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電影導演自傳

電影導演自傳

發布時間:2021-07-10 17:43:32

1. 哪個有名的導演寫自傳了

黑澤明的《蛤蟆的油》寫的很好,很有意思

2. 著名導演的自傳

[傳記]問鼎奧斯卡的導演李安:十年一覺電影夢

3. 內陸的導演自述

《內陸》是一次對人類命運的韻律、節奏或者是解決方法的搜尋。人類認識到自己的「存在」其實並不復雜,離開了故土、碰到了外國人或者是沒有辦法留下來。我在電影中提供了我們每天都會碰到了現實,但這又不是紀錄片,所以我把這些現實性的元素安在了一個遠離當今世界、遠離現代文明的地方。可以說這個故事關注的是觀眾的情感和直覺,而不是他們的理性。不過我倒是希望電影能挑起他們理性的思想。影片的起點是「陌生人」這個概念,因為無論我們處於何時何地,我們都會是陌生人。
影片拍攝起源自真實社會事件,來自他看到的2009年一艘偷渡船上發生的慘劇報道,76人的偷渡移民中僅有三人倖存下來。報紙上,一個欲哭無淚的女人的照片令他震驚,導演希望見到這個倖存下來的黑人女人,然而,後者彷彿要和過去訣別,不再想觸及那段悲傷經歷。於是,他們重新編寫了一個新的故事。 談到這個倖存下來的女人,導演說,「她越是微笑,我就越感受到她經歷過的悲劇。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巨大的尊嚴和力量」。

4. 香港優秀導演系列傳記——陳可辛作品頗豐,有哪些值得一看香港傳記片推薦一下

提到香港的傳記電影,最經典的莫過於《李小龍傳奇》這部電影,單從電影本身或是李小龍本人來講,在世界的地位都是舉足輕重的,絕對稱得上是經典!下面就為大家推薦一下這部電影!

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是他所獲得的成就,卻是目前為止無人能及的,他主演的功夫片流行於海外,揚名世界,從此以後外國的字典裡面多了一個詞,叫做「中國功夫」

這部影片是在李小龍逝世二十周年的時候拍攝的,主要講述了李小龍傳奇一生的故事。通過該影片,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武藝超群的李小龍,更看到了李小龍的熱情,幽默,高傲等,拍攝此片的時候,大量的功夫打鬥場面,為影片增加了很強的觀賞性。

不得不說,這樣的一部電影,向偶像致敬,向經典致敬,對於此類電影本身來講,我們沒辦法要求太多,但是該影片卻沒讓我們失望,講述了很多李小龍生前的故事,讓我們不僅感慨萬千,要是李小龍再活多幾十年,電影界,武術界將會變成怎樣呢!喜歡的朋友,請觀看這部電影!

5. 導演入門書籍推薦

1、《影視導演基礎》

《影視導演基礎》由2009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心語。這本書是涉及這一領域的基礎教材,它為業內和業外熱愛影視導演專業的人提供一些可資學習的知識與幫助。

2、《經典電影理論導論》

本書是美國著名電影理論家達德利·安德魯的經典著作,清晰透徹地挖掘了經典時期主要電影理論的傳統與核心。作者是達德利·安德魯。

3、《電影鏡頭設計:從構思到銀幕》

《電影鏡頭設計:從構思到銀幕》由2010年後浪出版咨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卡茨。

4、《導演的攝影課》

《導演的攝影課》由2014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傑奎琳·弗洛斯特,是面向導演和攝影師的UCLA課程。

5、《青年電影手冊》

國內第一本以影評、導演對話、電影理論和電影創作與參展指南的專業性圖書,以「網聚電影人的力量」為目標,關注新人的成長發展和中國電影商業和藝術方面的新浪潮趨勢。現主編為程青松。

6、《拍電影》

《拍電影》是電影大師費里尼的人生自述,他在此書中追憶了自己的似水年華,講述了對電影的奇思妙想,以及電影與生活之間千絲萬縷的羈絆。透過他直率幽默的話語和對藝術的個性化解讀,我們將在字里行間重新領略迷人的「費里尼風格」。

費里尼是電影史上公認最偉大的天才導演之一,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塔爾科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執導過《甜蜜的生活》《阿瑪柯德》《八部半》《大路》《卡比利亞之夜》《浪盪兒》等20世紀最偉大電影,獲得過五次奧斯卡金獎和各種電影節大獎。

