出來的,不耐看!如果你特喜歡這樣空洞的笑料看看也無妨,消磨時間吧!總體來說不喜歡,真不知星爺如何能打動我。現在的很多笑星,老牌的和初出道的,一上台自己也笑,笑的不矣樂乎!鬨堂大笑的效果很難達到!可見觀眾的眼睛是唬不過去的。
今天,很高興回答周星馳的電影能給自己帶來什麼這個問題?我個人的理解有以下幾點:
1,首先星爺也算是我的一個喜劇派演員偶像吧!他的電影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快樂,給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尤其是大話西遊系列電影,百看不厭,很可惜只出了兩部,裡面有很多經典台詞,尤其有那麼一句經典台詞影響了我很多年,「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再來一次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極限,我希望是一萬年。」句句台詞真的讓人開懷大笑,讓人忘掉許多煩惱和不開心的事,也是身邊的男孩子追求女孩子必備的台詞。
2,十幾年過去了,星爺電影還是一如既往的很受大家的歡迎,每看一次電影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同時也對星爺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他的電影很多題材都很接近生活,反應生活中一些人和事。他可以說是一個百年一遇的喜劇天才和導演,才華橫溢,又很幽默的無厘頭,同時塑造了無數經典的角色。
3,星爺的電影,不僅僅反應的只有快樂,而是在電影中表現出來的那種生活的喜怒哀樂,很接近現實生活,同時也可以反映了一個人的人生生活寫照吧!一言難盡,希望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己美好幸福的生活。也希望星爺能夠繼續給大家帶來更加經典更多的喜劇電影。一直支持星爺,謝謝!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也是曲中人,初識只道喜劇好,再看才曉人生難,星爺的電影風格,以喜劇為主線,自己本身也是一個著名的喜劇演員,可以說,星爺的電影陪伴了無數人的一生,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一直到老年,伴隨著星爺的經典電影,談談人生,看看世道。
少林足球在《少林足球》中,以「 體育 +功夫」為主線,柔和電腦特效,在鏡頭下,各種少林絕技顯示得淋漓極致,鐵頭功、旋風地堂腿、金鍾罩鐵布衫、鬼影擒拿手、大力金剛腿、輕功水上漂等讓觀眾贊不絕口,影片趙薇憑借太極拳使球隊轉敗為勝,也堪稱影片的神來之筆,影片以喜劇為主線,刻畫了友情,愛情,團隊,人生追求,正義價值。
而在影片中,反派的形象刻畫也是恰到好處,將星爺等一干正派主角,襯托得淋漓盡致,雖說是喜劇,卻在喜劇中,穿插著人生哲理,反映 社會 現象,對邪惡現象的諷刺和對正義的肯定。
功夫在電影《功夫》中,影片以舊上海黑幫火並為主線,描寫了混亂的 社會 下,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弱肉強食,星爺和夥伴肥仔,生活在城市的邊緣,從小拯救世界的夢想,被 社會 慢慢吞噬,活成了理想的反派,整日混吃混喝,太極高手,獅吼功,十二路譚腿,洪家鐵線拳,五郎八卦棍等功夫高手,只得隱退江湖,最終卻也慘遭毒手。
在經歷了種種不公與打壓後,星爺終於覺醒,與火雲邪神的對決中,爆發出了最強大的力量,以如來神掌,對抗蛤蟆功,最終取勝,打敗了斧頭幫, 社會 回歸平靜,主角也因此獲得了愛情,星爺和黃聖依,終成眷屬。
感悟星爺的電影中,結局都是完美的,而中間的過程,可以說是五味雜陳,喜中有悲,悲中有喜,各種感情交織出現,在不斷的奮斗下,如《長江七號》中的逆襲,《功夫》中的戰勝邪惡,都能取得圓滿的美好結局,這也是現實 社會 的理想狀態,過程是坎坷的,結局是美好的,這就是人生。
星爺的電影,初看只覺得是喜劇,細看才能品味出人生的哲理,生活的真諦,一部部經典的電影,跨越兩個世紀,帶來的不僅僅有快樂,更有對人生的思考,對生活的追求,對朋友的忠誠,對小人的不屑,種種 情感 ,都刻畫在影片中,讓人回味無窮。
喜劇之王,是一部帶有周星馳濃重自傳色彩的電影。講述了一個演員從跑龍套到成為家喻戶曉的「喜劇之王」的奮斗史。
一個生活在底層的龍套演員--尹天仇,在生活窘迫,四面白眼的環境下,依然堅持自己的夢想!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反應出周星馳對演藝事業的熱愛,執著,以及那份大多演員最最欠缺的對事業的尊重。僅從這一點,我就堅信「潛規則」之類的行規不會發生在周星馳身上!雖然,最近由於他對演藝事業近乎苛刻的要求,使得他遭到演藝界眾多明星演員的集體對立,但我依然敬佩他那份對事業追求的執著精神!我相信,他的執著會給我們繼續帶來感動心靈的不朽之作的!
