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香港與內地合拍電影演員比例限製取消

香港與內地合拍電影演員比例限製取消

發布時間:2022-12-15 05:55:52

1. 《怒火重案》被譽港片未死,觀眾熱捧背後,究竟還剩多少含金量

《怒火·重案》自上映以來,口碑和票房都非常不錯,現在提到這部電影,談論最多的話題有兩點:港片未死,年度最佳港片。在我看來這兩點其實早就沒有任何意義了,王晶、梁家輝、惠英紅等人接受采訪的時候,早就已經回答過這個問題了,他們三個人的觀點是一致的:自從回歸之後,早就沒有什麼港片了,現在都是國產電影,都是華語電影。

所以「港片未死」這個詞,我覺得一直都是像我這種港片迷們一廂情願的想法,每當有類似於《怒火·重案》這種電影出現的時候,都會振臂歡呼:港片未死,其實我們都明白這是一個偽命題,更多表達的是我們群人對港片的不舍,不願意去相信一直深愛的「港片」,早跟我們分手已經很久了。

至於第二點,年度最佳港片這個詞更加沒有任何意義了,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從大年初一到現在院線一共上映了幾部港片?不去查詢資料,是不是閉上眼睛都得想很久?最後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來10部?

《怒火·重案》上映5天,票房已經到了3.12億,同一天上映的《盛夏未來》只有1.62億,在沒有同類型影片對比的情況下,這個所謂的「年度最佳港片」究竟有多少含金量?更何況《怒火·重案》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港片,也是一部王晶口中所說的國產電影而已。

港片的定義是什麼?是香港電影,是指在中國香港地區製作發行的電影。也就是指那些沒有在內地上映的電影,就好比7月16號上映到現在的《殺出個黃昏》,由林家棟監制,謝賢、馮寶寶領銜主演的劇情片,還有8月5號上映的《女人街,再見了》《鬼同你住》,還有之前上映的《手卷煙》,網路播出的《智齒》,這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香港電影,都是由香港公司發行,只在香港影院上映的電影。

《鬼同你住》《手卷煙》《智齒》這三部不用說,內地肯定上映不了,再看廖啟智的這部遺作《女人街,再見了》,在電影海報的左下角,有個很明顯的:ⅡA級兒童不宜,所以這部電影內地也無法上映。

謝賢、馮寶寶、林雪主演的這部電影《殺出個黃昏》是ⅡB級,代表青少年及兒童不宜。正是因為這些正宗的香港電影都沒有在內地上映,所以最近些年許多得獎電影,還有最佳男女主角獲獎角色的電影,我們都沒有看過,有的甚至聽都沒聽過。

綜上所述,「港片未死,年度最佳港片。」還有什麼意義?一部《怒火·重案》的成功,真的可以帶領時裝動作的復興嗎?答案是否定的。

去年上映的《拆彈專家2》最後取得了13億票房的好成績,由寰宇 娛樂 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發行公司是上海淘票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寰宇縱橫世紀發行(北京)有限公司,製作公司一共有9家,其中6家是內地的公司。

你說這能算是一部港片嗎?我們習慣把這種稱之為「合拍片」,電影的發行公司是推廣電影到市場、安排院線放映的公司;電影的出品公司,是指電影的製作和投資的公司,也就是所謂的「金主爸爸」,我們在內地影院可以觀看到的,都是這種類型的合拍片,從導演到男主角配角清一色的香港本土人員,再加上一個內地女演員出演一個非常雞肋的女主角。

《怒火·重案》也是一樣,海報上面赫然寫著領銜主演甄子丹、謝霆鋒、秦嵐,整部電影下來,秦嵐的鏡頭還沒有飾演謝霆鋒手下的幾個演員多,甚至連飾演女警的何佩瑜鏡頭都比她多。

出現這樣的情況,都是因為2003年6月29日簽署並實施的「CEPA」,對合拍片有如下明確規定,「香港與內地合拍的影片可視為國產影片在內地發行」,而被視作「國產片」的「合拍片」首先要滿足「允許港方人員增加所佔的比例,但內地主要演員的比例不得少於影片主要演員總數的三分之一」的條件,一旦滿足條件,香港電影就可以享受到一切如國產電影一般的優惠政策,而不必再為屈指可數的合拍片名額而苦惱。

