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買大餅的姑娘中的演員

電影買大餅的姑娘中的演員

發布時間:2022-12-20 00:58:42

① 問個電影名(中國片 用腳揉的面 賣麻花)

應該是《二嫫》
劇情介紹
根據徐寶琦同名小說改編。二嫫,名字雖丑是為了起個賤名好養活。其實人不難看還勤快、麻利、要強。丈夫是下台村長落下了病,家務全靠二嫫。她家鄰居男人眼睛小外號瞎子,有輛破汽車和電視,自己的獨生子去他家看電視,卻被瞎子胖老婆秀兒媽轟了出來,二嫫想要給兒子買台更大的電視。二嫫做的麻花面堪稱一絕。瞎子看上了二嫫,他用破卡車幫二嫫介紹到縣里的大飯店可以多掙錢。倆人終於在來往的山路上有了「男女關系」。下台村長想用二嫫掙的錢蓋房子。二嫫卻要買縣城裡最大的電視機。二嫫知道人血值錢後拚命賣血。村裡人說二嫫是瞎子養的婊子,二嫫和和瞎子翻了臉,離開了縣城,做更多的麻花面。秀兒媽風聞了二嫫的事,和二嫫打得兩敗俱傷。過年時,二嫫終於把最大的電視買回來,全村人來二嫫家看電視,「村長」恢復了昔日的地位,但二嫫卻因勞累和賣血不能下炕,她和電視機靠在一起躺在床上,成了村裡的「展覽品」。

② 《賣大餅的姑娘》女主角扮演者

吳海燕 出生日期 1954年

出生地點 上海

國籍 中國大陸

人物簡介
吳海燕,中國著名演員,1954年生於上海。
吳海燕自六歲起進入福建省戲曲學校京劇班學習,她工青衣,花旦,尤以刀馬旦見長。她的京劇表演動作優美,唱腔圓潤,京劇表演的訓練為她日後在銀幕上的表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74年,吳海燕在北影廠影片《海霞》中扮演女主角海霞,一位英姿颯爽的女民兵。《海霞》在群眾中引起一定反響。「文革」後,吳海燕在影片《綠海天涯》中飾演一名為祖國科研事業犧牲在莽莽叢林中的女青年魯琨。1978年吳海燕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參予演出了《等到滿山紅葉時》,扮演一個農村長大的姑娘楊芙。表演中她注重真切細膩,層次分明地展現復雜豐富的感情變化,其中尤以「哥哥」去世一場戲為佳。之後,在影片《白蓮花》中扮演女匪首白蓮花,將人物外表豪放堅強,內心細膩敏感的特徵演繹得曲盡入微。1981年,吳海燕在《檢查官》>中扮演一個戲不多的配角,一位致殘的舞蹈演員。在表演出她充分體驗角色不幸致殘的深切痛苦和對舞台生活的同衷眷戀,通過表情准確揭示人物心情。
進入九十年代,吳海燕仍活躍在銀屏上,不斷參予電視劇的拍攝,如《賣大餅的姑娘》、《浣紗女的傳說》、《伴飛》、《你好,太平洋》等。
希望採納

一部美國電影因為一個賣饢餅的女孩改變了計劃

天空之眼 Eye in the Sky(2015)

導演:加文·胡德

編劇:蓋伊·希伯特
主演:海倫·米倫/亞倫·保爾/艾倫·瑞克曼/巴克德·阿巴蒂/傑瑞米·諾森
類型:劇情/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英國 / 南非
語言:英語 / 索馬里語
上映日期:2017-01-13(中國大陸)/2015-09-11(多倫多電影節)/2016-03-11(美國)/2016-04-15(英國)
片長:102分鍾
又名:天眼行動(台) / 天眼狙擊(港)

