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舞台上的女演員

電影舞台上的女演員

發布時間:2022-12-23 14:25:57

1. 盤點奧黛麗·赫本的經典電影

奧黛麗·赫本,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電影、舞台劇女演員

1948年,赫本第一部《荷蘭七課》到1989年,息影多年的奧黛麗客串出演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一共出演20餘部電影。下面介紹幾部代表作品。

《羅馬假日》

於1953年8月 《羅馬假日》 是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浪漫愛情片,

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故事。

影片由 格利高里·派克 奧黛麗·赫本 聯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好萊塢黑白電影的經典之作。

奧黛麗·赫本也因該片獲得了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龍鳳配》

1954年9月《龍鳳配》是由派拉蒙影視公司發行的愛情喜劇電影,由比利·懷爾德執導,亨弗萊·鮑嘉,奧黛麗·赫本、威廉·霍爾登主演。

《龍鳳配》 是美國派拉蒙電影公司為奧黛麗·赫本量身打造的電影,

該片講述一位貧窮的少女,從巴黎學習回來後從丑小鴨變成了美麗的天鵝,

並贏得富家子弟的愛情的故事,(PS:赫本的發型再一次成為「時尚」的代名詞(第一次記錄是在 《羅馬假日》 一片中創下的),

成為眾多女性們競相模仿的典範。 並且在服 裝方面都是由奧黛麗親自前往法國選購的。

奧黛麗 紀梵希 的時尚傳奇由此拉開序幕。 在赫本的演藝生涯中,共有四次飾演這樣的 「老少配」 角色的經歷,而《龍鳳配》是其中的第一次。 )

《蒂凡尼的早餐》

1961年10月上映的 《蒂凡尼的早餐》 是由布萊克·愛德華茲執導、由奧黛麗·赫本等主演的講述拜金女霍莉的愛情故事的一部電影。

1961年最賣座的影片之一,同時也是奧黛麗·赫本所有影片里上座率最高的一部。



《窈窕淑女》

1963年,出演歌舞劇 《窈窕淑女》 改編自蕭伯納的戲劇劇作《賣花女》,

該影片由華納兄弟影業於1964年出品,喬治·庫克執導,奧黛麗·赫本、雷克斯·哈里森、傑瑞米·布雷特等主演。

影片講述下層階級賣花女(赫本飾)被中產階層語言學教授Higgins改造成優雅貴婦的故事,

從頭至尾洋溢著幽默和雅趣,片中有大量經典歌曲,奧黛麗·赫本的表演令影片閃耀特別的光彩。

影片於1964年公映,一舉贏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在內的奧斯卡8項大獎以及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等二十餘項大獎。


《盲女驚魂記》

1967年,出演電影 《盲女驚魂記》 ,奧黛麗在片中飾演一位盲女,這是她在事業上的又一次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導演泰倫斯·楊,正是二戰時將奧黛麗從納粹魔爪中解放出來的那位炮兵軍官。

本片也是赫本最後一次與丈夫梅爾·費勒進行合作。



2. 十佳電影女演員演員名單出爐,周冬雨用實力征服評委

這個全國十佳電影女演員也是最近剛評比出來的,其選取的人員囊括了建國70年以來的活躍在影壇中的具有影響力的女性演員。其人員名單如下:張曼玉,鞏俐,林青霞,劉曉慶,章子怡,田華,王曉棠,周冬雨,惠英紅,祝希娟。評選單位是新時代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聯合第27屆華鼎獎組委會,從這個評選單位也可以看得出來具有一定的分量。畢竟,華鼎獎的含金量不低。

在這份名單中,港台藝人有三人入選,她們是林青霞、張曼玉和惠英紅。國內藝人中,田華、祝希娟、王曉棠屬於老一輩的電影工作者。章子怡、劉曉慶屬於中青年一代的佼佼者,周冬雨屬於青年一代的代表。這也是周冬雨能夠入選的原因之一。畢竟,在獲獎的年齡結構上,是需要考慮有年青一代的代表的。至於說鞏俐,其影響力自然不用多說,只是她的新加坡的國籍可能具有一定的爭議性。不過在藝術上,鞏俐能夠入選一點兒問題也沒有。

