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湯唯演的什麼電影
湯唯演過的電影有:
1、色·戒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由畢贛自編自導,湯唯、黃覺、李鴻其、陳永忠主演,張艾嘉特別出演的劇情電影。該片講述了一個中年男人重回貴州故鄉,開始一段尋找12年前戀人的夢幻之旅。該片於2018年5月15日在戛納國際電影節首映;後於2018年12月31日在中國內地公映。
Ⅱ 找一部老電影。已經不記得名字了。情節也忘了。記得是很久以前在中央台電影頻道看到 的。主角是個中年男人
黃建新的《錯位》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9687/
Ⅲ 一個中年男子在街道上邊走邊哭的中國電影
愛莫能助
Ⅳ 內地中年男演員哪些,最好是照片和名字都有的
內地中年男演員有:孫紅雷、黃渤、黃磊、王志飛、胡軍等。
1、孫紅雷
1970年8月16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1999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我的父親母親》,從而進入電影圈 。2000年憑借都市情感劇《像霧像雨又像風》獲得關注。2003年憑借愛情片《周漁的火車》獲得第1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4)中年男人為主角的中國電影擴展閱讀:
中年,是年齡段。讀作: zhōng nián,介於「青年」和「老年」之間的年齡,沒有明確的年齡劃分,一般是指45至59歲的年齡。
Ⅳ 沈騰成中國影視首位200億票房演員,中國票房的塔尖還有誰
電影《你好,李煥英》票房突破39億,本片主角沈騰登頂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的演員,超越了此前的票房第一黃渤。沈騰作為當下最成功的喜劇演員,跟其喜慶布滿皺紋的胖臉分不開。
擁有一個充滿戲劇性的形象,在喜劇的路上幾乎就等於成功了一半。沈騰的形象就是這樣,他的形象經常被嘉賓調侃,而他總是反駁說自己年輕時候有多帥。
為什麼沈騰的【中年油膩】不討人厭?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的有趣。有趣的靈魂,無論年紀多大,都能受到我們的寵愛。在國內中年男演員普遍油膩的今天,沈騰敢以自己的身材自嘲,為我們不斷地帶來歡樂,實在是難得的一股清流。在電影里,他演的大多是底層小人物。這些小人物又“慫”又“賤”,多數都一事無成。 沈騰把小人物生活中的悲與喜用“沈氏幽默”展現出來,讓觀眾看到他們在現實的泥沼里如何保持一顆純真的心。
此外,黃渤,吳京,周星馳也是在中國票房史上傳奇一般的演員,他們都在票房史上擁有很高的口碑。
Ⅵ 求部國產老電影!影片主角是個40多歲戴著眼鏡有點神經質的中年男人,
猛龍特警之天羅地網
8.2分
主演:錢小豪馬雅舒顏丙燕孫國明
導演:李釗
類型:動作劇情
時長:89分鍾
年代:2000
地區:內地
語言:漢語普通話
簡介
Ⅶ 急求電影《英雄》或《卧虎藏龍》的影評
轉的不知道算不算。。 英雄可以是「言不必信,行不必果」的人。
誠信免談,承諾再講。
友情可叛,半途能廢。
宣稱「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12月20日上海電台的報道導演的說法)的《英雄》所編制的情景,卻是——
無名從說謊編故事開始(不是我教你詐),編的故事是殘劍和飛雪的相互不忠和背叛、愛侶之間相互不誠信不寬恕(不是我教你狠)。
無名讓長空把他生命交給了自己,卻輕易地不假思索地放棄了,朋友以身相托的任務,影片似乎感到連交待一下也不需要。而秦王把「知己」的無名翦除更是理所當然,只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部下「擺不平」,就可以輕描談寫地把另一名英雄拋棄……這些以義相見的俠客尚且不誠不信,目標游移,出爾反爾,別說一般不懂字的精神、書法的精神、劍術的精神和英雄
相惜的凡夫俗子了。
這是哪個朝代的事呀?