④ 演員吳海燕的婚姻家庭

生平履歷:中國著名演員,原籍江蘇省沭陽縣顏集鎮,1954年生於上海。吳海燕本是京劇舞台上一位文武全能的刀馬花 吳海燕[1] 旦,她從事電影表演,可以說是半路出家,被時人稱為「上影一枝花」。吳海燕一九五四年十二月,生於上海一個充滿藝術氣氛的家庭。她的父親是從部隊轉業到地方的高級幹部(正軍級),因熱愛文藝事業,一手建立了上海京劇院,任院長等職務。母親是蘇南軍區文工團演員。吳海燕在家排行第三。受家庭影響,吳海燕從五歲就開始學唱京戲,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小小班,因她是全班年齡最小的學生,又生得漂亮可愛,老師和同學都叫她「洋娃娃」。不久,父親又把她送到福建省戲劇學校學戲,苦度了六個春秋。在學期間,她文武兩個方面受到嚴格的基本功訓練。1965年,11歲的吳海燕從戲校畢業,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中專畢業生,因成績優秀被留在福建省京劇團。 1974年,吳海燕在北影廠影片《海霞》中扮演女主角海霞,一位英姿颯爽的女民兵。《海霞》在群眾中引起一巨大反響。「文革」後,吳海燕在影片《綠海天涯》中飾演一名為祖國科研事業犧牲在莽莽叢林中的女青年魯琨。1981年,吳海燕在《檢查官》>中扮演一個戲不多的配角,一位致殘的舞蹈演員。在表演出她充分體驗角色不幸致殘的深切痛苦和對舞台生活的同衷眷戀,通過表情准確揭示人物心情。進入九十年代,吳海燕仍活躍在熒屏上,如《賣大餅的姑娘》、《浣紗女的傳說》、《伴飛》、《你好,太平洋》等。1978年吳海燕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參予演出了《等到滿山紅葉時》,扮演一個農村長大的姑娘楊芙。表演中她注重真切細膩,層次分明地展現復雜豐富的感情變化,其中尤以「哥哥」去世一場戲為佳。之後,在影片《白蓮花》中扮演女匪首白蓮花,將人物外表豪放堅強,內心細膩敏感的特徵演繹得曲盡入微。 1981年,吳海燕在《檢查官》>中扮演一個戲不多的配角,一位致殘的舞蹈演員。在表演出她充分體驗角色不幸致殘的深切痛苦和對舞台生活的同衷眷戀,通過表情准確揭示人物心情。進入九十年代,吳海燕仍活躍在銀屏上,不斷參予電視劇的拍攝,如《伴飛》、《賣大餅的姑娘》、《浣紗女的傳說》、 《你好,太平洋》等。

⑤ 哪裡有《國母宋慶齡》

顧艷此次在電視劇《國母宋慶齡》中扮演宋氏三姐妹中的大姐宋藹齡
吳海燕 主角
宮倫泉 導演
蔣介石扮演者蓋美
一人飾兩角兒

為何在《國母宋慶齡》中,毛澤東、蔣介石這兩個從外形到內涵都相差甚遠的角色會同時落在自己身上呢?馬曉偉先有些無奈地表示:這可不是我硬要貪功,都是導演的安排。「其實最初我只是去扮演劇中的蔣介石,而剛好該劇有6集毛澤東的戲,在沒有找到其他人選的情況下,導演就安排我上了。」馬曉偉坦言,他這樣做並不是想出什麼風頭,自己也擔心觀眾有看法,不過後來經過化妝師的雕琢,「我發現同一劇中兩個人物在外形上已經非常的鮮活,最終在塑造個性上就得靠演員的演技了,對此我倒有十足的信心。」

●關於演員
這次的演員是從全國招聘來的,只有主角吳海燕沒變。
宮倫泉是從春節期間接到《國母宋慶齡》劇本,修改了三個月,因為是一部歷史劇,又是大編劇寫的劇本,當宮倫泉談到修改劇本的心情時,他說也有難度,只能從藝術構思上來入手,因為素材是沒辦法動了。而在演員方面,宮倫泉有沒有再請回電視電影《國母宋慶齡》那批演員來拍呢?宮倫泉說:「沒有,除了主角吳海燕外,其他的演員都是我們從全國各地招過來的。」記者從當時在全國招聘演員的廣告中見到,劇組今年8月初就在全國進行演員的招聘工作,當時招聘主要扮演孫中山和宋慶齡的演員,而在招聘扮演宋慶齡2名女演員時,重點是扮演宋慶齡少女時期和童年時期的形象。可見宋慶齡一角,除了童年時期和少女時期的宋慶齡外,主要還是由吳海燕扮演。

●關於吳海燕
吳海燕小時候就認識宋慶齡
記者在現場見到了宋慶齡的扮演者吳海燕,記者向她提出采訪要求時,由於她還處在演戲的角色當中,又沒有接受采訪的心理准備,她說等她拍完了再找個時間接受采訪,因為當天的天氣較熱,吳海燕不時要補妝,一下了拍攝現場就往電風扇處奔,記者只能請宮倫泉導演談談吳海燕在這部劇中的重要性,宮倫泉說:「吳海燕也是這劇的策劃者和編劇之一,她的條件很成熟,她從小就與宋慶齡相識,在很小時還經常到宋慶齡家玩,宋慶齡還帶過她,她管宋慶齡叫宋媽媽,所以她出演宋慶齡這個角色,比一般人更能把握宋慶齡的思想和個性。她在這部劇中是靈魂人物,少了她就沒這個劇了,她對宋慶齡的感情不是一般人能了解,她也很熱愛這部片子。」
吳海燕,中國著名演員,1954年生於上海。吳海燕自六歲起進入福建省戲曲學校京劇班學習,她工青衣,花旦,尤以刀馬旦見長。1974年,吳海燕在北影廠影片《海霞》中扮演女主角海霞,「文革」後,吳海燕在影片《綠海天涯》中飾演一名女青年魯琨。進入九十年代,吳海燕仍活躍在銀屏上,不斷參與電視劇的拍攝,如《賣大餅的姑娘》、《浣紗女的傳說》、《伴飛》、《你好,太平洋》等