片中的愛情也是最最令人感動不已的。一對生活在 社會 底層的小情侶,簡單、單純,卻譜寫的真愛的美麗篇章!一句「我養你!」讓我熱淚盈眶!我想,不管什麼樣的女人,在聽到男人的這句話時,都會為之動容!同樣,一個落魄中的男人能說出這三個字,也只有真愛的力量才能讓他說出口!
夢想!真愛!堅持!勇氣!——這是《喜劇之王》帶給我的感動,也是我如此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電影演的是別人,更是自己!正是他自己的電影,才會更加讓人動容!
初中時自己非常喜歡周星馳的電影,對他的無厘頭欲罷不能。於是買碟時,往往尋找周星馳的電影。偶然的一次機會,自己在一個角落時尋到了周星馳的喜劇之王。那時的自己只是單純的喜歡周星馳的 搞笑 ,也許孩童的眼光總是那樣的純粹。可是當自己一看到影片的開頭,便感覺索然無味。原本以為周星馳對著大海喊完努力,奮斗之後,會出現魚蝦亂飛的情節,但是周星馳只是拍拍屁股走人了。那時感覺周星馳讓我失望了!一開頭便沒有吸引我,於是我放棄了繼續看下去!那時的我只看到了周星馳的 搞笑 !
高中時依然喜歡周星馳,只是學業的繁重讓我少了 娛樂 的時間,但學業的繁重也讓我學會了尋找時間放鬆自己。學校旁邊小飯館常常放些電影,於是吃飯時,我總會選擇那些小飯館。一次與同學吃飯時,正好遇見飯館里正播放著周星馳的喜劇之王。於是自己繼續著沒看完的喜劇之王。那時的張柏芝有點嬰兒肥,顯得清純可愛,那時的餐巾紙還是一包五角。或許自己也到了青春萌發的時期,當我看周星馳追出小屋朝張柏芝說我養你時,我想以後我也找個自己喜歡的女孩說我養,你即使我像周星馳一樣一無所有。那時的自己也萌發的愛的沖動,我也想以後找個女孩為我塗唇膏,也要讓那個女孩為我淚流滿面,我也會喊出那句我愛你。那個時候自己看到了周星馳的愛情,不再是他那純粹的無厘頭!
對於初中的自己我一直耿耿於懷,那時的自己我沒明白努力,奮斗。因為後來,自己一直的鬆懈,自己不得不去外地補習。記得補習那一年,自己一直在逃避,或許到現在。此時我也難以想像當年的窘境,那裡幾乎沒有朋友,沒有任何能讓我鼓舞的話語。我自己所做的只是逃避,錯誤的方式,造就錯誤的人生。雖然自己人生偏的不是很遠,但是曲折的道路讓我看到了自己渺茫。於是自己一次一次的翹課去網吧,那個嘈雜的地方,我再次看到了周星馳的喜劇之王。
影片里依然是那句努力,奮斗,但是卻讓自己心生無奈。當自己明白了那句努力,勤奮時,補習的時間已過大半。自己身上沒有發生奇跡,於是我來到了這里。在喜劇之王里,我看到了自己的欠缺的精神,但是自己卻不能改變什麼。
順其自然的,我來到了這個很讓我意外的高中,我也很意外過了一個讓我意外的高中生活。這個意外導致了我一個很意外的頹敗的高中生活。總之,我的生活就是TMD很平凡的意外,於是我就有點BT。在這里自己茫然的不知道自己要干什麼,更多的時間自己荒廢在了無聊的事上,網路佔大多數。在這個原本燃燒我的小宇宙的青春歲月里,我把我的青春貢獻給了「偉大」的網路事業里。茫然,頹廢,讓我像個小人物一樣的活著。我沒有自信拿起自己的那份生活里屬於我的「便當」,我沒有自信向命運這個舞台申訴自己是人生舞台的演員,不只是個跑龍套的。我只是像個小丑一樣蜷縮在一個角落看著遠處的黑夜,我沒有勇氣說出那句「天亮了就會很很美了」。
如今,在 社會 上了,這個傷感的夜晚,自己又重翻了這不經典的電影!這雖然是一部喜劇片,卻讓我如此淚流滿面!也許每個人的有著自己的人生的不同姿態,但是命運的提偶線卻不得不讓我們重復別人的生活。當年的周星馳只是一個跑龍套的,他在神鵰俠侶中只是扮演一名宋兵乙,如今卻華麗的轉身成為了一名享譽國際的喜劇演員。喜劇之王對於周星馳來說,相當與他自己的過去寫照,他的忍耐,他的毅力,他的勤奮,他的不屈造就了現在自己。影片里,他一直在強調自己的理想,在強調自己未來,或許自己很渺小,但是他有勇氣說出那句,我是一名演員!即使每個人的經歷都那麼的相似,但有多少人能COPY他人的成功?喜劇之王,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許我的人生也是一部喜劇之王,但是我自己卻無法做到周星馳的隱忍,樂觀!