7、《電影語言的語法》

本書是烏拉圭電影導演丹尼艾爾·阿里洪根據本人創作實踐經驗編寫的電影敘事技巧教程,其專業性、實用性、經典性為全球各影視院校所公認。全書涉及到電影製作中如攝影機位、場面調度、剪輯等關鍵問題,對兩個以上演員對話場面的處理、攝影機位三角形原理的運用、內外反拍等均有詳細論述。

全書層次分明,清晰准確,並有近500幅插圖貫穿其中,便於讀者充分理解和掌握,此外對大量經典影片的典型段落進行了多角度分析,如《西北偏北》、《放大》、《廣島之戀》、《桂河大橋》,深入揭示其中激動人心的奧秘。

8、《如何指導演員:導演的必修課》

好萊塢明星導師朱迪絲·韋斯頓在書中分享了自己三十餘年的授課經驗,深入解析了導演和演員在合作當中的心理狀態,幫助導演在紛繁的片場保持頭腦清醒,向演員提供精確、細致的指導。

本書自出版以來暢銷十餘年,已譯為德、日、西、韓等語言,被世界各大影視類高校和好萊塢電影公司列為指定讀物。其介紹的劇本分析方法、排練技巧,從選角到拍攝的一系列准則,不僅對於導演具有指導作用,對於演員及編劇而言也能打開視野、激發靈感。

9、《導演的誕生:我的第一部電影》

這是一本有趣有料、坦率至極的當代導演訪談錄,集中關注僅憑第一部獨立執導的長片就躋身世界影壇的十位「新人」。他們成長背景、性格志趣、際遇發展各不相同,既有非科班出身且賭上家當的林克萊特,勇闖大製片廠高層過關斬將的門德斯,拋棄會計金飯碗征戰寶萊塢的卡普爾,又有兩次拿下金棕櫚的庫斯圖里卡,處女作票房在本土超越《泰坦尼克號》的莫迪松,兩度在職業巔峰換跑道從此成為「電影節獎項收割機」的伊尼亞里圖。

在洛溫斯坦的引導下,諸位導演回溯初執導筒時遭遇的種種煎熬,從苦尋資金、演員、拍攝場地,與劇組成員並肩作戰,到最終殺青、死磕電影節,向讀者敞開了人生中最精疲力竭的一段浴火重生之路。路途中有滑稽,有慘烈,有熱血,有鋒芒,個中滋味與他們的作品一樣精彩。

10、《以眼說話:影像視覺原理及應用》

本書介紹了空間、線條和形狀、影調、色彩、運動、節奏等基本視覺元素,以及如何運用這些元素駕馭視覺結構、表達人物情緒、展現故事主題, 進而創造出更具表現力的影像。

作者布魯斯布洛克有三十餘年的影視行業工作經驗和電影教學經驗,對影像的視覺結構有著深入而獨到的認識,該書已被譯為5種文字,是電影專業的經典教程。

11、《導演創作完全手冊》

本書詳細介紹了編、導、攝、美、錄各部門職能、合作重點及運作原則,幫助導演規劃職業生涯,涵蓋了在整個電影創作過程中必須了解的導演方法、拍攝技術、創作思維和判斷標准,在逐項分解之後揭示如何使劇組這樣一個分工明確的龐大拍攝團隊精誠合作,順利完成導演想要講述的故事。

本書強調低成本數字製作技術,幫助創作者在有限的預算下保證最好的創造力和專業性。作者非常重視從實踐中磨練技能,因此提供了大量需要實際操作的有效評估和練習。這些都能夠幫助創作者去發展可信的、有吸引力的故事。自出版以來,本書已經讓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讀者受益,使他們得以實現自己的藝術想像、製作出扎實的好電影。

12、《電影藝術(影印第10版)》

作者以一個非常系統性的方式進行電影「形式」與「風格」方面的概念思考,同時佐以巨細靡遺的影片舉例,詳細分析電影的元素,說明電影的形式系統(敘事性與非敘事性)及風格系統(攝影、剪輯、場面調度與聲音)如何在影片中交互作用。

本書內容宏廣,從對電影製作的技術性解說、對構成電影各元素的系統化評介,到電影分析方法的示範、電影史的梗概提要,無不做到深入淺出、思慮縝密而觀點周全。第10版更與時俱進地對電影數字化製作、發行和放映進行全面介紹。