對於這份名單,年青一代對於田華、祝希娟和王曉棠的名字可能有些陌生。畢竟,屬於她們的那個時代已經很久遠了。但是,她們出演的電影至今還具有很大的影響力。田華的代表作是電影《白毛女》,她在電影中飾演的是女主角喜兒。祝希娟的代表作是《紅色娘子軍》,在那部電影中祝希娟飾演的是受盡壓迫的海島女吳瓊花。而王曉棠作為一名軍旅演員,其代表作是《野火春風斗古城》。她們出演的這些作品可以說在屬於她們的那個時代火爆了很多年。

鞏俐、章子怡和劉曉慶屬於中青年一代的代表。鞏俐的代表作是《紅高粱》、《活著》,章子怡的代表作是《我的父親母親》、《十面埋伏》和《一代宗師》,劉曉慶的電影作品不多,但是其早期的作品《芙蓉鎮》、《火燒圓明園》都是上等佳作。

港台演員中林青霞的代表作是《新龍門客棧》、《東邪西毒》,張曼玉的代表作是《花樣年華》、《阮玲玉》和《2046》,而惠英紅的代表作是《血觀音》。港台明星的成名時間段大多在上個世紀8、90年代,但是越是這些老電影反而越有韻味。

最後說一下周冬雨,作為年輕一代的女演員,周冬雨在電影上的悟性和天賦是別人比不了的。所以,其參演的電影也獲得了很多的人認可。像《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等作品都能夠很好的反應 社會 的各種問題。那些質疑周冬雨的人可以消停一下了,畢竟沒有誰能夠在這么快的時間內既獲得電影大獎又能夠收獲觀眾口碑。

3. 電影舞台姐妹演員表

電影舞台姐妹演員有演員謝芳飾演竺春花、曹銀娣飾演邢月紅、高放飾演江波、上官雲珠飾演商水花、李緯飾演唐經理、鄧楠飾演和尚阿鑫等。

《舞台姐妹》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CAmdhbum24Jd8YjGrXgA2g

?pwd=53mt

提取碼:53mt

1940年代初,浙東某山村的童養媳竺春花(謝芳)因不堪虐待逃入某個越劇戲班,與教戲師傅的女兒邢月紅(曹銀娣)結為姐妹。不久,攻旦的春花和習生的月紅雙雙成為戲班台柱。
戲班在紹興演出時,當地豪紳企圖凌辱月紅,為掩護她,春花被人綁在橋頭示眾,邢師傅也被打致死,臨終前,邢師傅囑附兩人要「認認真真唱戲,清清白白做人」。戲班到上海後很快唱紅,戲院唐經理想借上演淫穢劇目撈取更多銀子,被春花嚴詞拒絕,但月紅卻貪慕虛榮墮落成為唐經理的玩物,姐妹因此反目,但兩人的情分並沒到此終結。

4. 費雯麗的簡介

費雯·麗1913年出生於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是英國電影、舞台劇女演員。

1935年費雯·麗出演自己的第一部影片《欣欣向榮》。

1938年前往美國好萊塢拍攝電影,憑借在電影《亂世佳人》中飾演郝思嘉,獲得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英國女演員。之後,回到英國發展戲劇。

1950年後再次闖盪好萊塢,參演電影《慾望號街車》。

1951年憑借《慾望號街車》獲得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女演員獎,並於1952年第二次問鼎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成為第一位由威尼斯影後走向奧斯卡影後的女演員。

1953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的英籍女演員。

1963年獲得戲劇獎托尼獎最佳女主角獎。

疾病成為費雯·麗一生事業的障礙。1967年7月7日,費雯·麗因肺結核在英國倫敦伊頓廣場54號的家中病逝。

費雯·麗的人物評價:

良好的英國式教養賦予費雯·麗善解人意、殷勤好客的性格,她終其一生都保持著廣交朋友、關心他人的生活習慣。無數或熟悉或陌生的人都曾在失落的時候接到過費雯問候的電話、信件或是禮物。