不管怎樣,前面的夜景我什麼都沒看到,但終有那麼「天亮了就會很很美了」的一天,即使它是多麼遙遠!
我覺得周星馳電影能給人帶來穿越,夢境與現實合二為一。周星馳慧眼如炬,連找演員拍戲都能洞悉演員本性,使真身和角色完美契合。
本色出演最能打動人心這兩天高居熱搜榜,想下也下不來的羅志祥,曾經出演過星爺的作品《西遊降魔篇》,很好詮釋了演員本色出演的真諦!
羅志祥出演了電影《西遊降魔篇》里的角色——空虛公子。 這個角色一度被他自己念成「腎虛公子」,難道是周星馳導演未卜先知,有先見之明嗎,選他出演,再合適不過,妥妥的本色出演啊!
空虛公子是周星馳2012年執導的電影《西遊降魔篇》中虛構的一位驅魔人。造型奇特,臉塗白粉,眼圈黑濃,白衣白褂白帽,裝扮像足「白面」書生,看臉又像已死之人。
此人自命不凡,好咬文嚼字,身邊請了四位面貌驚人的大媽護法。空虛公子練就的空虛劍法天下無雙,手捧「空虛」木盒即可坐著斬妖除魔,但最後還是命斃妖王之王孫悟空之手。
劇中空虛公子的台詞很有意思,值得玩味:
空虛:「豬妖不簡單,月圓之夜就更難對付。除了我,試問,誰能降它呢?」
有沒有身臨其境之感?
大媽:你不是空虛,是腎虛 。
大媽2:哈哈哈哈哈……
空虛:(拍桌子)我告訴你哦,話不要亂講話哦!空虛兩個字你會不會讀? 是腎虛,不不不 ,是空虛,我是腎虛公子,啊不不不,我不是空虛公, 咳咳咳咳,都你,我告訴你,我從小就很腎…我從小就很空虛,腎這一塊呢我有好好保護……
羅志祥台詞的最後一句是真的,「人家的腎是真的強的不得了」,當時看覺得詼諧幽默、不禁捧腹大笑,如今看來,簡直是細思極恐,毀人不倦啊!
在當時,發誓要「護腎」的羅志祥飾演的「空虛公子」成為熱議的焦點,如今看來,當初演的如此真實確實是事出有因。
身臨其境+本色出演=無敵真實!有網友直言不諱:羅志祥白天極限挑戰,晚上挑戰極限……
作為藝人,這樣毀三觀行徑確實是渣到不能再渣了。同時也更進一步說明,星爺的確是高人,會看人,亦會選演員!
難怪星爺的作品,無數演員都能被捧紅,閱人無數,識人有度,不服不行!