13、《大師鏡頭(第三卷)》

《大師鏡頭(第三卷)》是《大師鏡頭》系列的最新力作,作者秉承了該系列深入淺出、圖例明晰的寫作特點,從攝影機運動、布景設計以及場景調度等方面為讀者梳理了100個經典案例,以達到讓電影脫穎而出的神奇效果。

《大師鏡頭》系列前兩卷側重於故事情景設計,而《大師鏡頭(第三卷)》作為前兩卷的升級版,更多的是對片場工作的還原和提煉。每個章節基本上概括了拍攝過程中的某個重要環節,例如鏡頭的選擇、縱深的調度、布景設計、取景與構圖等。讀者既可以選擇通讀全書,也可以選擇將《大師鏡頭(第三卷)》本書帶在身邊,作為技術手冊隨時進行翻閱。

14、《世界電影史(第二版)》

本書是世界電影的全球通史,是一本被最廣泛採用的電影史教程。書籍圍繞下述三個基本問題展開:電影媒介的使用怎樣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以及形成了怎樣的規范?電影工業的狀況對電影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樣的影響?電影媒介的使用上和電影市場中的國際性趨勢是怎樣出現的?提綱挈領呈 現百餘年世界電影脈動的主流,精微處描畫重要歷史情境的豐富褶皺。

本書作者克里斯汀·湯普森是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傳播藝術系的名譽教授。她擁有艾奧瓦大學電影方面的碩士學位以及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電影方面的博士學位。目前她正在研究劉別謙的無聲長片。另一位作者大衛·波德維爾是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傳播藝術系雅克·勒杜電影研究教授。

15、《電影是什麼

安德烈巴贊一向被人們尊為「電影的亞里士多德」,因為巴贊不僅奠定了電影作為一門藝術的基礎,也奠定了電影作為一門學科的基礎,他的《電影是什麼?》一書向來被稱為「電影的聖經」,50餘年來一直是世界各國電影專業必備書籍和影評寫作的實用參考書。

16、《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

本書是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得主是枝裕和歷時8年,寫下的首部自傳性隨筆集。作者在書中回顧三十餘年的創作生涯,講述每一部經典作品背後的傳奇故事、緣起與理念,記錄各個創作時期對電影的探索與思考,以及對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書中不僅匯集了電影大師的哲思與靈光,更講述了一位導演腳踏實地,從賒賬拍片到斬獲世界各大電影節獎項的勵志旅程。

17、《剪輯之道》

全書以問答的形式展開,講述了默奇剪輯《教父》《對話》《現代啟示錄》《英國病人》等重量級影片的創作心得。在這些對話中,默奇的剪輯觀念、電影觀念乃至整體的藝術觀念表現得淋漓盡致。跟隨其創作軌跡,可以看到他以及同時代的科波拉、

盧卡斯這群有才氣的鬍子拉碴的年輕人,如何從獨立製作起步,成立反好萊塢的西洋鏡公司,再創作出《現代啟示錄》這樣的里程碑作品。書中還談到了文學、音樂乃至易經、夢境等與創作息息相關的「題外話」。無論是電影製作者、影迷還是小說家等其他藝術工作者,或許都能從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18、《好萊塢類型電影》

這是一本類型研究領域的標桿之作,建立了其歷史與理論基礎。本書立足於形式美學、文化研究、產業分析、符號學方法,把電影創作視為工業體系與觀眾互動的動態過程,探討類型如何應對人類基本的文化沖突、表達社會共同理想,並隨著時代變化而演進。

作者將目光集中在好萊塢黃金年代的西部片、黑幫片、硬漢偵探片、神經喜劇、歌舞片、家庭情節劇六大重要類型,通過細致的文本分析,層層剝開藝術家、資本、觀眾三股力量間復雜的博弈,揭示特定故事被大眾認可、被創作者不斷重復或再造的深層機制。書中的經典論斷已在影史中得到了驗證,對我們認識當今的類型創作與文化也深具啟發。

註:以上部分內容引自北京尚影藝來科技官方帳號「美藝尚影電影留學」

6. 誰知到一些製作人的傳記,或者導演的傳記國內國外都可以~

伊藤裕之(Hiroyuki Itou):

伊藤裕之是SQUARE創業初期即活躍在開發第一線的元老級人物,《FF》系列的I-II代負責DEBUG,III代負責效果音製作,IV代開始擔當戰斗系統設計和企畫,IV代的ATB系統(真實時間系統active time battle)、V代的Ability System系統以及FFT、FFVIII的Draw系統等幾乎所有戰斗系統相關的進化衍變都出自他的考案,實乃當之無愧的系統之神。