堂堂英雄;凜然壯士,變得這般卑微委瑣。為了票房和「有名」,對「無名」的戲路未加深思熟慮,就胡編一氣。結果衍生出這么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意義系統。摯友和愛侶之間也無法溝通,武藝和劍術和禪悟也無法讓戰友心有靈犀一點通,非得用編計、設局、佯裝、亂殺來解決這些愛國志士之間的關系和事件的走向。
最後,「無名」的臨陣變卦,一下子宣告了:背叛「長空」的信託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秦王背信棄義誅殺「尤名」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為編導的某一想法而把積淀在千百年歷史中的壯士和大俠的人格和形象侏儒化和負面化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或者說,為了給外國人看,亂改中國故事和中國文化精神,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為了票房,一切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對話文字粗糙直白,是影片內涵膚淺和支離破碎的後果,敘事本身缺乏一以貫之的動勢,隨意切割的段落和鏡頭又沒有內在連接組成一個整體。於是,在「好看」的片段之間發生短路時,幾句自報家門式的表白臨時粘接特技和酷鏡,是最廉價的手法。當眼球被畫面和動作吸引時,貧乏的語言往往被觀眾忽視,這正是電視的弊端。電影也走上這條道,片面追求畫面的沖擊力,定然是一個原因。
在秦王和他的三千黑衣兵的眾目睽睽下,「無名」英雄出場了,在秦王冷光逼人的視線中,「無名」開講故事了;在弓箭手虎視眈眈中,「無名」等待著自己生死的判定……鏡頭都給了誰?「無名」的視點在哪裡?編導可以有第三個視點,但失去了視點的「無名」們,從一開始就「低人一等」,英雄氣短。
零次方101代編劇
咱封的,還沒有寫過劇本。
但他正在考慮2004年的賀歲片。
是轟轟烈烈的勢頭刺激了他,重新勾起他從小做編劇的夢想。當然劇本是否正規那就另當別論了……
不過他勇氣可佳。第一個劇本就向著賀歲片發起挑戰真的是有一點今天的那些名導演的風范,如馮小剛、張藝謀這樣的大牌導演,要玩就玩大,挑戰自我,沖向新的山峰。不過那零小子連山峰都沒見過,還沖新的山峰,真的是看得高,望得高啊!傻得厲害來著。
蟑螂
著名記者,專門為國內的娛樂報刊雜志撰稿,但為了求得一身自由也就不與任何媒體簽約,這可是今天流行的Ⅳ國際自由人一族哦。
零:我在考慮2004年的賀歲片,我現在有很好的想法,絕對靈。
蟑螂:是么,那我倒要聽聽了,我這人娛樂圈裡里外外啥事不知道啊,2004年的賀歲片不來點絕活,你對得起2003年和2002年的賀歲片不?
零:那是!那是12002年的賀歲片是啥?就是那馮小剛的《大腕》么,那2003年的賀歲片是啥?不就是那張藝謀的《英雄》,想想看,這當中有什麼聯系不?
蟑螂:聯系?看不出,一個是玩現代的一個玩古代的;一個玩幾個大明星,一個只用兩個大明星。一個是用盡了王家衛、徐克電影里的招牌大明星,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我看不出有什麼聯系。哦(故作恍然大悟狀)!片名都兩個字!這算嗎?
零:還真虧你娛樂圈內混那麼長時間,白混。真是娛記,咱就不算了,你真不注意觀察。《英雄》和《大腕》之間當然沒有絕對的聯系,但你想想,《大腕》是反映什麼的,而《英
雄》前期又是玩什麼的?
蟑螂:明白了!炒作!《大腕》預兆了《英雄》,《英雄》唱響了《大腕》!
零:恭喜你,你終於在這一時刻混出來了。我的想法就是以《大腕》的手法演義《英雄》的前期炒作,片名為《大腕英雄》,說白了也就是,是個大腕他就是英雄。
蟑螂:絕!那你的不就是賀歲片 賀歲片:賀賀歲片,他們一個票房超過4千萬,一個票房超過1億幾千萬,那你不超過1億4千萬不罷休么!
零:少來!那2005年的賀歲片別人不就會馬上定為《大腕英雄大腕》啦!當然防盜版也是要做好的,張藝謀是空投膠帶,這招用過了,不新鮮,來個絕的,花1000萬買斷盜版商,讓他們絕對獲利後他們也就不會盜版你的片子了。
蟑螂:這個是,《大腕》內有一段台詞絕對絕,對於這盜版問題真的是一針見血。我來說給你聽聽,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
中國這音像產業這油水(兒)大著呢。沒!我跟你講啊,中國現在有兩千七百萬台DVD,每一台機器每年消費十張DVD,每一張DVD我們抽一塊錢的版稅,這一塊錢乘十是十塊錢,十乘兩千七百萬,這就是兩億七千萬哪。兩億七千萬?沒錯!
相信張藝謀肯定也想到過這點,所以他當年防盜版的工作做得如此之好,真是難為他了。連我這種資深的娛樂記者都沒辦法帶照相機進入首映式……
零:哈哈!所以呀,不過我想張藝謀肯定是這樣算筆賬的:
中國電影產業油水大著呢。沒錯!
我跟你講啊,中國現在有13億人,每個人平均每年看一部電影,如果每一部電影我們拿票房2圓,二乘十三億人,這就是二十六億哪。二十六億?沒錯!