費雯·麗是非常迷人的女士,她使人傾倒的美貌經常使人忽略了她作為一個演員的驚人成就。大美人很少成為偉大的演員—只是因為他們不必要這么做。費雯·麗不一樣:有抱負、有恆心、認真、經常有靈感。

5. 中國銀幕第一位女演員是誰

中國銀幕第一位女演員是嚴珊珊。

1909年,黎偉民偕妻嚴珊珊從香港到上海為華美影片公司拍影片《莊子試妻》,莊子之妻自然仍由黎偉民反串扮演。但他畢竟有點了新派作風,動員自己的太太嚴珊珊飾演了扇墳的使女—角。戲雖然不多,嚴珊珊卻是中國銀幕上出現的第一位女演員。

生平介紹

在封建意識濃厚的當時,不用說是電影,即使在文明戲舞台上,也沒有女演員。舞台上的女角,皆由男演員反串,女人演戲,拋頭露面,為眾人觀看,是件不可想像的事。更何況電影,她走上銀幕,邁出這一步需要極大的勇氣和魄力,嚴珊珊開了女演員登上銀幕的先河,是中國影壇第一個「吃螃蟹」的女人。

《莊子之妻》試映效果頗佳,也是第一部輸往美國的中國電影。《莊子試妻》試映後,她和丈夫黎民偉受到鼓舞,到1923年成立了民新製造影畫有限公司。

6. 你覺得鞏俐在電影界的地位是怎樣的,你對她有何評價

說起華語影壇頂級女演員就一定繞不開那2個赫赫有名的女演員:鞏俐、張曼玉。今天先來說說鞏俐,不談八卦,只看實力。

鞏俐作為中國最早「出國門」的女演員,其影視成就有目共睹,因為傲人的成績和強大的氣場被網友稱為——「鞏皇」,一個「皇」字足以見得她在影迷心中的地位。

鞏俐至今仍活躍在電影界,她是在國際電影舞台作出過傑出貢獻、並有著推廣中華文化精神的華語女演員,是華語影壇唯一一位在國際影展上擔任評委會主席的演員,也是華語影壇唯一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均獲得過個人殊榮的演員 。

如何評價鞏俐,她用作品說話

鞏俐一出道就是內地電影藝術巔峰的年代,第五代導演幾大神作鞏俐一人佔了幾個。但不要天真地以為她的成功只與機遇有關,那個時代那麼多的女演員,被選中的是她,最後留下的也是她。

她是華語電影殿堂級的人物,生在大師的年代,最好的演員、最好的導演,天時地利人和,她的作品夠在中國影壇至少再吹20年,地位都是一部部作品刷出來的。

7. 鞏俐的簡介

鞏俐簡介

生日:1965年12月31日 籍貫:山東
出生地點:沈陽 星座:摩羯座
身高:168cm 體重:56公斤
最喜愛的季節:秋
最喜歡的顏色:黑、白、紅
嗜好:烹飪、看名人傳記
最喜歡的電影作品:《唐伯虎點秋香》
最喜歡的歌曲:《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鞏俐1965年生人,山東濟南人。1985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留校任話劇研究所演員。大學二年級時,她被首次執導的張藝謀選中,在影片《紅高粱》中扮演女主角九兒。鞏俐的表演雖略嫌稚嫩,但清新可人,顯示出良好的潛質。而隨著《紅高粱》的聲譽日隆,鞏俐也在海內外聲譽大震。1988年在影片《代號「美洲豹」》中她飾演護士,獲第十二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1989至1990年間,鞏俐又主演了兩部張藝謀執導的兩部影片《菊豆》和《大紅燈籠高高掛》,都是舊時代深受家族壓抑的女性形象。

使鞏俐的表演邁向高峰的是1992年張藝謀執導的《秋菊打官司》,片中演員賦予角色的生活實感深深打動了觀眾,秋菊不僅使鞏俐榮膺「金雞」、「百花」雙料影後,而且在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女演員獎,這是大陸女演員首次榮獲國際大獎。