伊藤裕之曾經擔當過《FFVI》和《FFIX》兩作的導演,多才多藝的他還親自為《FFIX》的主題曲「Melodies of Life」填寫過歌詞。

伊藤裕之與松野泰己在《FFT》時就曾經有過非常愉快的成功合作,松野泰己此番擔任《FFXII》的執行總導演後,伊藤裕之當仁不讓地再度出馬負責戰斗系統的設計,根據目前所知的有限情報,《FFXII》將採用一種高度真實的Active Dimension Battle戰斗系統(即在地圖場景上直接戰斗而不進行畫面切換)。

:渡邊桐子,日本資深動畫製作人、策劃人。1998年策劃製作長篇劇場版動畫《空色勾玉》;1999年策劃製作《話說源氏物語》;2002年在山梨縣清里動畫電影節上策劃並製作了杉井議三郎導演的作品《銀河鐵道之夜》及別役實先生的作品《話說宮澤賢治》等的十夜連播;2007年擔任劇場版長篇動畫《古斯科.布多里傳記》策劃、製片人;2008年參與創立動畫電影策劃製作公司VISUAL VISION株式會社。

7. 求推薦世界著名導演寫的書,最好能列個書單

伯格曼自傳《魔燈》、布努埃爾自傳《我的最後一口氣》、特呂弗的《我生命中的電影》、黑澤明自傳《蛤蟆的油》、小津安二郎自傳性隨筆《豆腐匠的哲學》,等等,等等。

8. 介紹世界級導演的書

英格瑪·伯格曼
又名 : Ingmar Bergman
職業 : 導演 編劇
所屬地區: 瑞典
出生地 : 瑞典
生日 : 1918年7月14日

魔燈與影像:伯格曼傳奇的電影生涯

法國電影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第一次看伯格曼的電影時就說:「他已經做了我們做夢都想做的事。他寫電影,就如同作家寫書。不過他用的不是筆,而是攝影機。」1

另一位新浪潮電影大師艾力克·侯麥(Eric Rohmer)在談到伯格曼最偉大的電影之一《第七封印》(The Seventh Seal)時說:「這是一種在藝術中刻畫了時代——這里是中世紀——特徵的素樸,這個時代的精神為伯格曼成功地加以把握,沒有為賣弄學問所糟蹋,由於他那無可比擬的藝術才華,它才能將那些啟發他靈感的聖像畫的母題轉換為一種電影語言。他向我們呈現的形象與形式從來都不是沒有意義的,而是永遠原創的成果。他的藝術是如此天才,如此新穎,以至於我們由於對其中的問題的質疑以及從不間斷地尋求答案而忘記了藝術。很少有電影能提出這樣高的目標,更少電影能這樣完滿地實現它的野心。」2

波蘭最偉大的電影導演之一基耶洛夫斯基(Kieslowsky)心目中的電影聖人殿堂是由伯格曼、費里尼與塔爾科夫斯基三位構築的。他說,他夢想達到的境界是自己永遠無法企及的,只有伯格曼、塔爾科夫斯基與費里尼的部分作品已經達到了。而「它(指伯格曼電影的張力),連同其他東西,正是銀幕上的魔術誕生的地方:作為觀眾,你突然發現自己處於一種緊張狀態,因為你正處於一個由導演直接呈現給你的世界之中。這個世界是如此連貫、如此完備、如此簡潔,以至於你被它裹挾而去,感到它的那種張力,因為你意識到了人物之間的緊張。」3

「歐洲電影的聖三位一體」之一、有「第七藝術的魔術師」之稱的費里尼(Fellini)則說,「這部電影(指《野草莓》)我只看過一遍,但已經足以認識到伯格曼是一位多麼偉大的藝術家了。……將我跟他相比是在恭維我。伯格曼是一個真正的電影人,他使用任何手段,甚至幻覺,這是一種深奧的幻覺主義,它能夠以一種歡快的方式呈現問題重重、令人不安的現實。伯格曼與我惺惺相惜(Bergman and I share the same mutual sympathy)。」4費里尼心目中的另一位偉大的同行是黑澤明。他曾經邀請伯格曼與黑澤明赴羅馬拍攝《三個愛情故事》(每人拍其中一個),終因黑澤明的健康原因而未果。

而伯格曼本人卻說:「電影,雖然有著復雜的誕生過程,對我來說只是我對我的同類的說話方式。」同類?——是的,他指的就是我們人類。

人們用盡了贊美之詞來描繪伯格曼的形象,但是,我認為最恰當的方式仍然是:看呀!它們就在你眼前;看一看他的電影。如果你認為是好的,繼續看下去;如果你沒有任何感覺,那就算了——你或者是無可救葯的,或者不是我們的同類:也許是超人?