後現代主義喜劇大師,在喜劇界他的電影代表的是一個時代。
在我不多的電影經驗中,周星馳無疑佔有特殊的位置。甚至可以說他的電影對我的影響遠遠超過了電影的界限。 周星馳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在他的無厘頭或者說後現代主義解構手法的後面,他讓我了解到,原來好的喜劇是應該讓人流淚的。「我是一個演員」,這是《喜劇之王》里的台詞,無疑這也是周星馳的自我評價。讓我想到了小津安二郎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我一向對人說,我什麼都不做,只做豆腐,因為我是個純賣豆腐的人。」 和大部分人不同,
《大話西遊》
並不是我最重視的周星馳作品,誠然這部電影確實代表了他的風格,只是往往我們會因為這兩部電影而忽視了在我看來更有趣更具代表性的其他幾部作品。
《唐伯虎點秋香》
笑聲背後的淚水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極其特殊的影片,被掩蓋在賀歲外衣之下的,是一個灰色的故事。簡單的來說,這是一部展現關於愛情、理想和現實之間激烈沖突的影片。通過對唐伯虎人生的內在矛盾的展現,我們似乎可以想起佩索阿所說的「我是一座橋梁,架在我之所是和我之所願之間。」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表達:我站立在一個巨大的縫隙之上。 「唐寅聰明絕頂,號稱詩畫雙絕,位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為當時男女老少所崇拜的偶像。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擁有八位天資國色、溫柔賢淑的嬌妻,恍若神仙美眷,羨煞旁人阿。」
這是影片一開始對唐伯虎的介紹,配合上隨後出現的如同賭場一般的唐家大廳,奠定了本片的基調:通過強烈的對比以及對傳統的顛覆,重構出一個全新的唐伯虎。而那八個嗜賭如命的老婆,和「天資國色、溫柔賢淑」形成了絕大的反差,傳聞和事實的距離就好像天堂和地獄之間。
被用來墊桌子的《百花爭艷圖》,墊桌腳的《唐寅詩集》,挖掉腦袋的《百鳥朝鳳圖》,無聲的像我們訴說著一個不被理解的男人的悲哀。「家財萬貫,妻妾成群。你應該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了,不是嗎?」唐母的問題也正是我們所疑惑的,更是困擾現代人的主要問題:到底什麼是幸福?物質和精神的內在緊張應該如何調和? 配合著悲涼的二胡,唐伯虎在月光下離開了自己的家,雖然沒有留戀,但我想也絕對談不上解脫。「我心又悲我心又痛,八個老婆如豺狼惡虎,人家當我享盡齊人福,其實空虛寂寞誰人知,誰人知?」這是唐伯虎面對命運的質問,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可是出走未必就意味著問題的解決。他所追求的可能只是鏡花水月,或許有問題的不是他的八個老婆,而是唐伯虎自己。「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
唐伯虎不是第一個發出感慨地人,只是他還沒有發現,清醒往往並不是好事,所以才會有「難得糊塗」的長嘆,政治如是,愛情如是,人生亦如是。 「原來當今世上最美麗的笑容,就是充滿愛心的笑容。天啊,我終於找到了我的理想,她就是秋香。」愛情總是在我們沒有準備的時候降臨,而等我們准備好了,它卻有已經離開了。
唐伯虎並不成熟,在失敗了八次之後,他對愛情依然報有天真地信心。現實是殘酷的,就如同我們常常說的「因為誤解而相愛」,一見鍾情這種事情早已被 歷史 證明是靠不住的。 「從今天開始,你就是華府的低等下人。9527就是你的終生代號。」
在現代 社會 中,尤其是隨著工業 社會 的發展,人的個性不僅逐漸的失去意義,更成為現代 社會 著力消除的東西。在 社會 中,你不需要成為自己,而應該成為一件工具。姓名以及愛情這些私人的東西都應該被消滅掉,就如同監獄、醫院、學校,乃至銀行排隊的人群,在這里,每個人和其他人都沒有任何不同,人蛻化成一個符號。 「死做活做像條狗,被人罵不能汪汪叫。像條狗,真好笑……」這是華府低等下人的歌謠。我們必須注意到這里狗的隱喻,似乎周星馳對狗的形象特別偏愛。
在這部影片當中,我們必須要注意到這一點,在華華府內,我們要將唐伯虎這個身份排除掉,才能真正的理解華安這個人物的言行的意義。華府就是一個等級森嚴的 社會 ,從9527到華安,代表著 社會 階層的變遷。而這種變化發生的前提是「奇跡」,如果沒有寧王挑釁這樣的意外,我們不難想像9527將始終是9527,而不可能成為華安,更不可能和秋香發生任何聯系。而對於生活在較高階層的秋香來說,9527甚至不如一隻紙鳶重要,而華安則可以引起她的一些注意,但是愛情的憧憬則只會對唐伯虎產生。這三個身分是同一個人,但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
可見,愛情的電流要想擊穿 社會 的絕緣層,我們必須寄希望於意外的發生,或者可以叫做「神跡」。 「風流不羈只是他的表面。我讀過他的詩,從他的字里行間,我看得出他是一個用情專一,真情真意的男子漢。」秋香的這段話無疑命中了唐伯虎的死穴:人生能有一知己則死而無憾,更何況還是個紅顏知己。唐伯虎正在尋求理解自己的人,於是秋香出現了。如果說之前唐伯虎對秋香的感情還是好感多過愛情,吸引他的主要還是秋香的美貌的話。聽完這段話,他只能無可救葯的愛上了秋香,愛情終於完成了自己最後一次蛻變,破繭而出。而結合電影的結局,這時候唐伯虎愛的越深,越感人,最終造成的反差越大。
愛情需要的雙方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崇拜。而當滿足了她的好奇心之後,當偶像從夢中來到面前,帶來必然是一些惆悵。因為她將發現唐伯虎也只是個普通人,曾經將他設想的越完美,此時的失落感也就越強。 終於,在救了華府上下之後,秋香被作為酬勞獎勵給了唐伯虎。這段姻緣從一開始就不是愛情的結局。如果故事在這里就結束的話,那這只能是一部熱鬧的賀歲片。而最後幾句對話,如同畫龍點睛一般,將鬧劇上升成為喜劇。 唐:「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實在太刺激了……」 秋:「慢著,劃兩拳先……麻將、牌九、擲色子四色牌,你總會一樣吧?