⑥ 還記得《買花姑娘》的女主角洪英姬嗎她現狀如何

2009年9月,紀念中朝建交60周年的“2009朝鮮電影周”在中國舉行。組織者選擇播放一些最好的韓國電影,包括“賣女孩”。而那天晚上,飾演花妮的洪英姬時隔30年再次出現在觀眾席上。許多觀眾看到她時都很興奮,她對每個人說謝謝大家記得我。洪英姬,1953年出生,沒有家庭,沒有人能核實這一信息,唯一清楚的一點是,1971年,18歲的洪英姬被導演金正日選為《賣花姑娘》的主演,因為她的青澀風格完全符合劇中的主角,而這出戲太真實了,“感動了無數人,每個人都大家都把她推舉為朝鮮著名女演員。

我想是其中之一,這部電影的原作是朝鮮的開國領袖金日成親自製作的,也是他的兒子,後來成為領導人的金正日提議拍攝的,電影中導演寫的是朴學、崔益奎,實際上是金正日親自指導的,任何文藝作品都是為政治服務的。

⑦ 電影演員張芝華在影視劇暗花伴演什麼角色

張芝華(演員)
張芝華 張芝華,中國電影演員。自步入影壇,相繼在《好事多磨》、《女大當婚》、《忘不了你》、《滴水觀音》等影片中擔任重要角色。1992年張芝華擔任了影片《沂蒙山人》的女主角,獲得了山東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她的表演鬆弛、自然,能把握住整個人物的精神特質,頗受專家和觀眾的好評。她飾演的角色雖多為配角,但在影片中並不黯然失色,很好地發揮了綠葉的作用。在短短二年時間里,張芝華主演了《曝光》、《萬水千山》、《甜密的事業》、《送貨路上》等四部話劇。代表作品有《回家的誘惑》、《新兒女情長》、《寶貝》、《杜拉拉升職記2》、《孩奴》等。由其出演的《未婚妻》於2013年10月26日在湖南衛視首播。
早年經歷
張芝華初中時考入上海兒童藝術劇院。1976年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劇團的演員。
張瑞芳一字一句地教台詞,程之成了她的京劇指導老師和京胡伴奏。短短二年間,張芝華主演了《曝光》《萬水千山》《甜密的事業》《送貨路上》等四部話劇。在老演員的帶領下,張芝華開始下生活,工廠、農村、煤礦、部隊,豐富自己的創作內涵。上影演員劇團又將張芝華送到上海戲劇學院學習,在這樣的良好環境中,張芝華雄心勃勃地在銀幕上整裝待發。就在這二年裡,陳沖主演了《小花》、張瑜和郭凱敏主演了《廬山戀》,成了觀眾喜愛的電影演員。對一個演員來說,機會實在太重要了。後來,張芝華相繼參演《好事多磨》、《女大當婚》、《忘不了你》等影片,她的表演鬆弛、自然,能把握住整個人物的精神特質,頗受專家和觀眾的好評。她飾演的角色雖多為配角,但在影片中並不黯然失色,很好地發揮了綠葉的作用。1985年張芝華在影片《流亡大學》中飾演大學生陳靜芳一角,戲雖不多,但張芝華用心去演,畢業典禮上那段情緒激昂的演講,演得情真意切,催人落淚。張芝華在該片
中顯示了自己深厚的表演和台詞功力,影片上映後獲得多方贊譽。
張芝華當時的男朋友郭凱敏在事業上如日中天,張瑜和郭凱敏被當時的觀眾譽為最理想的黃金組合。郭凱敏生活中的女友張芝華反而不被認可。但溫柔善良的張芝華以自己的真誠對待生活,她全力支持郭凱敏事業上的發展,把個人的事放在了幕後,希望在家裡感受到溫曖和理解。結婚之後,張芝華生了兒子,這些年在事業上她幾乎沒有什麼作品,而就在這個階段,張芝華和郭凱敏的婚姻有了危機。在張芝華最為艱難的時刻,張瑞芳像慈母般關心著她的生活並鼓勵她在事業上要堅持不懈,有所作為。上影女導演武珍年邀張芝華主演了《女人們》。後來旅美畫家查國鈞先生走進了張芝華的生活。
演藝經歷
張芝華
出道
張芝華出道很早,當人們把看電影當作是一項很隆重的活動時,她已開始在銀幕上嶄露頭角了。 當時的張芝華被認為是最具可塑性的青年演員,成了上影廠重點培養的對象。張瑞芳一字一句地教台詞,程之成了她的京劇指導老師和京胡伴奏。在短短二年時間里,張芝華主演了《曝光》、《萬水千山》、《甜密的事業》、《送貨路上》等四部話劇。在老演員的帶領下,張芝華開始下生活,工廠、農村、煤礦、部隊,每到一處,觀眾的熱情和質朴都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腦海里,豐富了她的創作內涵。
上影演員劇團又將張芝華送到上海戲劇學院學習,正是在這樣的良好環境中,張芝華像是被大風鼓起的帆,雄心勃勃地逗留在銀幕上整裝待發。 就在這二年裡,陳沖主演了《小花》、張瑜、郭凱敏主演了《廬山戀》,這些生活中的好友在銀幕上取得了成功,成了觀眾極為喜愛的電影演員。張芝華流淚了,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機會實在是太重要了,而她卻失去了一些屬於她的機會。張芝華對自己能否成為一個好演員開始懷疑,她曾向領導申請改行做電影剪輯。
