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劉德華錄視頻祝福《無間道》上映20周年,該片是警匪片的巔峰嗎
劉德華、梁朝偉等主演電影《無間道》上映20周年,在中國香港重映。劉德華也送上了祝賀。劉德華也錄制視頻送祝福,精神飽滿,面容帥氣,不愧是華仔,該片是警匪片的巔峰
B. 香港導演陳大利執導的電影《烈探》上映啦!這部電影的看點有哪些
《烈探》是由陳大利執導的一部動作警匪片。演員有任賢齊、陳瑤、李子雄、喻亢、夏天、尹珊珊等人。任賢齊在片中飾演張荼。主要講述了東南亞某國華人幹探張荼,為救落入人販之手的兒子小介,不惜孤身奔赴千里之外的他國,和亦敵亦友的欽貌蘇一起搗毀一個龐大的國際人販集團的故事。這是一部主打警匪題材的電影,各類動作戲層出不窮,將激烈的打鬥場面展現得淋漓盡致。
C. 香港電影十大實力派演員是哪十個
十大男演員
NO.1 李小龍 真功夫派
作為香港電影功夫片的代表人物,李小龍在整個香港電影歷史上都該有一席。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他的《唐山大兄》、《猛龍過江》、《精武門》票房大收,風頭一時無兩。可惜天妒英才,或可說是「紅顏禍水」,暴斃在一個女演員的香閨里(待考)。中學時候曾租盜版碟片看過他的《猛龍過江》,覺得好像也不過如此。
NO.2 周潤發 本色演出派
提到香港電影,就不得不提到「雙周一成」。三人雄霸香港影壇二十餘年。最早是成龍,憑《師弟出馬》、《笑拳怪招》、《醉拳》等,在李小龍、許氏三傑之後成功上位,然後是周潤發,一部《英雄本色》開始,在影壇呼風喚雨,直至九十年代中期,離開香港到好萊塢發展,才漸漸式微,然後是周星馳,靠無厘頭打下江山,並拿下連續四年的票房冠軍,七度成為年度票房冠軍,九二年更是五部影片打入票房十甲。
周潤發,是我中學時期的偶像,正如二十世紀九十年度末,小P孩都奉鄭伊健為偶像一樣。在香港電影中出演黑道英雄,周潤發當作不二人選,(還有一個鄧光榮,他在和周演的江湖龍虎鬥裡面,實在是雙峰並峙,不相上下。後來鄧和劉德華、黎明等人演過龍騰四海,看到劉德華站在他旁邊,就像個小弟)
想起1997年左右,那時候我正上初中,學堂小飯館里每天都放電影VCD,周的《英雄本色》、《喋血雙雄》、《江湖情》、《英雄好漢》、等片,滿足了我們對黑幫老大的所有幻想。老大就是該這樣,氣度非凡,留著大背頭,睥睨一切。後來,我還看了《縱橫四海》、《大丈夫日記》、《八星報喜》等片,又領略了他搞笑的一面,然後是《傾城之戀》、《玫瑰的故事》、《阿郎的故事》、《秋天的童話》,他演文藝片也還不錯。
香港電影屆對周潤發評價極高,很多人認為他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好的男演員。他玩世不恭,卻名利雙收;他是屬於天才型的演員,當然他也有自己的缺陷,照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無論演什麼角色,還是在演周潤發自己」。他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他演不了知識分子,他覺得自己演的郁達夫就很失敗。
不管怎麼樣,他還是香港最好的男演員--迄今。
NO.3 周星馳 無厘頭派
《賭俠》中,周星星和劉德華是周潤發的徒弟,片尾賭神現身,兩人屁顛屁顛地跑了上去。這,是否也可說是一種傳承。
周星星,我第一次看他電影是《龍鳳茶樓》,這片當中周的無厘頭只是初露端倪,還未成型。因此,片子不是特別搞笑,但我對他有了第一印象。直到後來看《鹿鼎記》、《白麵包青天》、《唐伯虎點秋香》看得我哈哈大笑,才算真正領教了他笑死人不償命的本領。
一部大話西遊,讓國內不少人奉為經典,他也更上一層樓,成為了「解構大師」。不過,我始終覺得,他拍片純粹就是為了搞笑,沒想那麼多「微言大義」、沒那麼多「解構」、「後現代」。大話西遊,不是我喜歡的,我看了兩三遍,至今還沒看出有多麼好來,我更喜歡他的《鹿鼎記》,讓我從頭笑到尾。
如今,他轉變風格,票房成功,但看片時那種沒心沒肺的笑已很少,或不再。
NO.4 成龍 詼諧打鬥派
成龍打功了得,但演技個人認為做作。他的做作,不等同於周星馳的誇張。周的誇張,是故意放大了肢體動作、表情來達到笑果,成的做作卻是打摸滾打之餘對表情的拿捏無力,成的做作數十年如一日,已成風格,於是我們也就漸漸習慣並欣賞這種做作。畢竟,你要打功了得,演技又了得,太強人所難了。所以,當成龍放棄打鬥,去和舒淇談情說愛,這做作便有點讓人生厭,渾身起雞皮疙瘩.