(一)給我帶來了快樂
馬雲和周星馳有次一起參加一個節目,名字叫《天馬星空》, 馬雲說現代中國人有兩個人的東西是一定要看的,一個是金庸的小說,一個是周星馳的電影 。馬爸爸這么說我覺得還是蠻中肯的。 縱觀周星馳所有主演電影,我覺得排前三的分別是《大話西遊》《功夫》《濟公》,網友有不同看法的可以討論下。
我人生中看的第一部電影是 《唐伯虎點秋香》 ,記得當時好像是96年吧,我十歲都不到,家裡有台黑白電視,經常收不到台,某天晚上實在在家裡無聊,我就倒騰起電視來,不斷的換頻道,調天線。也許命中註定,我在那個時候遇見星爺,突然唐伯虎點秋香幾個字出現,電影剛剛開始。
我就一個人守著電視看,那時我還沒有電影的概念。但整個過程,我就沒停過笑,太開心了,這是我能記得的十歲前唯一一次笑,整個人被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幽默滑稽的語言逗得前仰後合,我敢說我當時真的大部分看懂了。
從那之後,我一直找尋這類似的電影。一直沒找到,也不知道那個讓十來歲的我笑的那麼開心的演員的名字。時間悄然過去,一下子來到了2000年春節,家裡熱熱鬧鬧的,到處洋溢著過年的氛圍,我、哥哥、堂哥和堂弟妹鬧騰的無聊了,就打開了電視, 調頻道時剛好在播《九品芝麻官》,堂哥一下子就叫起來了:周星馳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以後就深深的記住了。堂哥還補充道:他是香港笑星。整個電影細節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後面還重溫了很多遍,我們五個堂弟妹深深的被故事情節吸引了,不時蹦出哈哈的笑聲。我和堂弟甚至於笑的抱在了一起。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們堂兄弟妹們再也沒有一起看過電影了,也沒有什麼事情能讓我笑的抱在一起了。
(二)給我減輕了壓力後來讀高中後我上了我們縣城最好的班,學習壓力特別大,生活中沒有一絲活潑的氛圍,唯一能讓我開心的就是周星馳的電影了。那時我們學校附近很多小飯店,我們一夥同學都在學校旁邊一個小飯店吃飯,大家打好一份菜,放在一起,邊吃邊聊。有時看看 體育 賽事,吃完了就走了。只有電視里放周星馳電影時,我們就會圍在一起看,沉浸在讓人捧腹的情節里。直到電影結束,我才發現所有人都在,大家都意猶未盡,回學校的路上還討論著周的電影,有同學還模仿著裡面的情節,我們都被該同學模仿星爺的表情逗得歡樂不已。 依稀還記得當時看了周星馳的《逃學威龍》《大話西遊》《回魂夜》《食神》 ,都是經典之作。
(三)讓我有了生活的鬥志星爺的電影很多勵志成分,每次當我遇到了困難,遇到了挫折,看不到未來的時候,我總是會去看他的 《喜劇之王》《少林足球》《破壞之王》 ,感受小人物的辛酸和努力。既愉悅了身心,又增添了生活的鬥志。星爺的電影也是我人生的一個加油站。
(四)結語後來,周星馳再也不演電影了,安心做起了導演,他拍的《 西遊降魔篇》《美人魚》《新喜劇之王》 ,我都去電影院給星爺捧場了,但再也找不到當年看星爺電影笑得沒心沒肺的感覺了,沒了星爺的表演,好像沒了靈魂。 三部裡面稍微好點的也就是《新喜劇之王》,你們感覺呢?