自步入影壇以來,張芝華相繼在《歷盡滄桑》、《女大當婚》、《忘不了你》、《滴水觀音》等影片中承擔重要角色。她的表演損壞、天然,能主宰住整個人物的精神特質,頗受專家和觀眾的好評。她飾演的角色雖多為配角,但在影片中並不黯然失容,很好地發揚了綠葉的作用。
1985年張芝華在影片《流亡大學》中飾演「錢大」弟子陳靜芳一角,戲雖不多,但張芝華惟一去演,在結業典禮上,那段心緒鼓動感動的陳述,演得情真意切,催人落淚。張芝華在該片中顯示了人人深厚的表演和台詞功力,影片上映後取良多方褒揚。
進入而立之年的張芝華以善於表演潑辣斗膽的中年婦女著稱,她先後在《無情人》、《燭光里的淺笑》、《夢酒家之夜》等影片中飾演豪情耿直,暢快利落的中年女性頭像,這些人物當然從個人上看精神風貌似有相通之處,但張芝華並不把她們混為一談,她賦予了每一個人物以獨特的藝術內涵,觀後決不讓人產生雷同之感。觀罷張芝華的表演的確能讓人領悟「角色無大小」這句話的含義,有時觀眾甚至忽視了片中的主要人物而張芝華的精彩表演是無論如何也揮之不去的。 山東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幾年來張芝華一心忙於電視劇的演出,《兒女情長》是她新的作品,再飾一個潑辣熱情的中年女性形象。
主持人生涯
為使自己的形象定位上有所改變,張芝華接受了電視台的邀請,主持一檔以反映人物心靈交往的談話類節目《走進心世界》,在錄制節前,張芝華做了大量的前期采訪,掌握了許多第一手資料,使節目有聲有色,得到了較高的評價,當人們稱贊張芝華令人耳目一新時,張芝華並不得意,而是坦誠道出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在主持人這個新領域有更高的目標和追求。
善演中年婦女
進入而立之年的張芝華以善於表演潑辣大膽的中年婦女著稱,她先後在《有情人》、《燭光里的微笑》、《夢酒家之夜》等影片中飾演熱情正直,乾脆利落的中年女性形象,這些人物雖然從整體上看精神面貌似有相通之處,但張芝華賦予了每一個人物以獨特的藝術內涵,觀後決不讓人產生雷同之感。觀罷張芝華的表演的確能讓人領悟「角色無大小」這句話的含義,有時觀眾甚至忽視了片中的主要人物而張芝華的精彩表演是無論如何也揮之不去的。
1992年張芝華擔任了影片《沂蒙山人》的女主角,她在片中飾演了一位極有個性的紮根老區生產建設,全力支持丈夫工作的妻子形象,被認為是張芝華從影十多年來塑造得最為成功的一個角色,影片受到了廣大觀眾尤其是農村觀眾的普遍歡迎,獲得了山東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張芝華一心忙於電視劇的演出。在《兒女情長》、《何須再回首》、《居委主任》、《希望來臨》、《棋王恩怨》、《重返石庫汀》、《東京歸雁》等電視劇中,張芝華活靈活現地將一個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婦女演的維妙維肖。
主要作品
電影作品
上映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導演 合作演員
2007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友情客串護士 許鞍華 ----
2006 《悲劇發生之後》 ---- 金麗妮 ----
2000 《一生死一回》 ---- 史鳳和 ----
1998 《趙先生》 周若敏 呂樂樂 ----
1997 《男人的肩膀》 ---- 包啟生 ----
1992 《沂蒙山人》 宋慶蘭 趙煥章 ----
1992 《夢酒家之夜》 林麗 達式彪 ----
1991 《燭光里的微笑》 麗萍媽 吳天忍 ----
1990 《都市刑警》 周茹英 沙 潔 ----
1987 《女大當婚》 ---- 楊蘭如 ----
1985 《流亡大學》 陳靜芳 吳貽弓 ----
1983 《清水店》 秀 蘭 王秀文 ----
1982 《忘不了你》 楊 秀 張惠鈞 ----
1982 《魂系藍天》 小 俞 於本正 ----
1980 《好事多磨》 珍 珍 宋 崇 ----
1980 《等到滿山紅葉時》 小 王 湯化達、於本正 ----
1979 《雪青馬》 護士小張 宋 崇 ----
1977 《大刀記》 王 蘭 導演:湯化達、於本正 ----
1976 《新風歌》 李迎風 趙煥章、魯韌 ----
1975 《小蔣》 楊波 中叔皇 ----
電視劇作品
2014 陽光警察 ---- ---- ----
2013 杜拉拉之似水年華 馮子楨 林合隆 焦俊艷,王雷,翟天臨,楊恭如,陳彥妃,馨子
