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中國導演拍攝的,有關農村題材的好電影值得推薦
下面是我看過的。
《暴裂無聲》《嘉年華》《一個都不能少》《隱入塵煙》《紅河》《那山那人那狗》《一九四二》《一念無明》《陽光普照》《東北虎》
㈡ 導演電影拍攝技巧
導演電影拍攝技巧
一位好導演如何拍出好電影?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導演電影拍攝技巧,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1、平攝角度
平攝角度指機器的高度位置與被攝對象同等高度,對人物來講攝像機高度位於肩部稱為平攝角度,簡稱平角度。
平角度具有以下造型特點:
①由於機位處於人眼高度,畫面具有平視平穩效果,是一種紀實角度。
②垂直形態的對象能得到正常再現,水平線條則容易重疊。
③透視關系正常不變形(用中焦鏡頭)
④適合拍攝圖案、照片。
⑤平攝,前後景物容易重疊而看不出前後景及背景的景次關系,故不利於空間層次、空間深度的表現。平 角度適合拍攝人物近景特寫不變形。
如果追求構圖平穩,不要大的透視關系,用平角度拍攝最為合適。
2、俯角度(俯攝)的造型效果及其功用:
(1)有利於表現對象的立體感。表現物體的立體感關鍵是表現其多面關系。平面拍攝可以表現物體的正面側 面二個面,俯角拍攝可以表現正、側、頂三個面,從而增強了物體的立體感。
(2)俯角可以增強平面景物的線條透視。俯角度離鏡頭近的景物降底,遠處景物升高,從而展視了視野,增加了空間深度。比如列隊行前進、車隊的賓士、草原的羊群以及展示縱橫線條的場景,大多採用俯角拍攝 ,其目的在於表現多景次的地面景物。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就是這個道理。
(3)俯角可以渲染情緒。造成壓抑的.氣氛。根據規定情景和人物的情緒,採用俯角處理,能使地面擴大,人 物變小,還可以使人物壓縮變形,產生萎縮、矮低的視覺效果,造成一種情緒上的壓迫感。
(4)俯角度用於拍攝人物,可以美化人物面部特徵,也可以醜化人物的形象。如果標准鏡頭,稍俯的角度,可 使圓臉,高顴骨,胖臉型,得到適當拉長和校正,在肖像攝像中經常用這 種角度稍許改變人物的臉型。
(5)俯角度(俯攝)經常用於交待地理位置。在拍攝戰斗場面第一個鏡頭常常是用大俯角拍攝遠景畫面, 用來確定敵我雙方地理位置及雙方的運動方向。
㈢ 馬德林的主要作品
電影攝影(導演)作品 1987 年 電影《彭大將軍》導演 劉 斌 , 攝影張發良、 劉昌煦、 馬德林。 1988年 電影《川島芳子》導演何平,攝影馬德林。 1989年電影《西安殺戮》香港導演 張徹 ,攝影馬德林。 1990年電影《雙旗鎮刀客》導演何 平,攝影馬德林。 1990年 電影《江湖奇兵》香港導演 張徹 ,攝影馬德林。 1991年電影 《決戰之後》導演李前寬 、肖桂雲,攝影馬德林。 1992年 電影《神通》香港導演 張徹 ,攝影馬德林。 1993年 電影 《將邪神劍》 台灣 導演 丁善璽 ,攝影馬德林。 1993年 電影《扎麗姐姆》台灣劉嘉明, 攝影指導馬德林。 1994年 電影《步入輝煌》導演 嚴學恕, 攝影馬德林。 1995年電影《紅燈停綠燈行》(原《左燈向右轉》)導演黃建新,攝影馬德林。 1996年電影《好漢不回頭》(原《大廠》)導演張漢傑,攝影馬德林。 1998年電影《沒事偷著樂》導演楊亞洲, 攝影馬德林。 1999年電影《走出硝煙的女神》導演王 薇 ,攝影指導馬德林。 2001年電影《人命關天》導演 孫冰,攝影指導馬德林。 2004年電影《陽光天井》導演黃宏,攝影指導馬德林。 2004年 科教片《贍養老人與遺產繼承》攝影指導馬德林。 2005年電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導演 馮鞏 杜民,攝影指導馬德林。 2007年電影《別拿自己不當幹部》導演馮鞏 杜民,攝影指導馬德林。 2008年 豫劇電影《程嬰救孤》導演朱趙偉,攝影指導馬德林。 2009年電影《高粱花子》導演易小鍾,攝影指導馬德林。 2010年電影《通道轉兵》導演馬德林,攝影指導馬德林。 2011年 電影《湘南起義》導演馬德林,攝影指導馬德林。 2014 電影《反腐槍聲》導演馬德林,攝影指導馬德林。 2015年電影《受降以後》導演馬德林,攝影指導馬德林。 2015年電影《狃花女》導演馬德林,攝影指導馬德林。 數字電影攝影(導演)作品 1998年《正月十五唱大戲》(原《黑棉襖》)導演 、攝影馬德林。 2005年《訓匪記》導演 、 攝影馬德林。 2006年《童年游戲》導演仝曉峰 , 藝術指導兼攝影馬德林。 2006年《國寶迷蹤》導演 、 攝影馬德林。 2007年《愛騎自行車的女孩》導演、 攝影指導馬德林 。 2008年《向陽花》導演、 攝影指導馬德林 。 2012年《遙遠的天熊山》導演、 攝影指導馬德林 。 2012年《走西口的哥哥沒回來》導演、 攝影指導馬德林 。