周星馳,一個為電影而生的人,卻人生孤獨,至今兩鬢斑白也未婚,令人唏噓。人無完人,星爺由於單親家庭長大,在為人方面不夠圓滑,還有些苛刻甚至於小氣 。但還是感謝星爺的電影溫暖了我整個青春,讓我青春有了快樂的底色,沒人能取代我的青春中的你。
周星馳的電影讓你覺得快樂。有人覺得他塑造的角色瓦解了崇高,不夠高大上,不符合主旋律,甚至有個別的還比較低俗。藝術不僅是用來教育人的,也是用來 娛樂 人的。看電影能夠帶來快樂,讓你笑得前仰後合,讓你忘掉在單位在工作中遇到的煩惱和郁悶,這也是藝術的一種功能。
但是周星馳的電影也不完全是無厘頭無意義。他的《戲劇之王》無論從藝術價值還是教育價值來說,都堪稱經典。他塑造的是一個個像你我一樣的小人物,跟許多庸人不同的是,他有理想並且為了理想,矢志不渝執著地去追求,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的這部電影讓你看了笑,但是笑過之後又哭。哭了笑了之後去思索這部電影背後的主人公的心酸,思索自己活著的意義。
我拿周星馳拍的電影和大陸內部許多爛片相比較。前者看起來像是隨意拍的卻拍得煞有介事,後者拍得煞有介事,可是呈現的藝術效果,卻像是他們隨便拍的。前者好像是拍著玩兒的,最後看到的卻是藝術精品。後者看著是認認真真拍的,當作事業去拍的,最後看到的卻是垃圾卻是廢品。
按我們那個年代的說法,不是粉絲,叫追星族,我個人是不追星的,但周星馳的電影我都看過,他是唯一一個例外,他的電影帶給我們歡樂,小人物的逆襲,大人物的扮豬吃老虎,各種無厘頭,同時也會表現出現實的很多齷齪,黑暗,簡單犀利,挺佩服周星馳的才華
⑦ 周星馳在華語娛樂界的地位和影響力
周星馳是華語影壇的標志性人物之一 ,被譽為中國的查理·卓別林。20世紀90年代,由於他主演的電影屢破票房紀錄,因此他與成龍、周潤發並稱為「雙周一成」,意為香港電影的票房保證。
周星馳不僅在商業電影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還製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無厘頭式喜劇,更締造了「周星馳現象」。作為無厘頭文化的代言人,其電影風格已經成為很多導演的樣本。周星馳的文化影響力不止於電影領域,他的很多台詞都成為一代人的經典口頭禪。
(7)周星馳電影商業性擴展閱讀
周星馳演藝經歷:
1997年,主演喜劇片《97家有喜事》,在片中飾演個性反叛、不修邊幅的老恭;該片在香港地區以4044萬港元的票房獲得香港年度票房亞軍;同年,與莫文蔚、葛民輝共同主演喜劇片《算死草》。
1998年,在賀歲片《行運一條龍》中飾演總是占朋友便宜的何金水;該片以2773萬港元的票房成績位列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三位 。
2001年,自導自演喜劇片《少林足球》,在片中飾演具有足球天賦的五師兄;該片在香港地區的最終票房達到6073萬港幣,不僅獲得香港年度票房冠軍,還打破了香港地區票房紀錄。
⑧ 周星馳電影有什麼鮮明特色
在周星馳早期的作品中,大家知道的,周星馳一直是以演員的身份飾演影片中某一個主角或者配角,人物的塑造是留給觀眾最深的印象的幽默元素之一,電影中周星馳飾演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小人物,這類小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重視個人價值觀的生活,而反感主動背負社會責任,擁有各類高尚品質。
如今的電影我們也都想模仿周星馳那樣的特色,塑造周星馳無厘頭的形象,但是縱觀整個影界,我們很難做到無厘頭電影,因為周星馳的形象實在是太深入人心,換成其他人,感覺就很尷尬,難以達到無厘頭的效果。
⑨ 電影界是什麼時候對周星馳有改觀
周星馳在90年代的香港影壇,可謂呼風喚雨,風生水起,他與一幫富有才華和干勁的電影工作者一起,為人們貢獻了一部又一部經典的喜劇作品。