2013 寶貝 孫母 夢繼 張萌,張鐸,雷佳音,牛莉
2012 孩奴 盧母 謝鳴曉 胡可;沙溢
2012 未婚妻 藍母 陳慧翎 丹尼斯吳
2012 兒女情更長 童建華 沈星浩 奚美娟
2011 心術 美小護母親 楊陽 張嘉譯、吳秀波、海清
2011 媳婦是怎樣煉成的 離婚母(客串) 盧倫常 薩 薩日娜,方子哥,姚芊羽,趙正陽,代樂樂
2010 我的美麗人生 張會計 汪俊 馬蘇、黃海波
2010 回家的誘惑 范母 林添一 秋瓷炫;凌瀟肅
1995 看不懂的女人們 ---- ---- ----
1995 上海女性 ---- ---- ----
1995 兒女情長 童建梅 ---- ----
1995 鍾點女工 ---- ---- ----
1994 大上海屋檐下 白秀鳳 ---- ----
1994 圍城 ---- ----
1994 哎喲,媽媽 ---- ---- ----
1994 東方小故事 ---- ---- ----
1993 女人們 ---- ---- ----
1991 這里也是戰場 ---- ---- ----
1985 山道彎彎 ---- ---- ----
1984 結婚進行曲 ---- ---- ----
1983 小裁縫 ---- ---- ----
話劇作品
2012年《柏阿姨的一天》飾演 柏萬青
其他作品
欄目主持人:2000年曾擔任上海教育電視台《走進心世界》欄目主持人
廣告代言:同時為上百集電視片配音,主要作品有400集日本動畫片《奧特曼》《來自俄羅岡的愛》等;
配音:拍攝廣告「娃哈哈」「紅碗牌味精」
京劇:曾參加演出京劇《龍鳳呈祥》
個人生活
要說委屈的事,還不僅僅在於事業。當時,作為自己的男朋友郭凱敏在事業上如日中天,自《廬山戀》後,郭凱敏主演的《小街》《賣大餅的姑娘》等一系列影視劇紅透大江南北,張瑜和郭凱敏被當時的觀眾譽為最理想的黃金組合。郭凱敏生活中的女友張芝華反而是不被認可的,許多場合張芝華心裡的滋味別提有多難受了。但溫柔善良的張芝華以自己的真誠對待生活,她全力支持郭凱敏事業上的發展,把個人的事放在了幕後,她滿心希望在家裡感受到溫曖和理解……
結婚之後,張芝華生了兒子,這些年在事業上她幾乎沒有什麼作品,而就在這個階段,張芝華和郭凱敏的婚姻有了危機,當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之後,張芝華已變的精疲力盡,生活和事業對她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張芝華開始發胖,帶著兒子,生活上又十分的艱難,為了給獨生子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和環境,張芝華一頭扎進了錄音棚,沒日沒夜地工作,她已變得沒了自我。
在張芝華最為艱難的時刻,張瑞芳像慈母般關心著她的生活並鼓勵張芝華在事業上要堅持不懈,有所作為。在許多朋友的鼓勵下,張芝華開始了新的追求,上影廠拍《夢酒家之夜》,其中有一個角色張芝華特別喜歡,於是她主動去找導演,但當時許多人對張芝華的表演沒有信心,為了角色,張芝華忍受著內心的極大痛苦,提出可以試鏡頭,在張芝華全力以赴的努力下,角色獲得了成功,正是張芝華信心倍增時,一家報紙在評論張芝華的成功表演時,居然說「離婚的經歷,讓張芝華在角色有了真實的反映」,言下之意,角色的成功是因為張芝華的經歷所至,而非表演上的成功。
上影女導演武珍年邀張芝華主演了《女人們》《看不懂啦,女人們》,張芝華把企業的下崗女工演的活靈活現,為此電視劇還獲得了金鷹獎和飛天獎,但此時傳來的輿論卻是,張芝華原來這么俗氣,怪不得郭凱敏要同她離婚。
張芝華茫然了,經歷了人生眾多的曲折,倍感人言可畏啊!這段時間里,張芝華閉門不出,一頭扎進書堆里,拚命學習並把自己的愛傾注在對獨生子的關心培養上。也就在這時,旅美畫家李國鈞先生走進了張芝華的生活,共同的愛好和李國鈞對人的理解關心,讓張芝華體驗到成熟的魅力和溫暖,在和李國鈞的交往中張芝華的性格和思想也變的成熟,張芝華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她開始不在乎別人對她的評說,更在乎自己的感受,在乎自己的努力。正是在這種心態下,張芝華留下了一長串角色,《離婚前後》《燭光里的微笑》《沂蒙山人》《有情人》等等,不論戲多戲少,張芝華都認真對待,使她塑造的每一個人物都形象飽滿,真實可信。
張芝華的努力沒有白費,她塑造的每一個角色都得到了觀眾的認可,面對眾多贊揚,張芝華反而很平靜。
望著張芝華執著的目光,有理相信,憑著她的勤奮和努力,在以後的演藝生涯里將會奉獻給觀眾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新的人物形象。