電視攝影 1994年《長征歲月》導演 石學海,攝影馬德林。 1995年《秦川牛》導演凌玲,攝影馬德林。 1995年《三個姑娘一個兵》導演 石學海,攝影馬德林。 1996年歌手含笑 MTV《飛天》攝影馬德林。 1997年 歌手張行MTV《一生有你》攝影馬德林。 1997年《百年沉浮》導演何群,總攝影馬德林。 1998年《來自女性犯罪的調查報告》(原女囚)導演張浦安、馬德林,總攝影馬德林。 2002年《沒有冬天的海島》導演吳培民、孫明,總攝影馬德林。 2002年《世紀突圍》導演、總攝影馬德林。 2007年《一針見血》導演康洪雷, 總攝影馬德林。 2008年《鐵骨芳心》導演李岩希, 攝影指導馬德林。 2010年《陽新鞋匠》導演 王大鵬,攝影指導馬德林。
㈣ 紀錄片導演能拍電影嗎
能。截止2022年11月12日,我國並沒有禁止紀錄片導演拍攝電影,所以是可以拍攝電影的,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拍攝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
㈤ 導演拍攝電影時,應當遵循內心還是迎合觀眾
當一部電影播出之後,很多人對於這部電影的評論可能都不一樣,但如果這部電影的口味沒有迎合觀眾們的喜好,可能負責拍攝這部電影的導演,會遭到觀眾們的唾棄。認為他們捨不得花錢,同時編的一首爛劇本。
如此,導演在拍攝電影的時候是應該遵從內心,還是應該迎合觀眾的喜好?
我認為如果想要讓自己的電影擁有一個好的關注度和口碑,導演在拍攝電影的時候,更應該去調研一下觀眾們當下的口味和喜好。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其實有很多系列的電影拍攝的內容也是極其不錯的,但是看到評分和關注度的時候,往往會感覺到可惜。這是因為導演選題不對,就比如當下人們比較喜歡看的電影電影類型喜劇,科幻片等等。大多數人們不喜歡看所謂的倫理片或者是紀錄片。這就是當下人們的口味,如果導演真的想讓自己所拍攝的電影票房爆滿,就必須要去遵從當下觀眾們的口味。
㈥ 怎麼當導演拍攝電影
導演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1、清晰的口頭表達和良好的文字表達,思維清晰,表達的意思邏輯嚴密,(語速不能太快, 口音不能太重)文學修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導演的藝術修養。
2、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從容的面對職業壓力)
3、獨立判斷能力(在藝術創作中的獨立以及獨特見解)
4、藝術的感受能力(有敏銳的感受力,並能用語言清晰的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
5、細致的生活感受能力(善於觀察生活,熱愛生活,對生活敏感)
6、形象思維能力(不僅是抽象的概念描述,還應具有生動的形象性)
7、結構故事的能力(用形象的手法講故事)
由於導演的地位特殊,責任重大,因此學習導演和培養導演,都必須注重其自身素質的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要有點靈性
靈性,主要指藝術感覺好。感覺是最直接的心理過程,是形成各種復雜心理過程的基礎。對藝術的處理常常不經過理性的分析,而通過直覺做出判斷,獲得理想的效果。人們常說:「跟著感覺走」就是因為感覺到的東西最新鮮、最誘人,常常能把人帶入佳境。
2.要有點悟性
悟性,主要指對生活中新生事物的敏感性。通過對生活的觀察、體驗,能夠深刻地認識生活、理解生活,發現和悟到常人不易發現和悟到的哲理層次。加入導演悟性差,自己尚未悟到的東西,或者悟得很淺得東西,如何能夠讓觀眾悟得到或者悟的深。所以導演的悟性不好,必然會影響作品內涵的深刻性。
3.要有點韌性
韌性,主要指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毅力。有人說作家要出作品就要克服自己的惰性、懶散和放縱。而導演要出作品,不僅要與自己斗,克服自身的弱點,而且要與別人斗,大家同心協力攻克難關。
以上的素質我個人以為都是可以後天培養的,只要細心努力。阿默多瓦說:「電影可以學」。
你還可以在網上查詢北電或中戲的網頁,或許會有收獲.