中國的評論界,特別是娛樂評論,有種很奇怪的現象或者說習慣:什麼新鮮人新鮮事一出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是一陣熱捧,覺得差不多了,突然180度大轉彎,以前的好處一筆抹殺,彷彿那根本就不是他們寫的。余秋雨如此,趙薇如此,《英雄》自然也沒能倖免。看來娛記們是下決心將這項優良傳統發揚到底了。
本文的重點不在討論媒體的態度,而是想說明,無論周圍人如何評價,《英雄》我是一定要看的。首先,能引起爭議的東西往往比有口皆碑更讓我好奇;而且我做了多年的武俠迷,除了時下熱播的蹩腳古裝戲外,可說是逢武必看;加上是這么一部國產「大」片,又誕生在電腦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你很難用非議把我從它身旁趕開。
關於電腦特技,有人說,《英雄》做得也太完美了,已經蓋過了故事本身的內涵;又有人說,《英雄》根本就沒有故事,全靠武打的花架子撐著。特技在影片中該佔多少比重才合適,這個問題見仁見智,姑且不談;僅就質量而言,《英雄》所做的似乎並不像傳說中那麼完美。我就從介紹中看到過很煞風景的:秦王把劍扔在李連傑面前,說:「你自己選擇吧。」那把劍
飛在空中的樣子要多假有多假。我以為內地影片在這方面追不上《指環王》,至少也得好過《天脈傳奇》,怎麼說你也比人家有人有錢呀!可是一看到秦王那個片段我就起了個念頭,要見識一下《英雄》的不完美可以到什麼程度。這也算我想看該片的一個小原因。更大的吸引力自然來自演員。老張也不知哪來的面子,竟將我的「舊愛」<陳道明、張曼玉、梁朝偉、李連傑)、「新歡」(甄子丹)一網打盡。(章子怡就算了,越看越像花瓶,沒什麼新東西可挖。)說實話我對此次的張藝謀本來不抱太大期望,因為覺得他的根在《老井》中那個農民那裡,拍城市題材已是失敗,所謂的「豪情武俠片」可想而知。張自己也說,拍武俠僅是一個夢;奇怪的是居然有這么多影帝、影後級的大腕肯幫他造夢,這種奇跡般的片子不看,我都覺得過意不去。
說來說去,說到音樂上。譚盾近年的風頭不可謂不勁,先在奧斯卡風光了一回,又搞「永恆之水」,再和某樂評家論戰,知名度一路飈升。人的風格一旦成型就很難改變,出名後尤其如此;體現在作曲者譚盾身上,就成了《英雄》配樂抄襲《卧虎藏龍》的嫌疑。我個人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神秘園》的曲風還不是大同小異,唱片照樣一張張的出,熱銷得很。何況《卧》片配樂得了奧死卡,今年《英雄》又要沖奧,譚盾順手揀個現成朝評委賣個乖也在情理之中。至於兩片音樂到底有多像,還得看電影的時候慢慢體會。
中國電影現在正走到瓶頸。一方面第六代導演的許多好片拿不到公映許可證,一方面第五代又給人江河日下、江郎才盡之感。這時馮小剛、張藝謀、李安等人挺身而出,力圖憑借「敲洋木魚念中國經」的運營方式,使國產片與世界電影工業的大潮接軌。此種嘗試的效果姑且不論,就沖這份勇氣,我也會買下在國內罵聲一片的《卧虎藏龍》的VCD,也會死心塌地地去影院看《英雄》。
Ⅷ 大陸中年男演演員叫什麼涼的好像改過名字,又叫什麼京,演喜劇電影小眼睛,帶眼鏡1
是呂涼
呂涼:原名呂京,電影、電視劇演員,1957年出生於北京,原籍山東。1978年進入上戲表演系,後與同班同學宋憶寧結成舞台伉儷。自1987年在話劇《自烹》中扮演易牙起,在話劇舞台上整整活躍了20年。出演過《耶穌·孔子·披頭士列儂》、《留守女士》、《歸來兮》、《中國製造》、《正紅旗下》等劇,並在多部電影中扮演重要角色。曾獲中國戲劇「梅花獎」、「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佐臨話劇藝術獎」。現任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總監。
Ⅸ 請問中年電影有哪些
《人到中年》
《美國美人》
《男人四十》
《女人四十》
《股瘋》
《荒野大飈客》
《手機》
《我決定留下來》
《永失我愛》
《克萊默夫婦》
《廊橋遺夢》
《中年危機》
《午夜聽眾》
《墜入情網》
《失樂圓》
《天氣預報員》
《左羅傳奇》
《哭泣的拳頭》
《赤橋下暖流》
《愛的流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