榮譽記錄
電影
《趙先生》獲1998年瑞士洛加諾 最高獎金豹獎(女主角)
《沂蒙山人》獲1995年農民電影展最佳故事片獎
電視劇
《這里也是戰場》獲布拉格國際電視最佳電視獎(女主角)
《女人們》獲金鷹獎二等獎、四川國際電視片短片一等獎
《兒女情長》獲金鷹獎一等獎、寶鋼杯一等獎、「五個一」工程獎
《阿旺乖乖》獲金鷹獎短片一等獎

⑧ 電視劇海棠依舊宋慶齡的扮演者是

電視劇海棠依舊宋慶齡的扮演者是吳海燕(宋慶齡 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


吳海燕簡介

吳海燕本是京劇舞台上一位文武全能的刀馬花旦,她從事電影表演,可以說是半路出家,被時人稱為「上影一枝花」。1974年,吳海燕在北影廠影片《海霞》中扮演女主角海霞。


吳海燕主要作品

你好!太平洋(1990)

笑出來的眼淚LAUGHING WITH TEARS(1988) 合作演員:張剛程之徐平

同齡女友FOUR WOMEN FRIENDS(1987)

加州來客THE GIRL FROM CALIFORNIA(1986)

特區姑娘THE GIRL IN THE SPECIAL ECONOMIC ZONG(1985)

還鄉 RETURNING HOME(1983)

水鎮情絲ROMANCE IN THE WATER-TOWN(1983)

檢察官A PROSECUTOR(1981)

白蓮花 THE WHITE LOTUS(1980)

等到滿山紅葉時 WHEN THE LEAVES TURN RED(1980)

海霞 (1975)合作演員:蔡明陳強趙聯田沖

聊齋電視系列片《賈奉雉》合作演員:達式常,夏軍等

楊貴妃之謎 合作演員:達式常等


人物特寫

(1)早年經歷

吳海燕一九五二年十二月,生於上海一個充滿藝術氣氛的家庭。她的父親是從部隊轉業到地方的高級幹部(正軍級),因熱愛文藝事業,一手建立了上海京劇院,任院長等職務。母親是蘇南軍區文工團演員。吳海燕在家排行第三。受家庭影響,吳海燕從五歲就開始學唱京戲,就讀於上海戲劇學院小小班,因她是全班年齡最小的學生,又生得漂亮可愛,老師和同學都叫她「洋娃娃」。不久,父親又把她送到福建省戲劇學校學戲,苦度了六個春秋。在學期間,她文武兩個方面受到嚴格的基本功訓練。1965年,11歲的吳海燕從戲校畢業,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中專畢業生,因成績優秀被留在福建省京劇團。

(2)演藝經歷

「文化大革命」中,父親被錯劃成黨內的走資派,受迫害致殘,直至家被抄,關進牢棚。14歲的吳海燕一下子從高乾的女兒變成了黑幫子女,被分到偏僻的農村勞動改造。艱苦的環境反而使吳海燕對京劇藝術逾加痴迷,她在勞作之餘,成天醉心於體驗和扮演各種女性角色,從名門閨女、江湖俠女、小家碧玉到龍鍾老媼,都作過嘗試。她參加演出的京劇《紅色少年》,在華東地區文藝匯演中獲一等獎。七十年代初,她曾在省軍區文工團工作,參加京劇《龍江頌》、《紅燈記》、《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中各類女英雄的演出。

1973年,22歲的吳海燕已是明眸皓齒、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俊秀的容貌和扎實的基本功,使她在人們的眼中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角兒。那年,北影著名導演錢江為籌拍《海霞》一片到福建選外景和演員。他看了吳海燕在京劇《龍江頌》中扮演的江水英之後,決定讓她扮演《海霞》中的女主人公海霞。做夢也沒想過能演電影的吳海燕,從此跨入一個嶄新的天地。盡管由於第一次拍片,在鏡頭面前還不夠靈活自如,但她那健美硬朗的氣質和自然直率的表演風格,卻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

1975年,吳海燕回到福建省京劇團。不久,她參加了京劇《紅燈罩》等兩部古裝戲的演出。

1978年,吳海燕調到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進上影後,她參加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綠海天涯》。在這部影片中,她扮演一位三十年代的大學生、地質勘探隊員——魯琨。1979年,吳海燕先後接到了湯化達導演《等到滿山紅葉時》中扮演主人公楊英和黃祖模導演《廬山戀》中扮演主人公周筠的邀請。由於《廬山戀》中的周筠是一位台灣來大陸探親的華僑,黃祖模導演首先想到扮演周筠的人選是吳海燕。因為生活中的吳海燕典雅俊美,氣質上非常適合角色周筠。吳海燕雖然也十分喜歡周筠這個角色,但由於她先接到了湯化達導演《等到滿山紅葉時》的邀請,並答應扮演主人公楊英,為不失誠信,吳海燕還是忍痛割愛了,黃祖模導演無奈,便選擇了張瑜。事隔整整十年,有記者采訪吳海燕時問起《廬山戀》中的周筠扮演一事時,吳海燕意味深長地說:「我這個人很相信命運,人在一生中際遇很重要」