盡管我認為考導演是一件很難的事,但如果你不放棄,堅持到底,我相信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真的,如果時光可以倒轉,我也一定會選擇考導演系,做導演要比做演員過癮多了.
㈦ 導演拍電影需要什麼條件 有什麼要求
1、申請書,載明電影發行單位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住址以及申請的主要事項。
2、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3、市州文化行政部門意見,章程,發行或代理發行過2部以上國產影片的證明材料。
4、注冊資本數額及其證明文件,經營場所產權證明或者租賃意向書。
5、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材料。
6、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組織機構和人員的證明材料。
㈧ 如何理解「導演攝影」
一般導演在拍攝時,都會有分鏡腳本或故事版繪圖,攝影師根據這個來進行理解,完成機位分布工作,攝影師充分理解導演的意圖後,來控制鏡頭的節奏,分條進行素材拍攝。有的電影全靠攝影師就可以完成電影的藝術表達,像那些長鏡頭文藝片,有的電影卻需要多機位混剪,這時導演和主攝影師就要把控所有機位,這種電影多半是動作片這類的商業電影,最終能做出精彩視頻的是剪輯師。
好的導演一定是能把控攝影鏡頭語言的高手,他不一定要去操作復雜的攝影機,好的攝影一定是理解劇本藝術表達的高手,並且可以二度創作的藝術家,這樣攝影和導演之間可以在創作時相互彌補,相互升華,共同監督剪輯合成。
當然,電影的導演,攝影,剪輯等主創應該都是多面手,連音樂,美術這些每個環節都能精通,都應該可以理解,這也才能達到合作。現在國產影視為什麼不好看,一般是導演的想法很奇怪,比如像姜文後來那些莫名其妙的作品,或者像一拍水滸就要表現潘金蓮是受害者那種。攝影么感覺就像影樓出來的那種,拍帥哥美女拍多了的那種。所以有的導演就自己做攝影,有的攝影就自己做導演了。
㈨ 徐崢作為導演拍攝了不少影視作品,你最喜歡的是哪部
很多人都知道,娛樂圈有不少好的導演,像張藝謀,馮小剛這些都是知名的大導演,而且有的導演是從演員開始做起的,有的一些明星在娛樂圈很多年,慢慢的就走上了導演的這條道路,今天我們說的這位明星在娛樂圈的名氣也是非常大的,而且很多人都喜歡他出演的作品,這位明星就是徐崢!
如果說2013年你沒有看過泰囧那你就太囧啦。看過的寶寶都知道絕對是一部接地氣的喜劇電影,故事情節不拖延時間,行雲流水笑點很多。另外,徐崢,黃渤加上王寶強,簡直是爆笑炸彈。《瘋狂的石頭》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喜劇片,另外,這部電影也奠定了徐崢,黃渤,寧浩3個人的黃金鐵三角的地位。其實,徐崢不算主角,只能算是個配角,不過,劇中他的這個角色確是推動劇情的一個重要人物。徐崢演了一個狡詐又霸道的商人,雖然是很早的電影,但是徐崢在裡面的演技體現的淋漓盡致。
㈩ 羅蘭導演有哪些電影
代表作品:獨立日:卷土重來、獨立日、哥斯拉、後天、2012、驚天危機、愛國者
羅蘭·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1955年11月10日出生於德國斯圖加特,畢業於斯圖加特藝術院校美術繪畫、手工雕刻技術專業,法國電影導演、電影製片人、導演。
1984年,執導本人第一部電影——科幻電影《諾亞方舟准則》,此片獲取第34屆倫敦電影節金熊獎當選。1990年,拍照科幻電影《霹靂雄鷹》。1994年,導演科幻片動作電影《宇宙奇兵》。1998年,憑著導演的科幻恐怖片《哥斯拉》得到歐洲地區電影獎觀眾們票選最好最佳導演。
2000年,導演戰爭電影《愛國者》。2004年,導演災難電影《後天》。2009年,導演災難電影《2012》,此片得到青少年選擇獎最好科幻片當選。
2013年,導演災禍動作電影《驚天危機》,此片得到英國人民選擇獎最好動作片電影當選。2019年,導演戰爭電影《決戰中途島》。2022年3月25日,由其導演的科幻電影《月球隕落》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