步入新世紀的香港,在經歷「九七」動盪焦慮和大陸經濟逐步穩步提升的大背景下,香港人對於世界的認知也從焦慮逐漸轉為理性的平和。香港集體告別那個處處透射著狂喜或極悲的年代,開啟了追逐源自於內心快樂與充實的新旅途,而隨之告別的,不僅僅只是那個時代,還有那個屬於周星馳的「無厘頭」式極致悲歡。
2002年4月21日晚,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的第21屆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由周星馳執導的《少林足球》風頭無兩,影片共摘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與傑出青年導演獎等七項大獎。
周星馳在從影多年後,終獲苛刻藝術家們的欽賞目光,而此時的他,不僅僅是頒獎晚會上的璀璨之星,更是香港電影的救市之星。《少林足球》在香港地區的最終斬獲票房6073萬元港幣,一掃香港電影持續多時的低迷狀態,而這也是香港票房第一次突破6000萬大關。
此時的周星馳,距1982年那個默默無聞的宋兵乙,已經過去了二十年光景。從跑龍套到大明星,周星馳用一系列星光熠熠的數字,告訴這個世界一個關於夢想與堅持的故事,而這份執著與感動,也正是電影《少林足球》的主題。
在現代社會結構的沖擊下,傳統的習武之人在社會中究竟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少林足球》給出了我們這樣的答案,大力金剛腿五師兄靠撿廢品為生;練過旋風地堂腿的掉頭發帥哥,每天卻在洗碗,洗馬桶;還有一分鍾幾十萬上下的「商務精英」二師兄,以及被叫做肥仔的「輕功水上漂」等等。
這種戲謔的表達方式,不僅是對傳統武術遭遇窘境的客觀描繪,更是群摹了一張來自社會底層各類小人物的人生百態圖。對於周星馳扮演的五師兄來說,他窮的,也許只剩下夢想了,而對於其他師兄弟來說,他們窮的,也就只剩下窮了。
中國俗語講,窮則思變。對於這些在社會底層掙扎生存的小人物來說,他們缺的也許不只是堆積如山的鈔票,還有對生活的激情和對美好的嚮往。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求新與求變,永遠是落後者的唯一出路,而一波三折的經歷過後,阿星也終於把自己的夢想,成功傳染給了其他師兄弟。
不同於以往周星馳作品的是,從《少林足球》開始,周星馳開始注重對於電腦特技的大量使用。當武俠動作和視覺特效,足球運動結合起來時,周星馳用自己奇特的想像力,給足球運動設定了各種天馬行空的反物理運行軌跡,而在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視覺表現面前,我們不僅沉醉於周星馳技法愈發成熟的導演鏡語,更是認識了一個全新的周星馳。
對於經典敘事格式的回歸,對於言語幽默修辭的減少,對人物貼近正統意味的塑造,這似乎象徵著周星馳極致無厘頭時代的終結,而我們也就此告別了,那場逝去歲月里的浪漫風雪,那個風流倜儻的唐伯虎,那個瘋邪情深的至尊寶。
漫畫風格的影像特技,極具想像力的視覺呈現,直指人心的情感線索,夢想與愛情在這里都得到了理想化的描繪。周星馳將一個簡單的勵志雞湯,拍成了一部商業娛樂性十足的電影,這是他為千千萬萬個微渺小人物撰寫的史詩,更是從風雨中一路走來,對自己的一份致敬。
有人說:「周星馳最感興趣的,是來自貧寒童年對於功夫片的記憶,邵氏,李小龍,張徹……及其包含的正義感,情義和動作哲學。」
如果說《少林足球》是周星馳對於功夫片的一次初探,那麼到了他的下一部電影作品《功夫》,其對於「功夫夢」的窺求野心,從宏大意涵的片名便可探知一二。
當電影鏡頭越過 「豬籠城寨」四個大字時,破舊的樓前一幅繁忙鮮活的市井景象,這里有隊擁擠的人群、開店的裁縫、洗澡的小理發匠、罵街的 「肥婆四」、喝得迷糊的二叔公等……
周星馳曾表示《功夫》中的豬籠城寨還原了他的童年居所,那裡有雞毛蒜皮的日常瑣事,有相濡以沫的情義愛思,也有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更有周星馳對於那份逝去童真的親切懷戀。