她與張藝謀合作的影片還有《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與其他導演合作過《霸王別姬》、《畫魂》和《風月》等。她還拍了不少香港娛樂片,像《古今大戰秦俑情》、《天龍八部》、《唐伯虎點秋香》、《西楚霸王等》。

8. 百年中國電影史上的10大女明星的演藝經歷


阮玲玉(1910~1935)是中國第一位得到社會廣泛贊譽的女演員。阮玲玉自1927年主演第一部影片《掛名夫妻》起,在29部影片中飾演角色。她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的電影表演藝術擺脫文明戲模式化表演桎梏、走向現實主義真實表演道路的開始。阮玲玉在短暫的一生中創造了舊中國各個社會階層的婦女形象,尤其是她在《神女》中飾演的那位被污辱被損害的女性,在表演上最為出色。當《神女》在國外重新展映,仍閃耀著不朽的藝術光彩。玩玲玉在表演藝術上,形成了自己真摯、朴實、自然、清新的獨特風格,她那飽滿的熱情、嫻熟的技巧、獨特的手法,使她達到了默片時代中國電影表演藝術的最高水平。
周璇(1920~1957)委婉、甜潤、動人的「金嗓子」和真摯、自然、感人的銀幕形象一直鐫刻在廣大觀眾的心裡。人們為她的藝術才華所贊嘆和迷戀;又為她凄苦的一生所哀憐和惋惜……她童年被賣為周家養女,1931年參加上海明月歌舞團,因主演歌舞《特別快車》而嶄露頭角。1934年在上海各電台聯合舉辦的歌星比賽中名列前茅,成為十大歌星之一,被譽為「金嗓子」。1935年從影,1937年拍攝的《馬路天使》,使周璇一躍而成為電影明星。給觀眾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兩首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
八一三事變後參加大型話劇《保衛盧溝橋》的演出。後隨上海劇藝社赴菲律賓宣傳抗日救亡。1938年任上海國華影業公司演員,主演《孟姜女》、《李三娘》、《董小宛》、《西廂記》等近二十部影片。1943年在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漁家女》、《紅樓夢》等影片。抗戰勝利後赴香港,相繼主演《長相思》、《各有千秋》、《憶江南》、《清宮秘史》等影片。1950年回上海。周璇短暫的一生是凄慘的,她是舊社會最後一個犧牲品。然而,她所創造的動人的銀幕形象和優美的歌聲,將會長久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上官雲珠(1922~1968)。一個眼神,幾個動作,能使一個小角色的性格在銀幕上熠熠發光,並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上官雲珠就有這樣的藝術功力。她是一位可塑性強、戲路子寬,有表演才華的性格演員。上官的表演「情於中,形於外」,有一種出自內心的魅力。雖然她個子矮小,可是上官善於揚長避短,藏拙顯優
,感情的流露分寸得當,能把角色的神韻細膩地表達出來。她在攝影機前一站,往往使導演感到她「神」了。在她短暫的一生里,她塑造了各種身份、性格、氣質迥異的人物形象,如《天堂春夢》里演漢奸的妻子、《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演「接收夫人」、《萬家燈火》中演含辛茹苦的家庭婦女、《舞台姐妹》中演人老珠黃的「戲子」和《早春二月》中演柔弱的寡婦、《南島風雲》中演抗日游擊隊的女護士符若華等,這些角色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秦怡(1922~)天生麗質,兩只大眼睛特別吸引人。著名劇作家吳祖光說:「她的美麗身姿和特別明亮的一雙眼睛把許多人吸引住了。」電影界漂亮的女明星不少,但像秦怡這樣有成就的不多。她從不以天生麗質為滿足、為本錢,她更注重勤奮進取,她的成功靠的是真本事。在抗戰時期,她就與白楊、舒綉文、張瑞芳,一起被稱為抗戰大後方的重慶影劇舞台上的「四大名旦」。1947年,抗戰勝利後秦怡回到上海,作為特約演員,先後在《忠義之家》、《無名氏》、《遙遠的愛》、《母親》、《失去的愛情》等影片中飾演主要角色。