我最喜歡他的《寶貝計劃》。具體怎麼好,我沒那文采,說不上來。
NO.5 李連傑 功夫宗師派
李連傑演的武術宗師最多,黃飛鴻、霍元甲、洪熙官、方世玉。看過黃飛鴻電影的人,幾乎就把他跟李連傑等同起來。他往那一站,王者之氣立現,不怒自威,氣宇軒昂,眼神平和、睿智,換作是李小龍,則多了份戾氣,眼神多了份殺氣,換作是成龍,則降為和藹可親的武術頑童,氣派全無。
李連傑在香港影壇,並沒有取得雙周一成那樣的輝煌成績。他的電影票房,除去去年的霍元甲,以前沒拿過年度冠軍,最好的也只是前幾名。
NO.6 許冠文 冷麵笑匠派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至八十年代前期,許氏兄弟可說是獨霸影壇。 這期間,除了成龍的偶露崢嶸,誰能撼其鋒芒。
《半斤八兩》、《鬼馬雙星》、《 天才與白痴》、《 摩登保鏢》等,票房大獲成功,藝術造詣也是可圈可點,《半斤八兩》 還入選過1999年末香港某雜志?評選的十大港片。很可惜,我一部都沒看過。但盤點十大代表,不可能不給他一席之地。進入二十一世紀,許冠文玩票性質拍的《煎釀三寶》,成為年度港片票房前十,不知道是說寶刀未老,還當說是後生可畏抱大腿。
N0.7 許冠傑 最佳拍檔派
把許冠傑選進十大代表,主要是因為他和其兄拍的一系列電影,以及八十年代初的最佳拍檔系列。最佳拍檔年年成為港片票房冠軍,證明許冠傑還是可以獨當一面的。
許冠傑,我看過他的《笑傲江湖》,除了老了點,氣質方面還是挺像的。瀟灑不羈、放浪形骸,道出了令狐沖的「浪子心聲」。李連傑把令狐沖演成了武林宗師,而不是浪子;至於電視頒布的令狐沖,周潤發動作太笨拙,任賢齊演成了小癟三,呂頌賢,倒是還不錯,但他的影響力有限。所以,至今,還沒有完全讓人信服的令狐沖出現。
NO.8 劉德華 全能派
劉德華,我是聽著這個名字長大的,從懂事起。如今的香港電影,除了周星星和成龍,就數他最有票房號召力了。自從〈孤男寡女〉後,他的電影在香港就沒有低於一千萬的。合拍的天下無賊除外。這成績,當年的老大周潤發、成龍也沒達到。
劉德華,屬於「成功,靠99%的汗水,加1%的天賦」這種笨小孩。他的演技幾十年沒有變化,永遠在裝酷,我是他的鐵桿粉絲,我也不能不承認這點。多年的偶像身份,使得他面對鏡頭,不由自主地就裝起來。裝的比較少的是〈 黑金〉、〈孤男寡女〉,裝的最厲害的是〈全職殺手〉、〈愛君如夢〉 。
我最喜歡他的〈孤男寡女〉。難得的文藝小品,又能取得票房上的巨大成功。比第二年的瘦身男女要好。瘦身男女,只是靠賣苦力博同情。龍鳳斗,則純粹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個人秀。
NO.9 張國榮 個人魅力派
一部〈英雄本色〉,一部〈倩女幽魂〉一部〈 阿飛正傳〉 ,一部〈霸王別姬〉,拋開偏見,你覺得張國榮夠格入選香港電影十大代表嗎?