在《等到滿山紅葉時》中,湯化達導演讓吳海燕扮演主角楊英, 楊英是個從山村姑娘成長進來的三副,她朴實無華,吃苦耐勞,感情深沉。吳海燕的氣質與她相比,顯得嬌柔了些。但她一方面調動自己當初下放農村時的一段生活積累;一方面又去了長江三峽實地補充生活,她努力去理解、挖掘角色內心的美,克服自身氣質上的弱點,終於成功地將楊英與哥哥楊明由「兄妹」之情延伸到愛慕,並終於發展為妹妹對哥哥未竟事業的執著熱愛,這幾個感情變化的層次,鮮明地體現出來,得到了人們的一致好評。該片使吳海燕獲得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同年底,應埃及電影作家、評論家協會主席姆拉赫的邀請,吳海燕和導演湯化達代表中國電影團赴埃及參加了第五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放映《等到滿山紅葉時》時,上座率竟達百分之百,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吳海燕1980年,吳海燕接受了影片《白蓮花》中扮演主人公白蓮花的任務。那時候大家都說吳海燕太秀,性格與角色有距離,擔心她演不出「白蓮花」那種綠林女豪傑的英雄氣概,吳海燕沒有在困難面前退縮,著實下了一番功夫。首先研究劇本,通讀了五、六遍,主要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力求神似。此外,吳海燕還閱讀了描寫同類女豪傑的小說、看了好多以往的「俠女」片(如《勇敢的胡安娜》等表現女中豪傑的影片),從中吸取營養。並聯想起自己曾經扮演過的《紅燈罩》中的林黑娘等幗國英雄,對扮演白蓮花這個人物逐漸有了信心。其次,在造型上,她吸收了民族特色的傳統造型和動作,斜盤辮子、腰扎寬頻、披斗篷,腰系子彈帶,旁束兩支小手槍,橫挎指揮刀,腳蹬長筒馬靴,英姿颯爽。使白蓮花這個人物從內在性格氣質到外在形體動作,都具有了既粗獷硬朗、又艷麗動人的綠林女俠氣概。



⑨ 電視劇演員有哪些

從演技上來說,中國有太多優秀的男演員了,劉德華、周潤發、梁朝偉、周星馳、張國榮等等太多了。他們都有其獨到之處,單從演技上來排實在是太難了。

《新聞啟示錄》《女記者的畫外音》《喬廠長上任記》《新星》等聚焦改革大業,均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和觀眾評價。這段時間的類型化創作取得了切實成績,除了改革題材之外,文學名著改編的創作風潮也催生了一波經典之作。

新時期之初,受傷痕思潮影響,中國電視劇創作總是帶著一種淡淡的憂傷。那些被蹉跎的青春、被荒廢的愛情以及被虛擲的理想,成為很多電視劇鏡頭下揮之不去的詠嘆調,比如《蹉跎歲月》《今夜有暴風雪》《雪城》等。

但是改革春風很快吹皺一池春水,經歷了初期的踟躕徘徊,新時期中國電視劇文藝很快生龍活虎、朝氣蓬勃起來,《有一個青年》《凡人小事》《賣大餅的姑娘》等關注凡人生活。

⑩ 原為京劇演員,飾演《海霞》一炮而紅,始終活躍在鏡頭前

舞台上那些光彩熠熠的明星,其實不過是凡人。他們的命運被緊緊綁定在行業的興衰上,而行業命運又與偉大祖國命運聯系在一起。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國哪有家,沒有行業興盛哪有明星的成功。畢竟,明星是觀眾賞口飯吃的職業。

那些娛樂行業精英,著名演員,有早一點認清自己的,獲得了幾十年的平凡幸福。還沒有認清自己的,60歲了仍在追求實現夢想。還有一些,她們覺得演員就是畢生的工作,祖國就是工作的土壤,而她們也一直在默默耕耘著。

隨後,她在影片《綠海天涯》中飾演一名為祖國科研事業犧牲在莽莽叢林中的女青年魯琨。

第二年,她接到《等到滿山紅葉時》及《廬山戀》兩部片約,因《滿山》在前,她忍痛放棄《廬山戀》,之後該劇組選用張瑜。現在我們去廬山旅遊,電影院從早到晚播映該影片,讓張瑜被遊人銘記在心。大家對吳海燕問起此事,主要是她後不後悔。

她說,這就是一場緣分。其實對看淡名利的她來說,能夠一輩子演戲就很高興,因為她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從她5歲送去上海戲劇學院小小班就開始了。

這部《等到滿山紅葉時》當年紅遍大江南北,大家被其中真摯愛情所傾倒,吳海燕也成為那個時代女星中最為耀眼的明珠。該片使吳海燕獲得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同年底,應埃及電影作家、評論家協會主席姆拉赫的邀請,吳海燕和導演湯化達代表中國電影團赴埃及參加了第五屆開羅國際電影節。