新中國成立後,秦怡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曾主演《農家樂》、《馬蘭花開》、《兩家春》、《摩雅傣》、《北國江南》、《夢非夢》等影片,並在《女籃5號》、《鐵道游擊隊》、《林則徐》、《青春之歌》、《雷雨》、《海外赤子》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1983年由她主演的電視連續劇《上海屋檐下》(兼任藝術顧問),再度向世人展示了她那不同凡響的表演技巧和具有東方女性魅力的風韻。她參演過30幾部影片,無論是大角色、小角色,甚至是「跑龍套」的群眾角色,她都全心全意去演,以真實、自然,毫無矯揉造作的演技征服了幾代影迷。 林青霞(1954~),有著「台灣美人」之稱的她,是港台影壇賦盛名的女星之一,縱橫電影界20餘年,獲得台灣影後頭銜,卻選擇在40歲那年嫁給香港商人邢李源,從此淡出影壇,她戲劇性的生涯轉變,讓人印象深刻。林青霞18歲豆蔻年華之際,以電影《窗外》的女主角江雁容迅速走紅,成為影壇閃亮的一顆新星。1975年,21歲的她在中影《八百壯士》中,飾演泅水渡江為八百壯士贈旗的女童子軍楊惠敏,隔年獲第22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早期的她讓影迷印象深刻的,應該是她演《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等瓊瑤小說改編的電影。雖然年紀輕輕就走紅,但林青霞一直很努力轉型,1980年赴美進修表演,1984年又到美國聖地亞哥國際大學進修表演的相關課程。1990年更以《滾滾紅塵》,獲得第27屆金馬獎影後。1991年, 林青霞出演《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掀起了反串的熱潮, 她的反串形象另人難忘。 林青霞塑造了無數經典形象,例如經典的東方不敗令人印象深刻,至今仍被台灣人奉為走下神壇的美人。 劉曉慶(1955~)曾經是中國最著名的電影明星,先後拿過6次「金雞」和「百花」獎,就是現在,她也還身處影視攝制第一線。她又不僅僅是一個電影演員,和同齡人一樣,她經歷過20世紀下半葉中國所有重要的歷史時段:三年自然災害、「文革」、改革開放,下過鄉,當過農民、工人、解放軍,比多數同齡人幸運的是,由於她的表演天賦、個人努力和機遇,劉曉慶成功地改變了個人命運,由一個普通的只受過中等教育的川妹子,成為眾所矚目的電影明星。作為女演員,她得到的評價是「表演戲路寬廣,善於捕捉形象,運用生活細節刻畫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
無論你喜歡她,還是厭惡她,認為她有個性也好,自大狂也罷,劉曉慶,這個二十多年來持續引起關注的電影明星,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張曼玉(1964~),「對於一個有實力的女演員而言,是不會在乎走在紅地毯上時的裝束的。」成為本屆戛納影後之後,張曼玉用優雅而溫情的方式記下「這一生中難忘的時刻」,美麗的自信卻呼之欲出。
張曼玉最大的優點就在於,能在塑造千面人物的同時又展示出屬於角色的特有魅力,而能做到其中的一點,就足以使一個演員獲得成功了。
也許我們已經不記得張曼玉獲過5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4次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以及柏林戛納雙料國際影後等其他大大小小的獎項,但《阮玲玉》里她的美麗哀愁、《滾滾紅塵》中她的靈動慧黠、《新龍門客棧》里的她潑辣狐媚、《花樣年華》里她的隱忍孤寂……張曼玉20年的演藝人生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一句話:「所謂美女,是時光雕刻成的!」一個女人在歲月與鏡頭里不斷地修正著自己,讓我們知道了什麼叫做不會隨時光被遺忘的風骨與美麗。
鞏俐(1965~)稱得上中國影壇的一個奇跡,由於與著名導演張藝謀的成功合作,在短短四五年的時間里,她從戲劇學院的學生成長為一名國際知名影星。她是中國女星的國際代言人。她創造了中國影人闖盪世界影壇的奇跡。她是第一個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女演員,第一個代言法國化妝品品牌歐萊雅的中國女星,榮獲法國騎士榮譽勛章,被「peoplemagazine」收錄為世界上最美麗的50個人之一,加拿大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上的特別獎,第51屆戛納電影節的特邀嘉賓,被奧斯卡委員會接納為會員,還是柏林、威尼斯、東京等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當年從紅花轎中走下來的九兒,呼啦一下就把這么多的耀眼光環都攬於懷中。
使鞏俐的表演邁向高峰的是1992年張藝謀執導的《秋菊打官司》,片中演員賦予角色的生活實感深深打動了觀眾,秋菊不僅使鞏俐榮膺「金雞」、「百花」雙料皇後,而且在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女演員獎,這是大陸女演員首次榮獲國際大獎。