阿飛正傳沒看懂,英雄本色太青澀。他演的許文強,又過於陰郁。只有霸王別姬和倩女幽魂,把他的氣質發揮到極致。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一直飛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一直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邊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時候。」 這是一些人提到張國榮時最愛用的話。
其實我覺得他的一首歌詞更適合他:「我就是我 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天空開闊 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我喜歡我 讓薔薇開出一種結果 孤獨的沙漠里 一樣盛放的赤裸裸 」
NO.10 梁朝偉 奪冠熱門派
他是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熱門,卻不是票房的大熱門,除了近幾年的〈無間道〉、〈同居密友〉、〈行運超人〉等。但這些影片並不是靠他一個人來支撐票房。因此,他的票房號召力到底多大,不好說。
五屆影帝,而且拿獎的次數比張曼玉更多。比起劉青雲來,他太順,得獎也更名正言順。
其實還有蠱惑仔系列和漫畫電影系列的鄭伊健,他演技不佳,但是引領了一時風潮。蠱惑仔風行的時候,小孩子都想學他留長發,拿砍刀。他拍的〈風雲〉、〈百分百英雄〉、〈中華英雄〉,面孔俊秀,表情單一,不得不說時漫畫電影的最佳代言人。
D. 智齒香港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電影智齒上映時間演員表
中文名
智齒
製片地區
中國香港
導演
鄭保瑞
製片人
黃柏高、葉偉信
類型
犯罪
主演
林家棟,劉雅瑟,李淳
上映時間
2018年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E. 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有哪些
檸檬從小就喜歡看香港電影,因為個人比較喜歡看警匪片、動作片。《英雄本色》《古惑仔》《我是誰》這些電影都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佳作,但從92年開始港片的影響力已經被國外影片替代。
香港電影之所以沒落,很重要的原因是傳統的警匪片和動作片沒有大突破,沒有更加新穎的東西,所以很多觀眾都被國外警匪片和動作片中的特效所吸引。
另外,很多大牌明星都在隱退或者轉到幕後,沒有能夠真正在熒屏上獨當一面的新人演員,時間一長,製作方只能轉方向。
其次,製作方不想投入更多的技術力量改變香港電影的落後狀態只能被淘汰。
F. 香港的電影為什麼要加個大陸的演員
因為現在香港演員除了老一輩的,沒有什麼新人,香港演藝圈都沒落了,不叫大陸演員沒人看唄
G. 香港的電影為啥總是那麼幾個演員再演啊,什麼古天樂啊,成龍啊,都已經老了,為啥不像大陸一樣,年年捧新
因為那些電影一般新人演不出來的,新人只適合小清新的或者虐愛的電影,那種武打的還有特技的他們演不出那種大氣。
H. 香港電影英雄本色演員
《英雄本色》是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投資拍攝的一部槍戰電影,由吳宇森執導,狄龍、張國榮、周潤發主演,狄龍為第一主演。影片以宋子豪、Mark、宋子傑三人作為主要人物,將江湖兄弟情與親生兄弟情的矛盾集結在一起,體現了他們各自不同的挫折、失敗、懺悔和報復。影片1986年在香港上映,是當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1987年這部電影在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獎。
I. 香港電影為什麼現在不火了
這就是香港電影不火的真正原因,當年香港有五大票房巨星,五人的電影都可以賣到東南亞國家,而不僅限於香港彈丸之地。
我覺得是「限制」的問題。
一方面是電影題材的限制,第二方面則是電影市場的問題,最後就是演員的限制。
香港電影從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拍攝的電影數以萬計,其中言情、武俠、 歷史 、警匪、 搞笑 等類型繁多,每隔幾年就會誕生一位「紅星」。
在那幾十年裡,香港電影幾乎每天都有「新片上映」,大多數電影都是根據小說或戲劇改編,因此故事題材也會被用完,導演、編劇們最終也會「黔驢技窮」,最後就逐漸開始翻拍電影。
事實上,90年代的香港電影中有很多也是翻拍作品。例如《四大家族之龍虎兄弟》翻拍《白粉雙雄》,古天樂、楊恭如主演的《新家法》則是翻拍鄧光榮主演的《家法》。就連《跛豪》這類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也被翻拍七八次。再厲害的編劇,現在也想不出什麼新故事來了。
幾十年前,香港人的 娛樂 生活也比較少,有錢人可能就去夜總會、舞廳,沒錢的就會選擇去看電影,所以電影市場比較樂觀,由於利潤可觀,老闆們又肯出錢投資拍電影,因此形成了三贏的局面「 老闆賺錢,演員成名,觀眾得到了精神層面的享受 」。要知道,當年電影播放到精彩片段時,電影院的觀眾都會鼓掌吶喊的,現在幾乎看不到這種情況了。
如今,隨著演員的片酬高漲,香港電影市場的回報率,甚至無法挽回成本。這種情況下,誰願意做虧本生意呢?所以電影市場逐漸萎縮,沒有新片好片上映,觀眾則會選擇去看外國大片。
大量導演、演員陸續到大陸發展,片酬比香港要多得多,一部電影在大陸能賣到三億五億,十億八億的。例如周星馳一部《西遊降魔篇》12億票房,《美人魚》30多億票房,拍一部電影,幾年都不用開工了。所以誰還會在香港演戲拍電影?
曾經說到香港電影,大家能說出許多演員的名字,例如關德興、石堅,李小龍,洪金寶、林正英、成龍、周星馳,周潤發,劉德華,吳孟達,吳君如,關之琳,林青霞,曾志偉等等。
如今的香港電影,可能就是古天樂,劉青雲,張家輝,林家棟,而且近幾年的香港電影就是這四個人的代名詞。
雖然有許多新一代的香港演員,在許多電影里只是出演配角,即使有主演,也紅不起來。即使向華強的兒子「向佐」,若不是因為他有自帶「光環」,也只是一個無人問津的小演員而已。對於港產片,已經沒有能「扛大旗」的演員了。
J. 香港黑3後生可畏上映時間
2025年上映《黑社會3:後生可畏》是由杜琪峰執導,古天樂、劉德華、劉青雲、張家輝、吳鎮宇等演員聯合主演的一部黑幫香港電影,是《黑社會》的續集。本片於2025年在香港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