隨後吳海燕主演了《白蓮花》《檢察官》、《還鄉》、《特區姑娘》、《水鎮情絲》、《同齡女友》、《加洲來客》、《笑出來的眼淚》、《你好、太平洋》中的不同類型角色。

導演評論吳海燕演技特點是內向、含蓄、隱藏,盡量不把感情表露出來,她固有的演技特點正適合扮演楊英這種角色,因此能夠完全進入角色的內心感情,演得維妙維肖,給觀眾以難忘的印象。

為此她以後每扮演一個新角色,不論主角配角,都會去那個地方住3個月,讓自己充分了解不同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徵,內心糾結,讓自己在表演中更貼近這個人物。

她的努力也得到觀眾一致好評,很多部電影上映時座無虛席,大家都非常愛看吳海燕。她拍攝了《賣大餅的姑娘》和《浣紗女的傳說》(西施)等多部電視劇,也取得成功,特別是《涴紗女》。香港《大公報》用「西施驚艷」來形容吳海燕的風采。

在拍攝電影電視劇之餘,她還在舞台上打磨自己演技。和胡歌一樣,她認為在舞台這種觀眾隨時能觀察到演員演技在不在線的地方,她能夠更好成長。

她主演了話劇《於無聲處》、《國門內外》。飾演《國門內外》中的女武警中校,表現出抗洪救災中武警官兵的風采,獲得時任中宣部部長賀敬之高度贊揚,他對吳海燕說:「你飾演了一個當代的女雷鋒,我們要向你學習。」

吳海燕的丈夫是她京劇院的同事,著名京劇老生章曉申。

她的家庭和睦,婆婆對她非常好,為此《父母必讀》還專門撰文《「讓海燕去飛吧!」——電影演員吳海燕和她的婆婆佟燕》,記錄她們的婆媳和睦,夫妻美滿的關系。丈夫和婆婆的支持,讓吳海燕的事業更為輝煌燦爛。

她出國留學一段時間,提升電影表演能力後,回國拍攝有梁鳳儀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千堆雪 九重恩怨》,在97年香港前播映。

獲得觀眾一致好評。在那個DVD還很稀少的年代,大家四處尋找吳海燕的電視劇。

隨後吳海燕花費10多年時間撰寫並拍攝了《國母宋慶齡》,該片在央視播出。

現在吳海燕已經62歲,仍和丈夫在各地演出,獲得很多戲迷、影迷的歡迎。

照片中間吳海燕,右二吳海燕丈夫章曉申。

她和丈夫章曉申互相督促,互相琢磨,互相進步。從戲劇學校做同學開始,兩人就有著相同的愛好,隨後一直有相同的目標。聽說「好的夫妻會越長越像,連性格都會越來越像,這就是夫妻緣。」

相互學習,相伴到老,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幸福,吳海燕很高興的得到了。

追求自己的事業,在事業中勇攀高峰,讓自己的才華和包袱得到施展,吳海燕也得到了。

紮根於自己的故土,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吳海燕更得到了。

吳海燕的好心態,讓她在不出國、不攀富二代官二代、那一批出國潮中迷失自己。她始終做的就是和丈夫好好過日子,堅持自己的事業,無論主角還是配角一樣堅持演好。

她說:

近年來,我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劇本創作和電影紀錄片攝制上了,我們已經拍攝了20集《風雨巾幗》紀錄片。

創作和攝制紀錄片的工作是很艱苦的,但再苦再累,我也甘之如飴……」

「人生苦短,覺得很不公平的事兒也有,一生當中誰都會遇到。一切都要看淡一些,我現在看任何事情都淡,比原來好多了。何苦要去爭去奪,很累!因為我們平常工作生活就很累……」

什麼是幸福?

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有理解並支持自己的伴侶。時間匆匆,流逝非常迅速,但做過自己想做的事,實現過自己的夢想,那至少沒有白白度過一生。

閱讀全文

與電影買大餅的姑娘中的演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名字un 瀏覽:3
84年講二戰法國海外兵團的電影 瀏覽:42
今天什麼有電影 瀏覽:922
成龍拍的龍的電影特寫 瀏覽:387
毒液致命守護者免費完整版電影 瀏覽:728
第一次愛的人英文版電影插曲 瀏覽:42
電影太平洋電影院龍城國際 瀏覽:598
哥哥法國電影介紹 瀏覽:92
紅與黑法國電影下部 瀏覽:744
港台三級愛情電影 瀏覽:348
奧拉星大電影1免費觀看 瀏覽:617
愛情硝煙電影 瀏覽:88
大逃奔電影在線觀看影片 瀏覽:194
電影演員成奎安是哪裡人 瀏覽:233
抗日電影老片大全電影 瀏覽:475
網上購買電影票選座 瀏覽:25
愛情的電影院 瀏覽:252
阿西卡達戰記原電影音樂 瀏覽:198
成龍電影大全搞笑電影雙龍會 瀏覽:115
講述女主角夏娃的電影 瀏覽: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