9. 中國銀幕第一位女演員是誰

中國銀幕第一位女演員是嚴珊珊。

1913年2月26日嚴珊珊出演了《莊子試妻》,在影片中飾演婢女,成為中國影片中第一位女演員。《莊子試妻》,片長3本,是《蝴蝶夢》中的「扇墳」一段。

影片由黎民偉自己編劇並反串扮演女主角莊子之妻;黎民偉的妻子嚴珊珊扮演扇墳的婢女一角。她因此成為香港乃至整個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員。



嚴珊珊個人生活

嚴珊珊,1914年1月7日與黎民偉結婚,嚴珊珊還是一位熱衷社會活動的女性,因擔心不能滿足丈夫對家庭和愛情的期望,便在暗中物色美麗又有才華的賢惠女子,1919年她遇見了林楚楚,主動為黎民偉和林楚楚撮合,並於她無大小之分,彼此平等相待。

黎民偉於1924年開始拍攝根據《聊齋》改編的影片《胭脂》,這是香港第一部長故事片,由黎北海編導,黎民偉和林楚楚主演。該片在新世界戲院公映時,賣座很好,林楚楚由此成為第一代女明星。

10. 中國銀幕的第一位女演員莊子試妻是什麼

中國銀幕的第一位女演員是嚴珊珊,她於1913年飾演了《莊子試妻》中莊周妻子的婢女。

《莊子試妻》,片長3本,是《蝴蝶夢》中的「扇墳」一段。影片由黎民偉自己編劇並反串扮演女主角莊子之妻;黎民偉的妻子嚴珊珊扮演扇墳的婢女一角。她因此成為香港乃至整個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員。

在封建意識濃厚的當時,不用說是電影,即使在文明戲舞台上,也沒有女演員。舞台上的女角,皆由男演員反串,女人演戲,拋頭露面,為眾人觀看,是件不可想像的事。更何況電影,她走上銀幕,邁出這一步需要極大的勇氣和魄力,嚴珊珊開了女演員登上銀幕的先河,是中國影壇第一個「吃螃蟹」的女人。

人物介紹

嚴珊珊原名嚴淑姬,嚴浩波之女,她在香港就讀師范的時候與黎民偉相識,是電影巨子黎民偉的第一個妻子,也是黎民偉上的夥伴、生命中的愛人、家庭中慈母,並且她是上第一位女演員。此後在上海民新影片公司主演《之神》、《五女復仇》、《再世姻緣》等影片,1928年息影,1952年去世,享年56歲。

閱讀全文

與電影舞台上的女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一個可愛兔兔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瀏覽:994
百變神偷老電影男主角 瀏覽:304
電影名字有黃字的 瀏覽:864
掃把頭是什麼電影里的 瀏覽:31
北京老電影城南舊事完整版 瀏覽:485
雙生花法國電影豆瓣 瀏覽:900
電影機械危機的英文名 瀏覽:426
控制電影在線粵語 瀏覽:69
可愛巧虎島第六季電影院免費 瀏覽:130
兒童電影的名字的英文 瀏覽:391
格林電影作品大全 瀏覽:395
免費看電影網站大全 瀏覽:774
泰安電影院條件 瀏覽:581
荒野大鏢客2電影模式被搶劫 瀏覽:70
熱門愛情英文電影 瀏覽:447
可可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89
周星馳電影經典片段素材 瀏覽:68
盤點電影中十大殺人狂 瀏覽:464
不從網上購買的電影票 瀏覽:627
高鑫廣場的電影院叫什麼 瀏覽: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