《怒火·重案》中的甄子丹、謝霆鋒、秦嵐,《拆彈專家2》中的劉德華、劉青雲、倪妮,兩位內地女演員就是那個三分之一,注意上面那句「香港與內地合拍的影片可視為國產影片在內地發行」,所以《怒火·重案》《拆彈專家2》再怎麼優秀,再怎麼票房高,都已經被視為國產影片了,與港片無關。

用「港味十足」這個詞來形容這部電影,似乎更加貼切,槍戰、動作、黑白雙雄、兄弟反目這些都是港片常見的風格。現在就是這么尷尬的一個局面,票房高的都是合拍片,在香港上映的正宗港片又太冷門了,給人們一種港片一直在垂死掙扎的假象,其實那些知名香港導演早就已經進入內地市場來拍國產電影了,還在繼續堅持的大多都是年輕一代的新導演。

在之前播出的港劇《荒誕劇團》之中,鄭俊弘有這樣一段台詞:「2016年,電影院上映的香港電影有61部,2018年有53部,2019年有46部,你猜明年有多少部?5年之後會剩下多少部?你知不知道這代表什麼?就是說香港電影很快會消失。」

後面的台詞更加揪心:「諷刺嗎?八、九十年代,我們是亞洲電影的龍頭,到今天,幾乎所有的亞洲區的電影都已經超越我們。」鄭俊弘在劇中飾演一名導演,蔣家旻飾演的是一名編劇,這是鄭俊弘勸說蔣家旻去當電視劇編劇的一番說話,他說的這些數據准不準確我不知道,但是非常真實的情況是,香港電影正在年復一年的減少。

也許就像劇中調侃的一樣,也許以後香港電影真的會消失,除了這部劇,還有去年播出的懸疑劇《我在香港遇見他》,也曾經借過一名監制的口講出如今香港電影的現狀,最早對香港電影形成巨大沖擊的就是《侏羅紀公園》。

一部香港本土電影《手卷煙》,從6月17號上映到現在了,除了上面之前提到的那三部電影之外,目前香港影院正在放映和預售的除了《中國醫生》《1921》《革命者》《當男人戀愛時》,其他的幾乎都是國外電影,像《黑寡婦》《叢林奇航》《特種部隊:蛇眼起源》這些熱門電影,連5月27號上映的《黑白魔女庫伊拉》目前都還在放映,8月5號上映《X特遣隊:全員集結》,就說小醜女這部新電影,對同樣是8月5號上映的《女人街,再見了》《鬼同你住》沖擊有多大?三部電影給我選擇,我也是去看《X特遣隊:全員集結》。

這些都是擺在眼前的事實,現在無論是漫威和DC的那種超英電影,還是小醜女、毒液這種反英雄電影,國產電影都得搞個保護月,更加別提香港5號上映的那兩部電影了,不僅製作成本低,並且連個大牌演員都沒有,也就《鬼同你住》的導演陳果有點排面。

《怒火·重案》在香港上映的時間是8月19號,誰又能保證票房成績一定會比《X特遣隊:全員集結》好呢?所以無論是香港本土電影,還是這種合拍片,未來都還有一條很難的路需要去走,等到有一部電影可以碾壓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的時候,那才是中國電影真正崛起的時候。

2. 香港電影風光不再和香港回歸有著必然的聯系 你們說呢

這個不是這樣簡單的,香港電影其實在1995開始就已經走進了衰落期,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香港電影發展到了頂峰。也就是我們開始租錄像帶、DVD影碟最多的香港電影。在香港電影的頂點就已經埋下了香港電影以後積弱的病根:類型題材重復,製作水平粗糙,盲目的消費電影市場的容量。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台灣市場及其他海外的倒閉。台灣曾是香港電影最為重要的出口市場,佔香港電影年輸出的百分之60甚至更多。但是後來台灣電影市場衰落,香港電影失去最為重要的經濟支柱,出片量從年300部,下跌到七八十部。東南亞各國本土電影業的發展,也讓香港電影失去了傾銷的機會。這兩方面因素是香港電影衰落和港片不港的最重要因素。
目前來說,香港與內地的合拍片是香港電影存活的一個重要市場,如果沒有內地與香港的合拍片,香港電影的處境更加艱難。回歸只是影響香港電影一個方面而已。但絕不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因素。
分級制度不是中國電影的「萬惡之源」。很好的例證,香港本土有分級制,那為什麼香港本土市場會衰落?
說這么多隻是說明一下,大家要正確看待中國電影和現在的香港電影。