電影《功夫》通過一種遞進式敘事方式完成整體結構的搭建,在影片開頭,鱷魚幫老大被斧頭幫所廢,隨著一支「暗黑爵士舞」,象徵著斧頭幫的時代降臨。
當斧頭幫准備血洗豬籠城寨時,三位平民好漢挺身而出,挽救城寨居民於危難。
隨後,斧頭幫找又來琴魔雙煞,在城寨一一挫敗油炸鬼,哩咕強和裁縫。
此時,更厲害的武林高手包租公包租婆現身,通過太極拳和獅吼功,擊敗琴魔雙煞。
不死心的斧頭幫又從精神病院請來火雲邪神,最終擊敗了神鵰俠侶楊過、小龍女。
至此,影片的主線不斷重復著「強中自有強中手」的真理,敘事結構也在一場場的高手過招中層層遞進,而主人公阿星則一直處於旁觀者的視角,並在副線中不斷延伸出一段關於童年傷痕的閃回影像。
在這場高手對決的「擂台賽」中,當火雲邪神擊敗的楊過和小龍女後,完成最終對決的使命,則又回到了那個街頭小混混阿星身上,而影片至此便完成了敘事邏輯的環形架構。
無論是《少林足球》中的那雙破球鞋,還是《功夫》中的那根棒棒糖,周星馳都在情感線索的發展中植入意涵象徵,球鞋被阿美二次修補,棒棒糖被啞女重塑復原,都與主人公的情感發展狀態密切關聯。
比比皆是的經典台詞和橋段,極富創意的動作特效以及深刻的人文內涵,這座屬於周星馳的電影藝術豐碑就此矗立。或許,當時的周星馳不會想到,《功夫》中的種種經典情節,會被後人不斷的戲仿,玩味和品鑒,而這其中,也包括後來的自己。
當正義與邪惡的故事塵埃落定,繁華的都市依舊車水馬龍,那個飽嘗孤獨與失落的啞女,在一個充滿夢幻與童真意味的糖果店門口,與阿星再次相遇,而他們牽起的手,是對那道斷裂多年情愫的二次縫合,洗盡鉛華的江湖浪子,大隱隱於市的絕世俠客,所有的情仇愛恨,都在此刻化作這一世最真摯的美好。
新世紀以來,周星馳的電影體現出兩大趨勢,一是對於特效的運用愈發注重,二是對自身角色趨近邊緣化的詮釋,而這些創作表徵,在影片《長江7號》中,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嚴肅的家庭親情加上科幻的元素,這樣全新的類型題材,對於周星馳來說,是一次全新的嘗試與挑戰。
作為一位商業票房成績優異的導演,周星馳深知觀眾想要看到的是什麼,於是他在影片中植入不少精心打磨的幽默橋段,用以維持周星馳「喜劇之王」的金字招牌。
不可否認的是,周星馳並不是神,輿論對其過度的神化,只會讓觀眾一次次的感到期望與現實的落差,也會讓周星馳創作的心態愈發疲憊。當周星馳在《長江7號》中,用《功夫》的經典橋段用以自我致敬時,我們似乎也能夠感受到,那份來自笑聲背後淡淡的無奈。
在《長江7號》中,觀眾在嚴肅的現實拷問與幽默的搭建橋段之間來回奔波,對於影片主旨的注視卻漸漸失焦,最終也只能將情感投寄到那個萌萌的七仔身上。
縱觀新世紀以來周星馳創作風向的變化,不見其往日對傳統經典文本的顛覆性演繹,不見縈繞於言語戲謔的唇齒之魅,而漸漸多了對於影像特技的追求和對於內心期許的發掘。
從《少林足球》對於夢想的描繪,到《功夫》對正義的演繹,再到《長江7號》對父愛的解讀,周星馳總是在尋找打動自己的內心力量,進而將這股力量轉化為影像的魅力,用以打動觀眾。
「開拓電影市場,希望全世界都能看到我的電影。」這是周星馳一直以來的夢想。因此,周星馳不得不從那個小圈子中跳出來,用更多的肢體語言和視覺特技,來解決其作品在國際傳播和時代語境下文化輸出的困境。
周星馳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前三部電影,有達濟天下的俠義情懷,也有直抵人心的溫馨情感,無論是影片的格局大還是小,它們都是周星馳電影風格從轉變到成熟的精緻藝術品。
在《長江7號》之後,周星馳選擇將自己隱沒於攝像機之後,不再出演自己執導的電影,而在這時期,內地已經完全成為周星馳倚重的受眾市場。同時,中國快速步入消費社會,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人們開始對於情懷二字的價值愈發看重。
⑩ 請分析周星馳電影的特點與意義
用無厘頭的方式講述小人物的奮斗史,笑中有淚,影響了一代人,被內地文人冠為後現在精神的解構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