或許最貼切地界定伯格曼的電影地位的,是這樣一種評價,例如,當美國電影評論家薩繆爾斯(Charles Thomas Samuels)於1971年9月10日終於獲得伯格曼的采訪許可時(伯格曼極少接受采訪,晚年是例外),他的第一句話是:「伯格曼先生,我想從一個相當概括性的問題開始:如果要我用一個簡單的理由來說明你在電影導演中的卓越地位的話,我會說,那是因為你創造了一個特殊的世界——我們從別的藝術門類中那些偉大人物那裡已經熟悉了這些事情,可是人們卻很少在電影里做到這一點,而且永遠也達不到你的高度。」(參本書附錄「伯格曼訪談錄」)

這就是人們對伯格曼的基本評價:他使電影成為與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詩與戲劇並駕齊驅的藝術門類。

如果要用兩個關鍵術語來概括20世紀偉大的電影導演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 1918-)的傳奇一生,那它們一定是「魔燈」(Magic Lantern)與「影像」(Images):它們恰好也是伯格曼的自傳與回憶錄的標題。5

魔燈,一種投影機;影像,光線在銀幕上的最終成像。一個是光源(the origin),源泉,它發生、發起、躍出;一個是結果、結局、目標與目的地(the end),它生成、形成、聚集。在這個從源起到目的地的光譜之間,是伯格曼一生的印跡:他的電影、他的影像、他的人生,而這一切,都源於孩堤時代的一套玩具:一盞魔燈。

9. 哪些自傳性的電影和專題片好看

《還沒長大就老了》成龍自傳,成龍自述演藝經歷,故事十分精彩。
《十年一覺電影夢》李安傳,讀之前只知道李安導演的少年pi、中場戰事,讀完之後才驚嘆原來斷背山甚至浩克都是李導的手筆,搭配這部傳記也看完了李導的很多作品——推手、喜宴,書和電影真的都是超好看
《言歸正傳》單田芳老先生的傳記,作為聽著單老先生評書長大的孩子,很有感觸。如今老先生已經千古,品讀字里行間,懷念小時候的聽書時光。
《琉璃碎》華文大家王鼎鈞的散文自傳,雖然寫得是抗戰時期的故事,但仍能給人一種悲凄、安靜的美感。
《音樂即自由》坂本龍一 日本殿堂級音樂家,主要是能看懂。
《張學良口述歷史》嗯嗯 每個男人的夢想就是他
《李宗仁回憶錄》民國政治史看完後很澎湃

10. 如果想成為導演應該看哪些書

可以先看看《影視導演基礎》。然後可以看看電影簡史。裡面重要的片子拿出來看看。然後再看看燈光,攝像,表演,剪輯,這些方面的書。學會一些術語,如鏡頭的推拉搖移,鏡頭的越軸,以及劇本的分鏡頭等等。先要聊些這些基本入門。其次還是要多看片。

閱讀全文

與電影導演自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出來的哪吒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808
主角是南非大學教授的電影 瀏覽:358
韓國少男少女電影網站 瀏覽:853
龍游天下第一部電影盒子 瀏覽:232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英語電影嗎 瀏覽:116
喜羊羊與灰太狼什麼時候出大電影 瀏覽:759
法國電影好漢與孬種下載 瀏覽:293
泰國電影男生洗澡然後一個女人在看 瀏覽:382
美國大學生愛情電影 瀏覽:854
有部電影男主角布魯 瀏覽:504
愛奇藝有純英文電影么 瀏覽:164
大電影夢可寶 瀏覽:921
超碰網電影網站 瀏覽:655
愛奇藝電影動畫片大全下載安裝 瀏覽:87
入殮師電影圖片高清 瀏覽:341
泰國電影組樂隊 瀏覽:780
李連傑的抗日電影名字 瀏覽:817
原計劃大電影 瀏覽:948
母親打死女兒電影完整版 瀏覽:227
張藝興電影什麼名字叫什麼 瀏覽:524