3.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香港電影的斷層

香港電影沒落必屬趨勢,以後的方向為港片重點轉向內地,採取合拍片的方式,香港提供人才、技術,而內地提供資金、場地,當然還有一部分獨立港片會繼續存在。

香港電影漸漸衰落

5.香港回歸以來,電影制度審查很嚴格,很多題材受限制,造成劇本故事單調枯燥,這樣出來的作品觀眾不買賬也正常。

97年過後,中國大陸擁有13億人口的市場,因為經濟迅速增長。市場容量越來巨大,再加上香港文化,本來就是中國文化的原因,香港電影人才,自然而然只能選擇北上和中國大陸融合,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4. 為什麼有些香港電影不和大陸合拍拿更高票房分成

是嗎?現在純正的港片很少了八二。

要麼合拍,要麼就徹底是大陸製片,香港出導演和演員。

5. 大陸與港台的合拍片跟大陸與歐美的合拍片,在運作方式上有什麼樣的不同

原則上沒有不同,都享受國產片待遇。只不過在認定的時候,要求外國片需要來自中國的投資佔比超過三分之一,需要到中國大陸取景拍攝,需要有中國演員出演重要角色或者劇組三分之一工作人員為中國籍。港台因為直接享受國產待遇,合拍資質上沒有嚴格審核。且必須有中國演員擔任主要角色,並需要在中國取景。



6. 香港電影的落寞跟管制有關系嗎

當然,非常有關系啊,現在香港電影為了迎合內地市場,不斷搞合拍,香港特色都沒了,什麼宗教血腥靈異等等的在內地肯定就上映不了,要不就是刪減刪減再刪減,演員也是內地香港混合,還有規定的比例,簡直了= =看著就不舒服。

7. 香港電影 不找大陸演員,大陸有權的就限制,片不好看怎麼辦

那樣不好吧

8. 如何評價香港電影偏好用大陸女主角

一般來說 以前出現在香港電影里的大陸女星還是有一定知名度和名氣的 從側面講 也說明了在那個時間誰在大陸最紅

先從鞏俐開始吧,一段時間在內地竟然不如在香港那樣受歡迎--原因很簡單,香港電影圈看到了這位國際影星身上潛藏著的巨大商業價值。於是我們看到,鞏俐繼《紅高粱》之後有一個時期連續接拍了多部香港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1989)、《豪門夜宴》、《上海灘賭聖》(1991)、《夢醒時分》(1992)、《唐伯虎點秋香》(1993)、《西楚霸王》、《天龍八部》(1994),可謂牆里開花牆外香。鞏俐在香港電影圈中盛極一時,在眾女星中的獨領風騷,也可以用「令六宮粉黛盡失顏色」來加以形容。

閱讀全文

與香港與內地合拍電影演員比例限製取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蠟筆小新之夢想大電影 瀏覽:456
魚怪完整版電影 瀏覽:211
兒童與狗戰爭電影大全 瀏覽:819
電影味道2中女演員 瀏覽:500
陳百強喝彩電影粵語版 瀏覽:444
流浪狗羅密歐電影中文全集 瀏覽:106
初中生適合英文電影 瀏覽:246
最近有沒有新上的電影院 瀏覽:866
恐怖佛教電影大全圖片 瀏覽:335
樂高閃電麥昆大電影 瀏覽:67
那個電影網站可以投屏 瀏覽:479
香水電影結局片段 瀏覽:11
法國電影薩摩 瀏覽:34
電影院用手機怎麼買票 瀏覽:235
香港經典愛情電影歌曲情 瀏覽:596
地球上的星星電影高清在線中文 瀏覽:431
美國電影法國小野貓 瀏覽:239
有深意的校園愛情電影 瀏覽:419
韓國電影春天中文字幕在線播放 瀏覽:439
搖滾藏獒大電影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